三打白骨精 教學實錄(精選3篇)
三打白骨精 教學實錄 篇1
師:反復敘事的寫法,西游記里還有很多。就說跟白骨精反復次數相同的反復敘事,就有:
生:“三借芭蕉扇”。還比如《三國演義》的三顧茅廬,三氣周瑜。
師:當然,不僅僅是“三”的反復敘事,還有你們剛才說的《三國演義》中的“五伐中原,還有“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反反復復中,讀著多引人入勝啊。(和學生一起聊)
師:圍繞反復敘事,讓我們做一個游戲,看看你還能發現什么。這是報告單中,我們填寫的三打白骨精的結構圖表。剛才同學們提到的要吃唐僧的那些妖精,請你做一個結構替換。
生:把白骨精替換成紅孩兒。題目就叫“大戰紅孩兒”。
生:起因是紅孩兒要吃唐僧肉。經過呢,徒弟們大戰紅孩兒。結果呢,觀音救助,降服紅孩兒。(此環節也是教師和同學們一起聊出來。)
師:請你們再自己選一個妖魔名字,也來做個替換。
生:用蜘蛛精替換……(內容略)生:還有把白骨精替換成金角大王……(內容略)
師:從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我發現只要把妖精的名字換一換,起因、經過、結果大體不變。
生:起因是妖精要吃唐僧肉,經過都是孫悟空他們和妖精大戰,結果妖精被打敗或者收服。
師:當然,有些妖魔雖然目的不是吃唐僧肉,但也是師徒取經路上遇到的磨難,這些故事的大體情節結構也是相同的。回去閱讀其中一個故事也可以完成一個新的報告單。
師:原來《西游記》里一個一個降妖除魔的故事,就是多個類似三打白骨精故事的疊加,整本書,也是反復敘事(回扣板書)。你看,我們不但發現了一個故事的結構密碼,還發現了整本書的結構密碼。真好。
生:只要記住妖怪的名字,進行替換,基本就了解了這本書,這不失為一種閱讀的好方法。
師:難怪有人說,一切經典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流傳千古,也許根由是它所創造與生發出的結構。同學們,《西游記》藏著的密碼多著呢。比如人物名稱的密碼,為什么叫“悟空”、“悟能”、“悟凈”呢?比如故事中的數字密碼,像剛才說的孫悟空金箍棒的重量,御花園蟠桃的成熟年限,人參果的成熟年限等等,太多了。只要讀進去,就會發現《西游記》真是奧妙無窮!
師:可話又說回來了,反正都是大同小異的故事,西天取經寫三五個得了唄。正如有個同學質疑的那樣:孫悟空那么有本事,背著唐僧飛身取經不就得嗎?作者吳承恩干嘛要反反復復寫那么多一路由遇險到歷險到脫險的故事?
生:表現取經的艱難,同時也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的個性特點吶。
生:也說明他們取經很有決心,有毅力啊,一次一次沒有被打敗,而最終取得勝利。
師:是啊,這一個個情節,讓西天取經的路途顯得分外艱難,突出了唐僧師徒取經的決心與毅力。看來,這三要素之間不是孤立的。環境、情節,都是為了突出人物。好,最后一個環節進入“人物性格”的評價。
四、聊故事中的人物
(一)評價悟空和唐僧
師:看報告單。說說你對這些人物的評價。
生:我想聊聊唐僧,他主要的特點是不分是非、固執己見。
生:我認為唐僧不是是非不分,他只是一心向善,太善良了。
師:看來你們對唐僧的評價是兩方面的。
生:白骨精是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人。
生(女):我覺得白骨精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很頑強,很執著,很了不起。(笑)
師:啊(老師想了一下),那你說說白骨精這么執著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要害唐僧,要吃唐僧肉。
師:結合她讀讀目的,你說,該怎么評價白骨精的這份“執著”呢?
生(女):(想了想)反正她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笑)
師:好,你先想想,一會兒再和你聊這個問題。
生:孫悟空疾惡如仇,愛憎分明。生:豬八戒好吃懶做。
生:我覺得豬八戒雖然有缺點,但憨厚可愛。
師:書上不止一處寫到這一點,你怎么了解這么多?
生:我在書上、電視中看到的。
師:從你們的評價中,我們能感受到這些人物,特點鮮明。當然,對一個人物的評價,不同人觀點也不同。比如八戒和唐僧,很多同學都有爭議。大家對唐僧的評價就很不一樣。(問剛才評價唐僧“是非不分”的學生)什么原因導致你對唐僧有如此評價?
生:他是個認死理的人,寧可相信假變的妖精,也不相信有本領的孫悟空。你看課文中有一句話,“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么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唐僧說悟空“無心向善”,這明明該是我們對妖精的評價,卻成了唐僧給悟空的評價。
師:那我們就先討論討論唐僧這個人物。好好讀讀這句話,唐僧有沒有給悟空商量的余地?
生:沒有!唐僧真的生氣了。(讓該生讀讀唐僧的話。)
生:這句話一連用了三個感嘆號,可見語氣多么強烈。
生:唐僧上來就說了一句“胡說”,一口否定了悟空。還說“你去吧”,實際上就是趕悟空走。他不分善惡,對悟空實在是太無情了。
師:看來你們不同意唐僧的觀點。把你們的觀點告訴唐僧,咱得跟他聊聊。要聊,得有話題。結合報告單的“問題欄目”,我把同學們對唐僧提出的問題梳理了一下,把你們的問題變作了采訪的話題,把唐僧的名字變成了“你”。那就請同學們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問一答。聽聽人家唐僧怎么想的,然后咱們再做評價也不遲啊。這幾個問題之外,你還想提問別的,也可以。(學生結合下
三打白骨精 教學實錄 篇2
教學思考:
清華附小的語文教學,在常規教學管理的基礎上,以“主題教學”為核心理念,深入開展校本教研,迄今已5年有余。由最初在“精講”課文中體現“主題教學”理念,到而今的“一課書帶動一本書”的教學研討,我們期待著通過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帶動讀書與教書的協同發展,探索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以此作為提高師生的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按照王榮生在《語文科課程論基礎》中的論述,語文教材里的選文,大致分為四種類型,即“定篇”、“例文”、“樣本”和“用件”。多數情況下,我們將教材中的課文當作“定篇”來講,這樣做有可能會忽視了教材自身的體裁特點。于是,從《牛郎織女》開始,我校的語文校本教研,基于文本特質,該教材是一篇文學作品,那應該以文學理論為背景,支持教材的深入解讀,開拓新的教學思路。
近一年來,基于對傳統語文教學觀的繼承與提升,我們提出,主題教學,不應僅是指向“語言與文字”的教學,根據文本的體裁不同,適度讓學生獲得“語言與文學”熏陶教學的思考。就《三打白骨精》來說,選自蘇教版十一冊(人教版也有),主要情節來自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但又做了大量修改和刪節。對于這樣的壓縮文本,我們姑且也起一個名字,叫“用具”——希望讓學生以《三打白骨精》為“引子”,獲得相關的文體知識和讀寫知識,學習閱讀與寫作的“方法”,但同時,又借助課堂教學中解讀到的意義“主題”,更好地閱讀《西游記》。因此,本課的課型是一節名著導讀課。
這種探索,是主題教學思想的發展,即既注重教材自身的深度解讀,又要體現“課外閱讀課內整合”的特點,是帶有“原創意義”的教學研討。也就是,我們嘗試從文章體裁本身的特點出發,盡力以文學理論對于小說體裁的賞析方法作為理論依托,打開以往語文教學只見文字不見文學的屏障,讓高年級學生不僅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要帶著理性的閱讀興趣,不是僅僅知道故事情節,而是用“語文”的視角對《西游記》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產生帶有文學鑒賞意味的閱讀理解。從而,為即將走向中學的學生們種下一棵文學閱讀審美的種子。有專家說,這樣的課,別開生面,其實踐富有里程碑的意義。但愿我們不負眾望,能夠在這樣的研究嘗試中,獲得同仁的幫助,并一起努力,取得語文教育的真經。
教學思路:
利用小說中“環境”的描寫,滲透《西游記》中的環境描寫;
借助小說中“情節”的研究,探究《西游記》中的寫作特色;
通過小說中“人物”的評價,導讀《西游記》中的意義主題。
教學形式:
小說《西游記》中記載著一個個基于民間故事又超越現實的神怪故事,《三打白骨精》就是一例。以往,我們習慣于把課文當作種種大道理的載體,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出“故事”的情趣和意味。跟學生說故事,可以通過“聊”的方式,即對話。因此,承接上學期教學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的經驗——我們期待著繼續以“聊”的方式,超越“講”,教學中努力做到,比“講”更輕松、更幽默、更開放、更親密。這也是根據西苑學區教研重點——“轉變教學方式”所做的一項研究。這種“聊”不僅是“說說”、“讀讀”,而是以兒童為主體,深入挖掘課文中的故事因素,站在平等對話高度上的教學形式。因此,“聊故事”應該是語文課堂的風景之一。當然,聊不是隨心所欲,而是看似輕松,實則不輕松的“舉重若輕”,那些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應當在師生不著痕跡的盡情對話中得以落實。
“聊”是一種高超的藝術,愿我們能籍此與學生的心靈實現對接。
教學教材:
選自蘇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講讀教材。
教學學生:
清華附小六年級學生。兩課時。課前提前完成報告單。
教學過程:
一、聊小說的要素
(課前學生背誦詩歌后,導入。)
師:朗朗書聲,瑯瑯乾坤。中國文學的歷史河流中,不僅有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明清小說(板書:小說)。于是,就有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板書:名著)。說來聽聽,你知道是哪幾部嗎?
生:《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不同學生依次說出。)。
師:(板書:《西游記》)說到《西游記》,你腦子里一下子會閃現出哪些人物?(板書:人物)
生: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 (這些人物也是和學生“聊”出來,然后出示唐僧四人取經圖讓學生整體感受一下。)
師:師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誰?
生:孫悟空。他呀會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還有一雙火眼金睛呢。
生:還有豬八戒,這家伙特好玩,胖胖的,樣子特可愛,還很貪吃。
師:那我們就看看他可愛的樣子和動作。(播放八戒動畫。)《西游記》里說“俺老豬不是嘴長,耳大、臉丑,俺也是一個好男子呢。” (學生笑)
師:那咱再看看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放悟空動畫),這次他看出的是誰?
生:白骨精。(板書:白骨精)
師:把你看到的送到詞中,再讀——生:白骨精(讀出“嚇人”的感覺)
師:《西游記》里除了白骨精還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生:紅孩兒,金角大王,銀角大王,蜘蛛精,黃袍怪,蜈蚣精……(和學生聊出這些人物來。)
師: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發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發展的——生:情節。
師:而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節,一定要有一個具體的活動場所,這場所就叫——生:地點。
師:要說地點專指具體的地方,這活動場所也指更廣泛意義上的空間。(教師手勢比劃,提示學生。)
生:是環境,沒錯,就是環境。
師:多了不起,就這么聊,我們就聊出了小說的三要素。(板書:三要素)下面咱們就聊聊《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板書:之、三打,再完整讀“三打白骨精”的課題。)
師:剛才我看了同學們的讀書報告單,大家預習得不錯。現在我檢查檢查同學們讀書情況。生:(分自然段依次讀課文,強調了“火眼金睛”這個詞,并重點讀了唐僧的話。)
師:把讀書報告單打開。結合剛才說的“三要素”,你發現報告單有什么特點?
生: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按照小說的“三要素”設置的。包括情節描述,人物評價,環境描寫。第二部分是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第三部分是有哪些需要探討的問題。
師:好啊,這份報告單就是對你們學習情況的“前測”。結合“三要素”的具體填寫,那我們就檢查檢查你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
生:(該生用不太押韻的詩的形式概括。)師徒四人來山腳,白骨發現暗自笑。悟空餓了去摘桃,妖精乘機來搗亂。一變村姑二變婦,三變老公公想吃僧。悟空一來皆打死,唐僧卻怨亂殺生。小人豬八戒無恥,去騙唐僧栽悟空。悟空再三辯無用,只得揮淚回敖來。
師:你的概括形式很特別,這是一則故事,能否結合“故事”的特點來概括?
生:(該生基本把課文從頭到尾敘述了一遍。內容略)
師:你們同意他這樣概括嗎?
生:太具體啦,這不叫“概括主要內容”,這叫具體描述故事。
師:我們語文課的說法叫“復述”。其實,就故事的本身來說,把你們報告單中提煉的“起因、經過、結果”加起來,就是主要內容。
生: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村姑,又變成老太太,最后變成老公公,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結果白骨精終于被打死。
師:同意他的概括嗎?評價一下,如何?
生:他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概括的,很完整,也很簡練。
師:真好,作為六年級同學,我看到了你們的理解與概括能力。呵呵,故事的情節雖然了解了,但難免有一些要探討的問題。課前,我看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一共28條。有的希望具體了解故事,有的對人物的做法進行質疑,還有的對故事結局產生進一步追問,很好。
師:當然有些是有共性的問題,其中大多是對唐僧提出來的,比如:1、唐僧為什么不相信村姑、老婦人、老公公是妖精變的,而且孫悟空把妖精打死后,唐僧還給念緊箍咒?2、唐僧為什么說孫悟空“無心向善、有意作惡”,而且還要趕他走?3、妖精被打死后,唐僧又會說什么?4、唐僧如果知道自己錯怪了孫悟空后,會怎么樣做呢?
師:有的問題是提給悟空的。比如:1、金箍棒那么厲害,應該一棒就把白骨精打死,為什么二打不成還要三打?而且又為什么偏偏是三打,而不是四打或五打?2、孫悟空為什么對唐僧那么忠誠?有個同學還提出,當悟空二打和三打時,八戒和沙和尚在干什么?
二、聊故事的環境
師:結合同學們的問題,我又進行了備課。那么,我們就帶著這些思考再次走進故事里,深入探討。讓我們先走進故事發生的環境。
生:讀“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讀得平淡。)
師:在你的讀中,我沒看到“高山”,我看到的是一座“小土包”。(生再讀,語氣還不夠)
師:山還不夠“高”,再讀!(生再讀,終于讀出了高山的險峻。)
師:再讀原著里的這段話,看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看不盡峰巖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無數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生:不僅山高,而且仿佛看到“虎狼成陣、千尺大蟒,萬丈長蛇”真嚇人。比課文的環境恐怖多了!
生:這地方令人毛骨悚然。你想啊,這樣的環境,能生出什么好東西,什么大蟒長舌,沒準白骨精就是它們的領導呢!(笑)
師:常言說,“山高必有怪,嶺峻定生精”。這窮山惡水的環境中,必定有可惡的妖精。這樣的環境描寫,真妙呀,它預示著驚險的故事情節即將發生。那咱就走進故事的情節。
三、聊故事的情節
(一)妖精“三變”的情節:
師:有情節就有故事的發展,咱得先從故事的起因聊起。誰來說說起因是什么?
生: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被白骨精發現了,直接原因就是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師:看看文章中怎么說的?讀給我們聽聽。
生:“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師:妖精可是“自言自語”地說,那是怎樣說?(生讀,聲音較大)
師:“自言自語”那可是發自內心的,自己跟自己說。你是太激動了,說話聲音這么大,那不讓旁邊的妖怪全聽見了?(笑)。
生:(馬上會意)我該這么跟自己自言自語——(再讀,聲小,有語氣、有表情,掌聲。)
師:瞧“這家伙”的表情,心里美的都控制不住情緒了,再看她是怎么自言自語的?
生:白骨精是“不勝歡喜”地自言自語的。(學生又讀了句子。)
師:這個“勝”,和我們平時理解的勝,是一樣的嗎?(生:不一樣)不急于回答。我們先來看看白骨精怎么個不勝歡喜,自言自語的。(出示白骨精自言自語的動畫)有感受?(學生舉手要說)
師:把你感受到的,送到課文中去,讓我們在聲音中體會!
生:(有語氣讀,還故意學著*笑了幾聲。掌聲、笑聲。)
師:這妖精,“得勝的貓兒”,就像那撒歡的老虎似的,都找不著北了。說時遲,那時快。施展妖術,變成了——生:村姑。
生:“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師:用一個詞概括,是什么樣的村姑呢?(生:美貌。)
師:形容美貌的詞語我們積累的多了去了,不過,咱先看看妖精變得怎么個美貌,再聊好嗎?(放課件:“變村姑錄像”)
生:好一個“月貌花容”的女子。
生:哇,“沉魚落燕”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笑)
師:呵,看看原著中描寫的吧——
生:“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
師:《西游記》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評本,在妖精第一次變少女(故意重音強調)的文字描寫后,批了一個字。你們猜,是哪個字?
生:是個“好”。
師:呵呵,女子加在一起是個“好”。再想想,變的那個村姑可是個少女。
生:哈,明白,是“妙”字。想想,女子加個少,就是“妙”。
師:要不然怎么說“妙齡少女”呢。年齡變得妙,咱們看看白骨精變化后的長相,妙在哪?
生:“月貌花容、眉清目秀、齒白唇紅……”
師:那眉毛妙在——生:“柳眉積翠黛”;師:那眼睛妙在——生:“杏眼閃銀星”;
師:那身材妙在——生:“體似燕藏柳”;師:那音色妙在——生:“聲如鶯囀林”。
師:單看這變的長相,覺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計”,還妙在哪?
生: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那豬八戒就愛女色。她用的是“美人計”。(笑)
生:不僅是長相美,還心靈美,你看她還提著齋飯呢,就是為了討好唐僧他們,讓他們沒有戒心。
師:這一切,都源于吳承恩寫得妙啊。把原著中對村姑 “美貌”的具體描寫送到課文中,再讀讀,看這“美”的后面,藏著什么?(學生用原著中對村姑美貌的描寫,替換課文中的“美貌”,再讀)
生:就是想吃唐僧肉,可見妖精有一顆狡猾貪婪而丑陋的心。
師: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原來美貌的外表下藏著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說的丑惡的內心。真是居心險惡啊。繼續聊,看看妖精的二變、三變(板書:三變)又妙在哪里。聊妖精的哪一“變”的情節都成。
生:我想談談第二“變”:“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你看,妖精的變妙就妙在變成“八旬”的老人。想想八旬老人駝著背,走路顫顫巍巍的,住著拐來找女兒,多可憐啊。
師:是啊,中國有句古話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水滸中》的李逵要殺假李逵,假李逵說自己家里還有80多歲的高堂老母,讓那么暴烈的李逵的心頓時軟了下來。
生:妙在“年滿八旬的老婦人”,而且還“一步一聲”地哭著走過來。年滿八旬的老婦人,“一步一聲”地哭著走過來,怎么走來的呢?我想表演一下。(學生聲情并茂地表演)
師:謝謝這位同學的創造。誰再來讀讀,讓我們仿佛看到這位八旬老婦走路的樣子,聽到一步一哭的聲音。(該生讀得聲音較大,語氣流暢。)
師:(對著剛才的學生)你可別忘了,那可是八旬老婦人,走一步,哭一聲,走一步,哭一聲。該怎么讀?(學生再讀,強調“八旬”讀“一步一聲”時,拆開讀“一步”抽泣一下,“一聲”抽泣一下,讀得惟妙惟肖。掌聲)
師:看著樣子,聽著哭聲,真夠可憐的。然而你同情嗎?
生:不同情!我告訴大家,你看,這句話中“從山坡上‘閃’出一位八旬老婦人”。這個“閃”分明就是妖精變的!變成這副模樣用的是“苦肉計”也想讓唐僧哭,可憐呢。
師:那這“哭”里又藏著什么呢?
生:是陰謀,是“笑里藏刀”。
師:妖精可是“哭”啊。
生:那就是“哭里藏刀”。這哭里藏著一把刀,一把看不見的吃人的刀。
師:感謝你的發現,好,繼續聊。
生:妖精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師:是啊,這回又變成白發老公公。原著中有這么關鍵的一句,讀讀,看看妖精這一變,又妙在哪兒?
生:“手拄龍頭拐,身穿鶴氅輕。數珠掐在手,口誦南無經。”
師:這不是佛家人的做法嗎?這樣的吃齋念佛之人可經常念叨——
生:(讀補充教材那些帶“善”的句子)“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生:“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師:這可是有心向善之人經常誦讀的句子,那么,這白發老公公是真心向善嗎?
生:不是,這根本就是“無心向善”(板書:無心向善)
師:那這“善”里又藏著什么呢?生:藏著想吃唐僧肉的罪大惡極的心。
生:用成語形容,叫口腹蜜餞、笑里藏刀,他善很假。也可以說說“善里藏刀”。
師:這真可以說是惡貫滿盈、十惡不赦。如果說李卓吾批評本,在妖精第一次變村姑的文字后批了一個“妙”字,通過你們的聊,我發現,這三變,一次比一次“妙”。應了個成語叫——(大部分學生齊說:妙不可言。)
師:這“不可言”加雙引號。那是因為妙字后,藏著的是不可言說的,不可告人的罪惡。透過文字,我們發現了語言的密碼。妙,真是奧妙無窮。那么,連起來想想妖精變化的先后順序,這妖精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陰謀呢?
生:我覺得這白骨精變這三個人是一家人,變得很巧妙。不過我覺得這個老奶奶歲數很大,不可能生出這么小,這么年輕的一個女兒。出了一個破綻。
師:出了個小破綻?你有火眼金睛啊。也有人說此處是一處敗筆,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確如此,你知道嗎?原著里悟空的火眼金睛早就看到了這個破綻,他還跟師傅說明妖精變化的漏洞,可唐僧不聽,一切完全信以為真。他才不管合理不合理,只知道這個老奶奶之前來了個村姑,就認定是她的親女兒。
生:這三變,一變比一變妙,一變有一變的用處。第一變,妖精沒有注意孫悟空,但她知道八戒的弱點,所以施了美人計,結果被孫悟空識破了。接著又施苦肉計后,發現孫悟空和唐僧有矛盾,唐僧不讓悟空打村姑的媽媽,還給他念緊箍咒。后來白骨精再利用唐僧這個弱點變成老婦人的丈夫,白發老公。
師:用的是什么計?生:(生語遲,不能回答)sorry。
師:那行,你先sorry著,先讓其他同學聊,然后再和你討論。
生:妖精變成一家三口不說,最后變為吃齋念佛的,跟唐僧是同行的。(大笑)
師:那叫同道之人。
生:你想,在唐僧心里,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殺人一命要下十八層地獄。那一家人連傷三命,他得下54層地獄。再加上殺的還是一個信佛之人,更是罪加一等。
師:這可叫“雪上加霜”啊。故意用雙重打擊刺激唐僧。讓唐僧無地自容,羞愧難當。
生:于是,唐僧就越來越生孫悟空的氣。這里妖精用了挑撥離間計。
生:(對著剛才語塞的那個同學)就叫離間計。真是詭計多端。
師:謝謝你“故意不可言”,給同學們啟發,最后你“可言”出妖精的這一計。哈哈。不是唐僧愚笨,實在是妖精太狡猾了啊。這三變的的確確——
生:妙不可言。師:這一次一次連起來,一環扣一環,用的還是——生:連環計!
師:真是神機妙算。但這妙的背后藏的卻始終是一次一次有意的作惡。你看,后人也發現了妖精無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語的形式,把這妖精的不可言說出來了(課件顯示歇后語的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
生:白骨精開口——不講人話。師:張嘴閉嘴都想吃唐僧肉,這哪叫人話呀?
生:白骨精送飯——虛情假意。生:白骨精的飯食——碰都不要碰。
三打白骨精 教學實錄 篇3
教材: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八課
分課時目標:1、瀏覽課文,了解故事情節內在結構。
2、原著片段與課文結合,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感受人物特點,了解文本包含的懲惡揚善的主題。
3、激發閱讀原著的興趣。
一、復習導入。
1、概括課文主要情節
二、閱讀“三變”情節,分析白骨精的特點。
1、概括,讓我們把文章讀薄,這還不夠,我們更應該把文章讀厚,了解故事的具體情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我們就從起因開始,誰來說說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是唐僧師徒四人被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2、文中怎樣寫的?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師:自言自語是怎樣來說的?
生說:聲音輕,發自內心,自己跟自己說。怕別的妖怪聽見搶走唐僧;怕唐僧師徒聽見嚇走了。再讀。
師:名著改編的文章有很多文言味很濃的詞句,像這里的“不勝歡喜”就是一個,“勝”跟我們平時理解的“勝”一樣嗎?
生:說不出。
師:不知道的時候,我查字典,是“能夠承受”的意思,那“不勝歡喜”就是——
生:喜歡得不得了,心里都承受不住了。誰再來讀?
生讀。
師點評:可能還奸笑兩聲,太激動了,心里美得都找不著北了。
3、體會“三變”情節。
師:于是白骨精就施展妖術,變成了——生:村姑;
師:后來還變成了——生:八旬老婦,白發老公公
師:板書:三變。閱讀,應該常常問問“為什么,怎么樣”,那文中是白骨精怎樣變的?為什么這樣變呢?請找出有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批注。
生讀找,后交流。
1)師:第一次怎樣變的,誰來讀?
出示第一次: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師:怎樣的村姑?我們來看看原著中的描寫吧.
出示:搖身一變,變作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體似燕藏柳,聲若鶯囀林……
生讀通。
師:名著有很多人去研讀,在旁邊批注,《西游記》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注本,在妖精第一次變少女的文字后面,批注了一個字,如果是你,你寫什么?
生自由說批注及理由。
師:板書:妙。變的那個村姑可是個少女,女字加個少,就是“妙”。我們來看看白骨精變化后的長相,妙在哪兒?
師:那眉毛妙在——生:柳眉積翠黛;師:那眼睛妙在——生:杏眼閃銀星;
師:那身材妙在——生:體似燕藏柳;師:那聲音妙在——生:聲若鶯囀林。
師:這是怎樣的一個美貌女子啊?
生說:有著彎彎的像柳葉一樣的眉毛,眼睛亮閃閃像天上的星星,身材像柳樹上的燕子一樣輕盈,聲音像樹林中宛轉啼鳴的黃鶯。
師:這就是原著精彩的地方,生動的語言帶給我們充滿情趣的閱讀享受。這白骨精,不但長相變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計”,還妙在哪?
生:她對豬八戒用的是“美人計”,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豬八戒貪財好色。
師:不僅外表美,她還心靈美呢,你看她,手里拎著——生: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2)師:她這樣做是為了——生:討好唐僧,讓他們沒有戒心。
師:這一切,都源于吳承恩寫得妙啊,把原著中對村姑美貌的具體描寫放到課文里再讀讀,看這“美”的后面,藏著什么?
出示: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一變,變作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體似燕藏柳,聲若鶯囀林……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生讀,說:白骨精就是想吃唐僧肉,想自己長生不老,有一顆狡猾貪婪丑陋的心。
3)師: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原來美貌的外表下藏著不可告人的險惡居心。繼續學,說說二變三變,怎樣變的?又為什么這樣變?
生說,讀。
出示: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評妙在:用了苦肉計,年紀那么大,八十多歲,身體弱,走路顫巍巍,遭遇悲慘,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哭得那么可憐,要引起唐僧師徒的同情,憐憫。
師:誰來讀,把那可憐的樣子讀出來?生讀
師:你同情嗎?
生:不同情,聯系“閃”來說,哭里藏刀。
出示: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生讀,原著中還有這樣的描寫,
出示:白發如彭祖,蒼髯(rǎn)賽壽星。……數珠掐在手,口誦南無經。
評妙在:那老公公“數珠掐在手,口誦南無經。”冒充個大善人,而且年紀更大,遭遇更悲慘,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女兒,要引起唐僧師徒的同情。
4)師:這三變,你體會到白骨精怎樣的特點?
生說:詭計多端,,陰險毒辣。
生:一次一次的有意作惡,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師:用了哪些計策?
生:分明就是“三騙”三十六計輪番上陣,用上了“美人計”“苦肉計”“連環計”“離間計”“調虎離山計”“金蟬脫殼計”“走為上計”。
師:騙子都讀上兵書啦,簡直是“妙不可言”,防不勝防哪。這妙不可言加引號。
4、主題揭示
師:那你們有什么體會呢,可以用歇后語的形式揭示出來。
出示歇后語:白骨精開口—— 白骨精送飯—— 白骨精的飯食——
生說,師點評:這些歇后語告訴我們,在今天的生活里,面對那些誘惑,真是“碰不得”。
三、閱讀“三打”情節,體會孫悟空的特點
1)師:體會人物特點,有很多種方法,板書:“比較”就是一個好方法。結合妖精的每一次“變”,看看孫悟空是怎么打的?找出有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語比較體會三次的相同與不同。
生讀,找,交流。
2)師:下面,我們把三打的句子提煉出來,讀讀。
出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一打)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二打)
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師:我們再提煉三個打的動作。
點紅:劈臉一棒,當頭一棒,掄起一棒
3)師:聯系妖精的變化,說說為什么三次打的動作不同?
生說:第一次對面朝臉打,第二次朝低頭哭泣的老婦人頭上打,第三次把所有的憤怒都集中在這一棒上,心想一定要打死它所以是掄起了使勁打。
師:知道這金箍棒多少斤嗎?足有13500斤,老龍王介紹金箍棒時曾說:“那塊鐵挽著些就死,磕著些就亡,挨挨兒皮破,擦擦兒筋傷!”
生讀句
師:這樣的金箍棒,這樣劈臉,這樣當頭,這樣掄起,打這么個妖精,那真是小菜一碟。個別學生讀三句。
師:真是越“美”越打,越“苦”越打,越“善”越打,打得怎樣?
生:痛快,解恨,更加妙不可言。
4)師:三打白骨精,尤其是第三打最精彩,結合有關詞語,說說你感受到孫悟空怎樣的性格特點?
生:自信,機智,勇敢,決心堅定,隨機應變,感恩,善于識別詭計……結合詞語說,讀
四、學習唐僧的態度的語句,體會文章的主題。
1、師:悟空三打,唐僧的態度怎樣呢?
生找,讀句子,師補充:悟空三打之后結果怎樣?
生:被趕回了花果山水簾洞。
師:原來還有唐僧的板書:三責
2、你感受到唐僧怎樣的性格特點?
生:善良,懦弱,但也善惡不分。
3、這三責里,最終矛盾的焦點是什么呢?
出示: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
師:唐僧眼里看來,做人應該——
生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傷人性命,要下十八層地獄;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悟空連傷三人性命,罪不可赦。
師:所以唐僧說——
生讀句子: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
師:悟空在哪里?你該怎樣為自己辯解?
生:師傅,因為你肉眼凡胎,看不清妖精的真面目,所以被它蒙騙了。
師:那你教教他,怎么識破妖精的真面目?
生說:此地荒涼,哪來人煙;八十多歲的老婆婆走路閃著出來的,哪生得出二十歲的女兒;白發老公公怎么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不見了?
師:其實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只要仔細觀察,運用自己的智慧,妖精的真面目還是能夠識破的,因為騙人者總會露出馬腳。
師:究竟誰善誰惡,師徒四人是當局者迷,而我們旁觀者一目了然,而作者創作小說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弘揚“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4、師:這樣“三變”“三打”“三責”的情節,你們讀著感覺重復嗎?
生:不重復,因為內容不同。
師:更重要的是三次內容層層深入,矛盾不斷激化,情節不斷推進。這就是文學上經常采用的一種手法,板書叫:反復敘事,比如“三借芭蕉扇”“三顧茅廬”“三打祝家莊”等。
五、總結延伸
1、《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樣的鴻篇巨制,一節課只能窺見冰山一角,不同的人讀,不同的年齡讀,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收獲,請同學們好好閱讀它。
3、出示作業:
1)復述故事,可補充一些原著情節。
2)思考問題:如果唐僧四人穿越時空來現代體驗生活,他們各適合什么工作,為什么?
3)閱讀原著,準備參加《西游記》故事交流會。
板書
8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 悟空 唐僧 八戒 沙僧
美 打 責怪
三變 苦 打 懲罰 攛唆 沉默
善 打 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