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的故事》教案(通用14篇)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有條理地口述課文中的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詞語:(齊讀、指名讀)
充饑
爭論不休
評理
可惜
兩全其美
無影無蹤
2、這個故事中誰和誰爭論?為什么爭論?你能用上這些詞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1)學生同桌練一練。
(2)指名講。
3、過渡:
那么,他們是怎樣爭論的呢?看課文,聽錄音,體會故事中人物的語氣。
二、精讀訓練第一部分。
師述:兄弟倆是怎樣爭論的呢?出示句子。
1、指導讀兄弟倆的對話。(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體會:哥哥不以為然的語氣,弟弟不服氣的語氣。理解:不以為然
(出示:誰能找準然的解釋)
2、小結:
從對話看,兄弟倆各抒己見,爭論激烈,讀時要體會兄弟倆這兩種不同的語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3、過渡:
兄弟倆誰也說服不了誰,課文中用了什么詞說明他們的爭論沒有停止?通過討論板書:爭論不休
出示:(1)停止(2)休息(3)表示禁止或勸阻你能找準休字的解釋嗎?
4、引讀第4、5自然段。
(1)他們到村里找人評理,大家建議說-------(生讀:你們把兩全其美了嗎)理解:兩全其美
(2)當他倆都很滿意,想去射大雁時,可惜------(生讀: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理解:無影無蹤齊讀句子。
(3)當兄弟倆發現大雁不見蹤影后,會說些什么呢?想像一下。
5、如果能把這個故事想像得更具體、生動些,并配上動作、表情表演出來,那就更好了。大家來練一練。
(1)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
(2)學生上臺表演。
(3)學生評價。
6、過渡:同學們演得真不錯,故事聽到這兒,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同桌互相討論。
三、精讀訓練第二部分。
1、同桌互相討論感想。
2、指名談談自己的感想。
3、師述:大家真聰明,有這么多的想法,編書的叔叔已經把這些想法錄到書上了。出示句子:(略)分別請4名學生朗讀句子,從中弄清:
(1)他們笨在哪兒?
(2)他們沒有抓住時機,指的是什么時機?
(3)為什么說他們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
(4)與其這樣下去,還不如(學生自由說)
4、再讀同學們的話,品味品味。
5、誰能告訴大家,這兒最后用上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師述: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從這個故事引發的這些感想,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出示:無論做什么,都要抓住時機,關鍵在于先做起來!學生齊讀。
6、引讀: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向同學們投去------(生:贊許的目光)板書:聽
贊許
(1)贊許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師為什么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四、總結課文。
1、《爭論的故事》學完了,這堂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2、最后,讓我們再一起分角色把課文內容表演出來,好嗎?老師就是文中的盛老師,你們當然就是同學們,開始!
五、布置:
作業課后4。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學習重點:能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領悟其中的道理。
一、課文開始的相關導入
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盛老師給她的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就是(學生讀題)《爭論的故事》,你們能來講講這個故事嗎?
二、開始學習講述《爭論的故事》
(一)課件出示:自由讀課文自然段,練講故事,要求: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1、學生,根據要求講述故事,教師計時。再練習,再指名講故事,集體評議。
2、指名講故事,集體評議。相機板書有關詞語:不以為然爭論不休煙熏火燎兩全其美無影無蹤
3、導:既然是爭論的故事,就應該讓故事中的兄弟倆爭論起來,對嗎?現在增加點難度。
(二)課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然段,同桌練講故事,要求:講出爭論的語氣,并說清兄弟倆各自的意見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臺講故事,集體評議。
(三)同學們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體要求把故事講的請清楚楚。
1、黑板上這幾個詞語你理解嗎:不以為然爭論不休煙熏火燎兩全其美無影無蹤
2、導:如果能把這個故事想象的更具體、生動些,并配上動作、表情表演出來,那就更好了。
(四)課件出示:四人一小組練習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動作、表情。
出示課件。
指名上臺表演,集體評議。
三、請同學們感悟一下故事道理
1、師:同學們講的真不錯!故事聽到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價值的發言簡短地寫到黑板上。
2、盛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同學們聽,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小節。
(2)討論:你覺得這些話有道理嗎?談談你的體會。
相機理解:兄弟倆“笨”在哪里?他們沒有抓住什么時機?
(3)指導學生讀好文中同學們的話。
(4)引讀:第11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理解 盛老師為什么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四、最好課堂上一起來總結課文。
1、《爭論的故事》學完了,這堂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五、作業
小練筆:把自己生活中接觸的有關爭論的故事寫下來。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領會故事中的提示語,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讀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爭論的故事(讀題),看了這題目,你想了解什么?
(誰與誰爭論?他們為什么爭論?他們是怎么爭論的?他們爭論的結果是什么?)黑板上隨機寫:誰與誰?為什么?怎么?結果?還有這個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大家有這么多疑問,那就帶著這些問題來聽聽故事吧。課件出示背景圖)
2、學生自讀。(這個故事有意思嗎?想不想自己讀一讀?打開課文讀讀看)
3、課文一共有十二個自然段,其中第十一節是一個刪節號,我請這兩組的同學輪流來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提出剖這個字的讀音。剖很難讀,他讀準了,請他帶大家一齊來讀一讀。課件出示剖。齊讀三遍,開火車讀一組。找找看,這個剖字在文中哪一句話里呢?誰來讀一讀?)
4、讀了課文,來看看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教師隨機板書: 無影無蹤
大雁
煮 爭論不休 烤
(他們為大雁烤著吃還是還是煮著吃而爭論不休)這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結果大雁飛走了。
爭論不休中的休字典上有這么幾種意思(休: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勸阻)你看在這兒應選第幾個?爭論不休是說什么?(還可以指什么?)
三、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咱們來看看兄弟倆是怎么沒完沒了地爭論的?再讀讀課文,把他們爭論不休的話找出來。
2、誰來讀給大家聽。請學生自由選擇角色朗讀。(你讀誰的話?誰來讀弟弟?)
出示爭論的這段話:
哥哥說: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來就煮著吃。弟弟說: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為然,大聲爭辯道: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氣: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3、學生評價,(你覺得他們讀得怎樣?說說你的理由)
A、不以為然,大聲爭辯上加點
學習不以為然(然:對;如此這樣;然而)你認為不以為然應該是怎樣的態度和樣子?你能不能把不以為然的樣子做給大家看看?你能讀一讀哥哥這句大聲爭辯的話嗎?
B、很不服氣上加點
他們把很不服氣的語氣讀出來了嗎?誰還想讀一讀?
C、(出示去掉提示語的一段話)你看這兒的這段話,大家讀一讀,看看和我們剛才讀的有什么不同?有了這些詞,你門有什么感受?(再出示有提示語的這段話)(這些詞語就提示了兄弟倆爭論時的態度、說話的語氣。你看一用提示語,我們就看出兄弟倆辯得多激烈呀。活靈活現地再現了當時兄弟倆爭論的情景。恰當地運用提示語多重要啊。)
D、誰還想來辯一辯?把哥哥與弟弟的爭論語氣讀出來?請一學生,讓他自己找一合作伙伴進行分角色朗讀,再請一學生讀旁白。
評價
4、他們這樣爭論不休,也不是個辦法,所以就請過路的老人來評理
得出的答案是:(課件出示)你們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老人的話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嗎?
誰來做一回老人,說一說?
但最終的結果是: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板書:無影無蹤)也就是飛得不見蹤影了。
5、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四人一組準備。想一想怎樣才能把這個故事表演好?
指導:要表現出爭論的.語氣,老人的語氣。如果再配上適當的動作就更好了。
分組準備。選擇一組表演,進行評價。
6、學生講故事
同學們,我們剛才四人一組表演了這個故事,表演得很好,如果讓你們一個人扮演三個角色,把這個故事講出來,能不能講好呢?
每人準備兩分鐘,誰愿意來試一試?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把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詞歸類)
2、讀
3、這篇課文的生字有什么共同點?形聲字:烤(換偏旁,注意不能多寫一橫)鍵(換偏旁)剖(換偏旁)
4、其中這個贊寫的時候要注意它的寫法,這個字是上下結構,看一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
1、生字描紅。
2、摘抄本課的成語。
不以為然,無影無蹤 兩全其美 煙熏火燎 聚精會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爭論的故事》是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六冊的課文。寫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個故事,并引導學生交流聽后的感想,說明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而一事無成。全文主要以對話的方式推進故事發展,以“講”代“敘”,故事緊湊,可讀性強。第一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容上,讓學生讀中感悟故事中蘊涵的道理:兄弟倆因“爭論”而錯過射大雁的時機。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注意重視以下兩點:
一、努力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語文課程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必須通過語言的學習來實現。教學時,在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孩子閱讀感悟,通過分角色讀、個別讀、齊讀、表演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去讀懂兄弟倆怎樣爭論不休,領悟到這兄弟倆真笨,爭論不休的時候已錯過了射大雁的最佳時機。在閱讀感悟的過程中,強化文中語言文字的學習。比如文中出現了許多成語,這些成語理解正確了,既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又能有利于學生進行詞語的積累和運用。我采用不同方式教學:有的成語是在文本的感悟過程之中自然地引出,如“爭論不休”,學生在交流課文內容時帶出,通過選擇“休” 在字典中的解釋,明確了“休”的意思;有的是通過表演,用形象的方法去領悟,如“不以為然”,理解了意思,讓學生再做做“不以為然”的樣子,這樣感受就更深刻了;有的成語如“兩全其美”,就結合文本內容,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老人的話你明白嗎?”明白了老人的話自然就明白了“兩全其美”的意思了。這些詞語,根據教學中孩子的學習情況而隨機出現,在作業中又安排了成語的積累練習。這樣的設計,為的是有效地達成“學語文,積累語言,最終用語言”的目的。
二、以學定教,凸現重點。
合理的教學設計,會使教學更有效,這篇文章的教學,我以質疑導入,以學生反饋問題的情況來組織教學,努力使整個教學流程清楚明白,重點突出。學生在教學初提出了很多問題:誰與誰爭論?為什么爭論?怎樣爭論?爭論的結果是什么?爭論的故事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提問激發了孩子探究的興趣,我再順勢而導,引導學生以問題為線索,理清課文的脈絡。對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初讀課文,就讓學生自己直接解決,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對一些有難度,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就作為重點來教。這樣的設計,力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
第二課時
《爭論的故事》是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六冊的課文。寫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個故事,并引導學生交流聽后的感想,說明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而一事無成。全文主要以對話的方式推進故事發展,以“講”代“敘”,故事緊湊,可讀性強。第一課時以質疑導入,把教學重點放在故事內容上。第二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談故事蘊涵的道理上。并在第一課時對話訓練的基礎上,落實寫的訓練。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努力達到以下兩個目標:
一、體現讀寫結合。
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中悟寫,從讀學寫,加強讀與寫的聯系,把閱讀和品詞析句、揣摩表達作用、學習文章寫法結合起來。第一課時,學生通過充分朗讀、充分感悟知道了兄弟倆是怎樣爭論不休的,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評讀,體會提示語的恰當運用能直接有效地提示說話的語氣、態度。第二課時,重點落實恰當運用提示語的訓練。在課文感想部分的教學結束后,安排以讀學寫的訓練:文中兄弟倆是為大雁怎么好吃而爭論,實際生活中你們爭論過嗎?如果要把爭論的場面寫下來,應怎么寫?通過這樣的過渡,讓學生復習反饋第一課時的學習所得,明確除了要知道爭論的內容,關鍵要寫好爭論人的表情、動作、說話的語氣等。在這基礎上,安排了一個課堂素描,讓學生仔細觀察兩個學生圍繞“能不能多看電視?”這一話題展開的爭論場面,當堂完成這一組對話提示語的添加訓練。通過這樣學以致用的扎實訓練,我想學生對怎樣寫好對話,怎樣正確使用提示語就會加深印象,從“學會”成為“會學”“會用”。
二、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
教科書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從各種課外讀物中選擇與課文揭示的道理相關的名言,進行拓展積累,有效開發課程資源。感想部分的教學,學生自然地由故事得出了自己的感想。各抒己見,再學習課文中的感想后,感受就更深了,知道了兄弟倆讓大雁白白飛走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抓住時機,關鍵沒有能先做起來。對“要抓住時機”這一道理,學生生活體驗并不多,所以教師這時出示有關的名人名言,幫助學生積累,讓學生進一步領悟到“抓住時機,不要空談要行動”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說說自己所知道的有關的諺語名言。學生通過互相交流,進行名言摘抄的方式,有效地拓展了文本的外延。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5
一、談話導入,喚起興趣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爭論的故事》,齊讀課題。
生:齊讀《爭論的故事》。
二、復習檢查,整體把握
師:聽寫四組詞語。1.打獵為生 射雁充饑2.不以為然大聲爭辯3.老人評理 兩全其美
4.抬頭一看 無影無蹤
生(全神貫注地):學生按照要求默寫,注意書寫姿勢。
師:投影顯示正確答案,請同學們對照批改.
三、抓住重點,品詞析句
師:你們知道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講了爭論的故事?
生:課文的2到5自然段講了爭論的故事。
師:這個故事真有趣!你們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要想講好這個故事,你覺得應該抓住哪個場面?爭論的場面課文哪一節寫的?
生:(大聲地答)想。
生:要想講好這個故事,應該抓住兄弟倆爭論的場面。
師:課文的第三小節寫的是兄弟倆爭論的場面。
師:下面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三節,請同學們根據自學要求自學。
出示自學要求:讀一讀課文第三小節,用橫線劃出哥哥說的話,用浪線劃出弟弟說的話。讀一讀,注意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語氣等。
生:根據要求自學。
師:哥哥說了什么?
生: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來就煮著吃。
師:哥哥想怎么吃大雁?他說的這句話里哪個字最關鍵?
生:煮著吃,煮著最好吃。
師:弟弟怎么說?
生: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師:將弟弟說的話改成不帶問號的句子。
生:再好的東西,一煮就沒有好味道了。
師:弟弟說的第二句話用什么關聯詞語連接?
生:用 “只有 ……才”連接。
師:哥哥又是怎么爭論的?
生(拍著胸脯):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師:哥哥說烤了吃有好味道還是沒有好味道?
生:哥哥說的意思是烤了吃沒有好味道。
師:哥哥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語氣?
生:不以為然 大聲爭辯
師:不以為然的“然”是什么意思?
生:這樣的意思。
師:哥哥為什么“不以為然”?
生:因為哥哥覺得只有自己的做法是對的。
師:你能讀出“不以為然”的語氣嗎?
(生用不以然的語氣讀。)
師:你還能帶著“不以為然”的神態來讀一讀嗎?
師:哥哥不認為誰對?
生:哥哥不認為弟弟對。
師:弟弟又是怎么爭論的?
生: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弟弟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語氣?
生:很不服氣。
師:讀出這種語氣。
生:練讀弟弟說的話。
(讀出質疑,讀出不服氣)
師: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師:下面請兩個同學分別扮演哥哥和弟弟,其他同學讀敘述的部分。
生:一個扮演哥哥,一個扮演弟弟,朗讀。
(學生讀得有聲有色。)
師:評價誰讀得好。
生:某某讀得好,因為他讀出了爭論的語氣。
師:哥哥和弟弟爭論得怎么樣?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
生:爭論不休
生:在這里休是停止的意思。整個詞語的意思是爭論個不停。
師:兄弟倆爭論不休,老人出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是什么?
生:你們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師: ,哥哥滿意; 弟弟滿意;這就是兩全其美。
生: 煮一半 ,哥哥滿意; 烤一半 弟弟滿意;這就是兩全其美。
師:這是個兩全其美的主意,從文章中的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生:兄弟倆都很滿意,誰也不再說什么。
師:這真是個兩全其美的主意嗎?
生1(認真地):真的。
生2(疑惑地):不是真的,因為他們抬頭一看,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師:你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該生受到表揚后臉蛋紅撲撲的。)
師:故事讀完了,請同學們看圖借助四組詞語練習講故事。
生:練習講故事。
師:請一位同學講故事。
生:講故事。
師:剛才這位同學故事講得很流暢,如果語速再慢一點,講得有聲有色一點就更棒了。
四、交流感想,感悟道理
師:因為爭論,大雁飛走了,越飛越遠,最后無影無蹤了,他們找一位路過的老人評理,可是有了好辦法也已經晚了。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想法?
生:兄弟倆應該先把大雁射下來再商量怎么吃。
師:有道理。
生:兄弟倆是要射下大雁充饑的,可他們不射大雁,卻在不停地爭論,結果大雁早就飛走了,這兄弟倆可真夠笨的。
生:這兄弟倆沒有抓住時機,老師,我想到了一句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師:板書抓住時機
師:他們沒有抓住怎樣的時機?
生:大雁從他們頭上飛過這個時機。
生:不管做什么,關鍵是要先做起來。
師:板書“先做起來”。
師:盛老師的學生聽了這個故事,也有和我們一樣的想法呢,一起讀讀吧。
一句一句地出示
生:(齊讀)這兄弟倆真笨,白白讓大雁飛跑了。
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沒有抓住時機。
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
不管做什么,關鍵是要先做起來。
師:書上的這個“…………”省略了什么?
生:還有很多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感想。
師:是的,因為省略的是一些同學發言的整段整段的話,所以用了12個小圓點來表示。
師:(引讀)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難怪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還不時地向同學們投去——
生:(齊說)贊許的目光
師:“贊許”說明什么?
生:說明盛老師同意同學們的說法。
生:說明盛老師對同學們的看法很滿意。
生:這是盛老師在稱贊同學們。
師:對,就像老師剛才稱贊你們書讀得好一樣。
師:贊許可以換個什么意思差不多的詞語?
生:贊同
生:贊揚
生:稱贊
生:贊賞
師:出示:聽了同學們的議論,哥哥說 ,弟弟說 。
生:哥哥說要是我不和弟弟爭論先把大雁射下來,該多好哇。
生:哥哥說我真笨,白白讓大雁飛跑了。
生:弟弟說我們要是一人射下來一只大雁就好了。
師:老師想送你們幾句名言,希望你們記住。
出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張九齡)
善于捕捉機會者為俊杰。(歌德)
機會不會上門來找,只有人去找機會。(狄更斯)
生:齊讀名言。
五、實踐練習,拓展遷移
師:是啊,如果我們不能正確把握時機,就會與成功擦肩而過。孩子們,雖然你們的年齡還小,但人生的道路還很長,以后將會面臨無數的機會。讓我們牢記《爭論的故事》,把握瞬間,成就夢想;把握機會,創造輝煌!
生:(入情入境地再次誦讀名人名言)
師: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生:喜歡。
師:好,請同學們課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排練課本劇。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好嗎?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能根據提示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重 點 識字讀文
難 點 讀通課文
板書設計或教學流程
講 (1—5)盛老師
問 (6—11)
聽 (12)
課前準備 生字詞小黑板
教學過 程
課上(課后)心得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
一、導入新課
1、板書:爭論,你知道“爭論”是什么意思嗎?
2、繼續板書課題:爭論的故事
3、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一、初讀課文1、自學生字新詞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3)記憶生字的字形。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的讀音,采用多種形式讀。
烤鴨 評理 剖開 真笨 贊許 關鍵 抓住 ① 認讀詞語② 理解詞語③ 識記生字(2)指名分自然段進行朗讀課文。3、理清課文脈絡,思考:
課文哪幾自然段寫盛老師講的故事?哪幾自然段寫大家聽了故事后的感想?二、布置作業熟讀課文 說說“爭論”的意思齊讀課題據題質疑 聽讀課文適當做記號 認讀理解識記讀通課文 根據提示問題把課文中相關的自然段放在一起 課 題25、爭論的故事本節分 2 課時第 2 課時課前分析學生分析基本了解課文中的故事,懂得了一些的道理,但還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能聯系課文理解成語。
2、能有條理地口述課文中的故事。重 點能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領悟其中的道理。難 點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板書設計或教學流程 哥哥 煮 大聲爭辯25、爭論的故事 找人評理 弟弟 烤 很不服氣課前準備重點句子小黑板教 學 過 程課上(課后)心得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一、復習。
1、認讀或聽寫詞語:
充饑 爭論不休 評理 味道 浪費
時機 不以為然 贊許 關鍵 滿意
2、聽說訓練:一天早上,一群大雁從他們的頭上上飛過,兄弟倆很想把大雁射下來充饑。
3、談話過渡:兄弟倆想吃大雁肉,首先要做什么呢? 可是,他們卻為大雁爭論起來了。他們是怎樣爭論的呢?看課文,聽錄音,體會故事中人物的語氣。
二、精讀訓練第一部分。
師述:兄弟倆是怎樣爭論的呢?出示句子。
1、指導讀兄弟倆的對話。體會:哥哥不以為然的語氣,弟弟不服氣的語氣。
2、小結:從對話看,兄弟倆各抒己見,爭論激烈,讀時要體會兄弟倆這兩種不同的語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3、過渡:兄弟倆誰也說服不了誰,課文中用了什么詞說明他們的爭論沒有停止?通過討論板書:爭論不休
出示:(1)停止(2)休息(3)表示禁止或勸阻
4、引讀第4、5自然段。(1)他們到村里找人評理,大家建議說……- (2)當他倆都很滿意,想去射大雁時,可惜……
(3)當兄弟倆發現大雁不見蹤影后,會說些什么呢?想像一下。
5、如果能把這個故事想像得更具體、生動些,并配上動作、表情表演出來,那就更好了。大家來練一練。
6、過渡:同學們演得真不錯,故事聽到這兒,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同桌互相討論。三、精讀訓練第二部分。
1、同桌互相討論感想。
2、指名談談自己的感想。
3、師述:大家真聰明,有這么多的想法,編書的叔叔已經把這些想法錄到書上了。出示句子4、再讀同學們的話,品味品味。
5、誰能告訴大家,這兒最后用上省略號有什么作用?6、引讀: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向同學們投去……
三、總結課文。
1、《爭論的故事》學完了,這堂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2、最后,讓我們再一起分角色把課文內容表演出來,好嗎? 認讀或聽寫 聽清楚,說準確理解“充饑” 個別讀、分角色讀、齊讀 理解:不以為然找準“然”的解釋再讀對話,把握語氣 理解“爭論不休”找準“休”字的解釋跟讀:“你們把……兩全其美了嗎”理解:兩全其美跟讀:“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理解:無影無蹤
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上臺表演、評價。
朗讀句子,從中弄清:他們“笨”在哪兒?他們沒有抓住時機,指的是什么時機?為什么說“他們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與其這樣下去,還不如……談收獲演一演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7
今天,盛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大山腳下有座小村莊。小村莊里住著以打獵為生的兄弟倆。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從他們頭上飛過,兄弟倆很想射下一只大雁來充饑。哥哥說:‘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來就煮著吃。’弟弟說:‘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為然,大聲爭辯道:‘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氣:‘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兄弟倆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就跑到村子里去找人評理。大家覺得他倆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議說:‘你們把大雁剖開,煮一半,烤一半,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兄弟倆都很滿意,誰也不再說什么。可是,他們抬頭一看,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故事講完了盛老師笑著問大家:“你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這兩兄弟真笨,白白讓大雁飛走了。”
“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沒有抓住時機。”
“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
“不管做什么事,關鍵是要先做起來。”
…………
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地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有條理地口述課文中的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詞語:(齊讀、指名讀)
充饑 爭論不休 評理
可惜 兩全其美 無影無蹤
2、這個故事中誰和誰爭論?為什么爭論?你能用上這些詞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1)同學同桌練一練。
(2)指名講。
3、過渡:
那么,他們是怎樣爭論的呢?看課文,聽錄音,體會故事中人物的語氣。
二、精讀訓練第一局部。
師述:兄弟倆是怎樣爭論的呢?出示句子。
1、指導讀兄弟倆的對話。(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體會:哥哥不以為然的語氣,弟弟不服氣的語氣。理解:不以為然
(出示:誰能找準“然”的解釋)
2、小結:
從對話看,兄弟倆各抒己見,爭論激烈,讀時要體會兄弟倆這兩種不同的語氣,讓俺們再來讀一讀。
3、過渡:
兄弟倆誰也說服不了誰,課文中用了什么詞說明他們的爭論沒有停止?通過討論板書:爭論不休
出示:(1)停止(2)休息(3)表示禁止或勸阻你能找準“休”字的解釋嗎?
4、引讀第4、5自然段。
(1)他們到村里找人評理,大家建議說-------(生讀:“你們把……兩全其美了嗎”)理解:兩全其美
(2)當他倆都很滿意,想去射大雁時,可惜------(生讀:“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理解:無影無蹤齊讀句子。
(3)當兄弟倆發現大雁不見蹤影后,會說些什么呢?想像一下。
5、假如能把這個故事想像得更具體、生動些,并配上動作、表情扮演出來,那就更好了。大家來練一練。
(1)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
(2)同學上臺扮演。
(3)同學評價。
6、過渡:同學們演得真不錯,故事聽到這兒,大家肯定有不少感想,同桌互相討論。
三、精讀訓練第二局部。
1、同桌互相討論感想。
2、指名談談自身的感想。
3、師述:大家真聰明,有這么多的想法,編書的叔叔已經把這些想法錄到書上了。出示句子:(略)分別請4名同學朗讀句子,從中弄清:
(1)他們“笨”在哪兒?
(2)他們沒有抓住時機,指的是什么時機?
(3)為什么說“他們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
(4)與其這樣下去,還不如……(同學自由說)
4、再讀同學們的話,品味品味。
5、誰能告訴大家,這兒最后用上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師述: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從這個故事引發的這些感想,俺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出示:無論做什么,都要抓住時機,關鍵在于先做起來!同學齊讀。
6、引讀: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向同學們投去------(生:贊許的目光)板書:聽
贊許
(1)“贊許”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師為什么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四、總結課文。
1、《爭論的故事》學完了,這堂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2、最后,讓俺們再一起分角色把課文內容扮演出來,好嗎?老師就是文中的盛老師,你們當然就是同學們,開始!
五、安排:
作業課后4。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爭論的故事。
2能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學習重點:能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領悟其中的道理。
一、導入
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盛老師給她的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就是——(學生讀題)《爭論的故事》,你們能來講講這個故事嗎?
二、學習講述《爭論的故事》
(一)課件出示: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練講故事,要求: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1學生,根據要求講述故事,教師計時。再練習,再指名講故事,集體評議。
2指名講故事,集體評議。相機板書有關詞語: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煙熏火燎兩全其美無影無蹤
3導:既然是爭論的故事,就應該讓故事中的兄弟倆爭論起來,對嗎?現在增加點難度。
(二)課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5)自然段,同桌練講故事,要求:講出爭論的語氣,并說清兄弟倆各自的意見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臺講故事,集體評議。
(三)同學們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體要求把故事講的請清楚楚。
1黑板上這幾個詞語你理解嗎:不以為然爭論不休煙熏火燎兩全其美無影無蹤
指名說說詞義,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爭論的故事》。
2導:如果能把這個故事想象的更具體、生動些,并配上動作、表情表演出來,那就更好了。
(四)課件出示:四人一小組練習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動作、表情。
出示課件。
指名上臺表演,集體評議。
三、感悟故事道理
1師:同學們講的真不錯!故事聽到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價值的發言簡短地寫到黑板上。
2盛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同學們聽,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6——11)小節。
(2)討論:你覺得這些話有道理嗎?談談你的體會。
相機理解:兄弟倆“笨”在哪里?他們沒有抓住什么時機?……
(3)指導學生讀好文中同學們的話。
(4)引讀:第11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理解“贊許”,盛老師為什么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四、總結課文。
1《爭論的故事》學完了,這堂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五、作業
小練筆:把自己生活中接觸的有關爭論的故事寫下來。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10
佚名
教學要求:
1、能正確、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有條理地口述課文中的故事。
4、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故事中所蘊涵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錄音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板書:爭論,你知道“爭論”是什么意思嗎?
2、繼續板書課題:爭論的故事
3、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3)記憶生字的字形。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的讀音,采用多種形式讀。
烤鴨 評理 剖開 可惜 真笨 浪費
關鍵 原諒 煙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進行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脈絡,思考:
課文哪幾自然段寫盛老師講的故事?哪幾自然段寫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要求:理解“爭論不休”“不以為然”
2、討論交流
(1)故事中誰和誰為什么事而爭吵?他們是怎樣爭論的?
(2)理解“不以為然”(出示:*對*如此這樣*然而)
(3)聽錄音,指導讀兄弟倆的對話,重點指導幾個反問句的讀法。
(4)小結:從對話看,兄弟倆各抒己見,爭論激烈,讀時要體會兄弟倆這兩種不同的語氣。
3、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說明他們爭論沒有停止?(爭論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勸阻)
4、引讀4、5段
5、齊讀盛老師的話。
四、學習生字
倆 烤 評 剖 惜 笨 抓 費 鍵
(1)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
(2)用形聲字進行記憶。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
五、作業
1、讀熟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你能用聽寫的詞語,來講這個故事嗎?要求講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倆看到大雁想充饑,經過是兄弟倆為怎樣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結果他倆找到了一個的辦法,可大雁。)
(一)(1)學生準備(不會講的同學看書默讀)
(2)請學生上講臺講爭論的故事
(3)共同評價
(二)既然是爭論,就應該讓故事中的兄弟倆爭論起來,再講故事,講出爭論語氣。
(1)四人小組準備
(2)請同學講
(3)學生根據要求進行評價
(三)結合板書:兩全其美不以為然爭論不休無影無蹤煙熏火燎你能說說它們的意思嗎?
(四)如果再配上適當的動作就更好了。大家練習后,請同學表演。
二、學習課文,領悟道理
1、自由讀一讀剩下的部分
2、討論:你覺得這些話有道理嗎?談談你的體會。
3、指導讀好文中同學們的話,相機提問:
(1)“兄弟倆真笨”“笨”在哪里?
(2)“他們沒有抓住時機”指的是什么時機?
(3)為什么說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都白白浪費掉了?
(4)與其這樣毫無意義地爭論下去,還不如怎樣做?
4、再讀同學們的話,品位品位,從中你領悟到了什么?(談自己對抓住時機的認識)
5、引導讀: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1)“贊許”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師為什么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三、總結課文,布置練筆
1、總結課文
(1)師生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
(2)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練筆
(1)實際生活中,也有人和你爭論嗎?講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注意表達的語氣。
(2)作業 :認真練習朗讀課文,注意提示語,并仿寫一個片段。如:《課堂上的一次爭論》、《飯桌上的對話》。
板書設計 :
17 爭論的故事
講 兄弟倆 爭論不休
盛老師 問 同學們 各抒己見
聽 贊許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49
《爭論的故事》教學設計三
一葉
一、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
板書:爭論,讀題
2、讀了題目,你想知道故事告訴我們些什么呢?
(誰爭論?為什么爭論?怎么爭論?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怎么樣?)
3、趕快讀讀故事就知道了。
二、了解大意
1、打開書:快速讀讀課文,找一找哪幾節講的是這個關于爭論的故事。
2、出示故事內容,請你帶著這幾個問題去認認真真讀兩遍這個故事,邊讀邊思考。
3、交流故事大意
你解決了哪個問題了?
(1)以打獵為生的兄弟倆在爭論;(板:哥哥、弟弟)
(2)為大雁射下來怎么吃爭論(很餓);(板:吃大雁)
(3)哥哥說煮著吃,弟弟說烤來吃;(板:煮、烤)
觀察圖,你能指出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爭論不休后請過路老人評理,老人說了個兩全齊美(什么是兩全齊美)的方法后兄弟倆都很滿意,(板:老人、半煮半烤)
(5)結果發現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三、朗讀演練
1、故事的大意我們知道了,如果請你來講這個故事,你認為要講好這個故事,最重要的是說好什么地方呢?
2、那就請你們好好讀讀爭論的話,琢磨一下,哥哥弟弟以及老人的話該怎么讀?你除了自己體會,還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
3、你琢磨出了誰的語氣?你能讀好誰的話呢?
交流相機出示句子并指導朗讀
(1)出示第二節的對話。
a、指名讀,生說出哪一句就顯示那一句,說說怎么讀,再說說為什么這么讀,然后再朗讀,生練讀,再指名讀后齊讀
(不以為然什么意思?怎么讀?很不服氣是怎樣的表情?怎么讀?可以適當地加上動作表演讀。)
b、觀察圖,說說兄弟倆的表情動作。
c、你能為兄弟倆配音嗎?
(指名表演朗讀對話)
(2)出示老人的話。
心平氣和,聲音嘶啞。
3、小組演練
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
分成四人小組,先分一下角色,然后排練一下這個故事,注意各個角色不同的語氣語調。
(生排練,師巡視指導。)
4、指名小組表演。
(1)表演中指導兩點:
a(兄弟倆對話完后,)是不是爭論到這里就完了?不爭論了?
那么“爭論不休”是什么意思?怎樣才算是爭論不休?
b最后看到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后有什么表情動作?
(2)師生共同評論演技
a說說優點,
他們表演的好嗎?哪些地方好啊?
b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議,
有沒有什么地方需要作進一步的改進?
(3)再指名小組表演
四、談感受
1、故事表演完了,我們也知道了這個故事的結果,兄弟倆有沒有吃到大雁?
(板:0 擦掉大雁)
(板書:的故事)
不知同學們聽了這個爭論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
2、交流各自的感想。
如和書上的內容一致,就出示書上的句子,不一致,就出示省略號。
同學們的感受真多,那么你從這個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板:抓住時機,先做起來)
3、同學們的評論真是精彩紛呈,你們發現沒有,老師聽得可(認真)了,你能不能也用幾個好詞語來贊美一下老師聽得這么認真,出示:老師----地聽著
4、是啊,老師除了聽得這么的專心之外,你們看看,老師還聽得臉帶微笑,看向你們的目光之中充滿著贊許,你們喜歡嗎?為什么呀?
出示最后半句句子。
五、講故事
1、你們喜歡老師這節課嗎?
你愿意將老師上的這節課與你們的爸爸媽媽分享嗎?請回去把這個故事、把你們的表現講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2、各自準備
3、指名講故事。
附:板書
爭論的故事
哥哥 老人 弟弟
吃大雁
煮 半煮半烤 烤
﹨ ∣ ∕
0
抓住時機,先做起來
張家港市萬紅小學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5ykj首頁>>>>>>www.kongtiaoguanjia.com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12
《爭論的故事》(第二教時)教案
武進區雪堰中心小學 姚 靜
教學要求:
1,理解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有條理地口述課文中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第25課《爭論的故事》,通過學習,同學們來說一說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
2,請同學們根據這個填空來說說文中的這個故事.
(媒體出示:兄弟倆看到大雁想 充饑,他們為怎樣吃大雁 ,并讓老人 ,老人為他倆出了 的辦法,可是大雁早已飛得 .)
【課文內容和故事內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里作適當的提示,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過渡: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講讀第一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思考:故事中的兄弟倆為什么事爭論 他們是怎樣爭論的 結果如何呢 劃出課文中有關的語句.
2,指名學生回答思考題:
⑴兄弟倆為什么事爭論的 (兄弟倆在為"怎么吃大雁"而爭論,教師簡筆畫大雁.)追問:兄弟倆分別認為要怎么吃呢 (哥哥說要煮著吃,弟弟認為要烤著吃.板書:煮 烤)
【教師的基本功發揮得恰到好處,引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⑵出示插圖,辨別誰是哥哥,誰是弟弟 說出你的理由,并結合插圖理解"煙熏火燎"的意思.
⑶小結.
3,指名學生回答思考題:兄弟倆是怎樣爭論的
⑴媒體依次出現反問句并指導朗讀.
(媒體出示反問句:
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
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 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
⑵結合課文中的單引號,補充介紹它的用法.
⑶找出課文中描寫哥弟倆說話時表示不同神態的詞語.
理解:"不以為然,很不服氣",并指導朗讀.
⑷看插圖,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他們爭論的激烈程度.
⑸學生分角色表演,相機指導體會.
⑹小結,理解"爭論不休".
【這一環節,老師以讀代講,根據學生的朗讀作具體的指導,然后再請學生表演,過程展開充分,訓練比較扎實,課堂氣氛活躍.】
4,指名學生回答思考題:結果如何呢
⑴兄弟倆接下來怎么辦的呢 (他們找了一個老人來評理.)
追問:老人怎么樣說 (板書:半煮半烤)
這個建議雙方都很滿意,這就叫做"兩全其美".
【通過語境的創設來理解詞語,給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⑵這是最后的結果嗎 (不是的,最后的結果是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⑶小結.
過渡:大雁飛得無影無蹤,這個結果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兄弟倆錯在哪里 書中的同學們都有些什么想法呢
三,講讀第二段.
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課文中的同學提出了哪些感想
(媒體依次出示:
"這兄弟倆真笨,白白讓大雁飛跑了."
"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沒有抓住時機."
"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
"不管做什么,關鍵是要先做起來."
…………)
2,指名學生回答.
3,討論交流.
⑴兄弟倆笨在哪里 (爭論的不是時候,應該先把大雁射下來再說.)
⑵這里的時機指的是什么 (指大雁從頭頂飛過的時候.)
追問:同學們為什么說他們沒有抓住時機呢 (大雁飛過時,他們卻在為大雁的吃法爭論不休,還要去請老人評理.等他們爭論好,大雁早已飛走了.)
⑶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說一說.
【要注意區分"時機"和"時間"的不同;要進行合理的拓展:有時慢了機會就會錯過,而有時快了,機會也會錯過,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嘛!】
⑷小結.(相機板書:抓住時機 做起來)
2,請同學們認識"…………"刪節號,說說它的用處.
你們還有哪些感想呢
3,聽完這個故事,課文中的同學們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想法 (因為盛老師講的故事生動;因為同學們聽得認真;因為同學們善于思考;……)
4,小結,理解"贊許".
四,總結全文.
1,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2,《爭論的故事》學完了,最后,讓我們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好嗎
五,作業:
表演課本劇《爭論的故事》.
附板書:
25 爭論的故事
哥哥 弟弟
煮 烤
老 人
半煮 半烤
0
抓住時機 做起來
【課堂教學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思路清晰,重點實出,層層推進,真實地展現了訓練的過程.教者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了活潑生動的教學風格.】
(簡評:張新東)
附課本劇:
《爭論的故事》課本劇
時間:一天
地點:大山腳下的一座村莊里
人物:哥哥(獵人),弟弟(獵人),老人
旁白:從前,在大山腳下的一座小村莊里,住著兄弟倆,他們以打獵為生.一天……
(幕起:兄弟倆無精打采地走過來)
弟弟:哥哥,你餓了吧!
哥哥:
(這時,他們發現空中有一群大雁飛來了,于是爭論起來.)
哥哥:我們把大雁射下來煮著吃.
弟弟:不,
哥哥:(不以為然地)
弟弟:(很不服氣地)
(兩個人爭論不休,正好,這時有一個老人從他們身邊經過.)
哥哥:老爺爺,我們有件事要找你評評理,我說大雁煮著好吃,可他……
弟弟:大雁當然是烤最好吃了.
老人:
哥哥,弟弟:嗯,這主意不錯.
(兄弟倆搭弓射箭,可是大雁早已飛走了.)
哥哥:
弟弟:
(兄弟倆只好嘆了一口氣回家了.)
話外音:(盛老師)同學們,看來做什么事都得抓住時機,先做起來才對啊!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13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
生:(齊讀)爭論的故事
師: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老師想看看文中的生詞你會寫了沒有,請一位同學在實物投影上寫,其他同學在座位上寫。
生聽寫詞語,師行間巡視指導。
(打獵 充饑 味道 贊許 爭論不休 無影無蹤)
師:小朋友都寫好了,(前面寫的學生的字在實物投影上展示)看,這位同學都寫對了嗎?
生:對
師:再認真看一看,誰來評評她的字?
生:她寫的字很好看。
生:“休”這個字寫得特別漂亮。
師:我也覺得她這個字寫得很好。“贊”是本課的一個生字,筆畫比較多,寫好這個字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注意左邊那個“先”字的最后一筆要改為豎提。
生:還要注意最后一筆是點。
師:大家看得真仔細,注意字的間架結構,認認真真去寫,我們就能把字寫好。能用上這里的一些詞語說說課文內容嗎?試試看。
生:這篇課文寫了兄弟倆為大雁射下來煮著吃還是烤著吃而爭論不休,他們還找路過的老人評理,結果大雁早就飛走了。
師:課文只講了這個故事嗎?還講了什么內容呢?咱們概括的是整篇課文的內容,誰再來說說。
生:課文寫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個故事,故事說的是兄弟倆為大雁射下來煮著吃還是烤著吃而爭論不休,結果大雁早就飛走了,學生聽了故事交流了自己的感想。
教師相機板書:哥哥 弟弟
煮 烤
師:這樣說大家就聽明白了。
二、學習第一部分(重點:兄弟倆爭論的內容)
師:故事中的兄弟倆是怎么爭論的?文中哪個自然段寫的是他們爭論的內容?
生:第三自然段
一讀(抓住詞句讀)
師: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兄弟倆爭論的內容,想一想:他們爭論得怎么樣?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生自由讀
師:兄弟倆爭論得怎么樣?
生:很激烈
師:請把話說完整。
生:兄弟倆爭論得很激烈。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標點符號。
生:我從“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這一句看出來。
課件出示: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師:說說你的理解。
生:弟弟覺得再好的東西,一煮就沒味道了。
師:讀讀這兩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弟弟不喜歡煮著吃。
師:哪句話更能體現弟弟的不喜歡。
生:書上的問句。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這個問句。
生:(讀)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
師:我聽出來了,弟弟不喜歡煮著吃。誰能再讀讀這個問句?
生:(再讀)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
師:弟弟不喜歡煮著吃,他想要——
生:烤著吃。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只有 才”中看出弟弟只想烤著吃。
師:“只想”這個詞說得好。誰把弟弟的話連起來讀一讀。
生:(讀)再好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過渡:還能從什么地方讀出兄弟倆爭論得很激烈?
生:我從“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中讀出來的。
課件出示: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生:(讀)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師:我聽出了哥哥討厭烤著吃,誰能把哥哥的討厭讀出來。
生:(再讀)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師:孩子們,你們被煙熏過、嗆過嗎?什么感受?
生:我有一次被煙熏得睜不開眼睛。
生:老師,我也是,有一次,廚房里的煙嗆得我直咳嗽。
師:那,你們從“煙熏火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哥哥不喜歡烤著吃。
生:哥哥覺得煙熏火燎的,不好受。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哥哥的話。
生:(讀)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過渡:還有哪兒也能看出兄弟倆爭得很激烈呢?
生:從“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中讀出他們爭得很激烈。
師:具體說說從哪兒讀出來的。
生:從兩個“?”中讀出來的。
師:把這兩個問句連起來讀一讀。
生:(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還有誰想讀?
生:(再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注意到這個“!”了嗎?誰來讀一讀?
生:(讀)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師:想想看,弟弟在說這話的時候仿佛看到什么?
生:看到了香噴噴的烤鴨。
生:看到大雁已經烤熟了。
師:帶著你們的感受再讀讀這個句子。
生:(讀)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師:把這幾句話連起來,有信心讀好嗎?請你讀。
生:(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讀得不錯。
二讀(加提示語讀)
師:同學們,我們抓住文中的詞句讀出了兄弟倆的互不相讓。現在,請你仔細讀讀大屏幕上的文字,再認真看看書上第三自然段中描寫兄弟倆爭論的內容,你有什么發現?
生:書上多了一些詞。
師:是哪些詞呢?
生:不以為然、大聲爭辯、很不服氣。
課件上點擊這三個詞
師:這幾個詞是提示語,有了這些詞的提示,我們就能把這幾句話讀得更好,先準備一下,待會兒看看誰讀得更好。
生:(準備)
師:你有信心讀好誰的話?
生:我有信心讀好弟弟的話。
師:好,就請你來讀。
生:(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我沒有看出很不服氣的樣子,再試試?
生:(再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瞧,有進步了。誰再來讀?
生:(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我從你瞪著的雙眼中看出了不服氣。還有誰想讀?
生:(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我從你快速的朗讀中聽出了不服氣,真不錯,誰想和他比一比?
生:(讀)鴨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嗎?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師:我能感受到你心里的不服氣,你真了不起,孩子。
過渡:誰有信心讀好哥哥的話?
生:(讀)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師:聲音小了一點兒,誰再來讀。
生:(讀)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師:聲音大多了。我還想聽到更大、更有力量的聲音。
生:(讀)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師:從你響亮的聲音中我感受到了哥哥的不以為然,知道什么是“不以為然”嗎?
沒帶詞典,怎么辦呢?
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
生: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
師: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這是很好的方法,誰來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生:“不以為然”是說哥哥認為弟弟說得不對。
師:對,哥哥認為弟弟不對,也可以說哥哥不認為弟弟對,這里的“然”就是對的意思。
我們一起大聲地讀讀哥哥的話。
生:(齊讀)你這話不對,大雁就該煮了吃。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師:看,注意了這些提示語,我們把書讀得更好了。
三讀(分角色讀)
師:孩子們,你們注意到了嗎?我們前面讀的兄弟倆爭論的話都少了冒號、還有——
生:還有雙引號。
生:不對,不對,是單引號!
師:到底是什么呢?說說理由。
生:人物對話應該用雙引號,我們平時寫作文都是這樣用的。
生:書上可用的是單引號。
師:是的,書上用的是單引號,為什么呢?誰知道。
生:老師,我知道什么原因,兄弟倆爭論的故事是盛老師講給同學們聽的,盛老師講的故事已經用了雙引號,所以故事中兄弟倆爭論的內容用單引號。
師:對,就是這個原因。哪兩位同學愿意扮演哥哥和弟弟,表演一下他們爭得不可開交的樣子。
生:(角色朗讀兄弟倆爭論的內容)
師評:好像爭論得不夠激烈。再請兩位同學。
生:(角色朗讀兄弟倆爭論的內容)
師評:你們看這兩位同學爭得臉都紅了,如果加上動作就更好了。還有誰想試試?
生:(角色朗讀兄弟倆爭論的內容)
師評:他們倆加上了表情、動作,讀得多好啊!
四讀(動畫配音讀)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兄弟倆爭論的動畫,想看嗎?
生:想
播放動畫(沒有聲音)
師:這動畫少了什么?
生:聲音
師:沒關系,咱們給它配配音,準備一下,南邊小組和北邊小組來個比賽,比一比,看著動畫給它配音,看哪邊配得好。
比賽(動畫配音讀兄弟倆爭論的內容)
師:真是難分高下,恭喜你們,配音成功。
師:(手指著大屏幕)這就是兄弟倆不停地爭論的情景,書上有一個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知道是哪個詞嗎?
生:爭論不休
板書:爭論不休
三、學習第二部分(說感想)
師:因為爭論,大雁飛走了,越飛越遠,最后無影無蹤了,他們找一位路過的老人評理,可是有了好辦法也已經晚了。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想法?
生:兄弟倆應該先把大雁射下來再商量怎么吃。
師:有道理。
生:兄弟倆是要射下大雁充饑的,可他們不射大雁,卻在不停地爭論,結果大雁早就飛走了,這兄弟倆可真夠笨的。
生:這兄弟倆沒有抓住時機,老師,我想到了一句話“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師:盛老師的學生聽了這個故事,也有和我們一樣的想法呢,一起讀讀吧。
一句一句地出示
生:(齊讀)這兄弟倆真笨,白白讓大雁飛跑了。
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沒有抓住時機。
兄弟倆這樣爭論下去,時間白白浪費了。
不管做什么,關鍵是要先做起來。
師:書上的這個“…………”省略了什么?
生:還有很多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感想。
師:是的,因為省略的是一些同學發言的整段整段的話,所以用了12個小圓點來表示。
師:(引讀)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難怪盛老師聚精會神地聽著,還不時地向同學們投去——
生:(齊說)贊許的目光
師:“贊許”說明什么?
生:說明盛老師同意同學們的說法。
生:說明盛老師對同學們的看法很滿意。
生:這是盛老師在稱贊同學們。
師:對,就像老師剛才稱贊你們書讀得好一樣。
四、布置作業
師:同學們,喜歡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里的故事嗎?
生:喜歡
師:回去以后可以講給其他小伙伴聽,還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制作成小書簽送給你的好朋友。好嗎?
生:好
教學后記:
《爭論的故事》這篇課文寫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個故事,并引導學生交流聽后的感受,說明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一事無成。課文結構非常清楚:第一部分寫了盛老師給同學們講的一個故事,第二部分寫了盛老師啟發同學們談聽了故事后的感想。感想部分實際上就說明了故事蘊含的道理。“這么簡單的文章,學生自己讀一讀,內容和道理都明白了,這課可怎么上呀?”我不禁有些擔心起來。
“ 語文課得上出語文味!”領導的一番話令我豁然開朗,新課程標準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咱就在“讀”上下功夫。于是在我的課堂上就出現了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訓練,如:第一層次,抓住兄弟倆爭論的內容(關鍵詞語和標點符號)反復練讀,初步感受他們爭論地很激烈;第二層次,加上提示語讀,注意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學生在朗讀中再次體會到兄弟倆的互不相讓;第三層次,分角色讀,這個時候,學生不由地進入情境,爭得面紅耳赤,甚至還做起了動作;第四層次,動畫配音讀。在讀的過程中,通過師生的、生生的合作和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邁進,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那天的課上下來,并沒有像我擔心的那樣。我感覺課堂上的“語文味”還是比較濃的,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是朗讀水平得到了提高。
看來,簡單的課文其實并不簡單。立足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深入挖掘教材,找準語文訓練的結合點,何愁課堂教學沒有“語文味”?
(編者注:本課獲2009年鹽城市農村小學語文會教一等獎)
《爭論的故事》教案 篇14
【說教材】
《爭論的故事》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它將清代笑話集《笑林廣集》中的一則笑話自然地結合于師生對話的場景中,同時把“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巧妙地蘊含其中,發人深省,寓教于樂。課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盛老師講的故事:兄弟倆看到大雁不去射,反而爭論怎么吃大雁,還找路過的老人評理,最后大雁飛走了,兄弟倆再也射不著了。這一部分在敘事中寓理——兄弟倆因“爭論”而錯失射雁的時機。第二部分,主要寫盛老師啟發同學們談聽了故事的感想。這部分借文中的學生之口說理,幫助學生感悟理解并產生共鳴,從而深入領會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講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反復誦讀課文,能講講這個故事。
2、深入理解,感悟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生詞卡片(特別指出:不要布置預習)
【說教法學法】
1、從讀到講要達成“講講這個故事”的目標,必須讓學生將課文語言材料“內化”,才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因而。應符合學生從讀到講,由“外”而“內”再發乎“外”的語文學習規律。那么,引領學生實實在在地讀通,“批文入情”地讀好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
2、從讀到悟有感情地朗讀,就要讓學生的情感活動伴隨讀書的全過程。在讀這篇蘊含著深刻道理的文章時,更要促學生之情去感悟,引學生之理而共鳴。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情感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閱讀教學,就要引導學生實踐從讀到悟的經歷,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實現對文本的超越。
【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揭題
1、老師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好嗎?師講《爭論的故事》(課文2-3自然段)。
2、故事講到這兒,老師想請你們來講下去。這個故事的結局會是怎樣的呀?
3、那么,這個故事的原著中結局是怎樣的呢?你們想知道嗎?到課文《25.爭論的故事》中找答案吧!
揭題。
●(聽故事?好啊!)
上課伊始,教師即投“生”所好,用故事一下吸引學生的注意。接著,故事戛然而止,留下了空白,激起學生放飛想象,任思維天馬行空。(故事的原著有結局?就在課文中?快讓我讀吧!)留下懸疑,讓學生自己到文中找答案,這種激發學生讀書興趣的手段雖已沒有新意,但使用起來可真的有效哦!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合作學習,讀通課文
1.找身邊的小伙伴,一起讀課文,互相正音。
2.畫出自己覺得讀起來有困難的詞句,互相幫一幫、考一考。
3.檢查反饋:(1)哪些小朋友愿意合作讀課文,開開小火車呢?其他小朋友注意聽,這列小火車開得怎么樣。(2)學生評議,教師相機板書學生朗讀中讀錯的詞,指出讀破的句,引導學生復讀。
(二)理清脈絡:(1)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盛老師講的故事?其余的自然段寫了什么呢?(2)交流
●閱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學會讀書。要讀懂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通是第一步。為了達到激趣效果,課前沒布置預習,因此,初讀這一關一定要扎實,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讀。但又要注意采用學生喜歡的新穎的形式,避免枯燥、機械重復。讓學生樂于閱讀,使先前激起的閱讀興趣得到保持。
三、精讀課文,感悟道理
(一)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既然是爭論,就應該讓故事中的兄弟倆爭論起來。同桌分角色朗讀,讀出爭論的語氣與樣子。指名同桌讀。評一評,再分角色讀讀。讀評結合,師生互動。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幾處地方,體會人物爭論時的心情,從而更好地把握朗讀時的語氣、表情等:(1)看插圖,啟發想象當時的情景;(2)理解“不以為然”的意思;(3)突出幾個反問句。(“再好吃的東西,一煮還有什么味道呢?”“烤了吃,煙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鴨子不是可以靠了吃嗎?——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2、兩個人合作能讀出爭論時的不同語氣,那么,誰有更大的本領,一個人也能把人物爭論時的不同語氣讀出來?試一試。
3、兄弟倆的爭論分出了勝負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相機引導學生理解“爭論不休”的含義。選擇“休”的意思。(休:a.停止b.休息c.表示禁止或勸阻)
4、引讀第4、5自然段。指點學生理解“兩全其美”的意思。
5、你能用上這些詞,講講這個故事嗎?(充饑不以為然大聲爭辯很不服氣爭論不休兩全其美無影無蹤)
●葉圣陶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地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當時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當時心靈相通。”在精讀這一段時,從分角色朗讀,到一個人讀出不同任務的不同語氣,再到講講這故事,引導學生不斷的深入體驗,揣摩人物心理,從而忘我地投入,真情地表達,為理解第二部分課文打下了基礎。
●若講故事安排在第二課時,可以讓學生聽寫括號種的詞語。
(二)學習課文6-11自然段1.聽了這樣一個“爭論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2、課文中的同學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出示句子,自由讀一讀。你欣賞哪一種想法呢?
3、難怪盛老師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呢!你知道“贊許”是什么意思嗎?盛老師贊賞的是什么?從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既是加深理解,又增強了感受,促使學生領悟到其中的道理。“從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使學生感受到要像文中的同學一樣,自己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實現“超越文本”。四、總結
1.總結,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2、現在,你能說說“爭論”是什么意思嗎?(兄弟倆、同學們都是在爭論嗎?從比較中領悟“爭論”的意思:必須是各執己見,見解不一致才構成爭論。)
●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是本冊的教學目標之一,適時地利用訓練點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作業:
(1)在《名言警句錄》上添寫幾個警句,可以用文中的,也可以自己總結概括。
(2)搜集幾個蘊含著道理、讓人得到啟發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
●這樣的作業設計,不僅在于讓學生“內化”課文,還在于引導學生拓展視野,進行語言積累,引導學生善讀樂寫,以利于語文素養日有寸進,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