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精選14篇)
《有的人》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反復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絡,
2、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重點難點: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2、學習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3、體會詩歌的結構與表達方式方面的特點。
教學用具:多媒體計算機
課時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04年2月5日晚8時35分,著名詩人臧克家老先生卻因病離開了人間。
(出示幻燈片3)臧克家是繼郭沫若之后,我國詩壇上最杰出的大詩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繼出版了《烙印》和《罪惡的黑手》等,以鮮活的生活感受和嶄新的藝術風貌,引起詩壇的矚目。新中國誕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有的人》便是他這類詩的代表作。這首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
1、了解魯迅,了解作者
2、我的積累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現在我們播放朗誦帶,請同學們在聽的同時,注意詩歌的朗讀節奏和重音。(播放視頻文件)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詩,注意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然后齊讀全詩。
3、魯迅簡介
為了更好的學習這首詩歌,我們先回顧一下魯迅先生的生平。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
同學們還能說出哪些魯迅先生的作品?
……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國民黨反動派血腥鎮壓人民,不允許人民悼念魯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他。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并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4、思考討論:這首詩可以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全詩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節):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節):從兩種人對人民不同態度的對比中,熱情頌揚了魯迅先生戰斗而偉大的一生。第三部分(第5、6、7節):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度的對比中,抒發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四、品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學習詩歌第一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2)思考問題:這一節詩有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如何理解它們的含義?
第一個“活”指肉體活著,第二個“活”指精神活著;第一個“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個“死”軀體的死亡。
死生乃是自然規律,不可逾越,也無法逃避。古往今來,多少哲人和詩人對此惆悵過,悲嘆過,思考過,議論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種生死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一種生死觀,“好死不如賴活”又是一種生死觀。而詩人則徹底拋開生死的自然狀態,把它幻化為意識形態。生死的界限變做道德的、審美的判斷。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這在科學上是不可思議的,在藝術上確是真實可信的;這里情感的因素起著決定的作用。
2、比較學習詩歌第二、三部分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三部分,思考這兩部分在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互相照應,2、3、4節分別照應5、6、7節。
(2)這首詩使用了一種很典型的表現手法,那位同學看出是什么?這在詩中是如何體現的?
2、3、4節每一節的前兩句都寫反動統治者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每一節的后兩句都寫像魯迅這樣的人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5、6、7節每一節的前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反動統治者的態度,每一節的后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魯迅這樣的人的稱頌。
(3)這幾節詩中有幾個句子出自魯迅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找出來并說說出自魯迅的哪一首詩?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自嘲》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野草題詞》
作者借魯迅的詩來表現魯迅的高尚品質
(出示幻燈片9、8,齊讀)
(4)這兩種人最后的結局如何?
a:(1)“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2)“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記,被人民唾棄。(3)“他們的下場可以看到”,即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b:(1)“永遠記住他”。(2)“到處是青青的野草”,即魯迅精神到處被傳頌,被延續。(3)“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拜,無限愛戴的深厚感情。
三、再次品讀詩歌
要求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
五、課外延伸
1、迅速默讀全詩,體會:“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可以互相討論)
學生討論后明確:每節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治者,他們雖然“活著”,卻如行尸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詩的后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詩作的側重點是歌頌魯迅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2、既然文章主要是紀念魯迅,那么把詩的題目改為“魯迅贊”或者“紀念魯迅”好不好?
《有的人》更含蓄,而且擴大了詩歌的內涵,使得詩歌更具有普遍意義。
六、課內練習
閱讀泰戈爾的《某人》,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七、課后練習
上圖書館借閱或上網閱讀臧克家作品《老馬》、《罪惡的黑手》。
《有的人》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活”與“死”的深刻含義。
⑵ 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反復抒發感受的寫法。
⑶ 品味詩歌形象、意味深遠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加強學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從而帶動對詩歌的理解品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設想
㈠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⑴ 對比的手法。
⑵ 形象的語言,深刻的哲理。
2. 難點
對兩種人生態度的認識,對人生意義的參悟。
㈡ 課時安排 1課時
㈢ 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㈠鏈接生活,入其境。
1. 播放視頻。
2.教師導語。
㈡誦讀揣摩,感其情。
1 .播放朗讀錄音。
2 .學生自由誦讀(要求把握節奏、重音等,讀出抑揚頓挫)。指名朗讀。
3. 感受詩中激情。
你剛才是帶著怎樣的感情來朗讀的?
㈢捕捉品味,明其意。
1. 詩歌副題為“紀念魯迅有感”,請在詩中找出暗指魯迅先生的詩句。
2. 進而回憶魯迅先生一生中重大的轉折事件,感悟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力量。
3. 捕捉詩中的意象,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詩歌是用具體的形象思維的,讀詩要抓住意象,閉上眼睛,有哪些感受最深的形象浮現在你的眼前?
㈣ 聯想延伸,悟其理。
1.詩的副標題為“紀念魯迅有感”,為什么以“有的人”為主題?
2.在歷史或現實中,有許多流芳百世、永垂千史的人物,這首詩喚起了你的哪些聯想?
㈤激情誦讀,抒其志。
學生設計中選方案:
[方案1] 女生齊讀每節詩的前兩句,男生齊讀每節詩的后兩句。領會詩中的對比、反復手法。
[方案2] 領讀第一節,女生齊讀后六節的前兩句,男生齊讀后六節的后兩句。領會詩的總分結構。
[方案3] 領讀第一節,女生齊讀二、三、四節,男生齊讀五、六、七節,對應朗讀,明確詩中的對應。
老師設計[方案4] 教師誦讀題目、作者,一女生領讀第一、二、三、四節的前兩句,一男生領讀第一、二、三、四節的后兩句,然后女生齊讀五、六、七節的前兩句,男生齊讀五、六、七節的后兩句,最后全班齊讀第一節。
《有的人》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1、搜集、閱讀魯迅資料;
2、標出詩歌小節數;
3、復習朗讀本單元前幾篇課文的關鍵句子。
教學關鍵詞:活、死、俯、騎。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
上課前,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對魯迅知道多少?(抽生說)
是的,中國現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和革命家,魯迅被譽為我們的“民族魂”。要寫一位如此偉大的人物,是很難的,而要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更是難上加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近“初識魯迅”的最后一篇課文,它恰恰就是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的。這就是詩人臧克家寫的《有的人》。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讀通順正確。
三分詩,七分讀。請大家走進這7個小節28行詩中,把詩讀正確讀流利。(生讀)
匯報自讀情況。(抽生讀前6小節,最后一小節齊讀)對于你們的朗讀,老師不作任何評判,我請來了一位高人,(播放課件。聽輕重,聽情感,聽節奏)是高手吧,說說哪個句子你現在可以讀得更好了?我們跟著他一起進步吧,讀這一句。
三、再讀讀構思。
自己再通讀全詩,看一看7個小節之中藏有哪些寫作技巧?(生匯報后,幻燈出示)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的? 第一小節和后面的6個小節是總分關系,思路清晰;全詩都運用了對比寫法,感情表達更加強烈;234小節分別和567小節照應,結構嚴謹。有了這個示意圖,我們現在就像擰起了一根繩子,詩歌的每一句都在這根繩子上,這叫全局在握、胸有成竹。
四、品讀第一小節。
既然第一小節總起全詩,那請問,是靠哪些字統領全詩的?讀一讀找一找。(板書:“死”、“活”)兩個“活”,兩個“死”,意思一樣嗎?(生答) 那你就讀出這種不一樣來吧。
是的,有的人雖生如死,那是行尸走肉;有的人雖死猶生,那是因為他們的精神永存。 來,讀出這種醍醐灌頂的感受吧,讀出我們的警告和呼吁。(齊讀本小節)
五、品讀“雖生如死”。
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句子對“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作出了完整的回答?
抽生讀。讀出蔑視(那是癡心妄想)、咒罵(那是罪有應得)、痛恨(只要有良知的人都會懷有這種感情)、不屑一顧。
齊讀這類人的可悲和可笑。
在這幾行詩中哪一個字集中代表了這一類人的形象?(板書:騎)你看到了一副怎樣的嘴臉?那你就讀出來吧。是的,不僅如此,他們還……他們還……
看到欺壓百姓的人,我們怎樣痛斥他們──;看到忙著樹碑立傳的人,我們怎樣警告他們──;對那些眼里容不下別人的人,我們又該怎樣咒罵他們──。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把你的痛恨、蔑視、諷刺用朗讀表現出來吧。女生讀這類人的做法男生讀他們的可恥下場。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清楚,誰是他們的敵人,誰是他們的朋友。群眾的力量又是偉大的,人民的敵人癡心妄想著“不朽”,最終卻只能落得──板書:遺臭萬年。
六、品讀“雖死猶生”。
人民的朋友呢?魯迅先生呢?他又是怎樣對待人民的?
抽讀。你的朗讀中帶著?(歌頌、敬佩、贊美)誰再來試試?很好,大家一起來讀出歌頌和敬佩。
幾句詩中,哪個字代表了魯迅先生的做法和態度?(板書:俯)這個字讓你想到了了解到的魯迅的哪些事跡?(俯下身子給黃包車夫療傷、親切地和工人聊天……)
是的,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把你的感受放進詩句中讀,讓我們聽到你的情感。
魯迅先生不僅為人民做牛做馬,還情愿做野草。先生有一本文集就叫《野草》。魯迅就是野草,野草就是魯迅,野草能燒盡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是的,他活著是為了……其實,前面課文中有和這句意思差不多的句子……(“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周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憎惡黑暗有如憎惡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頑強的戰士!”──阿累《一面》)
他為誰想得多?(勞苦大眾、祖國、民族) 善有善報,給人民做牛馬的……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
多么可愛的人,多么無私的精神,左邊的同學讀做法,右邊的同學讀人民的態度。
與遺臭萬年的人相比,這樣的人,就應該──(板書:流芳千古)。
七、品讀課題。
我們在短短幾行詩中讀到了這么多,這叫把詩讀厚了。完整讀題目,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再讀。那為什么不直接以“魯迅贊”“贊魯迅”“魯迅頌”為題呢?
這首詩還可以獻給歷史上的哪些人?你準備把哪一句獻給他?((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焦裕祿、孔繁森為人民積勞成疾,這就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讓全中國人民過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這就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剛剛離開我們的錢學森──2009年10月31日8時6分逝世,他冒著生命危險1955年回到祖國、為了祖國人民更好地活。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 屈原、文天祥……)
(只能送給這些偉大高尚的人嗎?還可以把哪些句子送給哪些遺臭萬年的人?)
八、總結升華。
是啊,想我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涌現出了多少像魯迅先生一樣的、人民的朋友和恩人啊,正因如此,中華民族才堪稱一個偉大的民族。(緩緩敘述緩緩擦去板書)歷史長河一如滾滾江海,大江東去浪淘盡,首先卷走這些遺臭萬年的人民的敵人吧,他們作威作福“騎”在人民頭上的丑惡嘴臉,早已在人民心中死去。 是非功過自有后人評說,流芳千古的“活”著不是刻進石頭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寫在黑板上可以做到的;寫在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之際的這首詩,當然不再單單是為紀念魯迅。你有你心中的“有的人”,我有我心中的“有的人”,大家都有了深切的感受,索性就讓它們都留在心頭吧。
現在,這28行詩就單單剩下了這個字,讀。初識魯迅的學習,今天就單單剩下了這一個字,讀。(抽問幾個學生)俯,就是……是啊,俯,正是魯迅先生偉大人格的高度濃縮,也是對你、對我、對所有人做人的永遠的啟迪。
全體起立。此時此刻,《有的人》這首詩已經不再是發自臧克家一個人之口,他也是我們的心聲了,那就讓我們酣暢淋漓地吟誦我們的心聲吧。“有的人活著……”起(齊背全詩)
九、作業布置。
十、板書設計
《有的人》教案 篇4
《有的人》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我們上課了。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句英文名言:“ to be or not is a question!”大家試著翻譯成中文,看看是什么意思呢?(生興趣濃厚地討論)
生⑴: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是或者不是是一個問題!(眾笑)
師:(贊許)按大家學過的英語單詞的字面意思來講,的確是這么回事,不過它真正的含義是:“活著還是不活,這是問題。”這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筆下的悲劇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句獨白。言詞雖短,卻引發出世人深深的思索:“人究竟應該怎樣活著?什么樣的生命才有意義?”今天,我們也來探討一下這個關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讀讀臧克家的詩作《有的人》。(板書課題)
師:這首詩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魯迅先生而作的,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我們在初一年級學習《一面》時已給大家作過詳細介紹,還組織大家課外閱讀魯迅軼事,這里就不再多說。請大家把這首詩自由朗誦一遍,看看哪些詩句清楚地體現出是對魯迅先生的紀念。(生朗讀)找出來的同學談談你的答案和理由。
生⑵:詩中第二節中有一句是“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這是從魯迅先生的詩“俯首甘為孺子牛”變化而來的,作者這樣寫表明對魯迅先生的紀念
生⑶:還有第三節中的“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也是一處. 因為魯迅先生有一本散文詩集叫《野草》,他在《野草》題
辭中就提到“野草”和“地火”。
46
師:你們是從哪里找到這些資料的?
生⑶:課文下面的注解中就有嘛!
師:你們讀書、預習都仔細,也很講究方法,如果能完整地閱讀一下魯迅先生的《自嘲》詩和散文詩集《野草》全文就更好了。現在,我們暫且借助注解來理解這兩句詩。“給人民當牛馬”倒是挺明白的,“野草”和“地火”究竟有什么樣的含義呢?請大家仔細閱讀注解中的引文,聯系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環境,談談自己的理解。(生閱讀、討論)
生⑷:“地火”指的是當時一種被壓制的力量,它能夠摧毀一切,而且是“無可朽腐的”。
生⑸:指的就是人民的革命力量。師:很有道理,那么魯迅說“自愛其野草”,愿意等著地火來燒,包含著什么深刻含義呢?
生⑹:愿意獻身于人民的革命力量,為了摧毀舊世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師:看來,大家找到的兩句詩充分展示了魯迅先生身上崇高的品格與精神。誰能夠綜合起來談一談。(生踴躍發言)
生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犧牲一切。
師:既然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先生,為什么標題是“紀念魯迅先生”,而叫“有的人”?
生⑻:因為詩中寫了很多“有的人”。(生笑)
師:真的寫了很多人嗎?大家聽老師把全詩朗讀一遍,再告訴我這個問題的答案。(師朗讀,生看書、思考)
生⑼:全詩表面寫了很多“有的人”,但歸納起來并不多,只有兩種人。
師:哪兩種人?他們與魯迅先生有什么聯系?
生⑽:一種是象魯迅先生那樣的人,另一種是不具備魯迅先生那種精神品格的人。
47
師:現在大家體會到臧克家給這首詩題名為“有的人”而不是“紀念魯迅”的用意了嗎?
生⑾:作者不是單純地紀念魯迅先生,而是由魯迅先生推而廣之,引發更深的思考。
師:他思考的問題是什么呢?在這個問題上作者的觀點又是什么?他是依據什么得出這樣的觀點的?請大家認真閱讀全詩,并簡要討論,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生⑿:詩中探討的是生與死的問題。詩的第一節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師:嗯!?我有些糊涂了!又是死又是活的,究竟是死還是活,這話是什么意思嘛?
生⒀:這里的兩個“死”,兩個“活”字意義都不相同。第一個“活”字意思是肉體和生命還存在著,“死”的意思則是精神已經消亡了;第二個“死”字意思是肉體與生命已經消亡了,而“活”的意思是“精神永存”。
師:經你這么一解釋,我明白了:有的人是雖生實死,行尸走肉;有 的人雖死猶生,精神不朽。究竟什么樣的人雖生實死,什么樣的人雖死猶生呢?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不妨還可以舉出典型例子來證實自己的看法。
生⒁:碌碌無為者,雖生實死,拼搏進取者雖死猶生。
生⒂:賣國求榮者雖生實死,精忠報國者雖死猶生。比如秦檜和岳飛就是典型的例證。
生⒃:貪官污吏雖生實死,清正廉潔的人雖死猶生。前者如陳希同、王寶森就是例子,后者象孔繁森就是證明。
師:孔繁森的確雖死猶生、精神永存,他的事跡給我們的啟示并不僅僅在于他的“清正廉潔”,那么,從他身上最突出的精神
出發,我們能夠得到怎樣的啟示呢?
48
生⒄:自私自利者雖生猶死,大公無私者雖死猶生。生⒅:為自己追名逐利者雖生猶死,為人民鞠躬盡瘁者雖死猶生。
師:太精采了,從同學們的話語可以看到出你們的視野和胸懷。我們還是回頭來看看本詩在這個生與死的問題上的觀點是怎樣的?
生⒆:欺壓人民者雖生猶死,為人民服務者雖死猶生。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生⒆:第二節中說:“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偉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前半句寫的就是欺壓人民的人,后半句寫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人。
師:照這樣來說:這節詩如果寫成:“有的人/欺壓人民;/有的人/為人民服務”,觀點不是更鮮明,寫得不是更好些嗎?(生思索)
生⒇:原文寫得更好。因為它生動地刻畫了兩種人的形象,前半句寫出這種人驕橫無恥,自命不凡的丑態,而后半句則寫出了為人民當牛做馬的人的謙遜、誠懇。
師:既然如此,你能把這節詩有感情地朗誦一遍嗎?
生⒇: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驕橫地)“呵,我多偉大!”/有的人/(誠懇地)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生鼓掌)
師:大家覺得他朗誦得很好,為什么呢?哪位同學談談?
生(21):他朗讀前半句時,使用的語調較高,而且讀出了驕橫的、不可一世的丑態;而后半句則用低沉的、懇切的語氣在讀,很符合詩句中人物形象的特點。
師:很好。詩歌的朗誦就應該象剛才這位同學說的那樣,根據詩的內容特點投入相應的感情。大家試著讀讀其他幾節詩,看看詩中還說到什么樣的人?(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哪位來讀一讀,談一談。
49
生(22):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鄙夷地)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激昂地)等著地下的火燒。這里說的是:一心想著個人名利的人和愿意為進步犧牲一切的人。
生(23):有的人/(氣憤地),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贊揚地)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這說的是損人利已的人和犧牲自我、造福他人的人。
師:讀得感情充沛,講得也正確無誤,這首詩就是這樣用形象而又飽含感情的語言,在紀念魯迅先生為人民和革命進步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同時,向人們揭示著關于生命的真正含義,的確是一首難得的好詩。說他是好詩,除了形象而飽含深情的語言,深刻的哲理外,大家還有沒有其他的發現呢?(生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24):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把兩種迥然不同的人的形象和下場來做對比,更好地闡明深刻的道理。
師:不錯。不過你剛才說到“兩種人不同的表現和下場”,能結合原文給我們解釋一下嗎?
生(24):詩的第二節到第四節寫的就是兩種人的不同表現,第五節到七節寫的就是兩種人的不同下場。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不過有個詞用得很不恰當!
生(25):不能用“下場”,因為這是個貶義詞,而他說的“兩種人” 中包括具有魯迅先生那種精神的人,而詩中對這種人是充滿褒獎和贊美的,因此這個詞不合適。
師:既要能適合褒的對象,又要能適合貶的對象,那該用什么樣的詞好呢?
生(26):中性詞,比如“結局”。
師:很好。詩歌把兩種迥然不同的人的表現與結局進行對比,更好的闡明了無私奉獻者雖死猶生、精神永存,欺壓人民者雖生
50
猶死、遭人唾棄的哲理。這樣來看,全詩的結構就十分清晰明了了。能夠解說清楚的同學請舉手。
生(27):第一節以議論總領全詩,二到四節、五到七節分別將兩種人形象與結局進行對比。
師:以飽含哲理的議論開頭,用形象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來表現抽象的哲理,使這首詩顯得意味深長而又別具一格。讓我們飽含感情地將這首意味深長而又別具一格的好詩齊聲朗讀一遍,能背誦那是最妙不過的了。(生齊聲朗誦或背誦)
師:讀完臧克家的這首《有的人》,同學們能告訴我生存的意義與目的應該是什么嗎?
生(28):對人民有所貢獻,對社會有所意義。
師:同學們看過那么多的課外讀物,你們能從其他作品中得到關于生存的意義的啟示嗎?
生(2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告訴我們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生命才有意義。
生(30):保爾柯察金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這句話告訴我們有所作為,生命才有意義;投身全人類的解放事業,生命才有價值。
生(31):老師,我曾經讀過一首詩,不知道能不能說。
師:但說無妨。
生(31):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師:你為什么會想到這首詩呢?
生(31):我覺得他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于擺脫束縛,享受自由。
51
師:既然如此,念出來有什么擔心的呢?順便問一句,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
生(31):(不好意思)忘了。師:能背誦積累就很了不起了,不過為了更好的理解這首詩,特別是他所說的“自由”的準確含義,我請你務必下去再認真查閱一下詩的作者及有關情況,好嗎?(生點頭)
師:關于“什么樣的生命才有意義?”的話題,今天暫且討論到這里,大家還有其他的發現,課后盡情交流,并把這些名言輯錄在摘抄本上,我們比比看,誰“探討”得最充分、最深刻。這是今天的第一個課外作業;另外我們今天還學到了在詩歌中運用對比手法,這使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甫的一句詩。雖然只有10個字,但它通過對比手法把不平等社會現象揭露得入木三分。請大家課外查閱這句詩,并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后感。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
《有的人》教案 篇5
課前交流:
自信的人怎么站?自信的人怎么坐?
談話導入:
六年的小同學活,讓我們從書本上認識了許多人格上偉大的人。你能用簡短的語句評價一個人嗎?(同學評價)這些偉大的人,都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們的精神仍留在我們的心中。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于鴻毛。”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倒霉病逝。“趕快收斂,埋掉。忘記我,管自身的生活。”這是他最后的遺言。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事別13年,著名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我很喜歡這首詩,讓我們一起分享。
初讀:
你想給這首詩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嗎?初次見面,一定要真誠:讀兩遍,不要忽視一個字。(檢查,評價)
再讀:
僅僅準確就夠了嗎?還必需流暢:把每一句都讀流利,再讀兩遍。
挑戰朗讀,啟發個性化理解,適時點撥:誰敢跟我競賽朗讀?光有自信是不行的,我讀了十多次,而且有我自身的理解,現在就比對你們不公平。給你時間,試著理解,不動筆墨不讀書,把你的見解寫在書邊的空白處。(同學自讀自悟)交流自身的感悟,適時點撥:
1 《自嘲》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始終涇渭分明,與敵人頑強作戰,為人民勤懇工作。
2“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一切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革命,甘愿獻出自身的一切,乃至于生命。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3討論:這首詩寫了拿幾種人?魯迅屬于哪種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提煉板書: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再做準備,競賽朗讀。
評價賞析,引導創作:你認為作者哪兒寫得好,值得你學習。試創作一句或一小節。(交流展示)。
贈送詩歌:
某人
泰戈爾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身,
我們心中卻把你牢記。
你總是愛把自身隱匿,
我們的敬愛使你放射光輝。
你把發自心靈的光芒,
帶給那黑暗的東西。
你從不尋求名聲和崇敬,
可是愛之神發現了你。
《有的人》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組的學習,你對魯迅有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簡短的語句評價他嗎?
(學生評價)
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們的精神仍留在我們的心中。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于鴻毛。”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趕快收斂,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他最后的遺言。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事別13年,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讓我們共同分享。
二、初讀體會
1、自讀課文,讀熟讀通順。
你想給這首詩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嗎?初次見面,一定要真誠:讀兩遍,不要忽視一個字。(檢查,評價)
2、再讀:僅僅準確就夠了嗎?還必須流暢:把每一句都讀流利,再讀兩遍。
3、你讀懂了什么?嘗試理解這樣幾個問題:
A、詩歌前四節中每節有兩個“有的人”,前后兩個“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B、首節兩個“活”與“死”有什么不一樣的含義呢?
前面的“活”是指人活著,后面的“活”是指精神活著。
前面的“死”是指精神死了,后面的“死”是指人死了。
C、第二小節與第五小節有怎樣的聯系?第三小節與第六小節有怎樣的聯系?第四小節與第七小節有怎樣的聯系?
三、聽錄音,朗讀
1、請同學們聽錄音。
2、請同學們評價一下,這個人讀得怎么樣?
(感情處理得比較好語速把握恰當語氣語調抑揚頓挫重音恰倒好處讀出了詩歌的層次等等讀出了對前者的恨,對后者的愛……)
詩歌重朗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僅僅靠聽朗讀錄音是遠遠不夠的。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根據你對詩歌的理解,設計朗讀。
自由朗讀。
3、我們齊讀這首詩。
要想更好地誦讀,還必須深刻領悟詩歌內容。
下面,以各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讀各小節,而后在班級交流心得。同學們如果能夠引述課外在網上或其他傳媒上獲取的紀念魯迅的文章、資料進行評點的話,就更好了。
討論、合作、交流。
A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世界上兩種截然相反的人,這兩種人有什么不同的命運呢?
(1)理解課文第二小節與第五小節
化用魯迅《自嘲》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句。【幻燈補充《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在最艱苦的生活和最險惡的環境中,不管國民黨的天下是“冬夏”還是“春秋”,魯迅先生始終愛憎分明,與敵人頑強作戰,為人民勤懇工作。
(2)理解課文第三小節與第六小節
【幻燈補充《野草?題辭》】“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一切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
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革命,甘愿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
D比人生觀,比價值觀:學習第四小節與第七小節
師:妄想流芳百世的人,靈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卻極強,正像白居易所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對這兩種人的回報也一定是愛憎分明的。
小結:魯迅先生雖然已經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復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魯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寫下了《喇叭的喉嚨──吊魯迅先生》,其中有這樣一句:“死的是肉體/你的精神已向大眾心底去投生!”
四、有感情背誦
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魯迅先生: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強,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連五個“最”,論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化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讓我們懷著對魯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五、拓展
詩歌為紀念魯迅先生而作,卻不用“魯迅贊”或“紀念魯迅”為題,而是以“有的人”進行反復詠嘆。這首詩的前四節一連用了八個“有的人”,語言極為凝練。同學們能不能試著動筆寫一寫,用自己的語言將它們具體化,將“有的人”替換為某一種人或某一類人。
互相交流
讓我們看看集體的智慧能產生怎樣的結晶。先請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說一句,不可以重復。(同學或老師評點)
【評:以讀代講,結合大量課程資源,結合本組所學課文,邊讀邊悟,體會詩歌內容的同時更加了解了魯迅為人。】
《有的人》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讀懂詩所表達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朗讀。
2、感受魯迅的偉大,培養準確的人生觀。
3、鍛煉大膽質疑、自求自得的閱讀素養。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出示提示(幻燈片):
1、(1881年9月25日)(浙江省紹興)(早)(棄醫從文 )答案兩個字(生說了之后請說出原因,其中棄醫從文:魯迅最早想學醫來解除人民身體上的病痛,但后來他發現當時中國人民更可怕的病是心理上的,于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文章來喚起人民的良知、骨氣 。)
2、(匕首)(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1936年10月29日下午5點25分 )答案三個字。
3、野草:魯迅認為野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他以野草自喻,同時把地面比作反動勢力,把地下的熔巖比作革命的火焰。只要能讓革命火焰沖出地面,他愿意在熔巖中與反動派同歸于盡。
二、揭示課題
1、幻燈片出示:面對敵人他橫眉冷對,為人民他愿作孺子牛。
2、組織討論偉人逝世,政府部門或者民間會可能舉辦的活動。
3、介紹寫作背景,揭示題目。
三、讀通讀順詩,個人大膽質疑
1、同學自由朗讀全詩,兩個要求:
⑴ 讀通讀順;
⑵ 讀出問題并做好記號。
2、檢查朗讀。
3、再讀詩。要求:
邊讀邊想,從讀懂一個詞一句話著手,把握每一小節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4、組織學習第一段。
5、小組自由學習其他段落。
四、質疑,理清課文脈絡
1、交流問題。
2、師設疑:
分別指得是哪些人?這些人分別得到怎樣的下場?
五、朗讀升華感受
1、音頻朗讀。
2、學生點評。
3、齊讀。
六、組織拓展
1、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著本詩的格式也來寫兩節詩,寫的對象可以是一個人,如紀念雷鋒有感,也可以是一類人。
2、交流。
七、總結作業
1、背誦。
2、完成個人詩稿。
《有的人》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了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難點】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于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里,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 絕,罪孽深重,卻妄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 德”碑,把自己升為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于……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合,兩人一組,每節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 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講)
l.導入 新課(可借鑒吳玉章同志1961年 6月11日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 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引入)
2.板書課題,配樂,范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并正音:臧(zāng)摔(shuāi) (老師對朗讀速度、節奏、語調的諷刺與贊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l)放兩組錄音作業 ,第一盤放1—4節,第二盤放—一7節,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后,為____,懷著的情感而寫的。 (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___ (課題更含蓄,便于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伸,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 益。)
C.用詩句填空。“有的人”在詩中一指___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___歡一種人。魯迅 屬于____一種人。 (最佳選擇是第二節中的2、4行。)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___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 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議論)
e.通篇采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____。作者從魯迅生前____,故后____這兩點來表現 他的偉大。 (對比,贊頌,為人民奮斗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人民熱烈紀念他)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詩的后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合,齊讀上面板書的有關內容。(注意激發頌揚情感) 問: ①為什么說有的人死了還活著? ②誰以“野草”自比?有何含義?“地火”又指什么?“等著地下的火燒”表現出一種 什么精神? ③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④上面已經寫出了對魯迅的紀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嗎?
(4)個別讀。(帶著下列問題)讀每一節詩的前兩行。 問;①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么寫 法?其作用是什么? ②這首詩從哪幾方面把兩種人進行了對比?詩的2—4節同5—7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呼應 的? (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著譏諷、詛咒的語調朗讀以上 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 問。 1.你怎樣理解活著的人已經死了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現實生活中的哪些 人? 2.為什么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3.(展開聯想)請聯系中國近(現)代史,舉一例說明“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下 場如何? 再舉一例說明“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著的人”得到人民怎樣的擁戴和回報?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 (l)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 (2)第八題與第四題比較練習。 (3)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后閱讀體會。不作講解。
《有的人》教案 篇9
1.閱讀下列文字,判斷對“死書讀活人”解釋的對與錯,在對的括號里打“√”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①固定的書本內容可以讓人讀了變得靈活。( )②有思維有頭腦的人卻死板地、機械地去讀書。( )③無生命的書本讓有生命的人讀,會使人更有知識。( )2.聯系歷史和現實,寫一篇關于這首詩的讀后感。題目自擬(在課外練筆本上作)。閱讀下面短詩,完成3-6題。
綠與丹 春天,綠的世界;楓葉如丹,秋天,丹的天地。掛滿一樹,綠,是①的顏色,鋪滿一地。綠,是②的顏色,丹,是④的顏色,又是③的顏色。丹,是⑤的顏色,到了夏季,又是⑥的顏色。綠變得更濃、更深。綠與丹,生命在蟬鳴蛙噪翕動,打扮著天地,生命在熾熱陰雨中爭斗。為人間,于是,涼風起天末,演化出五色斑斕。秋天到了。
3.給詩中①—⑥空缺處填上合理的詞語(只寫序號)。a.收獲 b.播種 c.成功d.希望 e.孕育著新生命 f.走向成熟①( ) ②( ) ③( )④( ) ⑤( ) ⑥( )4.詩中加線的兩個句子富于形象化。“翕動”、“爭斗”說的是生命的________;“蟬鳴蛙噪”、“熾熱陰雨”說的是人生________。這加線句表達的主要含義是________。5.如果給這首詩劃分兩部分,怎么分?請在文中用“||”線表示,并歸納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這首詩主要歌頌的是________(答案限3個字以內)。 參考答案 綜合能力訓練1.① 2.(略) 3.①b②d③f④a⑤c⑥e 4.成長 經歷種種考驗 5.的顏色‖綠與丹。前一部分寫綠與丹,后一部分是總結。 6.生命
《有的人》教案 篇10
這是個忙碌的一天,工作的繁雜加上身體的不適,今天的課堂呈現,有些沉悶,可我卻有些力不從心,該反思!
1.課堂沒有靈氣,沒有調控好,產生"怨氣",實屬不該!學生并不能理解老師的心境,下午第一節又正是犯困的時候,聽著無精打采,有力無力的讀書聲,老師該做什么?埋怨學生,顯然錯誤,然而,我的態度明顯不好,這種互為傳染的情緒在蔓延,只會是更加沉悶!本想帶著對資料袋的再識,激情導入學詩,環節還是在走,情感流動的缺乏,導致課堂靈氣的缺失,反思!
2.課堂缺乏信任,沒有調控好,產生"不知所措",這樣不好!環節的相扣,情感的相連,一旦老師的批評會引發中斷,一讀短詩,初步了解內容,二讀,提出詞句疑問,三讀,體會作者寫法,總結,理解本詩表達的情感,本可以進行得很流暢的,本可以留余時間練習的,雖也一步步走,但有些磕拌,只是被要求地聽與記,需要反思!
3.課堂缺少等待,沒有調控好,產生"急躁之氣",應該改正!周末作業不清楚的只是個別,當然是不好,但不能以點責面,課堂上不專注的要有技巧提醒,自己注意了這個,但對于拋出的問題,顯得急躁,總會不由連帶"牽連",學生發言不夠積極,要調整的是師生的狀態,越是急越是悶,欲速則不達啊!雖然一節課該講的講了,雖然課堂慢慢活躍起來,但課堂無端地催趕,莫名的躁氣應該改正!只有自己精彩才能有學生的精彩,只有課堂的精彩才是老師的精彩!是為記,在周一!
《有的人》教案 篇11
一、基礎知識及訓練
1.填空:
①本課的副標題是________,用副標題的作用是________
②本課中最能體現魯迅精神的詩句有________
③對比、反復是這首詩突出的寫作特點。第一小節突出了兩種對立的人,用________與________對比,詞語反復如:________;句子反復如:________
④“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用兩個短語恰當表示“刻”“爛”在詩中的意思。刻:________,爛:________
2.這首詩從哪些方面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對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下面三句詩的修辭手法,正確的一項是
①(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 ]
a.對比、反復;比喻;擬人
b.對比、夸張;引用;夸張
c.對比、反復;引用;比喻
d.對比、排比;引用;比喻
4.對下列詩句停頓/重音、括號內感情處理錯誤的一項是
[ ]
a.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嘲諷)
b.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贊頌)
c.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熱情贊頌)
d.群眾把他/抬得/很高,很高。(崇敬、贊揚)
5.第四節中“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
a.因為這種人特別自私,為自己的利益而活著,所以別人就不能活。
b.因為這種人侵害別人的利益,所以別人就不能活。
c.因為這種人為滿足個人的窮奢極侈,欺壓剝削別人,侵害別人利益,別人就不能好好活著。
d.因為他是人民的敵人,所以別人就不能活。
6.詩第三節中“不朽”的引號在句里起什么作用
[ ]
a.表示假設和引用
b.表示特定稱謂和引用
c.表示反語和否定
d.表示著重和強調
參考答案
基礎訓練
1.①“——紀念魯迅有感”,補充寫作的內容和原因。②“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③生;死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④刻:永遠銘記 爛:短暫消失。(根據文意引申) 2.(略) 3.c 4.d 5.c 6.c
《有的人》教案 篇12
一、給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不朽[ ]a.qiaob.xioc.ku92.摔垮[ ]a.ku3b.ku4c.ku13.臧克家[ ]a.z1ngb.z4ngc.c2ng二、用“/”標出的句間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b.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c.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d.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三、“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一句中對“抬舉”的含義和感情色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抬舉”的含義是又抬又舉,本詩中是褒義詞,表現對魯迅的推崇。b.“抬舉”的含義是看重并加以稱贊,詩中是褒義詞,表明對魯迅的敬重。c.“抬舉”的含義是抬起來舉過頭頂,表示尊重,詩中是褒義詞,表明看重。d.“抬舉”的含義是看重并加以稱贊,詩中是中性詞,表示稱贊。四、判斷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有的人》是臧克家在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的。b.“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用的是對比的修辭手法。c.“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是從魯迅的《自嘲》詩中化用而來。d.詩歌也能講道理,發表議論。但詩中議論不是抽象的,而是帶有形象的。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和“死”的具體含義。有的人活著 活:他已經死了 死:有的人死了 死:他還活著 活:六、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文后的問題。(一)老馬臧克家總得叫大車裝個夠,它橫豎不說一句話,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它把頭沉重的垂下!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淚只往心里咽,眼里飄來一道鞭影,它抬起頭望望前面。1932年4月1.老馬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卻“橫豎不說一句話”,對其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老馬十分馴服,完全忠實于人類。b.老馬一向是逆來順受的,習慣了這種壓力。c.老馬默默忍受,是因為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2.詩的結尾“眼里飄來一道鞭影,它抬起頭望望前面。”有什么含義?3.“老馬”象征了舊社會中________的人。(二)雙桅船舒婷霧打濕了我的雙翼可風卻不容我再遲疑岸啊,心愛的岸昨天剛剛和你告別今天你又在這里明天我們將在另一個緯度相遇是一場風暴、一盞燈把我們聯系在一起是另一場風暴、另一盞燈使我們再分東西不怕天涯海角豈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里1.仔細閱讀詩歌,體會詩中形象的象征意義:①“船”象征: ②“岸”象征:③“風暴”象征: ④“燈”象征:作者借助這些象征性形象,是為了鼓勵人們________。2.雙桅船在一個緯度告別,又相約在“另一個緯度相遇”,為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目標,一片又一片“心愛的岸”,“不怕天涯海角”,甘愿“再分東西”,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寫照呢?【參考答案】一、1.b 2.a 3.a二、c三、b四、c(所引詩句是從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題辭》中化用而來。)五、活:生命存在,身體的軀殼活著 死:靈魂喪失,毫無生命價值 死:生命不存在 活:思想、精神永駐人間六、(一)1.c(從詩中“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可知,老馬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無力反抗。) 2.這一句把老馬不甘心被欺凌卻又無力反抗,只能繼續在悲慘的生活中掙扎的那種無奈而又悲涼的感覺形象地描寫出來,同時也激起人們對老馬不幸的同情和對不公平命運的義憤。 3.廣大的與牛馬一般命運 (二)1.①人的一種不斷追求的精神品質 ②人的生活境界和不斷升華的審美理想 ③人生中的困難、挫折和挑戰 ④一種希冀,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困難前面不畏縮,應懷著希望繼續前進! 2.這是一種不斷充實、不斷進取、不斷追求,生命不止,前進不止,有價值、有作為的人生寫照。
《有的人》教案 篇13
一、給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不朽[ ]
a.qiao
b.xio
c.ku9
2.摔垮[ ]
a.ku3
b.ku4
c.ku1
3.臧克家
[ ]
a.z1ng
b.z4ng
c.c2ng
二、用“/”標出的句間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a.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b.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c.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d.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三、“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一句中對“抬舉”的含義和感情色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抬舉”的含義是又抬又舉,本詩中是褒義詞,表現對魯迅的推崇。
b.“抬舉”的含義是看重并加以稱贊,詩中是褒義詞,表明對魯迅的敬重。
c.“抬舉”的含義是抬起來舉過頭頂,表示尊重,詩中是褒義詞,表明看重。
d.“抬舉”的含義是看重并加以稱贊,詩中是中性詞,表示稱贊。
四、判斷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有的人》是臧克家在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的。
b.“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用的是對比的修辭手法。
c.“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是從魯迅的《自嘲》詩中化用而來。
d.詩歌也能講道理,發表議論。但詩中議論不是抽象的,而是帶有形象的。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活”和“死”的具體含義。
有的人活著 活:
他已經死了 死:
有的人死了 死:
他還活著 活:
六、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文后的問題。
(一)
老馬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1.老馬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卻“橫豎不說一句話”,對其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老馬十分馴服,完全忠實于人類。
b.老馬一向是逆來順受的,習慣了這種壓力。
c.老馬默默忍受,是因為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
2.詩的結尾“眼里飄來一道鞭影,它抬起頭望望前面。”有什么含義?
3.“老馬”象征了舊社會中________的人。
(二)
雙桅船
舒婷
霧打濕了我的雙翼
可風卻不容我再遲疑
岸啊,心愛的岸
昨天剛剛和你告別
今天你又在這里
明天我們將在
另一個緯度相遇
是一場風暴、一盞燈
把我們聯系在一起
是另一場風暴、另一盞燈
使我們再分東西
不怕天涯海角
豈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視線里
1.仔細閱讀詩歌,體會詩中形象的象征意義:
①“船”象征: ②“岸”象征:
③“風暴”象征: ④“燈”象征:
作者借助這些象征性形象,是為了鼓勵人們________。
2.雙桅船在一個緯度告別,又相約在“另一個緯度相遇”,為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目標,一片又一片“心愛的岸”,“不怕天涯海角”,甘愿“再分東西”,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寫照呢?
【參考答案】
一、1.b 2.a 3.a
二、c
三、b
四、c(所引詩句是從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題辭》中化用而來。)
五、活:生命存在,身體的軀殼活著 死:靈魂喪失,毫無生命價值 死:生命不存在 活:思想、精神永駐人間
六、(一)1.c(從詩中“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可知,老馬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無力反抗。) 2.這一句把老馬不甘心被欺凌卻又無力反抗,只能繼續在悲慘的生活中掙扎的那種無奈而又悲涼的感覺形象地描寫出來,同時也激起人們對老馬不幸的同情和對不公平命運的義憤。 3.廣大的與牛馬一般命運 (二)1.①人的一種不斷追求的精神品質 ②人的生活境界和不斷升華的審美理想 ③人生中的困難、挫折和挑戰 ④一種希冀,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困難前面不畏縮,應懷著希望繼續前進! 2.這是一種不斷充實、不斷進取、不斷追求,生命不止,前進不止,有價值、有作為的人生寫照。
《有的人》教案 篇14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服務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難點]1、理解兩種人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輕叩魯迅,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深情地呼喚他!(幻燈出示魯迅圖片)
師:魯迅,一個多么響亮的名字!它勾起了同學們怎樣的記憶?
師:接下來讓我們看一段影像資料。(課件播放《魯迅》電影片尾葬禮部分)
師:為什么你的眼里飽含淚水?心里在想些什么?
師導或接:(來給魯迅送葬的人這么多,魯迅這株野草燒盡了,迎來的卻是到處青青的野草!)是呀!“魯迅死了,他還活在我們的心中!”(課件出示)
師導: 1949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13周年,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隆重地紀念魯迅,著名詩人臧克家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了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寫下了《有的人》這首短詩。
生:讀題
二、讀準詩歌,理順思路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走進詩歌——自由的誦讀。
師:哪位同學來讀一讀,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小節讀一讀? (以評促讀)
師:你還想展示哪里?
師:看一看、聽一聽朗讀家是如何誦讀的? (課件播放2009年新詩會沙桐誦誦的《有的人》)
師:同學們,你似乎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師問:臧克家記錄了哪兩類人?
三、撥反為正,積蓄情感
師:哪些詩句刻畫了反動派的丑陋面目?
生:找出來讀一讀。
師:指導讀好
師:用你的詞語或句子說一說這些人是什么樣的人?
師:你喜歡這樣的人嗎?能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嗎?
師引讀:a 騎在人民頭上的——
(生讀完“人民把他摔垮”后,接臧克家在《三談“有的人”》中說到曾在這里進行了一次小小的修改,原句是:人民把他摔倒) (課件出示)
生品詞:
師引讀:b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c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師:你看到了他們怎樣的下場?
師:看來同學們不僅僅是不喜歡,那簡直就是恨呀!是呀!這些人就是行尸走肉,他們沒有了人道,沒有人親情,沒有了民族…… (課件出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生:齊讀
四、走進魯迅,對比烘托
師:同學們,僅僅就是你恨嗎?還有誰恨?
生:(人民、魯迅)
師:毛主席也曾經這樣評價魯迅: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課件出示)
師:這身硬骨頭對敵人是橫眉冷對,這位空前的民族英雄對人民是怎樣的呢?
生:a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b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c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d 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預設環節一: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師:哪個字最震憾你的心靈?
師:你想起了魯迅的哪一句話? (課件出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生:齊讀
師:詩人臧克家活用了魯迅的語言,或許這也是詩人臧克家紀念魯迅先生的一種方式吧!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之前認識過的魯迅,想一想他哪里“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了?
生:a 送書給周曄,關心兒童,把少年兒童當作朋友。
b 自己病的吭吭地咳,還時時關心女傭阿三。
c 救助黃包車夫,為一個普通勞動人民半跪著。
d 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苦大眾的深切關懷。
e ……
師:俯首甘為孺子牛——多么偉大的魯迅呀!可是,1936年10月19日,魯迅永遠閉上了眼睛,一位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作馬的人民公仆就這樣走了,永遠地走了!
師導:小小的周燁忍心讓自己的伯父就這樣走了嗎?生接讀——
(課件出示: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課件哀樂響起)
師:同學們,你忍心就這樣讓魯迅走了嗎? (反復問幾個同學)
師: (課件出示: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生:深情地誦讀
預設環節二: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師:你喜歡野草嗎?
師:你想起了誰的詩歌?白居易的《草》
師:魯迅一直以野草自比,在《野草——題辭》里面他這樣記敘:“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一切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課件出示)
師:你讀懂了什么?
師:為了革命,甘愿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
師: (再次出示課件:《野草——題辭》,加上“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面對自己的死亡,為何魯迅如此坦然,如此欣然,如此大笑,如此歌唱?
生:魯迅的死換來了更多的像他一樣的頑強的戰士!
生: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課件出示)
生:現次齊讀——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回扣主題)
師:魯迅這是這樣一個人,他活著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這樣的人,在人民心中地位怎樣?
生讀: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生齊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課件出示)
師:魯迅死了,但他的精神必將傳遍大江南北,他的精神必將永垂不朽!面對著可親可敬的魯迅,面對著這些丑陋卑鄙的反動派,一邊是濃濃的愛,一邊是深深的恨,哪兩位同學分工帶上這分明的愛憎讀一讀詩歌。
生讀: a讀恨,b讀愛 (課件配樂)
師:魯迅活著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所以今天,魯迅逝世七十多年的今天,我們又說起了魯迅;所以《亞洲》周刊把魯迅先生的作品評為亞洲所有作品第一名;所以《影響中國歷史的100人》一書中,他占據了重要的席位。隨著歷史的發展,可能會有更多的所以,因為他留給我們的太多太多,留給我們這些中華少年的太多太多。
五、謳歌魯迅,體悟生命
師:《有的人》——詩人臧克家就用這樣的語言深切懷念著魯迅!同學們,你知道嗎?大后天——10月19日就是魯迅逝世74周年紀念日,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深切緬懷魯迅先生吧!
生:練筆展示
師:在同學們的筆下,魯迅更加真切了,魯迅更加偉岸了。在同學們的筆下,生命的意義在不斷延伸,生命的價值在不斷體現。
師:(課件出示):
1、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
——奧斯特洛夫斯基
2、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潛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毛澤東
3、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愛因斯坦
4、讓別人過得舒服些,自己沒有幸福不要緊,看到別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魯 迅
六、作業設計
1、課外有時間讀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全集》、《人間魯迅》、 《魯迅的最后十年》……
2、大后天——10月19日就是魯迅逝世74周年紀念日,請同學們為魯迅寫一段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