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通讀全詞。
1、了解詩與詞的不同
生任意背誦兩首以前學過的古詩。
出示李清照的詞,比較詩與詞有什么不同?
——詩每行字數一樣,詞不一樣,有長有短。
——讀起來的氣勢不一樣。
——題目的不同。(了解詞牌名)
2、認識詩人——李清照(課件出示:李清照生平簡介)
二、初讀體會,把詞讀“胖”
1、播放音頻:聽讀
2、自己試讀,挑生朗讀。
3、把詞讀“胖”
根據課件提示的注釋,理解詞意,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讀懂了那句詞或哪個字的意思。
自由交流。
三、深讀品味,把詞讀“瘦”
1、我們能不能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小聲地讀一讀,品一品。
自由交流。
2、圍繞“醉”字美讀全詞,想象畫面。(板書:醉)
——醉態一:醺醺沉醉,忘記了回家:“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醉態二:醺醺沉醉,找不到回家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1)你強調了“晚”,為什么強調它?①喝酒喝了很長時間②天色晚,看不清。
(2)你強調了“深處”,說說看!想象一下:①放眼望去,你看到……②深深地嗅一下,你會感覺……
詩人真的是喝醉了,(板書:酒醉)
——醉態三:醺醺沉醉,不找回家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讓我們想象一下:
視覺上,那時的天空……荷塘……鷗鷺……(關注色彩:綠葉、紅花、白鷺、余霞,落霞與鷗鷺齊飛,荷塘共天空同色,這是一種夢幻的色彩)
聽覺上,你的耳邊縈繞著……(鷗鷺撲棱聲、鳴叫聲;水聲,驚叫聲、劃槳聲、嘻笑聲、歌聲、岸邊的偷笑聲……)
深深地聞一聞,沁入心脾的是……;皮膚上感受到的還有……甚至,還有驚起一灘鷗鷺之后的無限遐想。
哦,詩人在這美景中被陶醉了。(板書:景醉)
(3)當我們的感覺這樣流動著,交織著,你的心底,彌漫著一種什么情緒?(歡樂的,輕松的,愉悅的,美好的,沉醉的,夢幻的……)
美酒加美景,給了她美麗的心情,這種心情,讓我們讀著,看著,也跟著陶醉了。齊背《如夢令》。(板書:人醉)
3、你聽——(《如夢令》歌詞)播放蔡琴《如夢令》,嘗試跟著唱和。
四、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課件出示李清照的另一首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比較:這兩首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仔細觀察后交流。
這就是《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的特點。字數、句式和韻律都是一樣的。這首詞咱們以后還有機會細細地品味。
五、課后作業
推薦朗讀:李清照的《聲聲慢》。走進李清照,了解李清照前后期作品的不同。
板書設計如夢令
酒醉
景醉
人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學習,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學習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品讀字詞,想象詞境,領悟情感,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吟誦詞,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準備:自制ppt課件
《如夢令》教后反思
在教學《如夢令》一課時,我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古詩詞的教學建議:“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詩歌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詩與詞的對比。
在課堂開始,我先讓學生了解了詩與詞的不同,從而更好的認識詞、學習詞。
二、朗讀全詞,讀出節奏。
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通過配樂配圖范讀,再讓學生自讀、指名讀等方式,使學生能讀出詞的節奏、初步了解詞的情感。
三、結合注解理解內容
古詩詞的教學,最忌逐句串講。由于這首詞的意思淺白,貼近生活,學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學生課前已經預習過,因此,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讓學生在注釋的幫助下,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接著全班交流,請學生說說哪些句子的意思,讓學生明白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讀懂了詞的內容,而作者卻只用33個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經歷寫清楚了,感悟古詩詞語言的凝練、含蓄。
四、把握重點品味語言
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品讀,發現哪個詞最能概括表達詞的意境,并聯系詞的內容說出自己的體會。要求學生不僅要感悟哪個詞用得好,還要說明為什么好,具體表現在哪里。
在尊重學生獨特體驗的基礎上,我再結合自身對文本解讀,引導緊扣詞眼,欣賞“醉”字,分析詞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詞意的關聯,以及作者為何對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進而體會語言運用的精煉、巧妙,進一步感悟詞的意境、情感。像這樣憑借情境,讓學生咀嚼詩句、品味詩句的語言的豐富內涵和情味,學生就有了很具體的感受調適。此時鼓勵學生把這首詞背下來,于永正曾這樣說過:誰擁有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好的古詩文,好的現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記就不是學語文。
在這節課上,學生輕松愉快地學了這首詞,也能有感情的背誦,但是由于教師的激情不夠,沒有很好的將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出來,所以學生在描繪詞的意境的時候,表達的不是很好。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也要繼續努力,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2
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詩歌到了唐朝已發展到了顛峰階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徑,發展并完善了詞這一文學樣式,詞也是詩的一種,配上音樂可以歌唱,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長短句。提到宋詞,人們就會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被認為是婉約派詞的正宗,提出“詞別是一家”主張的女詞人----李清照。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她的一首詞。板書課題:如夢令
學生齊讀課題。
2、明確目標
學習這首詞的時候,我們要開動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聽,用嘴吟誦,用腦思考,用心想象。
3、預期效果
那么理解詞意、感悟意境對于大家來說就不成問題了。對自己有信心嗎?
民主導學
任務一:讀中渲染,理解詞意
任務呈現
(師先配樂朗誦)師:這首詞聽起來具有舒緩委婉的音韻美,一是因為本詞的押韻;二是因為詞人擅用對仗,使節奏明快、和諧、上口。 下面就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并且試著讀懂它。同桌可以互幫共享。
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詞,把字音讀準,把詞讀正確、流利。
2、學生借助注釋自己學詞,理解詞的意思。
3、小組內交流能理解的詞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師巡視。
展示交流:
1、指名讀讀出詞語的味道來。(“興”是多音字,在這里應讀成“xìng”。同桌之間討論一下為什么?
學生交流討論。(“興”在詞中的意思為“興致,情趣”,所以應讀成“xìng”)全班齊讀。
2、指名說說這首詞的意思。
任務二: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任務呈現:剛才我們讀懂了這首詞的意思。但學習詩詞,光讀懂還不夠,我們還要把這首詞讀美了、讀活了、讀出味道來。怎么讀就有味道了?細細地讀每一個詞每一句話,然后靜靜地想其中的含義,邊讀邊想,你就會走進詩詞中,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感受,就會品出味道來。
古人有“詩中有畫”的說法,一首詩就是一幅畫,甚至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看看,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板書:溪亭日暮 藕花深處 一灘鷗鷺)
自主學習
細細地讀,靜靜地想
展示交流:
板書三個畫面1、畫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讀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讓你想起怎樣的畫面?(課件出示黃昏情景)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想象的畫面。指名讀這兩句。
(3)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時候,詞人會在溪邊的亭子里干什么呢?
(4)這首詞是詞人當天寫的嗎?(生:從“常記”可以看出已經隔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為什么詞人經常想到這件事呢?(生:這件事非常有趣,值得回味。)(板書:常記)
小結:這首詞構思巧妙。從“沉醉”一語可以看出,女詞人和游伴們在溪邊的亭子里曾舉行過一次時間不短的郊宴,一邊說笑、行酒令,一邊喝酒,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直至夕陽在山才匆忙上船。請再次深情朗讀第一、二句。
2、畫面二:“藕花深處”
(1)說說你對“藕花深處”的理解?
從“藕花深處”可以判定是詞中描寫的是春末夏初時節,荷葉茂密,荷花綻放,香氣四溢的景色。(師引導學生想象)
(2)討論:為什么詞人和同伴們會“誤入藕花深處”?(因為“沉醉”)還有別的原因沒有?(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邊的亭子,可見周圍是水鄉,水路縱橫。)
(3)深情誦讀第三、四句。
3、畫面三:“一灘鷗鷺”
(1)從“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既然誤入,慢慢劃出去,不也行嗎?(不行,已是“日暮”時分。)你能想象出“爭渡”的情景嗎(從“驚起一灘歐鷺”可以想見漿聲、水聲和少女們的笑語喧嘩聲一時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2)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體驗、朗讀這幾句。
4、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件讓詞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回味的事
任務三、找出詞眼,品讀全詞。
任務呈現:
同學們真不簡單,把三十三個字讀成了一個個美麗的畫面,讀成了一幅流動的畫,此外,還學會了文包詩的一種寫法。但,這還不夠,咱們還要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這個字就是我們常說的“詞眼”,有信心接受挑戰嗎?來,讀讀這首詞,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
自主學習:小聲地讀一讀,品一品。
展示交流
1、生讀詞,思考。讀后交流,明確:這首詞是圍繞“醉”來寫的,“醉”是這首詞的“詞眼”。
2、再讀這首詞。詞人陶醉了,她陶醉在美景中,她陶醉在美酒中,她陶醉在美麗的意外中,她陶醉在美麗的生活中,讓我們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讀出濃濃的醉意來好嗎?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藕、興”兩個字。
2、理解詞的意思,品味詞的意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詞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的意思,想象作者當年溪游醉歸的歡樂情景。
2、朗讀并背誦
【教學準備】:課件、李清照的生平資料
【教案說明】:教案中紅色的字為課件出示部分:綠色的字為板書部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播放課件古箏曲)
1、同學們,伴著悠悠的古箏樂曲,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古典文學的園地,走進唐詩宋詞營造的藝術氛圍,一起來學習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2、板書課題:如夢令
二、了解有關詞的基本知識
1、你們學過哪些詞?(《清平樂·村居》、《憶江南》、《水調歌頭》)
2、你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么?
點擊:基礎知識
(詩每句字數一樣,而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可配樂演唱。)
3、出示《如夢令》。
出示課件《如夢令》
這首詞的題目是——(沒有題目,師相機指出“如夢令”是詞牌名。同一詞牌可以填許多不同內容的詞,有的詞有題目,有的詞則沒有題目,沒有題目的,我們為了區分,往往以詞的第一句作為題目,如這首《如夢令》,我們就記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三、初讀課文,領悟大意
現在,讓我們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誦、去欣賞、去想像,來學習李清照的《如夢令》。
1、自讀,讀通讀順
要求:
讀準一個多音字“興”,認清一個生字“藕”的字形;讀對停頓。
2、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讀;齊讀(各種形式朗讀)(隨機糾正錯音)
3、咱們把詞讀順了,一首詞就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交流自學
學生開始交流自己的所想,老師相機進行評價補充。
四、精讀品味體驗沉“醉”
1、經同學們這么一聯想補充,這首由30幾個字組成的高度凝練概括的詞立刻豐滿具體起來了,我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那么多美的畫面。但這還不夠,咱們還要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也就是我們來看看這首詞是圍繞哪一個字來寫的,這個字就是我們常說的“詞眼”。
2、來,讀讀這首詞,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小聲地讀一讀,細細地品一品。(隨機板書學生的答案)
3、圍繞“醉”來感悟
4、板書:醉……
這首詞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詞語讓你讀懂這個“醉”字?
再讀。
①、出示課件1、2句
a、讀1、2句,從哪里讀出“醉”字了?
b、交流:“不知”(為何會“不知”?)
“沉醉”是啊,同學們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
過渡:詞人和好友品嘗著美酒,欣賞著美景,如此詩情畫意,日子過得好生愜意,那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②出示課件3、4句
a、詩人醉后有何表現呢?繼續交流:“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b、理解“興盡”“藕花”:興盡想告訴我們什么?由藕花我們聯想到詩人在哪?
那又是怎樣的一片荷塘啊?我給大家一幅圖請同學們用學過的詩填一填
過渡:如果剛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話,那現在該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了。
當一彎明月如水般傾灑荷花時,眾人才猛然驚醒,于是開始——“爭渡,爭渡”
③出示課件5、6句
a、聽——嘻嘻哈,嘩啦啦……你聽到了什么?
b、生答:(聽到了鷗鷺的聲音、聽到了劃漿的聲音、聽到了詩人的笑聲、聽到了爭吵的聲音……)
c、仔細看——看到了什么?(鷗鷺飛起來了。)多不多?如果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所描述的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話,那么眼前該是——“一灘鷗鷺上青天”了。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這首詞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詞中描繪的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知作者,講詞牌
1、咱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學了許多許多古詩,積累了許多名句,誰來給我們展示一下嗎?
2、相機出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你知道它的意思嗎?你知道這樣豪邁的語言出自誰的口嗎?板書:李清照
3、你們了解她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些。教師出示-作者簡介—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以詞著名,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 》《漱玉詞》等作品。
4、節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詞《如夢令》。看!(出示詞)這就是今天要學的詞,詞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有什么不一樣?(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做長短句。詞有詞牌名,而詩歌沒有。)
二、初讀感知
1、打開課本,試著讀一讀
2、聽課文錄音,感悟
3、強調“興”的讀音
4、抽生朗讀,指導節奏
5、讀熟詞
三、抓字眼,解詞義
1、回憶學詩的方法
2、利用工具書自學或小組學習
3、交流
(1)常記 溪亭 日暮 沉醉興盡 誤入 爭渡
(2)連起來說說詞的意思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來的路。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錯誤地劃進了荷花深處。搶著劃呀,搶著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四、想意境,悟情感
1、讀幾遍詞,圈圈劃劃,想想詞人和朋友們因何而“沉醉”?
2.交流,感悟“沉醉”(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調整)
(1)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不知歸路——為什么會“不知歸路”?只有她一個人喝醉嗎?真的是快樂的酒醉啊,讀—
溪亭日暮——詞人和朋友們看到了怎樣落日的美景,會說些什么?美美地醉一回!讀—
(2)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興盡晚回舟——什么“游興”滿足了?怎么讀?
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到了荷塘深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讀—
(3)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爭渡,爭渡,——為什么要爭?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讀——
驚起一灘鷗鷺——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咱們也和詞人快樂地爭渡,讀——
(4)再讀,感悟詞人不僅“沉醉”于酒,“沉醉”于“景”,還“沉醉”于“情”。
五.布置作業,閱讀拓展
練筆:嘗試著將這首詞改寫成一篇生動有趣的故事,突出“沉醉”。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認讀“藕”,有感情讀詞,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味。背誦這首詞,能品味詞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通過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閱讀,通過一個“醉”體會詩詞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品味詩詞,感受古詩詞的凝練、含蓄。從而熱愛中國傳統文學。
二、教學重難點:品味詩詞意境,感受李清照無憂無慮的生活,溪游醉歸的歡樂。
三、教學流程:
一、了解有關詞的基本知識
1.你們學過哪些詞?
你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么?
詩每句字數一樣,而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可配樂演唱。
2、出示《如夢令》。
李清照介紹:李清照童年生活在趵突泉邊,大明湖畔,官宦之家,一生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那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人到中年,宋朝與金兵作戰,節節敗退,于是李清照搬到江南,丈夫后來也去世了。晚年非常孤獨寂寞。今天學的這首詞是她年輕時寫的。
這首詞的題目是?
“如夢令”是詞牌名。同一詞牌可以填許多不同內容的詞,有的詞有題目,有的詞則沒有題目,沒有題目的,我們為了區分,往往以詞的第一句作為題目,如這首《如夢令》,我們就記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二、初讀課文,領悟大意
1、自己放聲朗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通順、讀正確。
2、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讀;指導“興”(評價:讀得準、讀得通順,有節奏感。把詞牌名放在前面讀。節奏感很好,你心里、眼里仿佛浮現出一幅幅畫面,用力的想,讓我們把畫面看清楚。)
讀詞時要能把詞讀到臉上,范讀。老師要看大家表情,讀的時候要仿佛看到詞描繪的情景。配樂讀(可以用一個詞形容:惟妙惟肖。仿佛你的眼中、腦海中浮現出一幕幕生動的畫面。)
3、同學們,讀詞,讀通,讀順還不算,還要讀懂它。接下來,請大家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了,請你輕輕地讀,再用自己的話輕輕地說,看看能不能把話說順了,說通了,說明白了。好不好?開始吧!
4、交流自學
學生開始交流自己的所學,老師相機進行評價補充。
重點指導“一灘”、“興盡”等詞語的理解。
“醉”什么意思?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歡喝酒。李白就被稱為——酒仙!一喝酒啊,詩興大發,酒助詩興,詩從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李清照雖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歡喝酒,所以說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
三、品讀悟情
1、經同學們這么一聯想補充,這首由30幾個字組成的高度凝練概括的詞立刻豐滿具體起來了,我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那么多美的畫面。如果把我們剛才說的話,都寫下來,這篇文章長不長啊?但是你看這首詞,它只有多少字?是的,三十三個字就把這次郊游的經歷寫清楚了。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
到底是怎樣的美景讓詩人陶醉呢?古詩詞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大家再輕輕地讀讀詞,看看可以從哪些詞語當中讀懂這個“醉”字呢?
2、組織交流。
(一)畫面1:“溪亭日暮”
1、“溪亭日暮”,讓你想起怎樣的畫面來了?說說湖邊的景色。---讀句
2、圖畫,師描述: “黃昏時候,太陽慢慢地從山的后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處的山,近處的水,還有小亭子,都籠罩在晚霞的余輝當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們想起這樣的詩句來“一道殘陽撲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樣的情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讓我們把這種美通過朗讀傳遞出來。
3、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時候,詞人和她的朋友們會在溪邊的亭子里干什么?用“我看到了……聽到了……聞到……”的句式說一說。
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還可能會聞到陣陣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咱們再讀這兩句,讓我們也深深地陶醉一次。
(二)畫面2:藕花深處
除了這個溪亭日暮讓你想起了這么美麗的畫面之外,還有哪個詞也讓你想起了美麗的畫面了?
那又是怎樣的一片荷塘啊?(詩句)
這個時候啊,已經是黃昏了,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四溢、幽靜而神秘的世界。我想這個時候他們肯定是更加陶醉了。來,請讀讀第三句、第四句。
(三)畫面3:爭渡圖
你聽到了什么?(聽到了鷗鷺的聲音、聽到了劃漿的聲音、聽到了詩人的笑聲、聽到了爭吵的聲音……)
仔細看——看到了什么?(鷗鷺飛起來了。)多不多?聲音響不響?(驚、一灘)這個時候把棲息著的鷗鷺一下子驚飛起來。“撲拉拉”一聲,一群鷗鷺沖破夜幕,飛上藍天,那情景該多么壯觀啊!誰來讀一讀這兩句?
驚、除了寫鷗鷺受到驚嚇,它還向我們傳遞了詞人當時怎樣的心情?(驚喜)師指導朗讀。
(四)一幅流動的畫
剛才我們邊讀邊想象,讀出了那么多美的畫面,有“溪亭日暮”,還有“藕花深處”,還有“一灘鷗鷺”。其實整首詞就是一幅流動的畫。你們看,因為是觀賞“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會誤入“藕花深處”,因為是誤入“藕花深處”,所以才會驚起“一灘鷗鷺”。來,一起讀整首詞。一邊讀一邊想像這幅活動的畫。
詞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麗的意外中)。咱們再從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學生讀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資料。)
讓我們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讀出濃濃的醉意來好嗎?這樣難忘的郊游經歷她能忘得了嗎?這樣身心釋放的快樂能忘得了嗎?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記得,經常地回憶。所以這首詞一開篇就說“常記”。
詞人因樂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覺得這個時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6
一. 話題引入,初讀全詞
1.導入揭題。
2. 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3.指讀,指導讀詞要求
4.同學們,請你根據詞語解釋,先想一想這首詞的大概意思,然后再自己說一說。
5.輕讀,體會一下詞中傳遞出詞人和朋友們怎樣的心情?
6.你是從詞中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二.美讀全詞,想象畫面
1.反復讀幾遍詞,圈圈劃劃,想想詞人和朋友們因何而“沉醉”?
2.交流,感悟“沉醉”(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調整)
(1)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不知歸路——為什么會“不知歸路”?只有她一個人喝醉嗎?真的是快樂的酒醉啊,讀—
溪亭日暮——詞人和朋友們看到了怎樣落日的美景,會說些什么?美美地醉一回!讀—
(2)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興盡晚回舟——什么“游興”滿足了?怎么讀?
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到了荷塘深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讀—
(3)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爭渡,爭渡,——為什么要爭?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讀——
驚起一灘鷗鷺——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咱們也和詞人快樂地爭渡,讀——
(4)再讀,感悟詞人不僅“沉醉”于酒,“沉醉”于“景”,還“沉醉”于“情”。
三.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對照比讀《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感悟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
四.布置作業,閱讀拓展
1.練筆:嘗試著將這首詞改寫成一篇生動有趣的故事,突出“沉醉”。
2.推薦上網瀏覽有關李清照的專題網頁,閱讀詞人的其他作品。
如夢令
酒
沉醉 景 快樂
情
設計理念:
1.詞中有畫的想像必須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想像詞境。
2.繪出文字的畫面--傾聽文字的聲音--品嘗文字的味道--提升文字的內涵。
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誦,以“沉醉”為切入點,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2. 有感情地吟誦詞。
教學重點及難點:
1.以“沉醉”為切入點,想像詞境,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地吟誦詞,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時間:四十分鐘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7
一、準讀全詞
1、拿出本子和筆跟著老師寫一首小詞,老師在黑板上寫,你們把這首詞寫在本子上。好嗎?
2、這是一首清新、雅致的小詞,自己把這首詞讀兩三遍。
3、[手指“興”],這是個多音字,在詞中應該讀xing還是xing?聽說過這樣一個成語嗎“乘興而往,興盡而返”嗎?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想聽嗎?師述王子猷[yóu]的故事
有一夜下大雪,王子猷一覺醒來,打開房門,叫家人拿酒來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潔,于是起身徘徊,朗誦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戴安道,他立即連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門口,沒有進去,就原路返回。別人問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說:“我本是趁著一時興致去的,興致沒有了就回來,為什么一定要見到戴安道呢!”
4、“藕花”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荷花,蓮花。
師:那這首詞里的藕花可以換成荷花或者蓮花嗎?為什么呢?
師:不知道?沒關系,我們先把問好留在這里。
5、“爭渡,爭渡”,為什么要重復兩次?
師:還有什么原因呢?我們再來看一首《如夢令》,還是李清照的(出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6、自己讀讀,比較一下你有什么發現?
師:是的,同一個詞牌名的詞,字數和句式都是一樣的,固定的。不僅如此,里面的平仄音也是固定的。。(板書:平仄)平表示一、二聲,用“—”表示;仄表示三、四聲,用“∣”表示。《如夢令》的第四句的平仄音必須是“仄仄仄平平仄”。如果把“藕花”換成“荷花”行不行了?第三個字就是平聲了,就不符合如夢令詞牌的格式了。所以,創作詞,我們一般都說“填詞”,根據固定的句式和平仄音填入不同的內容。
7、除此之外,詞和詩一樣還講究押韻,你看這首詞押的是什么韻?(“u”韻)。
師:是的,因為押韻,所以詩詞讀起來韻味十足,又朗朗上口。再讀讀,讀出這首詞的韻味。
二、通讀全詞
師:這首詞呀,雖然很短,只有33個字,卻講述了一件完整的事件。我們先看看事情發生的地點在哪?
師:好地方呀,潺潺的流淌溪水邊有一座精致的小亭。時間呢?
師:“溪亭日暮”,讓你想起怎樣的畫面來了?
師:這樣的情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讓我們把這種美通過朗讀傳遞出來。
師:時間,地點有了,那人物呢?師:只有她一個人嗎?
師: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時候,詞人和她的朋友們會在溪邊的亭子里干什么?你看出來了嗎?
師:看景、吟詩、作對,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還可能會聞到陣陣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誰來向我們娓娓述說這首詞?誰來讀?
三、品讀全詞
師:真好聽,不過學詞,我們不能只了解寫了什么,還要學會品詞。品出詞人蘊含在詞中微妙而豐富的情感。怎么品呢?詩有詩眼,詞有詞眼,找出詞眼,就能容易觸摸到詞中詞人深藏的情思。小聲地讀一讀,品一品,你感覺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這個字就是詞眼。(生:醉)
師:你說說你的理由。
師:有意思,你感覺李清照醉得怎么樣了?
師:同學們呀,你看,一個女孩子還會喝酒,酒醉得還挺厲害,回家的路都不記的了,你說這像話嗎?
師:太不像話吧,是嗎?其實老師告訴你,在古代飲酒和作詩是文人之間的一件雅事,酒有時就是為了助詩興,助游興的,你們讀過《紅樓夢》了吧,你看,《紅樓夢》里的林妹妹,長得多虛弱呀,但是她們姐妹們在一起的時候,時常也飲些小酒,而飲酒是為了助詩興。但你看這首詞,李清照醉了僅僅是因為飲酒的原因嗎?
預設生:不是,我感覺她也可能被日暮時的美景所陶醉了。
師:日暮,黃昏,多美的時刻呀!一道殘陽鋪水中——生:半江瑟瑟半江紅!
師:李商隱也曾面向夕陽發出如此感慨,夕陽無限好——生:只是近黃昏。
師:有一首歌唱也這樣唱,夕陽本來就是陳年的酒呀,李清照焉能不醉呀!還因為什么而醉了?品詞就得會想呀!
預設生:還因為李清照和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游玩,她們談心,盡情玩鬧,所以醉了。
師:是的,友情也是一杯酒呀!誰能把李清照這濃濃的醉意給讀出來!
指名讀詞一二句。
師:再讀讀回去的路上,你又能品出什么呢?
師:此時飛起的鷗鷺多不多?(多的,一灘就是整個河灘。)
師:“荷花深處”是什么意思?(荷花很多的地方。)
師:小舟行駛到荷花的深處,這說明李清照她們在錯誤的道路上已經走了?(生:很長時間)是呀,當她們猛然發覺的時候,呀!自己的身邊,眼前,觸目所及的地方都是朵朵綻放的?(生:荷花)這多讓人驚喜呀!
師:你感覺到了嗎?這首詞妙就妙這“誤入”上呀,你看,前面李清照在溪亭游玩,飲酒,賞景,醉了,累了也興盡了。可是因為“誤入”,他們的興致又上來了,是什么又勾起了興致?(是荷花,是爭渡,還有一灘的鷗鷺。)
師: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師:是呀,想象看,一灘的鷗鷺在沉沉暮色里撲棱棱的飛起,那是怎樣壯觀的景象呀,肯定讓李清照大飽眼福呀!誰來讀一讀這兩句?
師:此時此刻,你體會到詞人的心情怎樣?(指名說)
預設生:多么開心。
師:是啊,那是一種意外的開心,意外的收獲。
預設生:驚喜。
師:這個“驚”字,既是指鷗鷺給驚飛起來了,又向我們傳遞了詞人驚喜的心情。寫得多好啊。再來讀一讀。
生:讀最后兩句。
師:這是一份意外的驚喜呀!所以盡興了又興起,醉過了又醉了!你能讀出這份意外的驚喜嗎?生讀。
師:讀著這首清新、雅致的小詞,我們仿佛也要醉了。不過,這首詞寫于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呀,那時候,女孩子可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呀!從出生到出嫁只能深居閨房的呀。而李清照為什么能夠和好朋友出游,而且還大膽飲酒呢?
生:她的父母特別的寵愛她。
師:有道理,李清照是家里的唯一的女孩子,她的父母確實特別嬌慣她,所以教他識字,學詞,她的父親更是常常把她帶在身邊。
生:特別的淘氣,調皮,瞞著父母的。
師:也有可能哦。大家想一想像這樣的出游,次數多不多?
生:是不多的,詞的開頭就說“常記”,我想可能就是這一次,所以讓李清照常常記起,難以忘記。
師:是呀,這樣快樂又有驚喜的經歷,一次就足以回味一生了,讓我們再一次分享李清照的快樂。
指名讀全詞。
師:其實李清照的一生并不是一直這么快樂。她曾經歷了國破 家亡 夫死 財散 等多種磨難,但是她每一次都艱難的挺了過來,一直活到了72歲!我相信在她遭受每一次磨難的時候,有一種記憶肯定一直陪伴著她、支撐著她、溫暖著她,這也許就是——《如夢令》
生齊讀《如夢令》。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8
一、畫面導入,激起情趣
同學們,咱們一起來看這樣八個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課件),誰來說說你對這八個字的理解?一首詩往往就是一幅畫,一幅畫里又往往蘊含著美妙的詩句。現在,咱們一起來看幾幅畫,你能吟出畫中所蘊含的詩句嗎?
二、初讀全詞,初步感受詞意
1、同學們,你們用動情的朗讀讀出了古詩的韻味,看得出,你們都很喜歡詩。今天,咱們再來學一首詞,這首詞也是詩中有畫,而且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詞人也不簡單,她就是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宋代著名的女詩人、李清照。關于李清照,你都知道些什么?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她的資料,下面大家看這段文字,自己讀一讀。
從資料中我們知道李清照可是才華橫溢,也正以為如此她被稱為“詞國女皇”。有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來評價她的詞學造詣,這個李易安就是李清照。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走進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進李清照的內心世界,一起研讀《如夢令》,與之一起徜徉于詞的世界。(屏幕出示全詞),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回憶了她少女時代的一次郊游的經歷。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首詞,要讀得充分,讀準字音,。(板書:如夢令)
2、①這里有一個生字,藕,再請同學來讀一讀,這里的藕花就是——(荷花)
②這里有一個詞也請大家注意,興盡,在這里都讀第四聲,興指興趣,興致。盡是滿足的意思。所以興盡就是指——興致得到了滿足。請同學再來讀一下這個詞。
③藕花,興盡,這兩個容易讀錯的詞都在第三四句中,誰再來把這兩句讀一讀,把它讀正確。
④除了把詞讀正確,我們還要讀出詞的節奏,把詞讀得有板有眼,字正腔圓。誰再來讀讀整首詞,其他同學注意聽,它是怎么停頓的?(指導停頓)
3、讀好了節奏,我們還要讀懂它。如夢令是這首詞的詞牌名,李清照借這個詞牌回憶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一次郊游經歷。整首詞語言簡潔,淺顯易懂,我相信理解它的意思對大家來說不是難事,請大家再次自由讀讀這首詞,同桌之間相互說說你對它的理解。(師巡視)
4、好的,同學們,從我剛才聽到的幾位同學對意思的理解和大家輕松的表情來看,你們已經讀懂了這首詞的意思。
師:你自己能夠讀明白哪一句詞的意思了?你站起來說給大伙聽聽。
生: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記得在溪邊黃昏的時候看日落。
師:在那里看日落時的情景。是嗎?不錯的,她這么說,咱們能聽懂她的意思嗎?能聽懂就可以了,來,往下說。你還能讀懂哪一句?
生:沉醉不知歸路。她看到日落,沉醉到不知回去的路了。
師:沉醉,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生:深深地陶醉了。
師:不知道回家的路了,是嗎?或者說是忘記(回家了)。
師:再往下說
生:誤入藕花深處。這句話我理解的是他開船的時候開到有荷花的地方。
師:對,劃船的時候。那個時候船沒有機器的,劃的。劃到哪兒去了?
生:(齊說:荷花深處去了。)
師:是的,荷花深處去了。
師:接著說。
生:我理解的是興(xīng)盡晚回舟
師:還有不同的說法嗎?你怎么理解?
師:她看著看著,陶醉在里邊了,但是,天都黑下來了,這個時候又不得不回去,其實這個“興盡”是興未盡,但是因為晚了,所以不得不回去。
師:還有最后兩句沒人說,誰來說?
生:我解釋的是驚起一灘鷗鷺。意思就是她在開船的時候不小心進入了荷花的地盤。然后荷花里邊有許多的鷗鷺,被她船一開進來就全部飛走了,就是驚起一灘鷗鷺。
師:爭渡,爭渡,誰讀明白了?
師:怎么出去啊,怎么出去啊?在搶著劃船,這個時候把一灘歐鷺給驚起來了。
師:同學們很能干,不知不覺地把這首詞給讀胖了。(板書:讀胖)同學們,如果說把咱們剛才說的話寫下來,你說長不長?
師:可是這一首詞只用了33個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經歷寫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時間是(日落)就是我們說的黃昏、傍晚;地點是在(溪水邊的亭子里)對,溪水邊的亭子里。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在這首詞里既有景,又有人物活動,你能分辨出哪些詞語是寫景,哪些詞語是寫人物活動呢?默默地看,靜靜地思考。(結合學生回答,屏幕出示,指讀)
5、細細讀著這六個詞,我們會發現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因果關系,師引述——因為“溪亭日暮”所以“沉醉”,因為“沉醉”所以“誤入藕花深處”,因為“誤入藕花深處”所以“爭渡”,因為“爭渡”,所以驚起“一灘鷗鷺”。
你看,句子和句子之間銜接得多么緊湊,多么自然啊!人在景中,景因人顯,人和景的相互交融構成了那一幅幅生動美妙的畫!讓我們再次走進畫面,讀一讀這首詞吧!
三、展開想象,品味詞境
1、同學們,雖然時隔千載,我們已經無法跟隨李清照一起參加那一次郊游,但這首詞“詩中有畫”,我們完全可以借助想象,再現情境。{板書:展開想象(齊讀)}在這首詞里,有一些詞語給了我們畫面般的美感, a、溪亭日暮
①咱們先來讀一讀一二句,齊讀。
②哪個詞給了你無盡的想象,給了你畫面般的美感?
③是啊,“溪亭—日暮”,讀著這個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書:溪亭日暮)展開想象,用眼睛去看,用大腦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用語言去描繪,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對景的想象]預設:
a、學生回答比較簡單(亭子、小溪、夕陽)師評語引領:那些美好的景物你都看到了,可惜卻都是靜止的,誰能把這些眼前的景物說得更加具體?讓這些景物活起來,讓這幅畫美起來!
。教師評語引領:瞧,他說得多么傳神哪,尤其是“”詞,仿佛把我們都帶入了那美景之中。
c、你也走進去了,那一幅美妙的畫卷一定正在你的心中展現!說得那么美,你一定能讀好這兩句,指讀。
師:落日的余輝倒映在湖里,使我們想起怎樣的詩句來了?一道殘陽鋪水中——
(3)朗讀指導
師:你們看啊!(老師邊播放日落美景邊描述: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處的山,近處的水,還有那玲瓏剔透的小亭,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讓我們情不自禁的吟出這樣的詩句來:“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樣的情景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讓我們帶著這樣的詩情讀好這第一第二句。
[對醉的理解]
a、好一個良辰美景!好一個溪亭日暮!難怪李清照說她此時已經——沉醉不知歸路了。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是啊,詩人陶醉了,醉得忘記了回家。在這兒給大家補充一個信息,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歡喝酒。李白就被稱為——酒仙!一喝酒啊,詩興大發,酒助詩興,詩從酒出,所以有 “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李清照雖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歡喝酒,所以說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我們帶著這份醉意,再來讀這兩句詩,一定更有味道。
b、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詩人會和誰一起喝酒呢?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品著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花香,那可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這可是一種全身心地享受啊!咱們再次一起讀讀這兩句詩,讀出那濃濃的醉意!
b、藕花深處
①在那樣快樂的時候,那樣美麗的地方,詩人和朋友們除了喝酒,還會干什么呢?(賞景、吟詩、作對、彈琴、下棋、聊天)是啊,怪不得詩人說她后來是興盡而歸,讀——興盡晚回舟。此刻詩人的心情應該是怎樣的?(高興、愉快),就請你讀出這份高興,這份愉快!另外,這里的興盡,也可以說是興未盡,也就是還沒有盡興,只是天色已晚,不得不回家啊!此時,詩人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留戀,舍不得離開)那也請你讀出這份留戀。你看,這里同一句古詩給了我們兩種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是正確的,所以以后讀詩就要用心去揣摩、去體會。
②就在詩人回舟時,又有美景吸引了她,那就是——藕花深處。(分小組把這個詞讀兩遍。)藕花—深處,(板書:藕花深處)這個深處是指哪?對呀,你想四周全都是荷葉、荷花,這時候呀,那荷花,那荷葉的形狀、顏色、姿態一定看得非常清楚。
師:這個“藕花深處”,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生:湖水還很清澈。
生:還有那些小蜻蜓停在剛剛長出來的荷葉上面。
點評語預設:
a、你看到了荷花田田的葉子;你看到了姿態萬千的荷花;你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藕花深處;一個清香飄逸的藕花深處;一個神秘而幽靜的藕花深處,讓我們一起走進去吧。讀
b、在這樣的藕花深處,又讓我們情不自禁的想起許多描寫荷花的詩句來,誰來說,你想到了哪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又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啊,讓我們再次走進去,再次沉醉。讀——
③在這兩句中,你覺得那一個字最能說明詩人又一次醉了?(誤)誤入,在這里是怎樣的入?(不小心)能換一個詞代替這個誤嗎?(不知不覺)
師:是啊, “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斑斕、幽靜而又神秘的世界。來到這樣的地方,竟然連小船劃入藕花深處都沒有察覺。可見她們已經被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們再來讀這兩句,一定會讀得更好。
此時詩人已經如癡如醉,等他們驚醒過來的時候,他們于是就趕緊——讀下去
c、一灘鷗鷺
1、師:讀著這兩句,哪一個詞又讓你畫面般的感受呢?(一灘鷗鷺)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師:響不響?從哪個詞語中聽出來的?
2、師:學詞,就要像你們那樣,喚醒身體所有的感官。詞語中還有聲響呢!
師:多不多?你是從哪個詞當中讀出來的?
師:是啊 “撲拉拉”一聲,一群鷗鷺沖破夜幕,飛上藍天,那情景該多么壯觀啊!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觀啊!一齊讀出這壯觀的場面。
③在這里,除了看到鷗鷺飛了起來,聽到它們拍動翅膀的聲音,鳴叫的聲音,你們還仿佛看到詩人和好友們在干什么?你的耳邊還聽到了什么?(聽到劃槳聲、歡笑聲、水聲,看到詩人和好友們在爭著劃槳),此時詩人的心情怎樣?(是啊,一種意外的開心,意外的收獲,那就是——驚喜。)
師:所以她們叫哇,笑哇,聲音那么響,那么喧嘩,這個時候把棲息著的鷗鷺一下子驚飛起來。這發生在一瞬間的大自然的奇觀,看得他們心都醉了!他們陶醉在這美麗的意外中。讀出這樣的感受。
這個“驚”字,既是指鷗鷺給驚飛起來了,又向我們傳遞了詩人驚喜的心情,用得多妙啊!誰來讀讀這兩句,讀出那份熱鬧、那份歡快、那份驚喜!(指導朗讀,兩個爭渡要讀得稍快,有力,后面那個爭渡比前面一個更有力)
三、回歸整體,感悟詞情
1、同學們,剛才我們借助自己豐富的想象,再現了當年李清照郊游時的情景,李清照留下來的詞并不多,但是 “無一首不精,無一字不妙”,這里邊的33個字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地品味。
2、通過學習你覺得這是一次怎樣的郊游呢?能用詞語來形容一下嗎?(令人心醉,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美好、美妙、令人難忘)
師:是啊,這次郊游的經歷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陶醉在美好的記憶里。而且讓我們也陶醉其間,留戀其間,有了那么多美好的感受,一定能把整首詞讀好!這回你能背下來的,咱們就背下來了。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此時的李清照不僅陶醉在美酒、美景、美麗的意外中,還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我們知道早年的李清照可說是名門閨秀,生活條件非常優越,父親是當時的著名學者,丈夫是金石家。那時他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但是,在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中卻很難找到那份快樂,那份純真了。(出示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詩句: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點絳唇》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孤雁兒》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鳳凰臺上憶吹簫》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范讀
2、在這里,你讀到的還是快樂嗎?你讀到了什么?(愁、淚)
3、南宋末年,金人大舉南下,中原國土淪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詩人雖是一女子,但她同樣有一顆愛國憂民之心,這愁和淚是為國亡而愁,為百姓生活疾苦而流淚;其二是家破,家人先后離去,使得李清照長期流亡在外,無家可歸,飽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這就是她滿腔的愁啊!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四句話,體會那無盡的哀愁、千行淚吧
4、師:從一個無憂無慮的貴族小姐到孤苦無依的悲慘老婦,一代詞人李清照飲盡了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會常常想起她曾經有過的幸福時光,讓我們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憶吧。
總結。讀李清照的詞,她的才情可以流光溢彩。課外再去找一找她的詞,讀一讀,品一品詞的味道。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9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初步讀文
簡介李清照。回顧所學白居易的《憶江南》,并背誦。
說一說詞和詩有什么不同?(相機引入“長短句”、詞牌名)簡介什么是詞牌名。
從朱熹的話“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入手,提出學習要求:用心展開想象,用眼仔細觀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誦。
自由朗讀《如夢令》這首詞。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生讀。
檢查學生的朗讀。
個人讀——個人讀——集體讀(評價)
提高要求:注意停頓,就會更有詩詞的節奏和味道。老師范讀一句,讓學生再讀這首詞。
一生讀。(師評價)——個人讀——師生集體讀
2、批文悟情,理清情線
怎樣讀懂一首詞呢?有什么好方法?(生交流,比如看注釋、聯系上下文等,看插圖等。師概括。)
用交流的方法,看能不能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了。
交流每一句詩歌。
第一句要處理的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
第二句要處理的點:興盡、誤入。為什么會“誤入”?
第三句:要處理的點:“爭渡,爭渡”!什么心情?作者為什么用了兩個爭渡?可以看出什么?
感悟把詩歌讀“長”了的樂趣,體味詩詞含蓄之美。
齊讀這首詞。
3、想象畫面,以圖悟文。
再讀這首詞,你能從中找到幾幅“畫”,“畫”的名字是什么?
第一幅畫:“溪亭日暮”
用自己的語言說這個畫面。 老師引導品味畫面之美,情感之“醉”。
指導朗讀。
第二幅畫:“藕花深處”
你看到了什么?你聞到了什么?
品味畫面之美,想象畫面之香!讀得美一點,香一點。
指導朗讀:讀得“美”一點,“香”一點。
第三幅畫:“一灘鷗鷺”
在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描述畫面,體會作者在焦急中得到的一份意外的驚喜。
指導朗讀,帶著這種驚喜讀這句話。
傾聽朗讀,閉目想象畫面。
再次感情讀文,讀出美,讀出沉醉。
小結本文:它是多么熱愛這美麗的大自然,熱愛著美好的生活呀!所以他醉了!
再次感情讀文,讀出濃濃的醉意來。能背誦的同學試著背一背。
4、欣賞吟唱,適度拓展
古代的詞不僅可以當做畫來欣賞,還可以譜成曲來吟唱,如果你喜歡,就跟著視頻輕輕地唱起來。
結尾:唐詩宋詞是祖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它給予了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同學們課外時間多讀一讀唐詩宋詞,從這些文學的經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作業設計:
1、必做:朗讀背誦《如夢令》。
2、二選一:
①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詞,讀一讀或唱一唱。
②小練筆:試著將《如夢令》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來。
板書設計:
如夢令
沉醉————興盡————爭渡
溪亭日暮—(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詞。
2、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詞的學習方法。
3、通過品味詩詞的境界,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抓住字詞,想象詞境,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的吟誦詞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準備:課件、搜集李清照的資料。
教學反思:
《如夢令》這首詞是李清照青年時期的作品,回憶她一次郊游流連忘返,醉于景、醉于酒、更醉于情后誤入“藕花深處”的一次奇趣的經歷,反映了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從以下幾點入手:
1、加強朗讀指導,體會詩詞音韻之美。讓詞“活”在學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學生的心里。只有解決了難讀的問題,才能解決“難入”(入情、入境)的問題。
2、通過尋找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體會本詞的特有的“圖畫”美,并通過學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讓畫面有“聲”有“色”,并通過學生的連續想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變成“動畫”。
3、吟唱《如夢令》,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幾處紕漏,比如:第二環節的想象部分不夠深入,過程銜接存在問題;吟唱部分收場過早,學生沉醉其中被硬生生的拉了回來;教學評價有幾處明顯不到位等。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通每個句子的意思,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重點)
3、能借助圖畫,想像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借助教材,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
2、通過“聯想、配樂朗讀”等教學策略反復咀嚼、體悟重點詞句的情味。(難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通過了解李清照的一生,感悟詞人不同時期作品的不同風格,從而感悟立體的李清照。(難點)
課前準備:
1、搜集當時的背景資料及李清照的《聲聲慢》。
2、曲子《漁舟唱晚》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曲古典樂曲《漁舟唱晚》。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去傾聽。
師:看你們的神態就知道它太好聽了。知道嗎?古典樂曲是我們中華所獨有的,它堪稱國粹。當然,堪稱國粹的還有很多例如戲曲、中醫藥、古典文學等。在文學寶庫中有兩顆最璀璨的明珠是唐詩和宋詞。唐詩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早就接觸過,那么宋詞你們知道多少呢?你們學過哪些詞?(指名背)
1、誰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么?
(詩每句字數一樣,而詞不是。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有的分上下闋。:每一種詞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韻律。
2、《清平樂》是詞牌名。你們還知道哪些詞牌名?(如夢令憶江南)
師:古時候的詞都是配著樂曲演唱的,所以詞有節奏感和韻律美,多讀還能體會出詞的韻味,所以在讀詞時要有自己的感覺和味道。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1、師配樂范讀
2、生自由讀,要求輕聲朗讀課文,并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全班交流。
(1)指名讀課文,正音:興(xìng)、藕;齊讀。
(2)自由讀。
(3)指名讀,師生評述是否正確、流利。
4、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在學習詞的時候,要打開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聽,用嘴吟誦,用腦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三、讀中想,讀中悟,讀中品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這首詞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深,為什么?
2、全班交流。
預設
★溪亭日暮
⑴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溪亭日暮圖”;讀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會干些什么?品讀“沉醉”:還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讀:讀出濃濃的醉意。
★藕花深處
⑴想象“藕花深處”的畫面。
⑵李清照怎么會來到“藕花深處”的?抓住“誤入”、“深處”,體會詞人的心情。
⑶朗讀。
★一灘鷗鷺
⑴想象“一灘鷗鷺”的畫面: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讀出“一灘鷗鷺”的壯觀。
⑵品讀兩個“爭渡”,比較疊句,感受熱鬧有趣的場面,體會著急歡快的心情。
⑶抓住“驚”:“鳥驚人也驚”,體會“一灘鷗鷺”帶來的驚喜,朗讀。
3、品味吟讀,入境背誦。
①理解了詞的意思后,讓學生能夠入情入境地想象詞人當時的情景,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有感情朗讀這首詞,(指導學生讀出作者郊游以后無限愉悅的心境,也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師板書
②嘗試背誦,指名背。齊背。
五、拓展〈聲聲慢〉,感受晚年的李清照的詞的意境。
1、聽配樂朗誦。
2、學生邊讀邊交流交流資料。
預設:⑴、生交流背景資料: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路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
⑵、剛才我們學的《如夢令》和這首《聲聲慢》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如夢令》讀的時候語氣比較歡快,而《聲聲慢》的語氣則比較低沉)
⑶自讀自悟
生自由讀對比兩首詞的不同。(相機指導朗讀)
六、作業
李清照是位頗具文學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眾多詞人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我相信經過今天的學習,李清照的淚水和歡笑和她一生的經歷會深深地印在你們的腦海里,你一定能成為她跨越時空的好朋友,有興趣的同學下去后還可以繼續搜集有李清照的詞及相關資料,可以制一期手抄報,來緬懷我們這位女中文豪。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詞的意思,根據詞中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2.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3.感受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品味意境,體會情感。
三、教學方法:
誦讀、點撥、討論
四、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一)《如夢令》課件資源
1.收集有關李清照的相關資料。
2.收集有關“靖康之變”的相關資料。
3.收集有關《如夢令》這篇課文的相關教學資源(文字、視頻、圖片資料)。
(二)多媒體教室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背誦古代詩詞,溫故知新。
2.比較詞與詩,略說不同。
3.交流李清照的相關資料。
上課伊始,談話交流:六年的小學生活讓我們積累了許多古代詩詞,現在,你還記得哪些?學生回憶曾學過的詩詞之后引出詩與詞的比較。接著告訴學生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這時課件顯示課題和作者。學生齊聲朗讀之后出示李清照的相關資料。
設計意圖:回憶古代詩詞是為了溫故而知新。課件顯示課題和作者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營造與本文相融合的美好意境。出示李清照的相關資料則是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二)初讀
1.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說說這首詞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師生活動:重點抓住“常記”“沉醉”“興盡”“爭渡”等詞語理解詞義。最后歸納課文敘述的主要內容。
2.聽讀課文,體悟情感。
聽課文錄音,說說你能感受到作者是什么樣的心情呢?
設計意圖:自由讀詞的目的是讓學生直接接觸并熟悉文本,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文本是學習的根本。在學生朗讀之后點評“興”字的讀音則是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聽課文錄音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古詞的魅力,體會古詞朗讀時舒緩的語速和連貫的氣息。質疑交流目的是為了引發學生思考。讀懂“常記”“興盡”等詞語的意思,為讀懂整首詞的大意、把握情感、感知意境作鋪墊。
(三)細讀
1.細讀課文,展開想象,體會意境。
2.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
(課件出示課文動畫)
學生相互比較動畫與課文并思考:動畫中哪些景物課文中寫到了,哪些沒有直接寫出來。在共同探討中展開想象,體會意境。
(1)引導學生想象“溪亭日暮”的畫面,抓住一“醉”字,用自己的話說說是怎樣的情景。
(2)引導學生想象“藕花深處”的畫面,抓住一個“誤”字,體會作者無比激動和陶醉的心情。
(3)引導學生想象“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的畫面,抓住一個“爭”字,一個“驚”字,用自己的語言把這一幅畫面描寫出來。
3.小結:體會本文詞眼——“醉”。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全文,想一想這首詞中哪個字最能表達作者的心情。
設計意圖:從動畫入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說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也是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看詞想象畫面,是為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深刻體會作者美好生活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演讀
溪亭日暮的寧靜恬淡,藕花深處的神秘幽香,一灘鷗鷺的壯觀驚喜。這一切,留在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的記憶深處,久久不能忘記,常常不自覺的輕輕吟唱起這首詞。回味那次難忘的郊游。你聽——
(課件播放歌曲《如夢令》)
學生邊聽,邊跟唱。再次基礎上教師再次引導學生讀詞:注意“沉醉”、“誤入”、“爭渡,爭渡”、“驚起”等詞語包含的情味和意味。
設計意圖:出示歌曲《如夢令》是使學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再一次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比讀
(課件出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寫得清新明麗,生動活潑。下面請同學們再讀一首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
邊讀邊想象,詞人又為我們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從中讀出了詞人怎樣的心情呢?
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境,作者筆下的景物也不一樣了。讀詞,我們要能透過景物,讀出作者的心情。兩首詞,讓我們讀到了不一樣的李清照,讀到了不一樣的李清照的詞。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兩首詞進一步鞏固詞的學習,了解詞人李清照。
(六)總結
今天我們領略了一幅幅優美的畫卷。感受了作者快樂和幸福的美好時光。讓我們齊聲誦背全文,在誦背中結束今天的學習。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2
課前談話:
同學們,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我們一起來背背古詩,老師說題,你們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
——這兩首詞都表達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的愛國情懷。但又有不同,讀這兩首詩,我們分別能讀出哪一個字?(“喜”“悲”),一個字就概括了整首詩的情感,這就是“詩眼”。找詩眼,是閱讀理解古詩詞的一種方法。
再背首詞:辛棄疾的《清平樂 村居》,讀出哪個字?“醉”——自己能找到,真好!真是“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能舉一反三就是一種讀書本領。一個“醉”字,寫出飽經戰亂的辛棄疾對安定恬靜的和平生活的向往。
【機動:當然,有時可能是一兩個句子寫出詩情,如:《觀書有感》,背,“為有源頭活水來”;
換種形式,背背寫梅花的詩或句:寫梅花的,寫荷花的,寫春雨的……】
一、導入:
同學們,在詩詞創作的王國中,男詩人、詞人尤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等都蜚聲詩壇詞壇,而宋朝出了一位女詞人,極為有名,極富才華,她就是南宋詞人——李清照(出示圖)。今天,我們一起學一首李清照寫的詞,(出示整首詞)。
根據你對詞的了解,你覺得“如夢令”是?(詞牌名),詞可以配樂歌唱,詞牌名決定了這首詞的曲調;一般題目概括詞的內容,這首詞的題目?(沒有題目),一般以“《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來作為題目。這首詞很短小,數數,整首詞共——33個字,也沒有上下闋之分,是一首小令。這首小令記述的是李清照少女時代一次郊游經歷的經歷。
二、初讀,了解詞意。
1.詩詞是要誦讀的,(板書:讀)請大家自由練習朗讀,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指名讀(相機正音:興 藕 爭,板書生字“藕”,適當指導字形,理解“藕花”即為“荷花”。)
2.在讀準確的基礎上,相機指導學生讀出應有的停頓。(停頓,不僅好聽,抑揚頓挫,而且給自己、給別人想象的空間)
3.詞讀準確也讀通順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邊讀邊想,讀懂意思,請你再輕聲讀這首詞,想想詞的意思,看看能否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有不清楚的地方和同桌商量一下。
學生準備,教師巡視。請同學交流:誰來說說,你讀懂的內容,一個詞語、一句話或整首詞都可以。
相機幫助理解以下詞語:
常記:常常記得; 溪亭:小溪邊的亭子。
沉醉:陶醉美景;也可解作暢飲美酒而醉(師適時補充:古代文人愛喝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李清照雖是女子,卻也有男兒的豪爽,愛喝酒。此刻與友人喝酒盡興,有點醉意了)。
興盡:即盡興,興致得到滿足,玩得很盡興。
不知歸路:不曉得回家的路;也解作不愿踏上回家路。
誤:迷路。 藕花深處:荷花開得最茂盛密集的地方。
爭渡:用力劃船。 驚:驚動。
(時常記得那一次在溪亭游玩,一直玩到傍晚,玩得很盡興才劃船回家。由于天色已晚(或許是酒喝多了),不知不覺竟迷路了,劃到荷花深處,我們拼命劃呀劃呀,突然,河灘上一群群鷗鷺受到驚嚇飛上天空。)
4.(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的凝練):這首詞追憶的是她少年時代一次郊游的經歷。剛才我們講了這首詞的意思,用了很長一段話,可是,作者卻只用了——33個字,寥寥33個字,就將郊游的時間(日暮)、地點(溪亭)、事情的經過都寫得清晰明了,這就是古詩詞的一大魅力——語言凝練。
我們一起讀讀整首詞,感受宋詞凝練的語言。
三、再讀,想象畫面。
1.常言道,“詩中有畫”,詞也如此,詞中也有畫,更有優美的意境。有時,一句話甚至一個詞就是一幅畫,就描繪了一個優美的意境。因此,學詩詞,不僅要“讀”,還要“想”,剛才我們通過想,知曉詞意,我們還需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把詩詞給讀活了讀美了。
請同學輕聲讀這首詞,邊讀邊想,看看,讀著這首詞,你看到了幾幅畫面?能否用這首詞中的某些詞語來說說。
(引導學生說出三幅畫面: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
2.想象體會三幅畫面的美麗意境。
(1)“溪亭日暮”圖
①下面,咱們就隨著作者一起走進這些美麗的畫面。
首先,咱們來欣賞“溪亭日暮”圖。讀著“溪亭日暮”這四個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引導學生說出景物,且能說美:黃昏時分,夕陽如喝醉酒一般紅彤彤的,絢麗的晚霞染紅了天空,也給遠山、亭子披上燦爛的霞光,小溪也被染紅了,波光粼粼,真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預設:如果學生說得不夠美:你已經看到了這些景物,很好;如果再想象說得美一些,更好!引導:看遠一點,天空、遠山……如果學生說得很美,表揚其描繪得詩情畫意。]
——黃昏時分的溪亭是遼遠而絢麗的,讓人忍不住嘆一聲“夕陽無限好”。
②那么,這幅夕照圖中,僅僅只有這些景物嗎?(或引導:我相信還有些同學一定看到了另一些畫面中另一些景)(如學生已說到,則表揚其會想象,不僅看到物,還看到了人)
(引導聯系下句想想,讓想象的翅膀飛得更遠,能看到畫面中的人——詞人與她的朋友。)
③想想:她們在做什么?(以下幾條看學情隨機落實)
(一邊欣賞美麗的景色一邊在喝酒,喝得快醉了,非常快樂,天色都晚了,可還不想回家——李清照雖是女子,卻也有男兒的豪爽,愛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深深沉醉于這酒興中,樂而忘返)板書:樂而忘返
(大家喝酒吟詩、說說笑笑,很談得來,一直不想回家——友情濃似酒,酒不醉人人自醉,詞人沉醉于這份友情中,樂而忘返。)
(她久藏深閨,很少看到這樣的自然美景,久久欣賞,嘖嘖贊嘆景色美麗,即使天色晚,也不愿離開——無限風光在溪亭,詞人深深陶醉于美麗的景色中,流連忘返)樂而忘返
師:同學們的想象可真豐富,繽紛的畫面中有了李清照和她朋友的身影,就更富有生機與情趣了。
讀讀這兩句,沉醉一下。
[點評時關注學生對“溪亭日暮”(美麗畫面);“常記”(時時懷念);“沉醉” “不知歸路” (深深陶醉)等詞語的理解與朗讀]
[關注朗讀情況,引導入情境(不僅看到畫面,還進入情境,這是閱讀古詩詞更高的境界)]
(2)“藕花深處”圖
①畫面在延展,看著“藕花深處”,你仿佛又看到怎樣的畫面?
先讓學生說說,也可引導學生看文中插圖來想象:荷花茂盛美麗,荷葉碧綠密集等;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回想學過的詩與文:此時,想到哪些寫荷花的詩文?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還記得《荷花》一文嗎: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金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看看這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千姿百態,陶醉了!
深深呼吸——聞到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師:藕花深處,少有人去,葉更密,花開無拘無束,一定更美,通過你們的想象,我們看到了靜謐奇麗而清香流溢的藕花深處圖。
②看到畫中人:(如學生自己說到人,表揚“讀書全在自用心”,你已經會學以致用,真聰明!沒有說到人,師引導:畫面中似乎也還缺點什么?)
(還有人,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一路劃船一路在欣賞這荷花。)
你看到的李清照是什么神情?(驚訝)(驚喜)(歡呼)(欣喜若狂)
情境:你為什么那么驚訝?“歡呼什么?”(沒想到會有這么美麗的荷花)(很意外,喜出望外)
——誤入藕花深處,是一次意外,一次美麗的意外,意外的美麗,怎能不欣喜?所以,雖然天色已晚,但是詞人和朋友游興再起,再次流連忘返。
我們再讀讀,到藕花深處醉一醉。
——[點評時關注“藕花深處”,點明:人在花中游,也在花中醉;又一次“沉醉不知歸路”,樂而忘返。]
[看到畫面,進入情境了]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讀誦、情景再現,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
2、總結鑒賞詩詞的方法,掌握自主鑒賞的技巧。
二、教學重點: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鑒賞能力。
三、教學難點:嘗試領會詞的意境,提高鑒賞能力。
四、教法學法:誦讀法、情景繪畫法、啟發式、討論式。
五、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課件出示圖片。師:咱們先來欣賞張圖片,感覺怎么樣?她是中國古代的一位才女,你知道她是誰嗎?她最擅長作詞。你們知道詞嗎?
古詩、詞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看!(媒體出示《如夢令》詞的內容)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的詞,詞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有什么不一樣?
生:古詩每句字數一樣,詞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樣的。
師: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做長短句。
師:還有什么不一樣嗎?
師:詞有詞牌名,每一個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句式和韻律。
同學們有興趣來讀讀《如夢令》這首詞嗎?迫不及待了吧,請大家自己放聲朗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正確,讀流利。這個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開聲音自個兒讀。
生:放開聲音讀
師:聲音停下來了,誰能一個人,放開聲音讀讀這首詞?誰第一個把手舉起來我就叫誰。就請你,勇敢的女孩子。
師:挺不錯的,特別是她把里邊的多音字讀準了。興:在這讀第四聲。表示什么意思?(興致、興趣。)什么時候讀第一聲?
生:大興安嶺、興奮。
師:誰還愿意再來讀一讀,找個男孩子來讀一讀。
生(男)讀詞:
師:我覺得應該給他點掌聲,他已經注意了停頓,能讀出些詞的味道來了。好,看起來把這首詞讀通順、讀正確沒問題吧?
生:沒有問題!
師:咱們連起來讀一讀。
生:好!
生齊讀詞。
二、“胖”讀全詞,古文今譯。
1、師:同學們,讀詞,讀通,讀順還不算,還要讀懂它。接下來,請大家在下邊注釋的幫助下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了,請你輕輕地讀,再用自己的話輕輕地說,看看能不能把話說順了,說通了,說明白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邊上的同學商量商量。開始吧!
2、師:咱們先來說一說。自己能夠讀懂一個詞,一句話,都是一種了不起的收獲。你站起來說給大伙聽聽。
3、師:老師在這兒給你們補充一個信息,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歡喝酒。李白就被稱為——酒仙!一喝酒啊,詩興大發,酒助詩興,詩從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李清照雖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歡喝酒,所以說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4、師:同學們很能干,不知不覺地把這首詞給讀胖了。(板書:讀胖)同學們,如果我們把剛才說的話,都寫下來,這篇文章長不長啊?
師:但是你看這首詞,才用了多少字就把這一次作者郊游的經歷寫清楚了,你數一數。
生:33個字。
師:是啊,33個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經歷寫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時間是(日落)就是我們說的黃昏、傍晚;地點是在(溪水邊的亭子里)對,溪水邊的亭子里。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咱們讀一讀整首詞,體會、體會。
生:(讀全詞)
三、美讀全詞,想象畫面。
師:光讀懂還不夠,還要把這一首詞讀活了。讀得很美很美,古詩詞有時候一個詞語就是一幅畫,咱們自己再來讀讀這首詞,看看,你能從這首詞中讀出哪些畫面?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師:大家再輕輕地讀讀詞,看看可以從哪些詞語當中讀懂這個“醉”字呢?
生:“溪亭日暮”。
師:看到“溪亭日暮”這個詞,你腦海當中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師:落日的余輝倒映在湖里,使我們想起怎樣的詩句來了?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師: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獎勵你讀一讀吧。把這么美的畫面通過朗誦表達出來。生朗讀。
師:你們看啊!
(老師邊播放日落美景邊描述: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們想起這樣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師: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詞人他們會在干什么?
師: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著喝著,就喝多了,就——醉了。
師:是啊,在這樣的地方,品著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句,讀出濃濃的醉意來。
師:這個“藕花深處”,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師:使你想起哪一句詩來了呢?咱們學過荷花吧,把優美的句子吟誦一句到兩句給大伙聽聽。
師:是啊,多美的荷葉荷花!但此時已是黃昏時分,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斑斕、幽靜而又神秘的世界。來到這樣的地方,詞人肯定更醉了。讀。
2、陶醉在美麗的意外中。
師:等他們驚醒過來的時候,他們是趕緊——讀下去
生: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師:讀這兩句啊,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師:從哪個詞語中聽出來的?
師:那場面多壯觀啊。看媒體:詞人她們笑啊叫啊,那聲音太響,太熱鬧了,只聽撲啦啦一聲,一河灘受驚的鷗鷺,一下子沖破夜幕飛向藍天!那場面壯觀嗎?!
師:你覺得這個“驚”,除了指白鷺受驚,還向我們傳遞了詞人當時怎樣的心情?
師:是啊,這可是意外的驚喜啊!所以是“鳥驚人也驚啊!”
師:那簡直是大自然的奇觀啊,這發生在一瞬間的大自然的奇觀,看得他們心都醉了!他們陶醉在這美麗的意外中。
師:再讀。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師:詞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麗的意外中)。咱們再從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生:(學生讀李清照早期生活的資料。)
師:為什么這么開心?
生:因為李清照她年輕時候的生活非常優越,家庭幸福美滿。
師:是啊,年輕時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咱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跟詞人一起深深陶醉一次吧。(生齊讀,師生合作讀,生背誦。)
師:這樣難忘的郊游經歷她能忘得了嗎?
師:這樣身心釋放的快樂能忘得了嗎?
師:所以啊,她是牢牢地記得,經常地回憶啊,所以是“常記溪亭日暮”。
師:詞人因樂而酒,因酒而醉。那你覺得這個時候她喝的是什么酒啊?
4、一幅流動的畫
師:剛才我們邊讀邊想象,讀出了那么多美的畫面,有“溪亭日暮”,還有“藕花深處”,還有“一灘鷗鷺”。其實整首詞就是一幅流動的畫。你們看,因為是觀賞“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會誤入“藕花深處”,因為是誤入“藕花深處”,所以才會驚起“一灘鷗鷺”。來,一起讀整首詞。一邊讀一邊想像這幅活動的畫。
生:(讀全詩)。
師:聽你們讀得有滋有味的,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來讀一讀,可以嗎?(師深情朗讀)
師:來咱們再來讀一讀,老師跟你們一起讀。
(師生齊讀)
四、“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師:剛才我們在學古詩詞時掌握了一種本領,就是把詞“讀胖”,咱們還得學習另外一種本領,那就是要把詩或詞“讀瘦”。板:讀瘦。
師:同學們能不能把整首詞讀成一個字兒?看看整首詞是圍繞這首詞里面的哪一個字來寫的?
學生說字眼,說理由,并板書。
師:同學們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記”也好,“醉”也好,還有“興”也好,老師認為都有道理,因為“暮”所以“興”,因為“興”所以“醉”,因為陶醉了,所以常常記得不能忘記啊,(師連線)。李清照留下來的詞并不多,但是“無一首不精,無一字不妙”,這里邊的33個字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地品味。
師:這次郊游的經歷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還陶醉在哪呢?
師:是的,詞人深深地陶醉了,讓我們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讀出濃濃的醉意來好嗎?再讀這首詞。這回你能背下來的,咱們就背下來了。
生:(讀、背全詞。)
五、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師:請同學們再讀一首詞。
生:《如夢令》[ 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師:老師把兩首詞放一塊兒,你發現這兩首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師:同學們發現的就是《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的特點。字數、句式和韻律。這首詞咱們以后還有機會細細地品味。
師:古代的詞譜成曲可進行演唱,你們想不想聽一聽《如夢令》這首詞譜成曲子后,唱出來是什么感覺的?(放音樂)
師:有味道嗎?它是用昆曲來演唱的。有興趣可找一找別的譜成曲的詞來聽一聽。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背誦這首詞。
3.理解這首詞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關詞的知識,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及關鍵點:
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背誦這首詞。
2.理解詞意。
難點: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寫出來。
關鍵點:讀詞,讀中感悟,理解這首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好,今天老師請你們觀賞一幅畫。(出示課件)
2.你們看到了些什么? (學生自由描繪。)
3.師:同學們,這是描繪什么景色的圖畫?(學生發言)
4.板書課題:9.如夢令,齊讀課題。(指導朗讀后鼻音“令”)
5.介紹“詞”。(課件出示)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可以配上樂曲歌唱。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做長短句,詞有詞牌名,而詩歌沒有。最初的詞,是歌詞,是按照一定的曲譜填寫的。曲譜又稱詞牌。
《如夢令》就是詞牌。詞牌之下,一般另有題目,但這首《如夢令》只有詞牌沒有題目。
6.引導回憶學過的詞《清平樂 村居》。
二、初讀課文,簡介作者
1. 簡介李清照。(課件出示)
作者簡介——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女詞人。號<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山東濟南人。我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以詞的創作成就最高。宋詞有“婉約”、“豪放”兩大派,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 》《漱玉詞》等作品。
過渡:這首《如夢令》就是出自《漱玉詞》,我們來看看李清照在這首詞里寫了什么樣的風景,下面請大家自讀這首詞。
2. 自讀課文,提出要求(課件出示):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想:這首詞主要寫了什么?
學生自學課文內容,教師巡視指導,與個別學生交流。
3. 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和詞語。(課件出示)
v 藕花 溪亭 沉醉
v 興盡 誤入 爭渡
v 驚起 一灘 鷗鷺
a.指名認讀。及時正音。
b.重點指導“興”讀第四聲,“亭、爭、驚”是后鼻音,“藕”字寫法。
(2)朗讀這首詞。(課件出示)
v 如夢令
v 【南宋】李清照
v 常記溪亭日暮,
v 沉醉不知歸路。
v 興盡晚回舟,
v 誤入藕花深處。
v 爭渡,爭渡,
v 驚起一灘鷗鷺。
(自讀,指名讀,范讀,齊讀等。)
三、再讀課文,讀懂內容
過渡:同學們,我們不僅要讀通詞,更要讀懂詞。接下來,請同學們用心地讀,細細地想,試著用我們以前用過的方法,明白詞的大概意思。
1.學生自學,同桌交流。
2.問題提示:(課件出示)
(1)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這件事是發生在寫作的當天嗎?
(3)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
(4)她是一個人去的嗎?為什么要爭渡呢?
(5)為什么會“誤入”?既然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
(6)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
3.師:你讀懂了那一句?說一說它的意思。
交流:一句一句地說意思,再整首詞說。
4.師小結詞意。
5.齊讀這首詞。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 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 理解兩首詞的詞意。
3、背誦兩首詞,理解詞中的意境。
教學重點:理解詞意。
教學難點:領悟詞的意境。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如夢令)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
教學重難點
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背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會不會唱《童年》這首歌?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為大家唱一唱這首歌,好不好?(指名學生唱歌)
這首歌非常的動聽,多年來,它不知道打動過多少人的心。特別是那樸實優美的歌詞,讓人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說“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詞卻是情感的載體。”現代是這樣,在古代就更是這樣。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怎樣用歌詞來表達情感的。
二、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如夢令》和我們學過的古代詩歌有一點不同,這是一首詞。那么,什么叫做詞呢?關于詞的知識你知道多少?(什么叫詞牌? 2、詞怎樣進行分類的?)
《如夢令》這首詞的詞牌名是什么?介紹作者
三、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
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1、請大家聽老師范讀一遍課文,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老師的停頓節奏。
2、按照停頓反復朗讀。
3、借助課文的注釋和作者的有關知識初步的理解本首詞的內容。
問題提示:
(1)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
(2)這件事是發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不是,“常記”)
(3)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夏天,“藕花深處”)
(4)她是一個人去的嗎?(不是,“爭渡”)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
(5)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
(6)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4、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錯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處才發覺。盡管這景色迷人,還是急著尋找歸路。怎么渡怎么渡的聲音在靜夜里格外清越,驚動了棲息的沙鷗白鷺,鳴叫起來,撲騰騰飛起來,這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這幅畫面美不美?請你邊讀邊想象畫面。
5、古人說:詩言志。意思就是寫詩歌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某種意愿或心境。那么,在這首詞中,作者描繪了這么一種美妙的場景,表達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明確:表達了作者郊游以后無限愉悅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四、背誦、默寫整首詞。
板書:
如夢令
日暮 沉醉 愛生活
誤入 藕花深處
驚起 鷗鷺 愛自然
第二課時(漁歌子)
教學要求: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唐宋名家名詞導入本課學習
2、《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簡介作者)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2、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3、自讀詞,提出疑問。
三、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 歸:回家、回去
2、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四、總結升華
1、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作業:背誦并默寫兩首詞
板書設計:
白鷺飛漁歌子 桃花流水 鱖魚肥 熱愛大自然
斜風細雨 不須歸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6
一、導入。
今天我們開始學詞。詞是古代詩歌的一個分支,原來也稱曲、曲子詞,又因句子參差不齊而稱長短句,而最常見的是“詞”這個名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歌詞。詞,早先都是入樂的,要按照曲調的要求來寫,所以作詞又叫“填詞”。每一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詞牌”,例如這首詞的詞牌就叫“如夢令”;有時作者也根據內容另給一個題目,叫“詞題”,例如下一首《西江月》,本來就有一個詞題,叫《夜行黃沙道中》,選人課本時未被采用。說到詞,一般只提詞牌,這是一千多年來的習慣。
這首詞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她擅長于白描,語言明白如話,富有生活氣息。這首《如夢令》是她的早期作品。
二、讀讀講講問問。
教師領讀一遍后,問:這首詞所敘述的事發生在哪一個季節?(從“藕花深處”可以判定是春末夏初)它是詞人當天寫的嗎?(從“常記”一語可以看出已經隔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為什么詞人經常想到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師:這首詞全是用口語寫的,很好懂,除了第三句,句句押韻,第五句連用兩個“爭渡”,叫疊句,我們平時唱歌也往往會遇到的。全詞只有33個字,用1分鐘就可以背下來。現在先練習背誦,要慢慢地讀。
學生試背后,教師略說讀的節奏,再領讀一次,務求節奏鮮明。
問:這首詞記的是女詞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獨自去的嗎?(從“爭渡”一語可以看出,還有她的許多同伴。)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入”呢?(因為“沉醉”)還有別的原因沒有?(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邊的亭子,可見周圍是水鄉,水路縱橫。)什么時候發現“誤入”的?(沉醉中發現周圍凈是藕花想到來時沒有經過這個地方,這才大叫起來:錯了!錯了!)既誤人,慢慢劃出去,不也行嗎?(不行,已是“日暮”時分。)你能想象出“爭渡”的情景嗎(從“驚起一灘歐鷺”可以想見漿聲、水聲和少女們的笑語喧嘩聲一時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好,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敘述這件事的經過。(自由發言,略。)
講:這首詞構思巧妙。從“沉醉”一語可以看出,女詞人和游伴們在溪亭里曾舉行過一次時間不短的郊宴,一邊說笑、行酒令,一邊喝酒,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直至夕陽在山才匆忙上船。但詞中卻略去郊宴不寫,而只寫歸途,甚至連歸途也沒有寫全,至“爭渡”“驚鷗鷺”便戛然而止。這是因為由于誤入而群起爭渡是這次郊游中出乎意外的一個高潮,用這個典型細節能更鮮明、更集中地表現少女們天真活潑的性格和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師再次領讀。
三、總結。
這首詞的格調清新而又明快,從中可以看出女詞人早年曾經有過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歲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她逃難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趙明誠又病故。隨著生活境遇的變化,她的詞也顯得悲凄了,以后我們將會讀到的。
西江月
辛棄疾
一、導入。
詞按字數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種,58字以內為小令,91字以上為長調,58字以上至90字為中調。其實并無根據,但習慣如此。長一點的詞還可以分段,有雙調、三疊、四疊之分。這首詞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讀雙調的詞要注意上、下段(又稱上片、下片或上闋、下闋)之間的聯系。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寫的許多詞都跟當時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有關。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跟當政的投降派發生矛盾,曾兩次罷官。這首詞是他罷官后隱居在上饒(今屬江西省)帶湖期間寫的,記一次夜行的經歷,比較容易讀懂。
二、讀讀講講問問。
教師領讀全詞一至二遍,著力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可讓學生試讀。
問:詞人這次夜行的路程長不長?(長)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天氣有變化:開始有明月、清風,后來烏云四合,下了幾滴雨,又從詞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趨勢。)路長,為什么要夜行?(白日酷熱)這時是什么季節?(從蟬鳴可見;從“說豐年”可知,是豐收在望之時,即盛夏;又,雨是驟雨,也是盛夏時有的。)“說豐年”的是誰?(詞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還有三三兩兩出來納涼的村民。)
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敘述上片的內容。(深夜時分,月兒從云縫里鉆了出來,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頭上棲息的山鵲,清風吹拂,蟬也叫得格外歡快。此時,詞人和他的同伴們正行進在黃沙道中,一路上他們都聞到了稻花的香氣,田間的青蛙也不斷地嗚叫,他們一邊走一邊談論著今年定是一個好年成。)
問:下片一開始就說“七八個星天外”,這意味著什么?(天空已布滿烏云,僅天邊尚余幾顆星。)“兩三點雨山前”,雨不大嘛,詞人著急么?(從下句看,他是著急的,因為這是驟雨將至的信號。)詞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對這條路熟悉么?(從下文“舊時”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再看最后兩句,注釋里的話跟詞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詞人用的是倒語。)為什么要用倒語?(表現詞人的驚喜之情,因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補充解釋:詞中常常出現倒語,有的出于表達內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韻的需要,更多的是兩種需要兼而有之,這兩句就是這樣。
學生創造性地表述下片內容(可參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三、總結。
凡雙調的詞,內容重點大多在下片。這首詞也是如此:它上片寫月明之景表達詞人輕松、喜悅的心情,其實只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
此外,讀詞也要注意詞中的關鍵性字眼,過去叫做“煉字”。這首詞中“忽見”二字就煉得好,集中地表達了詞人喜出望外之情。
《如夢令》教學設計 篇17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1、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欣賞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你們讀過詞嗎?那你們能不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被稱為長短句。
2、介紹詞牌名,不是詞的題目。而且每一種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句式和韻律。今天咱們要學習的這首詞的詞牌名就叫做——如夢令。
二、初讀感知。
1、生自己放聲朗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通順、讀正確。
2、指名學生讀。適時糾正學生的讀音,指導關鍵字詞的讀音。
3、學生齊讀詞。
三、細讀全詞,古文今譯。
1、過渡:光讀通讀順還不夠,咱們還要把它讀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釋的幫助下,讀懂詞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邊上的同學商量商量。
2、引導學生集體討論:咱們先來說一說。自己能夠讀懂一個詞,一句話,都是一種了不起的收獲。
適時指導 “暮” “醉” “爭渡爭渡”等字詞的意思。
3、這首詞用了多少個字?(三十三)
小結:是的,三十三個字就把這次郊游的經歷寫清楚了。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
四、“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1、引導學生:學古詩詞還得學習另外一種本領,那就是要把詩或詞“讀瘦”。板:讀瘦
同學們能不能把整首詞讀成一個字兒?看看整首詞是圍繞這首詞里面的哪一個字來寫的?
2、學生討論,適時板書:醉
五、牽引“醉”線,分層解讀。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過渡:大家再輕輕地讀讀詞,看看可以從哪些詞語當中讀懂這個“醉”字呢?
2、引導學生想象 “溪亭日暮”這個詞描述了怎樣的畫面?
落日的余輝倒映在湖里,使我們想起怎樣的詩句來了?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3、獎勵你讀一讀吧。把這么美的畫面通過朗誦表達出來。
老師邊播放日落美景邊描述:黃昏時分,太陽慢慢地從西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中。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們想起這樣的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4、過渡:在這樣的時候、這樣的地方,詞人他們會在干什么?
喝酒,聊天,做,對對子,看風景。
小結: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著喝著,就喝多了,就——醉了。是啊,在這樣的地方,品著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句,讀出濃濃的醉意來。
5、小結,繼續討論:好!大伙兒還能從哪些詞語當中讀出這個“醉”字來?
引導學生想象“藕花深處”所描寫的畫面。
這種畫面使你想起哪一句詩來了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是啊,多美的荷葉荷花!但此時已是黃昏時分,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流溢、色彩斑斕、幽靜而又神秘的世界。來到這樣的地方,詞人肯定更醉了。讀。
6、等他們驚醒過來的時候,他們是趕緊——讀下去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讀這兩句啊,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小結:那場面多壯觀啊。看媒體:詞人她們笑啊叫啊,那聲音太響,太熱鬧了,只聽撲啦啦一聲,一河灘受驚的鷗鷺,一下子沖破夜幕飛向藍天!那場面壯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