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精選12篇)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1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生詞的意思。
3、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認讀課文中的生詞。
如:小熊星 聳立 預兆 青苔 花崗石 貝殼 鐵砧 ……
(特別注意:“聳”是平舌音、“苔”、“崗”和“殼”是多音字)
2、讀順每一節課文,找一找文章中向你介紹了自然的哪些文字。
3、讀小詩《秋》感受大自然的文字,加深對大自然文字的了解。
【出示:紅葉一片/是大自然的文字/上面寫著秋天】
過渡:的確,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作者,除了落葉,他還寫了好多好多的文字,這些文字都向我們傳達著各種各樣的知識。
二、合作探究
1、繼續讀課文,向同學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這些文字都向我們傳達著哪些知識呢?(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試著填空:大自然是一本書,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寫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導:
(1)星星,結合小熊星座圖認一認,找一找北極星
(2)云,結合鐵砧圖,砧狀云圖讓學生對其有感性認識,重點理解“預兆”
a、讀一讀課文第三節
b、指名說說對預兆的理解——出示解釋】預兆是事情發生前所顯示出來的跡象——說說生活中什么是什么的預兆
c、結合“看云識天氣”引導學生讀一讀
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脫。黑云起了煙,雹子在當天。低云不見走,落雨在不久。
天上鐵砧云,很快大雨淋。烏云接日頭,半夜雨不愁。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今晚花花云,明天曬死人。
(3)花崗石,重點了解“漂礫”,結合圖讓學生有感性認識。
2、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這些大自然的文字又向我們傳達哪些知識呢?小組內交流。
可以試著用“大自然是一本書,_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寫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引導:可以出示一些氣象諺語引導學生說說。
3、你覺得我們怎樣才能學會大自然的文字呢?(可以結合課文的第7節說說)
引導:
(1)出示課文第七小節:讀一讀
(2)課文中告訴我們要了解大自然的文字主要有這樣三種方法:注意觀察,再到書里去尋找,請教有學問的人。
(3)總是坐在家里的人,永遠也不會懂得大自然的文字。那么,假如你遇到了這樣的一個人,你會怎么勸說他呢?你能用詩歌、格言、警句、名言來好好地勸勸這樣一位“總是坐在家里的人”嗎?。
4、重點理解第三節專用“鐵砧”、“預兆”等詞。認識“小熊星座”找到北極星。
5、大自然的文字除了可以讓我們讀出許多東西,了解很多知識外,我們還可以從中讀到什么呢?(例如:給你帶來的啟示等)
如:從蜜蜂的辛勤采蜜,讓我明白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螞蟻搬食物,喜鵲搭高窩,花生的謙虛……
三、交流展示
對合作探究的幾個話題,一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
四、當堂達標
(一)、給下面的多音字組詞
苔tāi( ) tái( ) 崗gāng( ) gǎng( ) 殼ké( ) qiào( )
(二)、填空:
1.螞蟻搬家,蜻蜓低飛,魚兒都露出水面,看得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就知道( )。
2.如果突然之間雞飛狗跳,能讀懂大自然文字的人都知道,( )。
3.鋸開大樹,你就能發現樹的斷面部分有一圈圈的紋路,這就是年輪。年輪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告訴我們( )。
4.根據河北太行山山崖間有螺,蚌殼和卵形礫石的帶狀分布,推斷出( )。
5.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魚、海藻、海螺的化石。可推斷出( )。
(三)仿寫:飛行員知道,砧狀云是雷雨的預兆,應該離它遠些才好。
我們知道,螞蟻搬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還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1、讀一讀
《大自然的語言》節選
作者:戴巴棣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春天來到人間。
大雁在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就在眼前。
大樹如果被砍倒,/你會把年輪發現——/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告訴人們:/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塊“漂礫”,/撒在江南的廬山,/那又在提醒大家,/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
……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2、搜集有關天氣的俗語、諺語。
3、課文中有些地方寫得非常生動,找一找,讀一讀。然后參考課文的寫法,寫一段你了解的大自然的文字,看誰寫得最生動。
附:
一、看云識天氣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臨。天上掃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東云長,有雨不過晌。早晨云擋壩,三天有雨下。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今晚花花云,明天曬死人。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天上豆莢云,不久雨將臨。天上鐵砧云,很快大雨淋。老云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云吃霧有雨,霧吃云好天。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烏云接日頭,半夜雨不愁。
烏云腳底白,定有大雨來。低云不見走,落雨在不久。西北惡云長,冰雹在后晌。
暴熱黑云起,雹子要落地。黑云起了煙,雹子在當天。黑黃云滾翻,冰雹在眼前。
黑黃云滾翻,將要下冰蛋。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脫。
二、看風識天氣
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日落西風住,不住刮倒樹。常刮西北風,近日天氣晴。
半夜東風起,明日好天氣。雨后刮東風,未來雨不停。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
南風怕日落,北風怕天明。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寒霜。夜夜刮大風,雨雪不相逢。
南風若過三,不下就陰天。風頭一個帆,雨后變晴天。晌午不止風,刮到點上燈。
無風現長浪,不久風必狂。無風起橫浪,三天臺風降。大風怕日落,久雨起風晴。
東風不過晌,過晌翁翁響。雨后東風大,來日雨還下。雹來順風走,頂風就扭頭。
春天刮風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物象識天氣
喜鵲搭窩高,當年雨水澇。久雨聞鳥鳴,不久即轉晴。海雀向上飛,有風不等黑。
鳥往船上落,雨天要經過。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蟋蟀上房叫,莊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氣要變壞。蜻蜓千百繞,不日雨來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瘡疤癢,有雨在半晌。棗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澇。晴天不見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來。海水起黃沫,大風不久過
物象
16、燕子低飛天將雨
17、燕子窩墊草多雨水多
18、群雁南飛天將冷群雁北飛天將暖
19、螞蟻搬家天將雨
20、大榕樹冬不落葉兆春寒
21、豬銜草寒潮到
22、狗泡水天將雨
23、雞曬翅天將雨
24、蜜蜂遲歸雨來風吹
25、蚯蚓封洞有大雨
26.日暖夜寒,東海也乾。
2.風吵有雨。
3.缸穿裙,大雨淋;鹽出水,鐵出汗,雨水不少見。
4.星星眨眼,下雨不遠;星星閃爍,風力變強。
5.雷打驚蟄前,四十九日不見天。
6.十霧九晴天。
7.早霧晴,晚霧陰。
8.朝霞雨,晚霞晴。
9.好中秋,好晚稻。
10.東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2.將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頭。
13.春霧曝死鬼,夏霧做大水。
14.早晨地罩霧,盡管洗衣褲。
15.木棉樹開花,雨季要提前。
16.未吃五月節粽,破裘不敢放。
17.晚上看見月亮、星星,明天會是大太陽。
18.將下雨:蟬停止鳴叫、烏鴉在天空中叫、白天烏鴉搶窩、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別多、蜻蜓低飛、燕子低飛、蚱蜢在地上跳、蛇鉆出洞來、螞蟻回巢、蜘蛛停在網中心不動、牛羊找乾地躺下來、鳥獸成群結隊、水中的魚無緣無故一直跳、多飛機云、烏云。
魚鱗天(鯡魚鱗),不雨也瘋癲。
雨蛙呱呱叫,下雨必來到。
行云方向相反、云層厚,要下雨。
早晨天發紅,海上警漁翁。
蚯蚓路上爬,雨水亂如麻。
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惡。
螞蟻成群爬上墻,雨水淋濕大屋梁。
將放晴:蜘蛛離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風、金龜子飛進籠里、螞
蟻出穴覓食、既出太陽又下雨、公雞登高報曉、海鳥向大海飛去、鳥雀高飛、鴿子傍晚咕咕叫。
黃昏天發紅,漁翁笑聲隆。
天上魚鱗斑,地上曬谷不用翻。
蜘蛛張了網,必定大太陽。
雞在高處鳴,雨止天要晴。
蜜蜂低飛,有雷雨。
21.打雷,梅雨終結。
22.飯粒黏碗、山腰有卷云,天氣晴。
23.候鳥早飛來之年,雪較多。
24.正月冷死豬(寒死龜),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25.四月初八晴,瓜果好收成。
26.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飄飄晴;六月十九,無風水也吼。
27.六月大風臺,七月作水災。
28.九月九港風。
29.霧緊靠山頂往上飄、煙往上飄時晴天,橫散時下雨。
30.天氣變壞:水溝臭臭的、海水起大浪(起風)。
31.雨來雪,不停歇。
32.雷打天頂,有雨不狠;雷打天邊,大雨連天。
33.早晚冷,中午熱,下雨半個月。
34.有雨山戴帽,無雨河起罩。
35.雨不歇:頂看初三,下看十八。
36.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種。
37.大雨無雨,明年旱。
38.立春落雨至清明。
39.霧氣升山頂,將有傾盆大雨;霧氣散大地,無風且無雨。
40.烏云接日頭,天亮鬧稠稠。
41.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
42.烏頭風,白頭雨。
43.江豬(烏云)過河(天河),大雨滂沱。
44.東北風,雨太公。
45.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久雨見星光,明朝雨更狂。
46.天頂出有半節彩虹,要做防臺敢能成。
47.二八亂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
48.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
49.罩霧罩不開,戴笠仔幪棕簑。
50.春霧日頭,夏霧雨,秋霧涼,冬霧雪。
51.春雷十日寒。
52.有雨亮四邊,無雨頂上光。
53.下雨走大街,臺風走小巷。
54.先下牛毛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2
(一)
科普文承載科普知識,這些知識要“知”。要“知”它,必然要讀,讀通,讀順,讀流暢,才能“知”得清,“知”得明。不僅要讀,還要記,邊讀邊記,記到心里去;離開書本,還在心里頭,讓知識長在心里頭、而不是字里頭。
小學里的科普文,都是淺顯易懂的,不淺顯、不易懂,恐怕就冠不上“科普”的名;科普文,即便講高深的科學知識,也得深入淺出。《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主要講天上的“星”、“云”和地上的“石灰石”、“花岡石”所蘊涵的科普知識,要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多讀課文,課文讀流利了,學生也就基本能將意思讀明白了。
也有要講的地方,但不會多。比如文中談到“小熊星座”,教師可以板書畫一畫“小熊星座”;談到像鐵砧的砧狀云,教師也可以畫一畫;談到寒冷北方的冰塊帶著石塊“爬”過來,教師可以講一講其間究竟是怎么回事。這些講、這些教,要簡單,要明了,要扼要,講與教,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地讀、記里頭的科普知識。
“知”,科普文教學的第一經。本著“知”字,課堂上就會書聲朗朗,課堂上就會七嘴八舌地說、講、賽,看誰記得多,記得牢,說得清,說得明。
(二)
科普文教學,容易課堂沉悶,學生學得沒勁,成為無聲的知識接受器。原因之一是,這類課文缺少情節,不生動,不能像故事文一樣,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以《大自然的文字》為例,怎樣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有趣呢?以“星”這節來說,可以讓學生在“知”的基礎,將知識性、說明性的文字,轉為故事性的文字。讓同桌一個做有經驗的水手,一個做第一次出航的水手,形成對話,如:
小水手:啊呀,我們迷路了,又是夜晚,又沒有指南針,這可怎么辦?
老水手:不要緊,你看,這里有七顆星,連起來,像我們用的勺子,最亮的那顆星叫北極星,它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根據這顆星,你能判斷出哪里是南面,哪里是東面和西面嗎?
小水手:能。對面就是南面,這邊是東面,那邊是西面。
老水手:以后遇到這樣的事,不要慌,大自然會告訴我們東南西北的。比如早上,太陽在哪個方向?傍晚,太陽又在哪個方向?
小水手:早上的太陽在東方,傍晚的太陽在西方。
…………
“云”的教學,可以讓同桌倆,一個做有經驗的飛行員,一個做新實習的新飛行員;“石灰石”和“花崗石”的教學,可以讓同桌倆,一個做地質考察學家,一個做跟隨地質考察學家出來的小外甥。這樣教學,使知識性的課文,變成有情節變化的故事,學生學起來自然覺得有趣了。“趣”中,學生也進一步鞏固了“知”。
“趣”,是科普文教學的第二經。本著“趣”,課堂上就會在書聲中注入笑聲,課堂上就會呈現出語文的輕松和愉悅,課堂上就會閃射出語文的魅力和光芒。
(三)
科普文教學與其他故事類、情感類、人物傳記類課文教學的不同之處,往往在于,后一類課文的教學,一般著力于挖掘課文的深度,而科普類課文的教學,往往在于它的寬度。前面講過,科普文寫得好不好,其重要標志是,能否深入淺出,因此絕大多數的科普文,沒有必要在文字上深挖,內容上,我們不是做科學方面的深入研究,也沒有必要深挖;教學就需要從“深度”轉向“寬度”,要由教材的一個“點”,帶學生到一個“面”上去。以《大自然的文字》為例,課文只講了“星“云”“石灰石”“花崗石”四個大自然的文字,顯然,知識量、信息量對于“大自然的文字”這個話題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來延伸和拓展。
教學《大自然的文字》,可以當堂補充詩歌《美妙的書》:我有一本美妙的書/它沒有字,沒有圖/但它每一頁的內容/都那樣的引人,那樣豐富……可以當堂補充文章《我們奇妙的世界》《大自然的文字》《秋天,觀察的好季節》,也可以補充一些富有情趣的諺語: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雨跳水,有雨來。燕子低飛要落雨……我個人更傾向于補充些詩歌類、諺語類,換一種文體,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再次煥發;詩歌與諺語的語言更值得誦記,誦記既得到科普知識,又得到美妙的漢語言。
“拓”,科普文教學的第三經。本著“拓”,課堂上就會產生強大的信息量,形成強大的信息場,這個場既是科普的,也是語言的、語文的。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3
【教學目的】
1.初讀,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品讀優美的語言,理解重點。
3.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熱情。
【教學步驟】
一、交流導入。
老師先自我介紹不過我不直接告訴你們,請你們來猜猜:(姓名藏頭詩略)
這是一首藏頭詩,同學們從這首詩中知道了老師的名字。是呀我們可以從語言文字中提取我們需要的相關信息。有一本特別的書,書上的文字與我們書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同學們通過預習知道這本書叫——大自然(板書)。這本書里有什么樣的文字呢?從這些文字中我們能讀懂什么呢?我們一起學習《大自然的文字》。(將題目板書完整)
二、初讀,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大自然這本書里有哪些文字?星、云、石等物除了課文中的你還知道哪些文字?(學生說)你們怎么知道的?(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腳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說明大自然的文字無處不在。
2、大自然這本書有這么多的文字我們來把它們進行歸類,分為上下兩冊并給他們去個名字好不好?(上冊叫神奇的天書;一本叫有趣的地書。神奇的天書的目錄有星、云、鳥;有趣的地書的目錄有石灰石、花崗巖。)(板書) 你們知道文章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教師小結:本文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空和大地,列舉我們周圍的自然現象加以說明,讀來趣味盎然。
三、品讀語言,突出重點
(一)自由讀課文2——6自然段,從“神奇的天書”和“有趣的地書”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段,說說你讀懂了那一種文字,獲得了什么信息。找到相應的句子后,試著用簡潔的語言歸納。
1.小熊星座:這是一個天文學中的術語,你們看這就是小熊星座,其中最亮的那顆叫——北極星,它正對著北方。所以——(板書指北方)
2.砧狀云:砧狀云預示著雷雨,這一點很容易讀懂。(板書預兆雷雨)
考考你,現在天空上出現幾朵云,哪朵是砧狀云?出示,生說理由。
(1)要知道砧狀云什么樣,就得先知道“砧”在文中指的是——鐵砧。你們看這就是打鐵用的鐵砧,左右伸出——兩個尖頭。
(2)那砧狀云應該就是——中間高聳,左右伸出尖頭的云。讀書就要這樣詞不離句,句不離想,能在生活中鑒別運用,這才是真的懂了。齊讀!
(3)其實另外三種云也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猜猜看(魚鱗云、棉絮云、城堡云)
3.石灰石:它的存在告訴了我們地質的變遷(板書曾是汪洋)
4.花崗石:板書“冰搬來”。這段話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1)這段文字中用幾個動詞寫花崗石?為什么這樣寫?
①“搬”“帶著”“披著”“穿過”(擬人手法發揮到了極致)
②聚焦這個字,由這個“爬”字你能猜到花崗石是怎么來到這兒的嗎?(看誰猜得最有畫面感播放:冰川運動畫面)(緩慢,緊貼地面,走得再慢也不叫爬呀!)被冰川帶到別處的大小不一的石塊,統稱漂礫,漂礫常常用做是識別冰川活動的標志。
(2)這段話句式很特別?你們找找看。
①說明文中有問有答,很常見,但連提三個問題的很少見。讀讀看,齊讀。多啰嗦,問一個不就行了嗎?(生談激發興趣)
②師生情景配合讀。(師讀第一句,你的問題是——你讀——不告訴你;接著問——還不告訴你;再問——就不告訴你)什么感覺?問得多好,一步一步把你心里的好奇給勾了出來。別吊胃口了,我們一起來讀讀答案。
③這次換一換,我來做那個提問題,吊胃口的人。(師故意調換問題的位置)我問得好嗎?(沒有層層深入)小結:看似無心的問,卻是用心地在遣詞造句
5、知識遷移。
①.大自然的文字只有這四種嗎?大自然的文字無窮無盡,你看出示圖:紅葉一片,是大自然的文字,上面寫著秋天。年輪一圈就是一歲。
②、從大自然的這些文字中我們了解了許多科學知識,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啟示:出示圖片螞蟻搬蟲子(為了生存合作互助);群居的蜜蜂講求團結、分工。烏鴉反哺、羊羔跪乳
(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因為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給我們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二)、既然大自然的文字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呢?我想給大家一個故事——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
小時候,他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每次他都受藏在一塊大石頭的后面。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李四光跑去問老師,又跑去問爸爸都沒有得到滿意的回答。
這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經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動的遺跡。他的這一研究成果,震驚了全世界。
從這個故事中總結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大自然?1、走進大自然,注意觀察。2、深入思考3、到書中尋找答案4、請教有學問的人......(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帶領我們走進神奇的大自然,讓我們來認識這篇課文的作者:伊林(1896-1953),前蘇聯科普作家。著有《幾點鐘》《黑白》《十萬個為什么》等幾十部科學文藝著作,作品知識性強,文筆流暢優美,在普及科學知識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課外作業:
1、你知道的哪些諺語中包含了“大自然的語言”?
2、我們學過的哪些詩中包含了“大自然的語言”?
板書:
大自然的文字
星座 辨別方向
云朵 識別氣象
石灰石 曾是海洋
花崗石 冰川運動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4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深入淺出地了解一些大自然中的知識。
2、能力目標: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大自然的知識,并向同學介紹大自然中的知識。
3、情感目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積極主動地觀察、了解、探索大自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諺語導入。
1、我們身邊的大自然是一個充滿奧妙的世界。人類的祖先通過長期觀察、探索,總結出一些規律,編成了自然現象的諺語,幫助我們認識充滿奧妙的大自然。
2、請看幾條諺語,(出示諺語)齊讀,有不理解的嗎?我們討論一下。
3、這些自然現象的諺語生動有趣,有人把它們稱為“大自然的文字”。
二、解題質疑。
1、(板書課題)齊讀。
2、看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為什么要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怎樣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我把這些問題寫下來,我們借助課文,逐個解決它們。
三、討論交流。
1、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
第一自然段有兩個“文字”,分別是指什么呢?
2、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
總的來說,大自然的文字可以分為“天書”和“地書”,我們給這兩本書編個目錄。(出示書目,補充板書)
你能借助課文的描寫,根據老師出示的圖片,給大家做一回解說員,分別介紹一下書上四種大自然的文字嗎?自由選擇一種,認真準備,精彩解說。
3、為什么要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板書:辨別方向、觀察天象、了解歷史……)
4、怎樣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板書:勤于觀察、勤于讀書、勤于請教……)
四、拓展知識。
1、老師這里有幾幅大自然的圖片,(出示圖片)你能從圖上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嗎?
2、你還了解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
3、老師給你們展示一些大自然的文字。(出示圖片資料)
五、總結延伸。
1、請大家欣賞我們五彩斑斕、奧秘無窮的大自然,其中有著內容豐富的文字等待大家去閱讀呢!(出示自然風光圖片)
2、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任務。
請大家從圖書、報刊、網絡等途徑收集有關“大自然的文字”的資料,以《大自然的文字》為主題,用“剪貼本”或“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出來,下周一交,我們將根據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抄寫認真、裝飾美觀等標準評選出一、二、三等獎,進行表彰。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5
教學內容分析:蘇教版小學十一冊第期七單元
這篇科普小品文生動形象的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2、通過課文知道知識不僅存在于書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觀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3、從中學習知識,樹立探索自然奧秘的志向。
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觀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難點:學習“花崗巖”一段的寫作方法。
學情分析:文章淺顯生動,通俗易懂,教學時倡導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開啟思維、積淀情感,并輔以議的方式,使學生對文本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本課的教學,既要教育學生從小學習、認識大自然,又要引導學生樹立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志向。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本文的體裁:科普小品文(師板書)
介紹作者:伊林及他的作品。
齊讀課題
二、品讀課文
(一)檢查預習的情況:
1、聽寫課文中的生字
對照檢查批改
讀一讀這幾個詞語
2、給“砧”字注音。(學生上黑板注音)
理解它的意思
(二)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1、思考課文寫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
2、把大自然的文字分為上下兩冊,分別給它們起什么名字?
(三)課文哪幾段寫了天書,選擇感興趣的段落多讀幾遍
1、轉換角色:你來當水手或飛行員介紹天上的文字
a、第二段:你現在是一名水手了,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出示小熊星座)怎樣尋找北極星。
引讀:水手讀懂了北極星,“即使沒有羅盤,也照樣不會迷失方向。”
b、第三段:誰愿意當飛行員,把你的經驗告訴其他飛行員。
如何識別砧狀云(出示圖片)
2、讀懂天書后,用簡練的語言把這兩句話補充完整
( )是( )的文字,它告訴我們( )。
( )是( )的文字,它告訴我們( )。
(四)再看看腳下的土地,自學5、6段,讀懂課文。
1、把這兩句話補充完整。
2、你覺的那一段寫得最有趣,從文中畫下來,體會這樣寫得好處。
學生交流,品悟文中比喻、擬人的寫法。以及質疑的寫法。
再讀一讀,感受作者形象的寫法。
(五)你們還懂得那些大自然的文字
自由讀第七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打開緊閉的門窗,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讀天上的每一顆星,讀地上的每一粒石子,感受大自然的無限樂趣。
板書設計:
北極星 辨別方向
砧狀云 大自然的文字 識別天象
石灰石 (觀察,查找,請教) 曾是汪洋
花崗巖 冰川運動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為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最后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圍繞人類與自然共生存,共發展的主題選擇的,作者用平實,通俗的語言介紹了深奧的大自然知識,并把它們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1.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現象。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們。
技能領域: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閱讀能力。
情感領域: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的思想感情。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根據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和新課標要求,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獲得有關大自然的一些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短語或句子。
二、教材處理: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各種能力的訓練,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方法: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學習。以探討問題為主,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四、學法指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層次,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五、教學設計:
1、導入課文:大自然豐富多彩,大自然奧秘無窮。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有關大自然的文章《大自然的文字》。
2、學生默讀自讀提示。
3、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并讀準字音。(出示小黑板)
霪(yin)雨鐵砧(zhen)
4、繼續讀課文,標好段序。
5、學生討論分析,明確全文24段,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1)敘述認識書面文字的好處,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介紹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及認識它們的作用、方法、成因。
第二部分可分三層:
第一層(2--4)
第二層(5--21)
第三層(22--24)
思考問題:(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認識它們對人類有什么好處?
(3)怎樣才能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歸納。
想一想:本文選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舉例子、作詮釋、分類別)學生可舉例回答。
6、揣摩重要詞語,句子。
例:文字真是好東西,認識了字,就可以讀完最厚的書。
“文字”不僅指書面上的文字,還指大自然的文字,最厚的“書”不僅指印刷的書,還指變幻無窮的大自然這部書。“好東西”形象地寫出了“文字”是人們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一種最好工具。
7、小結:學習本文可以和《大自然的語言》對比閱讀,同學們應該自己到大自然中多觀察,多積累知識,豐富自己對大自然的認識,長大后,多研究自然,讓它為人類服務。
8、作業:
附板書設計:
認識書面文字的好處
大自然的文字
承上啟下,總說大自然文字
空中文字及認識它們
介紹大自然的文字 分說大自然文字
地上文字、石灰石、漂礫
總說認識大自然的方法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2、分析重點句子,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拓展延伸,訓練能力
一、激趣導入,復習舊知
1、同學們,你知道公雞叫告訴我們什么?
2、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嗎?
大自然豐富多彩,她充滿著生命的神奇與魅力,大自然奧秘無窮。今天,我們一起去聆聽大自然的語言,她將引領我們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彩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出示第一段內容
2、分組讀,突出“天上”、“腳下”、以及兩個“每”。
3、質疑:從這段中,你讀懂了什么?
三、 學習第2——6自然段
1、出示自讀問題
(1)畫出課文中描述“大自然的文字”對人類的作用的句子,讀一讀
(2)找出第6自然段中的幾個動詞,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學生默讀
3、小組交流
4、檢查學習效果
四、精讀第7自然段
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有這么多好處,那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呢?(齊讀第7自然段)
1、出示句子:總是坐在家里的人,永遠不會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2、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五、小結課文,拓展延伸
1、談談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課堂練習
螞蟻搬家—— ? 蝌蚪水中游——? 白云飄得高高——?
六、總結課文
同學們,大自然豐富多彩,大自然奧妙無窮,讓我們熱愛大自然,積極探索大自然,并不斷破譯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人類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也只有這樣,我們人類才會有一個溫馨的家園。
七、作業
把你讀懂的大自然語言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文字
星星 辨別方向
新奇的天書{
云 預測天氣
石灰石
有趣的地書{ } 地質的變遷
花崗石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8
讀讀議議,議議寫寫——蘇教版十一冊《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談
[文本解析]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文學作品,它生動形象地把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三者融為一體。不僅告訴了我們有關大自然文字的種種,而且重點敘述了辯識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義。文章淺顯生動,通俗易懂,教學時宜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開啟思維,積淀情感,并輔以議的方式,使學生對文本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一方面既要教育學生從小學習認識大自然,另一方面又要引導學生樹立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志向。
[設計理念]
本文教學時采用讀議寫三結合的策略:在讀中內化文本,在議中升華文本,在寫中超越文本。力求凸顯簡簡單單教語文,簡簡單單學語文的教學新境界。
[設計過程]
一、讀————在讀中走進文本
(1)讀課題
從課題上能收集到哪些相關信息?(①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②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③大自然的文字是否神秘?怎樣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2)讀作者
①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可圍繞《十萬個為什么》一書)
②小資料閱讀:
伊林(1895—1953),蘇聯兒童文學作家、工程師,被稱為科普創作的巨匠。他致力于寫作通俗科學作品,如《十萬個為什么》、《人與自然》和《改造行星》等,對前蘇聯科普文學有一定貢獻。伊林誕生于烏克蘭。從小酷愛讀書,喜歡大自然,喜愛科學實驗。童年時期曾仔細觀察和研究螞蟻的生活情況,觀察天空和星象。這一切,為他日后用文藝的手法,詩一般的意境、創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礎。1914年中學畢業,因成績優異獲得金質獎章。從1924年起,他還在大學念書時就開始創作科學文藝性短文。1925年畢業于列寧格勒工藝學院。1927年創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讀者的喜愛,在這之后的30多年中,他為青少年創作了《幾點鐘》、《黑白》、《十萬個為什么》等幾十部膾炙人口的科學文藝著作,在普及科學知識、鼓舞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953年11月15日,在莫斯科逝世,終年58歲。
(3)讀通文章
①自由讀,讀正確;
②讀讀劃劃,對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③展示讀,分小組或以桌為組進行;
④指名讀,整體感知文本。
(4)讀懂文本
①精讀,讀懂了什么?讀出了哪些困惑?
②組織交流,教師引導
③重點閱讀,大自然的文字——“星(第二小節)、云(第三小節)、石頭(第五六小節)”
④回讀,走進文本。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我想這“讀”定然是少不了的。因為讀不僅僅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更加是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無聲對話過程。所以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為主,力求通過形式豐富的閱讀,讓學生們在讀的實踐中加深對文本的感悟與思考,發展自己的思維和情感,既得到一定的思想啟發,又為享受語文的美而積淀情感。]
二、議————在議中升華文本
(1)議“教師”
①教師小結: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文字》中充滿了智慧。“智慧”一詞不正是大自然“文字”的寫照嗎?
②議議,課文哪些語句能看出這樣的“智慧“?
如:“他們朝天望望,在許多由星星組成的星座當中,會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當中會找到北極星,有北極星的那邊就是北方。”
“有卷云就不會有好天氣,十成有九成是陰雨——————飛行云知道,砧狀云是雷雨的預兆。”
“它并不普通,它是石灰石————現在是城市的這塊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
“它不是人搬來的,而是冰搬來的。”
(2)議“自己”
①教師小結:這是我在讀完《大自然的文字》一文的所感所想,相信同學們也一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我們一起共同分享這些勝利的果實吧!
②議議,在你心目中《大自然的文字》又是什么呢?(如:神奇、力量、一本天書、觀察家的眼睛、實踐家的腿等等)
(3)議議,這是不是一種人性美呢?是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呢?(略)
[議的訓練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一方面注重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情意態度;一方面實實在在地于具體的思辯情境中鍛煉了口語水平、思維能力。在議中讀,在讀中議。既不游離于文本本身,又在走進文本的基礎上升華了文本。實際上這就是《新課標》里一直所提倡的探究性閱讀與創造性閱讀,這樣的閱讀也正是借助于議的手段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提高了文本的學習質量。] 三、寫————在寫中超越文本
(1)教師小結: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就像是一本百科全書,它需要我們去閱讀,去實踐,去發現。相信只要有了敢于攀登的精神,那么就一定能到達自己心中的顛峰。請敞開心扉,一起來描繪自己心中的大自然吧!
(2)摘錄,有關自然科學方面的常識
(3)寫一寫,《我眼中的大自然》、《大自然的神奇》、《我讀大自然這本書》、《大自然揭密》等。
[閱讀是積累,議論是吸收,而習作則是傾吐。在充分地讀、自由地議的基礎上,積極營造寫的氛圍,讓學生快樂地寫,無拘無束地寫。這不但培養了學生習作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習作的內容,鍛煉了學生習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良好語感的形成,活躍思維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漸漸形成。]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9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引導學生理解大自然的文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扣題導入,感知大自然的文字
教學此課時,我從回憶《大自然的語言》這首小詩導入,揭示課題,簡介作者。然后質疑: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呢?讓學生自讀課文后交流。(大自然的文字指星星、云、石灰石、花崗石)。如果我們把大自然看成一本書,那么根據課文把這本書分為上下兩冊,該怎么分呢?你能根據課文給上下兩冊分別取個書名嗎?(一本叫神奇的天書;一本叫有趣的地書。)教者板書。
二、自讀課文,讀懂大自然的文字
讓我們趕緊去讀一讀“神奇的天書”和“有趣的地書”吧。看看有什么收獲?當然你在讀書中有什么疑惑也可以提出來。讀后討論交流,教者板書,相機指導朗讀。
星星(北極星)————辨識方向
云(砧狀云)—————觀察氣象
石灰石——碎貝殼———這塊地方曾是一片汪洋
花崗石——冰川漂礫——周圍的森林是后來才長起來的
其中第四部分是理解的重點,要理解這塊花崗石是在森林里,上面披著青苔。本來應該是在山上的,怎么會穿過森林呢?學生找出書上的語句并不難,可是未必真正理解。我上課時結合了以前科學書上的一個小故事,告訴學生這叫“冰川漂礫”,是冰川帶著這些碎石從上游漂過來的,冰川融化了,石頭留在了這里。上面還布滿了擦痕,甚至有明顯的洞。那是與冰川撞擊的結果。后來河流可能消失了,長成了現在的森林。
這樣學生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爬”為什么要加引號,因為這是表示特殊的含義,意思是漂。在這里是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冰川和石塊緩慢移動的過程。
文章的這上下兩冊書是通過哪句話連接起來的呢?學習第4段過渡段。抓住一個“也”字,表明過渡。補充前一部分的總起句,或總結句。“我們頭頂的這片藍天,在會讀它的人看來,是一本神奇(有趣)的書。”
同學們,大自然神奇有趣,這節課我們只是學會了讀其中的幾個字而已,老師把剛剛在課上交流的內容寫成了一首小詩,出示小詩的前半部分,指名讀,齊讀。
三、拓展思維,想象大自然的文字
同學們,你們注意到了嗎,這首小詩的結尾是省略號,除了書上列舉的這些大自然的文字,在大自然這本書上,還有哪些文字呢?學生補充(月亮圓圓的,說明是農歷十五左右;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螞蟻搬家蛇過道,明天必有大雨到;烏龜背冒汗,出門帶雨傘……)你們能仿照著上面的句式來寫兩句嗎?學生說。
四、掌握方法,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看來大家對大自然觀察得非常細,要知道這正是看懂大自然的大自然這部大書的首要條件。那么我們要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還要注意什么呢?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這個自然就是告訴我們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就要(注意觀察、認真讀書、學會請教)老師同樣也以詩歌的形式寫了出來,齊讀后半部分小詩。
同學們,大自然神奇有趣,這節課我們只是學會了讀其中的幾個字而已,老師把課上交流的內容寫成的一首小詩,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它作為這本書的序,讓更多的人都能來讀一讀它,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大自然,積極探索我們的自然!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2、通過課文知道知識不僅存在于書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觀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3、從中學習知識,樹立探索自然奧秘的志向。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觀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等句子。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文字”引入,揭示課題
1、擁有一雙明亮眼睛的文人墨客總是善于發現翠竹的挺拔與松柏的蒼勁,用那飽含深情的文字描繪出大自然的雄奇與秀美。你平時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句?
2、知道文字有什么作用嗎?
咱們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了。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漢字的演變過程。我們一起看一看。
3、很漂亮,很神奇吧?其實,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板題】
二、自學質疑
1、 大自然的文字又是什么樣的?讓我們帶著問題進行小組學習。
請看要求:
a 、 組內串讀課文,并給出適當評價、建議;
b、學習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鐵砧、羅盤、星座”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a、 出示學生作業,集體批改。
b、交流詞語:指讀、解釋。出示鐵砧、羅盤、星座的圖片
快速瀏覽課文,說一說課文介紹的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
【板:星、云、石灰石、花崗石】
三、精講點撥 感知大自然文字的奇妙
1、這些文字組成了“大自然”這本奇妙的書,我們還可以把這本書分成上下兩冊。你能根據課文內容,為這兩冊書分別取個書名嗎?
2、趕快翻開這兩冊書,選擇你感興趣的段落多讀幾遍吧。
星: 【多媒體:“即使他們沒有羅盤,也照樣不會迷失方向”】齊讀。
這是什么原因呢?
云:1、這段第一句話中作者用了一個“也”字。聯系前文想一想為什么?【多媒體:“云,也是天空這本大書上的文字”】
2、砧狀云【多媒體出示圖片】。你覺得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石灰石:這石頭是由碎貝殼造成的呢。我們來看看它。
為什么讀懂了石灰石的人能夠肯定挖出石灰石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大自然的文字多么奇妙。【齊讀】
花崗石:這段文字比較長,作者還提出了許多問題。老師也給大家提兩個問題
1、【多媒體: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當時這……】憑一塊石頭,如何判斷出很久以前這兒沒有森林?
2、【那些冰塊從寒冷……】冰塊怎么會“爬”呢?
小組里面說說自己的想法。
3、 文章是如何將天書與地書連接起來的?
【多媒體: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在會讀它的人眼里,也是一本有趣的書】【齊讀】
這一段落我們把它稱作?
模仿這段,為前一部分天書補充一個總起句。
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學習運用過渡,這樣會使文章脈絡更清楚。
四、拓展遷移
1、我們快速翻閱了神奇的天書、有趣的地書,只是讀了其中幾個字而已。老師想考考大家,假若你在森林中不慎迷了路,你怎么辨別方向?
2、多媒體出示: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我們來賽一賽,看看哪一組同學讀懂的文字多。
每個組員至少出一題,先在組內說一說,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問答競賽。
五、總結
奇妙的文字,讓我們從大自然這本大書中獲取了無窮的知識,課后各小組把收集到的資料匯集起來,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為主題的小報。
【板書設計】
學案 鞏固案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2、學會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鐵砧、羅盤、星座”的意思。
3、通過課文知道知識不僅存在于書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觀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學習重點
激發學生觀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理解“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等句子。
學法指導
1、查找大自然的相關的資料。
2、學會聯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來理解重點詞語。
3、學會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試著解答。
4、學會使用不同的符號來為文章作批注。
學案
按要求預習:讀順課文、掌握生字、理解有關詞語、寫出對課文的總體的初步感受、提出一二個有價值或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
xún zhǎo mí shī yán rè céng jīng bèi ké
( ) ( ) ( ) ( ) ( )
qīng tái mào mì yù zhào sǒng lì gǒu xióng
( ) ( ) ( ) ( ) ( )
二、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絲縷(lǚ lǒu) 一綹(liǔ lǚ) 青苔(tái tāi)
鐵砧(zhēn zēn) 預兆(zhào tiào) 森林(sēn shēn)
三、互動探究
1、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章給我們講述了大自然的文字,使我們懂得了:找到 ,就知道 ;看到了 ,就知道 ;看到了 ,就知道 ;
看到了 ,就知道 。
2、“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
3、除了課文中提到了,你還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請試舉一、兩例說明一下。
鞏固案
一、在括號里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1、( )水手們沒有羅盤,他們( )不會迷失方向。
2、認識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會說,花崗石( )人搬來的,( )冰搬來的。
3、( )要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應當從小常到樹林里或者田野里走走,去注意觀察一切東西。
二、諺語填空。
1、冬天麥蓋三層被, 。 2、莊稼一枝花, 。
3、朝霞不出門, 。 4、一年之計在于春, 。
三、修改病句。
1、通過體育鍛煉,使我的體質增加了。
2、夏天,像火球似的炙烤著大地。
3、全班同學差不多都同意小紅當選班長。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11
寫說課稿在語言表述上,既要把問題論述清楚,又切忌過長,避免陳詞濫調,泛泛而談,力求言簡意賅,文詞準確,語言針對性強。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大自然的文字》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大自然的文字》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為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最后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
選的課文都是圍繞人類與自然共生存,共發展的主題選擇的,作者用平實,通俗的語言介紹了深奧的
大自然知識,并把它們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 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1.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現象。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們。
技能領域: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閱讀能力。
情感領域: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的思想感情。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根據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和新課標要求,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獲得有關大自然的一些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三) 教學重點、難點: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短語或句子。
二、教材處理: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
程中,得到各種能力的訓練,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方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學習。以探討問題為主,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合作
學習能力。
四、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層次,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五、教學設計:
1、導入課文:大自然豐富多彩,大自然奧秘無窮。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有關大自然的文章
《大自然的文字》。
2、學生默讀自讀提示。
3、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并讀準字音。(出示小黑板)
霪(yin) 雨鐵砧(zhen)
4、繼續讀課文,標好段序。
5、學生討論分析,明確全文24段,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1)敘述認識書面文字的好處,全文的引子。
第二部分(2--24)介紹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及認識它們的作用、方法、成因。
第二部分可分三層:
第一層(2--4)
第二層(5--21)
第三層(22--24)
思考問題:(1) 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 認識它們對人類有什么好處?
(3) 怎樣才能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歸納。
想一想:本文選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舉例子、作詮釋、分類別)學生可舉例回答。
6、揣摩重要詞語,句子。
例:文字真是好東西,認識了字,就可以讀完最厚的書。
“文字”不僅指書面上的文字,還指大自然的文字,最厚的“書”不僅指印刷的書,還指
變幻無窮的大自然這部書。“好東西”形象地寫出了“文字”是人們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一種最好
工具。
7、小結:學習本文可以和《大自然的語言》對比閱讀,同學們應該自己到大自然中多觀
察,多積累知識,豐富自己對大自然的認識,長大后,多研究自然,讓它為人類服務。
《大自然的文字》導學案 篇12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設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學生:小學 學科:語文2、課時:23、學生課前準備:(1)、預習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完成語文書上的描紅。(2)、利用工具書掌握文中的生字詞。(3)、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教學課題1、了解本文將大自然比作書本,而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及其蘊含的一些規律和道理就是這本書中的“文字”。2、本文的重點是要弄清課文寫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和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以及了解認識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途徑。3、通過學習課文,知道大自然中的文字無處不在,激發學生走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1、這是一篇文字淺易生動、富有趣味的科普性說明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2、本文作者巧妙地將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比作“文字”,并舉出實例引領小讀者去探索隱藏在這些獨特“文字”后面的學問和奧秘,以此來引導學生從小學會認識大自然,激發孩子們走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熱情。3、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較為容易把握,但本課涉及的科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教學時可以以議為主,加以指導,讓學生在搜集資料、思考與討論的過程中開啟思維,對文本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 四、教學方法1、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開啟思維、積淀情感,并輔以議的方式,使學生對文本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2、利用百度搜索網絡資源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知道大自然中充滿各種知識,激發他們觀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并從中獲得啟迪。 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有一本書叫《十萬個為什么》,同學們看過嗎?2、你們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嗎?他就是前蘇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科普作家,同時也是本文的作者——伊林。3、百度搜索作者伊林簡介、今天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大自然的文字》這篇課文。(板書課題:24大自然的文字) 二、初讀感知1、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2、百度搜索范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1、齊讀第一自然段。2、老師想問同學們,認識了文字,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從文中找句子。出示句子:我們認識了文字,就可以讀很厚的書,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3、那么大自然有文字嗎?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呢?它又在哪里呢?出示句子: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腳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4、“天上”與“腳下”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與兩個“每”字共同說明大自然的文字是無處不在的。5、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大自然的文字是無處不在的,正所謂“大自然不是缺少文字,而是缺少發現和閱讀文字的眼睛”。那么認識這些大自然的文字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呢以及怎樣才能去認識它們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一、回顧導入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而且這些文字無處不在,那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呢?2、自讀思考3、學生自讀后交流,板書:星星云石灰石花崗石4、此時的我們知道這大自然就是一本書,如果這本書可以分為上下兩冊,那么,你能根據課文給上下兩冊分別取個書名嗎? 交流:《神奇的天書》和《有趣的地書》5、既然是書,那就有文字,“天書”上的文字有哪些內容呢?(星星、云、)“地書” 上的文字有哪些內容呢?(石灰石、花崗石) 二、精讀課文1、認識這些大自然的文字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呢?先來看看第一種文字:星星,看看認識了它,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文字百度搜索羅盤、小熊星座圖片,指出北極星位置羅盤小熊星座圖片 2、緊扣關聯詞“即使……也……”由此可見,了解星星這種大自然的文字可以給我們辨別方向。(板書:辨別方向)3、是啊,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可是天空這本大書上的文字還遠遠不止這些呢,再讀課文,你還知道了什么?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文字百度搜索鐵砧、砧狀云的圖片資料鐵砧 砧狀云 4、飛行員知道,砧狀云是雷雨的預兆,應該離它遠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飛行,它會把飛機毀掉。所以,認識了云這種大自然的文字我們可以觀察氣象。(板書:觀察氣象)5、其實我們的勞動人民,早就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對觀察天氣氣候變化有了許多經驗總結,總結出了許多氣象諺語。百度搜索氣象諺語 6、所以說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天上的每一片云也是一個字。我們知道了這是神奇的天書,然而我們還要認識有趣的地書,正如第四自然段中講到的“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在會讀它的人看來也是一本有趣的書”。那么地書上又有哪些文字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百度搜索石灰石圖片資料 7、為什么憑一塊石灰石就能推測這里曾經是海洋呢?讓我們看一段視頻。百度搜索播放地質變化的相關網絡視頻、理解:看起來普通的石灰石,在懂的它的人看來,可以反映出地質的變化。(板書:地質變化)9、同樣是石頭,這塊花崗石又是怎么來的?指名讀第六自然段想看一看花崗石嗎?百度搜索花崗石資料圖片那么這塊巨大的花崗石是怎么來的呢?讀句子,找出句子中的動詞(搬穿爬帶走)10、冰塊是一下子把花崗石搬來的嗎?你從哪個字體會出來的?(爬)一個“爬”字,寫出速度之慢,可見作者動詞使用的準確,同時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借助擬人化的手法,活靈活現地寫出了大自然的神奇,讀起來也非常有趣。百度搜索網絡播放地質變遷的相關視頻、如果說,第五自然段寫的是由一塊石灰石我們知道了地質的變化,那么第六自然段我們了解到了由一塊花崗石知道了地質的變遷。(板書:地質變遷)12、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不僅認識了大自然中天書上的文字(星星、云)和地書上的文字(石灰石、花崗石)同時也知道了認識這些文字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三、拓展延伸同學們還知道大自然有那些文字呢?百度搜索大自然有哪些語言文字 四、探究途徑大自然的文字無處不在,那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途徑呢?齊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五、歸納總結同學們,大自然這本書神奇又有趣,這節課我們只是學會了讀其中的幾個字而已,而大自然的文字遠遠不止這些,我們只有走進大自然仔細觀察,深入思考,善于請教,才能讀懂大自然這本書,感受大自然的無窮奧妙! 六、布置作業走進大自然,尋找大自然的文字,并將自己的收獲寫成一篇博文,發表在班級的博客上,與同學們分享。 七、板書設計 星星 辨別方向 云 觀察氣象 24 大自然的文字 石灰石 地質變化
花崗石 地質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