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11冊第二課8—11頁
內容簡析:本文具體記述了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經過,歌頌了鄭成功的不朽的功業,指出了他是令人永遠銘記的民族英雄。
設計理念:本課教學緊扣“民族英雄”去解讀,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場面描寫到關鍵詞,突出文章寫作方法的教學,讓學生真正走近了鄭成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述課文。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4、學習課文寫法,能夠仿寫一個戰爭場面或其他活動場面。
教學重難點分析:課文重點是收復中國臺灣的經過,著重描寫了鄭軍官兵與荷蘭侵略者作戰的情景。教學重點是學習課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想象戰斗場面,了解鄭成功的偉大功業。
課前準備:
1.搜集鄭成功的相關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來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對鄭成功這位民族英雄,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帶著你的了解,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課題。(生齊讀)
2.回顧收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通過兩件事來寫鄭成功的: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不是無情物。文章總是表述著作者一定的感情。讀了課文,我們感受到了課文中濃濃的情感:面對荷蘭侵略者殘酷的奴役,我們_____這伙強盜;聆聽鄭成功慷慨激昂的表達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我們________。那么,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偉大功業,又會引發我們怎樣的感受呢?讓我們繼續——
(板書:收復中國臺灣 建設中國臺灣)
(設計意圖:1.整體把握文章寫作思路,從寫法入手閱讀課文。在學生初學課文的基礎上設計這樣的環節是為了讓學生先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不僅如此 ,本環節設計還旨在引導學生從文章寫法的角度來讀課文即:本文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抓住什么來寫的。
2.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學生初讀基礎上,引導學生體驗課文中所體現的作者的感情,通過學生的情緒體驗來展現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引導學生說出初讀后的不同感受:氣憤、痛快、開心、激動……為下面的教學奠定基調。)
二、閱讀“收復”段落。
1.讓我們先來讀一讀介紹鄭成功的第一件事:收復中國臺灣。文中哪幾小節寫了鄭成功收復臺灣?(4——6節)
2.先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幾小節,想一想:課文是怎么寫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抓住了哪幾個場景?(戰斗前——戰斗中——戰斗后)
(設計意圖:這兩個環節能夠引導學生迅速了解“收復中國臺灣”段落的寫作思路。)
3.讓我們走近鄭成功,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主要抓住什么來寫鄭成功的?(戰前準備充分或對戰斗充滿必勝的信心)
4.文中的哪些描寫讓你感受到鄭成功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劃出來讀一讀。
交流:(1)紀律嚴明、軍容整肅讓鄭成功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2)出示“鄭成功在一群……戰旗招展”
(抓住“風帆蔽空、戰旗招展”問學生:讀到這兩個詞語,你能想象一下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抓住“綿延”問學生有什么體會)
交流后讀。從你們的朗讀之中老師確實感受到鄭成功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5. 同學們,鄭成功戰前準備充分,鄭軍官兵士氣高漲,充滿必勝的信心,要與荷蘭侵略者決一死戰。一場惡戰在所難免,老師想請大家根據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把鄭軍與荷蘭侵略者的戰斗場面讀一讀。
(思考:
1.這段對戰斗場面的描寫,為了表現鄭軍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邊讀邊試著用不同的線條劃一劃。
2.在這些戰斗場景中你覺得哪一個場景最精彩,為什么?)
自由讀后交流。
我們首先來交流一下這段話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現了鄭軍官兵的英勇?誰來讀一讀?
a.第一句教師點撥:冒著炮火、駕著艦船、團團圍住敵人,多么英勇的鄭軍官兵!
b.第二句讀到這個場面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生:高興、痛快。師:是呀,炮彈擊中敵艦的彈藥庫,真是大快人心。
c.第三句敵人再也沒法逃脫了。
那么又有哪些內容從側面襯托了鄭軍官兵的英勇呢?
交流:a.“負隅頑抗”是什么意思?“隅”本指角落,在這句話中隅指的是什么?
敵人企圖…………負隅頑抗,他們的陰謀會得逞嗎?
像“負隅頑抗”這樣的含有批評、貶斥之意的詞語我們稱它為貶義詞。
b.“驚恐萬狀”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敵人會有怎樣的丑態?
這是描寫敵人丑態的內容,和表現鄭軍官兵的英勇有關系嗎?
敵人的恐懼、無能更加襯托出鄭軍官兵的英勇。
那么在這些戰斗場景中你覺得哪一個場景最精彩,為什么?
(出示打中彈藥庫段落,討論:鄭軍官兵英勇戰斗的場景應該很多很多,那么文中為什么要抓住這樣一個場景來寫呢?)
6.齊讀: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把這段話讀一讀,感受一下鄭軍的英勇善戰。
生齊讀。
(設計意圖:1.著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文字是抽象的,這些抽象的文字經過有機組合,加上讀者的想象,就變成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這段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風帆蔽空、戰旗招展”問學生:讀到這兩個詞語,你能想象一下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抓住“綿延”問學生有什么體會等都在學生面前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2.緊扣寫法,學習“文理”。語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感悟上,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指導學生閱讀,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本環節教學緊扣“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點面結合”的寫法,讓學生在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揣摩文章的寫法,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3.將詞語教學與具體的語境結合,避免了枯燥的分析與講解,實現教學目標,突破了褒義詞與貶義詞區分這一教學難點。)
7.正是由于鄭軍官兵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他們才勇往直前,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驚恐萬狀,最后只好統統舉手投降。鄭成功終于把侵略者趕出了中國臺灣,鄭成功率領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地進入了中國臺灣,中國臺灣人民夾道相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鄭成功軍隊進入中國臺灣的情景吧!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
鄭成功的軍隊進入中國臺灣,受到了中國臺灣人民的熱情歡迎。文中抓住人們的哪些表現來寫的呢?
(理解“喜出望外”,褒義詞)
(理解“載歌載舞”人們多么開心啊!)
開心齊讀。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的教學突破教學難點,降低教學難度。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通過讀文、想象,感受了文章表達的情感,想象出文章描繪的畫面。)
三、閱讀“建設中國臺灣”。
1.當鄭成功收復臺灣后,他是怎樣建設中國臺灣的?
老師想請同學們討論學習這一部分內容。課文抓住哪幾方面來寫鄭成功建設中國臺灣的?
2.討論后概括(大力發展生產力、興辦學校)
3.鄭成功收復臺灣后,還為建設中國臺灣做了許多貢獻,文中為什么只選取了這兩方面來寫呢?
(引導:只有發展生產,人們才能豐衣足食;只有興辦學校,大家才能學到知識。這是鄭成功為建設中國臺灣做出的巨大貢獻,所以抓住了這兩點來寫。)
4.讀到這兒老師想請同學們來思考一下:鄭成功的一生南征北戰,有無數的豐功偉績,而本文為什么只選取了收復中國臺灣和建設中國臺灣來寫呢?
所以我們在寫人物時應該抓住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材料來寫。
(設計意圖:文章內容有詳有略,教學安排也收放有度。“建設中國臺灣”相對于“收復中國臺灣”寫得比較簡略。本段教學既做到放手讓學生自學,又拓展了教材寬度,再次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方法的教學有機融合到一起。)
四、升華,突出中心。
1.強化“民族英雄”:
【師:假如沒有鄭成功挺身而出,率領千千萬萬個鄭軍官兵去收復中國臺灣,中國臺灣人民還會這么喜出望外嗎?
生:不會。
師:還能這樣載歌載舞嗎?
生:不能。
師:還能安居樂業,發展生產嗎?
生:不能。
師:還能開辦學校,學習文化嗎?
生:不能。
師:是的,沒有鄭成功,這一切都不可能。鄭成功的偉大就在這里,所以人們稱他為——
生:民族英雄!】
2.強化“不會忘記”
師:所以我們說,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偉大功業——
生: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師:是的,面對這樣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誰又怎能忘記呢?面對這樣一位36歲抗擊荷蘭侵略者,多年抗戰勝利后,卻又與世長辭了的英雄,臺灣同胞怎能忘記?每一位中華兒女又怎能忘記?
(最后畫面定格在“鄭成功塑像”。》
3.強化“崇敬”:
師:面對這樣一位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生:鄭成功!你永遠長眠在我們的心中!
生:鄭成功!你是中國臺灣人民的大救星!
生:鄭成功!你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生:不管過去了多少歲月,人們都將記住一個永恒的名字——鄭成功!
(設計意圖:適度延伸拓展,注重提升。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意開發課程資源。在閱讀對話的過程中,教師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延伸拓展,能豐富學生的感受和理解,進一步激發情感,有效提升對話的層次。本環節在回歸整體后,老師通過深情描述層層推進:強化“民族英雄”、強化“不會忘記”、 強化“崇敬”,隨即映示相關網絡圖文資料,升華學生情感,至此,鄭成功這一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在學生頭腦里就完全建立起來了。)
五、作業
1、復述課文,把鄭成功這個歷史故事將給你身邊的人聽。
2.觀察校園生活的一些場面,學習課文寫法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收復中國臺灣
鄭成功
(民族英雄)
建設中國臺灣
(總設計意圖:
一、從“寫什么”到“怎么寫”。
學生完成第一課時的學習之后,能夠很輕松的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而本課時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知道課文寫了什么的基礎上學習文章寫法,落實怎么寫的問題。“課文是通過兩件事來寫鄭成功的”,“ 這一段主要抓住什么來寫鄭成功的?”,.“這段對戰斗場面的描寫,為了表現鄭軍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描寫。邊讀邊試著用不同的線條劃一劃。”……這些問題的引導使課文的寫作思路一步步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揣摩文章的寫法。
二、尊重獨特感受,彰顯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主要因為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各個不同,存在著鮮明差異。因此,教學設計中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允許學生對課文的詞句有不同的體驗,鼓勵學生在讀懂全文的前提下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使個性得到彰顯。只有學生的個性得到彰顯,才能充分激活思維,有效進行思維碰撞,對話才能不斷深入。
三、在語境中運用詞語。
本課中詞語的教學也很重要。本教學設計注重在語境中運用詞語,這樣內化了課文語言,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特別是本課詞語中有部分詞語要求學生能夠區分褒義詞和貶義詞,將詞語放入語境中的教學就顯得更為可貴。)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2
《鄭成功》教學設計三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05
《鄭成功》教學設計三
實踐 感悟 入情 ——《鄭 成 功》教 學 設 計
作者:朱衛東 來源:轉載 發布時間:-7-31 15:24:45 發布人:admin
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一、教材說明蘇教版小語第九冊26課《鄭成功》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依循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了解情況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二、教學目標 1、通過網絡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了解中國臺灣和鄭成功的有關資料,感受鄭成功的豐功偉績,提高獲取、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述課文。 3、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通過對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三、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通過網絡查閱中國臺灣和鄭成功的有關資料。 2、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 3、多媒體課件、道具等。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孩子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英雄人物燦若群星,仁人志士數不勝數,請看——(課件出示一組民族英雄錄像),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民族的棟梁。(將鄭成功的畫像定格在屏幕上),其中這一位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板書課題)(二)交流信息,了解人物。 ①孩子們,對鄭成功這個人物你了解嗎?(用一兩句話簡要概括)你們是怎么知道呢?(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學生搜集的一些圖片及文字等資料,相互交流)。 [教學設想:借助網絡,學生自主探索,搜集了大量有關鄭成功的資料,這是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深化了課內閱讀,突出了語文教學的開放性。] ②課前預習特別是運用現代技術上網查閱、搜集信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課前已經認真預習了,帶生字的詞語會讀嗎? ③出示一組詞語指名讀,教師隨機糾正并鼓勵。 △讀一讀,相信你們一定能讀準! 殘酷、徭役、慷慨、碎片、融洽 ④你讀得真好!就請來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讀看。生字這個“攔路虎”了,讀書就順暢多了。 [教學設想:培養學生獨立的識字能力]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讀課文,要求把字音咬準,句子讀通順,有疑問可查閱工具書或交流合作共同完成。 2、讀完了課文以后,請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鄭成功的偉大功績?(板書: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 3、根據這一句話能不能設計一些問題呢? 4、在這些所提的問題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呢?過渡:根據大多數同學的意見,大家最感興趣的是鄭成功如何“收復中國臺灣”。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 [教學設想:抓住文中的關鍵句,這樣就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問題讓學生提,答案讓學生思,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引導者,誘導者。] (四)精讀感悟,披文入境 1、課前老師搜集了一段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錄像,我猜想大家一定很喜歡,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出示電腦課件) 2、看完了這一段錄像以后,你們有哪些感受呢? 3、下面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4—5節。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劃,把你認為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來,再讀一讀,然后小組相互交流。 4、學生精心讀書,教師巡回指導。 5、假如這時候你就是一名水兵,或者是一名將領參加這次戰斗感受會怎么樣呢?能不能通過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呢? [教學設想:學生提出每一點感受,教者隨即讓學生找出句子反復閱讀,啟發聯想,領略課文的氣勢和內蘊。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如:學生在反復閱讀“這支前進中的龐大軍隊……戰旗”。仿佛看到一支紀律嚴明、軍容整肅、威武雄壯的隊伍站在面前;在讀到“英勇的鄭軍官兵……失去威力”時仿佛看到鄭軍官兵勇猛善戰的情景。……學生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來表達當時那種內心真切感受,同時也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五)設置場景,積累內化。 1、鄭成功的軍隊勇猛善戰,終于打敗了荷蘭侵略者,勝利地收復了中國臺灣,將士們決定舉行一次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課件出示:新聞發布會場景,并伴奏喜慶音樂。) 2、主持人講話:新聞發布會,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鄭軍官兵的部分將士介紹一下當時收復中國臺灣的激烈場面; ②回答中外記者的問題。 3、各小組推薦一名將士上臺參加新聞發布會。(戴上軍帽子)看誰表演好,老師就把這頂具有重大意義和紀念價值的帽子送給你。 4、主持人小結:今天的這個新聞發布會開得非常成功,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 [教學設想:創造性地復述課文內容實際上是一種積累內化的過程,使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而且形式新穎,學生興趣盎然。] 五、教學后記 《鄭成功》是蘇教版小語第9冊中的一篇課文。教者力求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精神,牢記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努力營造平等、寬松、民主、愉悅、互動的氛圍。教者作了以下精心構思并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 1、 由于學生現在的時代與文章介紹的內容相差甚遠,也不可能帶著學生去尋找古跡,因此,學生很難從文章本身產生對鄭成功的理解,怎樣引導學生用什么方法去學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教學過程的設計來看,教者著力體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讓學生自己上網查找獲取資料,可以實現學生從“服從書本———跳出書本———回歸書本”的理想境界。 2、在第一范文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往往表現在如何巧妙地理解語言文字的切入點,本文中的哪一句最能概括鄭成功的偉大功績?學生通過認真地分析、閱讀,很快就能找準正確的答案。俗語說:牽一發而動全身,找準了切入點,就能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尋找到開啟蘊藏在課文中的思想情感內涵的金鑰匙。 3、創設與本課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學習任務”進入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化和形象化,例如:課題的導入、收復中國臺灣的過程、新聞公布會等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 4、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活動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要使學生能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充分發揮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為此,在學習時,內容由學生選,感受讓學生談,書本讓學生讀,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發生根本的變革,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一范文 www.kongtiaoguanjia.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鄭成功)本文轉載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以人名為題,點出故事的主人公。課文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課文第一節以一句話對鄭成功的籍貫進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對其加以限定,這種行文結構考慮到兒童的閱讀心理。第二節開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點出了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國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段中全文舉足輕重,它是鄭成功對中國臺灣人民的關切和收復中國臺灣的堅定決心的情感基礎。第三節交代了鄭成功立志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第四節交代了戰斗之前鄭成功充分的準備工作,正義之師的威武雄壯以及鄭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節重點寫了戰斗的場面。第六節作者通過中國臺灣人民的反響,寫軍民歡慶勝利的熱烈場面和喜悅心情,揭示了中國臺灣人民與鄭成功愛國之師心心相印的緊密關系。第七、八兩節寫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發展建設中國臺灣,雖然寫得簡略概括,但利于學生對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有一個全面的的認識。最后一節寫人們永遠不忘民族英雄的偉大功業,呼應了文章一開始對鄭成功民族英雄的稱謂。我在設計第二課時時,緊緊圍繞“民族英雄鄭成功”來教學。思路是從“鄭成功”-“英雄鄭成功”-“民族英雄鄭成功”,層層滲透,把鄭成功的民族英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忘不了民族英雄鄭成功,從內心產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學生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文中并沒有多么深奧的詞句,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理解這篇課文應該并不難。只要學生能抓住圍繞中心的重點詞句用心去讀,必能有所悟,有所感。通過全文感受的變化過程,就有最后的收獲――愛國情感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設計理念]
1、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是給學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2、語文能力――強調學會閱讀和朗讀,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
3、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
3、理解文中重要詞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鄭成功
2、簡介鄭成功
三、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①劃出課文里的生字詞
②聯系上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殘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許、鐵甲船、街頭巷尾、融洽、酋長、負隅頑抗
③給自然段寫上序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自學情況
①出示本課生字詞讀準字音
②學生解釋詞語,老師確定答案
③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④齊讀課文
3、通過昨天的預習,同學們對鄭成功已有一些了解。但我相信同學們把《鄭成功》這篇課文再認認真真地、仔仔細細地讀一篇,你對他肯定有更深刻的認識。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讀。(學生自由地讀課文,教師巡視中聽個別學生讀書,加意指導)
①誰能說說自己的讀后收獲?
②同學們只把課文讀了一篇,就有了這什么多收獲,值得表揚!其實文中有一段話,已經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讀讀看,看誰先找到它?
③學生齊讀最后一節
④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⑤教師板書: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
⑥再讀讀,看書中哪些地方是寫“收復中國臺灣”的,哪些地方是寫“建設中國臺灣”的?
⑦給課文分段。
3、指導生字書寫,并用鋼筆描紅、臨寫
①教師范寫,揭示注意點
②學生動筆描紅、臨寫,老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③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字寫得好的同學。
四、作業
1、抄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
2、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3、小練筆: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為開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續寫。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幻燈出示鄭成功圖片和一段歷史資料。
2、學生閱讀資料。
3、讀了這段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4、你們想想,課文中哪一節概括了你們的想法?(齊讀)
5、那么鄭成功他對此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二、精讀課文
1、鄭成功是怎么說?學生讀,出示:“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2、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決心之大)
3、讓我們一起慷慨激昂地讀這句話。
4、鄭成功又是怎么做的呢?
5、學生說,出示相應課文內容。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相機板書:準備充分)
6、在鄭成功的率領下,這支紀律嚴明,軍容整肅,充滿必勝信心的鄭軍官在這場偉大的戰斗中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讀第五小節,畫出描寫鄭軍官兵和敵人的詞句,你從中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大獲全勝)
7、正是由于鄭軍官兵的一片愛國之心,他們才勇往直前,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驚恐萬狀,亂作一團。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第5節。
8、我們勝利了,中國臺灣人民自由了。所以中國臺灣人民個個喜出望外――(齊讀第6節)
9、鄭成功率領鄭軍官兵大獲全勝,趕走了荷蘭侵略者,在這最開心的時刻,中國臺灣人民一定會緊緊圍住鄭成功大聲喊道:您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板書:民族英雄)
10、鄭成功的偉大功業不僅表現在收復中國臺灣,還表現在哪些方面?(相機板書:發展生產、開辦學校)
11、是的。沒有鄭成功,這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人們稱他為――民族英雄!(齊說)
三、總結全文
1、出示圖片,定格在鄭成功。這些圖片說明了什么?
2、齊讀最后一段
3、這時你最想對他說點什么?
四、作業
(一) 課堂作業
1、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為開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續寫。下面詞語可供選用:膽戰心驚、哭爹喊娘、跪地求饒、東躲西藏、屁滾尿流、魂飛魄散、鬼哭狼嚎
(二)家庭作業
1、簡要地復述課文。
2、學習第五自然段的寫法,描繪一個你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的戰斗場面。
3、 通過去圖書館或上網搜集有關鄭成功的事跡。
五、板書
決心之大
收復中國臺灣 準備充分
民族英雄鄭成功 大獲全勝
建設中國臺灣 發展生產
開辦學校
鄭成功(說課材料)
一、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以人名為題,點出故事的主人公。課文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課文第一節以一句話對鄭成功的籍貫進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對其加以限定,這種行文結構考慮到兒童的閱讀心理。第二節開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點出了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國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段中全文舉足輕重,它是鄭成功對中國臺灣人民的關切和收復中國臺灣的堅定決心的情感基礎。第三節交代了鄭成功立志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第四節交代了戰斗之前鄭成功充分的準備工作,正義之師的威武雄壯以及鄭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節重點寫了戰斗的場面。第六節作者通過中國臺灣人民的反響,寫軍民歡慶勝利的熱烈場面和喜悅心情,揭示了中國臺灣人民與鄭成功愛國之師心心相印的緊密關系。第七、八兩節寫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發展建設中國臺灣,雖然寫得簡略概括,但利于學生對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有一個全面的的認識。最后一節寫人們永遠不忘民族英雄的偉大功業,呼應了文章一開始對鄭成功民族英雄的稱謂。我在設計第二課時時,則抓住了學生的情感線路,從“氣憤”-“激動”-“痛快”-“開心”。這樣一個感受變化過程,讓學生讀有所感,有感而發,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二、基本理念
作為一名在語文教學第一線工作了8年的語文教師,我認為應該把下面幾種觀點,貫穿于我們的每節語文課之中。(不對的地方,請進修校老師指出)
1、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課課要練。教會學生自己會學習語文。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語文閱讀教學要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方法。
4、評價要有智慧和藝術。
三、教學設計
五、導入
6、幻燈出示鄭成功圖片和一段歷史資料。
7、學生閱讀資料。
8、讀了這段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讓學生閱讀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從內心對其憤恨。從而引鄭成功。
六、精讀課文。抓住鄭成功說的話,做的事。來體現他的偉大功業,民族英雄的形象。
作業設計,根據課后習題設計了相關練習,并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4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鄭成功》,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敘了明清之際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共九個自然段。課文依循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圍繞“民族英雄”這一中心,著重記敘了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詳細經過,描寫建設中國臺灣部分相對簡略,文章展示了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氣節。課文的情節性強,《課程標準》對5、6年級段的閱讀有這樣的要求:對于像《鄭成功》這類敘事類作品,能了解故事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同情,崇敬感受。
文章故事性強,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只要稍微預習,就可以基本掃清字詞障礙,而且比較容易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但要透過字里行間去感悟鄭成功的民族氣節,對于遠離時代背景的學生來說可能有一點困難。因此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直切重點,第一課時著重引導學生學習“收復中國臺灣”部分的內容。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學習課文第1-6自然段,知道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經過。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中描寫收復中國臺灣的部分。3、通過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不必在具體內容上多花時間,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了解戰斗場面的激烈,以及鄭軍官兵的勇敢;了解臺灣同胞從“痛恨”到“痛快”的心里過程。同樣,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課前我做了如下準備:讓學生運用多種手段,查找鄭成功的有關資料,對鄭成功有個初步的了解。制作多媒體課件,查找有關地圖和相關電影,使學生加深對這一歷史史實的了解。《課程標準》一再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新性閱讀能力,使閱讀真正成為一種“悅讀”,成為我設計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因此本課我安排了兩教時。而了解臺灣同胞深受的苦難,以及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故事,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被安排在第一課時因此第一課時是突破重難點的關鍵課時。接下來,我著重講一講這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初識英雄
1、課剛開始,老師先介紹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愛國將領、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從而導出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來了解一位民族英雄——鄭成功。
2、然后引導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鄭成功的資料,使學生對鄭成功這個人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把指導充分預習作為一種長期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這與葉圣陶教育思想中的“教是為了不教”相吻合。】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老師設問:課文《鄭成功》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哪些事跡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輕聲讀課文,同時還要求學生把生字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詞,指名朗讀
(2)讀完生詞之后,老師提出問題: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主要寫了什么?讓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4、老師接著再問: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鄭成功收復臺灣?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他建設中國臺灣?這樣就把課文的脈絡理清楚了。便于下面的學習。
5、接著,就過渡到下面的內容:鄭成功是如何收復中國臺灣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樣設計,可以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講,字詞的障礙完全可以自己掃清。另外,理清課文的條理對開展下面的教學活動十分有利。】
三、讀中品味,學文悟情
(一)首先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學生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并想一想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討論
讓學生從“強占”、“殘酷地奴役”、“恨透”這些詞句中體會荷蘭侵略者的殘暴行為,
3、教師出示補充材料:在荷蘭人統治地38年中,他們無惡不作,將手無寸鐵的居民趕到一個地方集中,用大炮進行轟擊,他們還進行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中國臺灣人民稍有發抗,就用極惡毒的刑法對付他們。他們也把中國人抓到南洋當苦力,為他們掙白花花的銀子。一船一船地運到荷蘭去。這就是文中“殘酷地奴役”的具體含義。
4、然后讓學生想象這一幕幕情景,并說說自己的感受。以及體會臺灣同胞對敵人的痛恨之情。
5、指導學生帶著這種感情朗讀這一段。【我認為補充材料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中國臺灣人民所遭受的苦痛,以及對荷蘭侵略者更為深切的恨,為下文寫鄭成功收復臺灣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指導學生思考:鄭成功站在山頭上眺望,他想干什么呢?
2、課件出示:“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
讓學生體會話的含義并理解“慷慨激昂”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體會要讀好“自古以來”“中國的”“一定要”“決不允許”等詞要重讀。
接著讓學生用“慷慨激昂”的語氣讀好這段話。先指名指名讀,再齊讀。【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感悟鄭成功話語的含義,反復地讀好他慷慨激昂地語調,使學生能夠體會鄭成功收復臺灣決心之大。】然后用:鄭成功是怎樣收復中國臺灣的呢?這個問題過渡到下面的內容。
(三)學習課文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1、我讓學生們自由讀課文第4-6自然段,讀后想一想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向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3、結合學生回答得出三幅畫面分別是東征 海戰 歡慶
4、師繼續設問:哪一幅畫面給你的印象深呢?學生講到哪一幅畫面,就先學習哪一段[這樣設計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三個畫面,充分發揮學習地自主性,深入地去品讀這部分內容,而不是牽著學生走,這樣收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和各自的情感體驗可以充分表現出來。]
a當學生講到“東征”畫面
1、什么地方給你印象深?
2、出示標有廈門和中國臺灣地理位置的地圖:了解廈門到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隔著中國臺灣海峽,約有100多公里。在了解了地形之后,回到課文中,
3、鄭成功在作戰前還做了什么?請學生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4、然后出示填空,讓學生完成:鄭成功在廈門 、 、 ,使他擁有了一支_____的軍隊,他此時充滿了 。
b、當學生講到“海戰”畫面
1、讓學生自己默讀第五自然段,把描寫鄭軍的句子畫下來,并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與能力習慣的養成相結合”】這也正是葉圣陶教育思想的關鍵所在。
2、討論交流
抓住駕著“團團圍住”、“沖去”、“鉤住”等動詞體會鄭軍的英勇善戰。
指導學生讀好這些句子。找出文中寫敵人的句子之后,理解“負隅頑抗”的意思,以及敵人憑什么“負隅頑抗”?結果怎樣?
4、第五自然段學完后小結寫法:在 “海戰”的這一自然段中,描寫鄭軍官兵用了許多表示動作的詞來突出鄭軍的英勇善戰;同時,也寫了敵人的狼狽來反襯出鄭軍的英勇。如此神勇的士兵,只有優秀的將領才能訓練出來,從而引導學生體會,鄭成功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優秀將領。
將電影《鄭成功》中的戰斗場面的片斷放給學生看,使學生對這次戰斗的印象更加深刻。
c當學生講到歡慶場面
1、體會戰斗勝利后最開心的應該是臺灣同胞了。課文是怎樣描繪人們歡慶勝利的?讓男生齊讀這一自然段。2、讀完后交流: 3、并讓學生說說人們此時的心情除了用“喜出望外”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成語來形容?用這種方法來拓展學生的詞匯。
四、總結全文,深化認識
因為鄭成功收復臺灣,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讓學生體會他因此而被稱為“民族英雄”。體會他為了本民族的利益而與外來侵略者進行戰斗從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使學生對他產生無比的崇敬之情。
五、作業設計
1、抄寫文中的生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復述文中描寫鄭成功收復臺灣部分的內容。 【從而讓學生把“文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這兒也滲透了葉圣陶的教育思想。基礎知識的訓練和能力培養并重,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更好的發展。】
六、板書設計
東征
收復中國臺灣 海戰
鄭成功 歡慶
(民族英雄) 建設中國臺灣 ?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以人名為題,點出故事的主人公。課文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課文第一節以一句話對鄭成功的籍貫進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對其加以限定,這種行文結構考慮到兒童的閱讀心理。第二節開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點出了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國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段中全文舉足輕重,它是鄭成功對中國臺灣人民的關切和收復中國臺灣的堅定決心的情感基礎。第三節交代了鄭成功立志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第四節交代了戰斗之前鄭成功充分的準備工作,正義之師的威武雄壯以及鄭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節重點寫了戰斗的場面。第六節作者通過中國臺灣人民的反響,寫軍民歡慶勝利的熱烈場面和喜悅心情,揭示了中國臺灣人民與鄭成功愛國之師心心相印的緊密關系。第七、八兩節寫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發展建設中國臺灣,雖然寫得簡略概括,但利于學生對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有一個全面的的認識。最后一節寫人們永遠不忘民族英雄的偉大功業,呼應了文章一開始對鄭成功民族英雄的稱謂。我在設計第二課時時,緊緊圍繞“民族英雄鄭成功”來教學。思路是從“鄭成功”-“英雄鄭成功”-“民族英雄鄭成功”,層層滲透,把鄭成功的民族英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忘不了民族英雄鄭成功,從內心產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學生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文中并沒有多么深奧的詞句,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理解這篇課文應該并不難。只要學生能抓住圍繞中心的重點詞句用心去讀,必能有所悟,有所感。通過全文感受的變化過程,就有最后的收獲――愛國情感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設計理念]
1、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是給學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2、語文能力――強調學會閱讀和朗讀,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
3、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
3、理解文中重要詞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6、鄭成功
2、簡介鄭成功
三、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①劃出課文里的生字詞
②聯系上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殘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許、鐵甲船、街頭巷尾、融洽、酋長、負隅頑抗
③給自然段寫上序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自學情況
①出示本課生字詞讀準字音
②學生解釋詞語,老師確定答案
③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④齊讀課文
3、通過昨天的預習,同學們對鄭成功已有一些了解。但我相信同學們把《鄭成功》這篇課文再認認真真地、仔仔細細地讀一篇,你對他肯定有更深刻的認識。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讀。(學生自由地讀課文,教師巡視中聽個別學生讀書,加意指導)
①誰能說說自己的讀后收獲?
②同學們只把課文讀了一篇,就有了這什么多收獲,值得表揚!其實文中有一段話,已經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讀讀看,看誰先找到它?
③學生齊讀最后一節
④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⑤教師板書: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
⑥再讀讀,看書中哪些地方是寫“收復中國臺灣”的,哪些地方是寫“建設中國臺灣”的?
⑦給課文分段。
3、指導生字書寫,并用鋼筆描紅、臨寫
①教師范寫,揭示注意點
②學生動筆描紅、臨寫,老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③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字寫得好的同學。
四、作業
1、抄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
2、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3、小練筆: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為開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續寫。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幻燈出示鄭成功圖片和一段歷史資料。
2、學生閱讀資料。
3、讀了這段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4、你們想想,課文中哪一節概括了你們的想法?(齊讀)
5、那么鄭成功他對此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二、精讀課文
1、鄭成功是怎么說?學生讀,出示:“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2、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決心之大)
3、讓我們一起慷慨激昂地讀這句話。
4、鄭成功又是怎么做的呢?
5、學生說,出示相應課文內容。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相機板書:準備充分)
6、在鄭成功的率領下,這支紀律嚴明,軍容整肅,充滿必勝信心的鄭軍官在這場偉大的戰斗中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讀第五小節,畫出描寫鄭軍官兵和敵人的詞句,你從中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大獲全勝)
7、正是由于鄭軍官兵的一片愛國之心,他們才勇往直前,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驚恐萬狀,亂作一團。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第5節。
8、我們勝利了,中國臺灣人民自由了。所以中國臺灣人民個個喜出望外――(齊讀第6節)
9、鄭成功率領鄭軍官兵大獲全勝,趕走了荷蘭侵略者,在這最開心的時刻,中國臺灣人民一定會緊緊圍住鄭成功大聲喊道:您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板書:民族英雄)
10、鄭成功的偉大功業不僅表現在收復中國臺灣,還表現在哪些方面?(相機板書:發展生產、開辦學校)
11、是的。沒有鄭成功,這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人們稱他為――民族英雄!(齊說)
三、總結全文
1、出示圖片,定格在鄭成功。這些圖片說明了什么?
2、齊讀最后一段
3、這時你最想對他說點什么?
四、作業
(一) 課堂作業
1、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為開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續寫。下面詞語可供選用:膽戰心驚、哭爹喊娘、跪地求饒、東躲西藏、屁滾尿流、魂飛魄散、鬼哭狼嚎
(二)家庭作業
1、簡要地復述課文。
2、學習第五自然段的寫法,描繪一個你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的戰斗場面。
3、 通過去圖書館或上網搜集有關鄭成功的事跡。
五、板書
決心之大
收復中國臺灣 準備充分
民族英雄鄭成功 大獲全勝
建設中國臺灣 發展生產
開辦學校
鄭成功(說課材料)
一、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以人名為題,點出故事的主人公。課文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課文第一節以一句話對鄭成功的籍貫進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對其加以限定,這種行文結構考慮到兒童的閱讀心理。第二節開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點出了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國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段中全文舉足輕重,它是鄭成功對中國臺灣人民的關切和收復中國臺灣的堅定決心的情感基礎。第三節交代了鄭成功立志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第四節交代了戰斗之前鄭成功充分的準備工作,正義之師的威武雄壯以及鄭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節重點寫了戰斗的場面。第六節作者通過中國臺灣人民的反響,寫軍民歡慶勝利的熱烈場面和喜悅心情,揭示了中國臺灣人民與鄭成功愛國之師心心相印的緊密關系。第七、八兩節寫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發展建設中國臺灣,雖然寫得簡略概括,但利于學生對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有一個全面的的認識。最后一節寫人們永遠不忘民族英雄的偉大功業,呼應了文章一開始對鄭成功民族英雄的稱謂。我在設計第二課時時,則抓住了學生的情感線路,從“氣憤”-“激動”-“痛快”-“開心”。這樣一個感受變化過程,讓學生讀有所感,有感而發,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二、基本理念
作為一名在語文教學第一線工作了8年的語文教師,我認為應該把下面幾種觀點,貫穿于我們的每節語文課之中。(不對的地方,請進修校老師指出)
1、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課課要練。教會學生自己會學習語文。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語文閱讀教學要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方法。
4、評價要有智慧和藝術。
三、精彩教案
五、導入
6、幻燈出示鄭成功圖片和一段歷史資料。
7、學生閱讀資料。
8、讀了這段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讓學生閱讀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從內心對其憤恨。從而引鄭成功。
六、精讀課文。抓住鄭成功說的話,做的事。來體現他的偉大功業,民族英雄的形象。
作業設計,根據課后習題設計了相關練習,并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以人名為題,點出故事的主人公。課文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課文第一節以一句話對鄭成功的籍貫進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對其加以限定,這種行文結構考慮到兒童的閱讀心理。第二節開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點出了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國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段中全文舉足輕重,它是鄭成功對中國臺灣人民的關切和收復中國臺灣的堅定決心的情感基礎。第三節交代了鄭成功立志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第四節交代了戰斗之前鄭成功充分的準備工作,正義之師的威武雄壯以及鄭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節重點寫了戰斗的場面。第六節作者通過中國臺灣人民的反響,寫軍民歡慶勝利的熱烈場面和喜悅心情,揭示了中國臺灣人民與鄭成功愛國之師心心相印的緊密關系。第七、八兩節寫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發展建設中國臺灣,雖然寫得簡略概括,但利于學生對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有一個全面的的認識。最后一節寫人們永遠不忘民族英雄的偉大功業,呼應了文章一開始對鄭成功民族英雄的稱謂。我在設計第二課時時,緊緊圍繞“民族英雄鄭成功”來教學。思路是從“鄭成功”-“英雄鄭成功”-“民族英雄鄭成功”,層層滲透,把鄭成功的民族英雄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忘不了民族英雄鄭成功,從內心產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學生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文中并沒有多么深奧的詞句,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理解這篇課文應該并不難。只要學生能抓住圍繞中心的重點詞句用心去讀,必能有所悟,有所感。通過全文感受的變化過程,就有最后的收獲――愛國情感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設計理念]
1、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是給學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2、語文能力――強調學會閱讀和朗讀,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
3、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
3、理解文中重要詞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6、鄭成功
2、簡介鄭成功
三、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①劃出課文里的生字詞
②聯系上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殘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許、鐵甲船、街頭巷尾、融洽、酋長、負隅頑抗
③給自然段寫上序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自學情況
①出示本課生字詞讀準字音
②學生解釋詞語,老師確定答案
③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④齊讀課文
3、通過昨天的預習,同學們對鄭成功已有一些了解。但我相信同學們把《鄭成功》這篇課文再認認真真地、仔仔細細地讀一篇,你對他肯定有更深刻的認識。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讀。(學生自由地讀課文,教師巡視中聽個別學生讀書,加意指導)
①誰能說說自己的讀后收獲?
②同學們只把課文讀了一篇,就有了這什么多收獲,值得表揚!其實文中有一段話,已經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讀讀看,看誰先找到它?
③學生齊讀最后一節
④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⑤教師板書: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
⑥再讀讀,看書中哪些地方是寫“收復中國臺灣”的,哪些地方是寫“建設中國臺灣”的?
⑦給課文分段。
3、指導生字書寫,并用鋼筆描紅、臨寫
①教師范寫,揭示注意點
②學生動筆描紅、臨寫,老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③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字寫得好的同學。
四、作業
1、抄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
2、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3、小練筆: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為開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續寫。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幻燈出示鄭成功圖片和一段歷史資料。
2、學生閱讀資料。
3、讀了這段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4、你們想想,課文中哪一節概括了你們的想法?(齊讀)
5、那么鄭成功他對此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二、精讀課文
1、鄭成功是怎么說?學生讀,出示:“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2、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決心之大)
3、讓我們一起慷慨激昂地讀這句話。
4、鄭成功又是怎么做的呢?
5、學生說,出示相應課文內容。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相機板書:準備充分)
6、在鄭成功的率領下,這支紀律嚴明,軍容整肅,充滿必勝信心的鄭軍官在這場偉大的戰斗中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讀第五小節,畫出描寫鄭軍官兵和敵人的詞句,你從中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大獲全勝)
7、正是由于鄭軍官兵的一片愛國之心,他們才勇往直前,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驚恐萬狀,亂作一團。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第5節。
8、我們勝利了,中國臺灣人民自由了。所以中國臺灣人民個個喜出望外――(齊讀第6節)
9、鄭成功率領鄭軍官兵大獲全勝,趕走了荷蘭侵略者,在這最開心的時刻,中國臺灣人民一定會緊緊圍住鄭成功大聲喊道:您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板書:民族英雄)
10、鄭成功的偉大功業不僅表現在收復中國臺灣,還表現在哪些方面?(相機板書:發展生產、開辦學校)
11、是的。沒有鄭成功,這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人們稱他為――民族英雄!(齊說)
三、總結全文
1、出示圖片,定格在鄭成功。這些圖片說明了什么?
2、齊讀最后一段
3、這時你最想對他說點什么?
四、作業
(一) 課堂作業
1、以“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為開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續寫。下面詞語可供選用:膽戰心驚、哭爹喊娘、跪地求饒、東躲西藏、屁滾尿流、魂飛魄散、鬼哭狼嚎
(二)家庭作業
1、簡要地復述課文。
2、學習第五自然段的寫法,描繪一個你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的戰斗場面。
3、 通過去圖書館或上網搜集有關鄭成功的事跡。
五、板書
決心之大
收復中國臺灣 準備充分
民族英雄鄭成功 大獲全勝
建設中國臺灣 發展生產
開辦學校
鄭成功(說課材料)
一、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以人名為題,點出故事的主人公。課文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課文第一節以一句話對鄭成功的籍貫進行了交代,并以民族英雄對其加以限定,這種行文結構考慮到兒童的閱讀心理。第二節開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點出了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國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段中全文舉足輕重,它是鄭成功對中國臺灣人民的關切和收復中國臺灣的堅定決心的情感基礎。第三節交代了鄭成功立志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第四節交代了戰斗之前鄭成功充分的準備工作,正義之師的威武雄壯以及鄭成功志在必得的信念。第五節重點寫了戰斗的場面。第六節作者通過中國臺灣人民的反響,寫軍民歡慶勝利的熱烈場面和喜悅心情,揭示了中國臺灣人民與鄭成功愛國之師心心相印的緊密關系。第七、八兩節寫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發展建設中國臺灣,雖然寫得簡略概括,但利于學生對鄭成功的歷史功績有一個全面的的認識。最后一節寫人們永遠不忘民族英雄的偉大功業,呼應了文章一開始對鄭成功民族英雄的稱謂。我在設計第二課時時,則抓住了學生的情感線路,從“氣憤”-“激動”-“痛快”-“開心”。這樣一個感受變化過程,讓學生讀有所感,有感而發,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二、基本理念
作為一名在語文教學第一線工作了8年的語文教師,我認為應該把下面幾種觀點,貫穿于我們的每節語文課之中。(不對的地方,請進修校老師指出)
1、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課課要練。教會學生自己會學習語文。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語文閱讀教學要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方法。
4、評價要有智慧和藝術。
三、精彩教案
五、導入
6、幻燈出示鄭成功圖片和一段歷史資料。
7、學生閱讀資料。
8、讀了這段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讓學生閱讀荷蘭侵略者的罪行,從內心對其憤恨。從而引鄭成功。
六、精讀課文。抓住鄭成功說的話,做的事。來體現他的偉大功業,民族英雄的形象。
作業設計,根據課后習題設計了相關練習,并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6
設計思路:
本課是一堂讀寫結合的指導課,重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范文的語言,學習范文的寫作方法。“從讀學寫、寫中促讀、讀寫有機結合、突出重點、多讀多寫”是這堂課的指導思想。
設計了“三讀、三看”的環節。以課文第5自然段為閱讀重點,反復的誦讀,反復的體味,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作者的用意,研究寫作的方式,進而掌握寫作的一般規律。
課文三讀:一讀、感知鄭家軍的英勇善戰,體會文章的主旨;二讀、了解敵我雙方的戰斗表現,了解描繪戰斗場面的一般結構;三讀,體會語言文字的精美,學習抓住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抓住環境描寫烘托戰斗激烈的寫作方法。
影片三看:一看,交流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抓住典型;二看,了解戰斗過程中的敵我雙方的不同表現、勝敗結果;三看,遵循寫作方法,再次觀察,加深印象。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復習導入
1、生回顧上堂課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鄭成功為什么是一個民族英雄。
2、師點評,簡單小結寫人的文章的方法:運用具體的事例。
第二環節 研讀戰斗場面 總結寫作方法
一讀、感知鄭家軍的英勇善戰,體會文章的主旨;
二讀、了解敵我雙方的戰斗表現,了解描繪戰斗場面的一般結構;
一場戰斗也是一件事情,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一般可以分為:戰斗的發生、戰斗的過程、戰斗的結局。描寫一段戰斗的場面,就是把戰斗的三個環節中,敵我雙方的表現寫出來。
三讀,體會語言文字的精美,學習抓住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抓住環境描寫烘托戰斗激烈的寫作方法。
第三環節 觀看錄像 討論精彩畫面
一看,交流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抓住典型;
二看,了解戰斗過程中的敵我雙方的不同表現、勝敗結果;
三看,遵循寫作方法,再次觀察,加深印象。
第四環節 書寫文章 點評反饋
書寫文章。
實物投影,當場評點。
從結構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暢、遣詞造句的能力,能否抓住動作、神態、語言、環境描寫,以及想象的合理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7
課題名稱 《鄭成功》 科 目 語文 年級 六年級 教學時間 兩課時 學習者分析 通過五年的語文學習,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比如:能夠在課前通過預習掌握字、詞;自然段的理解,句子的表面含義等。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適時點撥學生、激發學生。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3. 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2. 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的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3.體會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資源 1.課前搜集的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相關資料。 2.本課的幻燈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一、揭示課題,導入課文 1.導語: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了許多愛國將領和仁人志士。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時介紹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板書課文題目:鄭成功) 2.你們聽說過鄭成功嗎?學生交流有關鄭成功的資料。 教學活動2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向我們介紹了鄭成功的那些事跡。 2.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 (1)詞語卡,請學生認讀 奴役 慷慨激昂 允許 街頭巷尾 融洽 (2)注意字形。指導學生書寫“街頭巷尾”的“巷”,下面的筆順是“橫折、橫、豎彎鉤”。 教學活動3 三、學習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這部分主要寫什么?(中國臺灣人民痛恨侵略者,鄭成功決心要收復祖國寶島臺灣。) 2.指導學生看圖:鄭成功遠眺到什么?出示句子 3.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抓住“自古以來”“決不允許”“一定要”等詞語,感受鄭成功下定決心收復中國臺灣的愛國之情。) 教學活動4 四、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豐功偉績,感受愛國之情 過渡:鄭成功是如何收復中國臺灣的?他為什么能取得勝利呢? 1.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找出鄭成功勝利的原因,畫出相關語句,想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勝利屬于正義之師,侵略者的下場只能是失敗。課文是如何描寫侵略者的狼狽相和可恥下場的?(負隅頑抗,驚恐萬狀,亂作一團,舉手投降) 4.再次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至六段。 教學活動5 五、學習課文第九自然段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說說人們為什么永遠也不會忘記鄭成功。(因為他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偉大功業,所以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 3.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總結、概括的作用。) 面對這樣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教學活動6 六、總結全文 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偉大功業,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臺灣終將回到祖國的懷抱。 教學活動7 七、練習復述課文 1.根據段意,抓住重點詞語,練習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 3.小結:復述課文時可按照一定的順序,把重要的環節復述清楚。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8
比我想像的好 ——執教《鄭成功》有感
港閘區實驗小學 左倩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但我總認為自己的學生獨立思考出來的總是不夠完善的,所以經常“代勞”學生應該能完成的學習活動。我曾嘗試執教蘇教版教材第九冊第26課《鄭成功》這一課,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說后,才發現學生的表現和課堂氣氛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歌頌了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在學習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也就是“收復中國臺灣”部分時,我提出了以下幾個開放性問題,學生的回答精彩紛呈,比我想象的好。
【教學片段一】
師:當讀到“龐大艦隊”、“綿延十幾里”、“風帆蔽空”、“戰旗招展”、紀律嚴明”、“軍容整肅”等詞語時,你們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邊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鄭軍的船艦一艘連著一艘,像一條巨龍,都能從我們學校連到南通城里了。仿佛聽到了鄭成功正和軍師在船上商量作戰方針。
生2:我仿佛看到了鄭軍官兵那磅礴的氣勢,聽到了風吹戰旗“嘩啦啦”的聲音和波浪滔天的海水拍打到甲板上的聲音。
生3:我看到了鄭成功率領著十萬大軍正在操練,鄭成功站在最前面,威風凜凜,他揮舞著大旗,戰士們按照他的指示,動作整齊劃一,口中喊著同樣的號子,不愧是威武之師、正義之師!
生4:我看到了鄭成功的十萬雄師正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聽到了海浪聲、擊鼓聲、火炮聲混為一體,戰士們喊著:“兄弟們哪,沖呀!趕走荷蘭鬼子!”
生5:我也看到了鄭成功的艦隊十分龐大,幾百艘戰艦整齊地排列著破浪前行,戰士們個個嚴守紀律,精神飽滿地站在戰艦上,我也仿佛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誓與敵人決一死戰的決心。
生6:我仿佛看到了他們的艦隊如此龐大,戰艦上的風帆多得將天空都遮住了,我又看到了將士們一定要收復中國臺灣的堅定表情,聽到了他們在喊:“我們一定要收復中國臺灣,否則誓不為人!”……
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當時的情景,將抽象的詞語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加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在語文實踐中充分地理解、感悟、表達語言文字。學生們也確實充分發揮了想象,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理解,如:艦隊的氣勢磅礴,鄭軍官兵的決心、訓練有素,海上的情景,各種各樣的聲音……甚至比我預想的還要多。
【教學片段二】:
師:讀了第五自然段鄭軍與荷蘭侵略者作戰的場面,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生:看到敵艦被炸成碎片,我覺得開心極了,我想說:“荷蘭侵略者,你們也有今天啊!”
師:對呀,敵艦被炸毀,敵人此刻有什么反應呢?
生:敵人驚恐萬分,敵艦隊亂作一團。我仿佛看到有的敵人抱頭鼠竄,真是大快人心啊!我真想為英勇的鄭軍官兵鼓鼓掌。”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為鄭軍官兵們鼓鼓掌吧!(生齊鼓掌)
生1:我覺得鄭軍官兵十分勇敢,敵人的炮火很密集,接連不斷,但他們還是毫不畏懼地沖上前去,是那樣地視死如歸,真不愧是鄭成功親自訓練出來的部隊呀!
生2:我覺得鄭軍官兵也很聰明,敵人的大炮是最厲害的,而他們卻能想到將敵人的大炮團團圍住,讓敵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為他們的最終取勝創設了條件。
師:說得真好!但他們為什么會想到圍住敵人的大炮呢?是看到敵人的大炮突然想起來的嗎?
生:不是。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鄭成功肯定在戰前就做了詳細的打探,對敵人的實力非常清楚,知道他們的鐵甲艦和艦上的大炮是很厲害的,而圍住敵人的大炮也肯定是他精心策劃出來的作戰方針。由此可見,鄭成功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
師:看來你對軍事方面也有一定了解,你也是一位小軍事家!
生1:一位炮手能剛好打中彈藥庫,并不是碰巧,而是平時的訓練有素。
生2:一艘敵艦被炸毀后,鄭軍官兵能乘勝追擊,跳上敵人其他的艦船,使得敵艦官兵無法逃脫,只好舉手投降。從這兒可以看出,鄭軍真是英勇善戰,而敵人不過都是些膽小鬼,他們是永遠也不會戰勝我們的 !
生3:荷蘭人有鐵甲艦、大炮,可他們為什么會敗呢?因為他們太小看我們中國,太輕視我們中國人了。他們不知道,從古至今,邪惡永遠戰勝不了正義!
生4:鄭軍官兵非常勇敢,他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知難而進,而荷蘭侵略者卻是一個盡兒地退縮,我覺得在這一點上,鄭軍官兵們已經贏了!
生5: 雖然敵人當時在世界上是頂尖的強國,但他們靠的是武力,而鄭軍憑的是智慧和強烈的民族自尊,“邪不壓正”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
學生們的回答不僅將這一精彩的戰斗場面描述得更加詳盡具體,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包括對鄭軍的贊嘆、對敵人的痛恨及敵人失敗后的內心的快樂無不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一部分的“說”延續了上一部分的內容,將對大家來說非常遙遠的三百四十年前的場面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使得大家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功績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學生們的回答豐富多彩,角度多,思考得深,是一開始我完全料想不到的。一位學生也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我們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語文課,因為老師讓我們充分發揮了想象,鼓勵我們大膽地說,我們都很愉快。希望老師以后能經常這樣做,讓我們的想象插上翅膀,我們的舞臺由我們自己建造!”我的心被震撼了,這才發現學生多么渴望表現自己,當初我將他們的思維完全框住的做法是多么幼稚和可笑。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大腦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但由于種種原因,學生不能發揮想象的潛能。特別是踏入高年級的學生,面臨畢業,老師們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竭盡所能地在課堂四十分鐘的時間里灌輸盡可能多的知識。這種教育下的學生就算意識的學習成績是優異的,也未必能在將來的競爭中立足。學習應是快樂的,“教會學生思考,對于學生來說,才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自由而充分發展的人’,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努力地去解放學生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滿足他們對美好的精神生活的個性化的追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各自的學習方式,發展個性,激發潛能,培養創新的意識和精神。”“閱讀教學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因此,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喚醒他們思考的愿望,激勵他們思維的積極性,鼓舞他們充分地去想、去說、去演、去實踐、去探索,發揮出他們的潛能,使得我們的語文課不再是枯燥的“咬文嚼字”,而是充滿了笑聲、掌聲、歡呼聲的快樂的課堂,讓我們的學生愿意學、想學、渴望學。愛因斯坦也曾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
老師們不能吝嗇贈給孩子們這種“禮物”,相信學生,放飛他們的思維,他們的表現絕對會比我們想象的好。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9
一、基礎積累(1)字音nú ( ) kǎng kǎi ( ) ( ) shǒu ( ) lián qià( )隸 駐 扎 ( )( ) 霸主 隱 蔽 野( ) 拉犁 ( )刀 融( )(2)詞義1.慷慨激昂: 2.橫行霸道:3.喜出望外: 4.驚恐萬狀:5.載歌載舞: 6.負隅頑抗:7.殘酷: 8.奴役:9.眺望: 10.簇擁:11.酋長: 12.融洽:二、填空1.本文文體:( )。2.本文特點:( )。3.表達方式有: 、 、 、 、 。4.感情色彩分為: 、 、 。5.鄭成功:名( ),字( ),( )朝將領。三、能力遷移1.請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2.鄭成功還沒有收復中國臺灣時,現狀是什么樣的?3.“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有何作用 ?4.鄭成功取得勝利的原因?5.本文第5自然段寫的是整軍官兵和荷蘭侵略者作戰的“激烈、艱難”的場面。從這個場面可以看出什么?6.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材及學生分析:
《鄭成功》一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全文依循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由于學生現在的時代與文章介紹的內容相差甚遠,也不可能帶著學生去尋找古跡,因此學生很難從文章本身產生對鄭成功的理解。怎樣引導學生用什么方法去學習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學效果呢?我認為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課前建立一個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網站,將中國臺灣過去和現在的情況、鄭成功的身平和收復中國臺灣的場面、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跡以及學生學習時練習和課文的朗讀收集進去。引導學生自由上網主動探究、合作學習。21世紀的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社會的經濟是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知識經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而新課程標準向我們提出,必須凸現學生的主體精神,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合作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讓學生自己上網查找獲取資料,可以實現學生學生從“服從書本——跳出書本——回歸書本”的理想境界。
二、教學方法:
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快、自主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獲,我將采用“質疑問難,確定任務——上網瀏覽,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練習鞏固,延伸任務”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網上瀏覽法:從網上獲取大量的相關知識,為理解課文內容提供條件。
2、成功激勵法:在學生獲得學習成功后,引導其他學生評議、激勵。
3、朗讀指導法:學生任意選擇課文的配音朗讀,通過練習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合作學習法:利用對話窗口,引導學生質疑,釋疑,開展合作學習。
三、教學目標:
1、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提高獲取、處理信息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網絡,了解中國臺灣和鄭成功的有關資料,感受鄭成功的豐功偉績。
3、運用網絡查找、閱讀其他民族英雄的資料,激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4、運用網絡技術,自查自評學習效果,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趣”
創設與本課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學習任務”進入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化和形象化。這對學生來說,可以實現積極的意義建構。
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首先播放一組學生熟知的民族英雄的畫像促使學生了解祖國的民族英雄,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接著就將鄭成功的畫像定格在屏幕上,引導學生觀察、存疑:這么一位相貌平常的人究竟做出了怎樣驚天動地的大事,成了民族英雄,引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最后,結合課前預習引導學生質疑,并把疑問通過對話窗口傳遞給自己的學習伙伴。到這兒,我們有理由相信,學生的學習興趣已被激發,有外在的畫像的刺激,也有內在的學習任務作為動力。這為下面的探究、合作學習提供了可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活動必須體現學生能夠的主體性,要使得學生能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學生學習的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因為學生是知識建構過程的主體。網頁既有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內容,也有拓展學生學習時空的材料,而這些材料正可以成為學生獲取、建構的素材。學生在利用網絡學習時,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獲得大量信息,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
為了避免網上學習缺少朗讀感悟的弊端,我在網站上建立了一個朗讀窗口,既有全篇文章的朗讀,也有重點段落的朗讀。學生學習時可以任意點擊,通過練習朗讀來感悟課文內容。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利用網絡的對話窗口與學習伙伴進行學習體會的交流、討論,甚至是爭論。這樣,學生的思維火花在碰撞中得以發展,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成為一種可能。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在引導、啟發、組織、幫助學生主動學習上,創設條件,促進學生的學習順利進行。
(三)嘗試練習,反思學習: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人機交互,生生交互過程中完成的,那學生學習的效果怎樣,這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關注的。因此,我在網站上建立了一個練習窗口。此窗口編制了許多富有個性的作業:既有基本題,也有發展題的;有的是必須完成的,有的是選擇完成的。這樣,學生在品嘗“作業”時,就不會厭煩。通過練習,學生可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控學生的學習行為。
(四)拓展延伸,深化學習:
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再次播放民族英雄的畫像,教師引導:“他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民族英雄。他們都為祖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你們想不想更深刻地了解他們?課后自己上網查找資料,并將這些資料整理成一個故事,將它介紹給你的同學。”
現在的教學觀是大教學觀,我們不可能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來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只有借助課外的廣泛學習,才可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本環節的設計正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時空。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學習工具,也成為一種學習的方式,我們只有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起來,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變革,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9
《鄭成功》了解鄭成功
鄭成功(1624~1662)明末清初軍事家,民族英雄。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
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平戶,父親鄭芝龍為明福建總兵,母親田川氏系日本人。
1645年,賜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營中軍都督,世稱“國姓爺”。
1661年正月,在廈門召開軍事會議,決計收復中國臺灣,而后下令整修船只,調整部署,加緊復臺準備。
1662年2月1日,迫使揆一在投降書上簽字,使中國臺灣回歸祖國。于是就在中國臺灣加強建設,促進了政治、經濟發展。
清康熙元年五月初八(1662年6月23日)病逝,僅39歲,子鄭經繼位。
鄭成功一生,抗清驅荷,以趕走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祖國領土中國臺灣的業績載入史冊,海峽兩岸均立像樹碑紀念。
(第一范文 www.kongtiaoguanjia.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鄭成功)本文轉載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2
這篇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歌頌了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氣節,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學時,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備課,認真授課,現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及反思總結如下:
一、抓住主線,理清思路,掌握內容。
在教學時,由于學生本來就對鄭成功并不陌生,我就由鄭成功這個人物說起,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學習課文。在學生讀準、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在初讀中知道了些什么,大體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了解課文的重點,從整體上感知課文。這樣,為全文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抓住突破口,落實重點,分散難點。
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后,我就緊抓課文的題目展開深入的教學——“找找課文中主要寫了鄭成功的什么事?其中哪件事是詳細寫的?從哪幾方面詳寫的?”我設這樣的問題,其目的是以重點段落——第二大段(第二至六自然段)作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自由讀書感悟,這樣做既落實了教學重點,又為攻克難點作了很好的鋪墊。
三、在教學時,通過找出關鍵的詞語或者句子讓學生感悟。
通過找關鍵的詞語和句子,能引導學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內涵。如通過“慷慨激昂”、“決不允許”、“橫行霸道”、“一定”等詞語感受到鄭成功的凜然正氣和他的拳拳愛國之心。而通過“負隅頑抗”、“密集的炮火”、“團團圍住”、“十幾丈高的水柱”、“亂作一團”等重點詞語,想象作戰的激烈與艱難,感受鄭軍官兵的機智與英勇。
四、拓寬閱讀,拓展知識面。
課后,我讓學生搜集我國的一些民族英雄,了解他們的英雄事跡,拓寬知識面,讓學生不死讀書,不讀死書。
語文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課的教學中,我也有些地方有待改進,比如細節處引導處理不足。細節的處理往往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既可以體現教師自身的能力,又是師生溝通的平臺。在教學時,面對學生回答不出,我自己有時會著急,引導時不能循序漸進,問題與問題的銜接缺乏層次性和自然的過渡。同時,對好學生的回答關注較多,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學困生的反饋,不能完全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而是有被教師牽著鼻子走之嫌。
“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我將努力改進以上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反思不白思。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后成語的感情色彩,并嘗試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理解課文結尾在全文中的作用。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從鄭成功的語言初步感受其愛國熱情。辨別成語的感情色彩并嘗試運用。
【資源利用】
課文插圖與教學掛圖;關于“鄭成功”與“中國臺灣”的有關資料。
【預習作業】
1.練習朗讀課文,力求正確、流利。
2.自學字詞,查詞典理解“慷慨激昂”“負隅頑抗”等詞語的意思。
3.嘗試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與課文的主要內容。
4.搜集“鄭成功”的資料。
【學程預設】
一、揭題導入。
1.小黑板出示《復臺詩》: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指名讀。問:能讀懂嗎?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板書課題:鄭成功)
2.(出示鄭成功掛圖)學生用一兩句話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鄭成功的資料。(小結:搜集資料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復臺詩》就是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后寫的。
二、檢查預習
1.讀字詞:奴役 負隅頑抗 /駐軍 慷慨激昂/ 瞭望 風帆蔽空/獸肉 犁 耙 鐮 融洽
2.指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聲音響亮、態度 大方。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讀后交流:課文中哪句話最能概括鄭成功的偉大功績?
(板書:收復中國臺灣 建設中國臺灣)
4.根據提示理清文章脈絡。
那么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這兩件事情。(第四至六自然段寫了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經過,第七至八自然段寫了鄭成功是怎么建設中國臺灣的。)
5.理解課文結尾的作用。(總結全文 畫龍點睛)
三、學習課文第1-3小節。
1、自由讀課文1-3節,思考:這部分內容與“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有何聯系?(荷蘭侵略者橫行霸道,鄭成功決心要收復祖國寶島臺灣。)
2、出示課文第2節,指名讀,思考: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何感受?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中國臺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強占、殘酷地奴役、恨透、強盜)
補充荷蘭侵略者奴役臺灣同胞的資料。
從17世紀開始,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方殖民者陸續東來,荷蘭殖民者趁明朝防備松弛之機,侵占我國臺灣。荷蘭殖民者對臺灣同胞的血腥統治長達38年,他們逼迫中國臺灣人民修筑城堡、交地租、人頭稅等,對中國臺灣大肆掠奪、剝削,如有反抗就大肆殺戮,中國臺灣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以至于中國臺灣遍地“荊榛”,一片荒涼。
[導航策略:教師講述表現荷蘭侵略者殘酷奴役臺灣同胞的資料,為的是給學生鋪墊“恨”的情感基礎,從而進入課文情景,很好地體會課文的語言和情感。所謂的“入境始為親”。]
假如你一名就是被殘酷奴役的臺灣同胞,你會在心底發出怎樣的聲音?(憤怒、痛苦、仇恨、詛咒、盼望……)
3、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鄭成功的態度如何?出示: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
指名讀。理解“慷慨激昂”。(義憤填膺、正義凜然、熱血沸騰)從“自古以來”“絕不允許”等關鍵詞語你讀懂了什么?(立場堅定、態度堅決)想象鄭成功說話的神態,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分角色朗讀第1-3小節。質疑:鄭成功為什么“明知故問”?(收復祖國寶島臺灣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
四、課堂練習:出示課后習題3的成語,讀后請學生將成語重新排列,說說排列依據,并選擇造句:慷慨激昂 喜出望外 載歌載舞/橫行霸道 負隅頑抗 驚恐萬狀
小結:聯系語境理解 分清感情色彩運用
五、作業布置: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練習復述“收復中國臺灣”的經過。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4
第一次試教:
一、導入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指名回答。
板書:收復中國臺灣 建設中國臺灣
2、出示句子:民族英雄鄭成功成功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偉大功業,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四~六自然段。
1、課文寫了他兩方面的功績,我們先來看他是怎樣收復中國臺灣的?
2、生自由讀課文,想想在收復前,鄭成功做了哪些工作?
(修造船只,聚集糧草,加緊操練海軍)
3、他為什么要做這些準備工作?
4、渡海東征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我們看到了什么?
5、看到這些,心里會想些什么?(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6、戰斗終于響起了,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7、找句子,用直線畫出鄭軍官兵表現的句子,波浪線畫出敵艦隊的表現。再同桌交流一下: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
8、裝甲如此堅固的荷蘭艦隊在鄭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擊,充分說明了什么?(鄭軍的勇猛善戰,訓練有素,志在必得)
9、當鄭成功的軍隊凱旋歸來時,臺灣同胞是如何表現的?(慰勞,酋長要見鄭成功,老百姓歡慶勝利)
10、鄭成功也表現了漢族人民禮尚往來的友好禮節。(贈送了綢布、煙草)
11、齊讀,讀出熱烈的氣氛。
三、學習七~八自然段。
1、鄭成功收復了中國臺灣,又是怎樣建設中國臺灣的呢?
2、指名讀第七、八自然段。(大力發展生產,興辦學校)
3、人民生活變好了,孩子們有書讀了,這都是誰的功勞?(鄭成功)
是啊,漢族將領鄭成功的舉動使得高山族和漢族的關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
四、小結(略)
五、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教學反思:
在以上教學片段中,教師雖能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來幫助學生體會鄭成功建設中國臺灣、收復中國臺灣的愛國熱情,但過多的講解把原本完整的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老師的講解雖然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但學生完全被老師牽制著,沒有自己發揮的空間和余地,學習熱情不夠高漲。同樣,因為沒有讓學生細細地品讀,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片段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反復朗讀,揣摩詞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使讀者與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產生共鳴。
第二次嘗試:
一、導入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還記得鄭成功取得了哪些歷史功績?指名回答。
板書:收復中國臺灣 建設中國臺灣
2、出示:民族英雄鄭成功成功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偉大功業,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四~六自然段。
a)鄭成功下定決心要收復中國臺灣,如果你是他部下,你會建議他如何去做呢?(我會建議他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b)鄭成功是如何準備的呢?
(修造船只,聚集糧草,加緊操練海軍)
c)他為什么要這樣做?(1、這樣才能保證戰斗的取勝。2、說明他志在必得。3、說明他下定決心要把中國臺灣收復。)
d)能用你的朗讀把他的這種想法告訴大家嗎?
e)渡海東征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我們看到了什么?
“龐大的艦隊,綿延十幾里,風帆蔽空,戰旗招展”——艦隊威武
“紀律嚴明,軍容整肅”——士氣高昂
看到這些,心里會想些什么?(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f)這樣一支威武雄壯之師,是誰訓練出來的?能把這樣的氣勢讀出來嗎?
g)如此出色的軍艦隊都是鄭成功訓練出來的,你來夸夸鄭成功!(出色的軍事才能)
h)戰斗終于響起了,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i)找句子,用直線畫出鄭軍官兵表現的句子,波浪線畫出敵艦隊的表現。再同桌交流一下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鄭軍勇猛善戰,敵方狼狽不堪)朗讀體會。
j)裝甲如此堅固的荷蘭艦隊在鄭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擊,充分說明了什么?(反面襯托出鄭軍官兵英勇善戰,訓練有素。)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k)當鄭成功的軍隊凱旋歸來時,臺灣同胞是如何表現的?(慰勞,酋長要見鄭成功,老百姓歡慶勝利)想象一下他們是如何慰勞、歡慶的。
l)鄭成功也表現了漢族人民禮尚往來的友好禮節。(贈送了綢布、煙草)
m)齊讀,讀出熱烈的氣氛。
三、學習七~八自然段。
a)正當臺灣同胞們為趕走荷蘭侵略者高興的時候,不禁又犯了愁,你知道他們在愁什么嗎?(生活貧苦,孩子們沒書讀)
b)鄭成功早就想到了,他又決心幫助臺灣同胞建設中國臺灣,他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讀第七自然段。(大力發展生產,興辦學校)
c)人民生活變好了,孩子們有書讀了,這都是誰的功勞?(鄭成功)
是啊,漢族將領鄭成功的舉動使得高山族和漢族的關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板書。
四、小結
a)完成板書,小結。
b)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五、延伸
在我國歷史上還有許許多多象鄭成功一樣的民族英雄,可后請查閱相關歷史故事,下一節課準備口頭介紹。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中,教師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反復地朗讀、體會詞句所包含的感情。跟第一次教學相比,教師在朗讀指導上明顯地到位了。如:能用你的朗讀把你體會到的告訴大家嗎?再如:我們一起來讀出鄭軍官兵的英勇善戰、訓練有素。教師沒有在朗讀技巧上作過多的指導,而是讓學生自己感悟、揣摩,把握朗讀的節奏和語氣,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語言文字的理解中。但是遺憾的是,由于學生對鄭成功收復臺灣這件事不是很熟悉,對中國臺灣所處的地理位置不是很了解,所以給人留下紙上談兵的感覺。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又進行了第三次教學嘗試。
第三次嘗試:
一、啟情激疑,讀中置境
1、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了解了鄭成功的哪些歷史功績?
*板書: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
2、“收復”這個詞的意思是?(請學生做個動作表示)
3、在當時,收復中國臺灣是件簡單的事嗎?(師生辯解)
*簡筆畫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
4、過渡:的確不易呀!可鄭成功是怎么說的?
(學生自由閱讀)
二、設疑鋪展,讀中悟境
1、課件出示: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2、你們理解這兩句話嗎?(學生交流,體會其愛國情感及收復中國臺灣的決心。)
3、“橫行霸道”在文中指?(學生聯系上文、課外知識回答)
4、指導朗讀。
5、說則容易,做則難呀!為了對抗強大的侵略者,鄭成功在廈門……(引讀文章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6、工夫不負有心人,渡海東征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此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支怎樣的軍隊?(學生自由閱讀第四自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 出示中國地圖,了解與中國臺灣島相關的知識。
談話:這是什么地方?你了解她嗎?中國臺灣島在歷史上是誰收復,回歸祖國的?
學生:……
導入:同學們,通過大家剛才的介紹,我們知道了,祖國寶島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可是三百多年前,她一度被荷蘭侵略者所強占,1662年2月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軍隊打敗了荷蘭侵略者,收復了中國臺灣,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主要就是寫這段歷史故事的。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 生成問題,查找資料。
1、 學生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
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有哪些想研究的問題?
2、 過渡:為了便于大家的學習,老師提供了詳盡的資料,并做成了專題學習網頁。大家可以暢游在此,飽覽豐富的歷史的、現代的資料。
3、 簡單介紹專題網頁的使用方法(屏幕演示)。老師打開學習頁面,點擊“友情鏈接”,進入專題學習網頁的主頁,先閱讀其中的一段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學生可默讀也可讀出聲來。)
4、 讀了這段對鄭成功的概括介紹的內容,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更多、更詳細的有關這位英雄的歷史,下面,我們就進入《鄭成功》專題學習網站,通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事情,更進一步地體會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去點擊相關的鏈接進行瀏覽,大致了解一下本網站的內容。
5、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先瀏覽到這,面對這么多紛繁復雜的知識,我看大家真是有點無法取舍了,我想要是有一個具體明確的目標來指引我們,那我們就學得更有效率了。那我們這節課要完成怎樣的目標呢?
三、 出示目標:
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②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
四、 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鄭成功的哪些歷史功績?人們為什么稱他為“民族英雄”?帶著這個問題,大家拿起書本,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
五、 自學課文,完成練習。
同學們,你們是學習的主人,我相信通過你們自己的學習,一定能完成我們的學習目標。下面,請你針對這篇課文展開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義。
1、 學生自學。
2、 完成在線測試一,檢查自學情況。①檢查朗讀。指明朗讀課文,組織評議,鼓勵學生間的互幫互助,通過合作,共同完成。②進行在線測試。(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根據劃線部分的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
3、 小結測試情況,表揚學得好的同學。
4、 默讀課文,完成練習二。“這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清之際民族英雄鄭成功( )、( )的史實。”
六、 鞏固小結。
通過大家的自學,我們知道了這是一篇歷史故事,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這篇歷史故事告訴我們: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這個歷史事實不容改變。當然,要想充分地了解這段歷史,接近這位英雄,僅了解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我想,大家也不會就此滿足,那接下來,請大家進入“發言簿”,圍繞本篇的三個中心問題,展開探討,在進行自主探究的同時,也可以和左右的同學互相討論,一起研究。把自己收集的的資料通過文檔的形式保存在電腦里,也可以在自己的采蜜本上進行記錄。
七、 布置作業,完成教學。
大家課后可以繼續在我們的網絡上進行學習,有興趣的,可以就某個中心問題組成中心問題小組,合作完成。把你們收集道的資料進行整理,準備下節課交流。
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鄭成功》教學設計 篇16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歷史故事。以人名為題,點出故事的主人公。課文記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史實。其中詳寫了收復中國臺灣的經過,略寫了建設中國臺灣的事跡。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圍繞中心組織材料,歌頌鄭成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英雄”的氣節、品格。
二、學情分析:
課文是一篇歷史故事,文中并沒有多么深奧的詞句,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理解這篇課文應該并不難。只要學生能抓住圍繞中心的重點詞句用心去讀,必能有所悟,有所感。通過全文感受的變化過程,就有最后的收獲――愛國情感和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敬仰之情。
三、設計理念:
1、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給學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
2、語文能力――強調學會閱讀和朗讀,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
3、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讀4個二類字,理解本課生字詞,體會它們的感情色彩。
3、默讀課文,體會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夠發揮想象,條理清晰地描述自己讀文的感受。
5、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中國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學重點:
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經過;引導學生閱讀實踐,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六、教學難點:
體會有關詞語的感情色彩;能夠從課文中真正感受到鄭成功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
七、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八、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鄭成功的資料、中國臺灣的介紹以及當時荷蘭的情況。
教師:教學課件
第 二 課 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一)、聽記訓練: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師:同學們,現在我們進行聽記訓練,要求:認真聽,老師只讀一遍。
2、請對照大屏幕,檢查校正。
3、提問:從這句話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本課從收復中國臺灣、建設中國臺灣兩方面來寫的。)還想知道什么?(如:①鄭成功為什么收復中國臺灣?②他是怎樣收復中國臺灣的?…)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直接從最后一個自然段導入,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讓學生感悟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二)、復習詞語(屏幕出示三組詞語)
第一組:綿延 風帆蔽空 戰旗招展
引導:怎樣讀好這些詞語呢?(討論)
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語所呈現的畫面。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第二組:負隅頑抗 驚恐萬狀 亂作一團
“負隅頑抗”是什么意思?你又想到了怎樣的畫面。(指名說)把你想象到的畫面通過你的朗讀傳達出來。(指名讀詞語、齊讀)
第三組:喜出望外 街頭巷尾 載歌載舞
“喜出望外”是一番怎樣的情形?“載歌載舞”是什么意思?通過朗讀傳達出你的理解。(指名讀詞語、齊讀)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需要載體,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在想象畫面中理解詞語的意思,為學習課文作鋪墊。〕
二、精讀課文
(一)鄭成功為什么收復中國臺灣?(第二自然段)
1、請學生找出有關段落,一邊默讀,一邊劃出重點語句,寫出你的感受。
2、交流、反饋:
抓住“強占”、“殘酷地奴役”、“恨透了”等詞語,體會荷蘭侵略者的橫行霸道。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荷蘭侵略者這樣殘酷地奴役臺灣同胞,鄭成功是怎樣想的?他又是怎樣說的?讓我們透過人物的語言,感悟他的內心世界。
2、出示:鄭成功慷慨激昂地說:“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
3、問: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著重理解“絕不允許、一定”感受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決心。
4、“慷慨激昂”是什么意思?該怎樣讀出鄭成功的話?
5、指導朗讀。
(三)、學習課文四——六自然段
1、過渡引導:這三自然段為我們描繪了三幅畫面,請快速瀏覽課文,能不能用三個詞語概括它們的場面?
2、學生交流、討論,相機板書:出征——戰斗——歡迎
3、再細讀課文,劃出具體的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寫出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感悟:
1)第四自然段,要抓住“綿延十幾里、風帆蔽空”等詞語,通過觀察插圖,感受人物必勝的信心。
2)第五自然段,抓住鄭家官兵英勇作戰的詞句和敵軍慘敗的詞句,理解課文。
3)第六自然段,想象中國臺灣人民的歡迎場面。
(四)自學第七、八自然段,了解鄭成功建設中國臺灣的過程。
(五)升華情感
1、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內心激起了怎樣的情感?(自豪、激動)
2、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鄭成功。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讀、想象讀,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的切身感受位于文本的具體詞句中,這樣“以語悟情”“以情托境”,學生的“感悟”也就真正地落實到了實處。〕
三、學習課文的寫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課文的謀篇布局,以指導自己的實際寫作。〕
四、布置作業
1、查找資料,鄭成功是怎樣建設中國臺灣的?
2、課外收集我國還有哪些民族英雄?準備開展“民族英雄交流會”。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收集資料,掌握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板書設計:
2、 鄭 成 功
收復中國臺灣 出征——戰斗——歡迎
發展生產
建設中國臺灣
興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