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說課設計(精選16篇)
《匆匆》說課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的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根據課文的類型特點及學生特點,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2、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積累語言。
3、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
4、學習本課生字詞。
【教法和學法】
“教師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配樂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練筆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人人參與到讀書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領悟,去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以人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在合作中交流。“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寫,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教師成為引導者。
【教學程序】
一、開門見山釋題質疑
以孩子的一組成長照片來揭題,板題后,首先由學生簡要介紹朱自清,了解作者的大致情況,然后向學生發問:“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了解學生學情,巧妙的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初讀讀通
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討論,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通文章。
三、細讀讀懂
好文章要三讀,即“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放手讓學生去自主讀書,在“放”中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瑰麗,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因此,這一環節,圍繞“讀”展開,結合情景創設,學法選擇,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讀為本,指導學生讀后悟情。
1、自由選擇學文方式細讀讀懂:
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或邊讀邊思考,或不動筆墨不讀書,或感情朗讀,或默讀等方式細細研讀文章,悟出道理 。
2、合作交流生生對話:
在學生細細讀書的基礎上,“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心中有話要說,營造一方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一吐為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溝通,學會合作,學會學習。
3、自主匯報思維碰撞指導朗讀: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評價中學生去體會作者在時光面前的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后在時光不復返中的覺醒。并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為美讀打好基礎。
四、品讀讀美
1、自由組合感情朗讀:
讀中悟情后還應再讀,在讀中走個來回。“讀中悟,悟后讀”,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2、配樂朗讀: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獨誦,或領讀,或齊讀,或表演等,把作者的感情與自己相融合,實現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學生評價與教師的鼓勵性評價。
五、升華體會
營造課堂上的空白,讓學生靜靜的聆聽時間的飛逝,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談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時空的距離,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要珍惜時間 。
六、拓寬延伸練筆嘗試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流逝,積淀了不少的名言、警句、詩詞,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關于時間的文章、格言、警句、詩詞讀給大家聽,講給大家聽,說出自己的感受。
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對時間的流逝也一定有了自己的感覺,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可以是名言、詩歌、散文等),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厚集薄發,實現學語文向用語文的過渡。
七、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匆匆》說課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1. 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學習的內容展開聯想。閱讀的時候,先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要想開去,想到與課文有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與同學、老師廣泛交流。借以活躍思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教學目標
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5—6年級的階段目標,結合本組的訓練重點以及本課的寫作特點,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技能目標:能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從而明白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
3、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4、課前準備: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二、教法和學法
“教師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每篇文章都應該選擇最適合的教法。《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經典作品,文章語言清新流暢、生動優美,表達了作者對如煙往事的回憶,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對燦爛未來的向往。文中蘊涵的很多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談的,因此,課堂上老師的任何分析講解都會顯得貧乏、無力,所以,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用心靈去體會、去朗讀,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理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語言美。本文的教學采取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感悟貫穿全課的方法。
《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口語練習的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安排得是否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導入:背誦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古詩句導入。
(二)認識作者
請學生簡單介紹課前對朱自清及其作品還有對散文的了解,然后教師多媒體展示朱自清畫像及簡介做以補充。(這樣就為進一步閱讀、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礎)
(三)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教師先在鋼琴曲《秋日私語》的伴奏下,范讀《匆匆》一文,激發學生想讀的欲望。然后老師給同學們放上音樂,同學們試讀這篇文章。最后再展示,讓學生毛遂自薦。(通過這一環節的朗讀,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但還不夠深,還需進一步深入到字里行間去品味詞句,輕輕地讀,靜靜地體會。)
(設計理念:以生為本,在新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而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我力求引導學生用心地閱讀文本,達到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四)深入閱讀課文,用心品讀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1、輕輕地讀,靜靜地體會,到文章的字里行間去體會,看哪些段落給你的感受最深,你仿佛從中聆聽到了什么?(讀并不只表現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有靜思默想的默讀,靜思默想會讓學生沉浸在書的磁場中,陶醉其中,從而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樣,學生對課文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2、哪一段給你的感受最深,就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說說你的感受。(這一環節老師要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自己對一些詞句的理解,就是品讀詞句,談自己從文中感受到的東西,接著在感受加深的基礎上再讀。這樣,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就會越來越深,讀得也會越來越好,真正體現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讀悟貫穿整個課堂。)
(五)總結感受,升華理解,感悟道理
1、高爾基說過,讀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剛才我們就通過閱讀用心靈和朱自清先生進行了交流、談心,同學們的感受很多,如果讓你用一句話最好是一句格言、警句來總結、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收獲,你最想說什么,想一想,寫在課題的旁邊。
2、請學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寫下的一句話。(老師隨即把大家評價最好的寫在黑板上。到此為止,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用心朗讀、用心品讀、用心訴說很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四、板書設計:
16、匆匆(朱自清)
花有重開日 逝去如飛
人無再少年 珍惜時間
(這樣的設計是讓學生能從時間的名言、到課文中作者的感悟、再到自己的感受,一目了然。)
《匆匆》說課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3、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 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一首古詩《長歌行》,能背下來嗎?這首詩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2.師:是啊,“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今天再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過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請大家翻到79頁。先自由讀讀本課的預習。
板書課題:《匆匆》
3.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些什么,預習要求中我們做什么?
(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4.學生交流課外搜集到的有關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先讓我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用筆劃出來。在讀的過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詞語或句子,也請你用筆劃出來。學課文的時候我們再解決。
(學生自讀課文,讀中感悟)
2.師: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板書:一去不復返?)
3.師:這個句子還出現在別的地方,你能找出來嗎?
生:它還出現在結尾。(生讀句子。)
4..師: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出了同樣的一個問題。這又說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應。
生2:說明作者一直在考慮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5.師:對,我們不但要會讀,還要學習思考。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碰到了哪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匯報交流難理解的句子或詞語。)
6.師:通過讀書,我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現在誰能告訴老師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學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師指導有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其意義。 句子1: 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7.教師范讀:是啊,時間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逝了,想到這些,作者心里好受嗎?現在,請同學們給老師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我讀讀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讀后評議:老師讀得怎么樣?為什么?)
8.教師引:還有別的句子寫到時間是如何匆匆而過的嗎?
三、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運用語言
1.師: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的,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誰愿意讀這一自然段?愿意讀的同學就站起來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2.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
3.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
4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 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 可見他有多么珍惜時間。想想我們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
(讓學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結構說出幾句話)
四、品讀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2.我們還可以從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責嗎?
(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3.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這里老師可以告訴你: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詩人、散文家。他是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大學當過老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
五、選讀句子,體味語言美
1.這篇課文語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愛喜歡讀它。我相請同學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為什么喜歡它。)
2.你喜歡它嗎?你能把它背下來嗎?
3.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你還學到了哪些學習的方法?
《匆匆》說課設計 篇4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cén)涔而淚潸(shān)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lì)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pái)徊(huái)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 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luǒ)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同學們,在我國近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課前我請大家了解了解朱自清先生,做到了嗎?
生:做到了。
師:怎么樣?把你的收獲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生:據我所知朱自清在清華園里寫了非常有名的《荷塘月色》
師:嗯,寫了《荷塘月色》,非常有名的散文,還有什么呢?
生:我通過查資料知道他不僅是散文家,還是雜文家,寫了很多雜文。
……
師:朱自清先生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被稱為美文的典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篇散文《匆匆》,我們把課文讀一遍,注意把拼音讀準,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開始吧。
生讀課文(師板書:匆匆)
出示詞語: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頭涔涔 淚潸潸
師:這些詞語離開拼音以后你還認識嗎?
讀詞語。
師:這些詞語你理解了哪一個詞語。
生:我知道淚潸潸是淚流滿面的意思。
生:我知道頭涔涔是滿頭大汗的意思。
生:我知道徘徊是走來走去的時候。
師:我們在什么時候徘徊?
生:猶豫的時候,沒事干的時候。
生:無助的時候。
生:思考問題的時候。
生:我們在等待和寂寞的時候徘徊。
師:還理解了哪些詞。
生:我理解了伶伶俐俐。就是機靈,靈活。
師:什么靈巧?
生:動作靈巧。
師:對了,動作非常得快,非常靈巧。赤裸裸知道什么意思嗎?
生:就是光溜溜的。
師:好,我們再讀一遍。
生讀詞語。
師:讀了匆匆這篇課文之后同學們知道了什么呢?還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我們大家共同討論一下。好,讓我們再快速默讀一下課文,想一想,畫一畫,一會我們來交流交流。
生默讀課文。
師:來,我們交流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時間飛逝,我們應該珍惜,在比較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一些成績。
師:對,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還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要珍惜。
生:我明白光陰似薦,我們應該抓住有限的時間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師:哎喲,我感覺你是一個非常高尚的同學,真好,請坐。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你們有什么不懂的事可以提出來。(一些學生舉手)喲,這么多,這樣,其他同學在別人提出問題時做一下標記。
生:我不明白朱自清為什么說“我留著一些什么樣的痕跡……”朱自清年輕的時候寫了這么多文章,他為了說留下了如游絲一樣的痕跡呢,他應該是有了一些成績的。
生:他為什么說自己越來越空虛了?我覺得他寫得文章非常得,收獲也越來越多,但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說自己越來越空虛了。
師:值得探究。
生:我不明白平時的生活都是色彩斑斕的,為什么朱自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
師:是啊,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為什么作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呢?
生:我覺得他的生活應該很有意義的,為什么說茫茫然呢。
生:他說“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不太清楚他們指的是誰?
師:是啊,他們是誰呢?
生:朱自清一生是非常有成就的,他為什么說白白走這一遭呢?
師:我們在理解課文的時候也解決到。
生:我覺得第三自然段寫得特別好,把時間寫得很匆匆,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手法。
師:你想探究一下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寫法。
生:我想知道朱自清的這篇文章里寫了十一個問號,但他并沒有回答這些問題,我想知道他們的答案是什么?
師:這篇文章問句就是特別多,那么朱自清寫這么多問號為什么?他究竟想給大家一個怎樣的答案呢,這的確值得我們探究。同學們,真棒,你們讓我們看到了北京小學的風彩。問題提得特別好,不僅涵蓋面廣,而且有深度,有難度。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問題有三類,第一類詞句,第二是寫法的探究,第三類還涉及到了思想感情和這篇文章寫作時的時代背景,我相信這些問題在我們讀書的過程中都能解決,我們先來讀讀第一段,仔細地體會體會,讀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開始吧。
生讀課文。
師: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讀了這一段我知道,朱自清認為他的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生:朱自清很疑惑是不是有人偷了時間還是時間就逃走了。
師:是啊,剛才有個同學說這篇文章問號特別多,我們看看第一段就有幾個?
來,我們來一起讀讀。
生讀問話。(聰明的你告訴我……)
師:他在問誰啊?
生:他在問自己,把他的心理活動寫出來了。
師:噢,他在問自己,把他的心里話說出來了。還在問誰呢?
生:我覺得他這里有幾層意思,第一層他就想把心里話說出來,第二層是讓讀者發人深省,考慮一下時間去了哪里,以此喚醒大家對時間的覺醒,讓大家珍惜時間。
師:說得真好,他可能在問自己,也有可能在問別人,也許是在我所有人,也許是在問你,也許是在問他,也許是在問我。你明白他為什么寫這么多問號了嗎?剛才問問題的同學明白了嗎,你來說說。
生:我明白了他寫這么多問話是表達他心里的疑惑,第二他想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讓我們珍惜時間。
師:說得真好,誰來讀讀這一段。
指名讀。
(學生讀得非常好,聽課老師鼓掌)
師:讓我們為你鼓掌,我覺得我看到的不是咱們班的一個同學,而是我看到就是朱自清先生站在我們眼前,在尋找失去的時間,謝謝,讀得真好。同學們,那么我們的時間都到哪去了呢,誰來讀一下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生讀第二段,師糾正讀錯的地方。
師:剛才大家提了很多問題,還記得嗎(生:記得)這樣,我們再輕輕地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能解決哪一個問題,一會兒把你的智慧說出來,讓大家都變得智慧起來?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來交流交流吧。
生:我想解決剛才有個同學說不明白為什么朱自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我覺得朱自清不是說他的生活不多彩的,他是說時間過得非常地快,讓人幾乎是感覺不到它已經過去了很多很多年,或者很多很多天。
師:他覺得時間在不經意間溜走,所以他說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問一下,你多大了。
生:十一歲。
師:我們過去了多少日子,四千左右日子了,對嗎?我們中國人的壽命平均也就是七十歲左右,現在你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七分之一,你感覺到了嗎?
生:沒有。
師:是的,我們的日子也是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溜走了。這個問題誰提的,你理解了嗎?
生點頭。
師:好,接著來解決。
生:他說“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卻乎是漸漸空虛了”我覺得他并不是指他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而是說給了他這么多時間,過一天少一天。說他的手空虛了,沒有留下什么東西,而是說時間慢慢從他手里溜走了。
師:溜走了多少日子。
生:溜走八千多個日子了,他是說日子溜走了,并不是說沒有在世上留下什么東西。
師:誰提的這個問題,明白了嗎?
生點頭。
師:還有誰想補充?
生:不是說他手空虛,而是說他自己所擁有的時間一點點快沒有了。
師:他感覺屬于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感覺手卻乎空虛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呢?
生:“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覺得這個他們指的是時間,是說他們給了朱自清多少時間。
師:也就是說,你的理解是童話中的時間老人,是嗎?
生:是。
師:非常好。我相信理解了這段話之后,咱們讀這段話會更有味道?想讀嗎?
指名讀課文。
師:請坐下“我不知道他們給我了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卻……”我感覺到同學們都在跟我一起讀。都喜歡這段話是嗎?這樣吧,我們來把這段話背下來,行不行,來,一分鐘,開始。
生背課文。
師:我們一起來背一下,不會背的可以光明正大的看著課文。
師生合背課文。
師:那么我們的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從我們身邊溜走了呢,溜得那樣無聲無息,溜得讓我們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呢?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描寫得很好。剛才有個同學想探究一下文章第三段的寫法,就請我們默讀一下第三段,看看第三段怎樣寫出了日子的來去匆匆?
指名讀。
出示:于是……
師:我們都讀一讀這幾個句子,體會一下這幾個句子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好,一會我們交流交流。
生自由讀。
師:來交流交流,你覺得哪兒寫得特別好。
生:“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我抓住“跨”和“飛”我覺得朱自清用這兩個動詞說出了時間的飛逝,過得特別快。朱自清把時間擬人化了,
師:時間本來看不見摸不著,可是讀了這兩句話感覺怎么樣?
生:感覺朱自清把它擬人化了。
師:噢,把時間當成人了。
生:我喜歡“他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這名話寫得好在朱自清已經認識到時間的匆匆,但是他怎么想讓時間走得慢一點都是無濟于事的。這名話非常形象的體現出間是不可能留住的。
師:是的,你再遮挽也留不住匆匆流去的光陰。
生:我抓住的是“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中匆匆過去”通過這句話我了解到,時間不會放過你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時間就算在你吃飯的時候都會從你身邊匆匆溜走。
師:對,時間是非常無情的。
生:我覺得朱自清的寫法很巧妙,他并沒有說時間特別珍貴,我們要好好愛情時間,而是用從身邊跨過從腳邊飛過來告訴我們時間過得真是特別快,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師:你也特別棒,說得特別好。
生:他先說“從凝然的雙眼……”說到從雙眼前過去,可以把遮挽時的情景和前面聯系,然后時間又過去了,他說我掩著面嘆息,這也是,他為什么嘆息呢,因為前面說時間從水盆過去從飯碗中過去,你一嘆息,時間又從嘆息中閃過,朱自清先生寫出了時間無時不刻地不從我們身邊溜走。
師:棒極了,他有一個詞用得很好,時間無時不刻地不從我們身邊溜走。作者抓住了哪些小事來寫。
生:他抓住了吃飯的時候,洗手的時候,睡覺的時候,嘆息的時候,遮挽的時候。
師:現在你體會到了嗎?這段話為什么寫得這么好,作者的巧妙在哪?我記得這個問題是你提的,明白了嗎?來,跟大家總結一下。
生:把時間擬人化了,感覺時間時時刻從你身邊流走,而且從身邊的小事提醒你時間在時時刻刻消失。
師:說得真棒,朱自清就是抓住這些生活中的小事,賦予時間以生命,把它當作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來寫,才讓我們感覺到是那么的生動那么的具體,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時間的——
生:來去匆匆。
師:非常好,誰再來讀讀這段,讓我們再次品味時間的來去匆匆。
指名讀。
全班齊讀。
師:你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這樣的寫法,也抓住你身邊的小事,也賦予時間以生命,讓我們感覺一下時間是怎樣從你們身邊溜走的。我看一看誰寫的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風格。
生自由寫。
匯報交流。
生:放風箏時,時間隨著風箏線的斷裂飄走,我哭喊著讓風箏回來,可是它已經遠去不再回來了;寫字時,時間隨著紙上的墨水印過去,我用涂改液把它擦凈,但是紙上依然留著白色的印跡。
師:我請你再讀一遍,聲音響亮地讀一遍,我覺得你寫得真好。
生再讀。
師:紙上留著印跡,但是我們的時間怎么樣?
生:一去不復返了。
師:好,接著來。
生:上課時,日子從我專注的眼神里過去;寫作業時,日子便從我的筆尖涌出,從紙上飛過了。
師:寫得多好啊,多有朱自清先生的風格
生:看書時,時間隨著翻書的聲音飛走,思考時,時間伴著大腦的運轉過去,一個人寂寞時,時間伴著朋友離去的腳步溜走了。
師:多么形象的比喻。
生:在玩鬧的時候,時間從歡樂的叫喊聲中奔去,在散步的時候,時間從思緒中離去。
生:談天的時候,日子從歡聲笑語中過去,看書時,時間從凝然的雙眸中過去。
師:是呀,同學們,我們的日子就是這樣悄無聲息的流走了,從我們身邊一點一滴的溜走了。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想請同學們把前三個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我還是請你讀吧,我覺得你讀得特別好,讓大家再感受感受,咱們同學可以和著他一起讀。
生讀。
生齊讀課文。
師:同學們謝謝大家。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不僅讀懂了課文,還讀好了課文,還解決了同學們開課之初許多不懂的問題,探究了朱自清先生的一些寫法,還有一些問題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匆匆》說課設計 篇5
師:同學們可能都不認識我,我姓薛。有同學姓這個姓嗎?(無人舉手)這個姓很少,所以很珍貴。
(生笑。)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讀題──
生:齊讀課題。
師:預習過課文嗎?你在預習過程中都預習了什么?
生:我把課文讀了三遍。
師:你很自覺,沒有要求,你能自覺地讀3遍。不錯。
生:我先看了預習提示,然后根據預習提示中的問題,去讀課文。
師:能夠根據預習提示有針對性地預習,很好。
生: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都想好了。
師:(笑)了不起,答案都想好了,能透露一個給我嗎?
(生笑。)
生:不能。
師:還保密呢!你能帶著思考進入課堂,收獲就要比一般同學多。
生:我借助工字典解決了預習中不認識的問題。
師:能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來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是會學習的同學。
生:我邊讀邊想有什么問題,想了每一段的段意思。
師:一邊讀一邊想,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
師:好像還有很多同學搜集了許多名人名言,是你吧。
生:高爾基曾說了一句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
師:這句話記得嗎?能背出來嗎?
生:“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師:小結:大部分同學都認真讀了課文,有的根據預習提示進行有針對性地預習;有的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有的借助工具書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你們在預習時自覺做到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堅持這個習慣,你必定受益終生。
師:課文讀了三遍的同學請舉手。
(生全部舉手。)
師:讀了三遍以上的請舉手。
(生無一人舉手。)
師:(笑)你們都統一要求讀三遍啊?
師:讀得怎么樣,你來選擇其中一段讀,我們看看你讀得三遍與他人讀得三遍有什么不同。
師:你來讀第一自然段。
……
師:讀得不錯,很流利。這第二個句子很長,“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讀得很流利,不錯。誰再來讀給我聽聽,也能像他讀得那么流暢嗎?
生讀。
師:別急著坐下,考一考,你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想些什么?心情有沒有什么變化?
生:(略停一下)這一段中有問句,感情要深厚一些。
師:你注意了這段中有4個問句,感情不同,他注意到了,兩位同學這一段都讀得很好,邊讀邊思考,說明他們讀得很專心投入。
師:誰來讀讀其他的自然段,是不是都像他們一樣認真?
生讀第四小節(強調“呢”)
眾師笑。
師:他讀得很投入,(笑了)因為他的得很沉重。內容可能很沉重,但有些詞語可以讀得比較輕快。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
生讀(依然強調“呢”)。
師:比較輕快,很好!但是,你說說看為什么一定要強調“呢”呢?
生:因為作者好像是有問題在問我。
師:誰能不通過強調“呢”來體現這是問句。
生讀得很好。
師:美嗎?象她一樣讀,會給人一種美的感受,一種全新的感受。
生:我來讀最后一小節。
師:為什么?
生:一來是這一節很短,二來是這一節也很重要。
師:我們就請你來讀讀這最重要的一句話。
生讀。
師:他雖只讀了一句話,這卻是課文的靈魂,這個問句的答案文中沒有。正是因為這個問句,使這篇文章成為千古名篇。
生讀第二小節。
師:你有點憂傷的語調,不錯。
師:你們看第三小節最長,誰有勇氣來讀讀第三小節?
生讀。
師:這么長的段落,讀得這么流利,看來是真的下了一番工夫。
師:看課題,“匆匆”就是“急急忙忙”的意思,腳步匆匆,吃飯匆匆,洗臉匆匆……課文寫的是什么匆匆?
生齊:時間。
師:先別急著告訴我,請你大聲朗讀全文,文中有一個詞告訴我們:是什么匆匆。
生大聲讀文。
師:讀好的請舉手。
師:課文有一個詞,寫出了什么“匆匆”?
生:課文寫的是“日子”匆匆。
師:“日子”就是時間,就是時光,意思是一樣的。
師:我們每天都在過日子,往往就這最普通的事情,就容易被忽視。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點?到底是怎樣的?請你們再認認真真地讀第一自然段,告訴我日子有什么特點?好嗎?
生讀文。
生:我覺的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這是日子最大的一個特點(板書:一去不復返)。
師:你再看一看,這段話中還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點?
生木然。
師:(強調這句話: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從這句話中又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點?
生:這是作者的想象(不入題)。
師:日子能偷嗎?能藏嗎?又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日子無影無蹤(板書:無影無蹤)。
我們齊讀這句話。
生讀。
師:聽我來讀。……一起再來讀。
生齊讀。
師:作者沒有直接寫了日子一去不復返,而是寫這一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老師這樣排列,你能看出什么特點?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生:這是排比句。
師:你注意了句式的特點,除了排比句,在內容上有什么發現?
生:前面都是講了什么事物去了,后面都講這個事物又回來了。
師:你講得很好。無論是燕子,楊柳,還是桃花,他們去了,都能再回來。那叫失而復得。
你來讀一讀。
……
師:你注意到了這三樣事物去了可以再來,他們都會在時間上留下痕跡。
師:日子去了也應該是可以回來的啊?
生:不可以。
師:日子與桃花、燕子、楊柳比有什么不同?
生:日子一去不復返。
師:作者為什么還這樣寫?
生:作者為了突出時間的一去不復返。
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他很渴望時間回來。
師:是啊,他很留戀。(板書:留戀)
生:他很無奈。
師板書:無奈。
師:讀書后能知道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蘊涵了怎樣的感情,這叫會讀書。
請大家把那種留戀、無奈、悵然若失的感覺讀出來。
生自由練讀。
師:我相信,此刻你再來讀這一段,感覺就不一樣了。
指名讀。
師:不錯,體會到、感受到的都包含在讀書中,拿起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課文一開始提出一個問題,也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無影無蹤的。但在作者筆下,日子是匆匆的,能看得到,摸得著的,感覺得到的。日子的影子是怎樣的?
請你們讀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日子的樣子。
……
師:日子是有樣子的,找到了嗎?
生:沒有。
師:再讀讀,找找日子的樣子。
師:找不到沒有關系,你去讀讀第三自然段,日子是什么形象?找找。
日子的影子在哪里?是什么樣的?
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師:日子是什么樣子的?
生搖頭。
師:找不到沒關系,請你接著讀第4自然段,(眾師笑)讀了這一段如果再找不到,那就真得糟糕了。
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師:這一段中,你找到的日子的樣子是怎樣的?
眾生舉手。
師:把你找到的句子畫下來。
師:請畫出來的舉手。
師:請你往上看,第2、3自然段中,日子的影子在哪里?請你畫下來,一定能找得到?
……
師:現在都找到的請舉手。
大部分學生舉手。
師:請大家讀讀3、4自然段,發現在作者筆下,日子、時間、光陰是能看得見的,是形象的。
誰來讀一讀。
生: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師:這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聲音嗎?有影子嗎?
生再讀。
……
師:現在你能看到八千多日子的影子嗎?
生: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師:有多大?
生:一點點。
師:也就是說,八千多日子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你經歷了只不過半滴水都不到。你有什么感覺?
生:……
師:你們算算,八千多日子相當于多少年?
生:24年。
師:作者寫這篇文章時,24歲。你讀到這個句子時(板書:八千多日子 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你能感覺到、能摸得到嗎?你讀了這個句子,有什么體會?
生:日子太容易被人忽視了。
生:時間太短暫了。
師:時間很珍貴,你一生有幾個八千多日子?那僅僅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有什么感受?
生:時間太珍貴了。
師:因為少,所以珍貴,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話。
生齊讀。
師:八千多日子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是有限的,人一生只有幾個八千多日子,只有幾滴水一樣短暫,(板書:短暫)屬于你的時間就像一滴水,你現在連一滴水都不夠。人的生命在時光的大海里,可以忽略不記,是那樣的渺小,想到這里,所以作者“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你明白嗎?
生:一直以來,我們認為時間是用不完的,沒想到,你的生命是短暫的,是有結束的那一天的,所以作者“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你還怎么認為?
生:他浪費了一些時間,這二十幾年里,他沒有做什么有成就的事情,所以他“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是啊,當他突然發現時間已經過去時,很難受,你有過這種感受嗎?作者驀然地發現八千多個日子已經過去了,你們13年已經過去了,我們齊讀……
生讀……
師: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聲音嗎?聽不見。有影子嗎?看得見嗎?為什么?
生:因為人們忽視了時間。
……
師:讀到這里,你不要急于回答,讀第四自然段,你對這個問題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生讀。
師:八千多日像針尖上的一滴水,那每一個日子也是看得見的,是什么樣子的?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他是什么樣子的?
生:飛快的。
師:讀得好,但是還抓不住,我要讓你抓住。
生:太陽有腳……
師:是啊,太陽有腳,像一個人,就是一個人,我們讀這句話。
出示:……
師:你有沒有看到他的腳步?
生讀……
師:這都是時間的腳步在那兒移。怎樣地挪移?
生讀:輕輕地……
師:快嗎?慢嗎?所以吃飯時……
生讀。
師:時間都是慢慢地悄悄地挪移,我們一起倆讀。
生齊讀。
師:開始是挪移,后來從哪里看到他的腳步匆匆而過?
生:跨過、飛過、閃過、溜走(板書)。
師:時間的腳步是怎樣匆匆的呢?……
師:你從這些詞語感覺到什么?或是有什么發現?
生……
師:所以,日子是有形象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有腳,我可以讓他停下來,可是他與人有什么不同?
生:人的腳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自由停下來,而時間的腳步一去不復返。
師:他的腳步只能匆匆而過,你想留也留不住,擋也擋不住,讀第一句。
生……
師:……表達作者對時光一種怎樣的感受?
生:無奈。
師:你能留住嗎?那種對日子的無奈表現得非常清楚。(板書:無奈)
師:第四自然段中,你找到日子的形象了嗎?
生:……
師:青煙、薄霧,看得見嗎?你看多形象,如青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朝陽蒸融的樣子,你看過嗎?
作者說八千多日子……
為什么把時間比作青煙、薄霧?而不是比作一滴水?
生:因為被微風吹散的青煙、被蒸融的薄霧都無影無蹤了。
師:說得多好啊。八千多日子就想青煙薄霧無影無蹤、沒有痕跡。主要告訴我們八千多日子沒有在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跡。我們來讀……
生讀……
師:你看到過這樣的痕跡嗎?
生:沒有。
師:要急促些,聽老師來讀。
生再讀。
師:這里有兩個問句一樣嗎?為什么要反問一個問題?
生:強調了沒有留下一點點的東西。
師:對,這沒有留下一點點痕跡,為什么?
往前看,讀讀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生讀。
師:八千多日子……留下兩樣東西,一是徘徊,一是匆匆,他沒有做什么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東西。八千多日子就這樣過去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所以有怎樣的感情在里面?
生:后悔。
生:慚愧,因為沒有做過有意義的事情。
師:……
生讀。
師:這個“平”是什么意思?我不能理解。
生:我覺得來得時候、去的時候不能一樣平凡,應該做點什么?
師:有點懂了。
生:不能平靜地、白白地走這一遭。
師:要留下點什么,哪怕是一絲痕跡,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它告訴我們,一生要有所作為。人生短暫,生命有限,歲月無情,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應該怎樣走這一遭呢?怎樣有所作為呢?所以作者留下這樣一個疑問,齊讀最后一節。
師:在作者眼里及筆下,日子匆匆過去,是有形象的,八千多日子……
(指著板書總結。)
我們再來讀讀這最后一句話。
生讀。
師: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卻沒有回答。他為什么這樣寫?
生:給我們留下思考的空間。
師:是啊,一個需要用一生思考的問題,人生一去不復返,人生該留下一個怎樣的痕跡,今天留一個作業:為這個問題寫一個答案,想想我們該怎樣走這一遭?
師:把這句名言送給大家,我們共勉:“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師:看看現代人是如何看待時間的……
將時間用于工作,那是成功的代價。
將時間用于思考,那是智慧的來源。
將時間用于運動,那是青春的奧秘。
將時間用于閱讀,那是知識的源泉。
將時間用于愛人,那是幸福的所在
將時間用于奉獻,那是人生的真諦。
將時間用于空想,那是生命的。
將時間用于微笑,那是減負的良方。
將時間用于計劃,那是你能做好上述一切密訣。
師:相信大家學習了今天這一課,對時間會有自己的理解,會有自己珍惜的方式!下課。
《匆匆》說課設計 篇6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本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后,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和惋惜。滲透著珍惜時間的意思。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多處運用比喻,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
【學情分析】
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關于珍惜時間的文章和相關名言警句的積累是比較多的,但是我班學生性格兩極分化嚴重,有些孩子性格非常外向,有的則比較內向,因此要想把這樣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組織好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重要,要想辦法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魅力,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因為我班學生普遍較為懶散,時間觀念不是太強,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能使他們樹立分秒必爭的意識,在有限的時間里表現出最優秀的自己。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積累詞語以及自己喜歡的語句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光匆匆。
3.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5.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點】
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以良好的狀態迎接新的挑戰。
【教法學法】
范讀示范法、朗讀指導法、點撥探究法、情境教學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2.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沒有匆匆過?(生暢談。)
課文里的“匆匆”是指什么?不僅人會“匆匆”,時間也會“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復返。時間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匆匆》。
2.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2.自讀全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
注意指導理解以下詞語:罷——吧;確乎——的確,確確實實;時間的流——引導回憶水流、人流,想象時間的流就是——? ;頭涔涔、淚潸潸——可拓展詞語汗涔涔(汗流浹背、大汗淋漓)、潸然淚下;挪移——移動;凝然——本文指眼睛定定地看的樣子;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走。
(2)想一想:初讀課文,你讀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學生自由表達聽后的初步感受。
(4)再讀課文。
這是一篇字字珠璣、詞詞琪琛的精美散文。令人賞心悅目的語言要多讀才能品出字里行間的味道來,才能揣摩出作者的情感來。我們捧起書來,再讀,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放聲讀出來。
三、品讀句段,讀中悟情。
1.嘗試讀段,指導學法。
以第一自然段為例,指導讀書方法。
(1)學生默讀自學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從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歡的詞句旁批注,和同桌交流。
(2)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抓關鍵詞語,交流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①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②師生互動,讀議結合。帶著體會有感情地朗讀。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③引導學生發現這些問句的特別之處,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反復朗讀。
(3)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4)回顧、總結品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遷移運用。
2.遷移運用,自主閱讀。
(1)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選擇自己感受最深或特別喜歡的句子細讀并批注。
(2)根據學情,確定全班交流的句段。鼓勵學生自由表達,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中體會感情,讀中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體會作者如何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說明時間在不經意間匆匆而去;關注“茫茫然”、“凝然”、“伶伶俐俐”等詞語以及“挪移”、“跨過”、“飛去”、“溜走”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3)朗讀句段。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2.搜集關于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
3.抄寫本課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學生展示朗讀。
2.聽寫本課中的生字新詞。
二、讀書感悟,體會寫法。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筆下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了。也體會到作者感覺時間流逝而自己沒有作為的傷心,還有作者想珍惜時間的情感。
那作者為什么表達得如此細膩呢?默讀課文,看這篇文章有什么特別之處。
2.匯報交流,感受語言。
你認為作者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哪里?特別之處在哪里?
重點點撥: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2)第一自然段最后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
(3)“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體會運用比喻的好處。
(4)“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運用了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時間擬人化“跨、飛、溜、閃”,突出了時間的匆匆而逝。同時教師點撥:作者通過生活小事表達感悟。
……
三、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1.出示閱讀鏈接《明日歌》,自由讀、齊讀。引導學生總結,感受時間的一去不復返,我們要珍惜時間。
2.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四、作業超市。(自選三項完成)
1.讀一讀《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寫一寫:
①按照課文后的第3題要求寫幾句話。
②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板書設計:
日子一去不復返 排比
2. 匆匆 八千多個日子 比喻 反問
洗手、吃飯、默默時 擬人 設問
時間一曲不復返,我們要珍惜時間
資料閱讀:
【評論朱自清的資料摘錄】
1.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2.“現在大學里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本國的文學史,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口語,朱先生應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葉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的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決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本人對寫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
——談描寫“于每事每物,必要剝開來看,拆穿來看”,“這樣可以辨出許多新異的滋味乃是他們的秘密”,只有這樣“于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寫,使你于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
《匆匆》說課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詞語的意思。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義,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點】
1、 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2、感受時間的“匆匆”,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的,感悟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時間的匆匆流逝,從而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幻燈片、音樂
【課時安排】
3課時
【相關資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代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學生時代即創作新詩。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國留學。回國后先后在江蘇、浙江的幾所中學和清華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等校任教。抗日戰爭結束后,積極支持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學生運動。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貧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寫景抒情,委婉細致,氣質清新優雅,語言質樸而有風采。《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有詩集《雪朝》(于人合著)、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洲雜記》《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長歌行》,誰愿意背誦給大家聽?
2、學了這首詩,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是啊,時間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復返!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達了這樣的感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時間的匆匆。板書課題。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朱自清先生嗎?
5、解題:“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自悟
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學會7個生字。
2、把課文讀正確。
3、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三、小組合作
1、讀準詞語: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聽寫詞語,互查互批。
3、組內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
四、讀文解疑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業
1、讀課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2、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自主朗讀,感悟體驗
(一)自主閱讀,組內交流: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語句,用心體會。
2、和小組同學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說一說。
(二)集體交流:
1、讀出文中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日子從我們生活的細微之處,在我們不注意時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指導朗讀:體會時間短暫易逝。
作者細心地發現日子在洗手、吃飯、默默時,在我們不注意它時悄悄地過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嗎?引導學生從文章內容中想開去--(聊天時,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時,日子從手里過去;看電視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曬太陽時,日子從身上一閃而過……)
(2)“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作者想留住時間,但時間還是匆匆地過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嘆息,而時間又在嘆息里閃過了。)
指導朗讀:讀出作者想留住時間的迫切以及對時間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過渡:是啊,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飛快地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時間賽跑,不要讓時間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嘆、惋惜。
1、找出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交流、朗讀: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
3、細讀課文,畫出與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討論:作者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a理解:徘徊罷了,匆匆罷了。
b問一問自己能做什么?
c問一問想問的人能做什么?
d寫話練習: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還能做--。
三、回讀全文,懂得惜時
作者以優美的筆觸表現了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四、友情傾訴,共享格言
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請你把一句有關惜時的格言送給我們身邊的人好嗎?
五、作業
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惜時格言。
板書設計
匆匆
花有重開日
逝去如飛 - 珍惜時間
人無再少年
《匆匆》說課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自讀自悟,學會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2、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味散文的語言美,背誦課文
2、感悟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和珍惜時間之情,喚醒學生的時間意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領悟并學習運用作者的表達方式
2、利用多種讀法,把握作者的感情
學習重點:
1、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
2、體味文章的語言美,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3、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的運用
課時設計: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創設情境
師 :當你聽到“滴答、滴答”聲音時,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舉手回答)
生1:我聽到時間在走動
生2:我感覺時間走得很快,要珍惜時間(讓三四個同學回答,逐個點評)
教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很有時間意識。
師 :同學們,日子在一天地流逝,轉眼間,我們已經進入了六年級下學期,很快就會參加小學畢業考試,你們感覺到日子過得匆匆嗎?簡單談談自己的想法。(喚起學生的時間意識,并學會珍惜時間,為進入這篇課文的學習做鋪墊)
二、介紹作者及文學成就,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介紹作者的身平事跡及其散文的特點
師:今天我們學習新課《匆匆》,你了解它的作者嗎?(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作者的資料,讓學生舉手自由回答)相機板書課題,匆匆。
教師總結,大家都說得很準確,可見大家在事前都有收集資料,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有助于課文的理解。
(1)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2)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的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
(通過ppt展示朱自清身平背景,板書“細膩的感情,詩意的語言,有‘美文’之譽”)
2、了解寫作的背景,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章內涵
師:這篇課文寫于1922年3月,當時作者已經24歲。五四運動時,朱自清為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歡呼;五四高潮過后,舊的東西沒有摧毀,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陷入了思想的苦悶之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時光從身邊白白流逝,于是寫下了這首感人的散文詩。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 :現在讓我們欣賞這篇課文,了解朱自清的散文風格,并學習生字詞。
1、播放課文的電視散文,讓學生欣賞,感受語言的美,大體了解課文內容。
師 :看完影片之后,大家覺得這篇散文寫的美不美啊?想不想自己去體味一下語言的美,現在大家自由朗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將生字詞讀準,將不懂的字詞做標記,與小組討論
3、指名讀書,糾正讀錯的生字詞和不正確的斷句
4、讓學生將不懂的字詞提出,讓其他學生給與回答,教師點評
詞語釋意,找出該詞所處的句子,聯系上下文,讓學生猜測詞的大概意義,教師進行引導,再出示ppt。(這里讓學生猜測詞義,用到適度模糊的原理,這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能讓學生學會學習)
例如:一去不復返,所處的句子“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叫學生多讀這個句子,并聯系上下文。生猜測,是指去了之后就再也不回來了。加上教師點撥,那是形容事物已成過去,不能重現。(以此類推,其他詞語的學習都可仿照此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加深其印象)
【設計理念:可以用以一帶多的方法學習字詞,將3個左右詞的講透,其他的可讓學生發揮合作探究原則,進行學習】
5、用你喜歡的讀書方法讀熟課文,理解課文的大體內容,將課文分段。
師 :你們是怎樣理解課題的?課文可分為幾段,每一段是寫些什么?你是根據什么分的段?
(第一段:1自然段,提出日子為什么匆匆的問題;第二段:2.3.4自然段,寫日子悄悄流逝;第三段:5自然段,反問日子為什么。總—分—總)
四、課后作業,鞏固學習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將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2 、收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抄在筆記本上
3 、找朱自清的散文閱讀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識,名言欣賞,激趣導入
師: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匆匆》,解決了生字詞的學習,上次我們布置的作業,大家完成了嗎?哪位同學可以把收集的名言警句讀給大家聽?
師:看來大家都很認真的完成作業,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資料,和大家分享一下。(展示ppt)
二、初步賞讀,讀出語言的韻味美
1、提問的方式,回憶起上節課說朱自清散文的特點
師:我們在上節課學習了朱自清散文的特點,大家還記得是什么嗎?
生:是“細膩的感情,詩意的語言,有‘美文’之譽”
(相機板書,細膩的感情,詩意的語言,“美文”)
2、以大聲朗讀的方式,體味其散文的特點
師:大家體味一下彌漫在文字間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
要求:出聲讀,注意標點認真讀,難讀之處反復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文字的韻味。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認真的讀書,就知道你們一定讀得不錯,現在我們來展示交流一下。
請五位同學以開火車的方式,每人讀一段。(請學生評價,哪里讀得好,哪里讀得不好,再教師評價,音調輕一點,節奏慢一點)
3、配樂朗誦,深入體味文章的感情
老師配樂朗讀課文,讓學生認真聽。
【設計理念教師沒有自己朗誦,是教學中不應有的缺失,老師的情感朗誦能更好的指導學生朗誦,是錄音代替不了的。在備課多次誦讀,能達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效果】
師:有沒有信心和老師比賽,哪五位同學自愿站起來接讀課文?(放背景音樂)大家體味一下彌漫在文字間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
注意:老師說的是情緒而不是情感,情感是外顯的具有強烈性,情緒是內隱的、淡淡的。對時光匆匆流逝,而自己卻一無成就,作者內心有一種淡淡的傷感與惆悵。如果學生簡單地認為這是一篇勸人惜時的文章,那么教師便要和學生討論:你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感覺?作者是勸人還是自己的一種省覺?從而讓學生明白是作者并未想勸人,他只是純自我的一種審問與真情表白,而作者的真情感染了我們,于是我們也與作者一起自我審問,因“傷時”而“惜時”。
三、默讀欣賞,品察文字的詩意美
1、作者為什么能把這種情緒表現得如此細膩?默讀課文,看課文有哪些特別之處,哪些語句深深打動了你?將這些句子劃下來,畫完的同學放聲朗讀,把你體會到的通過你喜歡的朗讀方式淋漓盡致的讀出來。(要求:讀讀、品品、批批)
2、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并與小組同學分享
師:同學們很認真的傾聽了同組同學的感受,也說了自己的感受,有誰愿意和老師分享你的感受嗎?(讓生各抒己見,師加以適當的點撥)
這一環節的設計,提高學生的讀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并在小組的合作探究中學習。
四、課文的整體梳理,重點句子的學習
1、師:作者在文章中感嘆,“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誰知道作者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呢?用書本的句子或自己的語言解析。(板書:一去不復返)
a、賞讀第一段“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第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那幾個連續的問句有什么作用?用自己的方式將句子的意蘊讀出來。
師: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用一串的追問表示時間流逝而無法留住它的無奈和對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
根據老師的提示,現在誰能背誦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讓學生即時背誦,強化記憶。有講解做引導,有理解做基礎,再加上時間的限制,競爭的氛圍,往往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第二段課文質疑“在默默里算著……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
讓學生找問題,提出問題讓其他的同學回答,教師適時引導問題要點(八千多日子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會“頭涔涔,淚潸潸”?這些詞隱含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溜”字你體會到什么? 作者把什么比作“針尖上一滴水”?)
指導朗讀:過去的日子無聲無息地走了,作者有著無限感慨之情。讓我們讀出這種感慨和留戀。把重點的詞讀慢一點,重一點。
【注意:重視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向問題的重點靠攏,注意答案的生成,而不是一味的照事先設計好的答案死搬硬套。】
c、第三段課文“——洗手的時候……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這段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作者是怎樣描述時間的來去匆匆?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日子”是怎樣在不經意間溜走的?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段話,將蘊含的情感讀出來。仿照這樣的句子說幾句話(在_____時候,時光又______溜走了)
師: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時間擬人化“跨、飛、溜、閃”,寫出了一天的時間是怎樣很快的從身邊“溜走”的。作者通過生活具體的小事情“吃飯、洗手、睡覺、沉默”等,賦予時間以生命,十分生動具體的描寫出了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逝的。
【設計理念:學語文要舉一反三,學生學語文,要先學會模仿,模仿本身也是一種創造。利用句子的仿造,既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拓展思維,同時還可以提高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
d、讀寫結合,第四段課文“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走這一遭?”
師:面對“逃去如飛”的時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連串的問題傾瀉筆端。誰自愿來讀這一段話,別的同學認真聽,評價一下他讀得好不好。
這段話有幾個問號?(六個)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語氣讀問句?師生問答式讀課文。讓學生回答朱自清先生有沒有白白走一遭,聯系其身平事跡談談。
寫話: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還能做_____________。
過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
e、這樣的句子收結全文,有什么效果?
前后呼喚,以問句結尾留下讀者探尋的空間,意猶未盡。
(讓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設計意圖:根據問題情境,因地制宜的“留白”,要恰到好處的留給學生積極思考的空間,讓其“反芻”和“消化”。】
五、拓展學習,深化體會
1、推薦閱讀: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
2、讀書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寫到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可是燕子還是去年的燕子,楊柳還是去年的楊柳,桃花還是去年的桃花嗎?(燕子已經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楊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楊柳,桃花當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對于世間萬物來說,時光都是一樣的公平,一樣的一去不復返。)
六、課后作業
1、熟讀成誦,將整篇課文背誦下來
2、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將感受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匆匆
一去不復返 詩意的語言
頭涔涔、淚潸潸 細膩的感情
日子匆匆而逝 享有“美文”之譽
追問日子為何匆匆
《匆匆》說課設計 篇9
教材簡析:
《匆匆》是人教課標版十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篇散文朱自清寫于1922年3月,當時作者已經24歲。“五四”運動時,朱自清為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五四”高潮過后,由于舊的東西沒有摧垮,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為國家作出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于是陷入了思想苦悶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以此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充滿著詩意的語言,將自己的感慨依托于燕子、楊柳、桃花等多種可觀的大自然景觀中,讀起來像一首流淌的小詩。教學時,我著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語言的美,進而感受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正確讀寫“淚潸潸、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詞。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二)能力目標:
1.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2.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目標:
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教學重、難點:
(一)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二)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搜集關于朱自清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的幾張老照片,大家有興趣看看嗎?
2、照片拍到現在就沒有了,大家想,再過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后,老師的樣子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3、那時當我再回首來看這些老照片時,我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4、是啊!當皺紋悄悄爬上我的額頭、眼角,當時間用無情的刻刀在我臉上寫下歲月的滄桑時,我多想抓住時間的腳步,留住我的青春歲月、花樣年華啊!于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便引起了我的共鳴,我特別喜歡這篇文章,今天便跟大家一起去品味。
5、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匆匆》,板書課題。誰按自己的理解讀一讀。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我們一起走進《匆匆》這篇膾炙人口的美文,在他輕靈、細膩、詩意化的語言中去觸摸時間這個精靈。教師感情讀文。
2.從老師的朗讀里,文章的描寫里,你感受到作者有什么樣的問題?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進行朗讀訓練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來讀課文,畫出最能體現時光特點的詞語,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讀不懂。
2.全班搶答,交流學習體會。
3.下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感受深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在書旁注明你的感受或體會,一會兒進行交流。
4.下面請同學們帶著你的感受和體會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并通過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5.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標畫下來的句子讀給大家,然后談自己的感受或喜歡的原因。重點交流的句子如下: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這一自然段最后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4個問句,作者在問誰?
師: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誰愿意通過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呢,讀出作者的惋惜之情。
你覺得他讀得怎樣?為什么?誰還愿意來讀一讀?大家試著把這一自然段背誦下來。
(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a.這一自然段中的“八千多個日子”我計算了一下,一共是24年,作者生活了八千多個日子。
b.我也喜歡這一句話,這句話作者運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時間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把“時間的流”比作“大海”,這樣描寫使本來無形的時間變得有形。
c.這句話中的溜字用的特別好,“溜”“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可以理解為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非常快。
d.我從“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可以體會到作者面對逝去的日子,覺得自己光陰虛度而無所作為,不禁流淚落汗。由此可見作者是十分在意時間的,因為只有珍惜時間的人,才能感受到時間的無情流逝,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才會用一日一日的計算時間。
師:帶著你的感受,自己試著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指名讀,試著背誦。
(3)、生:我比較喜歡第三自然段,因為這一自然段是作者具體描寫時間的腳步匆匆的,在這一自然段中作者也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的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這名同學書讀的很認真,說的很好)
師:時間這個精靈它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體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腳步的呢?請大家把心沉進去,再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跡。
師:(指名交流)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受到了嗎?誰能結合書中的有關句子來說一說。
師:是啊,作者通過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吃飯、洗手、睡覺、沉默”等,賦予時間以生命,十分生動具體的描寫出了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逝的。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那么,同學們,你們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呢?請大家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也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你可以聯系生活實際,然后把你想到的選擇兩三句寫在卡片上。看誰寫的最有朱先生的風格。
仿寫:--------的時候,日子--------過去(溜走、逃走);--------的時候,日子--------過去;--------的時候,日子--------過去。
師:“同學們寫的真好!這張卡片老師就當作禮物送給大家,那么,你想把它放在哪呢?
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確實發現時間就在我們的不經意間溜走了,我們都浪費了許多時間,真是太可惜了。誰能把這部分讀好?
6、第四自然段:是啊!閑聊時,日子從我們的嘴邊溜去;跳橡皮筋時,日子從皮筋底下鉆過去;打電子游戲時,它遍輕靈地從我們的鼠標上夸過。從我們手邊飛逝了某一日,你覺察它去的匆匆了,惋惜時,日子便又隨著我們的嘆息聲輕輕飄去了。
(1)時間就這樣白白流逝,我們甘心嗎?那作者甘心嗎?請大家從文中找出有關句子作依據。(生自默讀,找出有關句子,談理解)
(2)、是啊,作者為時光匆匆逝去感到了痛苦,并發出了不甘心虛度此生的吶喊,這一個緊跟著一個的問題中實際上蘊涵著答案,你能試著按你的理解解答嗎?(師讀課文生試答)
(3)、把同學們的理解加進去,讓我們采用問答的方式來對讀,好嗎?咱們一起讀“過去的日子……”這一句,然后你們問,我來答,迅速看一看,弄清哪些句子該你讀,準備好了嗎?
生問讀,師答。那么作者是在虛度光陰嗎?結合你課前收集到的資料來回答。
師:你們真善于學習,老師也查到了有關資料,并進行了組合,大家來讀讀吧。從資料中不難看出作者學有成就,事業有進,24歲就寫下了匆匆這篇文章,真可謂是年輕有為。
(4)、延伸朗讀:同學們,你們愿意白白走著一遭嗎?我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閑聊中、嬉鬧中消磨、打發掉嗎?
(5)、多么動聽的聲音,多么響亮的回答啊!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該留下怎樣的痕跡,該如何度過我們的一生?這才是作者留給我們真正要思考的問題。這里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名言,它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課件出示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侯就能夠說:‘我已把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三、內化延伸,總結全文
1、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作者認為不能虛度此生,應該有所作為,他是在告誡自己,更是在喚醒人們。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來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通過朱自清的這篇散文,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同學們,時間老人提示我們短暫的40分鐘馬上就要結束了,請你想好一句有關時間的格言送給我們身邊的人好嗎?
3.同學們,把握生命中得分分秒秒吧,這樣,當我們回憶往事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段話,希望同學們能有所啟示,
將時間用于工作,那是成功的代價。
將時間用于思考,那是智慧的來源。
將時間用于運動,那是青春的奧秘。
將時間用于閱讀,那是知識的源泉。
將時間用于家人,那是幸福的所在。
將時間用于奉獻,那是人生的真諦。
將時間用于微笑,那是減負的良方。
將時間用于計劃,那是你能做好上述一切的密訣
4、同學們,往者既可鑒,來者猶可追,過去如果由于某鐘原因浪費了不少時間的同學,那么就從現在起開始抓緊每一天吧,因為抓住了今天,你將贏得明天!
板書設計:
匆匆
朱自清
嘆──時光飛逝
悔──碌碌無為
勸——珍惜時光
《匆匆》說課設計 篇10
一、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統覽全文
首先,讓學生談一談“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語言中什么時候用到“匆匆”一詞;然后,引導學生初步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說的“匆匆”指什么,從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時間的“匆匆”,并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根據課文語言流暢上口和情感表達直白濃烈的特點,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視學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視學生朗讀中談體會和朗讀中的師生評價、交流,真正達到有感情朗讀的要求。
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感受深的段落。
三、激發興趣,為文配畫
1激發興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為他的文不僅僅是文,還是畫,更是詩,詩情畫意,讀后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電視散文mtv,請大家賞美畫,聽美文。看完《荷塘月色》后,再引導學生為《匆匆》一文拍電視散文mtv。
2再讀課文,感悟散文意境,為下一步的圖畫創意打基礎。
3小組合作,構思畫面,畫外配音。
這一環節,請小組同學合作,共同創作一兩段內容,要求有朗讀,有畫中景的描述,舉例如下(第一自然段)。
生(甲):(描述場面)一望無際的田野,金黃一片,豐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們呼朋喚友,相約一起飛向南方。春染大地時,它們又飛到了這去年住過的地方。
生(乙):(朗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生(丙):(描述場面)燕子飛過青青的柳梢,飛過鮮艷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讀)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
是……
4交流展示。
小組學習后,充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相機評價、鼓勵。
四、動手實踐,擴展學習
讀好課文后,布置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搜集有關惜時的現代詩歌、古代詩詞、名言警句、故事等,辦專題手抄報。手抄報辦好后,開展手抄報一周展活動。在展出期間,學生可以觀摩閱讀,可以相互比較,還可以交流經驗,進行口語交際。展出結束,從材料掌握、書寫、版面設計等方面評出優秀小報。
《匆匆》說課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1、我能學會本課的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3、我能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課前導航
1、讀讀:我把課文讀了( )遍,能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2、認認:我要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3、查查:
(1)課文中有幾個還不理解的詞語,我得查查工具書,然后寫在下面。
(2)查閱作者朱自清的資料。
4、 想想: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描述時間的匆匆?
5、 吹吹:
讀課文的時候我會有自己的體會,也會冒出一些問題。我要用吹泡泡的方法寫在課文中。
自 評:a b c d
家長評:a b c d
《匆匆》說課設計 篇12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
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多處運用比喻,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談話激qing,導入課文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單元提示,明確本文在單元中的位置,再通讀課文,了解課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這篇文章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要求學生認真、全面地讀課文,讓學生先進行充分的讀書活動,讀后開始發言。
(“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行初讀感悟,并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既達到了整體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發了學生深層次賞讀課文的興趣。)
二、品讀、賞析、讀中悟情
1、教師:《匆匆》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描述下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語句值得我們品析和深思。
2、請同學們認真研讀課文,找出含義深刻的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向同學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學生讀課文,進行圈、點、勾、畫并準備發言。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話題輻射全文,通過以說代講、以讀促講來學習課文,既突破重點和難點,又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但這一話題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加以引導點撥。)
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品讀疊詞和短句的妙用。如疊詞的應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這些詞用得巧妙,細致入微地刻畫時間的蹤跡,表達作者的無奈之情。“去的盡管去了,來著盡管來著;去來的時間又是怎樣的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這些句子都是短句,簡樸、輕靈,讀起來令人感到格外的輕巧、婉轉,越讀越愛讀。
(2)、品讀各種修辭手法寄寓的含義。排比:“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寫出了時間的流逝;擬人:“時間能 ‘跨’能‘飛’”,讀起來倍感親切。說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如薄霧”、“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寫出時光匆匆,表達作者無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時間的心態。
(3)、品讀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個排比句具體寫出了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排比句式,說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樣流逝的,以此來進行聽、讀、說、寫的訓練。“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引導學生注意這個前后照應的設問句,體會它的好處,引導學生去思考:作者回答這個問題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4)引導學生重視文章的表達方法與內容的關系。文章第一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理解時僅僅讓學生知道運用對比手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對比手法的運用恰當地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之情。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惟有時光不再,去了,就一去無回。作者通過鮮明的對比把這種情感表達得自然、貼切、耐人尋味,喚起了讀者的共鳴,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5)注重引導學生在品析過程中誦讀文章,力求達到“讀讀品品,品品讀讀”的教學氛圍。
(“以讀促講,以說代講”,促進了學生感悟,培養了語感。既避免了“滿堂問”的現象,又使教學產生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2、3)
三、誦讀、積累優美句子
1、這篇文章精妙的詞語、精美的句子比比皆是,值得我們學習。
2、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品析以及自己的認識,找出文中你認為寫的好的語句,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讀之中,然后記憶,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3、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2)、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
4、配樂輕聲齊讀
教師隨著文章的情感掌握音樂的音量大小。
(這一板塊的設計,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積累語句,通過“找出文章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選擇的機會,以發揮個性,較好地達成教學目的1、3。)
四、延讀,從課文內容想開去
這一環節可安排在課堂內外兩部分。
課內:學生學完課文后,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時間的體驗來談談感受,可以從一首詩談起,或從名人名言談起,或從一件事談起,各抒己見。
課外:
(1)引導學生走近朱自清,去讀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讓學生感受作家語言文字的優美,提高寫作能力。
(2)閱讀有關時間寶貴的詩詞、文章、名人名言。
(3)召開讀書報告會。
(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資源,但在信息社會中,教材顯然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資源,教師必須積極拓展新的領域,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想開去,從教材向外延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匆匆》說課設計 篇13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散文,以下是關于匆匆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匆匆》教學反思(一)
《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詩歌般的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足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提示了舊時代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全文語言優美,內容趣味性強,運用了大量對比,比喻,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具體。
這一節課,我認為有幾點較成功的地方:
1、我擴展了讀書領域:
學習語文,是學生接受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教育,同時也是提高他們語文實踐能力的過程。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為了擴展學生的讀書深,廣程度,我擴展了讀書領域,上課時,課件播放有關朱自清的圖片簡介,配畫課文朗讀引導學生提前進入如詩如畫的散文境界中,為新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課后,收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進一步感悟時間的珍貴。
2、反復誦讀,積淀感悟:
朱自清先生說:“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此篇散文最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引導學生深入地讀,富有個性地悟,結合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傾聽作者的彷徨,傾聽作者的無奈,傾聽作者的傷感……及對人生的思索。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在閱讀中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這節課上也有較好的體現。
3、利用課件,回憶我們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并仿寫:
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試圖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驅動學生靈動的心,飛揚他們智慧的語言,從而達到積累與運用的有機結合。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有很多不足之處,如:
1、個別學生參與不夠主動,依賴小組其他成員。
2、還有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表達不夠明確,有的地方支離破碎。
3、還有的學生不能認真地聽別人的發言……
匆匆教學反思(二)
這一節課,我認為較成功的地方在于把握學科特點,體現新課程理念。
我先設計了“談話激情,導入讀書”的環節,這就給這節閱讀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學生閱讀情感上的基礎。而后,在學生讀書過程中,設計了幾個學科特點很突出的教與學的“點”。
一是深入地讀,富個性地悟,開放地談。深入地讀,是把心放在文章內容里去讀,體會這篇散文的優美和深刻;是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去讀,讀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個性地悟,是結合每個學生個人經歷,調動這些讀書個體的內心情感體驗去進行讀書感悟;開放性地談,是學生讀書,感悟之后的閱讀互動和交流。可以說,學生在讀書,感悟之后,各抒己見,是很好的互學過程,學生的個人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所說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的閱讀教學方面要求,這節課上有好的體現。
二是注重讀書中的積累與運用,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匆匆》這篇散文采取了多種修辭手段,用得精當。學生應認識這些方法在表達上的好處,主動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并學習運用所學知識。設計中有這方面的考慮。如學生邊讀邊圈、點、勾、畫,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當堂背誦部分句、段以及運用所學知識的設計。
尤為突出的是學習、積累與運用的緊密結合。學生調用排比、擬人等修辭法,學習作者的表達風格,結合自身對時光流逝,時光寶貴的真實體驗,進行大段的讀后語言訓練,效果好。
三是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觀的變化
學習語文,是學生接受語文課程人文性教育,同時提高他們語文實踐能力的過程。這樣,我們就必須樹立讓語文教學由“小課堂”走向“大課堂”的新認識。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資源。那么,課堂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有了這樣的觀念,我便積極適當地擴展學生的讀書深、廣程度。一方面,抓住教學重點訓練項目施教,引導學生讀文,從文中內容想開去,適當延伸;另一方面,大膽擴展讀書新領域。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廣泛查閱,了解朱自清這位現代著名作家的一些情況,課后,引導學生走近作者,讀讀他的《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文。教學設計中“延讀”一部分想法是很好的。
課堂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課內外閱讀共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展,體現了小語文教學觀向大語文教學觀發展的變化。
不足之處:
從整體看,教學過程設計部分對學生自讀、自悟的學習過程設計還不夠充分。設計注意教師的引導,重視了學生讀后談理解和感受過程,而學生自讀會產生什么問題,自悟會有什么困難,怎樣適時機地指導、幫助他們考慮不多,前面說“學習過程設計不夠”就是這個意思。對學生讀書過程和讀后發言,表達之間的輕重關系還需進一步認識。自讀、自悟是根本,是基礎,讀得好才有好的生生交流與互動。那么,設計時要考慮學生讀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并設計適當的指導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這樣的教學設計更重視學生的學,就會更實用。
走進新課程、樹立新理念、深入課改實踐是我們的任務。我們應從每一次教學設計,每一節課堂教學做起,把課改工作逐步推向深入。
《匆匆》說課設計 篇14
一、說教材(請記住本站:第一范文網)15%(包括教學內容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匆匆》是一篇精讀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是怎樣不停地從我們身邊悄悄流逝而一去不復返的,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住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戀。文中筆觸細膩而獨特,語言優美,輕巧、婉轉,讀起來瑯瑯上口。本組課文訓練的重點是在指導學生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展開聯想,從“閱讀內容想開去”。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學習積累語言。
(二)能力訓練: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情感目標: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奮發有為。
根據目標要求,將本課教學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時間是怎樣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句子。
二、說學情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
三、說教學法30%(體現恰當多樣的教法、實用靈活的學法、教具學具及理論依據)
說教法。
1、教學方法:《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我認為應該經常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我采用談話法、探究法等方法。
當然,我還采用更重要的方法——讀,我十分贊同《語文課標》的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和默讀,因為“讀”才是語文的根本!并加強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自由評論、深入探究”。這對于學生的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大有好處。
2、教學媒體的運用:
自制多媒體電子課件。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我為孩子們設計指導這樣幾種學習方法:
①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告訴他們,閱讀的時候,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開去,可以從課文的內容聯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讓學生逐步掌握這種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
②帶著感情和角色,深入朗讀。
③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表自己的見解。
④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讀自悟、小組交流、集體匯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體會作者的情感,通過配樂朗讀、放映flash動畫和幻燈片,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仿說仿寫,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積累語言的能力。)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參與到讀書中,在讀中理解、領悟,去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理論依據:《課標》中指出:“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受、體會、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寫,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
三、說教學過程40%
一、配樂激情導入:
我們都知道《流浪漢和時光老人的故事》,流浪漢由于好吃懶做荒廢了自己的一生,正當他懊悔的時候,時光老人給了他一次重返童年的機會,然而他還是重演當年的故事,當流浪漢再度找到時光老人的時候,時光老人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一個人,連一分一秒都不會再給人類......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必須珍惜時間。
就像我們每天上的這短短的40分鐘的課,如果我們用心體悟,那么我們將受益匪淺,相反,我們將一無所獲。同學們,有信心將這四十分鐘上得精彩嗎?
教師富有激情的導語可以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一種潛能,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欲望,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讀書,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品味、運用、積極等進行語感訓練。一方面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領悟,另一方面體味作者如果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這個階段著眼于整篇文章,揭示文章的內部關系,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教師配樂范讀,激發學生讀的欲望。
(二)請學生帶著問題讀,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呢?作者回答了嗎?
(三)請學生自由朗讀,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可以默讀,可以有感情的朗讀,可以邊讀邊畫,或邊畫邊寫體會。
(四)、合作交流、生生對話
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什么地方讀不懂?要求同學發言時要注意傾聽,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別忘了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拿到桌面與同學交流。
(五)、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1、匯報自己喜歡或認為重要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重點語句。
<1>、八千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對于這個句子,首先請學生說出自己讀懂了什么?(時光短暫、轉眼即逝、無聲無形)再問學生從什么地方體會到時光的短暫,轉眼即逝,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針尖上的一滴水、溜去、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從而體會作者對已逝的時光的留戀、無奈。
指名朗讀,讀出作者的感受。可各組推薦讀,其他小組挑戰讀,各組齊讀。
<2>出示: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回。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地日子地影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①、齊讀,指說出內心地感受,(時間來去匆匆、無影無跡、作者無奈、傷感)相機板書,無影無跡。
②、感情朗讀,先在組內讀,討論怎么讀,組長示范,同學之間提示,參賽同學認真練、虛心聽。
③、小組推薦讀,組長讀,教師范讀。
④、找出上文中的動詞:、表達效果(準確地寫出了時間來去匆匆,稍縱即逝。)
⑤、聯系自己地生活實際進行仿說訓練。我這樣設計,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地時候悄悄地溜走了,像以上說地洗手、吃飯、睡覺地時間都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先生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可見他是多么珍惜時間的啊!想想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浪費了,仿照上面的句子說幾句話。相機出示:在的時候,日子從過去;在的時候,日子從;在的時候,日子從過去。
<3>、出示: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①、指名讀,說出內心的感受。
2、教師點撥,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留下嗎?我們知道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畢業于北京大學。他曾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學府當過老師,留下了許多著作,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多么嚴格啊!
3、簡介朱自清。出示幻燈片。
三、升華體會
最后,讓我們靜下心來聆聽時光那匆匆的腳步聲。這是心臟般跳動的聲音,讓我們像珍惜我們的生命一樣去珍惜這匆匆流逝的時光吧!面對5月12日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脆弱的生命,珍惜生命中每一個轉眼即逝的瞬間。
(播放flash幻燈片,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靜靜的聆聽時間的飛逝,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談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時空的距離,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要珍惜時。)
四、情感傾訴
同學們,時光老人在提示我們短暫的40分鐘就要結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時間格言送給身邊的人好嗎?
五、作業:寫一篇讀后感,由《匆匆》所想到的。
六、說板書設計5%
在板書設計上,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板書重點詞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積累優美的語句。
《匆匆》說課設計 篇15
一、教材簡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 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是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從課文內容想開去的首篇課文。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懂得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3、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誦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首先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請兩名同學分別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師: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
生匯報
(二)用心感悟,融入課文
1、(學習第三段)
師:作者八千多個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悄無聲息,那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呢?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范讀)
師: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
生:作者的日子在吃飯時,洗臉時,睡覺時匆匆溜去了。……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一生讀
師:同學們,請寫一寫你的日子是怎樣從生活中溜走的呢?
學生拿筆紙進行仿寫。
學生匯報: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在屏幕前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在快樂中過去;讀書時,日子眼前過去。……
師相機指導評價
師:通過同學們自己寫的和作者寫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時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過去了。
師:作者也意識到了時間匆匆而過,而面對已經逝去的八千多日子,“作者掩著面嘆息,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中閃過了。”從最后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生:惋惜
生:傷心
生:無奈
師:那么我們就替作者表白他的惋惜無奈的心情,請同學們細細品讀第三自然段。
學生品讀。
師:下面,誰愿意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可以讀全段,也可以讀你喜歡的句子。
生讀,師相機指導。
師:像這樣的精美段落,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大家能不能試試?
生:能。
(開始朗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效果很好)
師: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一段。
2、(學習第四段)
師:在生活瑣事中,日子逃去如飛,作者又在做些什么呢,想些什么呢?默讀這一段。
生:作者在徘徊。……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自由讀,指名讀。
師:作者作為上個世紀20年代的青年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只有無奈、惋惜和徘徊,那么作為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少年兒童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依然逃去如飛的日子呢?
生:我要珍惜時間。
師:你想怎么做?……
師:希望同學們向自己所說的這樣去做,讓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留下痕跡。齊讀最后一段。生讀。
師:從這段話中你有什么發現?生匯報
總結。
教學反思
一、提升學生內心的個性體驗
深入地讀,是把心放在文章內容里去讀,體會這篇散文的優美和深刻;是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去讀,讀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有個性地悟,是結合每個學生個人經歷,調動這些讀書個體的內心情感體驗去進行讀書感悟;開放性地談,是學生讀書,感悟之后的閱讀互動和交流。可以說,學生在讀書,感悟之后,各抒己見,是很好的互學過程,很多學生的個人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所說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的閱讀教學方面要求,這節課上有體現。
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學習范文的語言,光“入乎其內”還不夠,還要“化乎其中”,也就是要“化為自己的私有物”。要“化乎其中”,則須指導學生反復地揣摩、領悟、消化已讀過的文章。僅這樣還不夠,還要讓學生進一步學會,即要熟練地運用已經學過的字詞句篇知識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務。而要學會“遷移”,訓練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語文方面的許多技能都要經過不斷練習,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寫寫練練”,是“遷移”的好方法。在本節課中我通過仿寫,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通過寫的方式再現他們思維的結果,實現從讀到悟,從悟到寫的飛躍。在寫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時光的匆匆;在寫的過程中,練習使用“排比”這一語言表達方式,效果很好。
《匆匆》這篇散文采取了多種修辭手段,用得精當。學生應認識這些方法在表達上的好處,主動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并學習運用所學知識。我在教學時鼓勵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當堂朗讀部分精美句、段。這些練習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積累、感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育就是鼓勵,教育就是肯定,教育就是叫人成功!要經常采用富有個性的鼓勵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要詼諧幽默、充滿情感、發自內心。要用親切的笑容,和藹的目光,溫暖的撫摸,熱情的期待,形成有聲和無聲鼓勵語言。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身心愉悅、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積極參與。使語文課堂充滿勃勃生氣!
總之,走進新課程,樹立新理念,深入課改實踐是我們的任務。我們應從每一次教學設計,每一節課堂教學做起,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匆匆》說課設計 篇16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導讀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
(二)難點
由于人們語言習慣的變化,把句子讀通順成為這篇課文的難點。
(三)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教師相機點撥,以有感情的朗讀促進理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問題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介紹作者,便于學生的理解。
2.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1.齊讀題目
2.讀了課題,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問題?
(二)介紹作者
朱自清: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響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走上生活道路,開始文學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蹤跡》。《匆匆》選自他的散文集《蹤跡》。
(三)自己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講的是什么內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二、三、四自然段寫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滿惆悵和傷感。)
(四)自由讀課文
(1)你讀懂了哪些內容,要記住,一會準備交流。
(2)你有哪些讀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準備討論。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問題?
(2)作者是怎么提出這個問題的?
(用一個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問題。十分新穎,引人入勝)
(3)指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2.讀第二自然段,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頭涔涔,淚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讀第二自然段,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意思。
(為什么會“頭涔涔,淚潸潸”?我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從我的手中溜走會想些什么?這個詞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話。
(2)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讀第三自然段,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這一段講的是什么意思。(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從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陽它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
(這句話跟后面有什么關系?這句話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的?作者是怎樣具體講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時候——日子……吃飯的時候……默默時……遮挽時……天黑時……睜開眼時……掩面嘆息時……”
①日子是怎樣溜走的?
②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對時光的留戀和光陰消逝時的傷感。
④你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
(在……時候,時光又……溜走了。)
4.讀第四段,解決問題。
(1)這一段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一種淡淡的郁悶和傷感)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六)小結
1.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時光,想到自己貪玩,浪費時光,想到今后應該珍惜時光,努力學習,掌握本領。)
2.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寫一篇讀后感。
(七)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