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精選15篇)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1
教學內容:《涼州詞》《浪淘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結合資料弄清詩句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多誦讀,體味詩的意蘊,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抒發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自己查資料,并結合資料去理解詩的意思,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守邊將士怨情,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
教、學具準備
幻燈片,錄音機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描寫黃河的詩句,誰能背一首給大家聽一聽?(1―2生背)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描寫黃河的詩:《涼州詞》(板書題目)
2、題目是什么意思呢?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
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3、這首詩是誰寫的呢?(板書:王之渙)出示圖片。你了解他的生平嗎?誰能簡單的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位詩人。(對,他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詩人,王之渙。)那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的這首詩呢?(看來,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詩人當時的社會背景。板書:知背景)
唐玄宗荒淫縱樂,不務邊防,不關心遠戍征人的疾苦。詩人在進入涼州,聽到哀怨的笛聲后,寫下了這首詩,表達對遠戍士卒的同情。
二、初讀,讀通順
1、配樂范讀。
2、大家喜歡這首詩嗎?大聲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檢查。
4、齊讀(可以讀慢點,要讀正確)
三、再讀,明詩意。
1、看來同學們已經把詩讀通了,那怎樣才能把它讀懂呢?你們有沒有好的辦法?(熟讀法、結合注釋法、查資料、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悟、結合插圖等方法。)
小結:看來過去的學習大家已經積累了許多好辦法,今天我們就來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首詩。把你讀明白的和小組同學交流,不明白的標記出來,在小組里討論解決。最后請同學們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歸納起來,等會兒我們全班交流。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讀懂的地方?
(2)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
(3)誰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
過渡:看來,同學們運用自己的方法把詩意弄明白了。(板書:明詩意)
3、你們認為詩中哪個詞語最能表示戍邊士兵的感情?(板書:怨楊柳)
四、細讀,悟詩情。
過渡:從哪里能體會到戍邊士兵的這種不得還鄉的怨情呢?請同學們讀讀詩,細細的品味一下。
1、學生自由體會。
2、集體交流。
a、戍邊士兵長期駐守在怎樣的環境里?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指導朗讀。
b、從哪里能體會到戍邊士兵的這種不得還鄉的怨情呢?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指導朗讀。)
3過渡:通過同學們剛才的體會,詩人的感情躍然紙上,怎樣把你體會的情感讀出來?(自由有感情朗讀)
4、指名讀。
小結:看來同學們真的領悟到詩人的強烈的情感了。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小結:看來同學們真的領悟到詩人的強烈的情感了。(板書:悟詩情)
五、古詩拓展
1、老師這里有一首王翰的《涼州詞》,同學們想學一學嗎?
2、出示王翰的《涼州詞》。
3、用課上總結的學習方法來學習。
4、交流學習體會。
六、總結
請同學們課下再積累一些王之渙的名作,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背誦《涼州詞》。
2、板題《浪淘沙》。
3、復習上節課總結的學習方法。
二、用課上總結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
1、 交流詩人劉禹錫的資料。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讀懂的地方?
(2)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
(3)誰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2、 請同學們讀讀詩,細細的品味一下詩人要表達的感情。
小結: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三、拓展
課下搜集劉禹錫的其他詩讀一讀。
作業:
1背誦古詩。
2摘抄詩句。
3課下搜集王之渙、劉禹錫的其他詩讀一讀。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古詩的學習,體會將士們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2.體會詩的韻律美,感受中國古代詩詞的美好。
3.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字。
4.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詩人王翰的資料。
2.準備三至五首題為《涼州詞》的詩對比、拓展學習。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要求認識的生字中要注意“催”字的讀音是平舌音“cu ”。
要求會寫的生字中要注意“葡”“臥”字的寫法。另外,“葡萄”“琵琶”兩個
詞語在構詞方式上比較特殊,可以讓學生再舉出一些類似的詞語,但不必和學生
講構詞的方法。
2.閱讀教學
學習這首古詩的主要任務在于引導學生進行背誦積累,理解詩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后在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解決問題。在了解邊塞詩的風格的同時,體會全詩慷慨激昂、豪放明快的感情。具體建議如下:
(1)通過查工具書、閱讀書后注釋等,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進而體會意境。
(2)在理解和感悟意境的過程中,可以配樂讀詩,可以給詩配畫,把古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上網查找資料,還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意境等,促進學生對古詩的感悟。
(3)要調動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用多種形式理解詩意。
3.活動提示
(1)“背誦這首詩”。這道題旨在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積累。教師要根據教材的指示,指導學生朗讀背誦的方法。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與學生總結更多的朗讀背誦的方法。
(2)“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這道題旨在引導學生認識詞語,進行詞語的積累。可以引導學生認識這類詞語的特點,但不必講構詞的方法。
(3)“討論交流”。這道題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學習理解詩意的學習情境。學生可以根據詩的前兩句,展開想象,畫一畫邊關將士在一起舉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據詩的后兩句,想象將士們在一起互相勸酒的語言,寫一段對話;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學之間互相解答。
(4)“讀一讀,比一比,說一說”。這里列出了三個句子。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會發現這三句詩都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自古以來,有多少人在戰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戰爭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帶給人們無盡的災難。
(5)“積累”。這道題旨在引導學生積累另一首《涼州詞》。這也是一首邊塞詩,
作者是唐朝的王之渙。這首詩寫了出塞遠征的士兵的哀怨之情,悲壯蒼涼,表
現了詩人慷慨激昂的心胸。
詩歌第一、二句勾勒出涼州蒼茫遼闊而又寂寞荒涼的景象。接著,第三句筆鋒一轉,寫出了戍邊士兵處境的孤危和思鄉的情緒。在這時,忽然傳來羌笛聲。而羌笛吹奏的正是“愁殺行客兒”的《折楊柳》曲。唐代盛行折楊柳送別的風俗,因此楊柳容易引起離別的傷感。“何須怨楊柳”,按字面解釋,是不必怨楊柳的意
思,而實際上更加深切地提示了戍邊士兵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歌以“春風不度
玉門關”句結尾。玉門關這荒涼孤寂的塞外,連春風都不會吹到,還有誰來關心
士兵的疾苦呢?流露出詩人對戍邊士兵的無限同情。
4.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教學中,學生對于詩意的理解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意見。例如:“欲飲琵琶馬上催”一句中的“馬上”“催”往往使人容易聯想到“出發”,以為這是在催促將士們馬上出發去打仗。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在這里,“琵琶馬上催”,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面。教師在教學時對這句詩的
理解應予以關注。
5.相關資料
涼州詞:樂府舊題。
夜光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胡以白玉制成的酒杯,猶如“光明夜照”,故稱夜
光杯,此指精美的酒杯。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3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2個生字及文中3個注音字,學寫4個字。 2、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春日》和《涼州詞》。 3、 感悟古詩的意境。引導學生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意境。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曾經學多那些描寫春天的古詩?背一背。 2、回憶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 自由讀→看圖想意思→朗讀背誦 二、學習《涼州詞》: 1、出示第二首古詩,用上面的方法自學。 2、檢察自學情況。指名朗讀,糾錯互評。 3、質疑問難,詩中哪個詞的意思你不太懂? 點撥:萬仞、楊柳、玉門關 4、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大意? 5、 啟發感情,了解作者及其邊塞的風格。 簡介:王之渙,盛唐邊塞詩人。 這首《涼州詞》描寫了邊塞怎樣的環境?你能想象當時戍邊戰士的生活嗎? 6、 有感情地按七絕節奏朗讀詩歌。 7、 組織背誦。 三、學習寫字: 1、出示要寫的3個字。提出好的寫字建議。 2、練習寫字。 3、互相評價。 四、小結。 五、作業: 請收集王之渙的其他邊塞詩,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激趣。 1、 背誦《涼州詞》。 2、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宋代朱熹的古詩《春日》。 板書詩題,齊讀。 二、學習古詩《春日》: 1、出示全詩。指名試著讀一讀。 2、放錄音,生認真聽。 3、 自學古詩中的生字。 4、小組內互讀互聽。 5、 逐句簡析詩意。 等閑—隨便 注意:風和日麗時,到泗水邊游賞,一望無際的風光恍然一新。隨處可見春風的面目,萬紫千紅的花兒都是他的姿容啊。 6、用自己的話說大意,想象一下美麗的春天。 7、按節奏朗讀古詩,鼓勵當堂背誦。 三、練習寫“閑”字。 四、請同學們課后積累描寫春天的古詩。 五、作業: 1、背誦《春日》 2、完成課后習題2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通過讀這首古詩,感悟邊關將士悲苦的生活。
教學重點與難點:品讀悟詩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題,解題,讀題
(解題)涼州詞:為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二、初讀感知
1、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寫下來。
2、學生按要求學習
3、匯報
(1)指名讀文,齊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質疑。
三、賞析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云間”的動人畫面:洶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云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云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于“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上白云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
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征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了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征人離思有關。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
四、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背誦其他的邊塞詩(略)
2、教師推介
五、作業:
1、默寫。
2、積累其他的邊塞詩。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5
課前準備:
1、課件;
2、在黑板上寫好《涼州詞》一詩。
3、印有王之渙詩作的紙張。
課前預熱:
1、同學們,第一次來到你們學校上課就有一種親切感,知道為什么嗎?來,請你猜一猜。(陳老師在諸暨讀過三年書,這三年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使我走上了教師這個神圣的崗位。我視諸暨為第二故鄉,所以來到諸暨,看到你們,感到特別的親切!)
2、今天咱們學的是古詩,誰先來給我們背幾首助助興?指名。
3、能讓陳老師開個頭嗎?看誰能接下去,好嗎?
▲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琶琵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你發現沒有,這些詩都是反映什么的?(戰爭)是啊,唐詩中,有很大一部分詩歌是反映邊疆地區自然風光和邊地軍民生活的,這些詩我們稱之為邊塞詩。(出示課件:邊塞詩)
邊塞,也就是邊疆地區的要塞。如陽關、玉門關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內稱中原地區,長城以外稱塞外或塞北,主要指今天的甘肅、內蒙古一帶。唐朝與周邊外族政權先后發生過許多戰爭,如與吐蕃,東西突厥,奚族,契丹的多次戰爭,成了唐代邊塞詩反映的內容,許多詩人或從軍邊塞,參與軍幕,或去邊塞(如幽薊一帶)旅行,詩人常常為戍邊戰士英勇殺敵的愛國精神所感動,也深深地知道戰士們痛苦而又寂寞的生活卻而又無可奈何!詩人將種種強烈的情感訴諸筆端,于是就有了許多千古絕唱。
教學預設: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涼州詞》,就是這樣一首。出示古詩《涼州詞》,課件自主朗誦。
(課件中的flash陳老師是網上下載的。其中有兩處錯誤,一是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渡”,課件中加了三點水,二是王之渙的渙,它寫成了提手旁。無法更改,陳老師在這里說明一下,表示抱歉。)
1、初讀古詩。
師:這首詩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登鸛雀樓》的作者――王之渙。王之渙留下來的詩很少,《全唐詩》僅存6首,但一曲《登鸛雀樓》,一首《涼州詞》,已足以使王之渙躋身于唐代一流詩人的行列。
2、朗讀。
(1)這首詩有兩個子難認,跟老師讀一遍。
(2)誰愿意為大家朗讀這首詩千古絕唱?(指名二位學生讀、然后齊讀)
二、感悟詩意
過渡語:熟讀古詩,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讓我們先來看前面兩句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黃河遠上白云間
1、讀一讀: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第一句:黃河遠上白云間。
如果讓你來讀,你覺得該怎么讀?
誰來讀一下?(指多個學生讀)
誰能讀得氣勢更大一點。
(師:讀得不夠,我們仿佛覺得黃河像是一條潺潺的小溪。師:讀得不錯,黃河有上百里了;師:哦,有千里之勢了!)
師:誰能讀出黃河洶涌咆哮,奔騰萬里的氣勢來!
好!讓我們像這位同學那樣讀!
2、看一看:想看看黃河嗎?
播放黃河課件。
3、想一想:讀了詩,在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4、說一說(描寫黃河的詩):
你知道其他描寫黃河的詩嗎?如:
(1)、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在古代,“河”特指黃河,“江”特指長江。)
(2)、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3)、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4)、大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一詩中也有描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年紀比王之渙要小13歲,我想,他一定是學了王之渙的這首詩,才有這樣的想象吧。)
5、讀一讀:
師:為了讀出這句詩的氣勢,我們最好能夠站起來讀,愿意的,請站起來!好,讓我們鼓足氣勢,齊聲朗讀這一句――黃河遠上白云間
(二)、一片孤城萬仞山
過渡:放眼望去,黃河奔流著,遠遠地好像與白云相接。詩人將目光移到近處,看到的卻是另一種景象:“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示圖片)
1、釋“仞”:仞是什么意思?誰來念一下材料中的內容。
2、理解:“孤城”指哪座城?(讓學生知道玉門關的大概位置。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標明涼州、黃河、玉門關〗,這些地方在我國荒涼的西北地區。)
想看看玉門關嗎?出示課件:
玉門關故址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灘上。相傳“和田玉”經此輸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絲綢之路”北路必經的關隘。現存城垣完整,呈方形,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殘垣高9.7米,全為黃膠土筑成,面積663平方米,西墻、北墻各開一門,城北坡下有東西大車道,是歷史上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必經之路。)
3、落實之一:孤
再讀讀該句,你有什么感受?
(1)預設:你覺得本句中哪個字讓你感受最深?為什么?
孤單單的一座城。(僅僅只是城孤單單嗎?哪里可以看出戍邊戰士的心情?)
(2)看荒漠圖景,感受玉門關的荒涼與寂寞:
看了圖片,你覺得玉門關處在一個怎樣的地方?玉門關在茫茫戈壁灘上,顯得那么荒涼、孤寂、冷清――這就是詩句中所說的――“孤”。
這樣一座孤城,在萬丈高山的襯托下,就更顯得――孤單和渺小。
4、落實之二:片
詩人這里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孤城的單薄,猶如樹葉一片)
(1)萬仞高山的襯托下,顯得單薄;
(2)在“黃河遠上白云間”的廣闊背景下更顯得單薄和孤單。
5、回讀該兩句。
小結過渡:那奔騰的河水似乎從天際云空直瀉而下,氣勢雄偉,意境開闊。在蒼茫遼闊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嶺之中只有玉門關孤立其中,顯得十分孤獨而寂寞。(過渡一: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自然愁緒滿腹,相思滿懷。何以解憂?唯有羌笛――)
再讀詩句。
(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兩句詩中,哪些字詞你較難理解?
1、解詞。這兩句詩理解較難。首先我們解決一些難理解的詞語。
▲羌笛:笛。古代羌族的一種管樂器。羌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肅、青海、四川一帶,以游牧為生。
▲何須:有什么必要。意即沒有必要。度:越過
2、怨楊柳,即埋怨。埋怨楊柳什么?(不發芽)
3、為什么沒有必要(不要去)埋怨楊柳不發芽呢?――“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不到,這里就沒有春天,楊柳自然不會發芽。(如果學生一時難以回答,兩句詩連起來讀一遍)
4、為什么戰士們如此盼望楊柳發芽,春天的到來呢?(春天早點到來,跟戰士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一是久處荒涼,盼望充滿生機的春天;二是楊柳發芽了,春天來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
5、過渡:回家真的有希望嗎?出示征戍資料:
據《資治通鑒·唐紀》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于成為久戍之役,“天寶以后,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
師: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懂嗎?“還者十無二、三”是什么意思?
可見,戰士們不僅僅只是埋怨楊柳不發芽,他們還埋怨什么呢?
①埋怨朝廷。讀出這種埋怨的情感來――
②譴責和憎恨。
③埋怨朝廷有用嗎?沒用。所以戰士們只能無可奈何地埋怨楊柳,讀――(所以戰士們埋怨楊柳是怎樣一種情感?無可奈何!)
因此,“春風”的另一種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關心。
6、感受征戍之苦。
師:他們盼望著春天早日到來,盼望著朝廷早點讓他們回家,可是,“春風不度玉門關”,朝廷似乎忘記了戍邊戰士的存在,根本不顧他們的死活。
在唐代邊塞詩中,有許多描寫戰爭的,陳老師摘錄了一小部分,咱們來看看:
出示課件:誦讀有關描寫戰爭的詩句。配上相關的解釋。可以輕聲地跟教師老師一起讀。(配哀傷的樂曲)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唐·李頎《古從軍行》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歲二首》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王昌齡《塞下曲》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唐·李頎《古意》
如此殘酷的戰爭,如此荒涼的境地,如此寂寞的生活,戰士們怎能不盼望著春天早日到來,盼望回家的日子早日到來!
7、感悟“楊柳”的另一種含義。
如果詩歌僅止于此,就沒有多大特色。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還有它的特別之處,那就是一語雙關。楊柳,在這里又指《折楊柳》曲子。
師:羌笛何須怨楊柳,其實,楊柳在這里又有另外一層意思。你想知道嗎?戰士吹奏的是古代《折楊柳》曲子。課件出示:折柳送別的習俗。并出示跟楊柳有關的一些詩句。
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原來古人有個習慣,即是常用諧音來寓意。“柳”與“留”同音,因此,借楊柳表示挽留的意思(古人所謂的楊和柳其實是一種植物)自漢代以來,人們送別親朋好友,愛折柳相贈,到唐代已極為流行。“折柳”便成為贈別或送別的代稱。
在古詩中,有許多詩句都提到了折柳風俗。(播放《陽關三疊》)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
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唐 楊巨源《和練秀才楊柳》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師:在這荒涼的玉門關外,在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憶起與親人朋友的話別,無限愁思猶如大海波濤,洶涌而來。俗話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如今,只有把滿腔的愁緒和相思,寄托在凄切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傷感的《折楊柳》曲子。――讀(教師指后兩句詩)
8、整體讀古詩。
師:茫茫的戈壁,孤獨的邊塞,凄切的羌笛,無窮的痛苦。面對這樣的生存環境,詩人發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讀――“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四):兩地親情笛聲傳
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1、征人思親人(配悲傷的樂曲):
如果他是已經結婚的戰士,他有什么心里話要對妻子傾訴?如果他家有老母,他將如何對母親說?如果他已經有了孩子,他又會對孩子怎么說?請你任選一種角色,說說戰士的心里話。
親人們能聽到他的訴說嗎?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凄切的羌笛聲里,回憶那依依惜別的情景!
2、親人思征人(配傷感的樂曲):
課件出示:明月千里寄相思。遠在家鄉的親人也一定在思念著長年在外的戰士。此刻,他的妻子遙望著遠方,會怎樣思念著他?年邁的母親坐在昏黃的油燈下又怎樣惦記著他?他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牽著父親的手,又有什么話想對爸爸說?請你任選一種或幾種角色,寫下來。
(如果此刻,你就是那小男孩,你最想對爸爸說些什么?)
依次交流妻子思念丈夫,老母惦記兒子,孩子相信父親的情景。
(適時穿插:“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年輕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傷心欲絕,丈夫卻只能在邊關頻頻回頭望著家鄉而不能回家!
三、結課升華――擁抱和平。
連年的戰爭,長年的戍邊,毀掉了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戰爭帶給人們多少苦難啊!讓我們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讓天下所有的家庭擁有幸福的生活!
反對戰爭,維護和平(出示課件)
(本堂課在諸暨實驗小學和紹興縣實驗小學公開展示,效果非常理想,曾使在場好些師生落淚。其實,對課的鉆研真的很不夠,上的課也少。課上的少,積累就少,課也就更上不好。熟能生巧,我想真應該多上上課。)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6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母親河”為主題,《古詩二首》是第三篇課文。其中王之渙的《涼州詞》描寫了戍邊士兵的還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沒有絲毫的頹廢消沉,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劉禹錫的《浪淘沙》,用浪漫主義手法,以生動形象的筆調,高度的藝術想象,極大的熱情描繪了黃河的雄偉瑰麗。
學生分析
學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詩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以黃河為主題的詩,學生已接觸過多首,教學這首詩,一方面在熟讀的基礎上,使學生整體感知古詩的內容,理解一些關鍵詞語的意思,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漢語的韻律美。
教學設想
根據課標“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的要求,本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反復誦讀上,在讀中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涼州詞》雖然表現了邊塞將士生活的凄苦,但悲而不失其壯,要引導學生領會這一點。《浪淘沙》要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浪漫主義風格。教師可就兩首詩讓學生提出問題,大家展開討論,交流心得。在教學中,可以畫畫,可以配樂,牽引學生走進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作者的有關資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首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通過反復誦讀詩歌,體味古詩的節奏、韻律和意境,體會詩人是怎樣展開豐富的想象的,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豐富想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剛剛學習了有關長江的文章,同長江的熱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黃河的凝重、悲涼。黃河奔騰不息,無私地滋潤著兩岸的土地,養育著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從古到今,歌詠黃河的詩歌很多,這節課我們要欣賞到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出示古詩《涼州詞》,課件自主朗誦。)
二、初讀古詩。
師:這首詩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王之渙。你還能背誦王之渙的哪些古詩?
師:王之渙留下來的詩很少,《全唐詩》僅存6首,但一曲《登鸛雀樓》,一首《涼州詞》,已足以使王之渙躋身于唐代一流詩人的行列。誰愿意為大家朗讀這首千古絕唱?
三、感悟詩意
(一)整體感知。
師: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寶庫。一首好詩,就蘊含著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歷史,讓人回味無窮。請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首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二)“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1、播放黃河課件。
2、誰能讀出黃河洶涌咆哮,奔騰萬里的氣勢來?(指多個學生讀)
3、你知道其他描寫黃河的詩嗎?
過渡:放眼望去,黃河奔流著,遠遠地好像與白云相接。詩人將目光移到近處,看到的卻是另一種景象:“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示圖片)
4、釋“仞”:仞是什么意思?誰來念一下材料中的內容。
5、理解:“孤城”指哪座城?(讓學生知道玉門關的大概位置。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標明涼州、黃河、玉門關〗,這些地方在我國荒涼的西北地區。)詩人這里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孤城的單薄,猶如樹葉一片)
6、回讀詩句:那奔騰的河水似乎從天際云空直瀉而下,氣勢雄偉,意境開闊。在蒼茫遼闊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嶺之中只有玉門關孤立其中,顯得十分孤獨而寂寞。請同學們再讀詩句。
(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這兩句詩中,哪些字詞你較難理解?
2、怨楊柳,即埋怨。埋怨楊柳什么?(不發芽)
3、為什么沒有必要埋怨楊柳不發芽呢?(“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不到,這里就沒有春天,楊柳自然不會發芽。)
4、為什么戰士們如此盼望楊柳發芽,春天的到來呢?(是久處荒涼,盼望充滿生機的春天;二是楊柳發芽了,春天來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
5、過渡:回家真的有希望嗎?
出示征戍資料:據《資治通鑒·唐紀》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于成為久戍之役,“天寶以后,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
師: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懂嗎?可見,戰士們不僅僅只是埋怨楊柳不發芽,他們還埋怨什么呢?
①埋怨朝廷。讀出這種埋怨的情感來――
②譴責和憎恨。
③埋怨朝廷有用嗎?沒用。所以戰士們只能無可奈何地埋怨楊柳,讀――
師:所以戰士們埋怨楊柳是怎樣一種情感?無可奈何!因此,“春風”的另一種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關心。
6、感悟“楊柳”的另一種含義。
師: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還有它的特別之處,那就是一語雙關。楊柳,在這里又指《折楊柳》曲子。在這荒涼的玉門關外,在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憶起與親人朋友的話別,無限愁思猶如大海波濤,洶涌而來。如今,只有把滿腔的愁緒和相思,寄托在凄切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傷感的《折楊柳》曲子。請同學們再讀后兩句詩。
(四)整體讀古詩。
師:茫茫的戈壁,孤獨的邊塞,凄切的羌笛,無窮的痛苦。面對這樣的生存環境,詩人發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讀――“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五):兩地話親情。
師: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1、如果他是已經結婚的戰士,他有什么心里話要對妻子傾訴?如果他家有老母,他將如何對母親說?如果他已經有了孩子,他又會對孩子怎么說?請你任選一種角色,說說戰士的心里話。
2、遠在家鄉的親人也一定在思念著長年在外的戰士。此刻,他的妻子遙望著遠方,會怎樣思念著他?年邁的母親坐在昏黃的油燈下又怎樣惦記著他?他的孩子看到別的孩子牽著父親的手,又有什么話想對爸爸說?請你任選一種或幾種角色,寫下來。
四、結課升華――拓展延伸。
1、連年的戰爭,長年的戍邊,毀掉了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戰爭帶給人們多少苦難啊!讓我們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讓天下所有的家庭擁有幸福的生活!
2、談起黃河,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歷來為人們稱頌和贊美。古人描寫黃河的詩詞名句也有很多,請同學們搜集、整理、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源遠流長,一瀉千里。遠遠望去,只見它蜿蜒曲折,奔流于萬山叢中。仿佛由天上流來,又仿佛流向天外。在那片廣袤無垠的大地上,地上奔涌的黃河與天空浮動的白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大與曠闊。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劉禹錫的《浪淘沙》。
二、自主學習。
(一)交流資料。
1、介紹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中唐詩人。出仕后,其主張革新,被貶。后復用,至禮部尚書。《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其詩高亢激昂、意氣縱橫,語言剛健,筆鋒犀利。晚年與白居易酬唱頗多。所作《楊柳枝詞》、《竹枝詞》、《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轉,語調清新,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頗有新意。“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廣為傳唱。
2、補充介紹。
(1)浪淘沙:唐代一種曲子的名稱。
(2)直上銀河:傳說漢武帝派張騫(qiān)尋找黃河的源頭,經過一個多月,張騫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見到織女。
(3)牽牛、織女:即牽牛星、織女星。古代神話把這兩顆星宿說成牛郎、織女,他們結成夫妻,因觸怒王母,被分隔在銀河兩岸,每年只許他們在農歷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二)朗誦詩歌,初步感知詩意。
1、可用齊讀、男女生分讀、自由讀等方式,讓學生對詩歌內容初步掌握。
2、感知詩歌內容。
“九曲黃河萬里沙”,寫黃河彎彎曲曲地流經萬里,夾帶著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風簸”,風浪滾動。“浪淘風簸自天涯”,寫黃河波濤洶涌,來自天邊。“如今直上銀河去”,是詩人一種浪漫的想象,說黃河一直走到銀河那里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夸張地說可以到達牛郞和織女的家了。前兩句描寫黃河奔騰萬里的雄渾氣勢;后兩句運用夸張的手法描寫黃河源遠流長,仿佛是從銀河里流下來的。這首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黃河的雄偉瑰麗。
三、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從而深入詩的意境,體會思想感情。
1、請學生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明理由。
2、本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你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
4、這首詩中詩人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小結: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想象詩歌描寫的情景,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推薦閱讀。
劉禹錫的《陋室銘》《竹枝詞》《烏衣巷》。
五、拓展訓練。
1、誦詩會:把自己積累的有關黃河的詩句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黃河。
六、作業。
背誦并默寫《古詩二首》。
課后反思: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如何讓學生充分領略這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使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并積累語言,我覺得古詩的教學還要以讀為手段。不僅是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所學古詩的意思,體會其中的情感,更是要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激發學生積極誦讀、涵詠、理解古詩的興趣。在古詩誦讀中相機滲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另外,由于古詩短小精悍,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需要學生去想象,合理地補充情節,補充畫面,豐富詩的內涵,在學習《涼州詞》時,有更多體現。
學習古詩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內容理解方面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教學任務。因此,在教學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主導思想,努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對古詩內容的理解上,以學生的獨特體驗為主,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時間,力求使課堂體現一個全體學生積極學、獨立學、創造性地學的過程,使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真正的提高。每一個孩子都愿意去做發現者,以滿足自己的表現欲。理解詩意過程中,教師要尊重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體驗,不做統一的講解,特別是學習《浪淘沙》時,詩中所闡述的道理讓學生自己體會,教師相機指導,做到讓孩子有自己的收獲。教學中也有一點遺憾,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理解詩意占用的時間偏多,導致朗讀的時間較少,入情入境的效果不夠理想。
總評:
1.重視誦讀。教師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讀,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中最終達到心領神會的地步。學生經歷這個熏陶感染的過程,民族文化就會最終融入到學生的血液中,為他們的生命打上鮮明的民族底色。
2.自主合作。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聯系對古詩已有的認知水平,反復誦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展開小組討論,相互交流。教師可以挖掘學生學習古詩的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整理學詩的方法,在課堂上創設出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諧互助,充滿人文氣息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3.課內外相結合。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這個記憶發展的最佳時期能背誦積累一些古典詩文,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課古詩教學中讓學生搜集一些描寫黃河的詩句,多讀,多記,重視了背誦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胸藏萬匯憑吞吐”。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一類生字,認識3個二類生字,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誦讀古詩,感受古代詩韻律美。
3.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將士們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教學重、難點:
感悟、體會將士們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教學準備:音樂背景,課件。
基礎知識:
區別字:
琵( )琴( )葡( )戰( )
琶( )瑟( )萄( )站( )
教學過程:
一、解題:
涼州詞:樂府舊題。作者王翰,字子羽, 唐并州晉陽人, 睿宗景云元年進士及第, 直言諫諍, 被貶為道州司馬, 現存詩篇不多, 但都屬絕妙之作。
二、學習生字、新詞。
三、配樂朗讀詩。
1.范讀。
2.練習讀。
3.指名讀。
4.齊讀。
四、聽音樂,讀古詩,想象詩的意境,了解詩意。
五、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六、作業:
1.寫生字、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搜集長城資料。
4.完成課后練習。
(1)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
引導學生認識這類詞語的特點。
這是連綿詞,不能拆開來理解,單個漢字沒有意義。(澎湃、玫瑰、螞蟻、玻璃、叮嚀)
(2)討論交流。
學生可以根據前兩句,展開想象,畫一畫邊關將士在一起舉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據詩的后兩句,想象將士們在一起互相勸酒的語言,寫一段話;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學之間互相解答。
(3)讀一讀,比一比,說一說。
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會發現三句詩都是渲染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自古以來,有多少人在戰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戰爭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帶給人們無盡的災難。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8
《涼州詞》與《浪淘沙》賞析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古詩詞詞語解釋
孤城:指玉門關。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羌:古代的一個民族。
古詩詞詩文解釋
澎湃的黃河遠遠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間。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楊柳這哀怨的曲調?春風不愿度過玉門關。
作者簡介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晉陽(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遷居絳州 (今山西新絳)。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謗辭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縣(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邊塞詩,與高適、王昌 齡、崔國輔等唱和,名動一時。靳能為作墓志,稱其“歌從軍,吟出塞,皎兮 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中”。《全唐詩》 存絕句六首,皆歷代傳誦名篇。
古詩詞詩文賞析
詩人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全詩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征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唐詩之旅)
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此詩經“孤城”為中心而襯以遼闊雄奇的背景。首句“黃河直上”,有人 認為很費解,故易“黃河”為“黃沙”。然而“黃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見“白云”?其實,“黃河直上”并不難理解。李白與王之渙都寫過沿黃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點在于:李白的目光由遠而近,故創出“黃河之水天上來” 的奇句;王之渙的目光自近及遠,故展現了“黃河遠上白云間”的奇景。遙望 西陲,黃河由東向西,無限延伸,直入白云,這是縱向描寫。在水天相接處突 起“萬仞山”, 山天相連,這是豎向描寫。就在這水天相接、山天相連處, “一片孤城”,隱約可見。這,就是此詩所展現的獨特畫面。
前兩句偏重寫景,后兩句偏重抒情。然而后兩句的情,已孕育于前兩句的 景。“一片孤城”,已有蕭索感、荒涼感。而背景的遼闊,更反襯出它的蕭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襯出它的荒涼。“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這“孤城” 顯然不是居民點,而是駐防地。住在這里的征人,大約正是沿著萬里黃河直上白云間,來此戍守邊疆的。久住“孤城”,能無思家懷鄉之情?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別的,而是“愁殺行客見”的《折楊柳曲》,其思家懷鄉之情已明白可見。妙在不說思家懷鄉,而說“怨楊柳”。“怨”甚么呢?從結句看,是怨楊柳尚未發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對這個“怨”字的理解。詩意很婉曲:聞《折楊柳曲》,自然想到當年離家時親人們折柳送別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親人折柳的回憶轉向眼前的現實,便想到故鄉的楊柳早已青絲拂地,而“孤城”里還看不風一點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詩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詩人意猶未足,又用“不須”宕開,為結句蓄勢,然后以解釋“不須”的原因作結。意思是: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 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怨”它又有何用?黃生《唐詩摘抄》云:“王龍標‘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李君虞‘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與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須’二字略略見意故耳。”寫景雄奇壯 闊,抒情含蓄深永,正是這首詩的藝術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詩是可以從多方面理解的。楊慎《升庵詩話》卷二:“此詩言 恩澤不及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李锳《詩法易簡錄》進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風之不度,立言尤為得體。”
從唐人薛用弱《集異記》所載,“旗亭畫壁”故事看,這道詩脫稿不久, 已傳遍四方,推為絕唱。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作者簡介
劉禹錫 (772~842)字夢得 ,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代中期詩人、哲學家。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貶為郎州司馬、連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他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思想,其學習民歌寫成的《竹枝詞》等詩具有新鮮活潑,健康開朗的顯著特色,情調上獨具一格。語言簡樸生動,情致纏綿,其代表作有《烏衣巷》、《秋詞》、《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楊柳枝》(一)、《西塞山懷古》、《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句為著名的雙關語,足見詩人之匠心獨具。其詩結有《劉賓客集》。
古詩詞詞語解釋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
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風簸——大風蕩起波浪,大浪沖走泥沙,形容風大浪大。
簸:掀翻。
天涯——天邊。
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 古詩詞詩文解釋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古詩詞詩文賞析:
《浪淘沙》組詩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劉禹錫穆宗長慶年間(821━824)任夔州刺史時所作。第九首末聯云∶“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作者或許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間,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這首詩寫于夔州,是民歌體的政治抒懷詩。詩歌的前兩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來自天邊,奔騰千里的壯麗圖景。“九曲”用了夸張的手法寫黃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將黃河的源遠流長突寫得了神入化,與李白的《將進酒》中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后兩句采用了張騫為武帝尋找河源和牛郎織女相隔銀河的典故,馳騁想象,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
這是一首描寫黃河雄偉氣勢的著名詩篇。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文化的發源地,黃河,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為她放聲歌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流不復回”,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云間”,這些詩,極寫黃河的源遠、勢猛,至今眾口傳誦。“黃河之水天上來”,著意渲染的是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奔騰不息的動態美。“黃河遠上白云間”,視角與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表現出一種靜態的美。劉禹錫這首黃河詩開篇與眾多的黃河詩篇一樣,著力描寫九曲黃河大浪淘沙之勢。緊接著張騫窮河源遇牛郎織女的典故,再把“黃河之水天上來”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渙、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層奇妙的神話色彩。
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漢武帝指令張騫窮溯河源,張騫乘槎而去,經月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內有一女織布,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后還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織女二星座。這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上下聯的開合關系。第一聯由上而下,順黃河奔流之勢著墨;第二聯以“直上”為轉折,把人們的視線從“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順視中拉回,從地下引到天上,從現實世界進入神話世界━━黃河連銀漢,乘槎溯河源。全詩節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氣。
名句賞析——“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家,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直白的美。
另附拓展閱讀的兩篇古詩文賞析: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
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斬,
直為斬樓蘭。
題解:
《塞下曲》出于漢樂府《出塞》、《入塞》等曲,是唐代新樂府題,歌辭內容多寫邊塞軍旅生活。李白寫了六首《塞下曲》,第一首尤佳。
內容大要:
此詩寫邊塞的苦寒,五月仍然未見柳色。「曉戰」二句寫戰斗之艱苦,對仗工穩而自然。
這是首五言詩。本詩從“天山雪”開始點明塞下嚴寒。前兩句從大處起筆,描寫了典型的邊塞環境,交代了地點、時間。五月份,內地已是夏季,而塞外依然是皚皚白雪,未見鮮花開放,籠罩著一片寒氣。仲夏五月尚無花,其他季節寒如之何,即可想見。此二句是舉輕而見重,語淡意深。從“無花”緊啟下句“無柳”。“笛中”句,看起來寫塞外聞笛,實為話中有音,即在說眼前無柳可折。綠柳只能在“笛中聞”。“無花”又無柳,也即“春色未曾看”,此四句意脈緊連,一氣貫通。
五六句緊緊承前意,描寫大環境下軍旅的戰斗與生活。并刻畫人物,表現戰斗緊張與生活之艱辛,同時詩中又透露出樂觀情調。作者選取最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概括性極強,且富有啟發性,引起讀者更多的想象。古代行軍與作戰擊鼓鳴金,以整齊步伐,指揮進退。寫金與鼓烘托緊張氣氛和嚴明軍紀。只選“曉戰”來寫,整日行軍俱在不言中。一“曉”和一“宵”概括性極高。句式對仗整齊,嚴整*形式與嚴肅內容配合,增強了表達效果,抒發了愛國激qing。
末二句是轉合。用“愿”字來轉,用“直為”來合,點睛結句。雄快有力的結尾與前六句的起承反面烘托出的是結尾點破題旨,寫身經百戰的將士的誓言:“直為樓蘭”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反映了詩人以身許國、英氣逼人的壯志。
黃鶴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簡介:
崔顥,(?—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年進士及第,曾出使河東節度使軍幕,天寶時歷任太仆寺丞、司勛員外郎等職。足跡遍及江南塞北,詩歌內容廣闊,風格多樣。或寫兒女之情,幾近輕薄;或狀戎旅之苦,風骨凜然,詩名早著,影響深遠。
古詩詞詩文解釋: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古詩詞詩文賞析: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傳說或出于后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確曾兩次作詩擬此詩格調。其《鸚鵡洲》詩前四句說:"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如出一轍。又有《登金陵鳳凰臺》詩亦是明顯地摹學此詩。為此,說詩者眾口交譽,如嚴羽《滄浪詩話》謂:"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這一來,崔顥的《黃鶴樓》的名氣就更大了。
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見《齊諧志》);又云費文偉登仙駕鶴于此(見《太平寰宇記》引《圖經》)。詩即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后生發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云,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適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此詩前半首用散調變格,后年首就整傷歸正,實寫樓中所見所感,寫從樓上眺望漢陽城、鸚鵡洲的芳草綠樹并由此而引起的鄉愁,這是先放后收。
前人有"文以氣為主"之說,此詩前四句看似隨口說出,一氣旋轉,順勢而下,絕無半點滯礙,黃鶴,二宇再三出現,卻因其氣勢奔騰直下,使讀者"手揮正弦,目送飛鴻",急忙讀下去,無暇覺察到它的重疊出現,而這是律詩格律上之大忌,詩人好象忘記了是在寫"前有浮聲,后須切響"、宇宇皆有定聲的七律。試看:首聯的五、六字同出"黃鶴";第三句幾乎全用厭聲;第四句又用"空悠悠"這樣的三卒閱煞尾;亦不顧什么對仗,用的全是古體詩的句法。這是因為七律在當時尚未定型嗎?不是的,規范的七律旱就有了,崔顥自已也曾寫過。是詩人有意在寫拗律嗎?也未必。他跟后來杜甫的律詩有意自創別調的情況也不同。看來還是知之而不顧,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教人做詩時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在這里,崔頗是依據詩以立意為要和"不以詞害意"的原則去進行實踐的,所以才寫出這樣七律中罕見的高唱入云的詩句。沈德潛評此詩,以為"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詩別裁》卷十三),也就是這個意思。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規,不回到格律上來,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為七古了。此詩前后似成兩截,其實文勢是從頭一直貫注到底的,中間只不過是換了一口氣罷了。這種似斷實續的連接,從律詩的起、承、轉、合來看,也最有章法。元楊載《詩法家數》論律詩第二聯要緊承首聯時說:"此聯要接破題(首聯),要如騎龍之珠,抱而不脫。"此詩前因旬正是如此,敘仙人乘鶴傳說,額聯與破題相接相抱,渾然一體。楊載又論頸聯之"轉"說:"與前聯之意相避,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疾雷之喻,意在說明章法上至五、六句應有突變,出人意外。此詩轉折處,格調上由變歸正,境界上與前聯截然異趣,恰好符合律法的這個要求。敘昔大黃鶴,否然已去,給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覺;忽一變而為睛川草樹,歷歷在目,妻妻滿洲的眼前景象,這一對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樓遠眺者的愁緒,也使女勢因此而有起伏波瀾。《楚辭·招隱士》曰:"王孫游分不歸,春草生分萋萋。"詩中"芳草萋萋"之語亦借此而逗出結尾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意思。末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這樣能回應前面,如豹尾之能繞額的"臺",也是很符合律詩法度的。
正是由于此詩藝術上出神入化,取得極大成功,它被人們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9
《涼州詞》教學反思
《涼州詞》描寫了戍邊士兵的思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
教學《涼州詞》,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步驟:
1.簡介作者王之渙。
2.解釋題目。
3.初讀課文。播放錄音,范讀。自由練讀,指名朗讀,分男女生朗讀。
4.理解詩意。
(1)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查閱的有關資料,理解詩意。
(2)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5.想意境,悟詩情。
(1)自由讀詩歌,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指生讀詩并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到:這首詩通過描寫邊塞、玉門關的荒涼,表達了作者的孤獨、悲涼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齊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7.練習背誦。先自由練習背誦,再指名背誦。
古詩的教學要以讀為手段,鼓勵學生積極的自主探究,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經過訓練后,基本上能自己結合工具書,完成對詩意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加強對詩歌的評析,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
關于古詩教學的一點思考
古詩是連接漢語古今文化的傳輸帶。古詩的內涵是豐富的,是多元的,因為其作者年代、環境、心境的不同,導致其理解認識的多元化。作為現代人,認識古詩是一種心理歷程,學習古詩更是一種心理體驗。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塊,古詩教學更應從學生的現實出發,關注學生的心理體驗,通過生活來認識古詩,而不是用古詩來認識生活。在教師主導已經有所缺失的今天,我們更應關注這一點。作為古詩教學,我們當前的課堂過多的注重古詩本身的韻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忽視學生這一特殊的生命個體,忽視教師這一連接生命與意境的橋梁,這樣,導致當前的古詩教到最后還是古詩,它只能作為一種文化寶藏而庫存,學生依然是寶藏的收藏者,而不是擁有者、創造者、享受者。基于這一點出發,我們的課堂應不僅僅關注古詩本身,還應尋找古詩與學生這一生命個體之間的契合點,讓學生真正感詩。要做到這樣,我們教師的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古詩課堂教學中的引導應該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引導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能真正將古詩進行自我范圍內的多元解讀。
我在教學《涼州詞》時,我針對這首詩進行了四次有效引導:第一次,讓學生聽音樂,想象聽到的畫面,把學生帶進自己的想象境界;第二次,讓學生說說聽音樂體會到的情感,因為學生聽的音樂很感傷,因此,他們在說中感受到了幽怨、悲傷之情;第三次,二次運用音樂,讓他們結合古詩談談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實際上是將學生自我生命個體與古詩畫面結合的一次朦朧引導,有了前面的想象基礎,古詩讀的基礎,于是使得畫面越來越清晰,生活中看到的一幕幕仿佛就出現在眼前;第四次,教師巧妙的運用了一次疑問,“羌笛為何怨楊柳,春風又為何不度玉門關呢?”再介紹歷史背景,讓學生真正在疑問中解答了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是多元的,但這種多元不是憑空的,是建立在學生自我認識上的思考結果。這四次引導,使得整堂課學生不是在為學古詩而學,是在享受古典的文化生活味。
學完詩歌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將其積累在腦中,我想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教師朦朧地對待古詩本身,引導學生自己關注他們所關注的,所能關注的。對于小學生,我們不能因為積累而積累,因為理解而理解,那樣古詩到最后還是生硬的語言塊。課堂中,我們能放手處且放手,深奧的又不是主要的字詞可以不談,讓學生在自我范圍內去欣賞,在情感范圍內去感悟,真正將古詩作為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引導物。真正讓學生在學習古詩后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10
教材分析:
《涼州詞》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二首》中的一首詩,古詩前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后兩句寫的是戍卒的離愁。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渙這首詩表現了戍邊士兵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戍邊將士不得還鄉的同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前兩句偏重寫景,后兩句偏重抒情。寫景雄奇壯闊,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成為千古絕唱。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三學段(五六年級)的階段目標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本課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的古詩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感悟,體現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感知文本,通過朗讀與想象解讀文本,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在教學中以“情”為突破口,以“讀”為依托,根據學生的讀詩感受,由古詩的意象入手,采用“四步讀詩法”,即“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讀出感覺——讀出意境”,引導學生以讀悟情,以讀入境,加深體驗,培養語感。深入挖掘文本,扎扎實實進行聽說讀寫訓練。適當進行課外拓展,豐富文本,深化古詩內涵,提升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
2、了解古詩的大意,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4、引導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培養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的大意,體會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感受古詩的意境,讀出古詩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 引導法、 情境教學法、 點撥討論法
學習方法:自讀感悟、討論探究 、誦讀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古代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詩篇,使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今天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古詩的魅力,咱們來個賽詩會,看誰記的古詩多。
(1)我們三單元的主題是“母親河”,誰能背出和黃河或者長江有關的詩?
(2)老師開詩頭,看誰能接下去:
▲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琶琵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2、出示唐代地圖,介紹邊塞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引出邊塞詩。
3、了解詩人及“涼州詞”這種曲調名。
(1)簡介王之渙。
(2)“涼州詞”不是詩題,是涼州歌的唱詞,它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邊塞詩很少,對于當時的歷史、地理情況了解甚少。從幾首反映戰爭的邊塞詩引入,出示唐代地圖,幫助學生了解中原地區和塞外的區域劃分,了解邊塞地理位置和歷史情況,為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礎。】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多讀幾遍,讀到字正腔圓為止。
2、指名讀。
3、指導“仞”的讀音和“羌”的書寫。
4、讀詩不僅要讀的字正腔圓,還要讀的有板有眼,讀出節奏。誰來試試?
5、師生合作讀古詩。
6、齊讀古詩。
7、讀詩,不僅要讀出節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表達你讀完這首詩的感覺,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學生自由匯報,并將詞語板書到黑板上)
8、請大家靜靜地默讀《涼州詞》,想一想,詩的哪些地方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層次、按步驟進行練讀,每個環節注重落實,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讀自悟,讀出感覺,讀出情緒,然后引導學生在古詩詞句中捕捉“感受”的來源,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理念。】
三、抓詩象,入詩境,悟詩情。
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預設一:學生對“孤”的感悟
1、詩象:孤城、萬仞山
(1)這座孤單單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引導學生從注釋中獲取玉門關相關知識,師補充介紹玉門關。(出示圖片 )
(2)為什么作者稱之為“孤城”?
引導感受:a看荒漠圖景,感受玉門關的荒涼與寂寞 。玉門關在茫茫戈壁灘上,四周荒無人煙,顯得那么——荒涼、孤寂、冷清――這就是詩句中所說的――“孤城”。
b這樣的一座城,不遠處就是萬仞高山,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顯得那么——(渺小、孤單)——這就是詩句中說的“孤城”。
(3)了解“片”的用意。
師拋疑:"片"在這可以換成什么詞?詩人這里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一片”是唐詩習慣用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這里相當于“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孤城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像一片落葉,顯得單薄。)
(4)指導朗讀本句,可以把“一片孤城 ”和“萬仞高山”對比讀,讀出戍邊城堡的“孤”。
引導:孤城周圍除了高山,還有什么?
2、詩象:黃河
(1)讀讀這句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
(2)回顧“黃河入海流”的觀察角度,了解本句詩的視角:逆著黃河流向,自下而上遠眺黃河。
(3)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
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白云中流出來的黃河像 (想象練說,引導學生用比喻句表達)
(4)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條黃河?
(5)指導朗讀:讓我們讀出黃河的源遠流長,讀出黃河奔騰萬里的氣勢。
3、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滾滾黃河,荒涼的地理環境,更加襯托了這座戍邊城堡的“孤”!僅僅是城孤孤單單嗎?(守城將士的心更是孤獨的)與其說城孤,不如說人孤、心孤、情孤啊!
4、帶著我們的感覺,自由讀兩句,讀出古詩的意境。
預設二:學生對“怨”的感悟。
1、感悟“楊柳”的雙關。
(1)理解“怨”,思考:埋怨楊柳什么?(不發芽)為什么楊柳不發芽呢?――“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吹不到,楊柳自然不會發芽。戰士們是多么盼望見到春風輕拂,楊柳吐綠啊?但在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楊柳有用嗎?所以作者說——讀后兩句
(2)楊柳在這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指的是戰士吹奏的是《折楊柳》曲子。介紹古人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
(3)在古詩中,有許多詩句都提到了折柳風俗。(課件出示:出示跟楊柳有關的一些詩句,讓學生和老師輕聲誦讀。)
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隋代——無名氏《送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當戍邊將士聽到羌笛吹奏的悲涼的折楊曲時,會是怎樣的心情?理解后兩句的意思。
(5)指導讀后兩句。
2、感悟“春風” 的深意。
春風,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風。它另一種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關心。戍邊將士們盼望著朝廷早點讓他們回家,可是,“春風不度玉門關”,朝廷似乎忘記了他們的存在,根本不顧他們的死活。很多將士魂歸關外。
3、拓展:有關描寫戰爭的詩句。輕聲地跟老師一起讀。(配哀傷的樂曲)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唐·李頎《古從軍行》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歲二首》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4、 激qing創境,配樂齊讀古詩。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初讀感悟,以“情”為突破口,以“孤城”為主要意象,引導學生體會邊塞的荒涼地理環境,感悟戍卒的離愁別恨。以“讀”為依托,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進入古詩的情境,感悟詩人的情感。大量的課外拓展,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同時深化了古詩的內涵,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也積淀了古詩的文化底蘊】
四、情感渲染,拓展運用
1、寫話練習:羌笛發出的悲切之音,讓將士黯然淚下。如果他家有年邁的父母,如果他已經有了妻兒,他會對父母妻兒說些什么?請你任選一種角色,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寫好后交流)
2、親人們能聽到他的訴說嗎?將士們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幽幽的羌笛聲里,含淚回憶那依依惜別的情景!有感情背誦《涼州詞》。
2、結課升華:連年的戰爭,長年的戍邊,毀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戰爭帶給人們多少苦難啊!讓我們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讓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寧!
4、課外拓展:自學王翰的《涼州詞》。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文本內涵,引導學生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學生情之所至,定會言之有物,讀寫結合,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深化古詩內涵,將立意提升至”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賦予了古詩新意。】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11
國慶節前夕,在文翁試驗學校有幸聆聽了市教科所羅老師關于學習新課標的講座,受益匪淺。尤其聽到他講到的李吉林老師教學《宿新市徐公店》案例。李吉林老師教學時,并沒有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指導學生畫“籬笆”,畫“飛入黃花無處尋”,通過畫使學生深刻體會到詩句中的美好意境。
詩歌教學歷來就是一個教學難點,尤其對于小學生,要在讀中感悟幾千年前詩人的情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但是,李老師的方法,卻化難為易,學生興趣高,易接受,而且也更容易弄懂詩詞的意思,這樣一舉幾得的事情,我們為什么就不能用呢?
今天準備學習《古詩二首》其一——《涼州詞》。我也想像李老師一樣來一個創新,一改往常的教學模式,給學生一個更自由的空間。
一、開課
師:同學們,經過國慶長假之后,你們還記得我們第三單元的主題是什么嗎?
生:母親河。
師:板書“母親河”。前面兩篇文章的學習,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她無私的哺育了我們,但是我們同樣知道,我們還有另外一條河……
(來不及說完,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說出了——黃河)
師:在母親河旁邊板書“黃河”。不錯,黃河也是我們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也一直是人們贊美歌詠的對象,我就記得在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大家還學過一首寫黃河的古詩,你們還記得嗎?
生:忘了。(在師的提示下)背誦《登鸛雀樓》。
師:今天我們同樣要學習王之渙寫的一首描寫黃河的古詩。板書課題——涼州詞、王之渙。
師:你們了解“涼州詞”和王之渙嗎?
生:交流預習時收集的關于“涼州詞”“王之渙”的知識。(對作者的介紹太過簡單,導致后面詩意的理解不到位)
二、學習古詩
師:首先我們來朗讀古詩,要求是“讀準字音、讀準節奏”。
生:齊讀古詩。
師:這一遍,同學們能把字音讀準,但是對于詩的韻律和節奏還把握得不好,現在請自由朗讀,待會兒,愿意讀的同學請大膽的起來朗讀。
生:自由讀詩,用鉛筆劃節奏。
生甲讀,評價。生乙讀,再評價,老師點評。全班齊讀。
(對于我們班的孩子來說,詩歌的朗讀技巧已經掌握的不錯了。)
師:我們讀詩要講究輕重緩急,這樣才能讀出詩的美,詩的韻。剛才同學們再一次的朗讀,就讓老師聽出了這樣的美。現在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筆和紙,我們再來畫一畫吧。
師:請大家跟著我讀第一句,然后用你手中的筆,把你讀懂的東西畫下來,我們再請同學起來說說你要這樣畫的理由。
生:跟讀第一句“黃河遠上白云間”,然后把讀懂的畫下來。
(學生很有興趣)
師:巡視。
生甲:我畫了黃河和白云,因為我從"黃河遠上白云間"這句詩中體會到有黃河和白云。
(這個學生平時是一個內向的男孩,但這次是他最先舉手)
生乙:我也畫了黃河和白云,不過我和他的黃河不一樣,我的黃河是遠遠的流向白云的,所以我畫的越來越小。我從“遠眺”這個詞知道的。
(這個同學的發言,很顯然得到很多人的贊同,室里頓時熱鬧了起來,孩子們自主地進行交流了。)
師:同學們,你們讀得很認真,也畫的很認真,那么,你們能不能將第二句詩也同樣的畫下來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句詩吧!
生:齊讀第二句詩,并繼續作畫。
師:巡視。發現有孩子沒有在第一副畫的基礎上畫,于是馬上提示:孩子們,我們現在是重新單獨畫呢,還是在第一副畫的基礎上畫,為什么呢?
生:應該在第一副畫的基礎上畫,因為它們描繪的是同一幅畫面。
生甲:我又畫了城墻和山,因為詩句中說了有城和山。
師:有同學補充嗎?請同學們仔細讀詩句,詩句中告訴我們,是怎樣的城,怎樣的山呢?你能將你的畫再進行修改呢?
生乙:我只畫了一座城,和很多的山。因為詩句說是“孤城”和“萬仞山”。
師:同學們,你們理解“仞”的意思嗎?
(生七嘴八舌,不能一致。)
生甲:尺
生乙:米
師:“仞”是一種度量單位,它不是指數量,而是用來表示長度、高度。“一仞”相當于七尺。可見,萬仞山是指山高,而不是山多。所以同學們,當我們看到自己手中的這副畫,就知道第一二句詩寫的是什么了?
生:寫景
師:對,它在進行寫景,那么后面兩句詩又在干什么呢?請大家自由讀后面兩句,再用手中的筆進行描繪。
生讀詩,畫。師巡視。發現很多孩子都不能畫,問:“孩子們,你們為什么不能畫了呢?”
生:因為不知道該怎樣畫!
師:為什么呢?這兩句在些什么呢?
生:寫人。
師:能不能具體的說說寫人的什么,怎樣寫人的?
生甲:寫人在吹笛子,很憂傷。
生乙:又在寫柳樹和春風。
師:我們寫人物有哪些呢?這里詩人寫了人物什么?
(引導出了問題,偏離了詩意)
生:神態。
師:對人物描寫呀,可以有神態描寫,但是,同學們,你們在回頭看看我們的前兩句詩,你明白前兩句寫景的目的嗎?我們分析古詩,不能將幾句拆開,而應該前后聯系的進行分析。
生靜默,思考。良久,生甲:是作者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其他附和。
師:以前老師曾經告訴過大家,詩人寫詩都有它的目的,要么是借景抒情,要么是借古諷今,這首詩的作者,正是借用黃河之景,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
(自己覺得像是硬灌)
師:既然同學們已經感覺出作者的意圖,那么,你能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嗎?
生自由讀詩。
生甲:我覺得是作者依依不舍,因為有戰士要離別了。
生乙:我感覺詩人生活很孤獨,很無聊。
生丙:我覺得作者心里很不舒服,在埋怨。
(能夠起來說的很少,很多同學都是一幅沉思狀,這時候,我著急了,只有又開始硬灌。)
師:同學們通過朗讀,從詩句中理解到詩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請問同學們,作者“怨”什么呢,在“怨”字的前面還有詞語你認真體會了嗎?大家知道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那么是誰走誰留呢?詩句中寫的人是誰呢?
生開始議論紛紛
生甲:作者沒有怨,因為前面還有“何須”兩個字,就是不怨的意思。
師:詩句中寫的人是誰,他們在干什么?
生:寫戰士,他們在吹笛子。
師:為什么吹笛子?
生:因為有人要走了。
(簡直就是問答式的提問法了)
師:請同學想象,在黃河邊上,孤零零的城池里的那些人們,他們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他們吹奏笛子的目的真正的是為了送別嗎?
(問題開始繞了,糾纏不清的感覺了)
生:他們很孤獨,所以吹笛子解悶。
師:這樣的環境下,戰士們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只有靠吹奏笛子來解除煩惱,但是他們缺并不抱怨,“何須怨”,這又可以看出戰士們怎樣的思想?
生沉默,沒人能夠回答。
師繼續引導:這樣孤獨的生活,他們居然一點也不抱怨,這是怎樣的思想啊?(還是沒人回答,只有自己說出來)這是一種豪邁的情懷,一種悲壯的情懷。這也是詩人寫作這首詩的目的,為的就是表達內心的這種孤獨和豪邁。
師:當我們面對滔滔的黃河水,卻身處異鄉,倍感孤獨的時候,你的內心又是怎樣的感情呢?請你將自己當作詩人去感受一下吧?現在,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再去朗讀全詩吧。
生:讀詩
(下課鈴響起,本打算推薦王翰的《涼州詞》,也沒有時間了)
回想上課的過程,我有幾點深刻的感受:
一、老師在課堂上的作用雖然是引導,不是主導,但是,如果引導不成功,反而會適得其反。這堂課,我的引導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如果不發揮好,或者根本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會很大程度影響課堂,甚至會限制課堂的生成和出彩。
三、古詩詞教學,對于小學的孩子,仍然是個難點,尤其是理解感悟能力欠缺的孩子,根本不能進入角色,與詩人、與課本進行對話。
四、在古詩教學之前,一定要充分給與孩子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尤其是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不然,無法讓孩子能真正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古詩的學習,體會將士們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2.體會詩的韻律美,感受中國古代詩詞的美好。
3.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字。
4.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詩人王翰的資料。
2.準備三至五首題為《涼州詞》的詩對比、拓展學習。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要求認識的生字中要注意“催”字的讀音是平舌音“cu ”。
要求會寫的生字中要注意“葡”“臥”字的寫法。另外,“葡萄”“琵琶”兩個
詞語在構詞方式上比較特殊,可以讓學生再舉出一些類似的詞語,但不必和學生
講構詞的方法。
2.閱讀教學
學習這首古詩的主要任務在于引導學生進行背誦積累,理解詩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后在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解決問題。在了解邊塞詩的風格的同時,體會全詩慷慨激昂、豪放明快的感情。具體建議如下:
(1)通過查工具書、閱讀書后注釋等,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進而體會意境。
(2)在理解和感悟意境的過程中,可以配樂讀詩,可以給詩配畫,把古詩改編成一個小故事,上網查找資料,還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意境等,促進學生對古詩的感悟。
(3)要調動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用多種形式理解詩意。
3.活動提示
(1)“背誦這首詩”。這道題旨在促進學生對古詩的積累。教師要根據教材的指示,指導學生朗讀背誦的方法。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與學生總結更多的朗讀背誦的方法。
(2)“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這道題旨在引導學生認識詞語,進行詞語的積累。可以引導學生認識這類詞語的特點,但不必講構詞的方法。
(3)“討論交流”。這道題為學生創設了一種學習理解詩意的學習情境。學生可以根據詩的前兩句,展開想象,畫一畫邊關將士在一起舉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據詩的后兩句,想象將士們在一起互相勸酒的語言,寫一段對話;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學之間互相解答。
(4)“讀一讀,比一比,說一說”。這里列出了三個句子。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會發現這三句詩都渲染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自古以來,有多少人在戰爭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戰爭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帶給人們無盡的災難。
(5)“積累”。這道題旨在引導學生積累另一首《涼州詞》。這也是一首邊塞詩,
作者是唐朝的王之渙。這首詩寫了出塞遠征的士兵的哀怨之情,悲壯蒼涼,表
現了詩人慷慨激昂的心胸。
詩歌第一、二句勾勒出涼州蒼茫遼闊而又寂寞荒涼的景象。接著,第三句筆鋒一轉,寫出了戍邊士兵處境的孤危和思鄉的情緒。在這時,忽然傳來羌笛聲。而羌笛吹奏的正是“愁殺行客兒”的《折楊柳》曲。唐代盛行折楊柳送別的風俗,因此楊柳容易引起離別的傷感。“何須怨楊柳”,按字面解釋,是不必怨楊柳的意
思,而實際上更加深切地提示了戍邊士兵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歌以“春風不度
玉門關”句結尾。玉門關這荒涼孤寂的塞外,連春風都不會吹到,還有誰來關心
士兵的疾苦呢?流露出詩人對戍邊士兵的無限同情。
4.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教學中,學生對于詩意的理解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意見。例如:“欲飲琵琶馬上催”一句中的“馬上”“催”往往使人容易聯想到“出發”,以為這是在催促將士們馬上出發去打仗。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在這里,“琵琶馬上催”,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面。教師在教學時對這句詩的
理解應予以關注。
5.相關資料
涼州詞:樂府舊題。
夜光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胡以白玉制成的酒杯,猶如“光明夜照”,故稱夜
光杯,此指精美的酒杯。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13
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祖國燦爛的文化,而古詩正是這燦爛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詩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精華,濃縮著豐富的情感,積淀著智慧的結晶。引領學生走進古詩,不但能幫助他們理解和繼承優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而且還能增加他們的文化底蘊,陶冶性情。喜歡古詩文的我,選擇了六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涼州詞》來進行教學嘗試,期望通過我的課堂實踐,摸索出一條古詩教學的新路子。
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三學段(五六年級)的階段目標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然而縱觀平日的古詩教學,我們不乏看到古詩教學課成了詩意的串講課,枯燥煩瑣的字詞分析,句意的理解,詩情的灌輸,詩中的情感、美詞佳句的體驗過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因此,學生只是機械的獲取知識又何來的創新與想象呢?我覺得,古詩教學應做到“自讀自悟、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即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最后有滋有味的把古詩讀好。下面,我結合《涼州詞》一課的教學,談談我的收獲:
《涼州詞》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二首》中的一首詩,古詩前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后兩句寫的是戍卒的離愁。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渙這首詩表現了戍邊士兵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戍邊將士不得還鄉的同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前兩句偏重寫景,后兩句偏重抒情。寫景雄奇壯闊,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成為千古絕唱。在教學中我以“情”為突破口,指引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過朗讀與想象解讀文本,體會詩人的情感,感悟古詩的意境。
一、學科整合,從歷史背景導入,為學習古詩做好鋪墊。
這是一首唐代的邊塞詩,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邊塞詩很少,對于當時的歷史、地理情況了解甚少。因此,我從《從軍行》、王翰的《涼州詞》等幾首反映戰爭的邊塞詩引入,出示唐代地圖,幫助學生了解中原地區和塞外的區域劃分,了解邊塞地理位置和歷史情況,為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礎。歷史、地理學科知識和語文知識的整合,在開課伊始就達到了激發興趣、激發情感的作用。
二、尊重學生個體感悟,體現自主學習。
傳統的古詩教學,往往是逐詞逐句分析講解,使得學生在在教師的牽引下亦步亦趨,學生沒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只是被動的接受。本課的教學,我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讀自悟,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讀完整首詩的感覺,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自由匯報,并將詞語板書到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靜心默讀《涼州詞》,想一想,詩的哪些地方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學生會在古詩詞句中捕捉“感受”的來源。隨后教師就根據學生的讀詩感受,由古詩的意象入手,展開教學。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感悟,發揮了學生了主觀能動性,實現了古詩教學的新突破。
三、緊扣詩眼,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
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初讀感悟,從帶給學生感觸最深的“孤”字入手,以“孤城”為主要意象,引導學生體會邊塞的荒涼地理環境。我不是讓學生單純的感受詩像,而是將孤城、高山、黃河聯系起來理解,通過“萬仞山”對“孤城”的襯托,通過黃河對“孤城”的烘托,學生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后兩句,我引導學生從“怨” 字入手,感悟戍卒的離愁別恨。教學中沒有過于零碎的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去朗讀,去品味,去感悟,教師創設情境,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情境,感悟詩人的情感。
四、朗讀指導有目標,分層次,講求實效。
“詩歌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有助于學生理解詩中的意象和情感,有助于深化學生的審美體驗。朗讀,是學習詩歌語言的主要手段之一。宋代大家朱熹曾經說過:“詩須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經過充分地、反復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仔細體味每個重點詞句的含義,細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因此,在教學本詩時,我在古詩的朗讀指導上很下功夫,按照認知規律,制定了“四步讀詩法”,即“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讀出感覺——讀出意境”,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貫穿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分層次、按步驟進行練讀,每個環節注重落實,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以讀悟情,以讀入境。課堂上,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默讀、小聲讀、齊讀、個別讀、范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分讀、配樂朗讀等,課堂上書聲瑯瑯。尤其是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意境,我激qing創境,讓學生在哀怨悲壯的音樂感染下,為情所動,隨情而讀!同時,學生掌握了朗讀古詩的方法,相信在今后的古詩學習中也會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五、大量的課外拓展,豐富文本,深化了古詩內涵。
詩的語言凝煉含蓄,耐人尋味,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大家聞一多先生曾說:詩的長處在于它有無限度的彈性,變得出無窮的花樣,裝得進無限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我巧妙地進行適度的課外拓展,如課前的賽詩會、對玉門關的補充介紹、對唐詩中“片”字的習慣用法的講解,由”楊柳“引出的折柳習俗及相關的古詩,對“春風”的解讀,描寫戰爭場面的邊塞詩的補充,直至課后的拓展閱讀王翰的《涼州詞》,大量的課外拓展,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同時深化了古詩的內涵,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也積淀了古詩的文化底蘊,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收獲頗豐。
六、挖掘文本內涵,聽說讀寫訓練扎實進行。
古詩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受文本的限制,不容易扎實展開。我充分挖掘文本內涵,圍繞《涼州詞》中短短28個字,對學生進行了扎實的聽說讀寫訓練。如對“黃河遠上白云間”觀察角度的對比分析、對黃河從白云中流出來景象的想象練說、對黃河的詞語描述、想象戍卒聽到羌笛聲的內心活動等。尤其是古詩學完后,引導學生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學生情之所至,言之有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古詩教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因為它是千年文化的積淀。作為后人,如何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古詩的內涵和精髓,需要我們不斷地閱讀、積累,理解、感悟。作為教師,我自己感覺對《涼州詞》一詩的鉆研還不夠深入,個別環節過渡不夠自然,課堂的生成還不夠,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我將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14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注釋】
1、涼州詞:又名《涼州歌》。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涼州詞在唐代是樂府的常見曲名,多寫邊塞軍旅生活之事。
2、原題二首,此其一。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詞》載有《涼州歌》,并引《樂苑》云:“《涼州》,宮調曲,開元中西涼府都督郭知運進”。涼州,唐隴右道涼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縣)。
3、“遠”一作“直”。
4、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邊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于七八尺。
7、羌笛:古羌族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帶。羌笛是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
8、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9、度:越過。后兩句是說,羌笛何必吹起《折楊柳》這種哀傷的調子,埋怨楊柳不發、春光來遲呢,要知道,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啊!
10、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簡析】
“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并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廣闊胸懷。
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寫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一座地處邊塞的孤城巍然屹立。這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與“留”諧音,贈柳表示留念。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歌中提到了行人臨去時折柳。這種折柳贈別之風在唐代極為流行。于是,楊柳和離別就有了密切的聯系。現在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于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說“何須怨”,并不是沒有怨,也不是勸戍卒不要怨,而是說怨也沒用。用了“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儲蓄,更有深意。
三、四兩句,明代的楊慎認為含有諷刺之意:“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升庵詩話》)中國古代詩歌向來有“興寄”的傳統,更何況“詩無達詁”,我們認為讀者未嘗不可這樣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確有此意。具體這兩句的解釋:既然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關外的楊柳自然不會吐葉,光 “怨”它又有何用?
【賞析】
涼州(今甘肅武威)位于河西走廊。這首詩描寫了黃河上游遼闊荒涼的景象。此詩境界開闊,氣象沉偉,情調悲壯蒼涼。“黃河遠上白云間”一句指遙望黃河,其源仿如出自白云間。“羌笛”是西域樂器,“怨楊柳”是指羌笛聲奏出哀怨的《折楊柳》一曲。
首句設想奇特,是溯流而望。這與李白《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視覺方向相反,強調的重點也不同。李詩強調氣勢,王詩強調源流之高遠。在如此山長水遠天高地闊的浩翰背景中,一片孤城形只影單,兀然獨立于萬仞群山之中,而那條黃河則如絲如帶,把藍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結在一起。這是一幅潑墨寫意的邊塞圖畫。詩人把一座城說成一片城,以一片對萬仞,突出孤獨之感:孤城如一葉扁舟在翰海中漂泊,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間淹滯,正如戍守者那孤獨無奈的情懷。由此便推出了一個"怨"的主題:這偏遠荒涼的邊塞啊,春風都不肯光顧,而人卻要背井離鄉地在這里苦熬歲月。如此深長無奈之怨卻以"何須怨"這樣寬慰的語氣說出,曲折達意,舉重若輕。仔細想來,《折楊柳》之曲也的確無助于消解幽怨。那么怨誰呢?詩人沒說,倒是同題的另一首詩微露怨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但天子也不是好怨的,因此只好輕輕地怨怨"春風"算了。《唐詩正聲》吳逸一評:“滿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唐賢三昧集箋注》:“此狀涼州之險惡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須作楊柳之怨乎?明說邊境苦寒,陽和不至,措詞宛委,深耐人思。”
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云間”。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此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云間”的動人畫面:洶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云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云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于“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上白云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一片”是唐詩習用語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這里相當于“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這樣一座漠北孤城,當然不是居民點,而是戍邊的堡壘,同時暗示讀者詩中有征夫在。“孤城”作為古典詩歌語匯,具有特定涵義。它往往與離人愁緒聯結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城落日邊”(王維《送韋評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為下兩句進一步刻劃征夫的心理作好了準備。
詩起于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戍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征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了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征人離思有關。《后漢書。班超傳》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所以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后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戍邊責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趣聞】
傳說清代的紀曉嵐曾機智敏捷,擺脫了一次窘境。
紀曉嵐是乾隆皇帝時的大紅人,學問大。應對敏捷,乾隆帝喜歡他。有一次要他在折扇上題字,他就寫王之渙的這一首《涼州詞》。可是這位才子一下子不小心,把第一句的“間”寫漏了。
乾隆帝發現了,不說什么,只叫他把寫的念一念。紀曉嵐接過來一看,明白了,但很有捷才,不慌不忙地讀成了一首長短句:“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足以體現紀曉嵐的才智。
古詩兩首《涼州詞》《浪淘沙》 篇15
教學目標:1、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熟古詩;2、運用圖文結合,結合注釋,邊讀邊想等方法, 學習詩句,體悟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 達的思想感情,感受邊塞將士的思鄉之苦。3、培養學生的誦讀古詩能力,激發學習古詩的 興趣。 教學重點: 體悟詩歌的意境,感受邊塞將士的思鄉之苦。教學準備:1、關于詩中折柳寄鄉思的資料; 2、打印5首 邊塞組詩; 3、多媒體課件。 4、古詩及注釋。 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揭示詩題簡介作者 循序漸進讀熟古詩 圖文結合引導感悟 入境朗讀配樂背誦情景運用主題拓展同學們,第五課我們學習了三首古詩詞,想想是圍繞什么主題寫的?詩人王之渙的詩中思鄉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首邊塞詩《涼州詞》。(一)讀范讀古詩。引導學生讀熟古詩。(二)看指導同學們看畫面。(三)說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四)比引導比較自己的話與古詩語言。(五)想引導學生想象“黃河遠上白云間”的悲壯氣勢。”指導朗讀。(六)悟(1)引導學生感悟第二行詩表現的邊塞景致,及作者的心情。指導讀。(2)組織學生學習后兩行詩。引導點撥抓住詩句中的重點字詞“怨”“何須”。根據學情相機交流整首詩.的學習情況。(七)背引導學生背誦古詩。1、出示有關河流的圖片。 2、拓展邊塞主題詩。 回憶學過的第5課三首思鄉詩詞. 同學們齊讀課題。簡介作者聽準字音,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接力讀等。學生看畫面。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體會古詩語言的簡短凝練。 圖文結合,想象畫面,背誦有關黃河的詩句。 讀出黃河的悲壯氣勢。 多種方式感悟“孤”。 有感情地讀第二行詩。 學生先自主學習后兩行詩;再小組內合作交流;然后集體匯報。 學生誦讀古詩,配樂朗誦古詩。學生吟誦相關詩句。學生課后讀讀背背邊塞組詩。 抓住課外與課內的結合點“思鄉”。 體現古詩教學多讀的理念。 培養學習古詩邊看圖邊想象邊描述的能力。 感受中華古詩的魅力。 觸發學生的古詩積累。 培養朗讀古詩的能力。 學習抓住關鍵詞體悟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培養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表達的學習素養。 感情朗讀,背誦積累古詩。激發學詩興趣。 古詩學以至用。向課堂外延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