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通用15篇)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每個句子的意思,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
2、能借助圖畫,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三、德育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2、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四、教法學法情景繪畫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會不會唱《童年》這首歌?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為大家唱一唱這首歌,好不好?(指名學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這首歌好聽嗎?(好聽!)
對!這首歌非常的動聽,多年來,它不知道打動過多少人的心。特別是那樸實優美的歌詞,讓人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說“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詞卻是情感的載體。”現代是這樣,在古代也是這樣。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怎樣用歌詞來表達情感的。
(二)完成目標1
《如夢令》和我們這篇課文學過的三首古詩有一點不同,它是一首詞。那么,什么叫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內容。(板書目標1)
關于詞的知識,課前我已請同學們查資料了,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明確:
詞,大體上可分類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的詞,其風格是典雅涪婉、曲盡情態;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藝術上有可取之處。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他把詞發展成獨立的抒情藝術。山川勝跡、農舍風光、優游放懷、報國壯志,在他手里都成為詞的題材,使詞從花間月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從我們今天讀者的情趣來看,像“大江東去”之類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詞有詞牌。詞牌的產生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沿用古代樂府詩題或樂曲名稱;如《六州歌頭》;取名人詩詞句中幾個字,如《西江月》;據某一歷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嬌》;還有名家自制的詞牌。詞發展到后來逐漸和音樂分離,而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
請同學們試著用初學的知識來看一看《如夢令》這首詞的詞牌名是什么?它屬于詞中的哪一類呢?
(由學生自由發言,最后由同學總結:詞牌名:如夢令,屬于小令,因為它只有33個字)。
(三)完成目標2
下面我們用比賽的形式來深入學這首詞,看一看,誰學得好,誰學得快。
前后桌為一組,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將進行三個環節,每個環節中獲勝的組將獲得一顆星,得星多的代表隊就是最后大贏家。(老師出示準備好的問題)
1、搶答題.
首先,請大家聽老師范讀一遍課文,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老師的停頓節奏,并借助課文的注釋和作者的有關知識初步的理解本首詞的內容。聽完之后,請大家搶答下面的問題。注意,除了回答問題之外,還要從課文中找出答題的根據。
①老師配樂范讀
②學生搶答
題目:本首詞的作者是一個怎么樣的人?(著名的女詞人,婉約派的代表)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這件事是發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由哪個詞知道的?(不是,“常記”)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夏天,“藕花深處”)她是一個人去的嗎?有哪個詞知道的?(不是,“爭渡”)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③答題最多且正確率最高的隊為勝利者,為該隊加星。
2、必答題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錯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處才發覺。盡管這景色迷人,還是急著尋找歸路。怎么渡怎么渡的聲音在靜夜里格外清越,驚動了棲息的沙鷗白鷺,鳴叫起來,撲騰騰飛起來,這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這幅畫面美不美?(美!)原來詞人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這樣一幅美妙的畫面,可惜,我們卻不能親眼目睹。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為老師彌補這個遺憾呢?(愿意!)好,請大家拿出你們的紙和筆,將這幅美麗的畫面畫出來,展現給大家看。
請每個代表隊的同學共同討論完成。畫的時候,請注意詞中所提及的事物。(學生作畫,教師指點)
學生完成畫后,由學生自由進行評論,并選出最好的圖畫,為該代表隊加星。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環境之后,同學們對本首詞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們要完成的是對本首詞的當堂背誦。
在這個環節,老師限時三分鐘,請每位同學背誦本首詞,在背的時候注意節奏和停頓,并在背誦中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感情。老師會隨機的在每隊抽一位同學代表本隊背誦。(學生背誦)
教師抽背,并請同學們從熟練程度,背誦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評價,評選出勝利者,并為該代表隊加星。
(四)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們的學習目標已經全部完成,我們的比賽也到此結束。其實今天的勝負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競賽中學到了知識,還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擁有像今天一樣積極進取的精神,永遠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那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贏家!
板書: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
溪亭 愛生活、愛自然、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沉醉 回舟 誤入 爭渡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2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枕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上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1、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句子的意思。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上好,也擬泛輕舟。
2、李清照后半生坎坷重重,生活困苦,心情憂憤苦悶,你覺得詩中的哪些字詞表達了她此時的心情,請寫出三個,并寫出理由。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一句中, 是卷簾人的回答,從這個回答中我們可以推測出,作者當時問的是:
2、對卷簾人的回答,作者滿意嗎?顯然不滿意。“應是”這個詞表達了作者的猜想。她想,此刻外面的景色應該是綠肥紅瘦,綠指的是 ,紅指的是 ,肥這個字指的是 ,而瘦這個字寫出了 。
3、肥、瘦常用來形容人物身材形貌,這首詞中,作者把 當作人來寫,表達了她 的感情。
小資料:
李清照(公元1084年---約1151年),自號易安居士,宋朝濟南(在現在山東省濟南市)人,四十三歲以前,她的生活比較安定,后來飽嘗了國破家亡憂患,晚年生活非常清苦。她一生寫了許多詩詞,尤其是詞,感情真摯,思想清新,還有很多充滿愛國情調的佳作。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詞人。
延伸閱讀:
童年趣事
李清照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鄉故土度過的。濟南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古城。明鏡般的大明湖,雄偉的千佛山,還有七十二處噴珠吐玉似的泉水,把古城裝扮得分外嬌美。傳說,他家就在城西南著名的柳絮泉畔。平時,她除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寫字作畫、吟詩填詞以外,最愛到柳絮泉邊游玩。
有一年夏天,氣候非常炎熱。一天下午,李清照做完母親布置的功課,就向姐弟建議到外面去玩。
“姐姐,捉迷藏去!看我一下子就能把你抓住。”弟弟李hāng高興得大聲嚷嚷。
李清照聽后,笑著搖了搖頭。
“那就到后花園蕩秋千去!比一比誰蕩得又快又高。”姐姐知道李清照愛玩秋千,又出了這個主意。
李清照聽后,還是笑著搖了搖頭。
“那你說玩什么好呢?”姐姐和弟弟同時眨巴著眼睛問道。
李清照并不立即回答,只見她隨手提起筆來。在紙上寫了“劃船游湖”四個字。姐弟一看,樂得拍手大叫:
“好主意!好主意!”
經過母親同意,姐弟三人像出籠的小鳥,手拉著手跑出屋去,登上了停靠在柳絮泉邊的游船。
“開船嘍!”弟弟一聲吶喊,李清照立即奮力劃漿,船就沿著堤岸向前駛去。
這柳絮泉原是個天然池塘,和大明湖相連,周圍有著形狀不同的怪石,池水非常清澈明凈。李清照劃著劃著,不顧岸邊丫頭們的勸告,慢慢地把船劃進了水池中央。姐弟三人一面呼吸著清新芬芳的空氣,一面欣賞著四周美麗的景色。過了不一會兒,太陽落山了,整個湖面變得暗淡起來。姐姐正想催促李清照趕快回去,忽然發現妹妹正對著池邊的怪石出神,忙問道:
“喂,你怎么啦!”
“姐姐,我在給它們起名字呢。”李清照說著,忽然興奮起來,“你們看,那塊怪石像不像天上的仙女?我看就叫它‘怪女石’吧!”
“噯,那邊的一塊真像一只大鐘,該給它取個什么名字呢?”弟弟大聲問道。
“就叫它‘金鐘石’好啦!”李清照隨口回答。
姐弟三人給岸邊怪石,逐個取著名字,什么“老壽星”啦,“小駱駝”啦,真是看不完的怪石,取不盡的名字。忽然,姐姐大聲驚叫起來:
“不好,天黑啦,再不回去,我們可要分不清東南西北,回不了家啦!”
“哎呀,回不了家,我們怎么辦哪!姐姐,快走吧!”弟弟帶著哭聲對李清照說道。
眼看天色越來越昏暗,李清照也著急起來,連忙用力劃動雙槳。誰知因為心慌意亂,小船竟闖進了荷花叢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鳥嚇得大聲驚叫,一齊“撲愣愣”地飛向夜空。姐姐和弟弟嚇得變了臉色,李清照卻樂得大笑起來。
后來,李清照還專門寫了一首《如夢令》小詞,記下了這次游湖趣事。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教學重難點
同目標2
德育教育目標
1、競爭意識的培養。
2、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法學法
情景想象法,繪畫法,啟發式,討論式。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激趣導入
大家知道“詞家三李”都有誰嗎?知道這個人嗎?(課件:李白),背兩首他的詩。其實,李白不只是“詩仙”,他還是“百代詞曲之祖”。
知道這個人嗎?(課件:李煜),背幾句他的詞。李煜被稱為“詞圣”。
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詞人也姓李,她被稱為“詞國女皇”。是婉約派的開山之宗,有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來評價她的詞學造詣,這個李易安就是李清照。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李清照,走進李清照的詞,走進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進李清照的內心世界。(學生看視頻:簡介李清照)
二、了解有關詞的基本知識
1、你們學過哪些詞?(《長相思》、《清平樂·村居》、《憶江南》)
2、你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么?
(詩每句字數一樣,而詞不是。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可配樂演唱。詞有的分上下闋。詞有詞牌名,每一種詞牌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韻律。
3、《清平樂》是詞牌名。你們還知道哪些詞牌名?
(如夢令 憶江南 水調歌頭 西江月 虞美人 )
師:對,這些都叫做詞牌名,不是詞的題目。而且每一種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句式和韻律。今天咱們要學習的這首詞的詞牌名就叫做——
生:如夢令。
師:同一詞牌可以填許多不同內容的詞,有的詞有題目,有的詞則沒有題目,沒有題目的,我們為了區分,往往以詞的第一句作為題目,如這首《如夢令》,我們就記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我們今天學習李清照的《如夢令》。我們在學習詞的時候,要打開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去聽,用嘴吟誦,用腦去思考,用心去想像。
三、初讀課文,領悟大意
1、自讀,讀通讀順
要求:
讀準一個多音字“興”,認清一個生字“藕”的字形;讀對停頓。
2、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讀;齊讀(隨機糾正錯音)
3.聽配樂范讀(課件)
4、光讀通讀順還不夠,咱們還要把它讀懂了,看看能不能讀懂詞的大概意思。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和同學一起商量商量。
5、交流:
(2)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
(3)這件事是發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不是,“常記”)
(4)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夏天,“藕花深處”)
(5)她是一個人去的嗎?(不是,“爭渡”)
(6)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
(7)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
(8)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9)指名學生說說詩的大意
(10)古人說:詩言志。意思就是寫詩歌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某種意愿或心境。那么,在這首詞中,作者描繪了這么一種美妙的場景,表達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明確:表達了作者郊游以后無限愉悅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師板書)
四、品讀悟情
1、經同學們這么一聯想補充,這首由30幾個字組成的高度凝練概括的詞立刻豐滿具體起來了,我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那么多美的畫面。來,一起讀這首詞。一邊讀一邊想象這幅活動的畫。
2、你們真能干,自己就能讀懂詞了,但這還不夠,咱們還要把這首詞讀成一個字,這個字就是我們常說的“詞眼”,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來,讀讀這首詞,看看,這首詞是圍繞這里邊的哪一個字來寫的?(隨機板書學生的答案)
3、圍繞“醉”來感悟
文章是怎樣圍繞這個“醉”字展開的?是什么讓他們深深地陶醉了?(板書:醉)
(1)、陶醉于美酒、美景
這首詞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詞語讓你讀懂這個“醉”字?
① 一二句描繪了一幅“溪亭日暮”圖
1、咱們先來讀讀一、二句
從哪里讀出“醉”字了?
交流:“不知”(為何會“不知”?)
“沉醉”是啊,同學們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什么時間?(日暮)
你的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說說日暮時湖邊的美景。
交流:黃昏時候,太陽慢慢地從山的后邊落下去了,晚霞染紅了整個天空,遠處的山,近處的水,還有小亭子,都籠罩在晚霞的余輝當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這樣的情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
看著這樣的景色,你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哪些詩句?
(如:;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雖然這里不是長江黃河,但落日美景有異曲同工之妙。)
師: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時候,詞人會在溪邊的亭子里干什么?請你調動想象說一說
(生:喝酒 生:聊天 生:做詩、對對子 生:看風景。)
是啊,在這樣的地方,品著美酒、(板書:美酒)賞著美景、聞著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咱們一起讀一讀這兩句,讓我們閉上眼睛帶著濃濃的醉意讀一讀
還有什么讓他們深深地醉了?我們讀下去
畫面2:誤入藕花深處
②繼續交流:三四句描繪了一幅“藕花深處圖”
從“藕花深處”這句詞,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用優美的語言描述一番。
大片的荷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樣的荷塘使你聯想起哪些詩句?
(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多美的荷葉荷花呀!這個時候啊,已經是黃昏了,一切都變得朦朦朧朧,“藕花深處”,那是一個清香四溢、色彩繽紛、幽靜而神秘的世界。鼻子里還可能會聞到陣陣的……是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
2、太美了,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
3、當一彎明月如水般傾灑荷花時,眾人才猛然驚醒,等他們警醒起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將船劃到了藕花深處,可見他們真的是醉了!于是開始――“爭渡,爭渡”,讀下去!
如果剛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話,那現在該是“景不醉人人自醉”了。詞人陶醉于美麗的意外
的景色中。(板書:美景)
(2)畫面3:爭渡驚起鷗鷺
1、此時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聽——嘻嘻哈,嘩啦啦……你聽到了什么?(聽到了鷗鷺的聲音、聽到了劃漿的聲音、聽到了詩人的笑聲、聽到了爭吵的聲音……)
從哪些詞聽出來的?(驚、爭渡)
2、古代的女子平時受到的約束比較多,花香、酒氣,使詞人暫時擺脫了封建社會名門閨秀的重重枷鎖,那種少女活潑的天性也就全部流露出來了,大聲的笑哇叫啊,那場面多么歡快熱鬧! 讀出他們搶著劃船的熱鬧情景! 指名讀
3、你還看到了什么?給大家描述一下。
仔細看——看到了什么?(鷗鷺飛起來了。)多不多?你是從哪個詞當中讀出來的?(一灘)如果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所描述的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話,那么眼前該是——“一灘鷗鷺上青天”了。?
4、是啊,她們拼命地劃著船,水聲,笑聲,叫聲那么響,那么喧嘩,這個時候把棲息著的鷗鷺一下子驚飛起來。“撲拉拉”一聲,一群鷗鷺沖破夜幕,飛上天空,那情景該多么壯觀啊!這樣的情景詞人平時能看到嗎?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觀啊!
師:你覺得這個“驚”,除了指白鷺受驚,還向我們傳遞了詞人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驚喜 師:為什么那么驚喜?
生:壯觀的景象令人驚喜;因為白鷺落下的地方就是岸邊了。
師:這真是美麗的意外!該是多么意外的驚喜啊!所以是“鳥驚人也驚啊!”誰來讀一讀這兩句?讀“爭……驚……”
④看著美景,品著美酒,還伴著這美麗的意外。詞人深深地……(醉了)。這難忘的郊游的經歷她忘的了嗎?所以這首詞一開篇就說“常記”。
5、剛才我們邊讀邊想象,讀出了那么多美的畫面,有“溪亭日暮”,還有“藕花深處”,還有“一灘鷗鷺”。她陶醉在日暮時的美酒中,陶醉在沁人心脾的荷香中,陶醉在鷗鷺驚飛的意外中,陶醉在與朋友相約游玩的快樂里,她的心都醉了!(板書:游玩樂趣)
(3)美好的生活讓她陶醉
我們常說“景中藏情”,這首詞字里行間都向我們傳遞著李清照當時內心無盡的喜悅。你能從這首詞中猜測到李清照當時生活得怎么樣嗎?(幻燈出示:適當補充李清照的早年生平)
小結:的確,早期時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滿當中,生活在她的眼睛里邊充滿了色彩,充滿了愉快,充滿了生機,也充滿了樂趣。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她記下的美好的生活場景,(板書:美好生活)讓我們跟隨李清照再次回憶起她那次難忘的郊游。有感情的齊誦這首詞。
曾記得:人悅時,鳥亦歡顏,花也笑。
李清照早年時生活如此幸福美滿,那么他晚年生活境況如何呢?
五、請同學們再欣賞一首她晚年寫的《聲聲慢》,你聽一聽,體會體會,感覺有什么不同。
1、 聽配樂朗誦。(視頻)
2、聽了這首詞你感受到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境況怎樣?
(凄涼、慘淡、愁苦)
師:你從哪些句子當中讀出了她的這種苦和愁?請你把句子讀出來。
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師:一連串的疊詞表達了她的愁和苦。
生:“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
生:“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師:這滿地的黃花在她看來都憔悴了。
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師:這樣的情景一個“愁”字怎么概括的了啊!
生:“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師:看到以前為她傳遞過書信的大雁,更讓她傷心。
生:“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師:這樣的情景她覺得太難挨了。 生:“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
師:夠了,同學們,這首詞當中的每一個字幾乎都是詞人內心深處吐出來的愁和苦。兩首詞同樣出自李清照之手,但所表達的感情截然不同,一喜一悲。這是為什么呢?
探詢凄苦原因。
3、 學生再看資料。(課件出示李清照晚年生活狀況資料)
4、看了這段資料,大家知道原因可吧。在國破、家亡、夫死,晚年無家可歸,流亡在外,飽嘗了生活的艱辛的情況下,她的詞的風格發生了變化。
6、 指導讀。(齊讀前兩句兩句)從疊詞當中您體會到了什么。痛苦,傷心,絕望,無助……讓我們再讀這一句話。讀得再慢一點
7、你覺得她在尋覓什么?(往日的歡樂、幸福的家園、完整的國土、親人、友情。 美好的生活!)
師:但這一切不復存在了。“借酒澆愁愁更愁’于是這無法排遣的痛苦心情化作了一行行心酸的文字。再讀第一句。
師:從一個無憂無慮的貴族小姐到孤苦無依的悲慘老婦,一代詞人李清照飲盡了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會常常想起她曾經有過的幸福時光,讓我們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憶吧。
生:齊背《如夢令》。
總結:她以一個女性作家的獨特的創作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甚至成為太陽系當中一道亮麗而獨特的風景。為什么這么說呢?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其中一座環形山的名字就叫李清照。我想,這應該是在外太空惟一一個用中國古代女性的名字命的天體了。這是很大的榮耀,這體現了李清照在人們內心世界里邊的一種價值。
六、布置拓展作業
1、課外可以找些李清照的詩詞、文章來細細品讀,并能用今天課上所學的知識去分辨分別是她什么時期的作品;同時能有心地背一背,作些積累。
2、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詞人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這樣一幅美妙的畫面,可惜,我們卻不能親眼目睹。
(1)請會畫畫的同學課后將這幅美麗的畫面畫出來,展現給大家看。
(2)或者用你的生花妙筆將其改寫成一篇散文。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4
師:我聽說,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全校古詩詞大獎賽,同學們都在積極地準備著。現在,我出示畫面,大家根據畫面聯想古詩詞,看誰聯想得快?特別提醒一下:吟誦的時候,最好吟出古詩詞的味道來。
1、《尋隱者不遇》山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震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清平樂 村居》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看出來有沒有聽出來,前三首都是古詩。第四首是一首詞。這一節課,我們要再次好好感受一下詞的魅力。讓我們一起走進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幻燈片出示)
師: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詞,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讀正確、讀通順。(學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給我們聽聽?(指名一人讀)
師:讀得真好,“興盡晚回舟”的“興”是個多音字,“誤入藕花深處”的“藕”是個生字,他都讀準了。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老師想問問大家,“興盡晚回舟”的“興”為什么要讀第四聲呢?
師:哦,我明白了。有個成語叫“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讀)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趁著興致而來,興致滿足了就返回了。那這首詞中的“興盡”就是指------5
師:同學們,讀古代的詞,注意好詞句的節奏和停頓,就能讀出它的韻味,讀出它的音樂美來,請大家欣賞錄音《如夢令》,注意他朗讀時候的節奏和停頓。
師:想不想自己練練,也讀得這么好聽?(試試吧)
師:(指名讀) 來,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同學們,讀詞,讀通,讀順還不夠,還要讀懂它。接下來,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看注釋、看畫面、問老師、問同學。。。。)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了,請你輕輕地讀,再用自己的話輕輕地說,看看能不能把話說順了,說通了,說明白了。好不好?開始吧!(自說—同桌說)
師:你讀明白哪一句詞的意思了?你站起來說給大伙聽聽。
師:曾經有人評價李清照的這首詞是“以尋常語繪精美畫”,那么這首詞描繪的究竟是怎樣精美的圖畫呢?請大家閉上眼睛再次欣賞錄音,邊聽邊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錄音)
師: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稍停頓)用一段話把你看到的一個畫面描寫下來,好嗎?
師: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來說說看?
生:( )( )( )
師:真美!是詞中那句話讓你想到了這么美的畫面呢?(據答出示:常記溪亭日暮。。。。)
師:你剛才說得那么美,相信你一定能讀好它。(生讀)
師: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我為之沉醉。在那樣的地方,那樣的時候,詞人和她的朋友會在西亭邊做些什么呢?( )古人都喜歡飲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李清照盡管是個女子,但在她的許多詞里,都提到了酒。我們繼續,他們還會做些什么呢?
生:( )
師:品著美酒,賞著美景,聞者花香,酒香,他們吟詩、彈琴、唱歌、下棋,玩得多盡興啊!這景象怎能不令人沉醉呢?這就叫酒不醉人( ),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兩行文字。( )
師:繼續交流,你仿佛也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生:( )( )( )
師:這么美,怪不得詞人看得有滋有味,如癡如醉,連小船誤入藕花深處都沒有察覺。讓我們一起走進去。(出示:興盡晚回舟。。。。。)讀
師:在這樣的藕花深處,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很多描寫荷花的古詩來,你想到了嗎?
生:( )
師:有詩有畫,充滿詩情畫意,讓我們一起再讀( )
師:當一彎明月如水般傾灑荷花時,眾人才猛然驚醒,于是(出示讀:爭渡。。。。。)
師:讀了這兩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 )
師:真是一幅熱鬧的畫面,讓我們來讀出這份熱鬧。(讀)
師:詞中有這么一個字“驚“,誰驚了?
生:
師:鳥背人驚,人背鳥驚,讓我們再來讀,讀出熱鬧,讀出歡快,讀出驚喜。
生:( )
師:剛才我們邊讀邊想象,讀出了那么多美麗的畫面。你們看,因為欣賞“西亭日暮”沉醉了,所以才會誤入(“藕花深處”),因為誤入藕花深處,所以才會驚起(“一灘鷗鷺”)。這些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人(有鳥),這真是一幅流動的畫面!來,一起讀整首詞,讓我們在這流動的畫面中再次沉醉。
師:人們常說“景中藏情”。這首詞,字里行間都向我們傳遞著李清照當時內心無盡的喜悅,你能猜一猜李清照當時生活怎樣嗎?說說你的理由。
師: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詞人,她的詞獨樹一幟,登峰造極,被稱為“詞國女皇”。和你們猜測的一樣,早期時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滿中,生活在她的眼里充滿了色彩,充滿了愉快,充滿了生機,也充滿了樂趣。我們品讀這一首詞,其實也是在品讀一段獨特的人生經歷。讓我們跟隨李清照,再次回憶起她少女時期的那一段美好的生活。
李清照中年的時候,宋兵與金兵作戰,節節敗退,李清照流亡江南,丈夫也去世了。她承受著國破、家亡、夫死的悲痛,晚年生活孤苦凄涼。那么,李清照后期生活的轉變使她的詞風又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感興趣的同學下課之后可以繼續去讀她的詞。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2
三、德育教育目標
1、競爭意識的培養。
2、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四、教法學法
圈點勾畫法,情景繪畫法,啟發式,討論式。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會不會唱《童年》這首歌?(會!)
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為大家唱一唱這首歌,好不好?(指名學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這首歌好聽嗎?(好聽!)
對!這首歌非常的動聽,多年來,它不知道打動過多少人的心。特別是那樸實優美的歌詞,讓人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說“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詞卻是情感的載體。”現代是這樣,在古代就更是這樣。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怎樣用歌詞來表達情感的。
(二)完成目標1
如夢令和我們這篇課文學過的 三首古代詩歌有一點不同,這是一首詞。那么,什么叫做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內容。(板書目標1)
關于詞的知識,大家可以看到老師上課前發給大家的資料。(多媒體顯示)請同學們迅速的閱讀一下,注意勾畫知識要點,并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什么叫詞牌? 2、詞怎樣進行分類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關詞的一些基本內容之后,我們學了就用,試著用初學的知識來看一看《如夢令》這首詞的詞牌名是什么?它屬于詞中的哪一類呢?
(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詞牌名如夢令,屬于小令,因為它只有33個字)
(三)完成目標2
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完成我們本節課的第二個目標(板書目標2)
這第二個目標的完成我們將采取一種比賽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誰學得好,誰學得快。
老師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大組,每個大組就是一個代表隊。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將進行三個環節,每個環節中獲勝的代表隊將獲得一面小紅旗,得小紅旗多的代表隊就是最后大贏家。(老師出示準備好的圖表)
1、搶答題.
首先,請大家聽老師范讀一遍課文,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老師的停頓節奏,并借助課文的注釋和作者的有關知識初步的理解本首詞的內容。聽完之后,請大家搶答下面的問題。注意,除了回答問題之外,還要從課文中找出答題的根據。
①老師配樂范讀
②學生搶答
題目:本首詞的作者是一個怎么樣的人?(著名的女詞人,婉約派的代表)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這件事是發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不是,“常記”)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夏天,“藕花深處”)她是一個人去的嗎?(不是,“爭渡”)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③答題最多且正確率最高的隊為勝利者,為該隊加上小紅旗。
2、必答題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錯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處才發覺。盡管這景色迷人,還是急著尋找歸路。怎么渡怎么渡的聲音在靜夜里格外清越,驚動了棲息的沙鷗白鷺,鳴叫起來,撲騰騰飛起來,這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這幅畫面美不美?(美!)原來詞人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這樣一幅美妙的畫面,可惜,我們卻不能親眼目睹。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為老師彌補這個遺憾呢?(愿意!)好,請大家拿出你們的紙和筆,將這幅美麗的畫面畫出來,展現給大家看。(配樂范讀)
請每個代表隊的的同學共同討論完成。畫的時候,請注意詞中所提及的事物。(學生作畫,教師指點)
學生完成畫后,由學生自由進行評論,并選出最好的圖畫,為該代表隊加上小紅旗。
(對畫的評價應緊扣詞的內容,并講究畫面的美感.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圖畫)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環境之后,同學們對本首詞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們要完成的是對本首詞的當堂背誦。
在這個環節,老師限時三分鐘,請每位同學背誦本首詞,在背的時候注意節奏和停頓,并在背誦中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感情。老師會隨機的在每隊抽一位同學代表本隊背誦。
(學生背誦)
教師抽背,并請同學們從熟練程度,背誦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評價,評選出勝利者,并為該代表隊加上小紅旗。
3、選答題
(選擇回答該題的隊,答對加一面旗。答錯扣兩面旗,由一位同學主答,可有一次補充機會。)
古人說:詩言志。意思就是寫詩歌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某種意愿或心境。那么,在這首詞中,作者描繪了這么一種美妙的場景,表達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明確:表達了作者郊游以后無限愉悅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師板書)
(四)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們的學習目標已經全部完成,我們的比賽也到此結束。其實今天的勝負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競賽中學到了知識,還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擁有象今天一樣積極進取的精神,永遠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那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贏家!!
板書: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如夢令
日暮 沉醉 愛生活
誤入藕花深處 余興依依
驚起 鷗鷺 愛自然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7
《如夢令》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2
三、德育教育目標
1、競爭意識的培養。
2、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四、教法學法
圈點勾畫法,情景繪畫法,啟發式,討論式。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會不會唱《童年》這首歌?(會!)
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為大家唱一唱這首歌,好不好?(指名學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這首歌好聽嗎?(好聽!)
對!這首歌非常的動聽,多年來,它不知道打動過多少人的心。特別是那樸實優美的歌詞,讓人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說“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詞卻是情感的載體。”現代是這樣,在古代就更是這樣。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怎樣用歌詞來表達情感的。
(二)完成目標1
如夢令和我們這篇課文學過的 三首古代詩歌有一點不同,這是一首詞。那么,什么叫做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內容。(板書目標1)
關于詞的知識,大家可以看到老師上課前發給大家的資料。(多媒體顯示)請同學們迅速的閱讀一下,注意勾畫知識要點,并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什么叫詞牌? 2、詞怎樣進行分類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關詞的一些基本內容之后,我們學了就用,試著用初學的知識來看一看《如夢令》這首詞的詞牌名是什么?它屬于詞中的哪一類呢?
(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詞牌名如夢令,屬于小令,因為它只有33個字)
(三)完成目標2
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完成我們本節課的第二個目標(板書目標2)
這第二個目標的完成我們將采取一種比賽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誰學得好,誰學得快。
老師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大組,每個大組就是一個代表隊。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將進行三個環節,每個環節中獲勝的代表隊將獲得一面小紅旗,得小紅旗多的代表隊就是最后大贏家。(老師出示準備好的圖表)
1、搶答題.
首先,請大家聽老師范讀一遍課文,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老師的停頓節奏,并借助課文的注釋和作者的有關知識初步的理解本首詞的內容。聽完之后,請大家搶答下面的問題。注意,除了回答問題之外,還要從課文中找出答題的根據。
①老師配樂范讀
②學生搶答
題目:本首詞的作者是一個怎么樣的人?(著名的女詞人,婉約派的代表)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這件事是發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不是,“常記”)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夏天,“藕花深處”)她是一個人去的嗎?(不是,“爭渡”)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③答題最多且正確率最高的隊為勝利者,為該隊加上小紅旗。
2、必答題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錯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處才發覺。盡管這景色迷人,還是急著尋找歸路。怎么渡怎么渡的聲音在靜夜里格外清越,驚動了棲息的沙鷗白鷺,鳴叫起來,撲騰騰飛起來,這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這幅畫面美不美?(美!)原來詞人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這樣一幅美妙的畫面,可惜,我們卻不能親眼目睹。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為老師彌補這個遺憾呢?(愿意!)好,請大家拿出你們的紙和筆,將這幅美麗的畫面畫出來,展現給大家看。(配樂范讀)
請每個代表隊的的同學共同討論完成。畫的時候,請注意詞中所提及的事物。(學生作畫,教師指點)
學生完成畫后,由學生自由進行評論,并選出最好的圖畫,為該代表隊加上小紅旗。
(對畫的評價應緊扣詞的內容,并講究畫面的美感.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圖畫)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環境之后,同學們對本首詞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們要完成的是對本首詞的當堂背誦。
在這個環節,老師限時三分鐘,請每位同學背誦本首詞,在背的時候注意節奏和停頓,并在背誦中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感情。老師會隨機的在每隊抽一位同學代表本隊背誦。
(學生背誦)
教師抽背,并請同學們從熟練程度,背誦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評價,評選出勝利者,并為該代表隊加上小紅旗。
3、選答題
(選擇回答該題的隊,答對加一面旗。答錯扣兩面旗,由一位同學主答,可有一次補充機會。)
古人說:詩言志。意思就是寫詩歌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某種意愿或心境。那么,在這首詞中,作者描繪了這么一種美妙的場景,表達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明確:表達了作者郊游以后無限愉悅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師板書)
(四)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們的學習目標已經全部完成,我們的比賽也到此結束。其實今天的勝負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競賽中學到了知識,還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擁有象今天一樣積極進取的精神,永遠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那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贏家!!
板書:
教學目標: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如夢令
日暮 沉醉 愛生活
誤入藕花深處 余興依依
驚起 鷗鷺 愛自然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7
張上明 [原創]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語文{試用本)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詩詞五首》中,選了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一詞。課本在注釋“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中的“爭渡”時,是這樣注解的:“[爭渡]怎么才能把船劃過去。‘爭’通‘怎’。”筆者認為,將“爭渡”的“爭”解釋為“怎”,有損文章的表現力,也似乎難合上下文的意思。
《如夢令》一詞的內容是追敘自己和朋友的一次夏日郊游的歡樂情景,詞所寫的是其中的一個生活精彩片段。正是由于“沉醉”而“不知歸路”,才有“興盡晚回舟”,結果“誤入藕花深處”。也正是由于天色已晚,又迷了路,心里才有了慌張。而心里的慌張表現在行動上則“爭渡、爭渡”忙亂不已,連“溪亭”邊的“一灘鷗鷺”也被“掠起”了。特別是連續的兩個“爭渡”,將當時的慌忙之情表現得一覽無余。顯然這里的“爭”字解釋為“爭著”、“盡快地”比較合情合理。
再從“爭”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來看主要有三:(1)爭奪,競爭。(2)爭辯,爭論,(3)規勸(讀音為zheng)(見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古代釋“爭”為“怎”極少見到。況且如果在這首詞中將“爭渡”的“爭”釋為“怎”的話,詞中所描繪的慌亂忙碌的情景就蕩然無存。如果僅有“怎么渡”,“怎么渡”的談論或者思考,沒有忙亂、焦急之中聲勢不小的劃船激水,又怎么可能“驚起一灘鷗鷺”呢?
(該文發表于《語文報》初中版315期2002\1\21)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8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師:今天盛老師和大家一起欣賞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你們讀過詞嗎?
生:讀過。
師:讀過哪首詞?
生:《長相思》!
師:那你們能不能說說詞和詩有什么不一樣?
生:詩的話每一句的字數是一樣的,詞的字數不一樣。
師:對!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被稱為長短句。
師:你們學的《長相思》是不是句子有長有短?
生:是!
生:詞分上闕和下闕,詩是沒有分的。
師:對!有的分上闕和下闕了,有的也沒有分的。
生:《長相思》是詞牌名,它不是題目。
師:所以詞有詞牌名。你們還知道哪些詞的詞牌名?
生:“憶江南”。
生:“西江月”。
師:對,這些都叫做詞牌名,不是詞的題目。而且每一種詞牌名的詞都有固定的字數、句式和韻律。今天咱們要學習的這首詞的詞牌名就叫做——
生:如夢令。
師:想迫不及待地讀讀這首詞了吧?自己放聲朗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通順、讀正確。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生讀詞。
師:平時你們是不是喜歡大合唱?(笑)我可喜歡聽一個人讀。誰愿意一個人來讀一讀?
生(女)讀。
師:挺不錯的,特別是她把里邊的多音字讀準了。興:在這讀第四聲。表示興致、興趣。什么時候讀第一聲?
生:大興安嶺、興奮。
師:誰還愿意再來讀一讀,找個男孩子來讀一讀。
生(男)讀詞:
師:我覺得應該給他點掌聲,他已經注意了停頓,能讀出些詞的味道來了。好,看起來把這首詞讀通順、讀正確沒問題吧?
生:沒有問題!
師:咱們連起來讀一讀。
生:好!
生齊讀詞。
二、“胖”讀全詞,古文今譯。
師:光讀通讀順還不夠,咱們還要把它讀懂了,看看能不能自己在下面注釋的幫助下,讀懂詞的大概意思。
(學生默讀)
師:小聲地說一說,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邊上的同學商量商量。
師:咱們先來說一說。自己能夠讀懂一個詞,一句話,都是一種了不起的收獲。
生:我先給大家解釋一下第一句“常記溪亭日暮。”就是李清照經常和她的朋友去溪邊的亭子里玩。
師:“暮”指的是——
生:就是說,李清照記得一次和她的朋友一起去溪邊的亭子里看落日美景。
師:哦,你這樣說咱們都聽明白了。
師:好,接著往下說,你還學懂哪一句了?
生:我知道第二句“沉醉不知歸路”的意思就是每天看到很晚,然后一直看到盡興還不回家。
師:你從哪個詞讀出來是“每天”?
生:是有一次。
師:是啊,作者就向我們記敘了一次郊游的經歷。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注釋中有。
師:哦,看來,看注釋也是一種很好的學詞方法。
師:那么這個“醉”指的是——
生:陶醉了。
師:盛老師在這兒給你們補充一個信息,在古代的時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歡喝酒。李白就被稱為——酒仙!一喝酒啊,詩興大發,酒助詩興,詩從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說法。李清照雖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歡喝酒,所以說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生:我是說“誤入藕花深處”這句的意思就是說李清照他們乘著小舟,準備回家,但是他們不小心劃到了荷花池里。
生:他們就在荷花池里玩,然后他們驚起了一灘鷗鷺。
師:怎么會驚起一灘鷗鷺的?還有一句,誰來說?
生:因為他們玩得很開心,嘻嘻哈哈的,把那些鷗鷺全部都驚起,全部飛起來了。
師:“爭渡爭渡”就是?
生:他們在那里拼命劃船,拼命劃船,聲音很響,然后驚起了一灘鷗鷺。
師:好,挺不錯的,剛才,同學們不知不覺地,就把這首詞給讀胖了。板:“讀胖”。如果把我們剛才說的話,都寫下來,這篇文章長不長啊?
生:長!
師:但是你看這首詞,它只有多少字?
生:三十三!
師:是的,三十三個字就把這次郊游的經歷寫清楚了。你看,古詩詞,就是這樣的凝練含蓄。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9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初步讀文
簡介李清照。回顧所學白居易的《憶江南》,并背誦。
說一說詞和詩有什么不同?(相機引入“長短句”、詞牌名)簡介什么是詞牌名。
從朱熹的話“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入手,提出學習要求:用心展開想象,用眼仔細觀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誦。
自由朗讀《如夢令》這首詞。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生讀。
檢查學生的朗讀。
個人讀——個人讀——集體讀(評價)
提高要求:注意停頓,就會更有詩詞的節奏和味道。老師范讀一句,讓學生再讀這首詞。
一生讀。(師評價)——個人讀——師生集體讀
2、批文悟情,理清情線
怎樣讀懂一首詞呢?有什么好方法?(生交流,比如看注釋、聯系上下文等,看插圖等。師概括。)
用交流的方法,看能不能把這首詞的大概意思讀明白了。
交流每一句詩歌。
第一句要處理的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
第二句要處理的點:興盡、誤入。為什么會“誤入”?
第三句:要處理的點:“爭渡,爭渡”!什么心情?作者為什么用了兩個爭渡?可以看出什么?
感悟把詩歌讀“長”了的樂趣,體味詩詞含蓄之美。
齊讀這首詞。
3、想象畫面,以圖悟文。
再讀這首詞,你能從中找到幾幅“畫”,“畫”的名字是什么?
第一幅畫:“溪亭日暮”
用自己的語言說這個畫面。 老師引導品味畫面之美,情感之“醉”。
指導朗讀。
第二幅畫:“藕花深處”
你看到了什么?你聞到了什么?
品味畫面之美,想象畫面之香!讀得美一點,香一點。
指導朗讀:讀得“美”一點,“香”一點。
第三幅畫:“一灘鷗鷺”
在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描述畫面,體會作者在焦急中得到的一份意外的驚喜。
指導朗讀,帶著這種驚喜讀這句話。
傾聽朗讀,閉目想象畫面。
再次感情讀文,讀出美,讀出沉醉。
小結本文:它是多么熱愛這美麗的大自然,熱愛著美好的生活呀!所以他醉了!
再次感情讀文,讀出濃濃的醉意來。能背誦的同學試著背一背。
4、欣賞吟唱,適度拓展
古代的詞不僅可以當做畫來欣賞,還可以譜成曲來吟唱,如果你喜歡,就跟著視頻輕輕地唱起來。
結尾:唐詩宋詞是祖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它給予了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同學們課外時間多讀一讀唐詩宋詞,從這些文學的經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作業設計:
1、必做:朗讀背誦《如夢令》。
2、二選一:
①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詞,讀一讀或唱一唱。
②小練筆:試著將《如夢令》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來。
板書設計:
如夢令
沉醉————興盡————爭渡
溪亭日暮—(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詞。
2、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詞的學習方法。
3、通過品味詩詞的境界,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抓住字詞,想象詞境,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的吟誦詞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準備:課件、搜集李清照的資料。
教學反思:
《如夢令》這首詞是李清照青年時期的作品,回憶她一次郊游流連忘返,醉于景、醉于酒、更醉于情后誤入“藕花深處”的一次奇趣的經歷,反映了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從以下幾點入手:
1、加強朗讀指導,體會詩詞音韻之美。讓詞“活”在學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學生的心里。只有解決了難讀的問題,才能解決“難入”(入情、入境)的問題。
2、通過尋找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體會本詞的特有的“圖畫”美,并通過學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讓畫面有“聲”有“色”,并通過學生的連續想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變成“動畫”。
3、吟唱《如夢令》,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幾處紕漏,比如:第二環節的想象部分不夠深入,過程銜接存在問題;吟唱部分收場過早,學生沉醉其中被硬生生的拉了回來;教學評價有幾處明顯不到位等。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10
《如夢令》和《漁歌子》這兩首詞含蓄、凝練。教學時,我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想象畫面、品悟詩情,使學生不知不覺進入詞的意境,產生持久不斷的美感享受。
片斷一
師:欣賞著這樣的美景,此時此刻,想想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會干些什么?
生1:站在溪邊的涼亭里,一邊喝著酒,一邊欣賞落日的美景。
生2:欣賞著滿池的荷花,李清照和朋友們吟詩作樂、作畫。
師:詩人就是有這樣的雅趣。
生3:李清照玩累了,躺臥在小船里,沐浴在金色的余暉之中,微閉著雙眼,靜靜地享受著。
師:多么愜意的享受啊!眼里看到的是無限美景,嘴里品到的是醇香美酒,鼻子里還聞到陣陣荷花的清香,那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讓我們把感受到的送進這兩句詞的朗讀中去。
片斷二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李清照在用力地劃槳,劃到東,劃到西,就是找不到回去的路,她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怎么辦?怎么劃去呢?”
師:請你讀出詞人心中的著急。
生1讀
生2:我仿佛看到在河灘邊棲息著的一群鷗鷺鳴叫著,拍打著翅膀,沖破夜幕,飛上天空。
師:多么壯觀的場面啊!你能讀出來來嗎?
生讀
師:還仿佛聽到了什么?
生1:我似乎聽到了一群水鳥撲棱棱拍打翅膀的聲音。
生2:還有翅膀與荷葉摩擦的沙沙聲。
生3:我聽到漿劃過水面的聲音。
生4:劃槳聲,溪水聲,還驚動了水中的魚蝦,從荷葉間不時躍出水面,發出“ 撲咚、撲咚”的聲音。
師:你真有想象力,那你也試試寫一句詞?
生4:爭渡,爭渡,驚起一池魚蝦。
師:才女阿,都可以和李清照pk啦!
片斷三
師:據張志和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他釣著了什么?
生1:釣到了好心情。
生2:釣到了寫詞的靈感,所以才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漁歌子》。
師:他一共留下了5首《漁歌子》。
生3:釣到了自由的生活。
生4:釣到了大自然中的樂趣。
生4:我認為他釣到的不是“魚”而是“愉”!“愉快”的“愉”。
師:好一個不是“魚”而是“愉”!是的,詞人志不在魚,釣的是志趣。
反思:“李清照玩累了,躺臥在小船里,沐浴在金色的余暉之中,靜靜地享受著。”“爭渡,爭渡,驚起一池魚蝦。”“釣到的不是‘魚’”而是‘愉’!”……學生那一句句閃動智慧靈光的語言,在課堂上汩汩地流淌,令我欣喜,讓我激動,更使我感到無比的幸福。我喜歡這樣充溢激情與靈動的課堂,喜歡傾聽學生靈動的聲音。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無限潛能被激發,靈動思想被點燃,他們就像小溪中的一條條魚兒,活蹦亂跳,蕩起一朵朵美麗的漣漪,而我只愿做魚兒的引路者、欣賞者。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1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2
三、德育教育目標
1、競爭意識的培養。
2、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四、教法學法
圈點勾畫法,情景繪畫法,啟發式,討論式。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會不會唱《童年》這首歌?(會!)
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為大家唱一唱這首歌,好不好?(指名學生唱歌)
唱得非常好!這首歌好聽嗎?(好聽!)
對!這首歌非常的動聽,多年來,它不知道打動過多少人的心。特別是那樸實優美的歌詞,讓人回憶起無憂無慮的童年,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所以有人說“旋律是美感的延伸,歌詞卻是情感的載體。”現代是這樣,在古代就更是這樣。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古人是怎樣用歌詞來表達情感的。
(二)完成目標1
如夢令和我們這篇課文學過的 三首古代詩歌有一點不同,這是一首詞。那么,什么叫做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一個內容。(板書目標1)
關于詞的知識,大家可以看到老師上課前發給大家的資料。(多媒體顯示)請同學們迅速的閱讀一下,注意勾畫知識要點,并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什么叫詞牌? 2、詞怎樣進行分類的? (指名回答)
在了解了有關詞的一些基本內容之后,我們學了就用,試著用初學的知識來看一看《如夢令》這首詞的詞牌名是什么?它屬于詞中的哪一類呢?
(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詞牌名如夢令,屬于小令,因為它只有33個字)
(三)完成目標2
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完成我們本節課的第二個目標(板書目標2)
這第二個目標的完成我們將采取一種比賽的形式,比一比,看一看,誰學得好,誰學得快。
老師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大組,每個大組就是一個代表隊。在下面的學習中,我們將進行三個環節,每個環節中獲勝的代表隊將獲得一面小紅旗,得小紅旗多的代表隊就是最后大贏家。(老師出示準備好的圖表)
1、搶答題.
首先,請大家聽老師范讀一遍課文,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老師的停頓節奏,并借助課文的注釋和作者的有關知識初步的理解本首詞的內容。聽完之后,請大家搶答下面的問題。注意,除了回答問題之外,還要從課文中找出答題的根據。
①老師配樂范讀
②學生搶答
題目:本首詞的作者是一個怎么樣的人?(著名的女詞人,婉約派的代表)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詞人的一次郊游)這件事是發生在詞人寫作的當天嗎?(不是,“常記”)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夏天,“藕花深處”)她是一個人去的嗎?(不是,“爭渡”)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入?(“沉醉”)既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不行,因為“日暮”)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③答題最多且正確率最高的隊為勝利者,為該隊加上小紅旗。
2、必答題
①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錯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處才發覺。盡管這景色迷人,還是急著尋找歸路。怎么渡怎么渡的聲音在靜夜里格外清越,驚動了棲息的沙鷗白鷺,鳴叫起來,撲騰騰飛起來,這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這幅畫面美不美?(美!)原來詞人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這樣一幅美妙的畫面,可惜,我們卻不能親眼目睹。同學們,你們愿不愿意為老師彌補這個遺憾呢?(愿意!)好,請大家拿出你們的紙和筆,將這幅美麗的畫面畫出來,展現給大家看。(配樂范讀)
請每個代表隊的的同學共同討論完成。畫的時候,請注意詞中所提及的事物。(學生作畫,教師指點)
學生完成畫后,由學生自由進行評論,并選出最好的圖畫,為該代表隊加上小紅旗。
(對畫的評價應緊扣詞的內容,并講究畫面的美感.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圖畫)
②在完成了以上的環境之后,同學們對本首詞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了,下面我們要完成的是對本首詞的當堂背誦。
在這個環節,老師限時三分鐘,請每位同學背誦本首詞,在背的時候注意節奏和停頓,并在背誦中再一次體會作者的感情。老師會隨機的在每隊抽一位同學代表本隊背誦。
(學生背誦)
教師抽背,并請同學們從熟練程度,背誦技巧,感情投入等方面評價,評選出勝利者,并為該代表隊加上小紅旗。
3、選答題
(選擇回答該題的隊,答對加一面旗。答錯扣兩面旗,由一位同學主答,可有一次補充機會。)
古人說:詩言志。意思就是寫詩歌的目的是為了表達某種意愿或心境。那么,在這首詞中,作者描繪了這么一種美妙的場景,表達了她的什么意愿呢?
(學生回答以后教師明確:表達了作者郊游以后無限愉悅的心境,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師板書)
(四)小結
同學們,現在我們的學習目標已經全部完成,我們的比賽也到此結束。其實今天的勝負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競賽中學到了知識,還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我相信,只要大家擁有象今天一樣積極進取的精神,永遠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那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贏家!!
板書:
教學目標 :1、了解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2、理解領悟本首詞的內容和意境,并當堂背誦。
如夢令
日暮 沉醉 愛生活
誤入藕花深處 余興依依
驚起 鷗鷺 愛自然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12
學案
【學習內容】9 《詞兩首——〈如夢令〉》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學習重難點】
重點: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鑒賞能力。
難點: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寫出來。
友情提示:
大自然是美麗多姿、豐富多彩的,古往今來,詞人都喜歡用詩詞贊美自然風光。讀讀這首詞,你會發現這首詞表現了生活的情趣,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自主預習
1、用“‖” 標出詞的節奏,反復朗讀,體會詞的意境和詞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2、《如夢令》一詞描繪了哪些自然景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互動探究
3、《如夢令》是 代詞人 所作。并非其即興之作,而是她回憶寫成的,從詞中 可以看出。郊游的時間在夏季,從詞中 可以看出。詞人玩得很高興,從詞中 可以看出。整首詞表現了 。
讀故事,完成練習。
4、這是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一首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表達出深深的思親的愁苦,顯的很沉重高雅。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后,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詞意:稀薄的霧氣濃密的云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獸形的銅香爐內的香料早已燒完。又到重陽這個美好的節日,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剛剛浸透昨日半夜的涼氣。
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卷起是由于西風,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同學們,從這首詞可以看出李清照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鞏固案
1、把詞句補充完整,并解釋加點的字詞。
(1)常記 , 不知歸路。 ( )
(2)興盡晚回舟,誤入 。 ( )
2、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如夢令”是詞牌名,而題目是“常記溪亭日暮”。 ( )
(2)《如夢令》這首詞中與“誤入”互為照應的是“不知歸路”。( )
(3)《如夢令》這首詞中運用了兩個“爭渡”,是為了把鷗鳥驚飛。( )
3、想象《如夢令》所描繪的景象,改寫成散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學唱這首詞。
4、課外拓展
請同學們朗讀李清照的另一首詞《如夢令》,完成練習。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1)你發現這首詞與本課學習的《如夢令》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綠肥紅瘦”中的“綠”指綠葉,“紅”指紅花,詞人用“肥”“瘦”二字分別形容綠葉和紅花,有什么妙處?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13
一、導入。
今天我們開始學詞。詞是古代詩歌的一個分支,原來也稱曲、曲子詞,又因句子參差不齊而稱長短句,而最常見的是“詞”這個名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歌詞。詞,早先都是入樂的,要按照曲調的要求來寫,所以作詞又叫“填詞”。每一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詞牌”,例如這首詞的詞牌就叫“如夢令”;有時作者也根據內容另給一個題目,叫“詞題”,例如下一首《西江月》,本來就有一個詞題,叫《夜行黃沙道中》,選人課本時未被采用。說到詞,一般只提詞牌,這是一千多年來的習慣。
這首詞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她擅長于白描,語言明白如話,富有生活氣息。這首《如夢令》是她的早期作品。
二、讀讀講講問問。
教師領讀一遍后,問:這首詞所敘述的事發生在哪一個季節?(從“藕花深處”可以判定是春末夏初)它是詞人當天寫的嗎?(從“常記”一語可以看出已經隔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為什么詞人經常想到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師:這首詞全是用口語寫的,很好懂,除了第三句,句句押韻,第五句連用兩個“爭渡”,叫疊句,我們平時唱歌也往往會遇到的。全詞只有33個字,用1分鐘就可以背下來。現在先練習背誦,要慢慢地讀。
學生試背后,教師略說讀的節奏,再領讀一次,務求節奏鮮明。
問:這首詞記的是女詞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獨自去的嗎?(從“爭渡”一語可以看出,還有她的許多同伴。)為什么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么會“誤入”呢?(因為“沉醉”)還有別的原因沒有?(這是一次泛舟出游,目的地是溪邊的亭子,可見周圍是水鄉,水路縱橫。)什么時候發現“誤入”的?(沉醉中發現周圍凈是藕花想到來時沒有經過這個地方,這才大叫起來:錯了!錯了!)既誤人,慢慢劃出去,不也行嗎?(不行,已是“日暮”時分。)你能想象出“爭渡”的情景嗎(從“驚起一灘歐鷺”可以想見漿聲、水聲和少女們的笑語喧嘩聲一時并作,酒意也消失了。)
好,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敘述這件事的經過。(自由發言,略。)
講:這首詞構思巧妙。從“沉醉”一語可以看出,女詞人和游伴們在溪亭里曾舉行過一次時間不短的郊宴,一邊說笑、行酒令,一邊喝酒,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直至夕陽在山才匆忙上船。但詞中卻略去郊宴不寫,而只寫歸途,甚至連歸途也沒有寫全,至“爭渡”“驚鷗鷺”便戛然而止。這是因為由于誤入而群起爭渡是這次郊游中出乎意外的一個高潮,用這個典型細節能更鮮明、更集中地表現少女們天真活潑的性格和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師再次領讀。
三、總結。
這首詞的格調清新而又明快,從中可以看出女詞人早年曾經有過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歲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她逃難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趙明誠又病故。隨著生活境遇的變化,她的詞也顯得悲凄了,以后我們將會讀到的。
西江月
辛棄疾
一、導入。
詞按字數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種,58字以內為小令,91字以上為長調,58字以上至90字為中調。其實并無根據,但習慣如此。長一點的詞還可以分段,有雙調、三疊、四疊之分。這首詞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讀雙調的詞要注意上、下段(又稱上片、下片或上闋、下闋)之間的聯系。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寫的許多詞都跟當時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有關。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跟當政的投降派發生矛盾,曾兩次罷官。這首詞是他罷官后隱居在上饒(今屬江西省)帶湖期間寫的,記一次夜行的經歷,比較容易讀懂。
二、讀讀講講問問。
教師領讀全詞一至二遍,著力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可讓學生試讀。
問:詞人這次夜行的路程長不長?(長)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天氣有變化:開始有明月、清風,后來烏云四合,下了幾滴雨,又從詞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趨勢。)路長,為什么要夜行?(白日酷熱)這時是什么季節?(從蟬鳴可見;從“說豐年”可知,是豐收在望之時,即盛夏;又,雨是驟雨,也是盛夏時有的。)“說豐年”的是誰?(詞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還有三三兩兩出來納涼的村民。)
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敘述上片的內容。(深夜時分,月兒從云縫里鉆了出來,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頭上棲息的山鵲,清風吹拂,蟬也叫得格外歡快。此時,詞人和他的同伴們正行進在黃沙道中,一路上他們都聞到了稻花的香氣,田間的青蛙也不斷地嗚叫,他們一邊走一邊談論著今年定是一個好年成。)
問:下片一開始就說“七八個星天外”,這意味著什么?(天空已布滿烏云,僅天邊尚余幾顆星。)“兩三點雨山前”,雨不大嘛,詞人著急么?(從下句看,他是著急的,因為這是驟雨將至的信號。)詞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對這條路熟悉么?(從下文“舊時”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再看最后兩句,注釋里的話跟詞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詞人用的是倒語。)為什么要用倒語?(表現詞人的驚喜之情,因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補充解釋:詞中常常出現倒語,有的出于表達內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韻的需要,更多的是兩種需要兼而有之,這兩句就是這樣。
學生創造性地表述下片內容(可參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三、總結。
凡雙調的詞,內容重點大多在下片。這首詞也是如此:它上片寫月明之景表達詞人輕松、喜悅的心情,其實只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
此外,讀詞也要注意詞中的關鍵性字眼,過去叫做“煉字”。這首詞中“忽見”二字就煉得好,集中地表達了詞人喜出望外之情。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背誦這首詞。
3.理解這首詞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有關詞的知識,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及關鍵點:
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背誦這首詞。
2.理解詞意。
難點:了解、領悟詞的內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寫出來。
關鍵點:讀詞,讀中感悟,理解這首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好,今天老師請你們觀賞一幅畫。(出示課件)
2.你們看到了些什么? (學生自由描繪。)
3.師:同學們,這是描繪什么景色的圖畫?(學生發言)
4.板書課題:9.如夢令,齊讀課題。(指導朗讀后鼻音“令”)
5.介紹“詞”。(課件出示)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可以配上樂曲歌唱。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所以又叫做長短句,詞有詞牌名,而詩歌沒有。最初的詞,是歌詞,是按照一定的曲譜填寫的。曲譜又稱詞牌。
《如夢令》就是詞牌。詞牌之下,一般另有題目,但這首《如夢令》只有詞牌沒有題目。
6.引導回憶學過的詞《清平樂 村居》。
二、初讀課文,簡介作者
1. 簡介李清照。(課件出示)
作者簡介——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女詞人。號<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山東濟南人。我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以詞的創作成就最高。宋詞有“婉約”、“豪放”兩大派,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 》《漱玉詞》等作品。
過渡:這首《如夢令》就是出自《漱玉詞》,我們來看看李清照在這首詞里寫了什么樣的風景,下面請大家自讀這首詞。
2. 自讀課文,提出要求(課件出示):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想:這首詞主要寫了什么?
學生自學課文內容,教師巡視指導,與個別學生交流。
3. 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和詞語。(課件出示)
v 藕花 溪亭 沉醉
v 興盡 誤入 爭渡
v 驚起 一灘 鷗鷺
a.指名認讀。及時正音。
b.重點指導“興”讀第四聲,“亭、爭、驚”是后鼻音,“藕”字寫法。
(2)朗讀這首詞。(課件出示)
v 如夢令
v 【南宋】李清照
v 常記溪亭日暮,
v 沉醉不知歸路。
v 興盡晚回舟,
v 誤入藕花深處。
v 爭渡,爭渡,
v 驚起一灘鷗鷺。
(自讀,指名讀,范讀,齊讀等。)
三、再讀課文,讀懂內容
過渡:同學們,我們不僅要讀通詞,更要讀懂詞。接下來,請同學們用心地讀,細細地想,試著用我們以前用過的方法,明白詞的大概意思。
1.學生自學,同桌交流。
2.問題提示:(課件出示)
(1)這首詞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這件事是發生在寫作的當天嗎?
(3)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季節?
(4)她是一個人去的嗎?為什么要爭渡呢?
(5)為什么會“誤入”?既然誤入,慢慢劃出來不行嗎?
(6)為什么詞人會常想起這件事呢?
3.師:你讀懂了那一句?說一說它的意思。
交流:一句一句地說意思,再整首詞說。
4.師小結詞意。
5.齊讀這首詞。
李清照《如夢令》教學案例 篇15
《如夢令》賞析
常憶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人,宋代著名女詞人。她也擅長詩、文創作,但最為人們稱道的,還是她的《漱玉詞》。其詞帶有婉約清新的風格,被稱為“易安體”。
李清照的詞,以宋朝南渡為界,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由于她出身于名門世家,早有詩名,婚后又與丈夫趙明誠伉儷情深,唱和相隨,生活比較美滿,所以,其早期的詞作大多表現一位處境優裕的少女、少婦,對自然風光的喜愛,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即使偶有青春閑愁或夫妻別緒,也不過幾縷淡淡的感傷,無妨其歡快明朗的基調。從金人入侵的“靖康之變”起,她在突然之間接連遭受到國破、家亡、夫喪的慘痛巨變,自己也不得不顛沛流離,過著長期的流亡生活,內心充滿凄楚哀怨之情,所以,其后期的詞作充滿了家國之痛、滄桑之感,基調趨于孤寂而悲涼。總的看來,李清照的詞,主要繼承了宋詞中婉約派的風格,而又兼有豪放派之長,故能在兩宋詞壇上獨樹一幟,并對后人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如夢令》(“常憶溪亭日暮”)一詞,是一篇追憶舊游之作。那是一個夏日的傍晚,出游歸來的少女詞人,泛舟于清溪之上,觀賞到藕花綻開、鷗鷺驚飛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著青春的愉悅。這一情節,猶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愛的浪花,在詞人的記憶中不息地跳動著。從其明快的色彩和歡樂的格調來看,此詞當是詞人的早年之作。
“常憶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詞的開篇,用了“常憶”二字,不僅表明作品是追憶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憶的內容,在詞人的腦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溪亭”,點出地點是溪邊的亭子;“日暮”,點出時間是一天的傍晚。“沉醉”一句,出現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詞人自己。在清澈溪水邊的精美亭子一帶,度過了一天歡樂的時光之后,傍晚時分,本該回家了,而她卻因為“沉醉”而“不知歸路”。不過,這里的“沉醉”二字,不可拘泥于字面的含義來理解,而要看到,其中體現出青春少女的嬌憨情態,蘊含著一種純真的形體美。更何況,真正讓詞人“沉醉”的,又豈止是醇厚的美酒,還包括著自然的美景呢。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接下來,用了“興盡”一語,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歡樂活動,而把其中的具體細微之處,全都留給讀者去想象。既然已是“沉醉不知歸路”,當然就會“誤入藕花深處”,詞中的情節發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蓋著叢叢密密的碩大荷葉,無數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綠葉的簇擁下,迎著陣陣晚風悄然綻放。一只漂流的小船,載著一位優雅的少女,就在這荷花深處的翠綠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詞的結尾,重復使用了兩個“爭(怎么)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劃出去呀”,生動地再現了少女詞人當時那焦急的情態和迫切的口吻。結句寫“驚起一灘鷗鷺”。其實,河灘上驚飛的鷗鷺,不過是一種襯托;真正受驚著慌的,還要算詞人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后來的結果如何呢?詞人雖未明言,讀者還是不難想象:這畢竟只是一場虛驚,迷途的小船和船上的少女,終究還是化險為夷,安然地回到了家中。不然的話,她后來又怎么會寫出這篇作品呢?不過,這件事情,的確在詞人心里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所以當她在作品中追憶及此,景色還是如此的鮮明,情態還是如此的逼真,從而給后世的無數讀者,留下更加難忘的印象。
這首小詞,語言生動流暢,風格清新自然,趣味橫生,引人入勝。它雖然只擷取了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卻讓它折射出心靈世界中的七彩陽光;雖然只敘述了早年生活的小小插曲,卻賦予它以普遍而永恒的審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