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四首
教學目標:通過預習課文學會自學生字新詞,借助字典或注釋了解每首詩的意思。從課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背誦。展開想象,感受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課外積累蘇軾、杜甫、龔自珍、林升的詩。教學重點:了解每首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詩宋詞千古流傳,你知道那些唐代大詩人?他寫了哪些詩,背一背。
二、作者簡介:蘇軾、杜甫、龔自珍、林升
三、自學古詩
1、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自學生字。
2、借助字典或注釋了解每首詩的意思。
3、小組交流詩意
《飲湖上初晴后雨》《題臨安邸》《江南逢李龜年》《乙亥雜詩》
四、進一步理解古詩
1、理解詩意,指生講解古詩的意思,教師對于疑難的問題適當進行點撥。
2、指導朗讀古詩。
3、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4、指名朗讀古詩。
5、練習背誦。
五、作業:背誦古詩,積累古詩
課后反思:學生能借助已有方法自學古詩,有些同學還能通過查找資料理解,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對《乙亥雜詩》還不能理解作者當時的情感。 在教學《飲湖上初晴后雨》時,教學中,我對詩句不作過多的講解,讓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另外,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對詩中所描寫的景象進行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生的朗讀。但不是“為朗讀而朗讀,漫無目的地讀”而是每一次的讀都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體現了“以讀帶講、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理解詩句內容和體會詩歌描寫的意境上。我巧妙而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對詩中所描寫的景象進行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比如在體會雨中西湖的“奇”時,先讓學生找出詩中帶“水”的字,然后引出描寫雨中西湖的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并讓孩子們在老師的描述中閉上眼睛想象雨中西湖的“奇妙”,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所以就有了孩子們的“到處都是朦朦朧朧的看不清,很美!”“我仿佛進入到仙境一般。”的感受。再親自感受西湖雨中的“奇”(課件:詩句意境)在無形中,孩子對這一句詩的體會已經非常的深刻了。然后,再通過各種方式的誦讀,孩子們的情感在誦讀中得以深華。在引導學生質疑上也體現了“實”。在學生匯報了讀懂描寫西湖“晴”的詩句后,引出最后兩句,并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質疑,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很有水平。如“西子是誰?”“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我并沒有急于解決,而是把問題轉向了學生:“西子是誰呢?誰知道?”“是啊,作者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呢?”很巧妙地把“球”又傳給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