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分析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學中應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遵循這一教學理念,本課教學將以“悟”和“讀”為宗旨,重點抓住船長的語言描寫,引導學生理解重點段落、句子,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和運用中體會船長哈爾威是怎樣一個人。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船長》一文選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說,是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堅守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臨危不懼、忠于職守、勇于獻身的船長形象。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重點詞句、段落感受船長哈爾威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哈爾威船長在輪船被撞即將沉沒時,是怎樣井然有序地展開救援的。難點是理解重點段落、句子,體會船長哈爾威是怎樣一個人?
(四)教材課型、課時
略讀課文 一課時
三、教學方法設計
(一)教學準備
課件 背景音樂
(二)教法與學法設計
為了突破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學中,我注意捕捉探究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發現。以一個問題(哈爾威船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和四道命令為突破口,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感悟后,在交流中運用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引導學生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悟情。突出略讀課文教學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逐漸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設置懸念。
1.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今天說起仍然讓我們心有余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人們表現的怎樣?(指名讓學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實際情況講給其他同學)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法國偉大作家雨果寫的一篇小說《船長》。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船長又是如何應對的?請同學們翻開課本。
(設計意圖:由學生感知到的自然災害——地震談起,讓學生從心理上對自然災害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讀課文,注意積累課文中的詞語,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2.出示詞語:讀詞語,想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畫面)。
嘈雜 井然有序 巍然屹立 調遣
猶如鐵鑄 紋絲不動 深淵 忠于職守
(設計意圖:此時通過對課文中的關鍵詞的抽查,引導學生通過詞語想象畫面,這樣的設計既考查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又教給學生如何抓關鍵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始終給學生滲透一種整體意識。鼓勵學生將自己對船長的初步認識表達出來,既訓練了孩子的表達能力,更加樹立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人物形象)
(三)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1.你覺得哈爾威船長是一個怎樣的人?瀏覽課文找一找雨果是怎樣評價他筆下的船長的?(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