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
《北京的春節》是一篇散發著濃郁鄉土氣息的散文,文章對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依次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開始的日子、臘八節、臘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幾個特別的日子,文章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的一系列習俗,語言簡潔而生動,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讀后增長見識。本課教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從而引發探究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詳略得當地敘述的寫作方法。
在教學設計中,我力圖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在默讀課文的基礎上,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說一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然后細讀課文,了解詳寫的幾個日子,畫出每個時間人們都在干什么,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初讀體會年的味道。再感知,批注這幾個節日里自己的感受。教師指導學生運用讀課文畫句子的方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思,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在讀書討論中,師生共同參與評價,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熱鬧、大年初一與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二、有詳有略地處理講讀,引導學生體悟作者寫作手法的精妙。
在課文中,老舍先生選擇了春節中的九個時段來介紹北京春節的習俗。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個時段為詳寫,其它為略寫。要是在學習時處處點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達到囫圇吞棗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三個重點時段來品讀,從而感受到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喜慶與歡樂,體會本文表達方法的精妙之處。
三、要想使學生對一節課感興趣,教師自己必須有興趣。我正是帶著極大的興趣來上這節課的。我的情緒也極大地感染了我的學生,大家學得很投入。我重視了讀的訓練,學生讀的質量逐步提高。
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這也誠如古羅馬教育家普魯塔克所說: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豐富多彩的生活,豐富多彩的體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喚起了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欲罷不能。一節課下來,我欣喜地感受著課堂教學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這一切都源于——生活這個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