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腳印》教學雜談
【江蘇省宜興市扶風鎮小學 臧 健】
〖尊重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縱觀我國的基礎教育教學,不難發現存在著三重三輕的傾向,那就是: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教材灌輸,輕教法的改進和學法的指導;重理論知識,輕實踐環節。總覺得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學生似乎成了做題的機器人,缺少生機活力,老師為了追求統一答案,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潛能。為改變中國教育現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大江南北拉開了帷幕。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倡導自主學習,無疑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改革課堂教學,突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框架,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意識,一切教學活動都應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要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光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不夠,還得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使其不光“想學”,還得“會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明確提出:“今后的文盲是那些不懂如何學習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大膽改革課堂教學,真正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生“學會”,要下更大的功夫指導學生“會學”,從小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越是敢于質疑的學生,其主體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提倡、鼓勵,使學生從不敢提問到敢于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于” 提問。這個過程說明學生實現了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參與學習的轉變,具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教學《金色的腳印》一課時,在學生大致讀通了課文后,讓學生提問,在幾個簡單問題后,有位學生得出了這樣的問題:“課文結尾為什么說狐貍留在雪地上的腳印是金色的?文章為什么以它為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認真朗讀,熱烈討論,積極發言。學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門的:“因為狐貍的腳印留在雪地上,被陽光一照金光閃閃。”“我覺得閃光的是老狐貍對小狐貍的偉大親情,那種出自內心深處的對子女的愛。”“我們認為這腳印中飽含著人類對其他生命的珍愛與愛護,體現著人類美好的思想感情,所以它是金色的。”“我們小組認為在人們認識到保護環境、保護動物重要性的今天,這金色的腳印是對人類發出的一種召喚,保護生態平衡,保護地球家園。”……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深刻回答,已無須老師再發表任何意見,同時也讓我再一次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思維火花只有讓他們自己點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廣東省信宜市洪冠中心小學 程 煒】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略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出個性〗
讀,在閱讀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手段。通過讀,既能使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優美,又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讀的訓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就要找準朗讀訓練的切入點,把握好朗讀訓練的契機,才能取得朗讀訓練的高效果。但是,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閱讀教學大部分仍處于一種封閉性的狀態,表現為生搬硬套別人的教案,只在“文本解讀”上下功夫。閱讀教學需要教案,但不能夠只拘泥于教案,更不能把教參書的教材分析生硬地灌輸給學生,而要注意保護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自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