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四》教學建議
【交流平臺】本次“交流平臺”旨在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作進一步思考,從所讀的內容中想開去,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要緊密結合本組四篇課文展開交流。教學過程中要注意:
聯系生活實際作進一步的思考,從所讀的內容中想開去,教師要引導學生想開的面要廣。如,可以從課文的內容聯想到生活中一些類似的事情,拿《大瀑布的葬禮》一課來說,我們可能會想到我國目前一些面臨枯竭的瀑布,想到該如何去保護它們。可以從課文內容中受到啟發,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開去,如,從《青山不老》一課,我們可能會想到自己能為環境保護做點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可以節約每一張紙;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亂扔廢舊電池;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可以到山坡上栽下幾株小樹,每年如此,讓小樹和我們一起長大,長成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還可以從課文內容中獲得對某些環境問題的新認識,如,學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我們知道了,如果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可再生資源不但不能再生,還會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這些生態災難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周圍,如,水土流失,洪水泛濫,土地沙化。
要讓學生認識到,聯系生活實際作進一步的思考,從所學的內容想開去,這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它不僅有利于獲得對文章的深刻感悟,而且可以活躍思想,激發創造力。這種學習方式要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意識地嘗試運用。
【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有關環境保護的宣傳口號和標語,旨在以通俗易懂、瑯瑯上口的語言,讓學生充分領略環境保護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熟讀,并能背誦下來,也可以鼓勵學生課外收集相關句子,在教學中進行交流。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意思是說地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這是1999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的主題,意思是:人類在破壞地球環境的同時,也在毀滅著自己,要拯救人類自己的生命,唯一的途徑就是拯救地球,減少破壞。因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正如人類只有一次生命。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只希望留存這方寸之地,給子子孫孫以耕種之用。意味著要為子孫后代著想,保護好現今的土地。
“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意思是:人類生存的資源是有限的,卻需要世世代代流傳下去,因此要合理開發利用這些有限的資源,不能隨意浪費、破壞。
“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意思是說要共同行動起來,一起來珍惜、愛護有限的自然資源,不破壞、不毀壞,共同營造綠色家園,確保生命成長。
【成語故事】
成語“竭澤而漁”來源于歷史故事,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而應該從長計議、合理規劃。結合本組專題,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學時,可以參考如下環節進行。
1、默讀成語故事,借助工具書,讀懂故事講述的內容。思考:故事中哪句話解釋了“竭澤而漁”這個成語?
2、再讀故事,引導學生討論:
“竭澤而漁”的策略對于當時的晉國有什么好處?從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這種策略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