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陶麗春(福建寧德)
--------------------------------------------------------------------------------
一、生詞引入,解題激趣
1.出示生詞(語(Yǔ)言),誰能把這個生詞讀一讀?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有個“口”),說明和什么有關呢?(嘴巴、說話)
2.CAI課件展示,解題激趣。
(1)CAI課件分別展示公雞打鳴、黃葉紛紛往下落、烏云滿天電光閃,說說它們都告訴我們什么?
(2)解題激趣:你們都能從動物、植物、氣象這些自然現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語言(板書)。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中還會告訴我們哪些大自然的語言呢?咱們仔細讀讀,去發現吧。
二、組織初讀,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看著拼音把每個字音讀準,特別是生字的音,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把每句詩讀通。
2.交流生字讀音情況:指名說說哪些生字在讀的時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并領讀。(如“告訴”的“訴”單獨念第四聲,讀“告訴”一詞時讀輕聲;“如果”的“如”聲母是r,而不是l;“察”是翹舌音,“粗”是平舌音等。)
3.交流通讀詩句的情況:把你認為讀得最通順的一節讀給大家聽聽,結合交流情況重點指導以下三個句子。
(1)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有一個個圈圈。(注意輕聲音節)
(2)古老的“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注意生字多,名稱連續。)
(3)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啊”變音讀n日)
4.正確流利地讀詩句,并說說從詩中你又了解到哪些大自然語言。
三、品讀詩句,指導朗讀
1.自讀體會。哪一種大自然的語言你最感興趣,就把哪個小節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該怎么讀呢?
2.互動交流,點撥指導。(以下教學程序隨學生的具體反饋情況相機進行)
(第二小節)
(1)CAI課件展示(一個個靜態的“逗點”一“逗點”搖著尾巴游動)這是什么?(逗號)仔細看到底是什么呢?(小蝌蚪)
(2)引導想像: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動,招呼朋友多高興呀,它們會說什么呢?你聽了心情會怎樣呢?該怎么讀好這一節呢?
(3)自由練讀,再讀給小組或全班同學聽,結合點評指導朗讀。
(第三節)
(1)CAI課件展示一條大魚:誰知道這條魚有幾歲呢?你是從哪句詩看出來的?該怎么讀讓大家都知道這種大自然的語言呢?
(2)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點評指導。
(第四節)
(1)指名試讀,說說這一節告訴我們大自然的什么語言?
(結合講解“三葉蟲”,理解”鑲嵌”,簡介“喜馬拉雅山”。)
(2)“喜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大,可見遠古時候那兒的海又大又深,詩句“那兒曾是汪洋一片”,該怎么讀呢?
(3)指名試讀,點評指導朗讀。
3.回歸整體,賽讀拓展。
(1)賽讀:把三小節連起來自由練讀,比比看誰讀得好。
(2)過渡:其實大自然的語言到處都有,它們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見,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齊讀第一節、最后兩節詩。
(3)賞讀、賽讀:教師邊范讀邊展示CAI課件后,指名賽讀整首詩。
(4)拓展: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說給大家聽。
四,書寫指導,練習運用
1.書寫指導: (1)自讀生字詞,邊讀邊記形,并在組內交流自己記住了哪些字。(2)在書上描紅、練寫并點評糾正。(如“就”右邊不能寫成“龍”,“訴”不能丟了一點。)
2.自主選擇練習:(1)和同學們互相聽寫生字。(2)朗讀課文。(3)收集、觀察大自然的語言并記錄下來。(4)把你發現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編一節詩句寫下來,讀給大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