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統計圖(通用14篇)
條形統計圖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知道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
教學重點
掌握制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制的第(2)、(3)步,即分配條形的位置和決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我們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
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用投影器逐一顯示)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已初步認識了條形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的意義及特點.
意義: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
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特點: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教師提問:
l、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2、圖中畫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分別表示什么?
3、每個車間多少人?哪個車間人數最多?哪個車間人數最少?
(二)教學制作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
(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據上表的數據,制成.
2、教學制作方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①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講述:要制的統計圖有年份和降水量兩方面的內容,需要用兩條射線來表示.
先畫一條水平的射線(向右)表示年份,再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降水量.
教師說明:水平射線下面及垂直射線左面都要留有一條空白,因為水平射線下面要注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垂直射線旁要注明各直條的數據,兩條射線不能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因為那樣會因高度不夠畫不下,或排不下五個直條.
②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教師提問:例1的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么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③在垂直射線上根據數的大小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講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數據是1005毫米,垂直射線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數量.在垂直射線上方要注明單位.
④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教師講述:為了準確地表示各個數據,還應在每個直條的頂上注明數量.
(三)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是1.5倍)
教師提問:對照統計圖和統計表說一說,用哪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更直觀?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制作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制作的一般步驟.
四、隨堂練習
1.某地區2000年下半年每月降水量如下表.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毫米)
190
175
205
150
86
52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2.下面是某班學生1分鐘跳繩成績的統計圖.
3、我國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
山名
泰山
華山黃山
廬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五、布置作業
1.熟悉制作的一般步驟.
2.195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19元,1970年為275元,1980年為460元,
1990年為1634年,1988年為6404元.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用1厘米長的直條表示1000元)
六、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知道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
教學重點
掌握制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制的第(2)、(3)步,即分配條形的位置和決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我們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
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用投影器逐一顯示)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已初步認識了條形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的意義及特點.
意義: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
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特點: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教師提問:
l、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2、圖中畫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分別表示什么?
3、每個車間多少人?哪個車間人數最多?哪個車間人數最少?
(二)教學制作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
(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據上表的數據,制成.
2、教學制作方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①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講述:要制的統計圖有年份和降水量兩方面的內容,需要用兩條射線來表示.
先畫一條水平的射線(向右)表示年份,再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降水量.
教師說明:水平射線下面及垂直射線左面都要留有一條空白,因為水平射線下面要注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垂直射線旁要注明各直條的數據,兩條射線不能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因為那樣會因高度不夠畫不下,或排不下五個直條.
②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教師提問:例1的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么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③在垂直射線上根據數的大小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講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數據是1005毫米,垂直射線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數量.在垂直射線上方要注明單位.
④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教師講述:為了準確地表示各個數據,還應在每個直條的頂上注明數量.
(三)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是1.5倍)
教師提問:對照統計圖和統計表說一說,用哪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更直觀?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制作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制作的一般步驟.
四、隨堂練習
1.某地區2000年下半年每月降水量如下表.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毫米)
190
175
205
150
86
52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2.下面是某班學生1分鐘跳繩成績的統計圖.
3、我國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
山名
泰山
華山黃山
廬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五、布置作業
1.熟悉制作的一般步驟.
2.195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19元,1970年為275元,1980年為460元,
1990年為1634年,1988年為6404元.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用1厘米長的直條表示1000元)
六、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2頁的例1、第63頁的“做一做”的題目,練習十五的第1、2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條形統計圖;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準備:畫有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投影片各一張。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我們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在統計工作中除了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用統計表來表示以外,有時還可以用統計圖來表示。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統計圖(投影器出示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投影器出示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投影器出示扇形統計圖):四年級時我們已初步認識了條形圖,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條形統計圖。(板書課 題:條形統計圖)
二、新課
1.介紹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投影器出示下面的條形圖(也可以根據本地情況自制一幅條形統計圖)。教師指出:這種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指圖中各直條).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100 84
80
60
40 24
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下面的問題:
①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②圖中畫有互相垂直的兩條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表示什么?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什么?
③每種作物的種植面積是多少?哪種作物種植面積最多?哪種作物種植面積最少?
2.教學例1。
全體學生翻開教科書第62頁,請一名學生讀出例l統計表中各數據,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制作步驟。
(1)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在投影器上放一張空白膠片,用直尺和三角板在膠片上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i出的水平射線長7厘米左右、畫出的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長6厘米左右。)
提問:水平射線下面及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左面為什么留有一條空白?兩條射線為什么不在圖紙的中間畫?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為什么不畫短些?
教師對上面的幾個問題作簡要說明,因為水平射線下面要注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旁要注明表示數量的數據,因此必須留有足夠的空白。如果把兩條射線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直條會因不夠高度畫不下,成排不下五個直
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的高度可達圖紙的音處,留音的空白書寫統計圖名稱。)最后確定水平射線上和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上各表示什么。(指出通常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上表示數量;在這里,水平射線表示年份。)
(2)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提問:原來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么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請一位學生量一量投影器上圖紙中畫出的水平射線的長度。教師說明:畫出的水平射線長6厘米,根據5個直條與6個空隙計算,要把畫出的水平射線平均分成11份,因此這里用0.6厘米寬的直條表示一個年份:間隔也是0.6厘米。教師完成下圖。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3)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上根據數的大小的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數量。
教師說明:年降水量最高的數據是1005毫米,畫出的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的高度略高于最大的數量。因此,可以把畫出的6厘米的垂直射線平均分成6份(每份大約0.8厘米),每一份表示200毫米。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箭頭的旁邊注明單位。教師完成下圖: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4)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引導學生按照例1統計表中的數據,1993年降水量920毫米,要在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上找到相應的位置,800與1000的中間是900,再靠上些為920毫米處,用鉛筆過此點在圖紙上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平行的線段(畫到1993年上方處即可)。然后三角板對齊1993年直條位置,畫出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兩條平行線,畫到與前面畫的水平線相交為止:再在直條中涂上陰影。表示其它各年份降水量的直條均按此方法進行,其中最后兩、三個直條.可以讓學生指圖說出它們的位置,或指名讓學生畫出。
(5)在圖紙上方寫上統計圖的標題,注明制圖日期。
3.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提問: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5年的降水量最多,是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6年的降水量最少,是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大約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大約是1.5倍。)看著統計圖與統計表回答:用哪一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更直觀些?
4.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學生可看書回答。)
三、課堂練習
1.請學生看教科書第63頁“做一做”中的某地區1997年下半年每月降水量的統計表:并讓一名學生讀出表內各數據,還可以用投影器出示教科書第64頁上邊的不完整的統計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提問:
水平射線表示什么?為什么在它上面截成12段?
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什么?它上面畫出的每個單位的長度表示多少毫米?
七月份降水量190毫米的直條應該怎樣畫出?(請大家在教科書上畫,一兩名學生在同樣的膠片圖紙上畫,然后投影訂正。)教師注意行間巡視,發現典型問題要及時糾正,發現畫圖技術較高或在畫法上有所創造的學生,要給予鼓勵。有的方法還可以推廣。其余年份的直條由學生各自獨立畫好,最后將學生畫在膠片上的統計圖公布于眾.進行訂正。
2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要求學生完整讀題,獨立觀察和思考(可讓學生在每個問題后面作簡要的書面回答)然后讓學生依次回答題里的四個問題。
四、作業
1.閱讀教科書62頁上的內容,知道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2,做練習十五的第2題。
條形統計圖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知道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
教學重點
掌握制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制的第(2)、(3)步,即分配條形的位置和決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我們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
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用投影器逐一顯示)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已初步認識了條形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的意義及特點.
意義: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
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特點: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教師提問:
l、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2、圖中畫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分別表示什么?
3、每個車間多少人?哪個車間人數最多?哪個車間人數最少?
(二)教學制作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
(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據上表的數據,制成.
2、教學制作方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①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講述:要制的統計圖有年份和降水量兩方面的內容,需要用兩條射線來表示.
先畫一條水平的射線(向右)表示年份,再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降水量.
教師說明:水平射線下面及垂直射線左面都要留有一條空白,因為水平射線下面要注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垂直射線旁要注明各直條的數據,兩條射線不能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因為那樣會因高度不夠畫不下,或排不下五個直條.
②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教師提問:例1的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么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③在垂直射線上根據數的大小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講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數據是1005毫米,垂直射線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數量.在垂直射線上方要注明單位.
④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教師講述:為了準確地表示各個數據,還應在每個直條的頂上注明數量.
(三)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是1.5倍)
教師提問:對照統計圖和統計表說一說,用哪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更直觀?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制作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制作的一般步驟.
四、隨堂練習
1.某地區2000年下半年每月降水量如下表.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毫米)
190
175
205
150
86
52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2.下面是某班學生1分鐘跳繩成績的統計圖.
3、我國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
山名
泰山
華山黃山
廬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五、布置作業
1.熟悉制作的一般步驟.
2.195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19元,1970年為275元,1980年為460元,
1990年為1634年,1988年為6404元.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用1厘米長的直條表示1000元)
六、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知道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
教學重點
掌握制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制的第(2)、(3)步,即分配條形的位置和決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我們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
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用投影器逐一顯示)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已初步認識了條形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的意義及特點.
意義: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
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特點: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教師提問:
l、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2、圖中畫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分別表示什么?
3、每個車間多少人?哪個車間人數最多?哪個車間人數最少?
(二)教學制作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
(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據上表的數據,制成.
2、教學制作方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①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講述:要制的統計圖有年份和降水量兩方面的內容,需要用兩條射線來表示.
先畫一條水平的射線(向右)表示年份,再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降水量.
教師說明:水平射線下面及垂直射線左面都要留有一條空白,因為水平射線下面要注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垂直射線旁要注明各直條的數據,兩條射線不能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因為那樣會因高度不夠畫不下,或排不下五個直條.
②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教師提問:例1的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么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③在垂直射線上根據數的大小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講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數據是1005毫米,垂直射線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數量.在垂直射線上方要注明單位.
④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教師講述:為了準確地表示各個數據,還應在每個直條的頂上注明數量.
(三)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是1.5倍)
教師提問:對照統計圖和統計表說一說,用哪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更直觀?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制作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制作的一般步驟.
四、隨堂練習
1.某地區2000年下半年每月降水量如下表.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毫米)
190
175
205
150
86
52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2.下面是某班學生1分鐘跳繩成績的統計圖.
3、我國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
山名
泰山
華山黃山
廬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五、布置作業
1.熟悉制作的一般步驟.
2.195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19元,1970年為275元,1980年為460元,
1990年為1634年,1988年為6404元.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用1厘米長的直條表示1000元)
六、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 篇6
教學內容:教材第79-80頁例1,及"練一練"練習十八第1~2題.
教學目標:知識:認識條形統計圖及其特點,知道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學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圖上畫出條形,表示要說明的數據.能看懂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條形統計圖的數據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能力:初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形成統計的思想,并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情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聯系實際的學習中,滲透禮儀教育,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條形統計圖的繪制與分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師:(出示全班同學的生日表)誰能看著這張表馬上告訴大家,咱們班同學生日在哪一季度的人數最多 在哪一季度的人數最少
生:不能.
師:為什么不能啊 (數據太多太雜亂了)那我們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一目了然呢
生:可以制成統計表.
師:是的.我們以前已經學過了統計表的制法,那就請你們同桌合作完成統計表.(廣播1人的)現在你能回答剛才那個問題了嗎
生:回答.
小結:我們已經學過一些簡單的統計,知道整理出的數據可以制成統計表,了解統計的結果.
二,教學新課
師:那這樣的數據除了可以制成統計表,還有沒有別的表示方法呢
生:還可以制成方塊統計圖.
師:你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生:以個方塊表示5人,……
師:的確這種統計方式也是我們常見的,就按他說的,一個方塊表示5人,制成方塊統計圖,我們來看一下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能看懂這幅圖嗎 誰來說說你從圖上看懂了什么
生:略.
師:你認為用圖形來表示與上面的統計表比較,它有什么優點
生;形象具體,很容易看出誰多誰少.
師:看來這種方塊圖還是比較好的,(出示圖2)現在你們就用方塊圖幫老師一個忙,在本子上把這張表格也制成方塊圖(給你們2分鐘)
生:為難.
師:怎么了 有困難嗎
生:數字太大,要畫的方塊太多了.
師:那據你們了解,還有別的統計圖可以來試一試嗎
生:有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
師:大家的知識可豐富.原來統計圖還有很多種呢 我看到大家已經把各種統計圖放在作品區了.那我們就一起去帶著問題去看一看吧.問:那你認為哪種比較適合來統計我們今天的內容:五2班同學生日.
生:自己瀏覽.
師:大家都選好了嗎 請大家在網上投票.{廣播}然后說說原因.(網上投票)〔準備開始〕
師:為什么大多數同學都選擇條形統計圖呢
生:因為很容易看出在哪個季度的生日人數多.
生:方塊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很相似,把小方塊連到一起就成可條形統計圖了.
師:那就尊重大家的意見,我們就先來認識條形統計圖,其它的以后再認識.
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針對這幅條形統計圖{廣播}仔細觀察并討論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哪些關于條形統計圖的知識.
生:互相交流.
師:現在你應該比較了解你的條形統計圖了吧.誰來說說看給從圖上,你能看懂什么
生:介紹條形統計圖.(教師出示)
師:根據學生的介紹,穿插講授條形統計圖的知識.
師:那現在把我們的生日統計表畫成條形統計圖,你來想象一下,圖上應該有些什么
生:標題"五年級二班同學生日時間統計圖",日期,單位,橫軸,縱軸……
師:請大家進入條形統計圖,看看圖上已經有了什么
生:回答.
師:你能完成這張統計圖嗎
生:自己完成.
師:你在圖上畫了什么
生:條形,數字……
師:你的條形的高度是根據什么來定的 為什么要標上數字
請其它學生提出意見后大家自己修改.
生:回答填空題.
師:關于這張統計圖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嗎
生:提出問題.互相回答.
師:現在我們又認識了條形統計圖,那請你把三種圖進行一下對比你覺得怎么樣 如果給你在三種中選擇一種,你會選哪一種,為什么
生:略.
小結:條形統計圖很容易比較數量的多少,知道哪個季度過生日的人數最多,哪個季度過生日的人數最少.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
師:剛才我們已經在電腦上制作出統計圖了.如果要你動手用筆來畫一畫,行嗎
生:在書上完成.(展示一人的,評價,你能從圖上看懂什么)出示做好的(和網上對比,修改.)
3,出示奧運金牌統計表.請學生說說表的意思,再完成統計圖.
最后2008年的金牌數,請你根據前幾界的情況估計一下,再做.
條形統計圖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75~78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能根據要求在方格紙上完成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展統計觀念,培養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條形統計圖,在方格紙上完成條形統計圖。
2、確定直條的高度。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一、 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話引入:你們知道世博會嗎?2010年的世博會在哪個國家的哪個城市舉辦?
舉辦世博會和舉辦奧運會一樣都是世界上的盛事。在世博會上,世界各國的高科技產品、特產都送來展覽,并協商交易。哪個國家取得世博會舉辦權,不但對本國的經濟發展有好處,而且能提高國際威望,所以競爭激烈,要經過幾輪投票選舉產生舉辦城市。2002年12月3日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投票決定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城市,有5個城市競選,我國的上海市經過4輪投票最終獲勝,全國人民歡欣鼓舞。
(出示掛圖)這是人們歡慶勝利的場面。
二、自主探索,獲得新知
1. 教學例題。
(1) 出示例題的條形統計圖,并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
(2) 這張統計圖反映了第一輪投票中5個申辦城市的得票情況。
請大家認真觀察統計圖,準備回答下列問題:
① 從圖中你能看出五個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嗎?
② 條形統計圖是有那幾部分組成的?
③ 這張條形統計圖與以往我們學習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④ 從圖中你還能發現什么?你還能提出那些問題?
(3) 學生分組交流,并反饋。
(4) 教師小結:這張統計圖與我們三年級學習的條形統計圖的結構是一樣的,主體部分是在表格上畫出的一個個直線,表格的縱軸標明了刻度,并標注了單位,橫軸標明了統計的項目,直線的高度表示了數量,還注上了數字。另外,在圖上面還寫明了圖名和制圖日期。不同的是這張統計圖縱軸上一格表示5票(幾個單位),三年級所學的統計圖縱軸上1格只表示1個單位。因此,現在制圖時要按照縱軸上的刻度算出每個直條的高度,再畫直條,這是制作條形統計圖最容易出錯的地方,要特別細心。
2. 教學“試一試”
(1) 讓學生獨立完成。
(2) 在小組里交流統計圖的完成情況。重點檢查:①直條高度是否正確②是否把數據表在直條上面。
(3) 提問:你從統計圖里知道些什么?
先在小組里說,再全班匯報。
(4) 提問:把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看看條形統計圖有哪些優點?(使學生感受到條形統計圖可以形象地反映出數量的多少)
3. 閱讀“你知道嗎?”。了解世博會的簡要情況。
三. 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 完成“做做想想”第1題
(1) 談話:仔細觀察這張統計圖,與前兩副統計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沒畫表格,只畫直條)用尺子比量一下直條高度正確嗎?
(2) 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① 說一說上面每座電視塔的高度
② 中央電視塔比江蘇電視塔高多少?
③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2. 完成“做做想想”第2題
(1) 談話:這幅統計圖與上幅統計圖又有什么不同?(這幅統計圖中的直條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這是一種藝術的畫法,還有的畫成長方體,這樣的畫法更形象,更生動。
(2) 提問:
① 我國哪一年的棉花產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產量最底?
② 2004年的棉花產量比2000年增加了多少萬噸?
③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完成“做做想想”第3題
(1) 學生自己完成統計圖。
(2) 在小組里互相檢查作圖情況。
① 制圖日期填寫了嗎?
② 直條的高度準確嗎?直條美觀嗎?
③ 標出數據了嗎?
(3) 提問:從圖中你感受到什么?
4. 完成“做做想想”第4題
(1) 提問:這幅統計圖與前幾幅統計圖相比,在構造上有什么不同?(這幅統計圖的刻度在橫軸上,項目在縱軸上)
(2) 交流四條河流的長度。
長江6300千米 黃河5464千米
珠江2214千米 淮河1000千米
(3) 各自完成統計圖。
(4) 同桌互相檢查作圖情況。
四. 總結評價,匯報收獲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新知識,你是怎樣獲得的?請告訴大家 通過介紹我國上海獲得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權,可以使學生感到興奮和自豪,從而激發學生迫切獲得新知的興趣。
條形統計圖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知道的意義和用途.
2.了解制作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
教學重點
掌握制的一般步驟,能看圖準確地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
制的第(2)、(3)步,即分配條形的位置和決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單位長度.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我們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
計圖,用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統計圖有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用投影器逐一顯示)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已初步認識了條形圖,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板書課題:)
二、探求新知.
(一)介紹的意義及特點.
意義: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出長短不同的
直條,然后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特點: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教師提問:
l、圖中統計的內容是什么?
2、圖中畫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請你看看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分別表示什么?
3、每個車間多少人?哪個車間人數最多?哪個車間人數最少?
(二)教學制作的方法.
1、出示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
(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據上表的數據,制成.
2、教學制作方法,師邊示范邊講解.
①根據圖紙的大小,畫出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
教師講述:要制的統計圖有年份和降水量兩方面的內容,需要用兩條射線來表示.
先畫一條水平的射線(向右)表示年份,再畫一條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降水量.
教師說明:水平射線下面及垂直射線左面都要留有一條空白,因為水平射線下面要注明每個直條所表示的內容,垂直射線旁要注明各直條的數據,兩條射線不能畫在圖紙的中間部位,因為那樣會因高度不夠畫不下,或排不下五個直條.
②在水平射線上適當分配條形的位置,確定直條的寬度和間隔.
教師提問:例1的統計表中有幾個年份?那么圖中要畫幾個直條?
③在垂直射線上根據數的大小具體情況,確定單位長度表示多少.
教師講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數據是1005毫米,垂直射線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數量.在垂直射線上方要注明單位.
④按照數據的大小畫出長短不同的直條.
教師講述:為了準確地表示各個數據,還應在每個直條的頂上注明數量.
(三)引導學生看圖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幾倍?(1005÷670,是1.5倍)
教師提問:對照統計圖和統計表說一說,用哪種方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更直觀?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制作的方法,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制作的一般步驟.
四、隨堂練習
1.某地區2000年下半年每月降水量如下表.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降水量(毫米)
190
175
205
150
86
52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2.下面是某班學生1分鐘跳繩成績的統計圖.
3、我國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下表.
山名
泰山
華山黃山
廬山
峨眉山
海拔(米)
1524
1997
1873
1500
3099
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下面的.
五、布置作業
1.熟悉制作的一般步驟.
2.1952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119元,1970年為275元,1980年為460元,
1990年為1634年,1988年為6404元.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用1厘米長的直條表示1000元)
六、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 篇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4頁的例2,練習十五的第5—8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知道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用途;了解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具準備:準備復習用的統計表、條形統計圖和例2的統計表以及未完成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練習十五第5題已畫好坐標軸而未畫直條的統計圖的膠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幸福小學五年級有3個班,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人數如下面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幸福小學五年級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統計圖
40 40 1998年1月制
35
30 26
25 20 18
20 16
15
10
5
0 數學小組 語文小組 美術小組 音樂小組 體充小組
教師出示幸福小學五年級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統計表和統計圖后,讓學生先觀察,根據表和圖列出數據的情況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學生紛紛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歸納出以下五個問題:
(1)哪個課外小組的人數最多?是多少人?
(2)哪個課外小組的人數最少?是多少人?
(3)體育小組的人數是數學小組人數的多少倍?
(4)平均每個課外小組有多少人?
(5)平均每個班參加課外小組的有多少人?
然后,教師指名回答以上五個問題。
二、新課
1.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的統計表,并提問:例2的統計表與例1的統計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例l的統計表只有降水量一種數據.例2是復式統計表,是分性別、車間統計的人數。)
教師又問:要畫例2的條形統計圖時,哪些地方與例l相同?哪些地方與例1不同?(跟例l的相同處是降水量和男工、女工的人數都是用直條來表示,不同處是,每年的降水量只要用一個直條來表示。而每個車間的男、女工人數要各用一個直條來 表示。)
教師問:它們之間怎樣來區分?(表示男工和女工人數的直條可以分別用不同的顏色或線條來表示。)
教師說明制圖的方法:
(1)畫出水平射線和垂直射線,垂直射線上表示人數,水平射線上表示車間。在兩條射線上分別畫上適當的刻度(見下圖)。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第一車間 第二車間 第三車間
(2)在水平射線上畫直條,如在第一車間部分,左邊畫出表示男工80人的直條(畫有斜線)。右邊畫出表示女工30人的直條。其它兩個車間的直條畫法相同(見下頁圖)。(出示條形統計圖時可以先把第三車間部分遮住,學生畫完后再揭開。)
教師讓學生仿照第一、第二車間直條的畫法,在書上畫出第三車間的兩個直條。
學生畫圖時,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畫法是否正確,長度是否準確。學生畫完后,教師揭開黑板上條形統計圖中遮住的部分,讓學生核對。
(3)引導學生畫圖分析。
教師提問:
①男工人數最多的是哪個車間?最少的是哪個車間?(男工人數最多的是第三車間,有13;人;最少的是第一車間,有80人。)
②女工人數最多的是哪個車間?最少的是哪個車間?(女工人數最多的是第二車間,有135人;最少的是第一車間,有30人。)
③從統計圖中怎樣找出哪個車間的人數最多?哪個車間的人數最少?(第二車間表示男女工人數的直條之和大于其它車間,所以第二車間的人數最多。第一車間,表示男女工人數的直條之和小于其它車間,所以第一車間的人數最少。)
(4)教師讓學生簡要復述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步驟和要注意的問題。
前進機床廠各車間男,女工人數統計圖
單位;人 年 月制
男 工 女工
140 135 135
120 110
100 80 80
80
60
40 30
20
0
第一車間 第二車間 第三車間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十五的第5題。
先讓學生讀統計表內的數據,然后教師再讓學生看教科書第68頁上的統計圖,
提問:
(1)水平射線表示什么?為什么在它的上面有三組分成兩段的部分?(水平射線表示年份,每年應有表示小麥與棉花產量的位置,因為要表示1995年、1996年、1997年,三年的小麥和棉花的產量,所以要有三組分成兩段的部分。)
(2)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表示什么?它上面畫出的每個單位長度表示多少千克?(垂直射線表示小麥和棉花的產量,每個單位長度表示500千克。)
教師讓學生在教科書第68頁上畫出表示小麥、棉花產量的直條。同時,讓兩名學生在膠片上畫。教師巡視時,注意學生畫法是否正確,長度是否準確,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畫好后,將畫在膠片的統計圖公布于眾,供大家訂正。
四、作業
1,閱讀教科書第64,65頁上的內容。
2,做練習十五的第6,8題。
條形統計圖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構圖特征。
2、學習通過統計圖感知數量的多少。
3、喜歡合作,體驗統計活動的樂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記錄紙、記號筆若干4盒蠟筆水果圖片若干小熊仔一對。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喜歡吃水果嗎?喜歡什么水果?
(出示小熊,與幼兒問答互動環節)
你們喜歡的這些水果小熊家都有!小熊家最近開了一家水果店,每次進貨的水果都特別新鮮,美味,小動物們可喜歡了。今天勤勞的小熊爸爸又去進貨了,好累好辛苦,你們愿意當小小記錄員,幫小熊記錄一下每種水果的數量嗎?
二、幼兒操作。
1、交代任務,幼兒分組統計水果并記錄,教師指導。
師:我們可以怎樣統計水果的數量呢?
2、教師講解合作統計要求
老師兒有幾張記錄表,要小朋友們合作記錄。4個小朋友一組,每組1位組長。
(幼兒按照學號順序分組1—4。5—8 9—12 13—16)
我們4個人做一個記錄肯定不容易,大家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商量,誰來記、誰來數、誰最后來檢查核對(2人核對)。
3、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師:小朋友們統計好了嗎?每組請一位小朋友來介紹,果籃里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有多少。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記下來的?
小結:你們用了數字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果籃里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有多少。請你們再看看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原來我們不能很快看出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
三、教師出示條形統計圖。
師:怎樣讓別人不用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前兩天余老師也幫小熊家做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統計圖形式:水果標識在下面,用涂格子的方法,一種水果有幾個就涂幾個格子,按從下往上的順序排。
教師提問:
1、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水果?怎么看出來的?(引導水果標識——橫坐標)
2、每種水果有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左邊數據——縱坐標)
3、哪個的數量最多?哪個最少?(引導“計數條”)
6、你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介紹計數條最高數量最多,最矮數量最少)
討論總結:你們的眼睛真亮,像這張記錄表上由橫坐標、縱坐標、計數條組成的表格,我們叫它條形統計圖,它能很快告訴我們統計的信息。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果籃里有幾種水果,哪種最多,哪種最少。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數量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數量是最少的。
四、指導幼兒使用條形統計圖再次統計。
1、師:剛才啊小熊媽媽又去進來一批水果,請你們用條形統計圖再來幫小熊家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
2、交流分享。
先完成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小組負責人)講述自己的統計。
“果籃里有幾種水果?哪種最多?哪種最少?怎么看出來的?”
五、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1、師:“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還會用到條形統計圖,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一看,還有什么時候會用到統計。”
2、分享圖片:分別觀看幼兒身高、夏季氣溫、熱門動畫片、奧運會獎牌榜統計圖表,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六、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都很棒!晚上回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他們的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特征,尤其是條形統計圖中橫軸、縱軸表達的意義及制作條形統計圖時直條對應數據是本節課著重要突破的知識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突破難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 學生是真討論真探究了
與以前類似教學相比,統計教學往往熱鬧有余,而思考不足,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多大提升。我認為這節課學生是有收獲的。知識的難點真的是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的。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緊扣難點,圍繞“1、你知道縱軸上的這些數量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2、標數據的直條該如何確定高度呢?3、為什么要在直條頂端標出相應的數據?”展開討論先讓學生再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發散他們的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完成后用展臺展示學生作業,請同學互相觀察“他畫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嗎,完美嗎?”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讓他們指出同伴們的優缺點,我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三、教師引領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碰撞。 在大組交流中不斷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拓展延伸。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縱軸上數量的設計,提供一組數據,請學生來設計縱軸數據,即一格表示多少數量,要參看原始數據,以及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準確定位直條的高度。溝通學生知識儲備,運用平均分的知識準確把握數據,從而定位直條的高度。
小百科:統計圖是根據統計數字,用幾何圖形、事物形象和地圖等繪制的各種圖形。
條形統計圖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據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繪制簡單統計表的方法,并學會看簡單的統計表。
3、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團隊。
教學過程:
1、師:統計數據除了可以分類制成統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計圖,統計圖的種類很多,今天我們學習其中的條形統計圖。出示P、126統計圖
2、問:你有什么想法?(作用、制作方法、和統計表的區別)
3、認識統計圖
(1)讓學生看剛才的統計表和統計圖,反映的.情況都是學生轉圈的情況,請大家認真觀察、仔細對比,想一想他們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板書(形象具體、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條形統計圖的結構、意義和作用。
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對比,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現在以這一幅統計圖為例,誰能說一說統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標題、制圖日期……)
你從這幅統計圖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師:怎么看出來的呢?
生:直條越長,數量越多。
師:說明直條的長度是根據什么畫出來的?
生:數量的多少。
師:(畫出豎軸)垂直射線也可叫做縱軸或Y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數。
師:(畫出X軸)水平射線也可叫做橫軸或X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統計的項目。
師生談話制出條形統計圖。
師:這幅圖說明了什么?
生:……
師:這樣的統計圖是條形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比較,你覺得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優點?
生: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較大小。
條形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形象、直觀、具體,更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
(板書:條形統計圖的作用——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聯系實際: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條形統計圖?它們的Y軸表示什么?X軸表示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還有哪些數據可用條形統計圖來展示?可以怎樣設計?(討論后再回答)
四、自主練習
五、
1、通過今天這節課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識?學會了什么本領?
2、這些知識和方法你是怎樣學會的?(觀察對比、自學課本、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條形統計圖 篇12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生經歷了簡單的統計活動,學習了復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又是學習復式折線統計圖的重要基礎。由于制作完整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要考慮的方面較雜,費時又多,而用Excel軟件制圖是信息化時代的趨勢,不必在制圖上為難學生,故北師大版教材建議在方格圖上考核學生,甚至建議可直接出現復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學生學習統計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即,一方面是數據的收集、記錄和整理能力;一方面是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并由此作出解釋、推斷與決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對數據和統計信息有良好的判斷能力。我們已經形成統計教學以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統計過程為發展統計觀念的認識。但是,我們是否還要辯證地看到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并不是每一次統計活動都要讓學生經歷全過程,而是要結合不同階段的學習,有所側重地組織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某個片段,讓有限的課堂時間用在刀刃上。居于這樣的思考,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把簡單的復式條形圖補充完整;能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分析統計數據的作用;欣賞條形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在用制作統計圖的片段中感受電腦的魅力,激發學習興趣。鎖定教學重難點為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
二、教法選擇與學法指導
根據所學統計內容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及用Excel輔助教學的方法進行授課,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動手操作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流程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首先選擇了教材創設的投球情境為課堂的主要資源。瀏覽前面有關統計圖的教材,本節第一次出現數據是小數的,參閱其他版本的教材及參考其他,大多是統計班上男女同學、不同地區人口,或溫度的內容,且不在方格圖中呈現。這一方面沒有合并的強烈需要,另一方面不符合北師大版編者的'意圖。我把教學的重心放在讓學生經歷產生合并統計圖的過程及從統計圖中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上。為了避免學生合并的隨意和盲目,避免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在學生產生合并需求時,我不是馬上放手讓學生去合并,而是讓學生先借助單式條形統計圖仔細觀察,思考如何合并?在學生充分思考及討論達成大致模式后再讓動手嘗試。這樣做還有利于學生在合并過程中進行數學化的思考,對想象活動進行必要的內化。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過程;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用數據來描述現象、回答問題和作出判斷與預測才有時間的保證。
預設本課教學時,我除了充分尊重教材的編寫意圖外,又對教學過程作一些開發與加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先后呈現單手投球的條形統計圖,復式統計表和兩幅單式條形統計圖,既復習、激活學生已有的對單式條形統計圖的認知,又為后繼的學習提供準備材料,接著通過提出需要對統計圖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才能作答的問題。引發學生認知沖突,產生合并統計圖的需求,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所要學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明確其適用的情境。而且,讓學生先面臨具體問題,再引導學生思考可以用數據來解釋,并讓學生嘗試運用,從而切實經歷復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過程,這對培養學生運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動性和敏銳性是大有好處的,這也恰恰是統計觀念的精髓所在。由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過程,既能讓學生認識到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學習是反映更豐富的信息的需要,體會復式條形統計圖是由單式條形統計圖發展而來的,初步感悟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結構。又能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統計觀念。
這里值得一提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在展示完學生的合并作業后,我特地安排重現制圖的過程,目的在于優化作圖方法。我發現學生呈現的圖雖然作對了,但作圖的方法不夠合理,會影響學習效率。
應用環節,我首先提供缺少圖例的統計圖,再一次強化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區別,緊接著讓學生觀察統計圖捕捉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正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在保證重點落實的基礎上出現變式——橫向統計圖,旨在培養學生靈活應對的能力。統計的作用如何體現,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用到的和瀏覽各式各樣的統計圖入手。用EXCEL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對學生來說極有新鮮感,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故我特地作為拓展點引入。
課堂總結,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放手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又重點引導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認識。
統計教學,需要我們關注學生統計知識的學習、統計方法的掌握、統計觀念的發展。統計知識的學習、統計方法的掌握是發展統計觀念的基礎。只有學生在教師精心預設的問題驅動下,主動地學習收集、整理、描述數據的方法,統計觀念在才能得到有效發展。
條形統計圖 篇1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P58 “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理解單式與復式統計圖的異同,并能在有縱軸、橫軸的圖上用復式條形表示相應的數據。
2、使學生能看懂復式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的有關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判斷和預測。
教學重點:
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
教具準備:
CAI課件。
學具準備:
畫圖紙。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新,啟迪探究
1、談話引入:這兒有兩個片段想給同學們看看。(出示有關劉翔和姚明的視頻。)問:你看到了什么?你對劉翔和姚明了解多少?(學生敘述,教師概括。)
2、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再過幾天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運動會”就要召開了。這次的運動會可與以往不同啊!為了提高我校“秋季運動會”的知名度,我們學校想以其中的一位做這次運動會的形象大使,你更希望誰代表我們學校擔任這次運動會的形象大使?(學生各抒己見,產生意見。)
3、看來同學們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來決定推薦誰比較好呢?(舉手表決,統計)對!我們可以現場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那么我們班的情況到底怎樣呢?(舉手表決)支持劉翔的同學請舉手;支持姚明的同學請舉手。(現場了解統計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4、剛才只是我們對本班的收集和整理,不能代表我們整個年級同學的意見。所以老師在課前收集和整理了六年級其他六個班同學們統計的情況。(出示六年級各班推薦劉翔、姚明情況的統計表),把剛才收集到的我們班的數據也填在表中,提問:從表中能比較出結果嗎?(可以,但比較困難。)
5、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見,你覺得我們用什么把這些數據表現出來會更好呢?(條形統計圖)老師也覺得條形統計圖很好,因為用直條圖來表示可以直觀的看清楚各班統計的情況。但怎樣用條形統計圖表示上面的兩組數據呢?(學生各抒己見)
6、出示根據本班統計情況制作的復式條形統計圖,從圖中你能看出什么?(標題、日期、單位、橫縱軸、不同的直條圖、圖例以及縱軸表示的單位大小等),為何選用兩種顏色的直條,這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有何不同?我們把這種條形統計圖叫做“復式條形統計圖”。
7、你能根據其他幾個班的統計情況來繼續繪制我們剛才統計圖嗎?(學生補充完整統計圖)
8、評議:找三種類型的:(1)直條圖少數字的;(2)畫的直條不夠規范的;(3)比較正確且美觀的。讓學生去評議。
9、觀察圖,哪個班喜歡劉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較大?哪個班喜歡劉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較小?從圖中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你覺得從六年級調查統計的情況看,誰更有可能擔任我們運動會的形象大使?
二、 合作互動,共同探究
1、我們的運動會就要召開了,大家想和劉翔、姚明一樣,成為我們學校的體育明星嗎?那么你們平時都開展了哪些體育活動啊?(學生敘說)想不到同學們這么熱愛體育運動,老師為大家能夠積極參加鍛煉而感到十分高興!
2、看圖分析
球類比賽中,在邊線發球時,有單手投球,也有雙手投球,根據你的經驗,你認為單手投球遠還是雙手投球遠?(學生各抒己見)
出示課本58頁的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評價一下,哪一種更便于比較兩種投球方式的投球距離?
縱軸每格代表幾米?最下面一格為何用折線?(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后,相互交流。
縱軸每個單位表示0.5米,最下面一格用折線表示省略。)
從上面的復式條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學生根據統計圖作出合理的結論)
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2、為了開展好這次運動會,有許多有關體育活動的數據需要收集和整理,剛才我們只是把體育活動中的一部分進行了統計,請同學們在課后、運動會中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數據,繪制設計成統計圖,看一看誰設計的既美觀又正確。 創設便于統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在運用統計圖描述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用什么統計圖來描述這組數據比較合適,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條形統計圖中表示兩組數據,體會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和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鼓勵學生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是蘊涵信息的。同時養成嚴謹仔細的學習習慣,弄清統計圖中的每個細節。
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對統計的項目教師作適當的指導。
教學反思:
通過創設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經歷整理數據、描述數據的過程,并在相互的評議和交流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各自的統計圖,逐步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引導學生從統計圖中發現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驗證猜想,體驗到數據的作用。
條形統計圖 篇1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9~100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使學生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知道我們地區有多少人嗎?下面是某地區1985~2000年城鎮和鄉村人口的數量,并把相關數據制成了復式統計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復式統計表,分別完成某地區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
2.自主探究。根據這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夠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中描述這些信息怎么辦?在學習復式統計表時是怎么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的?
3.合作交流。
(1)展示學生繪制的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2)討論交流: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4)獨立完成例題后的第(1)~(3)題,第(4)題全班交流。
三、鞏固應用
1.完成第10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九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3.補充練習。
(1)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種規格的空調臺數如下表。
規格 1匹 1.2匹 1.5匹 2匹
七月 20臺 45臺 38臺 24臺
八月 14臺 35臺 29臺 12臺
請你把統計圖補充完整。
從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商店經理,明年進貨時有何打算?
(2)實踐活動。
①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周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制成統計表。
②根據復式統計表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③你發現了什么信息?
四、小結
教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反思:
一、創造性地選擇例題素材:教材所呈現的內容(某地區城鄉人口數量)與本地區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差距。因而,我對教材例題進行了改編。這種以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情景開課,達到了開課激趣、復習舊知的目的。學生繪制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練習,我也做了改進。男女的單式條形統計圖都分別畫好了兩個直條,學生只需要補充完整就可以了。從課堂效果來看,多數學生能說清楚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結構及繪制方法,較好地為復式條形圖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由于四年級的孩子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了統計的意識,也形成了基本的統計數據的能力,所以由單式條形統計圖過渡到復式條形統計圖不再是困擾學生的問題。在教學設計上,通過演示兩張統計圖合并成一個統計圖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圖例,突破教學難點后,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自主探究學習的空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索和交流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然后通過提問:“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引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的角度認識新的統計圖和統計量,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怎樣根據新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都得到提升。從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來看,都是學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實現,通過合作交流發現真理和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調者,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評議:
在本課的教學中,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學會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是教學目標,但這并不是進行統計教學的最終目的。目的是要學生能對統計圖所反映的信息進行分析,并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教學中,教師通過預設“請你預測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數量?”“如果你是校長,你會怎樣安排四年級的興趣活動?”“你對同學們參與體育運動有什么建議。”等問題,培養學生根據已知數據和趨勢作出合理預測的能力,滲透統計意識的教育。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與解答,不但讓學生學到了有價值的數學,更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
練習時,教師引導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對相關信息進行描述、分析,并提出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參與意識和統計意識,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了練習質量,也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統計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