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精選6篇)
數學教案-《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篇1
[設計意圖]
信息社會已經到來,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后,在應用部分設置了分析數據、處理信息的練習題,以培養學生根據數據、圖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
[教學目標 ]
1、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2、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數據、圖像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并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1、出示:條形統計圖
(1)某電影院上月各類影片觀眾人數統計圖
(2)新芽書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書銷售情況統計圖
2、提問:你已知道了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
3、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統計圖,你見過嗎?出示:折線統計圖。
(1) 上虞電影院2000年(1~6)月觀眾人數統計圖。
(2) 百官鎮一農戶96~2000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二、展開:
(一)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 這兩類統計圖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2、結合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歸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從折線統計圖上我們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嗎?還能了解到什么?
4、結合課本進一步深入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折線統計圖的繪制。
1、你認為哪幅條形統計圖用折線統計圖來繪制更合適?
2、小組討論:把這幅條形統計圖繪制成折線統計圖你有什么辦法?
A、小組討論 B、匯報 C、提問:繪制的關鍵是什么?
3、學生嘗試繪制。
(1) 出示“我們的調查資料”。
(2) 想一想,哪幾組數據用折線統計圖繪制比較合適?
(3) 請選擇其中一組數據繪制。
(4)小組交流繪制情況,分析增減變化的情況,并 推斷發展趨勢。
(5)大組交流繪制情況,并糾錯。
三、應用
1、出示:李軍(住院)的體溫變化情況統計圖,提問:看圖后,你能推斷出什么?
2、出示:百官鎮一農戶96~2000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思考:A、看圖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對比練習:
(1)出示:“吉祥鞋店2000年涼鞋、棉鞋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兩種鞋的銷售趨勢分別怎樣?
B、你有什么建議?
(3) 出示:兩家游泳衣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比較這幅圖,說說哪一幅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B、猜猜為什么樂樂專賣店會有這樣的銷售現象
四、總結
你又有什么新收獲?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五、課外作業
數學教案-《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01、102頁。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嘗試用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并進行描述、分析的過程。
2.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能用折線統計圖有效的表示數據,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預測。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都可以借助折線統計圖來表述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仔細觀察。
師:預測一下,咱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可能與什么有關?
(可能與統計有關)
師:為什么這樣說呀?
(屏幕上有一張表格,還有兩位同學在統計氣溫。)
師:大家都這樣認為嗎?
師: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與統計有關的內容。繼續看大屏幕。(師點擊課件)
二、新授:
1、復習引入
課件出示某地XX年月平均氣溫條形統計圖。
師:這是某地XX年月平均氣溫統計圖。
師:誰知道,這是一幅什么統計圖?
師:在條形統計圖中,是用什么來表示各月平均氣溫的。
師:仔細觀察這幅條形統計圖,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師:想一想,條形統計圖的作用是什么?
板書:表示數量的多少
2、探討學習第一道例題
(1)初識折線統計圖
師:大家對條形統計圖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些數據還可以用另外一種形式來表示,請看。
(課件動態演示直條變成點并連成線的過程)
師:這也是一幅統計圖,誰知道這是一幅什么統計圖?
讓學生充分想象,給予及時評價。
如有學生說出,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同學們,你想在這節課學到哪些知識呢?
預設:生1:我想知道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生2:我想知道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作用。
生3:我想學習折線統計圖的畫法。
生4:我想知道通過折線統計圖可以看出什么規律。
生5:我想知道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
師:老師相信,只要大家認真觀察、勇于發現、積極探究,一定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2)學生通過直觀感知、觀察比較、討論交流、合作交流等活動,加強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
師:下面請大家認真觀察這兩幅統計圖,并4人小組討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請組長注意記錄組員的發言,然后派代表匯報。比一比,哪組完成的最好。(學生在小組討論后由組長派代表交流)
預設:
相同點:它們都有標題,統計圖的下邊都有月份,左邊都有溫度,每一格都表示5℃,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
不同點:條形統計圖是用直條表示數量的,而折線統計圖卻是用點來表示數量的,條形統計圖只有橫格,而折線統計圖既有橫格,又有豎格。
師:這些橫格,豎格起什么作用呢?
如有學生匯報不完整,老師加以引導。
師:同學們真棒!自己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這兩種統計圖許多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那么,你們認為這兩類統計圖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呢?
(條形統計圖是用直條表示數量的,折線統計圖卻是用點來表示數量的。
折線統計圖用線段將各點連了起來,而條形統計圖不需要。)
師: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那么,通過這張折線統計圖可以看出什么呢?
引導學生說出XX年月平均氣溫的變化情況
師:這就是折線統計圖的重要作用,它能通過折線的起伏(教師做手勢)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板書:清楚的反映出數據間的增減變化情況。
師:正因為折線統計圖有這樣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同學們想想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統計圖?
學生想到給以評價,(你的知識面真廣)
老師也帶來幾幅折線統計圖,同學們想看嗎?
課件一一展示。
(3)信息拓展
師:同學們,邯鄲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城市,我們一年四季生活在這里,你知道它一年中,哪個月氣溫最低,哪個月氣溫最高,最低氣溫大約是多少度呢?最高呢/
師:結合我們邯鄲的氣溫,你能猜測一下,這幅折線統計圖反映的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氣溫嗎?
(我猜想這幅折線統計圖反映的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氣溫)
3、探討學習第二道例題
(1)了解公告信息
師:是呀,南方地區氣溫偏高,尤其是7,8月份,降雨量也比較大,容易使河流水位升高,造成洪澇災害,所以進入雨季,我們要時刻關注降雨和河流水位,作好防汛工作。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某市XX年的一份汛情公告。
指名讀出公告的名稱并說說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怎樣才能更清楚的看出水位的變化情況?
(折線統計圖)
(2)自學例題
師:課本第99頁,就有一幅描述某地8月1日至8月6日水位變化的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觀察這幅統計圖,與上一幅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并思考課本100頁上面的4道問題。
給學生充分的看書時間。
(3)匯報交流,
師:這兩幅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發現縱軸上第一格表示31米,而其他每個表示0.2米,并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通過觀察第一格的彎曲部分及虛線),為什么要隱藏,折疊起來。
引導學生回答課后問題
師:圖中的虛線表示什么?
師:警戒水位是什么意思,歷史最高水位表示這么,它們在統計圖中起到什么作用。
師:說說自己了解的情況和發現的問題。
學生自由發言,老師給以及時的點撥及評價。
讓學生預測該地7、8、9日水位變化,及可能發生的狀況。播放錄象
師:你還能想到那些問題?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想到的問題。
師總結:你看,我們通過對這些統計圖的分析和研究,知道了這么多。可見,統計圖確實能給我們在分析研究問題時帶來很大的幫助。同學想不想繼續研究呢?
三、課堂練習
師:好,在我們課本的100頁還有一幅某地XX年月降水量變化情況統計圖,請打開課本看練一練,以4人一小組討論解決下面的問題,并思考還可以發現那些新的問題,組內交流后匯報。
學生討論開始,老師巡視指導并參與其中。
學生分組匯報,引導學生根據了解的信息聯系生活實際的經驗,談談看法。
鼓勵學生提出的更多的問題。
師:從這幅統計圖中,你們還能提出一些問題或看出哪些問題嗎?
進一步帶著問題觀察、分析,并且找出其中反映的一些實際情況
(降水量過多,還會造成水土流失,對環境也是不小的危害。要想防止洪澇災害,我們就要多植樹造林,保護環境。這樣不但水土不會流失,而且樹木還能儲水,就不怕洪澇的危害了。)
四、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折線統計圖,你有哪些收獲呢?學生自由發言。
師:這節課我們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大家還想知道折線統計圖是怎樣制作的是嗎?這個的問題我們下節課再研究。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家庭作業,請看大屏幕,誰來讀一下。
課件出示:請根據自己的愛好或能力,選做一題。
1、結合今天的課程,寫一篇數學日記《生活中的好朋友--折線統計圖》,并把他發到學校的網站上,大家共同交流。
2、調查歷屆奧運會我國代表團獲金牌數量,自己試著制成折線統計圖。
數學教案-《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1. 使學生通過瀏覽報刊,感受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認識折線統計圖。
2. 使學生通過對折線統計圖的認識、比較,體會分析、整理數據的合理性,能聯系日常生活經驗做出正確的判斷。
3. 在比較統計數據的不同特點,思考選擇哪種統計圖合適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并學習利用方格紙畫圖。能對所畫折線統計圖進行分析,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實際,認識折線統計圖
師:今天,老師很高興看到了我們四年級一班的同學在學校體育節活動中獲得了非常多的榮譽。×同學,恭喜你,獲得了男子200米第一名,能站起來和老師認識一下嗎?×同學,恭喜你,獲得了女子毽球第一名。是哪位?
師:(手拿一大摞榮譽證書)像這樣獲得榮譽的同學有很多,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榮獲第一、二、三名的同學各有多少人。
師:那我們現在來統計一下。
分別請榮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同學起立,學生收集數據,并得出統計結果。
師:同學們想想,除了這種方法以外,你還能用其他的方法告訴別人這些統計數據嗎?
生:可以用統計表。
生:可以用統計圖。
生:還可以用折線統計圖。
師:就像剛才這幾位同學說的那樣,我們可以用統計表或統計圖告訴別人一些統計的數據和信息。
【反思:由于是借班上課,且課前適逢該校舉行體育節頒獎典禮,上課的四年級一班碩果累累。當時想到:這些數據不正是統計教學的絕好樣本嗎?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可以引起統計的心理需求。遂在上課前臨時決定修改原來的教學思路(用故事激趣)。實際教學中,學生在鮮活的學習材料的激發下,果然興趣盎然,提出了用統計表、統計圖或折線統計圖等不同方式來表達數據。
美中不足的是,本來可以繼續利用這一素材順勢進行折線統計圖的教學,但仍未能擺脫預案的束縛,教學又回到預案的路子上。轉變觀念真不是簡單地說說就可以的。】
師:統計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老師帶來了一些報紙,同學們一起看看這些報紙,你能找出哪些統計表或統計圖。
學生瀏覽教師提供的報紙,尋找各種統計圖表。
師:說說看,你找到了哪些統計表或統計圖?
學生找到長沙市二手房信息表等統計圖表,并進行交流。
生:我們這張報紙上超多。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超多”,老師把這些統計圖都掃描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統計圖、統計表是我們認識的,哪些是我們不認識的。
出示報刊上的統計圖、統計表的圖片(圖略)。
師:如果是你認識的統計圖或者統計表,就請你說出來。
學生逐一指出自己認識的統計圖或統計表。一個學生將復式條形統計圖說成是條形統計圖。
師:它和前面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這個條形統計圖每一個都有兩個直條,上一個條形統計圖每一個只有一個直條。
師:對了。像這種每項有兩個直條的條形統計圖,是復式條形統計圖。
師:(指一扇形統計圖)這個又是什么統計圖呢?
生:圓形統計圖。
師:這叫扇形統計圖。我們在以后會繼續學習和研究它。
師:(指一折線統計圖)這個統計圖認識嗎?叫什么好呢?
生:曲線統計圖。
生:折線統計圖。
師:為什么你把它叫做折線統計圖呢?
生:因為它的線看上去一波一折的。
師:這位同學用了“一波一折”這個詞來形容它,很形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板書)既然可以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了,還要用統計圖干什么呢?
生:統計表里只有數,不好看。
師:不好看?你是說它不漂亮?
生:統計圖可以根據數據畫成條形,也可以畫成折線,好看一些。
師:這個好看是不是就是讓人一看就明白,更直觀、形象的意思?
生:是的。
師:正因為統計圖更形象、更直觀,我們剛才在報紙上看到了“超多”的統計圖。
【反思:由于報紙上有各式各樣的統計圖表,且這些統計圖表與學生從教材中認識到的統計圖表有著差異,為了讓學生正確辨認各種統計圖表,我們在預設中安排了“辨認各種統計圖表”的環節。在實際教學中又增加了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的環節。原因有三:一是在給學生的多份報刊和教學課件中,出現了這樣的例子;二是學生初步知道復式條形統計圖就是條形統計圖。將單式和復式條形統計圖放在一起,有了比較,能加深學生的認識;三是上課中“點到為止,適時滲透”,有助于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關知識,既不會增加學生負擔,也不會引起學生反感,何樂而不為呢?】
二、 分析、理解數據的合理性
1. 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結構。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折線統計圖。這里有三個折線統計圖。(出示深圳等三地同一天早、中、晚三個時刻氣溫變化情況統計圖)誰能說一說折線統計圖由哪幾部分組成,各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分別說出折線統計圖各部分的名稱:標題、時間、橫軸、縱軸,以及橫軸和縱軸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思。
師:我們把以前學習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它們都有標題、時間、橫軸和縱軸。
生:條形統計圖畫的是直條,折線統計圖畫的是線段。
2. 讀懂數據。
師:這三個折線統計圖是要我們干什么呢?請認真閱讀活動要求,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出示活動要求)
師:誰來說一說圖(1)描述的是什么地方?
生:圖(1)應該是南極。因為南極氣溫很低,參考資料中也說“南極有‘寒極’之稱”。
師:你能結合統計圖中的數據說得更具體些嗎?
生:統計圖里早上6時是零下22℃,中午是零下17℃,晚上是零下29℃。肯定很冷。深圳和吐魯番不是這樣的。
師:你怎么知道是零下的?
生:圖上寫的-22、-17、-29都是負數,所以是零下。
師:那圖(2)呢?
生:圖(2)是吐魯番。
師:能說得具體些嗎?
生:因為吐魯番的奇觀是“早穿棉襖午穿紗,晚圍火爐吃西瓜”。說明早上和晚上很冷,中午很熱。統計圖里早上6時是13℃,晚上是8℃,說明冷;中午是36℃,說明熱。所以是吐魯番。
生:說明早晚溫差很大。
師:溫差很大是什么意思?誰能說得更明白一些?
生:一天中氣溫從早上的13℃升到中午的36℃,又從中午的36℃降到晚上的8℃,變化太大。
師:剛才這兩個同學說到“變化”,其實這是折線統計圖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它可以讓我們很容易看出什么時候上升,什么時候下降,上升或下降的程度如何。也就是很容易看出數據的——
生:變化趨勢。
師:既然圖(1)、圖(2)分別說的是南極、吐魯番。那圖(3)就是深圳了。你能聯系深圳氣候的實際情況說一說統計圖合不合理嗎?
生:深圳的氣候熱的時候多,從圖中可以看出:早上26℃、中午31℃、晚上28℃,氣溫都很高。與我們的實際情況差不多。
小結:(略)
【反思:將理解數據的合理性,根據統計數據作出正確的判斷作為這一環節的教學重點。事實證明學生能夠正確理解統計圖所蘊含的信息,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正確地判斷。當然,有些學生可能更多地依賴自己的數學直覺作出判斷。但大多數學生能夠結合統計數據的意義,主動聯系生活經驗去解釋說明。】
三、 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學生會利用方格圖畫統計圖
1. 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征。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兩種統計圖,一種是條形統計圖,一種是折線統計圖。那什么情況下用條形統計圖合適,什么情況下用折線統計圖合適呢?我們先來看兩個統計表。
屏幕出示兩張統計表:
師:第一張統計表是老師上課前從校醫室收集到的5位同學的身高數據;第二張統計表是我們班××同學2003~2005年體檢時的身高數據。和同桌商量一下,兩個統計表分別用什么統計圖合適呢?
同桌互相討論、交流看法。
師:說說你的看法。
生:第一張統計表適合用條形統計圖畫。
師:說說理由。
生:因為它是5個同學的身高,用條形畫出來,誰高誰矮很明顯。
生:也可以用折線統計圖。
師:哦?你的意思就是把這個同學的身高和那個同學的身高連到一塊兒?你的身高,我的身高,還有他的身高連到一起,你認為這樣合適嗎?
生:不合適。
師:第二張統計表呢?
生:第二張統計表適合用折線統計圖。因為它是同一個同學的身高數據的變化。
生:同一個同學的身高從2003年到2005年,每年有不同的變化,畫折線能將變化看得一清二楚。
師:就像剛才這兩位同學說的那樣,如果是不同的人或事物在同一時間進行對比,適合用條形統計圖;如果是同一個人或事物在不同時間發生變化,就適合用——
生:折線統計圖。(在“折線統計圖”下板書:同一事物不同時間)
2. 利用方格紙畫折線統計圖。
師:老師這里有三張統計表,你認為分別選用什么統計圖更合適?
屏幕出示:5個同學體重統計表,某同學2003~2005年體重統計表,深圳市5月4~8日最高氣溫統計表。
學生根據表格逐一作出判斷。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方格紙上畫出折線統計圖,你想畫哪個就畫哪個。
利用展示臺展示學生的作品,師生互相評價并改正。
師:這位同學畫的是長沙市5月4日至8日最高氣溫統計圖,29℃在縱軸上并沒有,你是怎么畫出來的?
生:在30℃下面一點點就是29℃。
師:這樣畫準確嗎?
生:不準確。
師:能不能找到一個畫得準確的辦法呢?
生:(上臺邊演示邊說)用尺子把20℃至30℃之間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1℃,從20℃往上數9份就是29℃。
師:在以后的畫圖中,我們可以借鑒這位同學的方法。這里還可以從30℃往下數1份。
【反思:學生通過比較不同特點的統計數據,能理解折線統計圖適合表示同一事物不同時間的發展變化。對于統計圖畫法的教學,我們降低了畫圖的要求,特別是統計圖的標題、時間、縱橫軸的刻度、數據的標注等都點到為止,只是在準確找點的方法上作了進一步的強調。從學生畫圖的實際情況來看,確實存在著目測估計定點、隨手畫折線、忘記標注數據等現象。】
四、 學習內容梳理(略)
五、 課外延伸
師: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幻燈片,也可以制作出豐富多彩的統計圖。(用電腦展示圓柱狀、圓錐狀立體折線統計圖)有興趣的同學課后自己去試一試好嗎?
生:好!
【反思:按照原來的預設思路,在后面的練習中,還安排了“錯圖辨析”(含有錯誤信息的折線統計圖)和“熱水和時間”(根據故事的發展經過選擇正確的折線統計圖)兩個活動,目的是讓學生根據統計圖中數據的意義和生活經驗,判斷該統計圖的合理性,培養學生分析、理解數據的能力。實際教學中,由于前面的時間沒有把握好,這兩個活動就沒有進行。
向學生介紹Powerpoint軟件的圖表制作功能,展示用軟件制作的各種各樣的統計圖,是我們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不僅如此,在最初的教學預設中,我們打算讓學生在微機房中,人手一臺電腦,收集大量數據,讓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進行篩選,選擇合適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利用Powerpoint中強大的制圖功能來繪制統計圖。后來考慮到學校的教學設施可能不能滿足這種要求,且有教師提出,根據統計數據進行必要的制圖練習也是學生數學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完全舍棄畫圖,會使整個教學任務過于簡單,不好把握,遂修改了教學方案。但是我們堅信:總有一天,學生會坐在電腦前,用鍵盤和鼠標完成統計圖的制作,進行統計分析和預測。
數學教案-《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并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未完成的統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這是一幅‘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展人數統計表’,你們能根據相關數據制成條形統計圖嗎?
(師出示統計表)
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展人數統計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數(萬人)
3
4
6
8
8
10
二、動手制作條形統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展人數統計表’內的數據,獨立完成‘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展人數條形統計圖’。
制作前先讓學生說說每格表示幾個單位然后再制作統計圖。
2.小組交流作品,復習回顧‘條形統計圖’的相關信息“制作步驟、特點”
a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說說發現了哪些信息?
b學生小組評價優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秀作品。
三、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師演示“98~XX年市中小學參觀科技發展人數折線統計圖”,學生觀察。
師:這個統計圖是怎樣完成的?
師和生一起分析折線統計圖,教師演示其中的一個數據的畫法,讓生知道是這張統計圖是如何畫的。
師:你們對比這兩個統計圖,看看它們有什么異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結:
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把兩種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板書出來。
3.認識折線統計圖,發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師:你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觀察參加科技發展人數的變化情況,并談自己的感想,培養學生關心周圍事物的興趣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中p109的問題解答;
2. 完成書中p112練習十九第一小題的問題解答;
五、小結評價。
六、作業:新學案。
數學教案-《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篇5
[設計意圖]
信息社會已經到來,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后,在應用部分設置了分析數據、處理信息的練習題,以培養學生根據數據、圖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
[教學目標 ]
1、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2、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數據、圖像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并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1、出示:條形統計圖
(1)某電影院上月各類影片觀眾人數統計圖
(2)新芽書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書銷售情況統計圖
2、提問:你已知道了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
3、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統計圖,你見過嗎?出示:折線統計圖。
(1) 上虞電影院2000年(1~6)月觀眾人數統計圖。
(2) 百官鎮一農戶96~2000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二、展開:
(一)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 這兩類統計圖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2、結合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歸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從折線統計圖上我們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嗎?還能了解到什么?
4、結合課本進一步深入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折線統計圖的繪制。
1、你認為哪幅條形統計圖用折線統計圖來繪制更合適?
2、小組討論:把這幅條形統計圖繪制成折線統計圖你有什么辦法?
A、小組討論 B、匯報 C、提問:繪制的關鍵是什么?
3、學生嘗試繪制。
(1) 出示“我們的調查資料”。
(2) 想一想,哪幾組數據用折線統計圖繪制比較合適?
(3) 請選擇其中一組數據繪制。
(4)小組交流繪制情況,分析增減變化的情況,并 推斷發展趨勢。
(5)大組交流繪制情況,并糾錯。
三、應用
1、出示:李軍(住院)的體溫變化情況統計圖,提問:看圖后,你能推斷出什么?
2、出示:百官鎮一農戶96~2000年人均收入統計圖。
思考:A、看圖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對比練習:
(1)出示:“吉祥鞋店2000年涼鞋、棉鞋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兩種鞋的銷售趨勢分別怎樣?
B、你有什么建議?
(3) 出示:兩家游泳衣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統計圖。
思考:A、比較這幅圖,說說哪一幅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B、猜猜為什么樂樂專賣店會有這樣的銷售現象
四、總結
你又有什么新收獲?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五、課外作業
數學教案-《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篇6
最近觀看了李靜老師的《折線統計圖》一課.有幾點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整節課看下來,覺得李老師的教學設計過程明確,教態從容不迫,很親切自然,讓孩子能夠很順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課堂的學習氣氛之中.在引入階段時引用了學生熟悉的條形統計圖,接著再引出本課要學習的《折線統計圖》,過渡的很自然,有層次.通過小組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學生能夠比較清楚的闡述了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說出點表示數量,點和點的連線表示數量的變化等知識點.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讓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表達出統計圖上數量的變化趨勢.
現在我們的數學已經越來越接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本節課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李老師把生活中的數學有效地引入教學設計中.在課上列舉的數張折線統計圖都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這些生活中的學習素材是學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也是對他們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學習起來很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與熱情,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是在數學與生活中架起一座橋梁.
我自己也上過這節課,但是沒有象李老師那樣從生活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或者是熟悉的素材,只是按照書上的習題進行了講解,這點我要向李老師學習的,將數學和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
建議:目標中說到的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問題的要求在本節課的過程中似乎體現的不夠明確,大多還是學生根據統計圖說出結論,并沒有提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