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圖形的面積總復習
讓“五心”飄揚在孩子的“心空”
——芻議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
如皋市郭元鎮許莊小學 王志祥幾年前去洋思中學考察學習,學校的一條教學格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初次看到這句話,對他們的觀點實在不敢茍同,在我們的固有思維中,學生總有好差優劣之分,就像人的五個手指總有長短一樣。今年9月,由于人事關系的調整,我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初中教學崗位到小學任教,擔任二年級的教學工作,面對一個個天真的孩子,面對一張張無邪的笑臉,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知道我錯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求知的征途中,他們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啊!回想起過去的教學生活,無論是自己還是別人,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大多數人總是不屑一顧,認為他們是天生的笨腦子,智力低下;對于那些“問題學生”,總是籠統一句話:他們就是這種坯子。其實他們并不笨,并不是沒有學習的天賦,他們也不是骨子里就有叛逆基因,他們是輸在了起跑線,輸在了早期的習慣教育!于是我開始思考現在的教學生活,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們輸在起點。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們沒有“愛心”。教育是塑造心靈的藝術,教育的偉大神圣在此,教育的艱難也在此。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愛”的內涵早已融入華夏兒女的道德取向而外化為多種表現形式:熱愛祖國、善待自然、敬愛父母、尊重他人、保護弱小等等,并且落實在非常具體的細節上。毋庸置疑,這些飽含著愛心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將對孩子一生的成長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但在目前學校教育當中,迫于目前激烈的教育競爭,重智輕德的現象卻令人心憂,學校只是一味的追求考試成績,放松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或是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搞花架子,華而不實。最終導致學生的道德觀念薄弱,缺乏愛心。胸中無愛,必定冷漠自私,缺乏道德責任感,上不能報效祖國、孝敬父母,下不能扶貧濟困、善待弱小,工作中不會團結同志、和諧共處。“人之初,性本善”,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他們還很稚弱,他們的思想還很純潔,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還沒有形成,只要我們加以適當的引導教育,讓“愛心”的種子根植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中,將來一定能長成“博愛”的大樹。我要讓我的孩子們扛起“信心”這面大旗。對于剛學走路的孩子來說,走好每一步都是一種成功。但我們卻不善于把它放大,把它化作激發孩子走得更遠、走得更好的動因。由于教育者長期以來對學生能否嚴守紀律、成績是否優秀過于看重,而漠視學生取得的點滴成功,從而導致了這樣的現實:大部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往往習慣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而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上遇到稍微有點難度的問題,學生們都不約而同的推薦師生們一致公認的“優等生”;就連板演時出現同樣的錯誤,評價都不相同,成績好點的出了錯,孩子們會發出遺憾的嘆息,而對學困生出錯了則是噓聲一片……他們在潛意識中已經認同了“己不如人”的觀點,這不僅滋長了部分學生的自滿情緒,更嚴重的是摧毀了大部分學生的“自信”。誰之過?毫無疑問,孩子的這種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為人師者平時對學生的評判標準。我們對孩子的閃光點、進步視而不見,卻拼命放大孩子的每一點失敗或者是錯誤,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在我們的一聲聲埋怨、一個個鄙夷眼神中消失殆盡。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如果我們每天都能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進步,如果我們能讓學生覺得日有所得……讓他們相信自己,不再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中,我想這比其他任何都重要。我要讓我的孩子們撿起“細心”這塊法寶。“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能不能取得成功取決于做事是否細致,做事是否細致完全取決于做事的態度。我們時常看見學生校園很隨便的拋下一張廢紙,我們時常見到學生的作業中出現明顯的低級錯誤,我們時常聽到老師質問學生:這么簡單的問題你怎么錯啦?要求寫大寫字母寫小寫,明明是第一聲寫成了第四聲……這些從表面看上去并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老師、家長、學生大都會以“小事”“粗心”來解釋搪塞。可是細細想來,這是個態度問題。小事不小,說明他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說明他做事時沒有認真投入。有人說,平凡和偉大之間只有一步之遙,我十分贊同。別人沒有想到的我想到了,別人做不到的我做到了,把平凡的事情都做細致了不就是偉大嗎?如果一直總是粗枝大葉,不追求盡善盡美,形成習慣,怎能成就一番事業。要知道:“夫禍患常積于忽微”,所以,從現在起我就要對他們嚴格要求,不原諒他們這些看似無關道德的行為,不放過任何一個在別人看來無所謂的失誤,讓他們從小養成細心的習慣,注意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我想這會讓他們受益終生。我要讓我的孩子們養成“虛心”的好習慣。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都要虛心。但是,虛心有個孿生兄弟叫虛榮,虛榮心占了上風就不會虛心。我們的孩子還小,我們都竭力去呵護他們,盡量放大他們的每一點成功,給他們以成就感,讓他們得到足夠的鼓勵。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當他們聽到的都是溢美之詞的時候,很容易飄飄然,覺得自己天下第一。有時他會因為老師對它寵愛有加就有恃無恐、自由散漫,有時他會以為自己學習不錯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上課走神、作業潦草。“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做老師的要仔細研究每一位學生,對學生固然要以表揚為主,但表揚到什么程度,要因人而異,要適度。你既要讓每一位學生覺得自己的重要、不可或缺,又要讓他們學會虛心,讓他們清楚地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與成才成功之間的差距,讓他們知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樣才能讓他們養成“虛心”的好習慣,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至于因為一點小小的成績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繼而不思進取,成為新時代的“方仲永”。最后,我要讓我的孩子們堅守“恒心”這塊陣地。“茍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貴在堅持啊!只要有恒心,無論做什么,歷史會肯定我們的努力,社會會推動我們進步,時間會帶給我們利益,毅力會幫助我們成功。而我們的孩子的年齡特點恰恰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長時間保持注意,做事只是憑“三分鐘熱度”。因此,我們要經常給孩子們講一些古今中外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最終成材的典型例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前人的成功勢必會更大的激發孩子們走向成功的強烈欲望;我們要幫助孩子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理想,并且經常強化,把它變成一種追求上進的內在動因,因為強烈的動機可以驅使人超越許多困境;我們要善于引導孩子把遠大的目標分解為眾多的可行的階段性目標,并經常督促孩子及時檢驗目標達成率,而不至于因為目標遙不可及喪失信心……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于教師的引領,為人師者更應堅持做好,只有當你對學生的習慣養成常抓不懈,學生的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為現實。李希貴老師說過:“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教育工作者始終立足于學生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讓“五心”飄揚在孩子的心空,就一定能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