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橋梁
教 學 設 計學校:新橋實驗小學班級: 五年級人數:日期: 月 日學科:科學課題:建橋梁教時:第1課時執教:1、 教學目標:1、認識橋的組成,知道橋的承受力與橋的形狀有關。2、探究不同形狀橋面的承受力不同,知道改變橋面的厚度和橋面的寬度等也可以改變橋的承受力。3、知道在科學探究中要以收集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培養學生形成證據意識。4、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創造出承受力更強的橋。2、 教學目標設計依據:(1)內容分析:本課是是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形狀與結構》單元中的第三課。本課旨在通過動手制作和查閱資料,使學生掌握一些淺顯的橋梁知識,能自定標準將橋梁進行分類,自主探究不同橋面的承受力差異:通過學生“建”,引導學生理解形狀、結構與承受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真正感受科學技術在人類發展進度中的重要作用。
(2)學生分析:學生在本單元前兩課的學習中,已經了解了形狀與結構的初步知識,掌握了實驗動手的技能,孩子的思維不斷拓展,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以往科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對材料的了解,分類標準的劃分以及比較實驗中的“公平原則”的掌握,合作分工能力的培養,都為本節課的探究活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橋梁的種類有哪些”、“不同的橋梁有什么作用”、“哪一種橋梁最堅固”、“為什么一些橋梁上有橋孔”這些關于橋的問題正是學生心中的困惑,設計本課的意圖就是通過動手實驗和查閱資料,向學生介紹一些淺顯的橋梁知識,激發學生研究橋梁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探索精神。
教 學 過 程
時間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認識橋的特點,并按不同的標準分類。二、設計各種形狀橋梁。三、學習橋梁的承受力與橋的形狀有關。四、了解同一形狀的橋承受力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五、課外延伸、拓展。
1、談話:同學們,請看一組有關橋的圖片,說說它們都是什么橋、是什么形狀的?
2、提問:你們還見過哪些形狀的橋?
3、提問:橋梁的結構一般由哪幾部分組成?
4、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
5、提問:這么多形態各異的橋梁,你們按不同標準給它們分類嗎?
1、談話:今天,我們就用兩摞書做橋墩,用一張紙做橋面,你能設計出什么形狀的橋梁?當然這張紙你可以折,可以改變它的形狀,但是只能用這一張紙。現在就請你們小組討論,把你們設計出來的橋的模型用簡單的圖畫在記錄表中的表格中。
1、談話:橋建成了要能用啊,所以它還必須有一定的承受力,那么請你預測一下,你認為哪種形狀的橋的承受力最大?為什么這樣認為?說說你的理由。
2、交流:到底誰的承受力大,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得怎么樣?(做實驗)怎么做實驗才能證明哪種形狀的橋梁的承受力最大呢?
3、匯報交流,提出注意點:橋墩的距離應該一樣;紙的厚度、大小一樣;只能用一張紙;折過的紙不能再用,每一種形狀用一張紙;重物都用勾碼,勾碼要放在橋的中央;橋塌了,承重力要減一個才是這座橋的承受力。
4、指導填寫實驗記錄。
5、老師相機將結果記錄到"橋梁大比拼"的表格中。
6、小結:橋的承受力與橋的形狀有關。(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