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地震教學設計
《地震》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
1.有關地震的文字、圖片資料。
2.毛巾(每組兩條)、長30厘米直徑1厘米的(學生能折斷)干木棍(每人一根)。
教師準備:
1.地震的視頻資料(現象、對比照片)、課件資料(地震成因、前兆、保護、實驗要求)
二、教與學的目標
科學探究
1、搜集處理有關地震的信息資料,了解地震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災害。
2、通過模擬實驗和推理想象,自行獲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讓學生了解古代、現代對地震的研究和預測,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關注人類社會的情感。
2、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識,學會地震自救的方法。
3、培養學生應急自救的適應能力和臨危不亂的心理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5.12(帶背景圖片),看到這個日子,你想起了什么?
(汶川大地震)。
(播放地震現象視頻)
xx年5月12號,在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地震,這是繼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來又一次在我國發生的大地震。
課件展示:四川地震前后的對比照片和視頻。
看完這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關于地震,有沒有問題要提出來?
學生交流感受。
(二)探究新知
1.學生提出問題: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地震前兆?預測?自救?……
2.確定本節課主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3.根據地震現象,研究地震的成因
①觀察地震現象
播放地震現象的視頻,觀察、了解地震現象
結合看到的視頻資料和生活中的了解,來談一談伴隨著地震發生時看到了什么現象?
(大地、建筑物在劇烈地晃動……)
是什么力量使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動甚至倒塌呢?
(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板塊碰撞等)。
地殼是有一層一層的巖石組成的,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著的。
②研究地震成因
學生猜測。
模擬實驗:把毛巾、木棍放好。
出示實驗要求: (課件展示)
【用毛巾和木棍來模擬巖石層:
(1)用手按住毛巾的兩端向中間擠壓,會發現什么現象?
(2)握住木棍的兩頭用力再用力,觀察會有什么現象發生?手有什么感覺?】
實驗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進行實驗,匯報實驗現象。
課件資料補充:地殼內部是不斷運動的,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巖層不能承受時,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振動,這就是地震。
大家想,一個木棍在斷裂時都會引起我們手的震動,幾千米厚的巖石層在壓力作用下發生快速、突然的斷裂引起的震動,釋放出的能量該是何等的巨大。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壞性地震都是由巖層斷裂引起的。
另外,火山噴發會引起地震,過度采礦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會引起局部地震的發生。
(三)科學與生活
1、地震有什么危害?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匯報。
2、地震有什么好處嗎?
(1)地震能緩解地球本身的壓力,釋放過多能量,保持巖石圈受力平衡。(2)同時地震也會把地下的礦物帶到地表,(3)地震還造就了無數奇山異水。
3、預防地震與正確避震
①地震前兆
地震的破壞力巨大,地震的發生也不可避免,我們怎樣來對地震進行預測,減少災難的發生呢?
學生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