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通用3篇)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篇1
(1)提供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材料,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我在本案例引入環節中創設了讓學生猜一猜的問題情景,使學生產生了迫切的學習愿望。當學生通過嘗試知道了剩下角的個數后,學生的第二個需求隨即產生,即剩下來的角都是什么角。這樣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材料中感受到角的產生和變化。這節課的學習材料、研究材料都來自于活動的結果。從學生那兒獲取情境。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智力開發的價值。這樣的學習內容對學生來說是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
(2)運用學具,突出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
數學學習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教學中努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進行剪角、畫角、比一比、分類、兩塊三角板拼角、在圓形上創造角等活動,去發現、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如:在活動中讓學生感悟角的大小、在操作中讓學生發現角的分類方法等。
(3)利用計算機呈現事物的變化,表現事物的特性,使數學概念直觀化。
概念對學生來說往往抽象難懂,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利用CAI軟件,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觀化,使知識簡單明了,讓學生容易接受。如學生匯報“一個長方形剪一刀,剪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時,教師在大屏幕上動態呈現剪的過程,并閃現角的兩條邊,這樣學生就能清晰的看見角的變化和角的特征。避免了教師枯燥的講解。
(4)利用生活素材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
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這節課教師讓學生找教室中的角,引起認知沖突(因為學生找到了很多直角,卻很難找到銳角和鈍角)再為學生提供了嘉興市勤儉大橋的圖片,讓學生找找橋上的角。讓學生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篇2
課標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課例試圖以改變教與學的方式為突破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討論,自主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體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有效地激發樂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建立概念
1、 找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
(1)(媒體出示“直角娃娃”和含有銳角、鈍角、直角的房子)“嘿!小朋友,你們還認識我嗎?”直角熱情地邀請小朋友們到它家做客。瞧!直角的兄弟角也來歡迎大家,仔細觀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弟弟?(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同桌互相說說。)
(2)集體匯報。(讓學生各抒己見,屋頂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你為什么說它是直角的哥哥?”(它比直角大,它的兩邊*開的比直角大。)“直角的弟弟呢?你為什么認為它是直角的弟弟?”
師:小朋友真能干,把直角的哥哥和弟弟都找到了。其實,直角的哥哥也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鈍角(讀兩遍),直角的弟弟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銳角(讀兩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銳角和鈍角。(板書課題:銳角和鈍角)
2.給角的三兄弟排排隊。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老三?(板書:鈍角>直角>銳角)
3.判斷:你們能很快地說出下面各角的名稱嗎?練習九(第2題)要求:以搶答的形式進行,其余的小朋友當小老師評判,答對的送給掌聲。
師:最后一個角有的說是直角,有的說是鈍角,還有的說是銳角。究竟誰說的是對的呢?像這個角,用眼睛不能很快地看出來,我們可以請誰來幫助判斷?(三角板的直角)(電腦演示)這是什么角?為什么?(因為它比直角大)我們再請直角來幫助檢查前面這兩個角是不是銳角。(電腦演示)
4.探索用直角進行判斷的方法。“誰想提醒大家,用三角板的直角幫助判斷要注意什么?”
師:用直角幫助判斷要特別注意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再看另一條邊。(電腦演示)
5.找生活中的角。找找下面物體中哪里有什么角?(紅心、背心、紅領巾、剪刀)
二、操作實踐,綜合內化
1.做角。
師:用桌上的紙片、活動角和其他的學具做出這三種角。要求:小組合作,由小組長安排,一個做直角、一個做銳角、一個做鈍角。待會兒由組長匯報。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快又好。
(1) 小組展示匯報。
(2) 學生評價。
(3) 全班展示。請做銳角、鈍角的學生分別展示。最后展示直角。
2. 畫角。
要求:老師給你們1分鐘的時間,畫一個銳角、一個直角和一個鈍角,并寫上它們的名字。畫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畫幾個。比一比,看誰畫得又多又好。
(1)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
(3)在小組里展示,互相欣賞,互相評價,互相幫助。
3. 數角。
數出每個圖形有( )個銳角,( )個鈍角,( )個直角。
三、聯系實際,應用概念
當“小小設計師”,設計要求:應用直角、銳角和鈍角以及所學過的圖形設計一幅美麗的圖案。先構思,再動手畫,比一比,誰畫的圖案最美,并給自己的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評價。
四、總結質疑,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的表現怎樣?還有什么數學問題?和大家交流交流。
[反思]
一、讓學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中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
兒童學習概念一般都要經過直觀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內化成概念這一過程。銳角和鈍角的教學屬于概念教學。考慮到建立銳角和鈍角的概念要以直角為判斷標準,我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直角出發,通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且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角的家,讓學生在角的家族 里找出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在哪里。學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準確地找出屋頂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直觀地認識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銳角和鈍角的平面圖形(幾何角),順應兒童認識的規律。學生親身經歷了數學知識的抽象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和無限趣味,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萌發了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在有趣的綜合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堂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學,演繹數學,我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把練習九的第2題的一個直角設計為學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來的鈍角。有的學生說直角,有的學生說鈍角,產生爭辯。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進行判斷的方法,在矛盾沖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難點。然后通過“找平面上的銳角和鈍角”“走進生活找銳角和鈍角”“小組合作做銳角、鈍角和直角”“用巧巧手畫出銳角和鈍角”和“數圖形中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個數”等活潑有趣的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讓學生應用銳角、直角和鈍角以及所學過的圖形設計一副美麗的圖案,學生思維活躍,有的畫導彈,有的畫汽車和房子,有的畫坦克,有的畫澆花機器人,有的畫書,還有的畫鬧鐘,等等。既加深了對這三種角的認識,又還原于生活,讓學生個性化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力,還滲透了數學美,培養了學生合作的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相互評價、共同發展
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評價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了,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質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是本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找銳角和鈍角——做角——畫角——數角——設計美麗的圖案”的多層次學習活動中,每一環節都有學生對同伴的質疑與幫助。例如:“請問某某同學,心形的上部是一個角嗎?角應該有兩條直直的邊。”“我覺得他們都做對了!”“我認為他銳角畫得比較好,鈍角有點像直角,建議以后畫鈍角,要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學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學生也能熱情地給予掌聲肯定。在自我評價中,有的學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現,有的學生謙虛地對自己提出了希望。在質疑環節中,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有的問“角的家族里還有其他的角嗎?圓圈有角嗎?”,有的提出“生活中是不是還有許多的銳角和鈍角”等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欣賞、互相評價、相互幫助和自我評價、自我激勵,使學生既學會了學習又學會了做人,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我從學生已認識的角出發,通過找角,說角的概念,畫三個角,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新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是集知識性、活動性于一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節課我初步體現了這一點。具體表現如下:
一、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明顯改變。我在課堂中真正直到了一個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及時地進行引導與點撥,而不是將知識強加給學生。教師的角色和作用根據不同的需要,隨時發生改變,而不是一成不變。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中,教師多次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課程的設計密切聯系生活。本節課的設計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感覺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四、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演繹數學,我利用課本的主題圖讓學生自己從中找出角(銳角和鈍角)。之后我利用黑板上事先準備好的兩個角(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引導學生探索區分這兩種角與我們之前學過的直角做比較。讓學生找出這兩種角的特點。然后我通過一個練習題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于這三種角的認識。接下來我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讓學生動手畫出銳角、直角和鈍角讓學生思維活躍,加深了對這三種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