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母親的恩情》(精選14篇)
《9、母親的恩情》 篇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體會母親對孩子的恩情。
3.結合課文理解《游子吟》的意思。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體會母親對孩子的恩情。
教學難點:感受到母親的恩情,理解“臨行、游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游子吟》,誰來讀?這首詩是誰寫的?他為什么寫下這首詩?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品讀課文1段
1.出示圖片,這就是孟郊的母親,看,母親在干什么?課文中是怎么寫的?
多媒體出示: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裳。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誰來讀讀?
母親在怎樣地縫著衣服?指導朗讀“一針針一線線”。
古代吳越民間有一種風俗,家中有人要出遠門,母親或妻子要為他做衣服,針線一定要縫得細密,這樣出門人才會早早歸來。母親把針腳縫的又細又密,是希望——(兒子能早早歸來)——母親縫的每一針每一線都表達了對兒子的牽掛。來,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老師聽了你的朗讀,覺得有一個詞讀得特別好:夜深(點紅“深”)了。從這個詞上你讀出了什么?這么晚了,母親還在仔細地縫著衣服,母親這么辛苦就是——母親的恩情啊!
齊讀
2.齊讀第二三句,點紅“忙著”,再讀讀這個詞,從這個詞中你讀出了什么?出示課后練習4,用“忙著”說話。
3.孟郊從小失去了父親,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當知道兒子即將出遠門,母親心里是多么舍不得啊!(出示齊讀: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孩子出門在外,母親是多么放心不下,吃飯的時候,媽媽會想——;天冷了,風刮起來了,媽媽會想——;下雨了,媽媽會想——
是呀,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所想的、擔心的實在太多太多了,這么多擔心都藏在了這個省略號里!這省略號里面包含的,是母親對孩子濃濃的愛啊!誰來讀讀這句話。
三、精讀課文第2段
1.過渡:離別的時候越來越近了。母親是多么舍不得兒子呀。(出示圖片)此刻,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兒子說。看母親拉著兒子的手,想說什么呢?
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點出:“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
指導朗讀
2.聽了母親的叮嚀,孟郊他—(引讀出示: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了。)眼睛濕潤了是什么意思?孟郊為什么眼睛濕潤了?
是呀,為了孩子,母親操碎了心,看著,想著,晶瑩的淚珠在孟郊的眼眶里打轉,他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了,只能不住地點頭。(點紅:不住地點頭。)
誰來讀好這兩句話?——多么難分難舍呀!—— 一起讀好這兩句話
從這依依送別的畫面中,我們也能感受到母親對孩子這份濃濃的愛!
縫衣,送別,多么平常的事,卻讓我們深深地感動!讓我們把縫衣、送別這兩幅愛的畫面深深地記在腦海里,拿起書,一起讀好第一第二小節。
這就是古詩中的前面兩句詩,出示詩句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
1.孟郊背上行李,獨自一個人上路了。一路上他撫摸著身上的衣服,點紅“撫摸”——誰再來讀讀這個詞?請你讀讀這個詞,你有什么感覺?輕輕的、柔柔的摸,這就是撫摸。
出示生字卡,誰來記記它們?用形聲字的規律來識記,真聰明!師范寫,生書空。
誰也曾經這樣撫摸過你?(媽媽,奶奶……)是啊,撫摸你們的,都是深深地愛你們的人。誰來再讀這個詞?你也讀。我們一起輕輕讀好這個詞。
孟郊撫摸著身上的衣服,這一路上他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答案。
2.根據回答相機出示:看著路邊那生機勃勃的小草,孟郊撫摸著……,注視著……,心里想……光輝嗎?
生機勃勃是什么意思?(小草長得怎樣?)為什么會生機勃勃?
孟郊心中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讀
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
出示填空:
母親的慈愛就像( )。
孟郊就像( )。
小草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就好比( )也報答不了( )。
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來讀好這兩句話。
這就是古詩中的后面一句,出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村暉!”齊讀。
五、學習《游子吟》。
1.孟郊對母親的恩情永遠銘記在心(板書:反箭頭)。所以,他50歲那年寫成了著名的小詩《游子吟》。齊讀。
2.小朋友,現在明白這首詩的意思了嗎?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短短的一首小詩,字字句句流露出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兒子對母親的感恩,誰還想來吟誦這首詩?——指名讀(配樂)
5.孟郊用他的真情寫下了這首詩,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游子之心,一直流傳到今天,同學們,讓我們再來滿懷深情地吟誦這首詩吧,把它奉獻給我們深愛的母親!
讓我們再讀一遍——“母親的恩情”。
不僅我們人類存在著至真至純的母愛,動物也是如此,請看下面一組圖。師隨圖做簡單敘述。母親是無私的、偉大的,母親愛孩子可以不惜一切,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媽媽說什么呢?以后你會怎么做?
六、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撫摸”
說說書寫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2.學生臨寫,師巡視指導。
3.給生字找個好伙伴。
七、作業
1.回家為媽媽朗誦《游子吟》這首詩。
2.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板書設計: 9.母親的恩情
母親:縫衣送兒
兒子:銘記在心
《9、母親的恩情》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學會本課12/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
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 “忙著”造句。
3、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
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進
而激發學生熱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課文第3段“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這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古詩,初步感知
⒈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母親都會無微不至地關心自己的孩子,我們就是在母親的呵護下一天天長大,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嗎?
⒉老師很羨慕你們,你們都有一個好媽媽,老師更為你們的媽媽感到欣慰,因為你們從小就銘記母親對你的恩情!而孟郊同樣把母親的恩情銘記在心,在他50歲時寫了著名的詩篇《游子吟》。千百年來,多少游子吟誦這首詩時心靈震顫,熱淚滾滾,他道出了每個游子的心聲,哪位同學愿意為在座的同學和老師吟誦這首詩。
出示古詩:指名朗讀。
這首詩為什么如此動人心弦?它蘊涵著怎樣的深意呢?讓我們帶著這首詩走進課文中去細細地品位,去感悟。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學習第一自然段
t1:快速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裳。
t2:(出示“忙著”)“忙著”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用忙著來說句話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母親正忙著給孟郊縫補衣裳?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板書(夜深 縫補衣裳)
結合詞語“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體會忙著。從這句中同學們還體會到了什么呢?(母親做了很長的時間了)(母親做的相當認真和仔細)
t3:出示圖片瞧,她就在這盞油燈下為兒子縫制衣服,請同學們看,她縫得怎么樣?(母親縫制非常仔細,針腳細密)
t4:民間有風俗,家里有人出遠門,為出門人做衣服,必須做得針腳細密,要不然,出門人的回來的日子就會延遲。媽媽為了讓兒子早日歸來,所以也給孩子的衣服縫上細密針腳。時間就在這一針針一線線中不知不覺的流逝,此刻夜已經很深很深了,瞧她前傾著身子,依然在為兒子縫補著衣裳,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么長時間的縫呀縫,中間母親可能會有些什么動作?(揉眼、捶背、擦汗)誰愿意把母親此刻的動作表演出來呢?(動作展示)
t4:看到這位母親細密的針腳和她勞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話要說呢?
(生1:夜很深了,母親還在縫衣,我覺得母親很辛苦,疲勞!;我覺得母親為了孩兒出門能穿上又好又暖的衣服而熬夜,她太疼愛自己的孩子;一針針一線線都是母親對兒子的愛;我讀出了母親對孩子的深情)
t5這細密的針腳透著母親深深的愛,誰能把這句話讀好呢?(指名讀,齊讀)
t6此刻媽媽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不知孩子出門是否順利;我把針腳縫的密密的,你一定按時回來的;兒子啊,你能不能早點回來。……)
t7是呀!此刻媽媽的心里是多么盼望兒子能早點回來呀!
出示: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t8:誰能體會此刻孟郊媽媽的心,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好嗎?(試讀、指名讀,齊讀)
師引: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沒有說什么感人的話,卻用針線把自己對兒子的關愛縫進了衣服。這就是(出示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濃濃的感情就融會在詩句中,讓我們一邊朗誦一邊體會。齊讀古詩
學習第二自然段
t1天不知不覺就亮了,一晃眼就是第二天清早了,媽媽早早的起來送兒子上路了
,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話要對兒子說,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學們想一想:這一路母親可能會說什么呢?(相機板書:清早
臨行送別)
出示圖片(村口送別),
交流:(生1:郊兒,出門在外當心著涼;兒呀,在外面要吃好住好,不要舍不得花錢;郊兒,錢要放好,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郊兒,在外要刻苦讀書,爭取考個功名回來;孩子,在外不要交不三不四的朋友,要多寫信回家;孩子,考不上功名也不要緊,記得回家再努力哦;
t4:兒子轉身就要離開了,此刻母親望著兒子,千言萬語只匯成了一句話,那就是出示句子:“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
t5:這句話中包含著母親的不舍和母親的期盼,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
t6:聽了母親的話,詩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的點頭)。
t7:望著母親頭上新生的白發,為什么詩人的眼睛會濕潤了呢?(母親這么大年紀還在為自己操勞,把頭發都染白了,作為兒子心里很感動)。
t8:此時此刻,詩人的心里想到了什么?他會說些什么來和母親告別呢?
(母親,你放心,兒子長大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母親,我一定爭取金榜題名,讓你過個幸福的晚年;母親,我不在你身邊的日子你一定要保重身體……。)
t9:母子倆彼此掛念,多么讓人感動的一幕呀!這里,哪句話也特別能體現詩句意恐遲遲歸的意思?(“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
過渡: 雖然母子倆難舍難分,但千里相送終有一別,于是孟郊穿著母親縫制的衣服,也帶著母親殷殷期望走向遠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結合圖片自讀第三小節。
學習第三自然段
出示圖片
t1:詩人看到了什么?(綠色的小草、和太陽)你覺得小草長得怎么樣?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呢?(相機板書:日出 景 小草 太陽)
t2:
小草為什么能長的這樣生機勃勃呢?(有太陽的照耀)相機出示:太陽出來了,路邊的小草更顯得生機勃勃。強調詞語“生機勃勃”
小草生機盎然的樣子你能讀出來嗎。屏顯句子 指名讀
t3:看著沐浴著陽光的小草,孟郊想了什么?
出示: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
t4:這是一個什么句子,你能換個說法表達它的意思嗎?(母親的慈愛,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
t5:很好!我們來比較一下,兩句話,哪句好?說說為什么?
出示句子
⒈母親的慈愛,不就是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
⒉母親的慈愛,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
生:第一句是陳述句,第二句是反問句,比第一句感情強烈。
t6:詩人為什么說母親的慈愛就像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呢?他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呢?(都讓人感到溫暖)
t7:詩人從什么地方也感受到了母親給予的溫暖?
相機出示句子“孟郊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
t8:這里有兩個表示動作的詞語,你能把動作展示出來嗎?從這兩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詩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同學們真聰明,理解真深刻,能把這句話讀好嗎?練讀、齊讀體會
t9:沐浴著陽光的小草能夠報答太陽的恩情嗎?(不能)
出示: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
t10:這句話同學們是怎么理解的?(沐浴著陽光的小草,怎樣報答都報答不完太陽的恩情呀!)
t11:是的,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法報答太陽的恩情,小草唯一能做的就是展露勃勃的生機,讓太陽感到欣慰。詩人由小草無法報答太陽的恩情,也想到了自己。此時,孟郊覺得什么是春天里太陽的光輝?誰是小草呢?(相機板書:情 自己 母親)
t12你覺得哪句話可以用來解釋詩句(出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的意思呢?請你把它劃出來。
t13:孟郊銘記著媽媽的養育之恩,假如他現在就站在我們面前,他會怎樣讀這首詩?誰愿意當一回詩人。(指名誦讀古詩、. 齊讀古詩)
學習第五自然段
t1: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這一小節告訴了我們什么?你覺得孟郊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從“永遠”“銘記”“50歲”體會詩人對母親的敬愛和懷念之情。)(相機板書 孟郊 銘記)
t2:相信此刻,孟郊母子情深的畫面深深地留在我們心理。現在誰能結合課文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呢?(出示詩句)
t3:這首浸透著濃濃感情的詩,你們愿意把他記在心里嗎?(指導背誦)
t4在座的每個小朋友,都沐浴在深深的母愛中,你想怎樣報答母親的的恩情呢?現在我作為記者來采訪各位?拿話筒:你會怎樣報答母親恩情?(我們要好好學習;我要幫媽媽做家務;我以后一定要做個聽話的好孩子,不再給父母添麻煩)
小朋友說的真好,你們都是有孝心的同學,老師希望同學們和孟郊一樣,能銘記母親的恩情。
二:作業:
1:背誦《游子吟》
2:學了這篇課文,你此時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板書:
母親的恩情-----銘記--------孟郊
夜深 縫補衣裳
清早 臨行送別
日出 景 ---小草----太陽
情 ---自己----母親
《9、母親的恩情》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以講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詩《游子吟》,并提供了相關的背景知識,展現了創作本詩的具體情境。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體會詩人熱愛母親,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著”造句。
3、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準備: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古詩導入:
同學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的古詩,誰來展示一下?學生背古詩,
師:你們真了不起,背了這么多古詩。老師這里也有一首古詩,(出示古詩)一起來讀讀。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簡介詩人
孟郊寫的這首歌頌母愛的詩,真摯感人、流傳千古,在這首詩背后還有一個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想知道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母親的恩情》這一課,齊讀課題。打開書,讀讀課文《母親的恩情》這一課。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詞,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二、初讀
1、生讀課文
2、出示生字詞
師:認識了生字就能更好的理解課文,這些生字誰都認識了?
指名讀、開火車讀、
師:去掉拼音誰還認識它們?齊讀 師評價:這么短的時間就認識生字了,同學們真聰明!
3、師: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誰愿意起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師:其他同學認真聽,在心里跟著默默地再讀一遍,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評價 師評價:你們真能干,這么短的時間就把課文讀通順了,可能有些同學讀得還不熟練,不要著急,在我們下面的學習中可以繼續練習。
師: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這篇課文是寫孟郊的,孟郊寫的游子吟,孟郊的母親很愛他,母親的恩情
三、細讀感悟
你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了母親的恩情?
1、生讀課文
2、出示插圖一:
(孟郊要出遠門了,母親正忙著干什么?)
從圖上你還看懂了什么?
從哪些句子中能看出來? 出示句子:夜深了,一句,理解:夜深了 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對比一針一線) (很細心,很用心,縫的時間很長)母親把深厚的愛都融入到這一針一線中去了,把母親著深厚的愛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讓我們感受到母親的恩情。
省略號的意義
她還會想到什么
出示: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
b.點出:“深、還在、一針針一線線”
c.你覺得母親怎么樣?(很辛苦,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體貼入微)
誰能把這個意思讀出來呢?自由、指名、齊讀
(3)師指圖:你們看,母親一針針一線線縫補得多么認真啊!她的眉頭緊瑣,雙眼充滿了憂郁。此時,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a.指名說說。
b.出示:她一邊縫一邊在想,孩兒這回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指導朗讀:哎,不知道孩兒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呀……這時候母親是一種什么心情?(擔心、擔憂)誰能把母親此時的心情讀出來?指名、齊讀
第二自然段
1.出示插圖二:師口述,深夜,母親為兒子細細地縫補著衣裳。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仔細看圖,母親拉著孟郊的手會對孟郊說些什么?指名讀,這時,她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擔憂、擔心、舍不得有希望孩子有所作為),把母親這種復雜的感情讀出來。應該用一種什么語氣來讀。(用一種期盼、不舍的語氣來讀)母親還會叮囑些什么?請大家自由看圖讀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母親會對孟郊說些什么?
2.指名說,出示:“郊兒,娘天天掛念著你,可要早點兒回來呀!”
(1)自由讀句子,想想:這時,母親的心情怎樣?
(2)交流:她非常舍不得兒子,盼望著兒子早日歸來。
(3)從哪里看出來的呢?點出:天天、 掛念、早點兒
(4)指導讀好這句話:指名、齊讀
3.師: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你能換個詞嗎?他看到母親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想想母親的白發是怎么來的?(是為兒子操心,日夜操勞而來的)想到這,孟郊的雙眼禁不住——(齊)濕潤了。 為什么?(他感受到了母親的愛,體會到了母親的恩情,感激母親為他的操勞。)
4、齊讀第二段
第三自然段
1.出示插圖三:孟郊含淚告別母親出發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小草為什么會長得這么生機勃勃?(因為有了太陽的溫暖。)
這讓孟郊想到了什么呢?讀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看到了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的小草,孟郊想到了母親的慈愛。他為什么會想到母親的慈愛呢?
(1)指名答(……撫摸……注視……心里想……)
(2)指導讀:是啊,這身上的衣裳,這又細又密的針腳,都代表著母親對孟郊的關愛!誰能把孟郊對母親的感激讀出來呢?
2.出示句子,指名讀,此時此刻,孟郊心里在想,齊讀,(注意句子最后的標點符號,了解反問句)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們就象小草,母親就象太陽,母愛就像這春天的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靈,從來不求回報。就象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一樣,我們這些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母親的恩情。)
(太陽把光和熱無私的灑向大地,讓小草茁壯地成長,小草無論如何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作為子女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母愛的陽光下,我們又怎么能報答得了這么深厚的母愛呢?讓我們來聽聽兩個關于母愛的真實的故事。配樂講故事。
聽完了故事,談談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這偉大的母愛確實震撼人心,很多時候我們的身邊的母愛就象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細微的母愛同樣令人感動,想想你從身邊的哪些事中能感受到母愛。生談,師小結。母愛是床頭那杯冷好的開水,是冬夜悄悄掖好的被角,是你生病是焦急的目光,是雨天為你撐開的一把傘。
讓我們包含著對母愛的感動再讀讀此段,指名讀。
第四五段
1師引讀第四五段:孟郊永遠不能忘懷母親的恩情,就在他——50歲那年,寫成了著名小詩——《游子吟》。 介紹孟郊寫詩的背景
2.指名讀《游子吟》 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五、升華延伸
1、每人說一件父母或長輩關心自己的事,說說你該怎樣報答父母或長輩?(尊敬、孝順,聽從他們的教誨……)
2、齊讀《游子吟》
3、指導背誦:自由、同桌互背,指名、齊背
對于春天陽光般深厚博大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呢?
六、作業
回家后為父母做一件或幾件事
《9、母親的恩情》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著”造句。
2、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生字卡片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課文
1、小小格言:世界上任何一種愛都比不上無私的母愛。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媽媽是我們身邊的天使。
2、你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嗎?會唱的一起來唱。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3、小朋友們,我們現在經常用《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來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敬愛,而古代卻與我們不一樣,他們喜歡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好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一篇課文,就寫了古代詩人因為到感受到母親的恩情而寫詩的事。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母親的恩情。教學恩
2、知道“母親的恩情”這個題目的意思嗎?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輕輕打開書,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2、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詞
縫補 報答 撫摸 沐浴 銘記 遲到 生機勃勃
孟郊 針線 濕潤 光輝 永遠 寸草心 恩情 慈愛
a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b去掉拼音讀,齊讀
3、理解長句子
(1)孟郊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里想,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
(2)母親的恩情孟郊永遠銘記在心,在他50周歲那年,寫成了這首著名的小詩《游子吟》。
4、把生字詞和句子帶入課文再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
1、讀了課文,你們明白了什么?
2、再讀課文,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發現課文有什么獨特之處?(介紹文包詩)
五、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補 針 根 撫 摸 報
2、自己先去認讀一下生字的字形和結構,這6個字有什么特點?
5、出示生字卡片
恩 遲 寸 永
4、你記住了哪個字?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5、重點指導書寫摸 報
6、學生描紅,仿寫,完成習字冊
六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孟郊和他的母親,母親對孟郊有怎樣的恩情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母親的恩情》。
第二課時
一、談話,整體感知
1、小朋友,今天,我們談話的題目是母親(板書母親),母親也就是我們親愛的媽媽。媽媽愛你嗎?能舉個例子說說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嗎?
2、是啊,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讓我們深情地呼喚這個平凡而偉大的稱呼——母親(齊讀兩遍)。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母親的恩情》(板書課題,齊讀)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唐帶詩人孟郊就是一個把母親恩情永遠銘記在心的人。在他50歲時,寫了一首著名的小詩《游子吟》,出示詩句,誰能飽含深情地朗讀一下。(指名讀,齊讀)
二、品讀,感悟真情
1、師:短短的一首小詩,字字句句流露出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兒子對母親的感恩,今天,我們進一步來體會這份濃濃的深情。
圖片,問:圖上畫了誰,正在干什么?她縫得怎么樣?
師:課文第一段就描寫了圖上的內容,(出示第一段)自由讀讀這一段,說說哪些詞句讓你感動?
(1)根據交流引導:“一針針一線線”,從這個詞語中感悟到了什么?適時講民間習俗(家里有人出遠門,母親或妻子為出門人做衣服,必須做得針腳細密,要不然出門人歸期就會延遲,母親把一針針一線線密密地縫著,是為了讓兒子早點歸來)你能讀好這個詞語嗎?指名練習朗讀,師評價。
(2)“夜深了”從這個詞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夜深人靜,怎么讀好這個詞語?
(3)你們能把這句句子讀好嗎?指名讀,齊讀。
師:讀得真好。母親把她的愛都一針針一線線地縫到了衣服上。她一邊縫一邊會想什么呢?出示“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①哪位女同學做做孟郊的媽媽,讀好這句話。評價(要讀出擔憂,牽掛之情)②后面有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4)師: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啊,一針一線都凝聚著母親的深情,讓我們用擔心的語氣讀好這一段。(齊讀)
2、過渡:衣服縫好了,這時,天已經亮了。母親把衣服放進孟郊的包袱里,把他送到郊外,母子兩人,依依惜別。
出示圖片,交流: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叮囑的話語有很多很多,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出示: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讀讀這句話,交流,你從這句話中,聽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后師總結:是啊,愛子之深,思子之切,你能通過朗讀體會出來嗎?
聽了母親的話,孟郊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了。什么叫“濕潤”?為什么孟郊的眼睛會濕潤?
師總結:是啊,這是不舍的淚,擔心的淚,愧疚的淚!母親年紀大了,多么需要兒子陪伴在她身邊啊,孟郊卻不得不遠行,誰來讀好這句話,練習朗讀。
師:這真是——出示古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讀了文章,再讀這兩行詩,你懂它的意思了嗎?課文中找找,哪些句子是寫這兩句詩的呢?
師總結:兒子要出遠門了,母親忙著為遠走他鄉的兒子做衣服,針腳縫得又細又密,只怕兒子回家遲了。一邊想象一邊用你的真情去讀好這兩句詩,相信你會讀得更好!(生自由練讀,再指名讀,齊讀)。
過渡:孟郊告別了母親,滿懷著母親的希望和恩情,獨自上路了。你們知道他干什么去嗎?
出示圖,他看到了什么?(當學生說到小草時,出示詞語“生機勃勃”,什么叫生機勃勃?小草為什么會長得這樣生機勃勃?)
引導學生說因為有了陽光雨露的沐浴才會長得如此有生機。
看到此情此景,孟郊不禁寫下了:出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下面老師要來考考小朋友,這兩句詩的意思就在課文的第三段,自己讀讀,說說哪幾句話就是寫這兩句詩的?同捉可以討論討論。
根據交流出示第三段內容,練習朗讀。解釋:“寸草”就是“小草”,“春暉”就是“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思。
師小結:母親的慈愛,就像春天里太陽的光輝。而孟郊,就把自己想象成沐浴著陽光的小草,母親的恩情,是無論如何也報答不完的。孟郊上京趕考,做了一名縣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親接進城。在他50歲時寫了這首著名的小詩《游子吟》,師配樂朗誦。你們也能像老師那樣讀好它嗎?練讀,指名讀,師作恰當評價。
師:這首詩中的母愛是那么平常,又是那么偉大,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游子之心,成了千古傳唱的佳詩。讓我們全體起立,一起來吟誦(集體配樂吟誦)
你們能美美地把它背誦下來嗎?練背。
三、總結,升華情感
師:小朋友,我們都有深愛自己的母親,小草尚且知道用生機勃勃報答太陽的恩情,孟郊把自己對母親的恩情化作了一首著名的小詩。小朋友,你們作為兒女怎樣報答母親的恩情呢?(配樂交流,可以聯系母親節,3。8婦女節,平時等)
是啊,一張小小的卡片,一句溫馨的問候,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都能讓媽媽感到幸福和安慰。(音樂響起)讓我們隨著音樂,唱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我們永遠銘記----(齊讀課題:母親的恩情)全體起立,唱《世上只有媽媽好》(cai音樂,母子圖片。)
四、作業
練一練
(1)母親忙著給孟郊縫補衣裳。(選擇意思)
忙:①事情多,沒空閑。②急速地做。
(2)蜜蜂忙著在花叢中采蜜。
(3)誰忙著干什么?
做一做:
(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誦給媽媽聽。(2)搜集有關母愛的古詩、歌曲、文章,準備下節課交流。
《9、母親的恩情》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母親的恩情(第一課時)
執教 朱麗霞
一、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順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3、 重點解讀課文1至2自然段,學會相關段落的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學重點
1、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
2、 學會有關的生字詞。
三、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順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四、課前準備
《游子吟》詩一首;相關詞語;針線包一個。
五、教學過程
(一)吟誦古詩,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吟誦了幾首詩,真好!知道嗎,中國可是一個詩的國度啊!許多詩人用詩歌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生活,抒發了他們的感受,寫下了那么多的詩,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特別是唐詩,最厲害了!你還見過哪些唐詩,介紹給大家聽聽。
(二)走近《游子吟》
1、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首唐詩,(出示《游子吟》),你見過嗎?什么時候見過的?
2、請你再一次讀讀,然后向大家說說你從詩中讀到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是很明白,想提個問題。
3、學生交流。
4、小結: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在樸實而又簡短的詩句中展露無遺,這就是這首詩的魅力。這首詩千百年來感染了無數游子之心,也成了千古傳唱的佳句,讓我們記住它。
5、吟誦全詩。
(三)走近孟郊
1、你知道這么好的詩是誰寫的?——板書:孟郊,生認讀。
2、你還知道孟郊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3、是什么使他詩興大發,心潮澎湃,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小詩?你想知道更多的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母親的恩情》(電腦出示)。
4、學習生字“恩”,讀好課題。“恩”:前鼻音。恩情——深厚的情誼;恩惠;恩人——對自己有大恩的人;恩師——稱對自己有恩情的師傅或老師。
(四)走進課文,初步感知
1、配樂誦讀,以情動人。請大家打開課本,邊看課文邊聽老師誦讀,想一想,孟郊怎么寫出了這首詩?
2、學生交流。
3、孟郊深深地感受到了母親的慈愛,慈母心,讓孟郊沐浴在母愛的春風里,成長,成人。
4、你們也來讀讀這個故事吧,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
5、檢查詞語朗讀。下面這些詞的讀音和字形要特別注意,看看是否會讀了。(加注拼音,生字用紅色顯示)
縫補 一針針 幾根白發 撫摸 沐浴 報答 遲 寸草春暉
(五)深入閱讀課文1—2節,體會母愛
1、讀課文1—2節,找有關句子朗讀。找找看,孟郊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母親的愛?哪些句子特別看得出來,找到后多讀幾遍,然后來讀給大家聽。
2、交流。學生自由發言,朗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過渡:媽媽為什么一定要給兒子縫衣服啊?(據說,家里有人出遠門,母親或妻子為出門人做衣服,做得針腳細密,出門人就不會晚會來。)
3、針線實踐。
(1)老師示范。
(2)播放《陽關三疊》音樂作為背景,學生嘗試。你想不想來縫縫試試?請大家從課桌里拿出針線包,看看里邊有什么,先找到一根針,從穿針引線開始,把兩塊布縫起來,可要注意安全哦!遇到困難可以舉手,老師會來幫助你。
4、交流感受。向大家說說,你覺得縫衣怎樣,談談你的感受。再和孟郊的母親連起來想一想,你覺得孟郊的媽媽縫衣服怎樣呢?
5、小結:縫衣服可真不容易!孟郊的母親縫的衣服針腳又細又密,就更不容易了!
6、師生同讀課文。
7、“眼睛濕潤了”,為什么呀?(他看到母親的頭上有多了幾根白發,辛勞……)此時此刻的孟郊,他想說——(生自由發言:好好陪媽媽;在外考個好功名,報答媽媽……)然而,他什么也沒說,而是把母親的恩情一直記在心里,在50歲那年,寫下了歌頌母愛的詩——《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六)聯系實際
1、同學們,從小到大,在你的周圍,一定有許多人在關心著你,父母,爺爺奶奶,老師,親戚朋友……你注意過嗎?你感受到了嗎?
2、你想對他們——這些關愛你的人怎樣表達呢?請你寫下來。
3、交流,投影儀下展示。把這些心里話隨時寫下來,就是好句子,把一句句好句子連起來就成了好文章。讓我們從平時的點點滴滴開始積累吧。
(五)總結全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體會了濃濃的母愛,想到了我們周圍關心我們的人,這些都是“恩情”。我們要會感謝這些愛我們的人、關心我們的人,學會感恩。
下一節課,我們將帶著這種情感繼續深入地學習課文的其余部分。
《9、母親的恩情》 篇6
課時目標:
1、能夠讀準15個生字(包括二類字)的讀音,尤其是“恩、根、針”等前鼻音和“孟、縫、銘”等后鼻音;
2、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能夠做到字詞音準、句子通順、古詩有節奏;
3、通過指導閱讀文中三個長句子,學習長句的朗讀方法;
4、通過聯系字形和生活實際,領會“恩情”的意思,并通過初讀課文初步感受母親對孟郊的恩情;
5、能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報”,重點指導 “報、遲、恩”的書寫,正確、美觀地書寫文中10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母親 指導讀準詞語
平時生活中,我們怎么稱呼自己的母親呢?(媽媽)
2、這兒還有一個生詞朋友,板書“恩情”,口述:“恩”上面一個因為的“因”,下面一個“心字底”。前鼻音,誰來讀這個詞,“恩”字中哪個部分最引起你的注意?(大大的心字底) “心”字底與什么有關?(感情)從這樣的心中涌出來的感情一定(很深很大很多很重,師動作引導,順著學生的思路),所以恩情就是一份出示手板(深厚)的感情,齊讀,“恩”還能組成哪些詞?(恩重如山、恩愛、感恩、恩師)
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講的就是母親的恩情,師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遇到生字先讀準拼音,再讀讀生字。
2、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字詞
縫補 針腳 銘記
濕潤 撫摸 沐浴
一根 一針針一線線
分屏出示:
①指讀第一屏,哪個字音特別注意,帶讀
針腳:前后兩針之間的距離,看實物
②指讀第二屏,齊讀
撫摸:誰做做個動作給我看?(輕輕地摸)師示范“撫摸”,老師輕輕撫摸著你的頭,媽媽親切撫摸著你的背,有什么感覺?撫摸表達了對你的愛。
誰還發現這排詞語的小秘密?(相同偏旁的字組成詞或兩個字的意思相近)
③指讀第三屏,齊讀
一根:書上說一根白發,還有一根什么?(針、面條、線、粉絲、火腿腸)你們發現沒有,后面的物品都是長長的。
一根表示只有一個,那么“一針針一線線”是不是也表示一個呢?一針又一針一線又一線,很多很多。
④你們真棒!注意了字的音、形,理解字詞的意思。這么多的生字詞能很快讀嗎?
去拼音讀詞。
4、再讀課文
同學們,請把剛才的生詞帶入課文,自由輕聲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的地方來回多讀幾遍。
(1)檢查朗讀
課文有幾小節?一人讀一小節。其余小朋友仔細聽,把讀不好的地方,讀不準的音,讀不通的句子畫出來做上記號。
(2)點評
5、文中還有一些比較長的句子,讀的時候不太順暢,你有好辦法把它們讀順暢嗎?自己一邊讀一邊想想辦法。
出示句子,生自由讀:匯報讀
6、指導朗讀詩歌
(1)課文中寫的是誰的母親?
出圖:唐代 孟郊
課前很多同學搜集了孟郊的資料,誰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要更多了解作者需要搜集資料,在很多資料中要學習選擇對課文學習最有幫助的資料。)
簡介:他是唐代的詩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和母親相依為命,46歲才考中進士,50歲到江蘇的溧陽當縣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親到溧陽。想起母親對自己的慈愛和關心,50歲的詩人禁不住新潮澎湃,激動地吟出《游子吟》,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吟誦,想看看這首詩嗎?
(2)出示詩歌
“游子”可不是游玩的人,而是離家在外或久居外鄉的人,這里指的就是孟郊;“吟”:吟誦
誰愿意吟誦這首著名的小詩呢?注意讀準字音。
古詩有一定的節奏和韻律,讀的時候特別要注意,老師范讀,生自由讀讀
指名讀
齊讀,這樣讀詩更好聽。
7、孟郊在創作這首詩的背后,還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下節課,在你們劉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塊兒走近這個動人的故事。
三、指導寫字
1、出示10個生字,讀讀,找找字形的特點
2、區別“報”和“抱”
它們倆讀音相同,都是“”,可不太好辨別,怎么辦呢?(區分詞語最好的辦法就是理解它的意思。“抱”用手臂圈住,而“報”呢?說不清楚,向誰請教(字典),出示幻燈片:在字典上它主要指①傳送,比如報告、報信②回答報答③報紙)讀詞
4、指導書寫“報、遲、恩”
報:左窄右寬,注意筆順
遲:寫時捺要托住尺,尺的捺變成長點
恩:上面因小而窄,下面心寬而扁,心臥鉤起筆較細,右下行筆,底部較平,三點中第一、三點在臥鉤左右外側相對,第二點落在豎中線上。
5、學生自主書寫剩余生字。
《9、母親的恩情》 篇7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2、小朋友們,每個人都受到母親的關懷和愛護,不管是古代的人還是現代的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說古代詩人感受母愛而寫詩的事。
二、揭示課題,解題,結合學習題中生字
1、板書課題:母親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認
3、“母親的恩情”這個題目的意思是母親對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老師一邊聽學生的問題一邊輕輕地在題旁打問號。)
三、初讀指導
1、課文有5個自然段請同學們依次寫上序號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4、出示:針注視遲著名寸草言孟郊縫補沐浴生機勃勃了
(1)指名試讀生字詞卡
說說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5、把生字詞帶入課文再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6、指名試讀課文每一節,師生共同糾正
7、比賽讀書
8、對于剛才的問題,你讀懂了什么?
四、教學生字
1、讀讀生字詞
2、今天我們要學“補、針、撫、摸、視、歸”看看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
3、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4、我們在寫這些左右結構的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5、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
1、抄寫今天教的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節
1、指名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從第1、2句你讀懂了什么?(板書:孟郊要出遠門)你知道他母親是怎么做的嗎?(板書:縫衣一針針一線線不知什么時候回來)教學:縫補針線
3、看圖1:請小朋友看看圖再讀讀書說說你又看懂了什么,讀懂了什么?為什么?(從點的油燈可以看出她深夜縫衣,從母親手中的針線和衣服上針腳可以看出一針針地縫著一線線地縫著,從母親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4、看了圖,我們對這段話的意思體會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遠門,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服。這段內容就是寫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1)誰來讀讀這句詩?
(2)誰來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詩?
(3)齊聲讀讀
5、比賽讀第一節: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讀了第一、二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板書:送兒天天掛念早點回來)
教師提示: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以后母親每天要承受掛念兒子、盼望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讀第三、四句話你讀懂了什么?(板書:多了白發眼睛濕潤)從“孟郊看到母親的頭上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親年紀大了,我出門后誰來服侍她?
4、看圖2,誰能說說自己對第二自然段的體會?(看母子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多么難分難舍!他們的深厚親情太感人了)
5、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詩中詩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1)誰能有感情地讀讀
(2)誰能說說“意恐”的意思?
6、這一節寫了孟郊上路,母親送他時依依不舍的情景。齊讀
三、學習第三節
1、出示圖3,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讀第三節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讀,齊讀這句話
這句話中把太陽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4、這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能讀出要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讀這句詩
5、這首詩是孟郊什么時候寫的?齊讀第四節。
6、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指名讀,齊讀。
7、讀了這課文你有什么話想說。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恩遲言寸著”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來記一記。
2、指導寫字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1、抄寫這節課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這首詩的意思和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讀課文
2、《游子吟》這首詩你也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嗎?比賽讀。
二、指導背誦
1、看圖背誦這首詩
2、同座位點背
3、指名讀,齊背。
三、讀《補充閱讀》上的相關文章
四、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補摸針恩
撲漠什思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孟郊著身上的衣服,著那又又的針腳,心里想,母親對我的不就像這?沐浴著的小草,無論怎樣都不了太陽的啊!
3、默寫《游子吟》這首詩。
4、學了這篇課文,你此時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9、母親的恩情》 篇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3個字只識不寫。
重點:識字、寫字。
用具:字卡、教學圖片。
一、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1、同學們,自古以來,人們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就是歌頌母愛的。說的就是唐代詩人孟郊感受母愛而作詩的故事。
2、板書課題,讀題。解題:“恩情”,深厚的情意,恩惠。從題目我們可以看出寫誰的恩情?
3、簡介作者。
二、范讀課文。
三、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圈生字,讀準音,標出小節數。
2、小組討論記憶生字的辦法。
3、指名讀字卡,齊讀。
4、全班交流記憶生字的辦法。
5、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小節,齊讀。
6、齊讀全文。
四、寫字指導
1、學生書空筆順。
2、觀察生字的字形和在格中的位置。
3、指導描紅。
4、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內容:學習課文。
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重點: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用具:字卡、教學圖片。
一、復習
1、認讀字卡。
2、讀詞卡。
過渡:母親的恩情表現在什么地方呢?
二、精讀指導
1、指名讀第一到二小節。
2、讀后你想說什么?
1) 親的恩情表現在她的行動中,出示有關句子(夜深了••••••縫著)。
(1) 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母親的恩情?
(2)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
(3) 從“一針針一線線”一詞你體會到什么?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2)母親的恩情還表現在語言上,出示句子:她望••••••
(1)小朋友們請看圖,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后,母親每天都在掛念兒子,盼望兒子回來。母親的恩情多么感人啊!
(2)誰能說說為什么孟郊看到母親頭上多了幾根白發,眼睛就濕潤了,他會想些什么呢?
1) 出示圖三,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讀課文。
(1)他看到了什么?
(2)他想到了什么?讀有關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出示句子:沐浴著陽光的小草••••••恩情啊!
這一句話說的是什么意思?
3是啊,母親的恩情孟郊永遠銘記在心。
1) 指名讀四、五小節。
2) 這首詩是什么時候寫的?從“50歲”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對母親的敬愛和懷念,作者用吟誦詩歌的方
去贊美母親,就叫《游子吟》。
4) 誰想吟誦這首詩?指名讀。
5) 指導理解詩意。
6) 齊讀全詩。
7) 這首詩中的母愛是那么平常,又那么偉大。千百年來感染了
無數游子之心。這首詩也成了千古傳唱的佳句,讓我們記住它。背誦全詩。
三、指導朗讀全文。
《9、母親的恩情》 篇9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造句。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背誦《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難點: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
教輔資源:掛圖;生字卡片;
研究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
教學時數: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設計
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
一、導入課文
小朋友們,每個人都受到母親的關懷和愛護,不管是古代的人還是現代的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說古代詩人感受母愛而寫詩的事。
二、揭示課題,解題,結合學習題中生字
1、板書課題:母親的恩情
2、“母親的恩情”這個題目的意思是母親對子女深厚的情意
3、老師一邊聽學生的問題一邊輕輕地在題旁打問號。
三、初讀指導
1、課文有5個自然段請同學們依次寫上序號
2、出示詞語:針 注視 遲 著名 寸草 言孟郊 縫補 沐浴 生機勃勃
(1)指名試讀生字詞卡說說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3、把生字詞帶入課文再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4、指名試讀課文每一節,師生共同糾正
四、教學生字
1、讀讀生字詞
2、今天我們要學“補、針、撫、摸、視、歸”看看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
3、老師巡視指導。
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帶讀,開火車讀齊讀
比賽讀書
對于剛才的問題,你讀懂了什么?
你怎樣記住這些字?我們在寫這些左右結構的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學生描紅
《9、母親的恩情》 篇10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31
《母親的恩情》(第二課時)
作者 陸鳳娟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第9課母親的恩情
教材簡析:本文通過敘寫孟郊要出遠門,母親深夜逢衣、天明送別的情景,以及孟郊由小草沐浴太陽光輝而觸景生情,聯想起母親的關懷之意,進而引出他50歲時寫的古詩《游子吟》。全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體描述了詩歌的意境。第四自然段,即古詩《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寫成。本文語言樸實,意境純美,感情真摯。課文所配3幅彩圖,可以形象地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課文和古詩,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應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從而增強對詩句的感受。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朗讀,借文悟詩。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反復朗讀第一至三自然段,結合插圖想象當時的情境,體會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兒子對母親的感激、敬愛之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借文悟詩,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能體會到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能力目標:詩文對照理解古詩的內容,體會詩歌意境,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詩人熱愛母親,不忘母恩的感情。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九課,誰愿意把課題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課題 齊讀課題
過渡:課文里有一首詩,看誰讀得最正確。
二、讀古詩,感知古詩內容。
1.出示古詩,學生自己讀讀古詩。
2.指名學生讀古詩。
師:孟郊怎么會寫下這首古詩的呢?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呢,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讀1—3自然段。
三、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1—3自然段。
2.師:這個小故事里還藏著這首詩的意思呢,現在請大家把課文和詩對照起來讀,看誰能自己從課文中讀懂詩句。你在課文的哪些語句中讀懂的,用橫線把句子劃下來。
3.學生再讀1—3自然段,詩文對照著讀。
四、精讀1、2自然段,體會母親的“恩情”,理解前四行詩
1.出示前四行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2.交流:誰讀懂了這四行,你從故事中的哪兒讀懂的?
3.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裳。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1)引導學生體會母親的“恩情”
師:請同學們在好好地讀讀這一段話,你有什么體會?
生:母親很愛、很關心自己的兒子。
生:母親對兒子有著深深的愛。
師: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母親辛苦一天肯定已經很累了,但是她不顧自己的勞累,夜很深了“還在”縫補兒子的衣裳,我體會到母親很愛自己的兒子。
生:夜很深了,母親本來應該休息了,但是她還在“忙著”縫補兒子的衣裳,由此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深深的愛。
生:母親是“一針針一線線”密密地縫補衣裳,看得出她縫得十分仔細,非常認真,把自己對兒子的深深的愛都縫進了衣裳中了。
師:在孟郊的家鄉有這樣一個習俗,兒子要出遠門,母親為兒子縫衣服的針腳細密,兒子就會早點回家,不然兒子就會遲遲不歸。這一針針一線線縫入的是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和期盼啊!
生:母親一邊縫著衣裳,一邊還在想著兒子這次出門“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母親的心中牽掛著的是兒子,我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深深的愛。
師:讓我們一塊兒來看看這位母親深夜縫衣的情景。
生:學生看多媒體課件中的錄像。
師:假如你就是孟郊,親眼目睹了母親在深夜里一針針一線線密密縫衣裳的情景,此時此刻,你會怎么想?
生:母親真好!
生:母親對我的愛真深啊!
師:母親熬夜逢衣為的是……(兒子),心里時時刻刻牽掛著的還是……(兒子)
師:這么深深的愛,這么濃濃的情,就是——“恩情”,指名有感情地讀好詞語“恩情”。
師: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母親的“恩情”。
生:學生再看錄像,深入感受母親的恩情。
(2).指導朗讀出示的句子
師:現在誰能讀好這一段話,讀出一位母親對子女的深厚情意。
生:指名讀——評議——指名讀——指名讀——齊讀
(注意讀好“還在”、“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
過渡:母親的恩情你還能從哪里體會到呢?請你們自己讀讀第二小節
4.學生自己讀第二小節,自己體會。
5.引導學生交流體會:
生:第二天一大清早,母親親自把孟郊送到村外。聯系上一個自然段母親深夜還沒有休息,現在大清早又不顧勞累親自送到村外,可以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恩情。
師:出示多媒體畫面(送別)。這就是當時母子倆在村外依依惜別的情景。
生: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這是為兒子操勞而增添的呀!母親對兒子的恩情多深哪!
生:母親拉著兒子的衣服舍不得兒子離開,她叫兒子要早點兒回來,體會到母親的恩情。
出示句子:她望著兒子說:“郊兒,你可要早點兒回來呀!”
師:誰能讀好母親的這句話?指名讀 評議 指名讀
師:母子馬上就要分別了,母親還有許許多多的話要對兒子說,她回說些什么呢?
生:郊兒,你一個人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當心生病。
生:郊兒,你遠行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生:郊兒,你可要時常給家里寫信呀,娘會一直盼著你的來信的呀!
生:郊兒,你晚上看書學習不要太熬夜,要當心身體。
師:千言萬語化為了一句話,讓我們再來深情地讀好凝聚著母親全部感情的這一句。
生:齊讀句子。
6.指導朗讀前四行詩句。
師:母親的恩情令孟郊感動,他一直深深地銘記在心不能忘懷,在幾十年后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這四行詩,誰來代孟郊深情地吟一吟
生:指名讀 評議 指名讀 齊讀
五、精讀第三小節,體會孟郊的“感激之情”,理解后兩行詩句。
1.出示多媒體畫面(孟郊遠行路上)
2.師生接讀
師:孟郊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母親,踏上了遠行的路,心里百感交集,這時他看到————學生接讀
師:一路走,一路想,想到母親對自己的恩情,孟郊忍不住深情地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里想——學生接讀
3.后兩行詩你理解了嗎?你從哪兒讀懂的?
出示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交流后出示文字: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
師:請大家好好讀讀這段話,想想: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誰?由太陽的光輝想到了什么?
生:自己讀這段話思考,交流: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自己,由太陽的光輝想到了母親的慈愛。
師:再讀句子,孟郊寫的是小草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其實,他想說的是——(自己報答不了母親的恩情)
師:孟郊對母親充滿了感激,誰能讀好這段話。
生:指名讀 評議 指名讀 齊讀
師:于是,孟郊又充滿深情地寫下了最后兩行詩。
生:有感情地齊讀最后兩行詩。
六、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1. 師:母親的恩情如此深厚,讓孟郊難以忘懷,一生都銘記在心,于是在50歲那年,他寫下了這首詩,表達自己的情懷,讓我們來讀好這首詩。
2.學生自己練讀 指名讀。
3.教師配樂范讀
4.指名讀 指名讀 齊讀
5. 背誦古詩
七、指導書寫古詩中的生字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遲、寸”,指名讀。
2、用課件展示生字的筆順,學生仔細觀察,并跟著書空。
3、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子,并自己嘗試寫一寫。
4、展示學生寫的字,教師相機指導。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XX年太倉市“走進新課程”閱讀教學專題展示活動觀摩課
XX年蘇州市語文青年教師評優課 二等獎
轉載自陸鳳娟的博客
《9、母親的恩情》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掌握一個多音字的讀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小朋友們,每個人都受到母親的關懷和愛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說古代的一位詩人感受母愛而寫詩的事。
二、揭示課題。
1、板書:母親的恩情
2、題目的意思是母親對子女深厚的情誼。
三、初讀指導。
1、課文有5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效果。
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和多音字。
報答不了
指名試讀課文。
四、描紅指導。
1、提示注意點。
2、學生練習描紅。
五、布置作業 。
1、抄寫詞語。見文后練習3。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這首詩。
能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
一、細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孟郊要出遠門,他母親是怎么想的?從哪兒看出母親是在深夜縫衣,從母親手中的針線和衣服上的針腳可以看出一針針一線線地縫。
2、指名讀。
3、這一自然段講了孟郊要出遠門,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服。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母親送兒子,會說些什么?板書:送兒天天掛念早點回來
2、提示: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以后母親每天要承受掛念兒子,盼望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聽了有什么反應呢?他會想些什么呢?(孟郊會想:母親年紀大了,我出門后誰來服侍她?所以傷心得要流淚,眼睛濕潤了)
3、看圖,誰能說說自己對第2自然段內容的體會。
看母子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多么難舍難分!他們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動了。
4、指名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掛圖,問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讀,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陽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這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這兩個動作和想到母親的慈愛有什么關系?
4、這一節寫了孟郊上路時所見所感。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這首詩是孟郊在什么時候寫的?詩題是什么?孟郊為什么要寫詩?(他不能忘記母親的恩情)
2、誰能讀讀《游子吟》。
3、理解詩歌。
二、總結。
這篇課文寫孟郊要出遠門,母親深夜給他縫補衣服,天明送別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歲寫的《游子吟》這首詩,反映詩人不忘母親的恩情。
學生談體會。
三、布置作業 。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背誦,課堂練習。
教學目標 :背誦《游子吟》,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教學準備: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利用板書,引導背誦。
2、分兩個大組,一個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
3、同桌交替背、聽、互評。
4、指名背誦。
三、課堂練習。
1、讀句子,寫話。
各人自讀句子,注意“忙著、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說,再寫下來。
忙著——
看到——
2、比一比,組詞。
補摸恩
撲漠思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孟郊身上的衣服,那又又的針腳,心里想,母親對我的不就像這嗎?沐浴著的小草,無論怎樣都不了太陽的啊!
《9、母親的恩情》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古詩,背誦《游子吟》。了解《游子吟》的意思。
2、通過朗讀抓重點句,體會母親對孟郊的關愛和孟郊對母親恩情的感念。通過反復吟誦,啟發想象,喚起學生對自己母親的感恩,懂得從小要尊敬、孝敬父母。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情讀文、讀詩,背誦古詩《游子吟》。
難點:在關鍵詞、句處反復誦讀,體會、想象,感受母親對孟郊的恩情和孟郊對母親恩情的感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母親的恩情》。孟郊在50歲那年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小詩《游子吟》。(出示)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在這首詩里,孟郊稱自己的母親為——(板書:慈母)
二、潛心讀“事”,會心談“話”感受母親的恩情(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這究竟是一位怎樣的慈母呢?讓我們來看看孟郊要出遠門時母親為他做了些什么。請小朋友們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2、交流:母親為孟郊做了什么呀?
相機板書:縫衣
送兒
3、體會“一針針一線線”
描寫母親縫補衣裳時課文中哪個句子最讓你感動?請你認真讀讀第一自然段,劃出這個句子。
交流出示: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
你為什么覺得感動?
讀讀詞語“一針針一線線”
4、體會母親縫衣時的心情
孟郊的家鄉有一種習俗,家里有人要出遠門時,母親或妻子就要為出門人做衣服。如果針腳越細密,出門人就會越早回來。
兒行前里母擔憂,孟郊母親心里多擔心啊!她想,(出示句子)母親想的只是讓孟郊早點回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省略號)母親還會想些什么呢?你能通過朗讀表達這種擔心嗎?
體會“忙著”。
這一段中還有什么地方令你感動?(出示: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裳。)
難怪孟郊要這樣寫:(指讀)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5、體會母親說的話。
出示句子:郊兒,你可要早點兒回來呀!
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母親對孟郊的一顆什么心?請你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好這句話。
母親的話,孟郊聽懂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齊讀“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里。”
小結:是啊,為兒縫衣,為兒送別,母親為孟郊辛苦操勞,又增添了白發,讓我們齊讀一、二自然段,再來感受一下母親的恩情。
發自內心地讀一讀: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孟郊對母親的感念。
孟郊告別了母親,獨自一人上路了。太陽出來了,路邊的小草——(生接讀)孟郊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他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他發自肺腑地想:(出示句子)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母親的恩情啊!
你能把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改成帶句號的句子嗎?意思不能變。
有了太陽的光輝,小草可以————————
有了母親的慈愛,孩子可以————————
是啊,當你餓了時,媽媽————————
當你渴了時,媽媽—————————
當你生病時,媽媽————————
母親的慈愛就像太陽的光輝一樣溫暖。想起了母愛,我們心里就涌起了一股暖流,讓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個句子。這就是古詩中所說的:(指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想想,報答母親的恩情,我們可以怎么做?
(預設:媽媽渴了時,我可以為媽媽——————
媽媽累了時,我可以為媽媽——————
…………)
母親的恩情我們可以報答,可是我們為母親所做的,跟母親為我們所做的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呢?因為母親的恩情(板書)恩重如山,情深似海。
四、情感遷移,誦讀古詩(學習第五自然段)
1、學習第五自然段。
引讀:正因為母親的恩情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所以母親的恩情孟郊——
出示《游子吟》,讀。
2、情感遷移。
學到這里,我們明白了,原來孟郊母親對他的愛,就體現在縫補衣裳這樣的小事中,就藏在臨別時那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話中。這樣的事,這樣的話,孟郊的母親會做,會說,我們每個人的母親也都會做,會說。看來,詩中的“慈母”不僅寫的是孟郊的母親,他寫的還是我們每人人的母親。想像你母親帶著微笑的慈祥的臉,輕聲地讀一讀這首詩。
感情朗讀這首詩,送給自己的母親。
默默記,指名背,把這首詩送給天下所有的母親。
3、拓展:在你的成長中,你還得到哪些人的恩情?用上“忙著”來說一說。
(預設:在我生病時,——忙著————
下雨天,——-忙著————
每天早晨,——忙著————)
五、作業
1、背誦《游子吟》。
2、搜集有關母愛的古詩、歌曲、名言、短文,和媽媽一起讀一讀,唱一唱。
板書:恩重如山
母親的恩情
情深似海
縫衣
慈母
送兒
《9、母親的恩情》 篇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著”造句。
3、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著”造句。
2、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教具準備:
字卡,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
2、小朋友們,每個人都受到母親的關懷和愛護,不管是古代的人還是現代的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說古代詩人感受母愛而寫詩的事。
二、揭示課題,解題,結合學習題中生字
1、板書課題:母親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認
3、“母親的恩情”這個題目的意思是母親對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老師一邊聽學生的問題一邊輕輕地在題旁打問號。)
三、初讀指導
1、課文有5個自然段請同學們依次寫上序號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和小節號
4、出示:針 注視 遲 著名 寸草 言 孟郊 縫補 沐浴 生機勃勃 了
(1)指名試讀生字詞卡
說說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帶讀,開火車讀 齊讀
5、把生字詞帶入課文再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6、指名試讀課文每一節,師生共同糾正
7、比賽讀書
8、對于剛才的問題,你讀懂了什么?
四、教學生字
1、讀讀生字詞
2、今天我們要學“補、針、撫、摸、視、歸”看看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
3、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4、我們在寫這些左右結構的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5、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
1、抄寫今天教的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著”造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第一節
1、指名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從第1、2句你讀懂了什么?(板
教學過程
書:孟郊要出遠門)你知道他母親是怎么做的嗎?(板書:縫衣 一針針一線線 不知什么時候回來)教學:縫補 針線
3、看圖1:請小朋友看看圖再讀讀書說說你又看懂了什么,讀懂了什么?為什么?(從點的油燈可以看出她深夜縫衣,從母親手中的針線和衣服上針腳可以看出一針針地縫著一線線地縫著,從母親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3、看了圖,我們對這段話的意思體會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遠門,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服。這段內容就是寫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1)誰來讀讀這句詩?
(2)誰來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詩?
(3)齊聲讀讀
5、比賽讀第一節:指名讀 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讀了第一、二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板書:送兒 天天掛念 早點回來)
教師提示: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以后母親每天要承受掛念兒子、盼望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讀第三、四句話你讀懂了什么?(板書:多了白發 眼睛濕潤)從“孟郊看到母親的頭上多了幾根白發,眼睛濕潤”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親年紀大了,我出門后誰來服侍她?
4、看圖2,誰能說說自己對第二自然段的體會?(看母子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多么難分難舍!他們的深厚親情太感人了)
5、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詩中詩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1) 誰能有感情地讀讀
(2) 誰能說說“意恐”的意思?
6、這一節寫了孟郊上路,母親送他時依依不舍的情景。齊讀
教學過程
三、學習第三節
1、出示圖3,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讀第三節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讀,齊讀這句話
這句話中把太陽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4、這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能讀出要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讀這句詩
5、這首詩是孟郊什么時候寫的?齊讀第四節。
6、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指名讀,齊讀。
7、讀了這課文你有什么話想說。
四、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
“恩 遲 言 寸 著”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來記一記。
2、指導寫字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1、抄寫這節課所教的字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讀課文
2、《游子吟》這首詩你也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嗎?比賽讀。
二、指導背誦
1、看圖背誦這首詩
2、同座位點背
3、指名讀,齊背。
三、讀《補充閱讀》上的相關文章
四、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補( )摸( )針( )恩( )
撲( )漠( )什( )思( )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孟郊( )著身上的衣服,( )著那又( )又( )的針腳,心里想,母親對我的( )不就像這( )?沐浴著( )的小草,無論怎樣都( )不了太陽的( )啊!
3、默寫《游子吟》這首詩。
4、學了這篇課文,你此時最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9、母親的恩情》 篇14
作者:yl 發表時間:2004-4-29 閱讀次數:23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掌握一個多音字的讀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小朋友們,每個人都受到母親的關懷和愛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說古代的一位詩人感受母愛而寫詩的事。
二、揭示課題。
1、板書:母親的恩情
2、題目的意思是母親對子女深厚的情誼。
三、初讀指導。
1、課文有5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效果。
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準平翹舌音和多音字。
報答不了
指名試讀課文。
四、描紅指導。
1、提示注意點。
2、學生練習描紅。
五、布置作業 。
1、抄寫詞語。見文后練習3。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這首詩。能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
一、細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孟郊要出遠門,他母親是怎么想的?從哪兒看出母親是在深夜縫衣,從母親手中的針線和衣服上的針腳可以看出一針針一線線地縫。
2、指名讀。
3、這一自然段講了孟郊要出遠門,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服。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母親送兒子,會說些什么?板書:送兒 天天掛念 早點回來
2、提示: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以后母親每天要承受掛念兒子,盼望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聽了有什么反應呢?他會想些什么呢?(孟郊會想:母親年紀大了,我出門后誰來服侍她?所以傷心得要流淚,眼睛濕潤了)
3、看圖,誰能說說自己對第2自然段內容的體會。
看母子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多么難舍難分!他們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動了。
4、指名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掛圖,問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讀,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陽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這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這兩個動作和想到母親的慈愛有什么關系?
4、這一節寫了孟郊上路時所見所感。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這首詩是孟郊在什么時候寫的?詩題是什么?孟郊為什么要寫詩?(他不能忘記母親的恩情)
2、誰能讀讀《游子吟》。
3、理解詩歌。
二、總結。
這篇課文寫孟郊要出遠門,母親深夜給他縫補衣服,天明送別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歲寫的《游子吟》這首詩,反映詩人不忘母親的恩情。
學生談體會。
三、布置作業 。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背誦,課堂練習。
教學目標 :背誦《游子吟》,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教學準備: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利用板書,引導背誦。
2、分兩個大組,一個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
3、同桌交替背、聽、互評。
4、指名背誦。
三、課堂練習。
1、讀句子,寫話。
各人自讀句子,注意“忙著、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說,再寫下來。
忙著——
看到——
2、比一比,組詞。
補( )摸( )恩( )
撲( )漠( )思( )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孟郊( )身上的衣服,( )那又( )又( )的針腳,心里想,母親對我 的( )不就像這( )嗎?
沐浴著( )的小草,無論怎樣都( )不了太陽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