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1》教學建議(精選15篇)
《識字1》教學建議 篇1
一、識字寫字
1、生字的呈現:
在學生交流詞語大意時隨機出現相應的生字(板書、貼生字卡)。
2、生字的識記:
⑴ 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⑵ 小組交流會認的字,并說說識記的方法。
提示:村-寸,用“減一減”的方法;工-功,用“加一加”的方法;彰-障,用“換一換”的方法。
⑶ 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交朋友,為什么?(字詞的運用)
如,我最喜歡和“功”字交朋友,因為只有用功學習,才能把功課學好。
3、識字的鞏固:
⑴ 用開火車的方式,鞏固和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⑵ 看字卡說詞語。如,“寸”──“寸有所長”。
⑶ 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同桌互讀。
4、寫字指導:
本課八個要寫的字中,有六個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要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觀察、分析字形,運用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把字寫規范,寫美觀。
補:第四、五兩筆要短,右邊不過豎中線,左邊不要寫成。
拔:左窄右寬,捺要舒展,右邊不要寫成“發”。
所:左邊的筆順是。
助、功:右邊都是“力”字,“橫折鉤”的“折”筆要往左斜,不能寫垂直。
二、朗讀感悟
1、自讀,要求讀準確,讀通順。朗讀成語時,要注意咬字吐字。本課平、翹舌音的字較多,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2、師生對讀。老師讀前一個詞語,學生對后一個詞語。
3、生生對讀。一人讀一個詞語,或一人讀一節,互相正音。
4、齊讀,指導讀出韻味。注意體會韻腳的讀音:長-彰;天-山;功-成。
5、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讀了這些詞語明白了什么。
三、實踐活動
1、讀成語故事,積累幾個喜歡的成語。
2、把本課的成語和自己在課外找的成語做成卡片,互相交流。
四、教學設計舉例
1、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聽老師或同學講《拔苗助長》的故事,揭示課題。
教師簡介成語的特點。(如,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的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像“后來居上”。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2、初步朗讀課文,邊讀邊想想成語的意思:
⑴ 出示“識字4”中的成語。
⑵ 聽示范朗讀。
⑶ 學生自己朗讀,讀準字音。
3、資料交流:
課前布置預習,查找資料或請教父母,了解成語大意或故事內容。
⑴ 學生自愿上臺交流。
我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我能講這個故事……
⑵ 請聽的同學說說,聽了同學的介紹,自己知道了什么。
4、讀詞識字:
⑴ 自由朗讀,不會的字看書上的注音拼讀。
⑵ 自愿讀,師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聲調。
⑶ 出示字卡,學生認讀。
⑷ 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⑸ 指導讀全文,讀出韻味,鞏固認字。
5、課外閱讀指導:
⑴ 讀本組后面的課文,想一想,課文與本課哪個詞語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⑵ 找成語故事讀一讀,積累幾個你喜歡的成語。
五、資料袋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尺比寸長,但運用的場合不同,尺有顯得短的時候,寸也有顯得長的時候。比喻每個人或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出自《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2、坐井觀天: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見識有限,眼光短淺。出自《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管中窺豹:
管,竹管;窺,從孔隙中看。從竹管孔中看豹,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4、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障,遮擋。一片小小的樹葉擋住了眼睛,就看不見遠處高大的泰山。比喻被眼前細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或全體。
5、相得益彰:
相得,互相配合、映襯;益,更加;彰,顯著。原指君臣之間相互配合更能發揮各自特長。后泛指兩者之間互相映襯,更能顯示各自的長處和優點。出自漢代王褒《圣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彰。”
6、拔苗助長:
把禾苗拔高,幫助它生長。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這是個寓言故事,說明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7、瓜熟蒂落:
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比喻條件或時機成熟,事情自然就會成功。出自宋代張君房《云芨七簽》:“瓜熟蒂落,啐啄同時。”
8、水到渠成:
渠,溝渠。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出自宋代蘇軾《答秦太虛書》:“水到渠成,不須慮。”
《識字1》教學建議 篇2
一、識字寫字
1、生活引路:
引導學生調動生活積累,聯系生活實際識字,如,沙漠、富貴竹、煤炭。
2、在詞中認字:
仇、恨、荒、漠、炭、火、貧、窮、富、裕、饑、餓、索道、奉獻、永遠。
可以讓學生用生字組詞,看誰組得多,看誰記得快。
3、形象意義識字:
示例:漠:沒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
饑:吃了幾粒飯,自然感到饑餓。
富:一個人住一間大房子,還有許多田地。
4、鞏固生字:
⑴ 在朗讀課文中鞏固識字。
⑵ 舉行搶答賽:
利用反義詞詞義相反的特點,讓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以搶答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快速反應能力。
5、寫字指導:
⑴ 教師示范板書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鼓勵發現每個字的書寫特點。
⑵ 學生自主分析,發現生字的書寫特點,并上臺或在本子上試寫,教師及時指導、糾正,并進行個別輔導。本課有三個字是學生容易寫錯的,應該提醒學生注意:一個是“丑”,不能把中間的橫寫成點;一個是“暖”,右邊不是“愛”字;還有一個是“貧”,上面是分不是今,下面是貝不是見。
⑶ 把字寫美觀的指導,可以把重點放在食字旁的書寫上。寫好食字旁要注意兩點:一是橫鉤的橫不能長;二是豎提的起筆處應該離橫鉤遠一點。
二、朗讀感悟
1、邊讀邊想:哪些行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惡的?哪些是真誠的?哪些是虛假的?
2、示范朗讀或指名讓讀得好的學生讀,其他同學模仿、體會讀,引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韻律感。
3、讓學生說說從本課中體會到什么,或者提出不懂的問題。對“冷漠、熱忱、雪中送炭、饑寒、溫飽”等較難懂的詞語,可適當做點解釋。
4、誦讀積累:
⑴ 鼓勵學生把本課背下來。
⑵ 讀讀記記課后詞語,并寫一寫會寫的詞語。
三、實踐活動
1、把學過(含上學期)的對子背給父母或其他長輩聽。也可以請長輩再教你幾個對子。
2、找一些由意思相反、相對的字構成的詞語,如,冷暖、開關、多少、出入。
四、資料袋
1、對聯:
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分為春聯、喜聯、壽聯、挽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如諧趣聯)等類型。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哪種對聯,使用哪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
2、《笠翁對韻》選讀: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
晨對午,夏對冬。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垂釣客,荷鋤翁。仙鶴對神龍。
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鐘。
奇對偶,只對雙。大海對長江。金盤對玉盞,寶燭對銀。
泉對石,干對枝。吹竹對彈絲。山亭對水榭,鸚鵡對鸕鶿。國色對仙姿。晚霞明似錦,春雨細如絲。
《識字1》教學建議 篇3
一、識字寫字
本課要認的字中,“鋼、琴、喂、航”由于受方言的干擾,學生不容易讀準。教學中,教師要借助拼音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彈”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án”。
生字的呈現,可以先出現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讀準詞語的基礎上,再認讀生字。要鼓勵學生運用了解的漢字構字特點以及自己積累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自讀課文,勾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圖文對照,熟讀詞語;動手動腦,記憶字形。
在學生充分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匯報、“小老師”領學等形式進行反饋和正音、辨形。可讓學生從“戲、航、琴、鋼、彈、養”這幾個字中,自由選擇自己有把握的字、感興趣的字進行口頭組詞語的練習。
可用“猜字”、“鼓掌傳字”等游戲方式進行鞏固練習,激發學習興趣。
“胡、戲、棋、鋼、彈、琴、養”這七個字是本課既要求會認也要求會寫的字,教師可在指導讀詞語的基礎上,抽出來指導書寫。“琴”字要強調下面是“今”,不是“令”。“胡、戲、棋、鋼、觀、彈”等左右結構的字,要引導學生注意字的間架結構,仔細觀察左右兩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體會漢字的造型美。
二、朗讀感悟
本課的詞語,表現的是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學生均有所感知。有的可能對文藝了解多些,有的可能對科技了解多些,有的可能對動物飼養了解多些,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向同學介紹自己所熟悉的活動與樂趣。學生體驗不到的,可借助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加以了解。
要將看圖和讀詞語結合起來,朗讀詞語時在頭腦中要形成畫面。可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節奏讀出課文的韻味,如,×—×—×(練—書—法),×—(練—書法),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受學校生活的美好。
三、實踐活動
1、課后練習中的“讀讀說說”是擴展詞語的練習。要求學生仿照例子,用“戲、航、琴、鋼、彈、養”口頭組詞。
2、游戲“快樂傳真”。表演者可選擇最熟悉的一項活動,用動作表現出來,請同學猜。猜對了,可以向表演者提有關這項活動的問題;猜錯了,必須回答表演者有關這項活動的提問。
3、模仿本課,結合學校生活實際,編寫“校園活動三字歌”。
4、學唱一段京戲或其他地方戲。可以找錄音帶或vcd跟著學,也可以向別人請教。
四、資料袋
1、本課幾個藝術術語簡介:
書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按字體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楷書常見的有歐體、顏體、柳體。
二胡:弦樂器。又名胡琴。音色剛柔多變,既能演奏柔美、委婉的曲調,也能演奏跳躍、有力的旋律。
京戲:我國戲曲的主要劇種之一,是我國的國粹。流行地區很廣。清代中葉由徽漢等劇種進入北京后演變而成。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故又稱皮黃戲。
2、根據本課詞語編寫的兒歌:
下象棋,練書法,畫圖畫,比比誰的本領大;
彈鋼琴,拉二胡,唱京戲,暢游文藝小天地;
栽花草,喂鴿子,養金魚,探索自然小秘密;
做航模,學電腦,觀天氣,從小立志學科技;
愛生活,講科學,求創意,興趣廣泛展才藝。
《識字1》教學建議 篇4
教學本課,可按照“主動學習”的策略,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培養積累詞語的習慣。
一、識字寫字
識字課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在教學環節設計和時間安排上,要突出這個重點。
在引導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應倡導自主識字,注意在生活中識字。比如,讓學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過程中自主識字;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自己去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并記下來,用學到的詞語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識字不能孤立地進行,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在反復朗讀中識字,在積累詞語中識字。
要求認識的字要在多次復現中鞏固。在認讀時,要注意提醒學生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登、翠、爽、壯”。在學生認識后應采取多種方式來反饋、鞏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戲、聽寫、閱讀補充的短小兒歌等。
要注意引導學生找出要求寫的字的規律,根據規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別在于“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在學生記住了要求寫的十個字后,再指導學生寫字。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重視教師范寫的作用。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二、朗讀感悟
朗讀在本課教學中既有助于學生記住生字,又有助于積累詞語和感悟秋天的美好。朗讀的方式要多樣,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確,要有層次性。
可先讓學生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如,先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再邊讀邊想象,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最后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教師可通過聲情并茂的范讀把學生帶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識字于朗讀,以朗讀促識字。
可讓學生自主讀“我會讀”中的詞語,以體現自主學習。可讓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描繪秋天的景色,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
三、實踐活動
“慶豐收”: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農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四、資料袋
關于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 春種秋收 春蘭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 秋風蕭瑟 秋雨綿綿 秋收 立秋 中秋節
《識字1》教學建議 篇5
一、識字寫字
1、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識字。比如,各地學生可以結合當地地名認識“州(廣州、蘭州、蘇州)、川(四川、銀川)、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峽(三峽、劉家峽)”。再如,通過“、人民路、人民公園、人民小學”等人名、路名,公園、學校名,認識“民”字。
2、第三句“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中有五個生字,可讓學生在讀這一句時集中認讀和識記。
3、讓學生通過生字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如,申──神、勇──涌、鳥──島、夾──峽、寫──與、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過對“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來理解。
4、根據課文內容自編韻語,鞏固識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
黃河長江,奔涌不息;
祖國寶島臺灣,隔海相望;
中華民族,奮發圖強。
5、寫字指導:
⑴ 鞏固音、形:
本課要寫的字中涉及平翹舌音的較多,如川(chuān)、州(zhōu)、爭(zhēng)、族(zú)。建議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與”字是三筆寫成,“族”字是左右結構,這些都要提醒學生注意。
⑵ 觀察發現:
相似的字:川、州。
難寫的字:民、族。
⑶ 重點講解:
夕:撇不宜長,“ ”的橫要短,撇要長。
川:撇要寫成“豎撇”,中豎應稍短,右豎要長。
民:字形特點上窄下寬,豎提要直,斜鉤要呈弓形,盡量舒展。
二、朗讀感悟
朗讀本課,可以誦讀為主。讓學生以洪亮的聲音,自豪的語氣,奮發的姿態,反復誦讀。讀第三句“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可用低緩、深情的聲音,表現寶島未歸的遺憾和盼望祖國統一的心愿。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可讓學生自由說說從每一句三字經中,讀出了什么,體會到什么。比如,從第一、二句中讀出祖國山河壯美、風景如畫;從第三句中讀出祖國寶島臺灣與大陸是一家,兩岸人民盼望著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從第四句中讀出各族人民正在齊心協力,奮發向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課文的內容只需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大致說說,不要一句一句地講解。中華民族的情況,黃河、長江、長城、珠峰、中國臺灣等地理名詞,可讓學生在課前了解一下,教學時調動學生的已有知識,讓他們自己說說,教師也可以適當予以點撥。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時,可結合課后“讀讀認認”中的圖畫和詞語,讓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
三、實踐活動
少數民族知識知多少。
搜集少數民族的服飾、房屋、節日、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圖片或文字資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學們搜集的資料分類整理,在學習園地或板報上辦個專欄。
四、資料袋
1、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名稱:
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yí)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dòng)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dǎi)族、黎族、傈僳(lì sù)族、佤(wǎ)族、畬(shē)族、高山族、拉祜(hù)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wò)爾族、仫(mù)佬族、羌(qiāng)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gē)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luò)巴族、基諾族。(具體分布地域見《新華字典》附錄。)
2、祖國名稱的來歷:
我們偉大的祖國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
據說約在公元前21世紀時,夏后氏族首領禹的兒子啟,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后經夏、商、周三個王朝,逐漸形成華夏民族。到春秋時期,中原各國開始自稱“華夏”、“諸華”、“諸夏”。后來,人們就用“華夏”來作為中國的別稱,稱中國人為華人。
我們的祖國稱為“中國”,大約是在商代。按照當時的觀念,“商”是位于東、西、南、北四土之中的國土。周朝也把京師或中原地區稱為中國。
我們的祖國還有一些別稱。傳說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國劃為九州,并指點名山、大川作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稱中國為“九州”。
《識字1》教學建議 篇6
一、識字寫字
1、認識生字:
先在初讀“拍手歌”的過程中初步感知生字,大致了解讀音,然后在逐句細讀的過程中重點指導,讓學生記住讀音。提示:“牢”和“鸝”的聲母是邊音;“錦”的韻母是前鼻音,“鷹”和“靈”的韻母是后鼻音;“護”不能讀成“fù”。在指導學生熟讀“拍手歌”、感知內容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進行復現鞏固。還可以用生字組詞語的方法幫助理解字義。
2、指導寫字:
“叢、牢、護”三個字既要認讀又要書寫,可以結合生字的認讀,將讀寫結合起來。“物、雞、貓”筆畫多,不容易寫好,要重點指導。注意提示:“牛”的第三筆不是豎鉤;“雞”的第二筆是“點”,最后一筆“橫”,要寫長一些。
3、課后做組詞練習。課后的“我會填”,是分辨字形相近、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目的是區別字義。可先讓學生讀一讀,說說每組字有什么不同,再自主組詞、填空、訂正。
二、朗讀感悟
本課是一首“拍手歌”,篇幅短小。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讀感知,讀準字音(可圈出要求認識的生字),讀通句子,然后通過范讀、指名讀、分組讀、齊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把課文讀熟,最后同桌邊拍手邊背誦,能背幾句就背幾句。
“拍手歌”一般都有兩大特點:一是押韻,二是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指導朗讀時要充分利用這兩個特點讓學生讀得流暢,讀出節奏感來。
可分層次進行背誦訓練,如,將學生按背記能力的強弱組成對子(強對強,弱對弱)進行拍手背誦,強的從一拍到十,弱的只要從一拍到五或自己靈活掌握。
三、實踐活動
1、根據課后學習伙伴的話,讓學生說說講衛生的拍手歌。可讓學生自由選擇合作伙伴,自編、自演。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自編拍手歌。編好之后讀一讀,演一演,教師再選擇編得好的在全班表演。
四、資料袋
1、錦雞:
形狀與雉(野雞、山雞)相似,雄的頭上有金色的冠毛,頸橙黃色,背暗綠色,雜有紫色,尾巴很長。雌的羽毛暗褐色,可飼養供玩賞。
2、雄鷹:
雄性的鷹,上嘴呈鉤形,頸短,腳部有長毛,足趾有長而銳利的爪。性兇猛,捕食小獸及其他鳥類。
3、黃鸝:
身體黃色,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嘴淡紅色。叫的聲音很好聽,吃森林中的害蟲,對林業有益。也叫倉鳥庚鳥或黃鶯。
4、百靈:
比麻雀大,羽毛茶褐色,有白色斑點。飛得很高,能發出多種叫聲,吃害蟲,對農業有益。
《識字1》教學建議 篇7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⑴ 制作字卡。字卡的形狀可以多種多樣,可按照學生的心愿和想象而定,如,“衛星”、“軍艦”、“飛船”、“火箭”。
⑵ 合作學習,自主記憶。
本課9個要認的字中,字形比較復雜的有“填、嫦、娥、載、箭”五個字,但由于學生已經認識了“真、常、我、栽、前”等字,這幾個也就變得相對簡單了。教學中,教師可以復習熟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學生字,學生自然會發現生字與熟字的內在聯系,如,“土、真-填;女、常-嫦;竹、前-箭;栽-載”。“射、嫦、宙”是翹舌音,“載”字是多音字,在本課都讀第四聲,要提醒學生注意。
2、寫字:
“衛、宇、宙”三個字是本課既要會認又要會寫的字,可以在指導學生認讀的同時進行書寫指導。重點指導“寶蓋兒”和“舟字旁”。寶蓋兒的第三筆不要寫成橫折鉤。可以把“舟字旁”和“舟”字進行比較,讓學生發現:橫變成提,且右邊不出頭,筆順是舟。
二、朗讀感悟
本課盡管只有八個詞語,但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其內容理解有較大難度。這就需要師生在教學前做好準備。
1、準備一些有關人造衛星、航空母艦、宇宙飛船、運載火箭的資料,如圖片、文字介紹、音像材料。可以張貼讓學生欣賞,也可以播放讓學生觀看。
2、發動學生搜集有關人造衛星等高科技方面的圖片,以備交流。
3、準備(最好發動學生)一些中華古代神話傳說的書籍或音像資料讓學生觀賞。
4、布置學生向別人打聽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
有了以上準備,教學中,就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
1、小組內互相講述四個神話故事,每組推選一個“故事大王”上臺講述,并領著大家讀所講述的詞語。
2、小組內交流自己找到的衛星、飛船、火箭等圖片。
3、分別出示人造衛星、航空母艦、宇宙飛船、運載火箭的圖片(最好是課件),隨相出示相應的詞語讓學生認讀。
4、引導學生將傳說與現代科技對比,從而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5、指導朗讀。朗讀時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適當引導學生讀出韻律美。
三、實踐活動
1、課前指導學生搜集衛星、飛船圖片,閱讀有關神話故事的書籍。
2、課后請學生八個詞語中選擇一個畫一幅畫,并寫上詞語。
《識字1》教學建議 篇8
教學目標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萬、丁、齊、冬、百”。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小朋友,春天馬上就要到了,大家喜歡春天嗎?(喜歡)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入春天,一起去欣賞春天的美麗景色好嗎?
2.昨天咱們留了一個作業,請把你畫眼睛里的春天畫下來,并寫上你喜歡的描寫春天的一個詞,一句話或者一首兒歌,都帶來了嗎?(抽幾份學生的作業在大背頭上展示)
二、欣賞學生作品,引導進入情境:昨天咱們留了一個預習作業,請你畫一幅有關春天的圖畫,并寫上你喜歡的描寫春天的一個詞,一句話或者一首兒歌,或是搜集一些春天的圖片或照片等。這是咱們班一部分同學完成的,咱們來欣賞一下。
他喜歡的一句話是:
他喜歡的詞語是:
下面的小朋友把你的畫介紹給同位,把你喜歡的詞語、句子、兒歌讀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三、學習新課:
(一)引入字詞:老師把小朋友喜歡的詞語呀都搜集在一起了,想認識一下嗎?請看大屏幕。
wàn wù fù sū liǔ shù bǎi huā zhēng míng
萬 物 復 蘇 柳 樹 百 花 爭 鳴
bīng xuě róng huà quán shui dīng dōng yīng gē yàn wuē
冰 雪 融 化 泉 水 丁 冬 鶯 歌 燕 舞
小朋友們,其中哪些詞語你會讀了?先小聲讀一讀。再把你認識的讀給大家聽?
(二)學生自讀:你會讀哪些詞語就讀出來好嗎?
(三)探究認字方法:真了不起,還沒學呢,這些詞都會讀了。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呢?
家庭中:從書上、電視上等生活中學習生字,處處留心。
課堂上:看拼音、問同學、請教老師。
(四)合作學習,自學生字:請小朋友互相幫助,先向你同組的同學匯報你認識了哪些字,不認識的,請別的小朋友來幫忙。
(反饋自學情況l下面我請3個小朋友合作來讀一讀。
1.一個小朋友讀一排(找兩組小朋友讀)。
2.把書合上,老師這里的字沒標拼音,你會讀嗎?自己小聲音讀一讀、開火車讀。
3.這些字變成了紅色是我們要認讀的,誰能讀?(去掉個別字)
萬 復 蘇 柳 歌 舞 冰 泉 丁 百 爭 鳴
4.出示兒歌:(看來難不倒大家,現在變變位置,看你會讀嗎?)
春回大地 萬物復蘇
柳綠花紅 鶯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齊放 百鳥爭鳴
(五)簡單釋詞:小朋友,有哪些詞不懂嗎?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百鳥爭鳴:(全班每人模仿一種小鳥的叫聲。)
萬物復蘇:
1.冬天過去了,又一年春天來到了,請小朋友注意看:
2.課件或掛圖畫面:柳樹發芽了、小花開放了、黃鶯在枝頭唱歌、燕子在空中跳舞,冰雪融化了,泉水丁冬丁冬的,所有的花都開了,許多鳥兒在枝頭鳴叫。
3.小朋友們剛才所看到的這就叫“復蘇”。你能用自己的話或書上的詞來說什么叫復蘇嗎?
(所有的動物、植物都蘇醒了。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齊放、百鳥爭鳴這就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六)朗讀課文:春天這么美,讓我們走進春天,美美地讀一讀吧!
四、鞏固練習:
(一)看圖讀生字
(二)下面的詞語中哪些是描寫春天的詞語呢?對點頭,錯搖頭
出示大屏幕:春暖花開、瓜果遍地、百花盛開、春光明媚、秋高氣爽
春風拂面、烈日炎炎、天寒地凍
(三)出示掛圖,讓學生把與畫面相配的詞語貼上。
五、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萬、丁、百
1.這三個字都有一個長橫,長橫要稍微鼓一些,第二筆都是從豎中線起筆。
2.齊字的撇捺要伸展開,撇有鋒,捺有腳。
3.學生在本子上開始練習。
《識字1》教學建議 篇9
教學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2. 認識9種筆畫,懂得筆畫是漢字的基本組成部分。
3.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一截可以曲折的有韌性的膠線。
【課堂實錄】
第一課 時
一、由數字引入數字
師:(出示10個阿拉伯數字。)同學們,你們認識10個數字嗎?
生:認識。(紛紛報數字。)
師:(出示本課10個生字。)我們中國有專門的漢字來表示這10個數字,你們認識嗎?你在哪兒認識的?
生:(認讀生字。介紹認識途徑。)
【點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識,點撥課外認字的途徑,鼓勵他們學會利用母語環境資源盡早、盡多的識字。
師:我們古人很聰明,還用這十個數字寫出了一首優美的小詩呢!想讀嗎?
生:(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二、朗讀古詩,感受詩意,學習生字
師:(出示古詩。)讀詩的時候要注意,認識的字就看著字讀,不認識的字就先讀讀上面的拼音,再讀讀字。看誰的眼睛最靈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讀準。
【點評】在最初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時,一定要細致引導。對學生來說,通過聽磁帶、聽別人讀而記住古詩并不難,難的是讓他真正做到口、眼、心等多種器官的協調工作。因此,這樣一種讀書習慣從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要注意培養。
生:(認真讀書。老師巡視,個別輔導。)
師:同學們剛才讀得很認真,手端端正正地拿著書,眼睛看著文字。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一位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字音讀準了沒有。
生一:(大聲朗讀。)
師:剛才幾位同學讀得都不錯,字音讀準了。特別是這幾個字,容易讀錯,來,請這幾位同學做小老師,再帶大家讀一讀。
生二:(隨著老師點出的一些平、翹舌音字,前、后鼻音字,帶全班同學讀。)
師:字音讀準了。大體意思懂嗎?你們再把古詩連起來讀讀,看看還有哪兒不懂的?看看圖,問問同桌,討論討論。
生:(認真讀書,交流討論。)
師: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嗎?
生三:什么是“煙村”?
生四:我知道,就是冒煙的村子。
生五:我去過農村外婆家,他們那兒房子有煙囪,燒飯的時候煙就從煙囪里冒出來了。
師:是啊,燒飯的時候,煙從各家的煙囪里冒出來,聞一聞,空氣里仿佛有飯菜的香味呢!誰愿意再來讀讀這行詩句?
【點評】在學生自己質疑問難、互相交流體驗的基礎上,教師形象生動的點評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
生五:(朗讀詩句。)
師:讀得讓我們感覺到了這個村莊的寧靜。(指插圖。)我們看那邊幾座亭臺樓閣高高低低點綴在山野之間,這邊盛開著一大片鮮艷的桃花,多美啊,誰來讀讀全詩?(師播放青爾。)
二、復習生字,學習筆畫
師:這課學的生字都認識了嗎?(出示生字卡片。)我們“開火車”來讀。
生:(讀生字。)
師:如果把漢字看成一座座形象各異的小房子的話,那么構成漢字小房子的磚頭就是筆畫。(出示筆畫“點”。)這個筆畫叫什么?猜猜看?
生:點。
師:(出示“雨點”圖。)看,這個筆畫“點”像什么?
生:像雨點!(表情又驚又喜。)
師:還像什么呢?
生七:像瓜子!
生八:像水滴!
師:小雨點頭尖肚子圓,看老師寫“點”。你們寫兩個試試。
生:(專心寫“點”。)
【點評】用形象來教學生記住筆畫的形,與利用表音表義圖學習拼音字母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掌握了學生學習的機制,教學方法上可以有多種創新。這里教師用恰當的形象將一般的符號引入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師利用“笛子”、“樹干”、“竹葉”、“孔雀”等形象幫助學生學習筆畫“橫”、“豎”、“撇”、“捺”,鼓勵學生想象這些筆畫還像什么。再讓學生寫寫這些筆畫。)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下面老師要變個魔術。(學生睜圓了眼睛。)看,這是什么?(拿出膠線擺成“豎”。)
生:豎。
師:看好,要變了!(老師彎折膠線,成“豎彎”。)這是什么筆畫,猜猜看!
生:豎彎!豎彎!(興奮地喊起來。)
【點評】通過操作、變形,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簡單筆畫的基礎上掌握較復雜筆畫,既有利于學生記住筆畫名稱,又有利于學生形成這些復雜筆畫是一筆寫成的概念。
(教師繼續利用膠線在筆畫“橫、豎”基礎上,彎折變化出筆畫“橫折”、“豎彎鉤”、“橫折彎鉤”,讓學生記名稱,并寫寫筆畫。因為是第一次寫漢字筆畫,教師要注意范寫,讓學生感受筆畫書寫時的起筆、運筆和收筆。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充分利用習字冊描紅和臨寫。)
第二課 時
一、學生朗讀背誦課文
二、教師引導學生復習鞏固生字
1.學生認讀生字。
2.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利用筆畫、形象、生活經驗來記生字。如“六”,可引導學生擺個造型,使學生感受到“點”像小孩頭,“橫”像伸開的手臂,“撇”、“點”像叉開的雙腳。記“十”可問學生,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見過“十”?)
3.教師播放音樂,讓學生調整呼吸,放松手指,開始寫字。因為第一次開始寫漢字,教師可加強范寫,特別是對較難的字如“四”、“五”等要注意范寫。要保證學生充足的寫字時間。引導學生描一個,臨一個之后,要自己對照一下范字。
三、延伸拓展,課內外遷移
1.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有關數字的兒歌、故事。
2.教師請會唱的學生帶大家一起表演唱《數蛤蟆》。(孩子們大多在幼兒園學過的。)
3.教師啟發學生自己看圖編編數字兒歌,比如看看數學課本上有許多跟數字有關的插圖,可以試著編編兒歌。
《識字1》教學建議 篇10
教學目標 :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讀。
三、朗讀感悟。
1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 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 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 學生邊讀邊想象,聯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 多種形式讀。
(1)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3)自由讀給喜歡的小伙伴聽。
四、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3 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
五、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卡片游戲《找朋友》。
六、在寫中鞏固識字
1 認讀字音。
2 根據規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別在于“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
3 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4 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5 師范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6 學生練習。
七、實踐活動
“慶豐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農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關于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節
《識字1》教學建議 篇1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2個詞語,能夠掌握并運用。
2、將語言文字轉化為圖像,進一步理解文中的意境,從而體會秋天的美景。
3、正確書寫“宜”“實”“色”“谷”“金”等10個生字,要求書寫工整。
4、積累詞匯并鞏固生字。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課下仔細觀察秋的變化,搜集關于秋天的詞匯和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一年有哪些季節?(春夏秋冬)(播放課件)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畫面。說說是哪個季節的景象?(秋天)說說從哪兒看出是秋天?(紅紅的楓葉成熟的稻谷高高的天空大雁南飛)
師:秋天不光是景色美,還有許多描寫秋天的美詞呢!咱們趕緊去和他們打打招呼。
[學生在一年級時,學了《四季》一文,對每個季節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樣導入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識字
1、聽老師范讀文中的詞語。
2、學生試讀,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
3、師:出示生字卡片céng dēng rán cuì shuǎng zhuàng dié yí jìn gǔ huá
層登染翠爽壯疊宜盡谷華
4、學生試讀。
5、指名讀。師提醒注意平、翹舌,前、后鼻音
6、開火車讀。
[識字教學低年級教學的重要任務,孩子們的記憶力較差,易忘記。教師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的讀,加深學生的記憶。]
二、反復朗讀,讀中感悟
1、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2、學生自由讀。分組比賽讀。開火車讀。
[寓識字于朗讀,以朗讀促識字。]
3、將學生分成三組,分別讀文中的三組詞語。要求:該組在讀時其余組思考描寫了秋天的什么景象?(景色迷人自然變化豐收時節)
4、女同學讀,男同學想:看到什么畫面?男同學讀,女同學想:看到什么畫面?
5、老師聲情并茂地讀,學生邊聽邊聯系大自然實際想畫面,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這一教環節設計,通過教師聲情并茂地讀,是為了把學生帶入秋天美好的情景中。]
6、(播放課件秋天景色畫面)指名在文中找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詞語。如紅紅的楓葉畫面(層林盡染)
成熟的瓜、果畫面(瓜果飄香)等。
[低年級的孩子想象力不夠豐富,本課的四字詞語比較抽象。通過反復朗讀、圖文結合,幫助他們理解詞語的意思,感悟語言美。]
三、在游戲、運用中鞏固識字
1、游戲活動。(拿出自制卡片)
(1)讀字卡讓學生齊讀字卡。
(2)擺字卡自由讀,讀完一張就把它擺在桌子上。
(3)你讀我找同桌你讀我找,如一生讀:“層林盡染”的“染”,另一生就將舉起寫“染”的字卡。
[在游戲中學習是低年級孩子的主要學習方式,識字尤其如此。玩卡片游戲,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鞏固識字,一舉兩得。]
2、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3、補充閱讀帶有本課生字的段落或短文。(課件出示師自編短文)
五、在寫中鞏固識字。
1、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會寫的字,讓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找出字的規律,根據規律分析字形,記住記形。
3、讓學生認真觀察每個字在四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哪些關鍵筆畫要提醒小伙伴,然后交流。
4、師范寫。注意提醒學生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
5、學生先描一描、寫一寫、評一評,再對照著寫一寫。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形體美”,要使每個學生把字寫得既規范又美觀。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學生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尤為重要。低年級的兒童對老師的模仿能力較強,所以應重視教師范寫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正確的書寫習慣。]
六、課外拓展
1、留意四季的變化,觀察四季中動植物和景色的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2、畫一幅秋天的圖畫。
《識字1》教學建議 篇1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春天來臨了,幾番春風刮過,幾陣春雨落下,柳樹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蔥綠,燕子、布谷飛來了,為春天增添了生趣,蜜蜂飛來了,在花海中忙著采蜜。這么美好的春景,你們想親自去看看嗎?(出示春景圖)瞧,春姑娘多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啊!
小朋友們,你們從圖中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隨生回答出示詞語)
二、出示詞語指導讀
1、出示“春天、春風、春雨”讀出示句子,讓學生填詞:( )到了,( )輕輕地吹起來了,( )細細地下著。
2、出示第二行
(1)逐個指名讀,認識“樹、草、芽”
(2)指名逐行讀
(3)出示句子填詞:春天到了,發芽了,( )探出了小腦袋。
3、出示第三行
(1)范讀,認識“布、谷”
(2)學生讀
(3)這些動物中你能用上他們中的一個或兩個說一句話嗎?
4、出示第四行
春天到了,百花盛開,到處都有鮮花,真美啊!誰來美美地讀讀這些花的名字?(出示詞語)
(1)指讀,認識“梨、杏”
(2)范讀、齊讀
5、整個連起來讀
6、去拼音讀
三、指導書寫“春、樹、草”
1、出示生字
(1)讀、組詞讀
(2)討論: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字?
2、分別識記
春:日字底 范寫、學生書空、臨寫
樹:左中右結構木字旁 范寫,邊寫邊說書寫要領;學生書空臨寫
草:上下結構草字頭 范寫、學生書空、臨寫
四、作業:
給每個字書寫一行
板書:
( )到了,( )輕輕地吹起來了,( )細細地下著。
春天到了,( )發芽了,( )探出了小腦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課文,學生逐個朗讀
2、抽詞卡讀
3、復習“春、樹、草”
(1)給三個字分別組詞
(2)用所組的詞練說一句話
例:春(春天),春天百花盛開。
二、認識“蜜、蜂、柳”
1、指讀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3、學生討論交流
蜜蜂是一種昆蟲,所以都有“蟲”旁;“柳”指一種樹,所以是“木”旁。
三、學會正確書寫“布、谷、梨、杏、芽”
(1)逐個朗讀,組詞讀
(2)討論識字方法
(3)指導正確書寫
芽:上下結構(與“草”比較異同點)
范寫、學生書空、臨寫
布:半包圍結構
書寫時“橫”要長,“巾”要小
學生書空、臨寫
谷:書寫要領(“八”要分開,中間是“人”,“撇”稍出頭)
范寫、學生書空、臨寫
梨、杏:比較結構的相似與不同
雖同有“木”,同是上下結構,但“木”作為木字底時橫要長,作為木字頭時,橫稍短;“梨”書寫時,由于上面的“利”為左右結構,因而“木”的“橫”豎在中間,且“豎”稍出頭;“杏”的撇與捺要拉開。
范寫、學生書空、臨寫
四、作業
給每個字書寫一行。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把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朗讀詞串,積累詞匯,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
教學難點:1、感受春天的美好2、把字寫端正
教學準備:卡片 、田字格、掛圖、課前指導預習
教學時間:兩課時
《識字1》教學建議 篇13
作者:珠海香洲區一小 黎毅 轉貼自:珠海香洲區一小 點擊數:88
1、課前談話:
a、師:“小烏鴉拿著100分的試卷走回家,可是怎么沒有人表揚它呢?”
b、播放一年中中國人過不同的傳統節日的錄象帶。
2、新課新授:
(1)、錄象介紹了哪幾個節日?
教師隨機出示生詞“春節、清明、端午、中秋”。
3、學習生字詞
(1)、學習“餃子、月餅“的讀音。
a、分別出示“餃子、月餅、”讓學生個別讀,齊讀。(當學生出現發音錯誤時,教師引導學生互相糾正)。
b、讓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練讀。
c、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讀讀生詞,檢查學習情況。
4、要求學生讀所有生詞。指名讀檢查學習情況。
5、去掉生詞的拼音,請個別學生讀生詞。
(教師通過手勢幫助學生抑揚頓挫地讀生詞)。
6、說話練習:
(1)、拜年的時候你們會說些什么呀?
讓學生互相拜年。
(2)、師請個別學生說說自己的拜年祝福語,了解練說狀況。
(3)、出示過年的畫面:
師:看到這畫面,你想起哪些成語呢?
生:“歡聲笑語、普天同慶、喜氣洋洋……”
師:誰來說說,我們過年的時候干些什么?
生:“人們在春節會包餃子;清明節的時候會掃墓、踏青……”
7、指導感情朗讀。
(1)、請個別學生感情朗讀“春節、餃子、拜年”。
(2)指導朗讀“清明、掃墓、踏青”。
a、播放錄象片段。
b、師:小朋友去干什么?
c、師激情描繪小朋友去踏青的畫面,引導學生快樂地朗讀這組詞組。(對于清明節,每個人的感受都會有所不同,為什么一定要求學生是快樂的感受呢?)
指名讀
(3)、指導朗讀“端午、粽子、龍舟”。
a、師: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呢?
生“因為……”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奶奶告訴我的。”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通過看書了解這知識。
b、指導感情朗讀這組詞。
指名讀
(4)、指導朗讀“中秋、團圓、月餅”。
a、師:中秋節我們還會干什么呢?
b、師:吃團圓飯的時候我們還會在什么時候吃?(是否可以再收集一些關于團圓的圖片,讓學生在具體的圖畫環境中有團圓的概念?)
c、師范讀。
(5)、學生齊讀詞串。
8、指導記憶“墓、踏、端”的字形:
(1)、指名說各自的記字方法。
(2)、師:誰能用最簡單的記字方法記住這些字。(為什么一定要學生按自己認為的簡單方法來記字。每個人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是否應該尊重學生的感受呢?)
9、指導書寫:
(1)、師范寫生字,要求學生認真看。
(2)、學生完成習字冊相關練習。(播放古箏音樂、師巡視個別輔導)
《識字1》教學建議 篇14
作者:陶莊鎮中心小學 朱鳳
設計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學習目標:
1、認識“萬、復、蘇、柳”等13個生字,引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2、正確、整齊、規范書寫“萬、冬、齊、丁、百”5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4、主動收集積累春天的詞語。
5、認識并了解春天給大地帶來的變化,使學生產生好奇,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課前準備:掛圖;兒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帶;詞語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來到了我們身邊,她給大地萬物帶來了生機。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師和你們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嗎?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學生閉上眼睛邊拍手,邊唱歌。(出示掛圖)
二、圖文結合,認知詞語
1.語言過渡:睜開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嗎?是呀,春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到處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兒,你能找到嗎?
2.認識詞語。
隨機學習四組詞語。(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詞語卡片,讓學生讀一讀字音,在圖上認一認,唱一唱有關小動物的歌兒,說一說花兒的顏色,有關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課題,鞏固字音。
剛才這些詞語是語文書上《識字1》的內容。(板書:識字1)打開書,你們看,它們正排著隊,等著小朋友去認識呢!請小朋友讀一讀這些詞語,比較難讀的可以多讀幾遍,也可以請小組中的同學幫幫忙。(學生自由讀)
4.生生互動,游戲內化。
小朋友,剛才我們在柔柔的春風中,在柳樹的綠葉中,在布谷鳥的叫聲中,在花兒燦爛的笑臉上找到了美麗的春天,你能把這些詞語貼到它的朋友身邊去嗎?請拿出詞語卡片,同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來貼一貼,貼好后再一起讀一讀,看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正確。(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帶)
三、讀中悟情,讀中積累
1.語言渲染:春天來了,春風輕輕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絲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蔥綠;燕子、布谷、蜜蜂飛來了,為春天增添了幾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張開笑臉,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讀一讀嗎?讓小朋友們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學生誦讀韻文,邊誦讀邊想象,達到熟記積累。
四、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1.師總結。
2.課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關“春天”的詩歌或成語,讀一讀。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書寫的生字并口頭組詞。
2.認識3個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頭)
3.學生看筆順圖自學生字,描紅課本上的生字。
4.說說是怎么記住生字的。
5.說說書寫注意點。
6.教師在田字格示范書寫。
7.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六、課堂作業 設計
背誦課文。寫好生字。
《識字1》教學建議 篇15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二兩組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讀好韻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詞卡、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一年中有許多節日,你知道哪些節日?《識字1》就向我們介紹了幾個節日和這些節日的風俗習慣.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小朋友們認真讀讀課文,要求: (1)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人們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生字,開火車讀.
(2)讀詞語,指名分行讀,開火車讀,去拼音讀,齊讀.
3.識字1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節日?你知道這四個節日在一年中的哪一天嗎?
出示:春節 正月初一
清明 4月4~6日之間
端午 五月初五
中秋 八月十五
這四個節日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就是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的節日。今天我們先來了解春節和清明節這兩個傳統節日。
三.學習詞串,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一組詞串
1.看圖,聽鞭炮聲,小朋友們,這幅圖畫的是哪個節日啊?出示:春節
這家人在干什么呢?(圍在一起包餃子)出示:餃子。
(1)餃子以前是北方過春節的時候一定要吃的一種食物,現在我們南方地區很多人家過年的時候也會吃上一頓餃子。看圖,分辨餛飩和餃子
(2)對,這就是餃子,小朋友們,我們可以說( )的餃子,想想:眼睛看到的,鼻子聞到的,嘴巴嘗到的,還可以是心里感受到的。
出示:好吃的 可口的 香噴噴的 鮮美的
白白胖胖的 像月牙一樣的 誘人的
(領讀)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多么奇妙,多么豐富呀,一樣東西可以用那么多詞來形容。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個詞:餃子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做到有情有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既有利于彌補他們生活經驗的不足,更能誘發他們學習的飽滿熱情,并能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過春節除了吃餃子,我們還要到親戚朋友家去(出示:拜年)
拜年的時候都要說幾句祝福的話,而且對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呢!你知道該怎么說嗎?
出示:春節到了,我祝爺爺奶奶: 。
春節到了,我祝叔叔阿姨: 。
春節到了,我祝哥哥姐姐: 。
春節到了,我祝 : 。
再次讀好:拜年
3.小朋友們,除了吃餃子和拜年,你們還知道過春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出示圖片,
練習說話:春節真熱鬧呀!人們有的( ),有的( ),有的( ) ……
【設計意圖:拓展練習是檢查學生學習情況、鞏固知識、遷移運用、培養興趣的最好方法。讓學生從識字、朗讀、積累到傾吐運用,發展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求。】
4.讓我們開開心心讀好第一組詞語,讀出熱鬧喜慶的氣氛來。
(二)學習第二組詞串
1.小朋友們,當你們開開心心過年的時候,當你們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喜氣洋洋地吃著年夜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呀!多少革命先烈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獻出了他們的寶貴生命。(出示圖片)師簡單介紹
2. 小朋友們,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可千萬不能忘記他們呀!
3.所以每年的清明節,人們都會到紀念碑前為烈士們掃墓。
出示:清明 掃墓(讓我們讀出對先烈們的崇敬、懷念之情)
除了為烈士們掃墓,清明節我們還會為已經去世的親人掃墓,讓我們帶著對去世親人的哀思再讀好這兩個詞。清明節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日子,有一首古詩就把這種傷感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出示:《清明》 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滲透人文教育,這是語文教育的一大課題。本課中,為了使學生更深地了解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我通過看圖、朗誦的形式,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華。】
4.不過,清明節并不總那么憂愁,4月份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時節,出示圖片,這么美的季節,你們都想做些什么呀?對,清明節到郊外走走,活動活動身體,這就叫:踏青,讀好詞
5.讓我們把這一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
四.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老師要來考考大家學得怎么樣了?
出示填空:
1、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吃_____,還相互去_____。
2、清明節,人們到郊外去_____ 、 _____ 。
齊讀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小結與學生一起回顧新知識,加強學生的記憶,鞏固新知識,提高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并使教學內容系統連貫和相對完整。】
五.識記生字,感悟底蘊
餃、拜
(一)再讀生字,理解字義
1.指名讀生字,齊讀
2.擴詞
(二)分析字形,感悟底蘊
餃:吃餃子,交好運。
拜:兩手合一
【設計意圖:中國的漢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生字教學中不光讓學生識字、寫字,更要讓學生更深一步地了解漢字,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指導書寫,規范字形
師范寫,生臨寫。
板書:
識字1
春節 餃子 拜年
清明 掃墓 踏青
設計理念:
《識字1》是二年級下冊中的第一篇詞串識字課文。四行詞串分開來看,是一個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詞語,連起來看,又像是一首音韻和諧的敘事詩。短短24個字,介紹了我國四個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以及這四個傳統節日的民間風俗。
詞串教學的不僅要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認識生字,更要重視“詞串”課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識字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彌漫在“詞串”中的美與真情。
1、突破教材束縛,訓練學生思維。
教學設計憑借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巧妙地將教材提供的材料有機整合,從三個維度目標協調發展的角度去使用教材,去挖掘教材的整體意義,創造性地重組教材。為此,我在教學時對教材作適當的組合、拓寬和延伸,把文路、教路、學路三者和諧地統一起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2、營造詩意境界,升華情感體驗。
學生的個人經驗、直接經驗、生活世界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指導學生誦讀詞串時,教師充分尊重和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音樂、畫面、文字、想象等手段,幫助學生升華情感體驗,將詞串中詞與詞之間的留白補充完整,建構成各不相同的、打上個人生活經驗印記的圖景,再通過一次次的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在想象體驗誦讀的過程中,一方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整合力,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沉浸在詞串的詩情畫意中,享受著審美的樂趣,在美的氛圍中陶冶情操。
3、注重方法指導,提高學習能力。
《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識方法,力求識用結合。”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在突出識字、寫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詞串識字在學生認識事物、審美等方面的功能,通過營造優美可感的個性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趣味和效率,把識字、寫字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漢字的構造的趣味相結合,提高學習能力,發展個性思維,增強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