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教學案例(精選14篇)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1
背景: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是六年制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理解“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體會這個成語的寓意那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正如課文中的“青蛙”是非常片面的。因此,如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體會到這則成語的寓意,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支持者和幫助者。也就是說,教師既要在前引導,又要從旁幫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和諧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目標。于是,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特別設置了這樣一個環節,
片段一:
把學生分成7個組,(每4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要求通過朗讀來感悟這一成語的寓意。剛開始,大部分學生聲音很小,而且讀不出青蛙和小鳥對話時爭論的語氣。后來,我示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聽。
師:同學們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很好。
師:怎樣好?能具體說來聽聽嗎?
生1:老師讀得很準確,也很流利。
生2:老師讀得很 有感情。
生3:老師讀的時候聲音會變,聽起來好像青蛙和小鳥在爭論。
師: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那么好嗎?
生:想!
師:因為讀當老師讀青蛙說的話的時候,老師把自己當成了青蛙,讀小鳥說的話的時候呢,把自己當成了小鳥,所以讀的時候就真情流露了。你們想這樣讀嗎?
生:想!
師:那么,你想當誰你就讀誰的話,好嗎?
生:我想當小鳥。
生:我想當青蛙。
師:那好!最后老師再提醒一點,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勸告的語氣,聲音稍小些;青蛙的話要讀出驕傲、不耐煩的語氣,聲音稍大些。自己試一試,再讀給大家聽聽。
反思:
學生閱讀的心理活動規律包括:復雜的思維活動,復雜的情感活動,復雜的語言實踐活動。一般來說,這三種活動總是有機結合、難以分割的,但情感活動的趨向性(如好奇、興趣、動機等)又往往對思維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產生制約和影響,因而情感活動呈現不穩定性,具有調控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才是真理。” 低年級學生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學生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豐富的情感被激發才會有表達的強烈欲望,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新教材更貼近兒童的生活,更體現兒童的情趣,更反映兒童的思想。教師要以文本為依托,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傾心營造與兒童心靈相通的情境,讓滋潤兒童語言、生命發展的陽光跳進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準確捕捉學生的閱讀情感活動并予以適時引導。
我通過引導,讓學生潛心會文,通過直覺思維,感性體驗,吸收精妙語言,逐步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蘊。學生們再次分角色朗讀時,情緒高漲,氣氛熱烈,入情入境。練習5分鐘以后,當我讓小組上臺表演時,有幾個小組的學生斗爭著要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被調動了起來,他們不但能夠大膽地分角色朗讀,有的還邊讀邊做動作!真是有聲有色,情境再現課堂之上。
但是后來我想,雖然我注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同時也注意到如何體現老師的“導”。分角色朗讀的訓練,我先完全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果看,優秀的學生,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孩子,自主學習的效果明顯,能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可是對于一些后進的學生,效果就有待提高,他們讀得并非是聲請并貌,甚至有些疙疙瘩瘩。我們是否可以在引導之后,孩子們自學練讀之前,我先和個別學生分角色朗讀,全班評價后再讓孩子深入研讀。是否可設計這樣的導語:你們能讀得比他們更好嗎?想想哪些地方怎樣讀才會讀得更好?這樣設計,既可以不挫傷后進生自信心,又可以這些孩子一個模范學習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激發全體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再一次跟文本深入對話,改進先前的不足,注意把握住重點詞句的朗讀。
片段二:
師:青蛙為什么硬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請小朋友們先抬頭看看我們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的天花板是全部的還是只有一點點?
生:我看到了整個教室的天花板。
生:我看到的天花板很大,是全部的。
師:小小實驗家們,你們說得沒錯,請你們再拿出你的紙(課前已準備),把它卷成一個小紙筒,再用它來看天花板,這時你看到的天花板又是怎樣的?跟剛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剛才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現在看到的很小。
生:我剛才看到了整個教室的天花板,而現在只看到一點點,小小的,只有這個圓圓的口這么大(用小手指著紙筒口)。
生:我知道為什么了,因為我們剛才看的時候沒東西擋住我們的眼睛,現在我們用紙筒看,我們的眼睛就被紙筒擋住了。
師:你說得太好了,沒錯,這叫視線,我們的視線被紙筒擋住了。
生:所以看到的就只有紙筒的口那么大了。
師:通過這個實驗,明白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了嗎?
生:因為它的那個視線被井口擋住了。
生:青蛙坐在井底,通過井口看天,就像我們剛才一樣,通過紙筒看天花板一樣,看到的都是很小的。
師:是呀,用紙筒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樣呀!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事物,看待事物呢呢?
生:看東西要看全部的,不能只看到小小的一部分。
生:老師,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了,那些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就說大象像柱子,像扇子,就是因為他們只知道一部分,而沒有知道全部,所以都說得不對。
師:是呀,認識了事物的全部,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所以我們看問題或者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反思: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新課程倡導有活力的課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看一看,使學生再一次情緒高漲,因為他們嘗到了親自動手的樂趣,自己嘗試學習的樂趣,使其在實踐中快樂主動地獲取知識、陶冶情感、形成能力。
也正是由于我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自由表現的平臺,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觀察時所看到的天花板的大小。此時,我再適時引導:紙張卷起來看到的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樣呀!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它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認識事物,看待事物呢?學生從便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語的寓意: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趁熱打鐵,我再補充歸納“坐井觀天”的寓意:我們看問題或者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樣一來,又加深了學生對寓意的體會,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由此順利突破,可謂“水到渠成”,我不難感受到:學生的潛力有多大,真的難以想象呀!只要教師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評價者的角色。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2
《坐井觀天》是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故事生動有趣。可是,要求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二年級孩子,將它所蘊合的道理“抽象”出來,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引以為戒是很困難的。即使把抽象的道理告訴學生,他們又能理解多少?如何在語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訓練過程中,生動的揭示寓意,使三維教學目標有機整合。下面是我做的一點嘗試:
課前展示臺:
師:在識字4中我們學了很多成語,最近同學們又積累了哪些成語呢?
生:我積累的成語是“打草驚蛇”。
生:…守株待兔
生:…掩耳盜鈴
師:今天,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成語故事,瞧!故事中的主人公也來了。
(師出示青蛙的手偶玩具并表演)
青蛙:大家好。這些字(哇、娃、蛙、洼、掛)都很像,哪個才是我的名字呢?
生:‘蟲子’旁的字是青蛙的“蛙”因為青蛙愛吃蟲子。
青蛙:你真聰明,那怎樣才能把“蛙”字寫好呢?
(生舉手,師請一書寫能力較強的學生上臺給大家指導書寫,邊范寫邊講解)
生:請大家注意看“蛙”是左右結構,左右兩邊的占格位置差不多,寫‘蟲子旁’時注意“蟲”下的‘橫’變成了‘提’右邊是兩個‘土’寫時注意筆順是先橫后豎。
青蛙:這位同學講得很好,字也寫得工整、勻稱、漂亮。請大家就像他這樣在田字格里寫一個“蛙”字。寫完后同桌互相評一評。(師.巡視并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反思:我創設有趣的情境,將這一組形近字提出,讓孩子辨析,使枯燥的識字、寫字變得生動、有趣。孩子在活動中積極性很高,真正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
青蛙:二(2)班的小朋友真棒,‘下面我請大家猜一個謎語。我坐在井里看天,請打一個成語。(師板畫‘井’并在井底貼上青蛙的圖片)
生:我知道,是“坐井觀天”。
師:真聰明,這就是故事的名字。(師一邊板書課題一邊提醒生注意‘坐井觀天’這幾個字的書寫要領。)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呢?伙伴互相說一說。
(生小組討論后發言)
生:我想知道故事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想知道青蛙為什么坐在井里不出去,如果它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
生:我想知道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師生梳理問題歸納小結,確定學習目標,板書:道理?事?看?)
師: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反思:“創新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為了使低年級的孩子,學會創新,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我引導學生審題質疑,初步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可以看出,只要教師放權孩子,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孩子們是完全有這個能力的。)
師: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邊讀邊劃出生字,讀準字音。2、邊讀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讀,師巡視關注學困生,請瀆完的學生同桌交流)
師:我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們是否讀準字音。
(抽生讀文,以學困生為主。其他生聽后評價)
(師出示本課生字“沿、際、信”請生認讀并介紹識字方法)
師:這三個字,你們認為哪一個最難寫?(生討論)
生:我們認為“際”最難寫,因為‘雙耳旁’總是寫不好。
師:其他同學呢?(生大部分有同感) 好,老師就指導寫這個‘際’字。(師在實物投影儀上范寫)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雙耳旁’先寫‘橫折彎構’再寫一‘豎’,右邊‘表示’的‘示’注意’下面的‘左點’和‘右點’。請大家練習書寫。
(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關注學困生,將典型字例放在投影上請生評 價,師相機點評,提醒生注意書寫要點。)
師:請同學們給自己評一評,認為自己寫得好就打三顆星,如果還不滿意,下課去 請教小老師。
(反思: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這一環節中我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復現。在識字、寫字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讓他們自寫、自評、自悟,從而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使其成為一種樂趣。)
師:剛才大家讀了這個小故事,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這個故事講了青蛙和小鳥爭論天到底有多大。(師相機在剛才板畫的井沿上貼上小鳥的圖片并將客前質疑中的‘事?’擦去。)
師:這么有趣的故事你們想不想演—演?
生(情緒高昂):想:
師:想要演好戲,必須先讀好劇本。下面就請大家去找小伙伴分角色練習朗讀。
(生自由結合,分角色練習朗讀,師巡視參與其中,關注學困生和民族學生)
師:誰想給大家讀一讀?
(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師:同學在讀的時候,大家要注意聽,評—評他們讀的怎么樣。
生:我和伊力亞分角色朗讀,我當小鳥,他當大青蛙。“青蛙坐在井里…
生評價:我認為他們讀的很流利,聲音也洪亮。但是“你從哪來呀?沒有讀出大青蛙疑問的語氣。
生評價:我認為伊力亞是維族同學,普通話說得不太好,他能流利地讀下來已經很不錯了,我們應該鼓勵他,為他鼓掌。
生:我想邀請王柳文姬讀小鳥,請蘇老師讀旁白,我讀大青蛙。
師:我很樂意與你們合作。
生評價:我認為王柳文姬讀得好,因為她讀出了天無邊無際非常大的感覺。
生評價:我覺得李小龍讀得好,尤其是青蛀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大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讀山了青蛙自以為是不相信別人的感覺。
(反思:當我把讀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室里頓時書聲朗朗,孩子們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的練習朗讀,從他們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可以看出,他們不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并在朗讀中有所感悟。而聽到學生的評價,則令我欣喜的感到他們已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方法,并學會了“傾聽、表達和交流”。)
師:大家讀得好,評得棒。下面我想請男生讀青蛙,女生讀小鳥,老師瀆旁白。我要在你們當中選一只最可愛的‘小鳥’和‘青蛙’上臺表演課本劇。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師從中選出—對同學上臺表演。)
師:為什么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呢?
生:因為天非常大,大得看不到邊。
師:你們還知道哪些地方無邊無際?
生:大海無邊無際
生:草原無邊無際
師:你能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嗎?先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
生:輪船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行駛。
生:牛、羊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悠閑的散步。
生:我坐著宇宙飛船在無邊無際的宇宙里飛行,探索奧秘。
生:我騎著一匹駿馬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奔騰。
師:說得不錯,能在句后面加上‘?’或‘:’嗎?
生:你見過無邊無際的大海嗎?
生:看!—群可愛的白鴿正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呢!
生:老師,我說的句子可以把‘?’和‘!’都用上。你去過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嗎?那里的景色美極了1
(反思:孩子們能用“無邊無際”說話,并能在體會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的基礎上,會用這兩個標點。可見,他們不僅僅只是了解了,而我也達到了本環節的訓練目的一一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師:你真棒,說的好極了!小青蛙聽到大家說的這么精彩,他真想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咱們幫幫他!邊說邊將井底的青蛙圖片摘去,將一只跳起的青蛙圖片貼在井沿上0伙伴互相說一說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
(生討論后,情緒高漲,爭著發言)
生:它看到綠油油的草地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真美啊!還有幾只可愛的小雞在捉蟲子呢!
生:它看到池塘里,碧綠的荷葉上蹲著幾只大青蛙呱呱叫個不停。它問“喂!你們在干什么?”一只大青蛙說:“我們正在練習唱歌呢!準備開個歌友會,你也來參加吧!”
生:小青蛙看到清澈的河里,鴨媽媽帶著小鴨子一邊快活的游著一邊捉魚吃》
生:他看到果園里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還有咧著嘴傻笑的石榴。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他都陶醉了。
(反思:當我看到孩子們的情緒高漲,舉著小手爭著發言。當我聽到孩子們把平時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結合在一起,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我想此時的課堂已成為孩子抒發心靈的天空。)
師:這么美的景色,小青蛙以前為什么不知道呢?
生:因為他天天坐在井里哪兒也不去,所以他什么也不知道。
生:因為青蛙從來沒跳出過井口,他以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他看不到這美麗的世界。
師:你愿意象小青蛙這樣什么也不知道嗎?
生:我可不愿像小青蛙那樣整天呆在家里什么也不知道, 我想像小鳥那樣到處飛翔,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景色》
生:我覺得青蛙每天都呆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井外的事什么都不知道太沒意思,而小鳥每天到處飛,看的多、聽的多知識多豐富啊!
生: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學青蛙,都應像小鳥那樣到處走走、看看,作個見多識廣的人.
(反思:瞧!孩子們說的,不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
理嗎?雖然他們沒有說出“不要做目光短淺、狹隘的“人”但他門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孩子們已有所感悟。盧梭說過:“在達到理智年齡以前,孩子們不能接受現念,而只能接受形象。”我想:豈止是孩子?形象的東西,誰都接受得快,記得牢。)
……
師:瞧!小青蛙來了。它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它說:“……”(師演示手偶)
青蛀:小朋友我知道錯了,可是我怎樣才能想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呢?快幫我出出主意吧!(生討論后)
生:我建議你多看書,因為書是最好的老師,比如《監貓淘氣三千問》、《上下五千年》、《十萬個為什么》那里就有很多知識。
生:你可以每天7:00整收看新聞聯播,這樣你不出家門也可以知道許多國家大事和國外大事。
(師板書:看、聽)
生:希望你能多交朋友,多聽別人的意見。但是也不能完全相信別人的話,自己還要想一想對不對。
(師板書:想)
生:我建議你多出去走走、看看,并帶個小本子把你聽到的、看到的知洲z—f來。
(師板書:做)
生:我可以把我的《少兒百科全書》借給你,而且我還建議你仔細看昆蟲篇,這樣你就能捉到更多的害蟲。
師:對,就橡同學們說的這樣多聽、多看、多想、多做,今后你們一定能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人.
(反思:學語文與生活實際應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揭示寓意后我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聯系生活實際,溝通課堂內外,互相交流學習方法。從而。拓寬學習的空間,在學習知識與掌握技能,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盧雪嬌簡評:
創新是閱讀教學的生命。本課教學在設計上有以下幾點新意:
1、創設情境,以青蛙獨白的方式貫穿全過程,問題的引出新 穎、有趣,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去探究,去獲取新知。
2、本課教學較好地體現了閱讀教學的要求。將識字、寫字、 學詞放在重要位置上,體現了識字、寫字和閱讀教學的結合,并 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定教,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主認字, 有的放矢地進行寫字指導。思維的發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課堂 中讓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中,根據課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去讀書。學生的一個個“?”激活了他們潛在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成了一個主動的探究者。讀對、讀順、讀好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讀 中積淀語感。
3、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在閱讀中讓學生學習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將理解和運用有機結合起來。
4、能恰當地拓展教材,深化教材,注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想像世界的聯系,在輕松愉悅的自悟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寓意。
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語文教學應如何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對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做了較好的探索。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3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成語故事《坐井觀天》,讓學生懂得目光短淺,眼界狹小,見識就會有限的道理。我認為可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從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可以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續編故事。要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再加上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經常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他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知識時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剛學時自我感覺很好,以為自己學夠了,待到要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因此,進行本課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我最初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
課時目標:
1、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
2、辯證地認識“井底之蛙”。
3、懂得對有缺點的人,應當給予幫助。
教學過程:
一、引出青蛙
1、同學們,昨天我們痛痛快快地讀過了這篇課文,這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課文。誰來讀讀課題:坐井觀天。
2、什么叫“坐井觀天”,你知道嗎?
這一口井里有水嗎?
3、“坐井觀天”是一個成語,這一個故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我相信咱們班許多同學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當人們一看到“坐井觀天”這四個字時,就會想到另一個成語——井底之蛙,就會想到這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青蛙。(板書:青蛙)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認識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二、認識青蛙
1、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想站起來讀的同學自己站起來。
2、下面俞老師要做一個小小的調查: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不喜歡這一只青蛙的同學請舉手。
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青蛙說的話,不喜歡這只青蛙的同學讀小鳥說的話,封老師讀作者的話。
3、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青蛙?(板書:這是一只 的青蛙)
4、交流,引導學生聯系課文談自己的見解。并將自己的“理解”寫在黑板上,學生不會寫的教師寫。(如:自以為是、驕傲、沒頭沒腦、沒有知識、眼界不開闊、不聽話等)
5、在同學們(大多數同學)看來,這是一只不受大家喜歡的青蛙,不受大家歡迎的青蛙,因為他……(根據板書),咱們就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讀這篇課文。
哪些同學愿意讀小鳥說的話?請站起來(估計比較多)。老師讀青蛙說的話,坐著的同學讀作者的話。
三、理解“坐井觀天”
1、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只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青蛙,所以人們常常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的人。
2、老師這兒就有幾個例子(出示):
(1)小明這次到北京轉了一圈,可開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觀天,沒想到外面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
(2)有些人坐井觀天,自我感覺特別好,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們很多同學坐井觀天,很少讀課外書,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4)原以為我們的設計、規劃夠先進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們是坐井觀天,比起人家就差遠了!
這四個例子中的“坐井觀天”是說這些人坐在井底看天嗎?
3、所以,咱們每一個同學從小就要多學點知識,多讀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斷地增長自己的見識,你才不會成為一個坐井觀天的人,而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
四、再次認識青蛙
1、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都認為這一只青蛙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甚至自以為是,他一直受到人們的批評指責,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太可憐了,這是一只可憐的青蛙!(板書:可憐)老師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交流,聯系課文、圖畫等進行引導。
五、結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這節課,全面地認識了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咱們不應該討厭他、批評他、責怪他,而應該可憐他、同情他、幫助他。對像坐井觀天的人也一樣,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才對。現在,誰來想個巧妙的辦法幫助這只青蛙離開這口枯井?
青蛙被你們救上來以后,他驚呆了,他會說些什么呢?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我們班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檢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1、在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并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時,我沒有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們跟著我的問題、我的思維去思考,使他們處于了被動。2、在進行角色朗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請四人為一組,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四人為一組進行朗讀練習,但合作朗讀時有點流于形式,有的孩子由于不喜歡青蛙都不愿意讀青蛙的話,而產生了爭執,合作讀的效果不好。我應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態度,提出合作讀的具體要求,如要求孩子們練讀后進行匯報,聽讀的同學要認真聽,然后說說哪兒讀得好,具體說說哪個詞語讀得好,將小組學習落到實處;要求孩子在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復,要輪換角色等。有三十個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鳥。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我應該摒棄以前那種刻意去追求“標準答案”,哪必須得讀重音,哪必須讀拖長音或讀輕聲,而是充分的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該怎樣讀才會讀好,讓孩子“我口表我意”。3、應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尤其是讓生生之間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在贊賞別人的優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故改進后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3個生字,會寫5個。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在自由的空間里,學生個性得以張揚,才華得以展示。
教學流程:
一、復習感知鋪墊: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朋友青蛙和小鳥,(隨機出示青蛙和小鳥圖),你還記得他們所在的位置嗎?誰能把他們分別貼在黑板上?(指名學生把青蛙和小鳥圖貼在黑板的背景圖上)
是啊,青蛙坐在井里,小鳥落在井沿上,這個“沿”字可難寫了,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寫一遍吧!(師范寫“沿”字)
二、朗讀感悟、實踐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坐井觀天》
請你打開書60頁,自讀課文的2~7自然段,找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對話?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第一次對話說了些什么?哪兩個小朋友讀讀看?(cai 1)
(老師小結,男女生對讀。)
師:同學們可真會學習,剛才老師可注意觀察了,有的同學邊讀邊畫,有的同學讀書姿勢很端正,有的同學表情豐富,還加上了動作呢!大家學得都很認真。大家有沒有信心將第二次和第三次對話學得更好呢?請根據下列討論題開展小組學習(cai 2)。(指生讀題)
cai 2:
分學習小組讀4—7自然段,交流討論:
1.青蛙和小鳥怎么說天?
2.為什么青蛙和小鳥對天會有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問題1:(cai 3)(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井口那么大 無邊無際)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師:誰想和老師讀讀第二次對話。在我們讀之前,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
你們想試試嗎?
下面請喜歡青蛙的同學讀青蛙的話,喜歡小鳥的同學讀小鳥的話。
讀得不錯!如果加點動作就更好了,同桌之間試試吧!
問題2:(cai 4)
師:這一次我們分大組進行賽讀,(1、2大組:青蛙 3、4大組:小鳥)先請各組同學在下面讀讀看。(分組讀)
師:讀得不錯!誰來說說你們怎么會讀得這么好?(生自由發言)
我們再交換讀讀。
青蛙和小鳥到底誰說得對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首先用書卷成紙筒,用一只手捂住眼睛,選中教室中的任何一個事物看,看到的事物有多大?再放下書,看看天有多大?現在你們認為誰說得對呢?
三.拓展訓練
師:同學們,我們對待這樣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應該怎么做呢?(不應該討厭他、批評他,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才對。)(cai 5)你們真是助人為樂的孩子,當青蛙被你們救上來以后,他驚呆了,他會說些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再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能深入故事情節有感情地讀,更能幫助你們認識這兩位朋友,我們師生合作讀讀這篇課文吧。我自我推薦來讀敘述部分,可以嗎?
大家合作得真愉快!
師:同學們,千百年來,直到今天,人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只眼界小,見識少的青蛙,其實,在我們周圍也有像青蛙這樣坐井觀天的人,比如我們很多同學坐井觀天,很少讀課外書,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咱們每一位同學從小就要多讀一些課外書,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斷地增長自己的見識,才會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人,而不是做一只井底之蛙!
反思:
教學環節設計緊湊,首先老師以畫導課,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再通過圖直接觀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觀;教學中擺清青蛙和小鳥的觀點,讓學生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并以小實驗為突破口,了解青蛙錯誤的原因,培養學生動手尋找問題根源的能力;最后解題“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加深了他們對成語的印像。全過程注重訓練學生的朗讀,學生的表達能力強,但朗讀的形式還可以多樣化,如老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當中讀,把讀落到實處!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4
一、教學設計說明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課文有七個自然段。第一段講青蛙和小鳥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發生爭論的地點;接下來的六個自然段講了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第一次對話交待了小鳥從哪兒來,來干什么;第二次對話講青蛙和小鳥因對天的大小看法不同發生了爭論;第三次對話講青蛙堅持自己的錯誤看法,小鳥再次指出青蛙“弄錯了”,要它“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如何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在教法上有大膽嘗試呢?這節課我的總的教學設想是:自讀、自悟。具體教學環節如下。
(一)、充分朗讀,讀中質疑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在上課的前5分鐘內,簡潔地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在讀的時候,要求做到讀準字音,鼓勵學生比比誰讀得流利、讀得好。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動筆勾畫出弄不明白的詞語和讀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有的會從課題中提出“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有的會從課文中提出“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有的還會從課后思考題中提出“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誰說得對”。根據學生的質疑,教師再及時地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閱讀課文穿針引線。
(二)、以疑引讀,思后釋疑
學生對自己提出的疑問,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這一契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生“多思”“苦思”。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畫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并讓學生張貼小鳥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生就會說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學生通過質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三)、讀后悟理,角色體驗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否真正達到,關鍵在于寓意是學生自己感悟出來,還是老師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完成這一目標時,要著重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抓青蛙說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天天”“一抬頭”,借助學生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了解:青蛙為什么會錯最后得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它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導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錯了。
2.抓青蛙的神態和表情。一個“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點也聽不進小鳥的話,還自以為正確。通過對“笑”字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正確也是導致青蛙弄錯的原因之一。
3.通過對小鳥和青蛙正確、錯誤原因的分析,學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觀天”這則寓言,并引出“該怎樣做”這個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用學得的道理指導自己今后的學習、生活。
4.角色體驗,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訓練學生感情朗讀。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沿”、“際”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口”、“井沿”、“說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3、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學本領都要開擴眼界,不能自以為是。
4、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看、說、讀、思結合,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5、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重點、難點:
讀議關鍵詞句,提出問題,在圖文幫助和老師引導下,通過討論解決問題,懂得青蛙之所以錯的原因。
四、教具: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讀詞語:小鳥 青蛙 朋友 坐井觀天 看見 井沿 抬頭 無邊無際
2、引出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坐井觀天》,齊讀課題,問:學習這篇課文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回答)我們就帶著大家的疑問學習課文,找出問題的答案。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一人讀一段)思考:這篇課文說的是一件什么事?(小鳥和青蛙爭論天有多大的事情)誰坐在井里看天,為什么會發生爭執呢?我們一起學習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問:青蛙和小鳥各在井的什么地方?板畫(井),出示鳥和青蛙的圖片,誰能在黑板上貼出來他們的位置.理解什么叫井沿?(井沿就是井邊。)那桌子邊叫什么?你還能說什么沿?
(2)指導讀 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紹青蛙和小鳥的位置,所以讀的語調要稍穩.同學試讀,指名讀
過渡:青蛙坐在井里張著嘴在和小鳥說話,它們怎么說的?說了什么?請我們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3、學習二、三自然段
(1)請同學讀課文,思考:他們怎么說的,(一問一答就叫對話)青蛙知道小鳥是從哪來的嗎?(不知道)
(2)指導讀 。請你讀出青蛙疑問的語氣。指名讀,女生讀
(3)問:小鳥從天上來為什么落在井沿上?說明了什么?(因為小鳥飛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要喝水,所以落在井沿上.小鳥飛了一百多里,說明天很大)
(4)指導讀(讀出天很大的語氣)請兩位同學讀第一次對話
過渡語:青蛙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
4、學習四、五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情爭論?問:青蛙認為天有多大?讀青蛙的話”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換一種說法,可以怎么說?(天就跟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問:青蛙認為小鳥說的話是什么?(大話)什么叫大話?(吹牛)青蛙認為小鳥說的哪句話是大話?(飛了一百多里路)青蛙當時的態度怎么樣?(很是自信)
(2)指導讀,(讀出青蛙自信的語氣)指名讀,思考:小鳥認為青蛙把什么弄錯了?(把天的大小弄錯了)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無邊無際)什么意思?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讀出小鳥說天很大的語氣.過渡: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他們的看法為什么不一樣?我們學習六 七自然段
5、學習六、七自然段
(1)自學六、七自然段,思考:青蛙為什么把天看成井口那么大?(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理解“天天”
(2)試驗
把你手中的紙卷成一個圓筒,舉起來看看你周圍的環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筒壁擋住了視線)通過實驗,你知道小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道理了吧!
(3)討論:青蛙和小鳥誰說的對,為什么?小鳥為什么讓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小鳥不僅告訴青蛙錯了,還告訴它應該怎么改.)
(三)、激發想象,拓展深化寓意。
1、青蛙后來會不會跳出井口來看天呢?
2、誰愿意來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會說些什么?
(指名上臺表演)
3 師:“觀”就是看的意思。老師說過了,坐井觀天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訴我們青蛙坐在井里看天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了解故事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學生欣賞動畫故事《坐井觀天》。
2、交流感受。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內容。
3、板書課題,讀題,說說“坐井觀天”的含義。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試著提出自己的問題。
2、分小組或同桌之間,開展學習競賽,采取輪讀、領讀等多形式學習生字、詞語和句子。
3、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讀生字和詞語,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和生活理解詞語含義。
(2)指名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和范讀,指導學生把文章讀通順。
(3)交流初讀感受,解決次要問題。
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讀歸納、整理,形成如下認識: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鳥。
B、知道青蛙和小鳥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原因及主題。
學生在談到青蛙和小鳥的位置關系時,教師順勢切入,學習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內容。
(1)教師簡筆畫水井的形狀。
(2)學生在水井上貼出青蛙和小鳥圖片的位置,并口述貼圖的理由。估計理由有:
A、我從文章的插圖中知道應該這樣貼。
B、我從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讀出來的。
(3)學生自讀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導朗讀。
4、質疑、釋疑。
三、熟讀精思,領悟旨趣。
(一)學習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1、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2、點名讀,師生評讀,體會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禮貌行為和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練習朗讀,再現對話情形。
4、教師引讀,男女生分組加上動作表演讀。
師:一只小鳥飛呀,飛。飛過山川,飛過河流,飛過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見了問: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從哪兒來呀?”
女生:“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水喝。”
(二)嘗試朗讀第二次對話。
1、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第二次對話。
2、理解“大話”的具體含義。深入探究:青蛙為什么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3、理解“無邊無際”的含義,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練習說話,(無邊無際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4、學生練讀對話,想象它們爭論的情形,體會語氣,要求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5、指導朗讀。
(三)學習青蛙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1、教師引讀,小鳥說天空無邊無際,青蛙卻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嗎?青蛙笑了說:“__________”小鳥也笑了說:“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探究。青蛙為什么笑了?小鳥為什么也笑了?引導學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3、指導朗讀。
4、創造想象,讀編第四次對話。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驚呆了,看見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對小鳥說:“________________”。小鳥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全文,感悟寓意。
1、學習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分角色表演讀故事。
五、指導生字書寫,完成生字袋的制作。
六、課外擴展。
1、課外收集閱讀成語故事,開展講故事競賽活動。
2、演一演“坐井觀天”這個故事。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6
說教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本課的學習目標是: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課文中的對話、感情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說教法、學法:
“讀中悟,悟中讀”是我突破重難點的基本方法。在課堂中采用簡筆畫、貼圖、做實驗、講故事、表演等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讀、想、說、做,調動各種感官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運用談話、質疑、想象、拓展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說教學程序、思路:
一、談閱讀、導新課:
1、讀過哪些寓言、成語故事?知道了什么?
(從課外閱讀入手,讓學生談讀后感受,既激發鼓勵了學生課外閱讀,了解了學生學情,又為后面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做好鋪墊!)
2、今天學習一個有趣的寓言成語故事,相信學完之后你們一定也會有所收獲!
(再次為突破難點作出提示,也給學生學習目標以引導。)
3、板書課題:坐井觀天、誰解釋一下課題?看了課題有什么問題沒有?
(質疑課題,讓學生學會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讀中悟,悟中讀:
1、一起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教師范讀全文
(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感受到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范讀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繪聲繪色的朗讀感染學生,從而更加激發學生的讀文學文的興趣。)
2、同桌讀,比比誰讀得正確、通順。
3、生字寶寶出來和讀書認真的同學交朋友。
點名讀生字“沿、際、信”
提示容易寫錯的“沿”的“ ”,復習“際”的“ ”的筆畫
4、讀了課文之后,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讀后質疑,培養學生善于動腦,善于思考,敢于質疑問難的思維習慣。)
5、理解“井沿”
師畫簡筆畫(一口井),點名貼圖(青蛙和小鳥),他們該待在什么地方?
6、再讀課文2—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鳥說些什么?
(這是一個很自然、開放、跨度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能看出學生水平的問題。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對于此問題,有的學生可能會照著書本念幾句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對話,有的學生可能就能用一、兩句話概括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內容。比如:“青蛙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卻說天大得很。”又或“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有多大。”也就是說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答。此問題對于老師而言也是一個更高的挑戰。要抓住學生的回答點,引申以下教學。)
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天大?
理解“一百多里、無邊無際”
(結合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小鳥都飛過了哪些地方?(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還可以說( )無邊無際?
指導2—5自然段感情朗讀,讀出天的“大”
②為什么青蛙和小鳥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做小實驗)
(溯源讓學生明白青蛙為什么笑小鳥,小鳥為什么笑青蛙?也為學生讀好6、7自然段做好鋪墊。)
指導6、7自然段感情朗讀
7、聽聽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吧!
男女分角色朗讀對話
表演讀對話
三、明寓意、來拓展:
1、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想象思維、思維活度的訓練。)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適時點明:我們平時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給學生一個理性的高度。)
3、教師講述《夜郎自大》的故事。
(此舉不僅是拓展,也給學生一個講故事的示范。)
你也來講講課外讀過的寓言、成語故事吧!
(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激勵學生課外閱讀。)
板書: 12 坐井觀天
小鳥 天 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青蛙 天 井口大 眼界狹小
說設計理念:
列寧說:“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童話的——如果你給兒童講童話時,其中的雞兒、貓兒不會說人話,那么兒童便不會對它發生興趣。”《坐井觀天》是一個寓言故事,也是一個成語故事,在學生眼里它可能更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怎樣讓學生在興致盎然中有所發展呢?我力求老課文加入新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應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在課堂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激勵課外閱讀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語感、加強積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揮想象,激活訓練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有趣的童話故事里飛翔,積淀厚實的語文素養,沉淀健全的人格與生命!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7
【教學內容】
青蛙坐在井里,小鳥飛來,落在井沿(yán)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
小鳥回答(dá)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kě)了,下來找點水喝(hē)。”
青蛙說:“朋友,別(bié)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nòng)錯(cuò)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內容。
3、學習全面看問題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
難點:弄懂為什么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幻燈或多媒體
2、青蛙與小鳥的頭飾若干。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喜歡做游戲么?(喜歡)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做個小游戲,把你們的眼睛張大,看看天有多大?(好大好大,沒有邊際……)
那么拿起你的書本,像老師一樣,把書本卷成一個小圓筒。(老師指導學生卷圓筒,幫不會的小朋友完成……)
現在,小朋友們把你們卷成的圓筒拿起來,對著圓筒看天。(小朋友拿起圓筒看,東看看西看看。)
現在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很小,像圓筒那么大)
這是怎么回事呢?
出示課件: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正呱呱叫著。你聽,小青蛙也在說“我看見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二、引出話題,初讀課文
出示課件:一只飛翔的小鳥。
瞧,小鳥飛來了,從廣闊無邊的天空中飛過,落在了井沿邊。小鳥說“天大得很,無邊無際。”小朋友,青蛙和小鳥看見的天空怎么會不一樣呢?天空到底有多大?誰對誰錯了呢?
今天,老師就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坐井觀天學生齊讀課題2—3遍。
用你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遍,不認識的字,認真讀讀旁邊的拼音。(學生自讀)
出示生字及拼音:
指導讀準字音。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卡,誰的讀音不準,由“小老師”糾正。(注意“弄”的聲母是“n”,“錯”的聲母是平舌音)學生沒準的字音教師指導。
跟著老師讀課文。
自己再讀課文。
三、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小朋友們,你讀懂了那句話?和大家說說。
學生交流讀后情況。
老師及時點撥,相機肯定表揚學生的語言表達以及所理解的內容。
四、識記生字,練習寫字
1、出示2個生字“喝、沿”
2、提問:
(1)你在學習這兩個生字時有什么發現沒有?誰能告訴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學這兩個字的小竅門是什么?你是怎么記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認為寫“沿”字時,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左窄右寬,第五筆“”是橫折彎)
(4)寫“答”字時,注意上邊的竹字頭約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沿”、“答”、“弄”、“錯”等字。
4、學生在書上田字格中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朗讀詞語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弄錯別
指名朗讀,齊讀。針對上節課抄寫生字詞語中易寫錯的字,再加以強調。
二、學習課文,理解寓言
請小朋友自讀課文,課文介紹了哪兩個小動物,它們分別看見了什么?(學生自讀,舉手交流)老
師將青蛙和小鳥的頭飾貼在黑板上。
板書:天有多大
出示:
(1)小鳥說:“天無邊無際。”
(2)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
指導朗讀,理解:
“無邊無際”什么意思?(大得很,看不到邊的……)
分析:小鳥飛了一百多里,有多大?和天一樣大嗎?不是,很大很大,有數不清的一百多里呢。這就叫“無邊無際”。
同學們天那么大,無邊無際。生活中我們還看到或知道哪些東西也是無邊無際的呢?請學生說話練習。如果有困難,可以相應配一些圖片,幫助化解難點。
(海洋無邊無際,大地無邊無際,沙漠無邊無際,森林無邊無際)
“井口”指什么?出示圖片:井口,形象認識井口的大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在青蛙的眼里,天很小,和井口那么大,所以它認為小鳥說它飛了一百多里是在——“說大話”。
“說大話”什么意思?(撒謊,沒有說真話,瞎說)
指名分角色讀這兩句話。
小朋友,你說說,誰說的對,誰弄錯呢?為什么你這么認為?(同桌討論)
出示5、6、7三個小節
指名朗讀。回答:小鳥說的對,天是無邊無際的。(板書:無邊無際)
青蛙弄錯了。
青蛙為什么會弄錯?它不是每天都看著天么?
(因為青蛙在井底,從井底看天,看到的范圍很小。可是它自己卻不知道。)
三、嘗試表演,深入探究
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讀邊嘗試表演。
小組表演。
請表演好的小朋友上臺表演(戴好頭飾)。
肯定學生的表演,提出新的討論點:青蛙,你在說大話嗎?(不是,我說的是實話)小鳥,你在說大話嗎?(沒有,我說的是實話)
小朋友,其實青蛙和小鳥說的都是實話,為什么青蛙卻錯了呢?你們能幫助青蛙改錯嗎?說話訓練:我對青蛙說。
(你知道你錯在哪兒嗎?你就錯在不該坐在井里觀天。高高的井壁擋住了你的視線,你看到的天當然很小了。你別再做井底之蛙了,你跳出井去看看天吧,你一定會看到天是無邊無際的。)
老師小結:
看來,一個人的認識的形成確實與他所處的環境有直接的關系。青蛙如果不是天天坐在井里,怎么會誤以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小鳥整天飛行在天上,對天的認識和了解當然就勝過了目光短淺、見識少的井底之蛙了。(板書:目光短淺、見識少)板書在貼在黑板上的井底青蛙旁邊。
四、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我國的成語故事可多呢。你能把課前搜集的其他成語故事的題目說給大家聽嗎?(交流)
要知道成語故事的內容,老師建議大家讀一讀《成語故事》這本書。其實,要開闊自己的眼界,獲得更多的知識,除了看書外,還可以請教大人、上網查詢等等。現在是一個信息社會,我們可不能做井底之蛙,我們要做一個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的人。(板書:要開闊眼界,做見多識廣的人。)
板書在小鳥的旁邊齊讀板書:我們不要坐井觀天,要開闊眼界,做見多識廣的人。(這就是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五、布置作業
(1)教師出示比較課后第3題的3組形近字。
(2)學生自己組詞,同桌互相批改糾錯。
(3)熟讀背誦寓言,理解寓意。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開闊眼界,見多識廣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8
文本賞析
《坐井觀天》是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課文短小精悍,圖文對應,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淺顯易懂,學生能夠在朗讀中感悟文中蘊涵的道理,進而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坐井觀天》寓意深刻,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方法簡述
本課主要采用“合作探究,讀中感悟”的教法。
葉老曾經說過:“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于教給學生學。”這無疑是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明了路子,即: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為達到這個目的,本課我設計了以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為主。融如情境教學法與和諧教學法,展示一個以朗讀訓練為主線、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過程。另外,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輔以多媒體課件、表演等形式,營造愉悅、平等、和諧、自主的學習氛圍,力求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實現“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帶著思考走出課堂”的有意探索。
目標定位
“目標定位”為什么這樣定位?“課程標準”的要求如何、“學生認知特點”又如何?特別是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時,一般會出現什么問題或困難?等等,都應當交代得清清楚楚。這樣,你的目標定位才能有說服力。這里實際上就涉及到了“學情分析”方面的問題。這一點非常重要。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積淀語感經驗。”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基本認識和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課標要求、本文特點及學情,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應從以下幾方面定位:
1. 知識能力方面:
運用多種方法認識4個生字,會寫10個字。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沿、際、抬、信”等大部分都是常用字,并且都是左右結構,“認讀障礙”不大。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結合觀察插圖、查字典等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生字的字形,了解字意,指導書寫。在內容方面,應當將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作為指導朗讀的重點,引導學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充分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明確對事物的認識不能是片面的。因此,教師應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加以啟發引導。
2.過程方法:
本課我設計了以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為主。展示一個以朗讀訓練為主線、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過程。另外,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輔以多媒體課件、表演等形式,營造愉悅、平等、和諧、自主的學習情境,力求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
課堂上,要抓住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青蛙的傲慢與自以為是;體會小鳥的耐心與實事求是。通過續編第四次對話,分角色朗讀表演,進一步明確看問題、認識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更全面。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看事物要全面,要實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
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中,應當把“我”自己對各個環節的設想、思路、用意等一一說清楚,讓讀者明白“我”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采取這種教學處理方式?
一、動畫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看(出示多媒體動畫),畫面上都畫了些什么?
(學生會將畫面上的內容一一歸納出來,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引導學生進一步猜想:兩個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可以大膽想象,暢所欲言。在交流中,他們會對小鳥與青蛙之間發生的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題目是《坐井觀天》。(板書課題)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認知比較直觀的特點,上課伊始,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幅動畫(課文中的插圖,會動,但沒有聲音)讓學生觀察畫面,大膽想象,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對《坐井觀天》這個小故事產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輕松自然地進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多樣識字: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
同學們,大家想自己讀讀這個小故事,還是希望老師講給你們聽?(鼓勵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可以請拼音朋友來幫忙、查字典、問老師、查生字表……)
【在剛剛打開課本的時候,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著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順暢。具體要求是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拼音朋友來幫忙,生字要多讀幾遍。這樣,將一篇生課文原原本本的交到學生手中,尊重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個人情況;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勇于面對并主動解決學習困難的意志。】
2、同桌讀
同桌兩個互相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識字方法,再多讀幾遍?如果同伴讀得好,就相互學習學習,好嗎?
3、抽讀課文,師隨機評價。
同學們剛才讀得非常專心!哪位同學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聽?(分自然段朗讀,師生隨機評價)
【課標中指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本課,在學生讀書和識字這一環節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與提高】
(二)多樣識字
1、帶拼音讀生字
通過剛才的朗讀,大家現在一定能準確叫出生字寶寶的名字了吧!瞧,他們正向我們招手呢!誰先來?(點擊課件:帶拼音讀生字)如果同學讀對了,我們就跟著讀一遍。
2、去掉拼音,自讀生字
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點擊課件:去掉拼音讀生字)自己讀讀看。誰會讀?
3、交流識字方法
大家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寶寶的?(生交流:通過觀察插圖,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認識‘沿’;用熟字加偏旁認識了‘際、抬、信’; 際和信字用換部件和加一加的方法來記憶……)看來大家掌握地識記生字的方法還真不少,真是些細心的好孩子!
4、游戲鞏固生字
看屏幕上的生字有些孤單,誰能給這些生字交上朋友?(鼓勵學生給生字組詞或造句,拓寬詞匯積累)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個人拼讀、小老師領讀、去掉拼音自瀆、交流識字方法、游戲鞏固識字等,有層次、有梯度地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松識字。】
三、讀中感悟,理解寓意。
(一)研讀課文,自主探究
1、認識了生字,我們再來讀課文一定會有新的收獲。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生自由讀課文)
2、交流讀書收獲 (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適時引導學生理解寓意)
a、學生交流:課文寫了小鳥和青蛙爭論天的大小的事。(引導學生明確小鳥與青蛙所處的位置)
b、青蛙坐在井里,小鳥落在井沿上。(板畫:一口井,引導學生將青蛙與小鳥的圖片貼在準確的位置上。把‘沿’字卡片貼在井沿上,直觀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這樣學生既鞏固了字音,又理解的字義。)
c、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共進行了幾次談話?(三次)
第一次對話:
1、同學們請大家看課文插圖,讀讀青蛙與小鳥的對話。(師適時點評:青蛙應讀出問的語氣,小鳥應該讀出又累又渴的感覺)
2、青蛙對小鳥的回答贊同嗎?來,我們一起讀讀他們的對話。
第二次對話:
1、同學們,我們來讀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二次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讀書收獲,預計會交流到以下內容)
青蛙的觀點:
(1)關于天的大小青蛙是怎么認為的?(天小)
(2)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青蛙的觀點呢?(第四自然段)
你能讀一讀嗎?愿意讀的同學咱們一起來讀一讀。(指導朗讀:讀出青蛙不相信的語氣)
a“大話”是什么意思?(大話:吹牛的話)青蛙認為小鳥的哪句話是大話呢?找到的同學咱們一起讀一讀。
b“不過”是什么意思?(不過:只有、僅僅)
c “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樣的句子你能換一個方式說嗎?(不用飛那么遠)
青蛙相信小鳥的話嗎?(不相信)那我們在讀青蛙的話的時候一定要讀出不相信的語氣來。誰想試一試?(男女生分別齊讀一次或展示讀)
小鳥的觀點:
1、我們已經了解了青蛙的觀點,那小鳥對于青蛙的回答又是什么反應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大屏幕上出示的問題進行自學,看哪個小組學得最好。
(屏幕問題:小鳥認為天怎么樣?理由是什么?)
【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讀課文,更有助于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2、學生交流讀書收獲:
(1)小鳥認為天怎么樣?(大、無邊無際)
“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無邊無際:大得沒有邊際)
你能用‘無邊無際’來說一句話嗎?(生進行說話練習)
【課標中強調,低年級要重視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課堂上我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加強對生詞的理解與運用。】
(2)小鳥認為天很大,他的理由是什么呢?(飛了一百多里,看得很遠)
【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回答問題,有目的地進行朗讀訓練。】
(3)你認為小鳥的話有沒有道理?
(很有道理。所以我們說小鳥的眼界開闊。板書:眼界開闊)
來,大家一起讀讀小鳥的話。(指導讀出勸告的語氣)
3、現在,我們小組再來讀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二次對話,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當小評委。看看誰讀得最投入?哪個小組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聽?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必然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對本課的學習,我注重在指導朗讀上下工夫,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第三次對話:
1、請同學們讀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三次對話,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收獲,然后我們集體交流。
(學生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交流收獲。)
2、哪位同學來讀讀青蛙的話?交流:
a“天天”是什么意思?(每天)
b能告訴大家“一……就……”說明什么?(看到天非常容易)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c大家想知道青蛙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嗎?(做個小試驗:你先抬頭看一看天花板,再把書卷起來看天花板。誰能說說你兩次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一個大一個小)
d你的視線被誰擋住了?(紙筒)那青蛙的視線呢?(被井壁擋住了)
所以我們說青蛙的視線被井壁擋住了,所見有限,而他卻堅信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真是目光狹小。(板書:目光狹小)
【通過做用紙筒看天花板的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直接的了解青蛙的處境,理解青蛙的回答的確是因為眼界受到了限制。】
3、青蛙和小鳥對話時,他為什么笑呢?(青蛙堅信天不過井口那么大)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要讀出青蛙的自信,誰愿意試試?展示朗讀。
4、我們再來聽聽小鳥的回答。最后小鳥是怎么做的?(真誠地告誡青蛙他真是弄錯了)誰愿意讀一讀?要讀得誠懇一些。
5、小鳥又笑什么呢?(小鳥想到了好辦法)那小鳥的辦法又好在哪里呢?(小鳥知道青蛙的視線被擋住了,他想只有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才會開闊,才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到那時,青蛙就不會再堅持錯誤的看法了。)
6、我們一起來讀讀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而誠懇的語氣。
7、剛才,我們讀了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了解的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觀點。誰來評價一下故事中的青蛙與小鳥?(生交流,通過交流理解故事中蘊涵的道理:我們要向小鳥學習,看問題、認識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更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學生交流讀書收獲時,教師應適時點撥評價。《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表揚,對不當之處及時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美讀課文,理解寓意
1、現在,我們同桌倆試著把自己當成青蛙或者小鳥,分角色朗讀課文,好不好?(同桌分角色朗讀)
2、師生分角色朗讀,學生評價
3、現在,哪位同學上臺來演一演這個小故事。(分角色表演,生評價)
【鼓勵學生深入到故事中去,把自己當成是青蛙或者小鳥,體會他們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讀感悟他們的語言,理解寓意。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進一步理解了青蛙對天的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鳥的理解才是正確的。】
四、動靜結合,指導寫字:
1、指導寫字
(1)從課后田字格里要求會寫的字中挑出五個比較容易寫得字,進行書寫練習,看看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出示一個生字,誰來提醒一下大家寫什么應該注意什么。
(3)老師在黑板上范寫,學生在本上練寫。強調寫字姿勢及執筆方法。
寫“際”時,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的,要寫得高而窄。
寫“答”時,重點指導“竹字頭”
指導“還”的筆順規則,先寫“不”,再寫“辶”。。
‘渴、喝’的右半邊應重點指導。
(4)把自己滿意的字做上標記,小組內互相展示一下。
2.完成課后練習,讀讀抄抄。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應讀寫結合。本環節重視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好字,通過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來注意間架結構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9
一、復習
1.讀題
2.復習第一節
二、新授
(一)正確、流利讀課文
1.自身讀課文2-7節,要求正確、流利
2.個別讀自身最喜歡的小節,點評
(二)再讀課文,質疑
1.再一次自身讀課文,想想有什么問題要問。
2.把你的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解決
估計:
(1.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
(2.“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3.“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4.青蛙為什么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
(6.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3.和時解答一些疑問。
(三)精讀課文,解疑
1.同桌學著青蛙和小鳥的樣子爭論,考慮沒有解答的疑問。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無邊無際”什么意思?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小鳥飛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問。
練習說話:--是無邊無際的。
(2)比較句子:
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指導朗讀小鳥的話。
(4)“大話”什么意思?青蛙為什么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問。(用練習本做實驗)
(5)比較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6)指導朗讀青蛙的話。
(7)分角色朗讀2-5節,考慮: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為什么?
解答疑問。(多媒體)
(板書:飛得遠,見識廣。)
(8)小小組讀6、7節,討論青蛙和小鳥為什么都笑了?
交流討論
(9)指導朗讀6、7節。
(四)讀后感悟
1.讀全文
2.討論:聽了小鳥的話,青蛙會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嗎?為什么?
(多媒體)
師小結:青蛙將永遠成為一只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
3.現在你知道“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了嗎?
(板書:坐井觀天,見識短)
讀前質疑,讀中解疑,讀后感悟
以讀為主,從“粗讀”到“細讀”,通過不同層次地讀,層層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先在讀中找出質難點,然后在讀中解疑,并通過反復朗讀解決課文重點、難點,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悟出寓意,并展開爭論,發揮想象,更深刻地體會寓意,以達到語文課教學中同學主體參與,自我求和的目標。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10
一、引入課題
1、張掛教學掛圖,讀題。
2、上一課,我們初步讀了《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今天,我們來細讀、理解。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對照掛圖,讓學生說明青蛙和小鳥各自所處的位置。板書:井沿。講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邊沿。沿,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2、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從哪兒來呀?)
(2)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這里說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長的路程,在這里說明小鳥飛了很遠,天很大)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3、講讀第四、五自然段。
(1)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2)"說大話"是什么意思?(大話是指夸張的話)
(3)青蛙為什么說小鳥"說大話"?(因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沒有一百多里,小鳥不可能飛那么遠)板書:井口那么大
(4)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板書:無邊無際
(5)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用來形容什么?(無邊無際沒有邊際的意思。在這里用來形容天非常大)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讀音和語氣("哪"作語氣詞,讀輕聲,不讀第三聲)
(7)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了?(為了天有多大的問題爭論起來)
4、講讀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為什么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頭看見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導朗讀"我不會弄錯的。"(自信、肯定、自以為是的語氣)
(3)小鳥為什么笑了?(小鳥笑青蛙眼光太狹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還自以為是,不承認自己的看法有錯誤)
(4)小鳥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呢?(因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會變得開闊,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就不會再堅持自己原來的錯誤看法了)
(5)指導朗讀"你是弄錯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語氣)
5、小結: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它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會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們就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目光狹小、見識短淺,而又自以為是的人。
三、課堂練習
1、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填空:
青蛙坐在( )看天,看到的天不過( )那么大。小鳥站在( )看天,看到的天( )。
3、把課后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寫字提示:比較下面獨體字和合體字的偏旁在形體上有什么不同。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11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課文短小精悍,圖文對應,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淺顯易懂,學生能夠從中明白蘊涵的道理。
二、說導學目標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和本課的實際,我確定這一課時的目標有三點;
1.會認“沿、答”等10個生字,會寫“觀、渴、喝”三個字。
2.識記“井沿、大話、弄錯、無邊無際”等詞語;讀準多音字“哪”。
3.讀懂、讀好小鳥和青蛙的三組對話,并分角色朗讀,初步感知寓意。
三、說導學重難點
會寫3個生字,課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初步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四、說導學方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在教學中我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我運用談話法、對比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
五、說導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讀、說、練的教學思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步驟。
1、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考慮到低年級孩子認知比較直觀的特點,上課開始,我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有走入課堂的欲望。
2、多種形式,認識生字、新詞
本文有3個要求認識的生字,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關,由簡到難,第一關,學習生字,第二關,在新詞中認識生字,第三關,在句子中鞏固生字,這樣學生從字、詞、句中認識和鞏固了生字。
3、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必然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對本課的學習,我注重在指導朗讀上下工夫,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讀,邊讀邊找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其次在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讀、講讀句子,讓小朋友們體會到它們的感情。
4、延拓提高:
1.找出帶有“哪”字段句子,通過多讀,體會在不同句子中,讀音的不同,總結:“哪”字用在句末時要讀輕聲。
2.談收獲,讓學生學會表達,鞏固知識點的掌握。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12
《坐井觀天》是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故事生動有趣。可是,要求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二年級孩子,將它所蘊合的道理“抽象”出來,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引以為戒是很困難的。即使把抽象的道理告訴學生,他們又能理解多少?如何在語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訓練過程中,生動的揭示寓意,使三維教學目標有機整合。下面是我做的一點嘗試:
師:在識字4中我們學了很多成語,最近同學們又積累了哪些成語呢?
生:我積累的成語是“打草驚蛇”。
生:…守株待兔生:…掩耳盜鈴
師:今天,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成語故事,瞧!故事中的主人公也來了。
(師出示青蛙的手偶玩具并表演)
青蛙:大家好。這些字(哇、娃、蛙、洼、掛)都很像,哪個才是我的名字呢?
生:‘蟲子’旁的字是青蛙的“蛙”因為青蛙愛吃蟲子。
青蛙:你真聰明,那怎樣才能把“蛙”字寫好呢?
(生舉手,師請一書寫能力較強的學生上臺給大家指導書寫,邊范寫邊講解)
生:請大家注意看“蛙”是左右結構,左右兩邊的占格位置差不多,寫‘蟲子旁’時注意“蟲”下的‘橫’變成了‘提’右邊是兩個‘土’寫時注意筆順是先橫后豎。
青蛙:這位同學講得很好,字也寫得工整、勻稱、漂亮。請大家就像他這樣在田字格里寫一個“蛙”字。寫完后同桌互相評一評。(師.巡視并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反思:我創設有趣的情境,將這一組形近字提出,讓孩子辨析,使枯燥的識字、寫字變得生動、有趣。孩子在活動中積極性很高,真正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
青蛙:二(1)班的小朋友真棒,‘下面我請大家猜一個謎語。我坐在井里看天,請打一個成語。(師板畫‘井’并在井底貼上青蛙的圖片)
生:我知道,是“坐井觀天”。
師:真聰明,這就是故事的名字。(師一邊板書課題一邊提醒生注意‘坐井觀天’這幾個字的書寫要領。)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呢?伙伴互相說一說。
(生小組討論后發言)
生:我想知道故事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想知道青蛙為什么坐在井里不出去,如果它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
生:我想知道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師生梳理問題歸納小結,確定學習目標,板書:道理?事?看?)
師: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反思:“創新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為了使低年級的孩子,學會創新,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我引導學生審題質疑,初步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可以看出,只要教師放權孩子,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孩子們是完全有這個能力的。)
師: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邊讀邊劃出生字,讀準字音。2、邊讀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朗讀,師巡視關注學困生,請瀆完的學生同桌交流)
師:我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們是否讀準字音。
(抽生讀文,以學困生為主。其他生聽后評價)
(師出示本課生字“沿、際、信”請生認讀并介紹識字方法)
師:這三個字,你們認為哪一個最難寫?(生討論)
生:我們認為“際”最難寫,因為‘雙耳旁’總是寫不好。
師:其他同學呢?(生大部分有同感) 好,老師就指導寫這個‘際’字。(師在實物投影儀上范寫)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雙耳旁’先寫‘橫折彎構’再寫一‘豎’,右邊‘表示’的‘示’注意’下面的‘左點’和‘右點’。請大家練習書寫。
(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關注學困生,將典型字例放在投影上請生評 價,師相機點評,提醒生注意書寫要點。)
師:請同學們給自己評一評,認為自己寫得好就打三顆星,如果還不滿意,下課去 請教小老師。
(反思: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這一環節中我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復現。在識字、寫字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讓他們自寫、自評、自悟,從而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使其成為一種樂趣。)
師:剛才大家讀了這個小故事,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這個故事講了青蛙和小鳥爭論天到底有多大。(師相機在剛才板畫的井沿上貼上小鳥的圖片并將客前質疑中的‘事?’擦去。)
師:這么有趣的故事你們想不想演—演?
生(情緒高昂):想。
師:想要演好戲,必須先讀好劇本。下面就請大家去找小伙伴分角色練習朗讀。
(生自由結合,分角色練習朗讀,師巡視參與其中,關注學困生)
師:誰想給大家讀一讀?
(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師:同學在讀的時候,大家要注意聽,評—評他們讀的怎么樣。
生:我和張龍翔分角色朗讀,我當小鳥,他當大青蛙。“青蛙坐在井里…
生評價:我認為他們讀的很流利,聲音也洪亮。但是“你從哪來呀?沒有讀出大青蛙疑問的語氣。
生評價:我認為張龍翔是蒙古族同學,普通話說得不太好,他能流利地讀下來已經很不錯了,我們應該鼓勵他,為他鼓掌。
生:我想邀請曾子杭讀小鳥,請蘇老師讀旁白,我讀大青蛙。
師:我很樂意與你們合作。
生評價:我認為王柳文姬讀得好,因為她讀出了天無邊無際非常大的感覺。
生評價:我覺得李小龍讀得好,尤其是青蛀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大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讀山了青蛙自以為是不相信別人的感覺。
(反思:當我把讀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室里頓時書聲朗朗,孩子們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的練習朗讀,從他們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可以看出,他們不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并在朗讀中有所感悟。而聽到學生的評價,則令我欣喜的感到他們已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方法,并學會了“傾聽、表達和交流”。)
師:大家讀得好,評得棒。下面我想請男生讀青蛙,女生讀小鳥,老師瀆旁白。我要在你們當中選一只最可愛的‘小鳥’和‘青蛙’上臺表演課本劇。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師從中選出—對同學上臺表演。)
師:為什么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呢?
生:因為天非常大,大得看不到邊。
師:你們還知道哪些地方無邊無際?
生:大海無邊無際
生:草原無邊無際
師:你能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嗎?先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
生:輪船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行駛。
生:牛、羊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悠閑的散步。
生:我坐著宇宙飛船在無邊無際的宇宙里飛行,探索奧秘。
生:我騎著一匹駿馬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奔騰。
師:說得不錯,能在句后面加上‘?’或‘:’嗎?
生:你見過無邊無際的大海嗎?
生:看!—群可愛的白鴿正在無邊無際的藍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呢!
生:老師,我說的句子可以把‘?’和‘!’都用上。你去過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嗎?那里的景色美極了1
(反思:孩子們能用“無邊無際”說話,并能在體會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的基礎上,會用這兩個標點。可見,他們不僅僅只是了解了,而我也達到了本環節的訓練目的一一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師:你真棒,說的好極了!小青蛙聽到大家說的這么精彩,他真想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咱們幫幫他!邊說邊將井底的青蛙圖片摘去,將一只跳起的青蛙圖片貼在井沿上0伙伴互相說一說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
(生討論后,情緒高漲,爭著發言)
生:它看到綠油油的草地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有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真美啊!還有幾只可愛的小雞在捉蟲子呢!
生:它看到池塘里,碧綠的荷葉上蹲著幾只大青蛙呱呱叫個不停。它問“喂!你們在干什么?”一只大青蛙說:“我們正在練習唱歌呢!準備開個歌友會,你也來參加吧!”
生:小青蛙看到清澈的河里,鴨媽媽帶著小鴨子一邊快活的游著一邊捉魚吃》
生:他看到果園里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還有咧著嘴傻笑的石榴。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他都陶醉了。
(反思:當我看到孩子們的情緒高漲,舉著小手爭著發言。當我聽到孩子們把平時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結合在一起,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我想此時的課堂已成為孩子抒發心靈的天空。)
師:這么美的景色,小青蛙以前為什么不知道呢?
生:因為他天天坐在井里哪兒也不去,所以他什么也不知道。
生:因為青蛙從來沒跳出過井口,他以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他看不到這美麗的世界。
師:你愿意象小青蛙這樣什么也不知道嗎?
生:我可不愿像小青蛙那樣整天呆在家里什么也不知道, 我想像小鳥那樣到處飛翔,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景色.
生:我覺得青蛙每天都呆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井外的事什么都不知道太沒意思,而小鳥每天到處飛,看的多、聽的多知識多豐富啊!
生: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學青蛙,都應像小鳥那樣到處走走、看看,作個見多識廣的人.
(反思:瞧!孩子們說的,不就是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嗎?雖然他們沒有說出“不要做目光短淺、狹隘的“人”但他們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孩子們已有所感悟。盧梭說過:“在達到理智年齡以前,孩子們不能接受現念,而只能接受形象。”我想:豈止是孩子?形象的東西,誰都接受得快,記得牢。)
師:瞧!小青蛙來了。它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它說:“……”(師演示手偶)
青蛀:小朋友我知道錯了,可是我怎樣才能想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呢?快幫我出出主意吧!(生討論后)
生:我建議你多看書,因為書是最好的老師,比如《監貓淘氣三千問》、《上下五千年》、《十萬個為什么》那里就有很多知識。
生:你可以每天7:00整收看新聞聯播,這樣你不出家門也可以知道許多國家大事和國外大事。
(師板書:看、聽)
生:希望你能多交朋友,多聽別人的意見。但是也不能完全相信別人的話,自己還要想一想對不對。
(師板書:想)
生:我建議你多出去走走、看看,并帶個小本子把你聽到的、看到的知洲z—f來。
(師板書:做)
生:我可以把我的《少兒百科全書》借給你,而且我還建議你仔細看昆蟲篇,這樣你就能捉到更多的害蟲。
師:對,就橡同學們說的這樣多聽、多看、多想、多做,今后你們一定能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的人.
(反思:學語文與生活實際應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揭示寓意后我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聯系生活實際,溝通課堂內外,互相交流學習方法。從而。拓寬學習的空間,在學習知識與掌握技能,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本課教學較好地體現了閱讀教學的要求。將識字、寫字、 學詞放在重要位置上,體現了識字、寫字和閱讀教學的結合,并 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定教,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自主認字,有的放矢地進行寫字指導。思維的發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課堂中讓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中,根據課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去讀書。學生的一個個“?”激活了他們潛在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成了一個主動的探究者。讀對、讀順、讀好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讀中積淀語感。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13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二、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標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本課以寓言的形式,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向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空大小的故事,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或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對孩子們來說卻有一定的難度。《坐井觀天》是本組五篇課文中的第一篇,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是學生學習本組課文的先導,學習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為本組課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一課時中,我帶著學生從讀中悟,悟中讀,反復品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又利用簡單的小實驗,讓故事深含的寓意躍然紙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目標: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鞏固已學生字。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閱讀能力。
(2)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寓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青蛙和小鳥的對話,體會青蛙鼠目寸光,自以為是的錯誤。培育學生看問題、認識事物時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根據文章內容主次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的重點是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卷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三、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運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朗讀體會、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我采用多媒體課件、頭飾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語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最有助于培養兒童的語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現代的教學手段,采用動畫演示的方法和學生親身體驗的方法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從而達到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四、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目標。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為了尊重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手段掌握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為:談話導入——揭示課題——初讀感知——研讀感悟——演讀入境——升華情感——拓展延伸幾個環節。
(一)談話導入
講故事引入課文:親愛的小朋友,我們都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為我們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有只小青蛙,整天坐在井底,從沒見過外面的世界。他呀,還以為井底就是整個世界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這只井底之蛙的故事。啟發學生思考:這是怎樣的故事呢?我們快來打開書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在建議中倡導: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我在設計這一環節時,就抓住了學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內容的心理,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順勢引入本課的學習中。)
(二)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小朋友們看了“坐井觀天”這個課題,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猜測。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理解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問題,板書在黑板上面,如“觀是什么意思”“誰坐井觀天?”“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初讀感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采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教師提出要求:立好書,不指讀。并且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讀后反饋:課文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在爭論什么?指名說說,教師隨機點評。(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這一點非常關鍵。正因為所處位置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結果。所以我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井底),小鳥落在(井沿)。理解“井沿”,并舉實際例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幫助學生理解“沿”的意思。
(四)研讀感悟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著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
由于學生生活經歷淺,閱讀積累少,很難從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淺,不信小鳥說的話。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而后再仔細品讀。
1、研讀第一次對話。讀完后讓學生自己交流讀懂了什么?
(此處指導學生讀出小鳥又累又渴的語氣,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讀的過程中還可加上適當的動作。)
2、研悟第二次對話
a、學生自讀第二次對話,用直線和曲線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一設計意在讓學生初步接觸到批注方法: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青蛙認為天有多大?理解“大話”,同時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說大話對不對?(時時處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c、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并說話。(此處的設計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從訓練中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d、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通過比賽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并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e、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f、同桌分角色練讀,全班朗讀。(此處設計意在讓更多的學生都能有練習的機會,都能再朗讀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理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
g、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上面有了充分的讀書理解的過程,此一設計就會水到渠成)
h、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處照應開篇,進一步體會二者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事物自然會有不同。)圍繞上面的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為了使學生能夠很明晰的理解課文的寓意,以及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里建議學生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i、全班朗讀(師引讀,男生讀青蛙,女生讀小鳥,進一步加深理解與體會)
3、研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通過“信”字的教學引導孩子從字形中品析字的含義并滲透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讓他們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偉大與精妙。
a、分角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為什么?有什么不同嗎?并用“一……就……”說話。
b、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話。(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及對小鳥的譏笑,小鳥的話要用著急、無奈的語氣讀,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度。)
c、動手體驗:學生用紙卷成筒看天,再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d、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五)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后指名學生戴頭飾表演朗讀。(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六)升華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因此我用4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寓意:這幾個問題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小鳥為什么會說對?(因為小鳥見多識廣)
2、青蛙為什么會說錯?(因為青蛙目光短淺,所見有限)
還有一個原因:自以為是
這個原因是理解寓意的難點,一定要通過讀來突破,來理解,通過讀青蛙的話:“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讀出青蛙的傲慢和“自以為是”。
3、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青蛙?(見識少而又自以為是)
4、坐井觀天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或者說是批評犯有什么錯誤的人呢?
因為是寓言,因此不講、不點撥、不引導,學生未必能真正理解。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由表及里,把深刻的寓意一層一層的剝列開來,原來青蛙的錯誤不僅在于它的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在于它的這種閉關自守、自以為是的態度。學生就很輕松自然地一步一步地理解了課文寓意。
(七)拓展延伸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我設計了如下練習:
假如青蛙聽了小鳥的勸說,真的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些什么?說些什么?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編寫第四次對話,并上臺讀一讀。
(這個設計來源于課文,又跳出課文,既鞏固深化課文,又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13.坐井觀天
小鳥:天----無邊無際(見多識廣)
青蛙:天----井口那么大(目光狹小)
啟示----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坐井觀天》教學案例 篇14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于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貍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于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梁。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⑴ 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⑵ 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⑶ 借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游,體會小鳥見多識廣;⑷ 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采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⑴ 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⑵ 動畫演示小鳥漫游各地后,讓學生練說,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練說;⑶ 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⑷ 布置學習課后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1、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自己認為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2、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借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3、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游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4、突出重點,解決難點。⑴ 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⑵ 通過卷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5、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6、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7、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12、坐井觀天
天無邊無際
看得多 見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見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