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精選12篇)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1
一、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想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二、教學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鐘、零”等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讀、議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在讀中體悟到時間的重要,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要做遵守紀律的孩子。
三、教學過程
(一)活動激趣,導入新課
1、請小朋友們來做一個游戲,起立,兩臂向前平伸,比一比誰堅持的時間長,(一分鐘后)讓同學談感受。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交談)
2、小結: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但有時也覺得很長,就象剛才,我們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們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讓學生切身體驗一分鐘的時間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強課堂情趣,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時間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難度的生字,請課本下面的拼音朋友幫忙。
2、請學生認讀生字,并做小老師領讀。
3、“開汽車”游戲。(教師手拿生字卡片隨機抽出一張指給學生)師:汽車汽車開起來。生:汽車開到我這里。我為汽車加點油。(給教師出示的生字組詞,造句。)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想想題目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讀)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2、學習課文2~6自然段
過渡:事情真的真如元元所想的那樣嗎?他有沒有遲到呢?
提問: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么會遲到20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里。我們再讀讀課文,把你讀懂的句子畫下來,幫元元把這20分鐘找回來,好嗎?(學生讀課文,畫句子,分組討論。)
1.自由讀:教師個別指導。
2.匯報:知道了是哪些原因。(遇到紅燈-汽車開了-走著上學)(讀相應的句子,在讀中體會元元焦急的心情。)
3.觀察書上32頁的圖,此時元元是什么表情?
(讀)元元紅著臉,低著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用書上的一句話來說一說元元此時的心情。)
4.投影顯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進教室才后悔的?在路上有沒有后悔呢?找出能表現元元后悔的句子,讀一讀。
(3)朗讀下面兩句話,讀出相應的語氣:
b: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就好了。”
c: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師追問:他當時會想些什么呢?該用怎樣的語氣讀一讀呢?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并配合著表演有感情地讀一讀。 學生一邊讀一邊體會元元的心情。
(當同學們看見元元“紅著臉,低著頭”走進教室時,一定會受到強烈的感染——就這一分鐘,使他遲到了整整20分鐘;就這一分鐘,耽誤了學習,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通過小組討論,讓大家領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討論:你覺得這一分鐘重要嗎?為什么?
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分秒必爭
6.齊讀課文。
(四)、拓展課文,實踐體悟
1.你們有沒有和元元類似的經歷?
(也許也是起床耽誤了一分鐘,還可能是什么情況耽誤了?)
2.你想對元元說些什么呢?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課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鐘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評出“與時間賽跑的人”。(用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課后反思:
《一分鐘》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游戲導入。
正式上課以前,在與學生問候以后,讓學生兩手前平舉,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鐘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剛才我們能一動不動的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相信小朋友們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
(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
咋一看,朗讀的點還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上一番。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 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在課堂的結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幾條關于時間的名人名言送給學生。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花兒還有重開日,人生沒有再少年。
這樣的課堂結尾,使學生愉快地從課文中走到生活中,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時間的重要,從而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鐘。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2
《一分鐘》主要內容:講的是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游戲導入。
上課鈴響起,在與學生問候以后,讓學生閉目端坐,不能發出丁點聲音,接著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
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一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三、結合實踐,課外延伸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20分鐘的原因后,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自由說話,你想對元元說什么?我扮演成元元,讓學生想想,你想說什么?怎么說?當然,我是可以替元元直接和學生對話的。這樣我和學生反復扮演角色,學生在教“我”珍惜時間的同時,自己在無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時間。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3
一、教學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鐘、零”等8個字,會正確書寫“包、遲”2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讀中體悟到時間的重要,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要做遵守紀律的孩子。
二、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奧運會上,競賽的第一名就是世界冠軍,而第二名就差了幾秒甚至是零點幾秒,但是他卻不是世界冠軍。今天我們學習新課,齊讀課題,《一分鐘》,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
2.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七課,題目叫《一分鐘》,板書課題,齊讀。
3.想想題目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多睡了一分鐘)元元多睡了一分鐘,結果會怎樣呢?打開書,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看看那些同學讀書姿勢最端正,聽聽那些同學聲音最甜美,開始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識字:出示詞語,生字,識記
哈欠——做動作,輕聲
丁零零零,鬧鐘響了。打個哈欠,他又睡了。
一分鐘了,元元起了。紅燈亮了,汽車走了。
嘆氣沒用,他遲到了。非常后悔,臉蛋紅了。
3.把這些生字帶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這次要求讀連貫
4.分段指讀
三、細讀感悟,指導朗讀
1.結果怎樣?(遲到20分鐘)你從哪里知道的?
2.指讀第五段(出示投影,添標點)
3.出示插圖:你知道哪個是元元嗎?為什么?(紅著臉低著頭)說明什么?
4.他后悔什么呢?指導讀第一段。
元元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20分鐘,真是后悔莫及呀。她是遲到以后才后悔的嗎?下節課,我們幫助元元找到丟失的20分鐘。
四、書寫生字
包、遲
五、練習
多音字
我們的生活是由一個個一分鐘組成的,浪費時間等于浪費生命,快來讀一讀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吧。
《一分鐘》教學反思
綠波小學 范業巧
2008年9月
在學習課文《一分鐘》之前,問孩子們:一分鐘長嗎?孩子們都說不長。再問孩子們:一分鐘你能完成什么事情?孩子們想了想,有的說:“那么短時間,沒什么好做的。”我再提醒他們:“跳繩比賽參加過嗎?”馬上就有人說:“一分鐘我能跳繩一百多下。”學生明白了,一分鐘也能做很多事情。
在學課文的時候,我讓學生想一想: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么會遲到20分鐘呢?幫元元把這20分鐘找回來。孩子們得出了結論:我知道元元遲到了20分鐘是因為,在上學的路上又要等紅燈又要等車;如果早一分鐘起床,他過馬路時正好是綠燈可以很快地穿過馬路,還能趕上公共汽車,這樣就不會遲到;元元多睡了一分鐘,只不過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結果耽誤了半節課,他肯定非常后悔。
聽完孩子們的發言,我又引導他們思考,因為元元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的焦急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孩子的回答是:沒讀書之前,我以為一分鐘有很長時間,現在我知道一分鐘很短,我們應該珍惜時間。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4
在學習匯報課活動中,我組織了社會性活動《一分鐘》,在選好課題后我就考慮怎樣讓幼兒的“社會學習”具體化,從幼兒自己的世界出發,使他們投入到做事及感受、體驗的過程之中。因為對于幼兒來說,學習就是行動,學習就是做事,學習就是全身心的參與。經過反復的考慮,我在活動中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將抽象轉化為可感
活動中,認識時針、分針、秒針這些一般知識性的東西還是需要教師講解和傳授的,這樣有利于幼兒豐富經驗,為后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制作了ppt,在動畫演示的過程中,學習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格,讓幼兒跟著秒針同步數數,感受 “一分鐘到底有多長”,對于活動中的游戲玩法和規則,我也采用了結合ppt動畫邊演示邊講解,讓幼兒很容易就了解和記住了。既免去了許多反復的講解和示范,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起她們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與幼兒生活緊密結合,喚起貼近幼兒生活的已有經驗。
幼兒社會教學活動應用幼兒身邊的事例、幼兒喜歡的事例、幼兒聽得懂的事例來影響幼兒,同時這些事例要結合幼兒的現有經驗和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關于一分鐘的活動選擇哪些生活事例是我反復考慮的問題,最后,我選擇了兩個比較典型的事例,其一:時間價值的體現——劉翔奪取110米跨欄賽冠軍的視頻;其二:守時重要性的體現:錄像——一幼兒因為多睡了一分鐘,在上學路上又遇到紅綠燈,結果遲到無法進入幼兒園關閉的大門。我希望能從公眾所矚目的奧運冠軍和幼兒身邊的人,這兩個不同的角度帶給孩子對不同范圍和程度上的時間的認識。在猜測劉翔奪冠需要多長時間時,孩子們說:這么遠,還要跨欄,可能要一、兩個小時。有的說:一分鐘肯定到不了。她們的議論引起了觀摩老師善意的笑聲。當看完視頻后,孩子們都說:好快啊!為引起幼兒最大程度的共鳴,我特意拍攝了一段本園幼兒的錄像,果然,孩子們在看錄像的過程中小聲的議論著:這是我們幼兒園,關門時間是9點的,他睡太遲了遲到啦……用這樣一個他們生活中反面的典型來教育孩子,引起孩子的反思與警覺,感受1分鐘的重要性,無需太多啟發,孩子們從中自然的明白了應該做一個守時的人。
3、設計“實習場”,升華幼兒生活的社會教育性。
如何才能感知時間、節約時間、計劃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需要幼兒在不斷的體驗、感受后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需要老師引導幼兒在與真實生活情境相似的環境中獲得社會發展。因此設計“實習場”,升華生活的社會教育性就顯得必要。所以我讓幼兒在體驗——討論——再體驗——再討論的循環過程中,努力使孩子們能在“實習”的過程中自主、積極地體驗感受、表達感受,并從中形成主動的社會性發展。我設計了互動游戲、自選游戲、合作競賽深入展開,孩子們在互動游戲中體驗一分鐘一晃就過去了,在自選游戲中體驗到一分鐘的時間不夠用,在合作競賽中體驗到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做更多的事就必須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實習場”通過設計典型的情境,引導孩子們親歷——感受、體驗生活世界中的一分鐘有多長,親為——投入、參與到生活世界中的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在此中更有效地不斷地引導與提升兒童的社會性發展。
為了讓孩子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我還設計了一張計劃表,讓幼兒為自己從起床到上學這個時間段之內的各項生活環節計劃時間,為幼兒的生活世界和幼兒的學習世界搭起一座橋梁。
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對此進行分析與反思:
一、社會性教育也要把握時代的脈搏
在感知時間價值的體現時,我選取的是劉翔奪取110米跨欄賽冠軍的視頻;在向孩子們介紹劉翔時,我以為,孩子們會對這樣公眾所矚目的奧運冠軍有所認識,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孩子說是孫楊,看來奧運會的400米自由泳冠軍孫楊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笑著對孩子們說:很好,你們的答案有點接近,看來你們都是愛運動的孩子,他是孫楊的朋友,也是一名運動員,他的名字叫劉翔。雖然場是圓了,可是卻促使我反思: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我們都必須思慮再三,關注與孩子最近的經驗,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更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二、關注教學活動的細節
也許有的教師認為評價一節好的教學活動,主要看大環節設計得怎樣、幼兒的參與程度、活動的整體效果等,其實教學活動中一個微小的細節,就可能影響到整個教學活動的效益。俗話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門道”其實就是教師對教學活動中一個個細小環節設計與處理,體現教師的教學策略。在實踐中我對互動中的兩個細節進行了調整:第一、在體驗如何用同樣的一分鐘做更多事情時,我預設的競賽是以前一環節中的串珠珠為競賽項目,四人一組協商分工,兩名幼兒計數,另兩名同時串珠珠。我認為,這樣既可以讓幼兒體驗到在競賽中速度的不同完成的量更多,又可以讓他們有一個協商和合作機會,沒料到,在預教時問題就出現了,其一是計數的幼兒只能各自數一位串珠珠的幼兒所串的數量。其二是展示成果時不易看出輸贏。其三是孩子們都各顧各的,競賽的氣氛不夠熱烈。于是,我把競賽活動改成大家都參與做同一件事,又需要互相配合的“小兔拔蘿卜”競賽,孩子們在場地上列好四隊,能看到對手的速度和成果,促使他們加快速度競賽,孩子們還為自己的隊友大聲加油,競賽進行得很是激烈,同樣是一個游戲卻達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第二、在觀看完劉翔跨欄賽視頻后幼兒時間對著時鐘一起和秒針同步數數,感受十三秒的時長這一環節中,我的預設是對著動畫ppt的秒針數數,后來我考慮到時間特別短只有十三秒,如果只是對著時鐘數數,缺少了劉翔在賽場上的緊迫感,于是,我重新制作了這張ppt,把它改成時鐘和視頻同在一個畫面出現,讓孩子更直觀地感受到十三秒的時間的短暫,突出時間的價值,事實證明,我對這兩個細節的適當調整是正確的。所以說,我們在預設活動時,千萬不要放過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細節也許就是成功的關鍵。
通過這次的活動促使我進一步學習,我希望通過嘗試在社會性活動中把生活融入課堂,在教育中通過設置特定的生活情境,讓幼兒在教育中以一種本真的狀態與教育導引相結合的方式來達成教育的目標。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5
通過《一分鐘》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他們在閱讀中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多元解讀文本。對“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是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學生,他的安全意識很強;對“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遇事肯動腦筋,能自己想辦法戰勝困難,沒車也要走路去上學。這些都是學生用心讀書得來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視的體驗。
2、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一分鐘》課文后的“讀一讀”提出的要求是“朗讀課文”。這個提示點明了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間的重要,體會時間的寶貴。為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生疑,在讀中釋疑,不斷提高閱讀效果。
3、實實在在地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應緊緊結合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本課的教學,我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學生有了這份情感,必然能自覺做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6
《一分鐘》是語文第三冊中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后,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如下反思:
一、導入部分:我以一道算式導入“1=20”讓學生看了以后產生疑問而進入課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識字教學是:我在上新課以前都要求學生自己回家做字卡,在做字卡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就有一個識字的過程。到第二天上課讓學生運用手中的字卡互相檢測。我再去檢查、糾正就比較容易。而有些詞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表演,理解如“嘆氣,哈欠”。又如“丁零零,哈欠”要讀輕聲,特別出示詞語,范讀,為閱讀課文掃清了障礙。
三、閱讀教學: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把字寶寶放入課文進行朗讀,讓學生能根據板書“1=20”講出課文的大概內容,并適時板書。我認為這一環節設計得比較好,但我在教學中由于緊張,自己沒有指出一位學生回答問題中所犯的一個語法錯誤。在教學第一自然段中,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元元認為這一分鐘重要嗎?”這里學生之間產生了分歧,有的說重要,有的說不重要。我怕學生糾纏在這里浪費時間直接自己說出了答案,后來經過老師們的指點,我認為是應該讓學生說明理由。相對于睡懶覺,元元覺得這一分鐘重要,而對上學遲一分去,又覺得這一分鐘不重要。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獨特理解,讓學生去分析、辯解,反復朗讀,不能遇到意外生成一帶而過。這也是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所提的問題應該明確,指向性強。四、寫字教學:在這一環節中,我出示了第一自然段所要寫得6個生字,讓學生觀摩每個生字。然后說一說哪幾個生字比較難寫,并進行了范寫指導。但這一環節中我疏忽了對學生所寫的字進行展示點評,以致于學生對自己所寫的字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我認為在以后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含糊不清,做到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為對于低段學生很重要。
2、在備課中要反復分析教材,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和自己更輕松的完成教學任務。
3、在教學碰到難點,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誘,把更多的說話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通過兩次公開教學,在同事們的指點幫助下,我自己覺得受益匪淺,今后,我將認真備好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努力的方向。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7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主要內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游戲導入
上課前,在與同學們問候以后,讓同學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的站立,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么事情?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思考元元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二、抓住“兩次嘆氣”朗讀感悟,體會元元的心理
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系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和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詞,體會感悟。如“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想一想,演一演,學生體會到了元元當時的心情,再進行朗讀,自然就能讀出其中滋味。
三、教學中的不足點
在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如對于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因為學生的基礎差,有些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對老師提出的“一分鐘能做什么”學生沒有充分參與進來,特別是那些差點的學生根本沒參與進來。
今后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8
來到白旄我接了二年級的語文,由于好幾年沒有教語文了,有些不知所措。
正好鎮舉行語文講課比賽,我也報了名。我講的是《一分鐘》,這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足很多。
游戲導入,上課前,讓學生兩手前平舉,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讓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問: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在學生回答后,我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鐘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
在講課的時候,學習生字用的時間太多。過渡語不知怎么說!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20分鐘的原因后,由于前面的閱讀理解不是非常到位,所以在課文中學生不能點出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和學生交流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孩子們是二年級的學生,所以課前我布置讓爸爸媽媽測量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一分鐘能跳幾個繩,踢幾個毽子,能寫幾個字,能做幾道題。這時,我又告訴學生,一分鐘能做很多事情……學生的眼里放出驚異的目光,我趁機反問:“現在,你們覺得時間重要了嗎?”在這方面學生理解的很好。于是,我收集了一些關于時間的名人名言,在課堂的結尾,送給學生。
時間就是金錢。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在語文教學方面的經驗我感到有難,我會在教師的指導下,繼續學習!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9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游戲導入。
正式上課以前,在與學生問候以后,讓學生兩手前平舉,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長,也可以說很短。在某種情況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鐘也是很不容易的。今天課文中的元元,他認為一分鐘長嗎?一起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
乍一看,朗讀的點還真不少,哪一句都可以有滋有味地讀上一番。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三,結合實踐,課外延伸,突出中心,突破難點。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20分鐘的原因后,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我趁機和學生交流匯報一分鐘能做些什么。這時,我告訴孩子們,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人們駕駛著汽車一分鐘可以行駛11公里,印刷廠的工人叔叔借助先進的機器,一分鐘可以印刷133張報紙,在北方農民伯伯能用收割機一分鐘完成一百平方的麥地收割,……學生的眼里放出驚異的目光,我趁機反問:“現在,你們覺得時間重要了嗎?古今中外許多名人志士寫下了許多詩句諺語來警示人們,把你們收集的關于時間的名人名言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吧。”在課堂的結尾,我把自己收集的幾條,送給學生。
時間就是金錢。 ——富蘭克林(美)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 ——蕭繹(中)
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富蘭克林(美)
合理安排時間就是節約時間。——培根(英)
這樣的課堂結尾,使學生愉快地從課文中走到生活中,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時間的重要,從而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鐘。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零”等9個字,會正確書寫“欠、元”等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議、演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3、在讀中體悟到時間的重要,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要做遵守紀律的小朋友。
教學準備:
鬧鐘一只生字詞卡片課件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揭示課題
1、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首小詩。(鬧鐘顯示朗誦時間為1分鐘。)
2、這首詩好聽嗎?有誰知道,老師用了多長時間朗誦完這首小詩?板書課題:一分鐘
3、設疑:我們都知道,一分鐘等于60秒,可今天,我們的元元同學卻讓一分鐘等于了20分鐘,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將生字詞多讀幾遍。
2、指名讀生字詞-開火車讀。
3、再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將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
4、指名分段讀-評議-齊讀。
三、讀第一自然段,指導書寫“元、哈、欠、遲”等4個生字
1、課件出示這一段內容,指名讀。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書:鬧鐘響-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鐘-不會遲到。
3.我的發現,在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們這課要書寫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讓我們把這其中的4個生字各寫一寫吧!
指導書寫4個生字、重點指導“欠”、的寫法。
過渡: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樣嗎?他有沒有遲到呢?
四、自學課文2~3自然段
1、自由讀:教師個別指導。
2、匯報:自身讀后知道些什么?
板書:遲到20分鐘
3、觀察書上32頁的圖,用書上的一句話來說一說元元此時的心清。
4、投影顯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
(2)元元因為什么而后悔。
(3)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進教室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示元元后悔的句子,讀一讀。
(4)朗讀下面三句話,讀出相應的語氣:
A:元元打了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B:他嘆了口氣,說:“我要是早一分鐘就就好了。”
C: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五、拓展課文,實踐體悟(完成目標4)
1、你們有沒有和元元類似的經歷?
(也許也是起床耽誤了一分鐘,還可能是什么情況耽誤了?)
2、你想對元元說些什么呢?
3、大家愿意演一演編故事嗎?題目“第二天的元元”。
故事發生時間段為:鬧鐘響了……到學校上課。
同學自由編、演。
4、匯報演出(在演中議一議)。
六、總結課文,安排作業
1、齊讀課文。
2、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課外調查: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提示:思維要發散一些,不要僅限于同學,還可以是其他職業的人,甚至可以是動物,交通工具……)
(3)通過調查這些數據你認為自身有哪些收獲?有什么建議?
教學反思: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懂的時間的寶貴,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上課開老始師有感情的朗讀一首小詩,讓學生在聽詩后感受一分鐘的長短,借機引出課題。在指導文章分析和朗讀這塊,抓住元元遲到原因為本文的線索,再利用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重點。重點指導朗讀,最后結合故事續編“第二天的元元……”以及課外實踐“我一分鐘能干什么”,在課堂的結尾,又通過幾句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最后突出中心,得出結論,讓孩子明白一分鐘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11
教學后反思圍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進行。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一分鐘》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分鐘》教學反思一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它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從課題入手,游戲導入
上課伊始,讓學生兩手前平舉,堅持站好一分鐘,再請同學們坐下,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后,又以“為什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就遲到了20分鐘”,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 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教學中,引導的不太到位,學生的理解能力受一定的限制,朗讀的能力及激情都不夠,有待訓練和進一步的提高。
三、結合實踐,課外延伸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1分鐘的原因后,讓學生續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鬧鐘又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想想看,今天元元還會遲到嗎?他會怎么做呢?請你接著往下寫)由于前面學生已經閱讀理解得比較到位,所以在續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在續編課文的同時,學生也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時間。我趁機和學生交流匯報一分鐘能做些什么。這時,我告訴孩子們,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人們駕駛著汽車一分鐘可以行駛11公里,印刷廠的工人叔叔借助先進的機器,一分鐘可以印刷133張報紙,在北方農民伯伯能用收割機一分鐘完成一百平方的麥地收割……學生的眼里放出驚異的目光,我趁機反問:“現在,你們覺得時間重要了嗎?這樣的課堂結尾,使學生愉快地從課文中走到生活中,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時間的重要,從而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鐘。
在教學當中,還存在不足,如對于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因為學生的基礎差,有些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到底該如何去引導學生的朗讀呢?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還是……?我想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繼續探索的。
《一分鐘》教學反思二
《一分鐘》講述的是元元因為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20分鐘的故事。本單元的主題是了解學生豐富的課內課外生活,所以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調動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展開教學。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識字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準確認讀課文中的9個生字組成的新詞,通過演一演,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來了解“丁零零、嘆氣、哈欠”等詞語的意思。努力使檢查字詞這個環節上得飽滿。在生字指導環節,我主要是想通過給生字拉拉手做朋友的方法,向學生滲透識字的方法:同偏旁的,相同結構的都能成為好朋友,引導學生歸類識字,從而加深對生字的識記。
對于句子的朗讀指導,在學生了解到元元后悔的心情時,我就把課文中元元后悔的句子出示,指導學生初步感受,在朗讀中指導一個“又”的用法。在指導朗讀第一段時,我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換位,聯系生活經驗來感受元元心里的想法。我們說朗讀要立足于文本,從文本出發。當學生感受到元元不想起來,想多睡一分鐘的時候,我就直接可以引導學生:那么心里想的句子該怎么讀呀?隨機進行句子的朗讀訓練。在整體感知課文環節中,對整體感知課文的概念的理解有所偏差。我是想通過學生自由發言,了解課文大概意思。但是在教學中,我發現這樣的教學設計幾乎沒什么效果,學生都是一些很零碎的回答,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幫著學生梳理教材的脈絡,怎么梳理呢?我似乎也無從下手。對于二年級孩子來說,并不要求他們會概括課文,所以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說一說元元怎么了?或者讓學生分節朗讀課文,感受段與段之間的聯系也是一種方法。
《一分鐘》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 篇12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的。
一、故事導入。
首先我給學生娓娓動聽地講述>的故事,講完后,讓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一分鐘的寶貴,然后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
二、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
以“一分鐘”為突破口,提問導讀,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講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概括能力較差,教學時,我進行了適時地引導:課文講誰(元元)——(怎么樣)一分鐘,結果——,學生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后,又以“為什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就遲到了20分鐘”,引導學生細讀課文,詳細講述課文主要內容,引出上學路上發生的兩件事。這兩件事是元元遲到的原因,也是朗讀的重點。
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為線索,以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教學中,引導的不太到位,學生的理解能力受一定的限制,朗讀的能力及激情都不夠,有待訓練和進一步的提高。
三、結合實踐,課外延伸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1分鐘的原因后,讓學生續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第二天早上,丁零零,鬧鐘又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想想看,今天元元還會遲到嗎?他會怎么做呢?請你接著往下寫)由于前面學生已經閱讀理解得比較到位,所以在續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在續編課文的同時,學生也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