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精選14篇)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1
一、 寫話要求
“秋天的圖畫”是二年級“語文樂園四”的“語文生活”中一次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美術科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 教學實錄(片斷)
師:同學們,昨天和大家一起去秋游,好開心喲!你們呢?
生:太有意思了!
師:哦?是什么讓大家覺得這么有意思?想說給大家聽嗎?
(學生爭先恐后舉起手)
師:大家都想說。那就一個一個大膽地站起來,說你最想告訴大家的,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來。
生:一路上,我看見田里的稻谷金黃金黃的,可漂亮了!
(板書:稻子 金黃)
生:我看見房子后面的柿子樹了,那些柿子都黃了。
師:你覺得像什么?像不像紅燈籠?
(展示“紅燈籠”。)
生:像!
(板書:柿子像紅燈籠)
師:想一想,這個時候還有哪些果子也成熟了?
生:橙子。
生:柚子。
生:橘子。
師:對呀,秋天正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板書:橙子 柚子 橘子 收獲的季節)
生:老師,我們去的兒童樂園門口種的菊花也開了。有好多顏色呢!有紅的、黃的、白的。
(板書:菊花開了)
師:秋天到了,你們還發現哪些變化?
生:街道兩邊的樹都落葉了。樹上的葉子有黃有綠。
生:我也發現了。我還發現樹下的草也是有黃有綠。
(板書:樹落葉 草變黃)
……
師:是呀!秋天真美呀!面對這么美的景色,大家想畫下來嗎?
生:想!
師:請同學們把你最想畫的景物畫下來。可以參考板書來畫。
(學習小組合作畫秋天,大家分工合作,畫自己最想畫的畫。學生你一言,我一語,互相補充。)
生1:我畫藍藍的天,再畫幾朵白云。
生2:云不能畫太多,我看見天上的云特別少。我畫樹下的小草。
生3:草應該涂黃色和綠色。
……
師:同學們,看著你們的作品,我真想畫一畫。看,真美!
(展示學生作品)
師:如果給這些美麗的圖畫寫上幾句話,那真是錦上添花呀!誰來試試!
(展示其中一幅學生作品)
生:秋天到了,藍藍的天上有幾朵白云。
師:說得真好!
生:柿子紅了,像一個個美麗的紅燈籠!
師:真棒!你學會用打比方的句子了。老師要為你精彩的發言鼓掌。(老師帶頭鼓掌。)
師:誰也能像他一樣棒!
生:稻子熟了,田野好象鋪了一張黃色的地毯。
生:樹上的黃葉落下來,好象黃蝴蝶在飛。
師:我真佩服你們,想象這么豐富!現在,大家就像剛才這些同學一樣,都給自己小組的畫寫上幾句話吧!看看誰的句子最美!老師再給大家提個建議,好嗎?
生:好!
師出示:(1)可以按順序寫。比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把你最喜歡的景物寫詳細,其它的可以簡單寫。
(3)看一看板書,可能對你有啟發。
(學生寫話,然后讀給學習小組同學聽,小組同學互相糾正,補充。)
三、教學反思
這次寫話訓練,改變了一直以來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的情況。我覺得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優化教學過程。循序漸進,有目的地指導,讓學生有章可循,才能收到這么好的效果。
(一)選擇最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切入點。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以學生最喜歡的秋游活動為切入點,讓他們自由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這樣,大家的興趣越來越濃,要寫下來的欲望自然越來越強,到寫話時,真是水到渠成了!
(二)讓畫筆進入課堂。
平時,我覺得學生都特別喜歡畫畫,都非常喜歡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畫自己最想畫的東西,引導學生更深一層去感受秋天、感受秋天的美麗,更加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
(三)巧用板書。
低年級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弱,說話是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進入寫話程序時,如果就對他說:“剛才怎樣說,現在就怎樣寫。”學生一下子就沒有任何依據了,難以下筆。現在,我有意識地將精彩內容板書下來,寫話時,再引導學生根據板書來說、寫,自然就有話可寫了。
我覺得,這樣生動、活潑、有趣的語文課,不正是學生所期待的嗎?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的第三個部分,我就是采用了個性化教學,沒有過多的講解與分析,而是引領學生自讀自悟。
我在設計時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思考,主張張揚學生的個性,這主要體現在教師以引導來代替指導,新課程中的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他們發展自我思考與自我決定的能力,教學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通過朗讀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從金黃的、紅紅的、火紅的、藍藍的學生能回答這是五彩的秋天、多彩的秋天等。又從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說出秋天是有趣的。這是引導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學生雖有個性化的理解,也悟出了各色各樣的秋天,但在朗讀方面,總讓人感覺意猶味盡,沒有所謂的多彩的秋天,豐收的秋天等,可能低年級的學生還是要多一點的感官刺激,視覺的、聽覺的、多多地、適時地運用于課堂,我想效果會更好!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3
《秋天的圖畫》是新選編的課文,篇幅短小,圖文并茂。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熱鬧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課文中“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的設問,使我們對創造這一切的勤勞的人們喜愛和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對秋天的山野會有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僅停留在對外在的感知,缺乏對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師要利用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了解秋天是個美好的、豐收的、喜慶的季節,從而體會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將課內課外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文中大多數景物學生是比較熟悉的,只是高粱對于南方的孩子來說很陌生,可以通過圖片了解。文中的大雁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人”為什么要用上引號,可能學生理解有難度。文中描寫秋天的景物都是以比喻的方式來寫的,引導學生比較事物的相似之處,要學會用“好像”來進行說話練習。
通過預習,大部分學生課文能讀準確,但,總體感覺,學生在字音讀準上還需加強,特別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如何讀準確,還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來糾正,我已抱著,每篇課文,每個字去糾正的決心來努力讓學生讀時分清楚前后鼻音。還有學生讀課文時,標點符號停頓,詞語緊湊,輕聲要讀得又輕又快,這樣正確讀句子的方法還沒有掌握。
秋天的圖畫,本次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讓孩子在讀中體會,蘋果、梨、高粱、稻谷等在秋天中的風景,積累句子之外,我還引導學生在讀中去發現,課文是圍繞第一句寫的,寫的是山野里的秋景。這樣一來,為課堂作業本上的寫話做了較好的示范,“秋天來了,”學生不至于隨意寫,而是也能選取一個點來寫,有的寫果園了的景色,有的寫花園里的景色。這種遷移也是語用的一種落實。
針對本班學生課堂聽講習慣還需要進一步養成,現在關鍵是構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學習共同體,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沒有安排,更關的是關注,師生之間的對話,讓學生先學會與老師互動,會與老師對話,學會聽懂老師的話,才能為今后有效的小組合作打下基礎。
這節課,較之以往的課,我已經關注到了作者文字表達背后的秘妙,暫時沒覺得還有什么環節需要調整。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4
教二年級,盡管有許多的不適,但我還是努力改變著自己,處處適應學生,使自己的教學即扎實又有趣。因此本課教學伊始,我和學生以談話展開,激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使學生一下子走進了課堂,和老師一起感受秋天的美麗,感受語文的魅力。
在本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欣賞圖片,游戲識字等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我采用領讀、開火車、摘蘋果游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認識了漢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樂。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搞孤立,枯燥的識字環節。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堅持“生字從文中來,再到文中去”的識字順序。課堂上首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遍課文,把文中生字圈出來,體現了生字從文中來。先學字再學詞,學生在文中能認識繩子后,引導學生把文中的繩子提出來,強化生字的讀音,然后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把生字又放回文中。同時又創設了新的語境,使學生加深了生字的印象,鞏固了生字。
三、識字和語言思維訓練結合
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識字個語言訓練思維結合起來。如:在學生認識“梨”時,學生說:“我喜歡吃梨。”就記住了“梨”字。隨即提出“你們都喜歡吃什么梨?”學生說說出了各種梨,這樣即認了字,也把說詞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再如說“勤”字時,學生說“勤勞”,就啟發學生用“勤勞”說一句話。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拓展了識字。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文朗讀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加強練習,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本節課處處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開始時是自由讀課文,同桌對讀。大聲讀文來初步感知課文,待生字學完后,又回到文中。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想怎樣朗讀就怎樣朗讀。同時分句進行朗讀指導。有指名讀,自由速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盡管有一些收獲,但也存在這不足:比如生字的指導方面,由于課堂讀書時間長,寫字知道沒有進行,而是放在第三節寫字課指導。以后我會更加合理安排時間,在有效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5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并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贊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么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并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說些什么?”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
本課的教學設計著力突出了以下三個要點:
1.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上課伊始,通過帖畫的出示,引出給畫面配音朗讀的任務,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讀書的積極性。
2.強化語文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由讀、想像讀、評價讀、加動作讀、齊讀、為畫面配音等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在讀中學會讀,同時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
3.積極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注意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形成的設計。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讀文想像的方法指導。
4、通過讓學生想象的說、練,讓學生學會語言、運用語言。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完全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聽音樂欣賞圖片,游戲識字等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領讀、開火車、摘蘋果游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認識了漢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樂。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搞孤立,枯燥的識字環節。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堅持“生字從文中來,再到文中去”的識字順序。課堂上首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遍課文,把文中生字圈出來,體現了生字從文中來。先學字再學詞,學生在文中能認識繩子后,引導學生把文中的繩子提出來,強化生字的讀音,然后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把繩子又放回文中。同時有創設了新的語境,使學生加深了生字的印象,鞏固了生字。
三、識字和語言思維訓練結合
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識字個語言訓練思維結合起來。如:在學生認識“梨”時,學生說:“我喜歡吃梨。”就記住了“梨”字。隨即教師提出你們都喜歡吃什么梨?這樣學生說說出了各種梨。即認字,說詞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再如說“勤”字時,學生說“勤勞”,教師就啟發學生用“勤勞”說一句話。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拓展了識字。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文朗讀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加強練習,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從讀中感知、感悟。本節課處處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開始時是自由讀課文,同桌對讀。大聲讀文來初步感知課文,待生字學完后,又回到文中。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想怎樣朗讀就怎樣朗讀。同時分句進行朗讀指導。有指名讀,自由速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秋天的圖畫》是二年級上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課文,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通過色彩的搭配,寥寥幾筆,便把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的喜悅心情描繪出來了.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
我在教學中抓住"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這個句子引導學生體會感悟秋天的美.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然后閉眼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聽到了什么 聞到了什么 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有的好象看到一盞盞燈籠般的梨子,有的好象嘗到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賞到金黃的稻子在廣闊的田野上跳起的優美的舞蹈……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 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或加動作表演讀,或表情豐富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體會秋天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悅的心情.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可依據語言文字,進行定向引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入課文所創設的境界,借助語言來感受形象,使其領悟其中的感情.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因為朗讀既可以規范學生的口語,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要教師引導恰當,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即使一千個學生便有一千種不同的朗讀方式.我們要用多種方法導"悟",啟發學生看,畫,演,議,說,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語言文字的美.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6
這是一節創編兒歌的活動,我希望孩子們把熟悉的、看到的、吃過的秋天果實都想象成一幅五顏六色的畫,說成一首好聽的詩。
在活動準備的過程中,我從網上下載了許多圖片資料,讓孩子欣賞,還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一樣水果或農作物。幼兒首先看著圖片來說一說各種動物所畫的東西,從不同方面來說說秋天的東西,并且讓孩子們在每一個動物說過之后,來進行創編,孩子們拿著水果和農作物等,創編出來很多優美的句子。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和我似乎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我覺得本次活動無論是從活動目標、活動過程、還是活動活動結果都與我設想的相差甚遠,而孩子們也似乎沒有說出想表達的東西,秋天的圖畫在他們眼里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我進行了反思。
首先,在活動中,孩子們羞怯的表現,詞句的局限是我沒有想象到的。《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目標要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而我在設計活動時,只是想當然的制定了目標,高估孩子的水平。本以為幼兒園處在城鄉結合部,果園、莊稼地是孩子們眼熟常見、耳聞能詳的,卻忽略他們有限的經驗以及詞匯發展水平,導致孩子腦海中只有常見的幾種圖形可以比喻,或者心里清楚卻沒有詞語表達,就像茶壺里煮餃子——有話也說不出,更有甚著出現了“天天見芝麻,卻不知為芝麻是什么“的笑話。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為了打破以往詩歌教學沉悶的氣氛,我穿插運用了多媒體、模特表演、游戲等多種教學形式,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是,孩子卻并不領情,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自己手里——老師準備的教具上。作為秋天的禮物,我送給每個孩子一種水果或農作物,孩子們捧在手里,眼睛看到的,心里想著的,嘴上說出來的都是自己手里的東西。一節課下來,這些“禮物”不僅沒有發揮什么作用,反而成為孩子手中的玩具、開拓視野的累贅,在整個活動中,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在唱主角,真是得不償失。在活動前,可以讓幼兒與家長一起來調查秋天有什么美景、農作物等,不僅豐富幼兒的已有經驗,也能促進家園合作。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7
在本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文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表現秋天豐收的美好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與贊美。
1、多種形式認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本課要認識8個字,會寫8個生字,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分析字形,利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形聲字,順口溜這些方式識記,這些方法趣味性強,調動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2、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可依據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領悟其中的感情。在本課教學中,我抓住“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這個句子引導學生體會感悟秋天的美。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然后閉眼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
但是,在朗讀感悟過程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我讓學生喜歡哪句讀哪句,并想想為什么喜歡。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至于為什么喜歡,孩子們卻說不出來,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接下來就要靠教師的引導了,可是我只是抓住了描寫顏色的詞語,讓學生去感受秋天的色彩,沒能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
那么在我這節課當中,就可以這樣設計:先讓學生自由讀,然后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恰當的時候運用多媒體出示一些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片,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通過梨與燈籠,蘋果與臉頰,稻子與大海,高粱與火把的對比感受秋天的美麗,體會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語言文字的美。接下來再讓孩子們讀,孩子們一定能讀出自己的感受了。
當孩子們理解了這美麗的豐收的熱鬧情景時,以“誰使秋天這樣美麗?”將豐收的景象轉到豐收的原因,這樣孩子們對勤勞的人們的贊美之情也會油然而生了,還可以讓學生說說你想對這些勤勞的人們的話,由此加深了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之情。這樣學生自然就能讀出對勞動人們的贊美之情了。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8
們的思路從山野引向人們,從豐收的景象引向豐收的原因,對勤勞的人們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讀一讀,想一想,你與你的學生在秋天這個收獲的季節還看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你們怎么為秋天的圖畫增光添彩?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3、喜歡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課前準備:
秋景、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師生)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圖、梨”等8個字,會寫“波、燈”等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當炎熱的夏季向我們揮揮手告別時,秋姑娘已經一路歡歌,一路笑迎著走來,當她來臨的時候,你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變化嗎?
2、有一位小朋友畫了一幅秋天的圖畫,畫面可美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展示一幅美麗的秋天的圖畫,配上背景音樂)
3、畫面上有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在畫旁出示詞語:蘋果、梨、高粱、稻)
正音:“梁”單個字讀第二聲,在詞語“高粱”中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
這位小朋友很了不起,他還能把這幅圖寫成如此美麗的一段話,請你打開課本,讓老師隨著音樂讀給你們聽。
2、生自由讀
請你自己練習朗讀,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也可以同桌合作練習朗讀,互相幫助。
3、交流學習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圖——圖畫梨——梨樹 籠——燈籠、浪——波浪、粱——高粱、燃—燃燒、勤——勤勞
(2)開火車,指名讀,貼在黑板上摘蘋果領著大家讀。注意正音:“勤”是前鼻音,“籠”單個字讀第二聲,詞語“燈籠”中讀輕聲。
(3)學生出示自己的生字卡片,同桌合作檢查讀
(4)看看這段有幾句話,指名讀自己想讀的句子。
(5)教師引讀 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野——梨樹——蘋果——稻海——高粱——誰使秋天這樣美麗?————
(6)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僅供老師參考)
如編兒歌:梨樹是木,波浪是水,高粱為米,燃燒是火,勤勞*力。
猜字謎“圖”:在大房子里過冬天。“梨”:木上一把刀,正在割禾苗。“籠”:竹子編個圓圈,糊個燈籠真好看。“浪”:熟字“狼”換偏旁,大海翻滾起波浪。 “勤勞”:辛勤勞動,力在其中。“勞”: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邊看熱鬧。
三、學寫生字,生成評價
出示要寫的字: 波、浪、燈、作、字、蘋、麗、勞
1、自己讀貼,把8個字分成兩類。
2、觀察左右結構的生字,你有什么發現?(左窄右寬)
教師范寫(是學生感覺到比較難寫的字)
學生仿寫(注意寫字姿勢)
展示學生寫的字,師生、生生評價.
3、書寫上下結構的字
請左右結構寫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范寫。
學生仿寫.
四人小小組評價(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優點后缺點的原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誦讀、美讀課文.
2、背誦課文,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帶給人們的喜悅。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句練習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二、誦讀課文,品味欣賞
1、請你再讀課文,你覺得秋天的圖畫美在哪里?
2、重點指導第二句。
出示句子: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
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9
秋天主題活動反思《秋天的圖畫》
天氣漸涼,樹葉變黃。我們的主題《秋天的圖畫》也快結束了,可孩子們探索的熱情仍有增無減。
我班幼兒經過一年多幼兒園的生活,動手能力已有很大提高,他們的有意注意已經開始萌發,對外界新鮮的刺激能產生興趣,容易進入情境中,為了組織引導和把握活動的深度和廣度,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秋天,我們根據本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注重活動的游戲化,加強游戲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初步培養幼兒創造性解決問題,我們設計了很多與主題相關的內容。例如:在語言活動中,我們設計了“散文《落葉》以及詩歌《秋天的顏色》”等等與秋天相關的知識,讓幼兒充分了解了秋天以及秋天的景色。
在音樂活動中,我們設計了音樂欣賞《西風的話》以及律動《摘果子》,讓幼兒明白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勞動的季節。我們帶領幼兒戶外遠足,讓他們自己去接觸秋天,了解秋天。在遠足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了很多秋天與其它季節的不同之處。
馬斯洛認為:在創造能力的激發階段,創造者忘記了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只生活在此時此刻,他完全沉浸、陶醉和專注于現在的時刻和眼前的情形,傾心于現在的問題。對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應融入到有意識的環境中去《綱要》中也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在游戲《運果子》的活動的設計時,我考慮到首先要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環境的創設上及教具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其直觀性,于是我把整個操場設計成一個寬寬的河和兩條寬寬的馬路,讓幼兒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
從游戲材料來看,此次活動是以小皮球為主要材料的活動,我利用其可變性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小皮球探索運果子的方法,引發幼兒與環境材料間的相互作用, 小皮球貫穿于活動的始終,我在活動的設計中注意給幼兒留有充分創造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想辦法過河,讓他們想辦法搬果子,同時還充分發揮了皮球這一運動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變性,幼兒不僅從中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而且發展了爬以及平衡的能力。
在這一主題中,我們還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五官去探索秋天的自然環境,活動中他們能認真投入地觀察發現植物的變化,并能將學到的觀察技巧延伸到探索活動中。在老師的提示下,他們在區域活動時設計了多種不同的菊花:有用橘子皮粘貼的花朵、有用彩色紙剪成園形和條狀卷出的花朵、有用橡皮泥在瓶上裝飾的花朵、還有用絨線、毛根在圓形穿出的花朵……
通過這一主題的開展我們發現:那些參與幼兒園活動較多的家長在教育觀念上更新得較快,教育理念更先進,教育方法也更科學。
同時,這一部分幼兒對主題活動及開始積累一套屬于自己的探索方法,相應的知識經驗也日漸豐富。因此,我們今后的工作重點是:如何充分發掘家長資源取得家長的鼎立配合,讓以后的能活動更出色。
此次主題系列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我們由于注重關注幼兒的興趣,啟發引導幼兒的積極思考與大膽動手制作,有機地將各領域教育內容與要求整合了起來,在促進幼兒主動、全面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10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二年級《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你!
二年級《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一
《秋天的圖畫》描繪了秋天的美景,贊美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秋天的圖畫》是二年級上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課文,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通過色彩的搭配,寥寥幾筆,便把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的喜悅心情描繪出來了。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
我在教學中抓住“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這個句子引導學生體會感悟秋天的美。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然后閉眼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有的好象看到一盞盞燈籠般的梨子,有的好象嘗到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賞到金黃的稻子在廣闊的田野上跳起的優美的舞蹈……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或加動作表演讀,或表情豐富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體會秋天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悅的心情。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可依據語言文字,進行定向引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入課文所創設的境界,借助語言來感受形象,使其領悟其中的感情。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因為朗讀既可以規范學生的口語,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要教師引導恰當,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即使一千個學生便有一千種不同的朗讀方式。我們要用多種方法導“悟”,啟發學生看、畫、演、議、說,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語言文字的美
二年級《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二
《秋天的圖畫》描繪了秋天的美景,贊美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本課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秋天的田野,感受真實的大自然中秋天的景色,學生獲得了真實的體驗,形成真實的情感,再出示圖,使枯燥的語句更加形象,學生樂學、愛學。 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讀的情境,重視朗讀,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展開合理想象,感受閱讀樂趣。
二、注重識字寫字教學
我還注重了識字寫字教學,采用了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自主識字寫字意識。在課堂上,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認生字、找生字,讀生字,進行多種游戲鞏固生字。并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幫助學生培養課外自主識字意識,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我真切地感到:在課堂教學中,要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造性地運用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使教學形式由單一轉變為多樣,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由封閉轉向生成和開放,并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元化。對學生的評價也應多樣化,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給學生激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自我發展的信心。
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足,如對于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好,但也有個別學生參與性不高,朗讀沒有感情,今后要多指導學生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今后的教學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二年級《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三
本課教學伊始,我和學生以談話展開,激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使學生一下子走進了課堂,和老師一起感受秋天的美麗,感受語文的魅力。
在本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欣賞圖片,游戲識字等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我采用領讀、開火車、摘蘋果游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認識了漢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樂。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搞孤立,枯燥的識字環節。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堅持“生字從文中來,再到文中去”的識字順序。課堂上首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遍課文,把文中生字圈出來,體現了生字從文中來。先學字再學詞,學生在文中能認識繩子后,引導學生把文中的繩子提出來,強化生字的讀音,然后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把生字又放回文中。同時又創設了新的語境,使學生加深了生字的印象,鞏固了生字。
三、識字和語言思維訓練結合
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識字個語言訓練思維結合起來。如:在學生認識“梨”時,學生說:“我喜歡吃梨。”就記住了“梨”字。隨即提出“你們都喜歡吃什么梨?”學生說說出了各種梨,這樣即認了字,也把說詞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再如說“勤”字時,學生說“勤勞”,就啟發學生用“勤勞”說一句話。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拓展了識字。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文朗讀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加強練習,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本節課處處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開始時是自由讀課文,同桌對讀。大聲讀文來初步感知課文,待生字學完后,又回到文中。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想怎樣朗讀就怎樣朗讀。同時分句進行朗讀指導。有指名讀,自由速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盡管有一些收獲,但也存在這不足:比如生字的指導方面,由于課堂讀書時間長,寫字知道沒有進行,而是放在第三節寫字課指導。以后我會更加合理安排時間,在有效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11
《秋天的圖畫》是二年級上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課文,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透過色彩的搭配,寥寥幾筆,便把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的喜悅情緒描繪出來了。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閱讀的過程是把文字信息轉換為生動的表象組合的過程。如果是朗讀,還是一個把無聲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著想象,充滿著不可言喻的情感體驗。對文字的理解,對思想的發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憑借這個過程來實現。葉圣陶先生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依據語言文字,進行定向引導,展開想象,進入課文所創設的境界借助語言來感受形象,領悟其中的感情。
在本堂課的學習中,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這一句話:“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在教學時,我就是采用了個性化教學,沒有過多的講解與分析,而是引領學生透過想象,自讀自悟。
在設計時我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資料的領悟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思考,主張張揚學生的個性,這主要體此刻教師以引導來代替指導,新課程中的教師就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他們發展自我思考與自我決定的潛力,教學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透過朗讀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潛力。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然后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有的說:“我好像看到糧食水果都豐收了,人們正忙著收獲呢。”有的說“好象看到一盞盞燈籠般的梨子。”有的好象聞到了瓜果的香味,有的好象嘗到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賞到金黃的稻子在廣闊的田野上跳起的優美的舞蹈。之后指導朗讀,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透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孩子們的用心性更高了,他們或加動作表演讀,或表情豐富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體會秋天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悅的情緒。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12
此文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并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贊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么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并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說些什么?”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
《秋天的圖畫》是二年級上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課文,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通過色彩的搭配,寥寥幾筆,便把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的喜悅心情描繪出來了。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閱讀的過程是把文字信息轉換為生動的表象組合的過程。如果是朗讀,還是一個把無聲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著想象,充滿著不可言喻的情感體驗。對文字的理解,對思想的發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憑借這個過程來實現。葉圣陶先生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依據語言文字,進行定向引導,展開想象,進入課文所創設的境界借助語言來感受形象,領悟其中的感情。
在本堂課的學習中,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這一句話:“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在教學時,我就是采用了個性化教學,沒有過多的講解與分析,而是引領學生通過想象,自讀自悟。
在設計時我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思考,主張張揚學生的個性,這主要體現在教師以引導來代替指導,新課程中的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他們發展自我思考與自我決定的能力,教學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通過朗讀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然后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有的說:“我好像看到糧食水果都豐收了,人們正忙著收獲呢。”有的說“好象看到一盞盞燈籠般的梨子。”有的好象聞到了瓜果的香味,有的好象嘗到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賞到金黃的稻子在廣闊的田野上跳起的優美的舞蹈。接著指導朗讀,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或加動作表演讀,或表情豐富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體會秋天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悅的心情。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13
本課是描寫秋天的一篇文章,文美,意更美。朗讀感悟背誦之后,帶領學生模仿寫四季。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本課的結構特點:第一句,呼喚秋天來啦;第二句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山野里的景物的樣子;第四、第五句,抓住秋天特有的景物——大雁南飛,來表達對秋天、對勞動那個人民的贊美。
接著,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相同季節的學生自由組合成一組,互相說出、補充本季節里特有的景物,組內交流展示。
然后,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師相機指導篩選板書出季節里特有的景物,并板書在黑板上。
最后,啟發學生說出本季節里特有的景物特點,學習“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的表達方式,并借鑒。有的學生說的不是很準確,比如:“桃樹掛起粉色的燈籠”,“掛”自用的不是很準確,變引導學生看幻燈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認識,學生便體會到“桃子露出粉紅的臉頰”更好一些。……
放學的時候,陸陸續續,大家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春、夏、秋、冬各自開花。
二年級的學生,剛剛開始動筆,雖然稚嫩,但“我愿寫”,比“寫出文采”更重要!不急,慢慢來!
《秋天的圖畫》實錄與反思 篇14
“課后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后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一
《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艷麗的圖畫。畫上有金黃的梨和紅紅的蘋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舉起的火把。它是人們用汗水繪出的山水畫,它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
在本堂課的學習中,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這一句話:“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在教學時,我采用了個性化教學,沒有過多的講解與分析,而是引領學生通過想象,自讀自悟。
教學時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通過朗讀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然后想象:你們在秋天這個收獲的季節看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大家怎么為秋天的圖畫增光添彩?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有的說:“我好像看到糧食水果都豐收了,人們正忙著收獲呢。”有的說“好象看到一盞盞燈籠般的梨子。”有的好象聞到了瓜果的香味,有的好象嘗到了又大又紅的蘋果的香甜,有的仿佛欣賞到金黃的稻子在廣闊的田野上跳起的優美的舞蹈。接著指導朗讀,那么,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呢?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或加動作表演讀,或表情豐富的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體會秋天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悅的心情。
最后通過實踐活動:“我會讀,我會畫,我會做”,把課內課外結合起來,把動手動腦結合起來,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能力來表現秋天。如,制作秋天的禮物:用落葉做書簽,用自己的畫作賀卡,用句子、短詩贊美秋天……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二
利用《識字一》學生課后搜集的有關秋天的詞語作為導入,讓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心中的秋天。(美麗)抓住“美”,板書課題:(秋天的圖畫)秋天美得就像一幅圖畫。
本課識字環節避免了上節識字課出現的不足之處,但是在時間把握上做得不夠合理。第一課時,除了以識字、寫字,朗讀為重點,同時也關注到了學生看圖說話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只能說出圖畫中的景物,但是尚不能正確使用一些動詞,顏色的詞語來給句子潤色。老師在學生講解時,適時地進行指導。例如:學生:樹上有雪梨。師:茂盛的梨樹上掛起了金黃色了雪梨。學生的詞匯量有一部分是耳濡來的。
最后,老師結合學生的描述將插圖中的景色總體描述出來。讓學生體會到詞語之后秋天的美。帶著這種美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主要以“美”為切入點,讓學生找出文中“美”的詞語。(第二句中,哪些詞語寫得很美?)
根據“金黃的”“火紅的”“金色的”“紅紅的”等表示顏色的詞語,復習鞏固一年級下學期復習時所學的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黃澄澄”“綠油油”“金燦燦”等。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同時,適當對學生講解文中動詞的作用:它使句子更加的生動,具體。但學生對動詞的使用效果不夠明確。
二、為什么是勤勞的人們畫出了秋天的圖畫?(生談感受)
大部分學生對這個問題不太敏感,究其原因,可能是他們生活在大城市,對于農作物的生長,及農民的勞作不熟悉,沒有親身體驗的那種深刻感受。所以一時不能理解。
只有極少數學生能回答這個問題。本班的邱廷華不緊表達清晰,甚至連農作物從春到秋的生長,冬的收藏都完整地介紹了出來。
鑒于此,下次課前準備應該要求學生針對一種農作物,了解農民對它的培育過程。
借助“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進行第二課時的拓展(我們身邊除了農民伯伯,還有哪些勤勞的人們呢?)
學生:父母、工人、老師······
小結:正是由于他們勤勞的工作,秋天才會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大自然才會變得如此美麗,社會才會變得如此和諧。我們應該感激他們。(感受秋之美,體會人們的勤勞之美,同時培養孩子們懂得感謝他人)
第一課中,對生字書寫的知道不夠全面,注意提醒字在田字格中的總體布局。對于每個詞的組詞應該全部板書。避免學生只會組,不會寫。
二年級的學生課堂上可以做些簡短的筆記。例如:多音字,組詞,課文難以理解的詞語解釋。一方面是筆記習慣的養成;另一方面,可以為復習積累做準備。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三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文質優美的寫景文章,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感悟文本的情感,積累語言材料,真正做到積累應用,扎扎實實的學語文,成為我設計這篇文章的理念。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欣賞圖片,游戲識字等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我采用領讀、開火車、摘蘋果游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認識了漢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樂。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搞孤立,枯燥的識字環節。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堅持“生字從文中來,再到文中去”的識字順序。課堂上首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遍課文,把文中生字圈出來,體現了生字從文中來。先學字再學詞,學生在文中能認識繩子后,引導學生把文中的繩子提出來,強化生字的讀音,然后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把生字又放回文中。同時又創設了新的語境,使學生加深了生字的印象,鞏固了生字。
三、識字和語言思維訓練結合
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識字個語言訓練思維結合起來。如:在學生認識“梨”時,學生說:“我喜歡吃梨。”就記住了“梨”字。隨即提出“你們都喜歡吃什么梨?”學生說說出了各種梨,這樣即認了字,也把說詞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再如說“勤”字時,學生說“勤勞”,就啟發學生用“勤勞”說一句話。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拓展了識字。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文朗讀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加強練習,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本節課處處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開始時是自由讀課文,同桌對讀。大聲讀文來初步感知課文,待生字學完后,又回到文中。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想怎樣朗讀就怎樣朗讀。同時分句進行朗讀指導。有指名讀,自由速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盡管有一些收獲,但也存在這不足:比如生字的指導方面,由于課堂讀書時間長,寫字知道沒有進行,而是放在第三節寫字課指導。以后我會更加合理安排時間,在有效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