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精選15篇)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1
小學語文教案《恐龍的滅絕》
舊縣小學 劉育紅 前言: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茸鞴培已經進入了高科技信息技術期間,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主要途徑。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照》中指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促進中小學教學根本性變革的首要途徑。”這就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進步到了一個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當代科技手段的運用……” 。充分使用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服務,獲得語文學科知識,培養語文能力,進步語文素養,是一個極新而又布滿朝氣的領域。
教材簡析:
《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于“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理由。本文圖文并茂,形象生動真切,內容條理清楚,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時期,遍布恐龍的神秘天下。 “恐龍”是孩子們十分感愛好的一個話題,文章從標題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討生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伶俐的目光去視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范例。課前老師可故意識地指導學生收集相關恐龍的資料,雄厚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學生探討的愛好。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重大、逃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這一題目講了哪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征象進行科學探討的愛好和愿望。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圍繞“恐龍是如何滅絕的”這一題目講了些哪樣,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愛好和索求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難點:使用當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討的學習精神,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愛好和索求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預備:老師精心設計《恐龍滅絕》的課件,電腦教室
教學過程:
一、激活思想,開放空間
1、題目搶答,激活思想。
師:同窗們,我聽說你們課外知識可把握了不少,如今我就要考考你們,對本人有信心嗎?
生:有
師:請同窗們快速搶答出這是哪樣動物的骨骼模型?(出示恐龍骨骼模型的圖片)
(設計意圖:使用學生的好勝生理,設計搶答的體式格局,上課伊始,就激活學生的思想,使其產生期盼新知的強烈欲望。)
2、激活原有體驗,開下學習空間。
師:既然同窗們跟恐龍這么熟,這節課我們就一路暢談“恐龍”怎么樣?關于恐龍,你都知道哪樣,都說出來吧。
學生一:我知道有霸王龍,它是食肉動物跑步的速度很快,十分兇橫,連本人的同類就殘殺。
學生二:我還知道梁龍,它十分大,相稱十層樓房那么高。但是食草動物。
學生三:我知道三角龍,它頭上長了三個銳利的角,十分胖,舉措很不方便。
(設計意圖: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愛好,就會用全副精神去辦事,學與樂不可分。”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發現本人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愛好,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閱讀。)
二、初步感知,認讀字詞
1.傾聽錄音,初步感知。
師:同窗們細心聽聽,這是關于恐龍哪樣的話題?(播放課文朗讀的flash課件)
你對這個話題感愛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路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奧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傾聽聲情并茂的課文錄音,使學生獲得一個對課文的鳥瞰全景圖,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索求恐龍滅絕的奧秘。)
2.邊讀邊畫,獨立自主識字。
師:適才聽到的文章就在我們的語文書上,快翻到31課讀讀吧,一邊讀一邊把含有生字的詞語畫下來,借助課后拼音提醒把它們讀準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求學”的學習風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生字教學學生是首當其沖的參與者,學生獨立自主索求解決題目的思路、途徑和方法,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環節。)
3.師生交流,理解字詞。
(大屏幕出示字詞)老師搜檢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重大、逃避、亡、枯萎、哺乳動物、孵”的意思。(獨立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之后,老師有必要驗收識字情況,及試卷排謬,傳授知識要點,隨機點撥字義。)
三、師生互動,理解全文
1.認識分號,理解思路。
師:請同窗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標出文中列舉了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引導默讀方法:不作聲,不指讀)
(假如答案出現分歧)小組同窗交流一下你們找到的這幾種說法,看看到底是幾種,題目出在哪?(師引導認識分號)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學生要學習默讀,做到不作聲,不指讀。以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故意識地在恰當的環節設計默讀,使學生的默讀能力逐步進步。)
2、師生互動,讀中感悟
師:這幾種說法中一定有你最感愛好的,你把這部分多讀幾遍,然后把你感受最深的和有疑問的地方與小組同窗交流一下。
匯報小組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解決疑難,理解課文。
(設計意圖:在課堂教學這個復雜的動態體系中會賡續暴露教與學的矛盾,也正是在矛盾轉化、解決的激流中,學生發展了思想,實現了知識的突破。)
四、啟發想象,拓展延伸。
1、勇敢假想
師:正是由于這些說法不能讓人完全佩服,以是才留給我們更多遐想的空間,除了書上這五種理由以外你能不能勇敢想像一下恐龍滅絕的理由呢?結合你收集的資料,想像一下還可能有哪些理由呢?
(設計意圖: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啟發學生想像表達,激活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有提出題目的愛好、能夠發現題目和敢于提出題目。”關于恐龍滅絕的理由,說法不一,指導學生對這些說法質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討愛好。)
2、提供線索,開拓視野
師:你還想了解其他關于恐龍方面的知識嗎?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課后辦一次“恐龍天下”的展覽。教師給大家提供幾條線索: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的學習,絕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課程本身和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指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能使學生從中吸取知識、坦蕩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
(大屏幕出示:恐龍網網址、 《恐龍問答101》 、 《藍貓淘氣三千問》--恐龍專題)
3、學習了這一課,你有怎么的感受?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表達本人的求學感受,有效地幫助學生收拾整理學習收成。可以采用“我想說”的體式格局,如:我想對大自然說;我想對動物摯友們說;我想對本人說等。對學生進行說話練習,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思惟認識,滲透環境教育,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師:同窗們,恐龍的滅絕對我們很大的啟示,在我們的地球家園,天天都有上百個物種滅絕。這些慘痛的事實提示我們,讓我們珍愛生態環境,維護自然和諧,尊敬生命,瀏覽生命,保護生命吧!
反思: 神秘的“恐龍”是學生感愛好的話題之一。怎樣借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了解恐龍滅絕的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討恐龍滅絕之謎的欲望呢?在教學中使用當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學習愛好;培養學生認真思慮、質疑解疑、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在學習了語文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習相關恐龍的知識,了解恐龍滅絕的理由。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是以,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運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慮,受到情感陶冶,獲得思惟啟迪,積累精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在此教學中著力顯露“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情勢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文句的含義,讀出本人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本人的學習體式格局和學習風俗獨立自主地選擇主題學習內容,進步學習技能。學生通過在學習平臺上成果的發布,展示施展闡發自我和交流表達的能力。通過合作等學習體式格局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題目:怎么將信息技術使用得更有效從而進步整個課堂的效率。
相干鏈接
(一)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
1、恐龍釋放的屁造成恐龍的滅絕。恐龍種類很多、體形重大,天天賡續放屁,污染空氣,最終使本人滅絕。
2、恐龍食用的植物有毒。重大的恐龍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終于被毒作古了。
3、有一段時刻,可能下過酸雨,恐龍通過飲水和食品,慢性中毒,最終一批批作古亡。
4、海底火山爆發,使地球氣溫發生轉變,造成恐龍的滅絕。
(二)恐龍能復活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茸鞴培研究運動越來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讓恐龍復活。這可能嗎?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并非絕無可能,但盼望只能依賴于寶貴的琥珀。我們知道,有些生物,它們在生活過程中落入了松樹一類植物所分泌的樹脂中,這些樹脂包裹著它們經歷了幾百萬幾萬萬年的轉變后,形成了琥珀。因為生物被密封后產生了脫水,而樹脂具有很強的抗生素作用,是以,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對穩固的狀況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結構構成。這就是恐龍復活的盼望地點。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剛剛吸完恐龍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樹上淌下的樹脂包住了。過了幾萬萬年,我們又碰巧發現了這樣一枚琥珀,那么,機會來了。假如我們能夠從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獲取恐龍血液的一點點dna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龍的遺傳密碼,然后一步步獲得整個恐龍的所有遺傳基因,從而為克隆出一個恐龍打下基礎。這是當代生物工程技術為我們描繪的一幅鮮艷的藍圖。
(三)中華恐龍網
恐龍博物館:,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網站的一個主題網頁。具體介紹了恐龍的發現、形態、生活習性、滅絕等相干知識,并有大量資料圖片。
中國科普網展覽館之恐龍天下:,具體介紹了恐龍的傳說、種類、故事、滅絕和研究狀態等相干信息,擁有大量圖文資料。
中國科普博覽-恐龍博物館:,重點介紹了不同種類恐龍的故事和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想。
四川自貢恐龍展覽館:,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目前天下上擁有大規模恐龍化石埋藏遺址保存的、最具特色的專門遺址性博物館。
恐龍期間:,擁有恐龍專題研究的大量資料(文字、圖片、影片等。)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2
一、教材分析學科:語文 教材版本: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課題名稱:恐龍的滅絕 教材所在頁:第140——143頁教材說明: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中生代時期,漫游在遍布恐龍的世界里。看,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匯總,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捧著本文的孩子們揭開。教學內容和地位: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介紹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開辯論會、在網絡中收集、瀏覽相關資料等形式,讓學生加深對文中不同說法的感悟,培養學生積累資料、收集信息的習慣,讓學生產生主動與他人交流的欲望,激發學生對恐龍的來源、滅絕等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關心自然和生命,培養學生良好的想象力。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通過計算機網絡了解恐龍的生活習性及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提高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難點:引導學生對恐龍滅絕的原因進行研究探討,讓學生明確保護地球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尊重證據的科學素養,在研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二、學習者分析: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識和思想基礎,自己的行動規律。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感知、觀察、分析、思考,只能讓學生自己感受事物,明白事理,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教師要尊重其個性發展,讓其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搜集、瀏覽、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2、在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學生會瀏覽網頁,使用搜索引擎,留言版,具備一定的打字速度,部分學生會使用畫筆進行簡單的電腦繪畫,在教學中還要繼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3、學習者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的水平:能夠自主分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自主選擇研究課題,自己收集、整理、查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還能夠根據教師設置的學習平臺,探究相關的學習主題。三、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習本課15個生字,理解“龐大、哺乳動物、信服”等詞,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在網頁中學習、查找資料和閱讀課文,了解恐龍滅絕的多種說法,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愿望。3、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默讀、自主閱讀、合作閱讀和主題閱讀等方法,學會收集、瀏覽相關信息,質疑、討論有關課文內容的話題。4、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朗讀、感悟、多元化的思維能力。語文思考: 通過引導學生在網絡虛擬的空間站中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人機界面,提供了大規模的知識庫與信息庫,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構建了一種全新的個性化學習的網絡模式,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中,只要教師合理、準確地進行指導,學生更容易做到愿意學、自主學、輕松學和互相學。解決問題:學生通過瀏覽網頁,能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件產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積極地與人交流,學會默讀、自主閱讀、合作閱讀和主題閱讀,學會收集、瀏覽相關信息,質疑、討論有關課文內容的話題。情感與態度: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四、教法和學法分析: 1.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現了教學資料和教學信息的共享,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為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依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對平臺所供的信息進行篩選、組合和應用,強調學生通過瀏覽網頁,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進行豐富多彩的集體討論、小組活動,以合作學習促自主探究。學生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進行探究,在廣闊的網絡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關恐龍以及恐龍滅絕的知識,激發他們繼續探究的興趣與欲望。2.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在本節的備課和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供機會,搭建平臺;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注重跨領域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朗讀、感悟、多元化的思維能力。 五、 教學媒體和教學技術選用: 1、教師與學生一起從圖書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和因特網上收集資料,搭建一個“與恐龍的零距離接觸”網站。 2、簡介網站設置:“電影鏈接”——《侏羅紀公園》;“恐龍世界”——介紹恐龍的種類;“恐龍化石”——概括恐龍的起源;“滅絕之謎”——推出恐龍滅絕的種種猜想;“恐龍時代”——再現恐龍往日的輝煌;“恐龍博物館”——在里面可以自主選擇和獲取自己想了解的與恐龍有關的各種信息;還有“眾說紛紜”、“奇思妙想”等欄目,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大膽想象、自由馳騁的廣闊空間。 3、教學資源:根據教學需要自己設計制作相關的教學課件,方便于教學,此外需要以下資料:《藍貓淘氣3000問》——恐龍專題、《恐龍問答101》、《恐龍時代》、《恐龍的滅絕》、常州中華恐龍園 中華恐龍網 六、 教學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活動目的)(一)教學準備: 課前教師與學生一起從圖書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和因特網上收集資料,搭建一個“與恐龍的零距離接觸”網站。網站中間設置:“電影鏈接”——《侏羅紀公園》;“恐龍世界”——介紹恐龍的種類;“恐龍化石”——概括恐龍的起源;“滅絕之謎”——推出恐龍滅絕的種種猜想;“恐龍時代”——再現恐龍往日的輝煌;“恐龍博物館”——在里面可以自主選擇和獲取自己想了解的與恐龍有關的各種信息;還有“眾說紛紜”、“奇思妙想”等欄目,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大膽想象、自由馳騁的廣闊空間,這當中既包括課堂教學所用的資源,也包括供學生課后拓展性學習的資源。 學生和教師一起搜集有關的資料,共同完成網站的建立,同時,在課前學生還應觀看教師的演示操作,了解網站的操作方法、網站的基本內容和網站的各種功能。本環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師生共同搭建的網絡平臺,來實現教學資料和教學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學的知識容量。同時,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融為一體,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便利的使用操作,靈活方便的交互方式,為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技術保障,對全面培養學生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學實施活動一:課前鋪墊,激活思維,開放空間。一、質疑導入,激發興趣。 1、大家對動物是不是很感興趣呢?你們知道有哪些動物比較大嗎? 2、(電腦出示:恐龍骨骼模型)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的骨骼模型? 3、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恐龍了解多少?可以借助圖片、文字和模型來詳細介紹。二、播放影片,創設情景。 1、引言:恐龍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的動物,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恐龍生活的那個年代去看看吧! 2、播放有關恐龍的影片《侏羅紀公園》,并進行配音:大約兩億年前,恐龍在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它們自由自在,盛極一時,“稱霸”地球。 3、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看了影片之后,你對恐龍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4、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提出自己想了解和研究的主題。設問:你還想知道恐龍的哪些信息?你還希望了解恐龍的哪些問題?1、學生自由交流自己所了解的與恐龍相關的情況。 2、學生觀看與恐龍相關的影片,然后分小組進行交流,匯報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明確自己想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方向。在上課伊始,教師就提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對學生熟悉事物的討論、交流,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影視等多媒體重現恐龍往日的輝煌,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初步了解在地球曾經出現過的恐龍這樣一種生物,從而興味盎然地進入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二:瀏覽網站,自主探究,獲取新知。一、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交流自己從課文中了解的信息。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引導,交流朗讀中的難點,師生共同練讀。二、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學習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1)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對這樣的數據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陌生,教師便利用多媒體,將這兩個數字用阿拉伯數字呈現,讓學生通過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 (2)知道朗讀:強調在朗讀時要著重讀“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 2、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呢?” 3、引言導入自主探究學習。瞧!在中生代主宰世界一億多年之久的恐龍家族,卻突然全部死亡,這樁震驚世界的“恐龍滅絕”案,成為了當代科學十大未解之謎。而今,只有恐龍化石是揭開恐龍世界神秘面紗的一把金鑰匙,這里蘊含著大量的遠古時代的信息,是一座龐大的信息庫。下面,就請大家登陸“與恐龍的零距離接觸” 網站,自由地去瀏覽、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1、學生通過網絡,瀏覽相關資源,依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對平臺所提供的信息加以選擇吸收、加工處理。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 2、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積累詞句,內化語言。 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適當讓學生練習有條理地說話。同時,新大綱要求學生在學習瀏覽時,能根據需要收集、整理有關材料。我們利用虛擬的網絡空間,引導學生在資料室里查詢與恐龍相關的資料。接著老師引導學生在網絡平臺里查詢有效信息,同時在網頁中設計了與課文學習相關的內容,在課堂上對學生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初步學會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應用信息、拓展信息,能自主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進行研究。 活動三:拓展延伸,提煉上升,合作交流。 1、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藍貓淘氣3000問》——恐龍專題、《恐龍問答101》、《恐龍時代》、《恐龍的滅絕》、常州中華恐龍園 中華恐龍網 2、組織學生瀏覽網站。 (1)請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快速瀏覽網站,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2)大家如果有什么發現,可以下位去告訴你的好朋友,或開展小組交流,然后合作研究自己干興趣的問題。 3、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自己所了解的關于恐龍滅絕的信息。 4、談話:同學們利用網絡資料,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了解了那么多關于恐龍的信息,其實科學家也是像我們這樣通過研究去猜想恐龍滅絕的原因的,所以,大家也是當之無愧的小小“科學家”呀!1、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相關學習資料。2、學生進行網絡瀏覽,自己收集、整理恐龍滅絕的原因,并填寫表格。 ————————————說法名稱 原因 引起的變化——————————————酸雨說 鍶中毒 恐龍死亡——————————————在努力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中,注重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領域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學會收集、瀏覽相關信息,質疑、討論有關課文內容的話題,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活動四:網絡互動,深入探究,揭示謎團。1、設問:剛才同學們推出了許多種關于恐龍滅絕的猜想,假如我們不相信你的猜想,你怎樣來證明呢?2、請學生把自己的猜想寫在研究報告上,然后查找相關資料來證明你的觀點。3、為了讓大家分享每一個同學的研究成果,請大家把自己的觀點概括成一兩句話,發布在“我的觀點”一欄中。4、教師提供課文中寫的恐龍滅絕的說法,讓學生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這幾種說法。5、創設情景,個別采訪。恐龍博士,聽說您對恐龍的滅絕很有研究,請你談一談您的猜想?您打算以后繼續這方面的研究嗎?6、開展一場辯論會,請持相同觀點的同學自由組合,闡述和論證自己的觀點,反駁不同的猜想1、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完成。 2、認識課文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學生自己解說自己的猜想。 3、闡述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到辯論會之中。將學生帶入更為廣闊的網絡世界,讓他們了解更多的有關恐龍滅絕的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利用網絡靈活方便的交互方式努力把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如對語言信息進行查找、篩選、獲取、歸納、編輯的能力)與語文學科的任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活動五:延續探究,提高認識,張揚個性。1、談話:在網絡中我們了解到恐龍雖然滅絕了,但和恐龍在同一時期生活的生物為什么卻能平安地生存下來?2、恐龍從盛極一時、稱霸地球到最后全部滅絕,對這樣一個事實,你有什么想法?3、為什么我們人類要保護好環境呢?小結:今天我們主要借助網絡查找資料初步研究了恐龍滅絕的原因,剛才大家提出的種種猜想,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恐龍的滅絕仍是一個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還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力求找到科學的、令人信服的解釋。課后同學們還可以運用查找資料的方式繼續研究其他問題,通過寄信函或發電子郵件,以及瀏覽學校的主頁等方式與老師、同學聯系,在網上交流共享各自的研究成果。請學生寫一寫自己認為的“恐龍滅絕的原因”,將學生的學習引向課外。讓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之后,能繼續參與探究活動,尊重證據,能關注一些和恐龍進化有關的有趣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探究學習的延續性,為學生的學習留有繼續研究的空間。作業:1、完成網站中設置的“小小練習”中的習題。 2、根據自己收集到的關于恐龍的資料,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恐龍,編一個關于恐龍滅絕的故事或繪制一本相關的連環畫冊。課后收集一些有關恐龍的資料、圖片,在教室的一角舉辦一個小型展覽。讓學生自由地相互交流思想,分享學習收獲,激發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附板書設計: 31、《恐龍的滅絕》 地球變寒冷————(降溫說) 行星撞地球————(撞擊說) 滅絕的原因 恐龍蛋被偷吃———(偷吃說) 流行傳染病————(傳染說) 只孵出雄性恐龍——(繁衍說)七、課后反思:1、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改變了學生以往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了出來。教師不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他們通過教學網絡獲得信息、篩選信息、提取信息,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2、由于網絡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便利的使用操作,有其他教育媒體不具備的獨特優勢,這樣就給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技術保障。 3、本課教學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強調個性化學習,引導學生合理地利用資源,開展主題探究。課前師生一起構建的學習網站,便是從學生認知水平及探究的主題出發,對信息進行了有效地歸類,為學生的探究學習做好了信息導航。 4、在實施過程中有不足之處,有待提高的: 學生方面:在課堂生生交往中,所有學生都應學會如何與同學合作,為趣味和快樂而競爭,自主地進行獨立學習。學生在網絡中查找與課文學習相關的資料時,應積極主動一些,這樣與課文緊密聯系的資料收集得越多,學習的興趣才會越大,才能有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 教師方面:網絡條件下開放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諸如:網絡中相關知識的搜索、整理、儲存、傳輸等,教師要超前掌握先進的制作平臺工具,學習改造部分操作平臺,維護管理校園網,掌握主題知識庫的制作技術,班級、個人網頁的制作技術,以及使用bbs論壇、“疑難求助”、郵件發送等技術。教師要能夠自主搭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網站,設計各種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網頁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小小練習”等欄目,能夠即使了解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水平。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3
【設計思路】
神秘的“恐龍”是同學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借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同學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了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同學繼續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欲望呢?
新課程規范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同學充沛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考慮,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身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字,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其他的種種說法”這類詞,有條理地說話。
3、對恐龍滅絕之謎發生興趣,并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教時布置】
兩課時
【公開課教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聊聊恐龍
1、課件出示恐龍圖。
師:小朋友,認識這些動物嗎?你都知道有關恐龍的哪些知識呀?
2、同學交流有關恐龍的知識。識記“恐”。同時,結合恐龍圖理解“龐大”。
3、揭題“恐龍的滅絕”,讀讀課題。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同學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交流朗讀中的難點(字音或長句),師生一起練讀。
2、同桌互讀,讀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讀了課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同學隨意說自身對課文的初次認識。
4、根據同學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都很好。現在,俺們先來看看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5、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⑴出示第一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對3000000、200000000等數據比較陌生,教師板書成阿拉伯數字,讓同學與年齡10歲、100歲比較,體會到恐龍歷史的久遠。
⑵朗讀指導,練習。
體會到恐龍歷史的久遠,同學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
⑶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呢?”
三、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再次自由讀課文,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比第一次讀要有所進步。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⑴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同學: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么?請一組同學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同學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
(在閱讀教學中應讓同學充沛地讀,在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充沛體現了這一的點。先由同學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獲取直覺信息;再讓同學帶著“恐龍為什么會滅絕?”這個問題朗讀,邊讀邊考慮;最后,教師以問引讀,同學以讀代答,既反饋檢查了同學的朗讀情況,又讓同學進一步了解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而且形式新,同學興趣高。)
四、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俺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自由讀,有幾句?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充沛尊重同學的朗讀感悟。教師起好引導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師:因為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嚴寒”。
2、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
3、出示本段出現的詞語,借助詞語介紹恐龍滅絕的說法。(詞語: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嚴寒消失)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尊重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同學能進行自主地考慮和感悟。為了防止教師牽著同學的鼻子教,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同學說自身讀懂了什么,教師適時點撥。在同學自俺感悟的基礎上,提供與本小節相關的詞語,進行語言的內化和表述。既進行了隱性的識字教學,又積累運用了詞句,了解了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這節有幾句話,再讀讀,說說這些句子前后有聯系嗎?
同學自由讀后,談自身的感受。
3、師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了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小研究。
為檢查同學是否真正搞清楚,讓同學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合作研究,該如何排序?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解釋。
(新課標指出,應積極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研究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就是營造同學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打破保守的單一而又乏味的學習方式,通過這一研究,既能理清與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又能培養同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探究能力。)
五、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亡、肉、耐、類”。
2、同學用編字謎等形式識記。(如“類”:“一種大米”或“一堆大米”。)
3、同學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如:“類”書寫時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筆。教師范寫,同學書寫,點評。)
4、同學練寫,展示佳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借助詞語用自身的話說說恐龍滅絕的一、二兩種說法。
二、其他說法
1、自由讀讀第4小節,說說介紹了幾種說法。(同學可能發生分歧)
2、根據同學回答,再次認識“分號”。
3、分別請3位同學讀讀三種說法。
4、說說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龍滅絕的說法:
⑴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
⑵突然流行污染病
⑶全球氣溫下降,恐龍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⑷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課文中有關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
三、拓展知識
1、除了課文介紹的幾種說法外,還有其他的說法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號”知道還有很多說法。
2、先讓同學說說自身了解到的說法。
3、教師提供四種其他說法(詳見資料袋),請同學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還有其他種種說法”有條理地介紹這幾種說法。
4、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采訪:博士,聽說您對恐龍很有研究,請您談談,目前,人類對恐龍滅絕之謎都有哪些說法?您認為這些說法有道理嗎?您打算繼續這方面的研究嗎?
5、介紹相關網站、資料。
(將同學帶入更為廣闊的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關恐龍以及恐龍滅絕的知識,激發繼續探究的興趣與欲望。)
四、識字、書寫其他幾個生字:(略)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4
《課程標準》中指出,我們在努力創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中,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是想讓學生開拓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1、興趣是求知的源泉。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如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出示了大量的有關恐龍的圖片,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但是不光是簡單的看,還要求他們看完以后還請他們用一句或者幾句話來說說你最喜歡的那只恐龍,讓學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經驗來談恐龍,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課文。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在學習生字詞時,讓學生先交流識字的方法后,再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識字辦法去認識課文中的這些生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生字教學學生是首當其沖的參與者,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環節。
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于兩個的思想。”學生是個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對同一文本的感受也會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為此在學生整體感知后讓他們說說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交流中,學生的理解更深刻了,體會更豐富了。
3、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適當讓學生練習有條理地說話。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兩個句式訓練,通過這個練習,培養學生有條例地說話。
不足之處:
1、第二環節安排識字教學,教師逐字進行分析交流,學得扎實,但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也占了不少時間,個人認為在形式上是否可多樣化,如先讓他們小組進行交流后再反饋。
2、第一課時的教學,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后,針對學生興趣取向,學其中的一部分即可,課堂上沒有留點時間給學生寫字,本課要寫的字有9個,全都留到第二課時來寫,效果會弱很多。
《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恐龍的滅絕》這一課的科學性比較強,所以我們在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通過探究性學習方式,師生一起帶著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在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我覺得抓住重點詞學習課文是本課的一個優點。
一、 抓住重點詞
第1節
“我們人類只有三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在這一自然段學習時,我抓住了這幾個關鍵的字、詞。比如:消失也就是滅絕的意思。在感悟“短多了”的時候,我把這里的“三百萬年”、“兩億年”轉化為阿拉伯數學。目的是為什么讓學生在兩個較大的數字上進行比較,從而十分直觀地感受“人類的歷史與恐龍的相比可就短多了”。
第2節:
1.用一個詞來說明恐龍滅絕的原因。(理解并板書“嚴寒”)
2.仔細聽老師讀(故意漏讀“突然”、“慢慢地”)
3.去掉兩個詞再讀一讀,想想意思有什么不一樣?(體會用詞準確)
設計說明:
用詞準確是科普文章的一大特點。教師故意漏讀,引領學生通過朗讀、比較、品悟。發現“突然”、“慢慢地”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增強語言的感受力。
二、凸顯規律,進行字詞教學
1.(“死亡、枯萎、龐大、躲避、塵埃”)誰愿領著大家讀一讀?
2.請仔細讀讀、想想每個詞前后兩個字的意思有什么特點?(同義字構詞法) ‘
3.哪幾小節是寫恐龍滅絕原因的?請讀一讀。(隨機教學“孵出、哺乳動物”)
設計說明: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要讓字詞教學省時又高效。深究課文后發現“死亡、枯萎、塵埃、龐大、躲避”都是由同義字構成的。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不難找出規律。他們通過努力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加深了理解,強化了記憶。認識了一種構詞規律,事半功倍。“哺乳動物,孵出”則在檢查朗讀時,啟發學生聯系生活與字形,理解詞義。
我是這樣上科普文的—— 《恐龍的滅絕》教學反思
《恐龍的滅絕》是新課標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課文。這是科普說明文,課文介紹了恐龍在地球上生活的悠久歷史,科學家猜測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恐龍滅絕之謎的疑問。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重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1、會認7個生字和7個帶有生字的詞語,會寫詞語“嚴寒”。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科普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并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教學重點、難點: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科普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由于科普說明文課文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往往會被我們肢解得只剩下知識的條條杠杠;由于敘述簡潔沒有多少感染力,又會被我們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寫得生動而準確”。那到底該教些什么,怎樣教,才能使本文的教學更具有語文味呢?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始終堅信著這么三句話:只要我多關注一些語言,學生就能多夯實一點基礎;只要我多關注一些細節,學生就能多收獲一點成功;只要我多關注一些方法的指導,學生就能多提高一點學習的能力。所以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體現科普文教學的語文味。
一、注重教學趣味,激發學習熱情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學生有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因此整堂課我始終力求“趣”字當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收集資料,激發探究心理。“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范例。課前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2.播放影片,創設情景。上課伊始,就帶領學生穿越時空隧道,觀看大約兩億年前,恐龍在我們的地球上自由自在,盛極一時,“稱霸”地球的情景。強烈的視覺效果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恐龍的龐大與不可一世。錄象里恐龍活潑的形象跟現實中的不復存在,又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學生產生巨大的情感落差,激起濃厚的學習和探究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文本的學習中去。
3.動手操作,感受語言嚴謹。在第二種說法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動手排一排四個詞語的順序,讓學生充分感受科普文章嚴密的邏輯性。
二、關注字詞學習,落實初讀目標
識字教學是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分散識字的同時,關注組詞現象,揭示近義詞的規律積累,讓學生找找課文中的詞語類似的詞“躲避”“枯萎”“滅絕”“死亡”等從而使學生牢牢地記住生字。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切實起到鞏固識字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愉快。
注重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使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有大概的了解,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巧釋說明方法,品味語言精妙
新課標指出:在學習說明文時能抓住要點,了解說明方法。但對于低段學生來說,不必作理性講解,讓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有所領會即可。
課文第一自然段中把人類的歷史和恐龍的歷史進行比較,使恐龍滅絕之謎更是引起人們的好奇。所以我在教學時讓學生關注這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三四百萬年”和 “兩億年”。盡管學生知道兩億年要比三四百萬年表示的時間長,但是到底相差多少呢?學生釋沒有概念的。針對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用了統計圖的形式直觀地將其進行對比,隨后小結,把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么一比較,怪不得說人類歷史跟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再讓學生齊讀這兩句話。這樣就淡化了說明方法的傳授,可在學生心中已經留下了痕跡。
同樣,我們在教學科普文章時,更應該引導學生品味其豐富的具有表現力的語言,即怎么個準確,怎么個簡明,怎么個科學等等。這篇課文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語言,我在教學第2自然段抓住“突然“慢慢”等詞的教學以及第三自然段排排詞語的順序感知作者一步一步推理等,都較好地引導學生感受科普文用詞的準確性、科學性,長期以往,將會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并滋養學生精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還力求體現語文工具性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個性化的感情朗讀水到渠成。如在指導學生讀好“嚴寒說”這一段文字時,出示冰天雪地的畫面并且配以光風呼嘯的音樂,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地球突然變冷,恐龍無處藏身,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同情,讓學生帶著個體獨特的感受來讀好文章,這樣的朗讀指導還是比較有實效的。當然在朗讀教學中我也力求體現形式多樣、注重評價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雖然我力求課堂的完美,一遍遍研讀教材、修改教案,但是一節課下來還是留下了許多遺憾,有不少地方需要優化。
1、識字教學過于單調。由于是分散識字,二三兩個自然段的生字教學形式上有一些雷同,都是指生領讀之后再記一記,雖然記得方法不一,有的用組詞、有的找形聲字等,但是趣味性還不夠。我認為還可以在識字的趣味性、重點強化等方面進行優化。如猜字謎呀,(“萎”就可以用謎語法)演一演啊(“避”因為有走之兒就可以用演一演的方法)。
2、整體感知時,可以適時歸納板書恐龍滅絕的說法,適時朗讀某幾個片段,以體現實效性。是否要在整體感知時歸納恐龍滅絕的說法,課前備課時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當時因為擔心學生一下子歸納不出,所以就安排學生學完這段說法后再來歸納,這樣可以水到渠成一些。其實有時候也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試一試。
3、第三自然段“撞擊說”的教學雖然已經有意識地引領學生通過給詞語排排隊的方式感受科普文章羅技的嚴密性,但是在說說這樣排序的理由時,我認為還不夠落到實處,走得有急了些(因為當時一看時間有些緊迫,擔心沖掉指導書寫的時間)雖然我安排了優等生示范說,同桌嘗試說,師生共同說,但是如果能用上“因為……所以……”來練說或許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邏輯性、科學性。
4、學生整體來說還算投入,但是仍有部分游離在課堂之外,學習氣氛也不夠積極。如何關注學生的學情,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中都能認真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摸索。
一堂好的課,不僅要精心的備課,設計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課,更重要的還需教師的智慧,高超的分析、理解、處理教材的能力、合理的調控駕馭課堂的能力。雖然有遺憾,但是也要感謝遺憾,因為它讓我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5
課前透視
《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于“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本文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逼真,內容層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時期,遍布恐龍的神秘世界。
“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范例。課前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有關恐龍的音像資料、恐龍的玩具模型或圖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隅
1、談話激趣:(課件或掛圖出示恐龍)。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你都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知識?
(結合學生對恐龍的認知,啟發談話,尊重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認知。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2、觀察感知:教師準備恐龍的動物模型。同學們,現在我這里有許多動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能快速答出這是什么動物的模型?在學生搶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對恐龍的了解。(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插入音像資料,讓學生觀看,以豐富學生對恐龍的認知。)
(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搶答的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交流對恐龍的了解,觀看相關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發現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學生在開課時就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
初讀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自主識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把生字詞語讀準確。
2、師生交流,理解字詞。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的意思,重點交流識字方法。
3、互讀課文。重點交流朗讀中的重點(字音或長句子),師生共同練讀評議。
4、交流在讀書中了解到的信息。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在學生匯報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就簡單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恐龍歷史比人類歷史長遠得多”“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等。其他細致的問題,啟發學生繼續讀書研究,進行解決。
(通過初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和識字的能力。鞏固生字的學習,打好語文基礎,在對課文的閱讀中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受。教師及時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了教學活動繼續開展的目的性。)
朗讀
1、指導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哪些內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邊默讀邊動筆圈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讀書。
3、讀書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及時評價學生讀書情況。
(讀書既是方法手段也是能力和目標。通過這樣的設計,把讀書方法的指導和讀書目的的達成融合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感悟讀書方法的同時,獲得了對課文全局了解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龍滅絕的奧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突出了學生是真正的“讀者“的地位,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的滲透,為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奠定了基礎。)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亡、肉、耐、類”。
2、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在書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記憶方法。如“類”:一種大米等。)
3、學生認為難的字,教師示范書寫。(如“類”字書寫時,米的最后一筆。)
4、學生練習,互相點評,展示佳作。
(抓住重點,典型交流,把識字與寫字有機結合起來,師生共寫共評,提高寫字效率。)
第二課時
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組織學生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指讀、擴詞、聽寫相結合。
2、指讀課文,共同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收獲。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謎、傳染、嚴寒”。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書寫中的注意事項。如:“謎”字三個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寫成“丸”字等。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由復習字詞,直接進入書寫環節,自然流暢。同時也為課文學習的完整性,提供了條件。)
研讀
1、自由讀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在寫恐龍滅絕的說法?
2、在課文2、3、4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自由結組學習。思考: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段落?如果讓你根據自己所學的內容,介紹恐龍滅絕的原因,你怎樣才能表達清楚?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先要認真讀書,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結合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視指導,防止學習流于形式。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這個環節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教師富有實效地指導,收放結合,確保了學習的高效。課堂中師生的地位得到和諧地體現。)
3、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應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匯報讀書情況。如:有感情地朗讀、復述、轉換身份的介紹或演講、組內扮演采訪等方式。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同學的匯報,互動評價或質疑。
(課準指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讓學生在多種生動的形式中交流自學感受,師生評議,適時點撥。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愿望,順應了學生的閱讀心理,豐富了學生的讀書體驗,培養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4、引導學生想像畫面,有感情地讀文。
(閱讀教學要始終堅持“以讀為本”。強調感悟的語言,重語文積累和情感的積淀。想象體味閱讀,是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促使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情境化,幫助學生感悟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
拓展
1、恐龍滅絕的說法只有書上這五種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結合你收集的資料,想像一下還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啟發學生想像表達,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于提出問題。”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說法不一,引導學生對這些說法質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你還想了解其他關于恐龍方面的知識嗎?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課后辦一次“恐龍世界”的展覽。
(語文課程的學習,絕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課程本身和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能使學生從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
3、學習了這一課,你有怎么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有效地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收獲。可以采用“我想說”的方式,如:我想對大自然說;我想對動物朋友們說;我想對自己說等。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滲透環境教育,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冬眠: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如:蛙、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臥在洞里,血液循環和呼吸非常緩慢,神經活動幾乎完全停止。
塵埃:塵土。
龐大:很大(常含過大或大而無當的意思,指形體、組織或數量等。)
躲避:文中指離開對自己不利的事物。
枯萎:干枯萎縮。
哺乳動物:最高等的脊椎動物,基本特點是靠母體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體。除最低等的單孔類是
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動物全是胎生。
達爾文探索生物鏈
1843年暮春的一天,從離英國倫敦10多公里的一個名叫唐恩的小鎮里,走出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人,他就是生物學家達爾文。
這天天氣晴朗,一些美麗的蝴蝶和蜜蜂在開滿鮮花的田野里飛來飛去。達爾文徑直向一片開滿了粉紅色花朵的三葉草田里走去,他是來對田野里的谷種植物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的。
達爾文先觀察三葉草的花朵。他要看看這些花朵是怎樣繁殖后代的,它們的媒人究竟是誰達爾文看到,有許多土蜂在三葉草上空飛舞,有的土蜂停在花朵上面,正把自己吸食花蜜的器官深深地插入花蕊的蜜腺之中吸食花蜜。他知道,這些土蜂就是幫助三葉草授粉和繁殖后代的媒人。達爾文一連觀察了幾天,見今年的土蜂非常多;而到夏天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特別多。三葉草豐收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達爾文又去觀察。他發現這一年在三葉草地里采蜜的土蜂很少;而到了夏天收獲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大大減少;三葉草歉收了。這顯然是土蜂少了,減少了給三葉草傳粉的機會的緣故。他又在思索:這一年的土蜂為什么少了呢于是,達爾文又對土蜂進行追尋,終于,他在一些巖石洞和樹洞里,找到了一個個土蜂窩。同時,他又有新的發現——許多土蜂窩被老鼠吃光了蜜,并且被破壞了。這樣,達爾文又明白了,是老鼠的多少決定著土蜂繁殖的數量老鼠多了,它破壞的土蜂窩多了,土蜂就少了。
后來,達爾文又經過觀察發現,老鼠的多少是由貓的多少決定的。三葉草、土蜂、老鼠和貓這幾種看來根本毫不相干的植物和動物之間,原來還存在著這樣有趣而又復雜的關系。達爾文就這樣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經過進一步深入的.觀察和研究,終于寫出了《物種起源》等偉大著作,成為19世紀世界杰出的科學家和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6
一、設計思路
神秘的“恐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借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了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欲望呢?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5個字,2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上“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其他的種種說法”這類詞,有條理地說話。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并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三、教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一)看錄像激趣,聊聊恐龍。
1、小朋友,看來你們對恐龍都有著極大的興趣,今天就讓我們來當一名小小考古學家,走進恐龍世界吧!全體起立,齊步走。我們穿過時光隧道,來到了……(看恐龍錄像)
2、小朋友,你們一定知道這些龐大的恐龍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已經……(沒有了、消失了、滅絕了、滅亡了……)大家想知道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嗎?我們就趕快來學習 31課吧!齊讀課題——“恐龍的滅絕”。
(二)讀好課文,提取信息。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給同桌聽。
2、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小朋友讀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3、那么這些生字寶寶單獨走出來與你們見面,你們還認識他們嗎?與他們打個招呼吧!
4、指名讀讀生字。——齊讀生字。
5、小朋友,生字寶寶又回到了課文媽媽的懷抱,讓我們再讀讀課文,標一標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6、課文有有幾個自然段?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么?學生隨意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次認識。
7、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隨機的引導。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都很好。現在,我們先來看看恐龍生活的歷史年代。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二句,讀句子。說說你了解到哪些知識?
知識點:“人類的歷史三四百萬年”“恐龍的歷史大約兩億年”。
對3000000、200000000等數據比較陌生,教師出示圖表,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出示多媒體)
2、朗讀指導,練習。
誰來讀讀這句話?體會到恐龍歷史的長遠,學生就能讀好“兩億年”、“短多了”等詞、句。
3、教師引讀,讀好問句。“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呢?”
(四)以讀代答,理解詞句。
1、再次自由讀課文,看誰先知道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課文告訴了我們幾種說法。
2、朗讀反饋,以讀代答:
(1)教師引讀: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請一名學生: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借冬眠來躲避寒冷耐不住嚴寒)
師繼續引讀:另一種說法是什么?請一組學生讀:另一種說法是……(朗讀指導:長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
師引讀:還有其他的說法嗎?請全體學生讀: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
(2)那么這么多的說法,哪幾種寫得比較具體呢?請再讀讀2、3、4段,找一找。
(五)讀中促悟,悟中積累詞句。
師:恐龍滅絕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第一種和第二種說法。
“一種說法”
1、 自由讀,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用上“因為……所以……)
2、 什么時候你有過這種突然感到很冷的感覺,說來大家聽聽。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詞。說明恐龍還來不及反應。
第二句了解“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
第三句了解“恐龍沒有皮毛來保暖”
3、“耐不住”什么意思?
師:因為以上的幾點原因,恐龍——耐不住嚴寒,慢慢地消失了。
“另一種說法”(接著,我們這些小小考古學家又要來研究研究另一種說法。)
1、讀讀“另一種說法”,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2、學生自由讀后,說說你還有什么疑問的地方?(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
3、連起來說說“恐龍為什么耐不住嚴寒?教師引讀第三段正是因為……(用上“因為……所以……)了解這種說法中恐龍滅絕的過程。
4、對于第二種說法,你們這些小小考古學家真的搞清楚了嗎?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
課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龍漸漸滅絕
讀一讀,請四人小組合作研究,該如何排序?
(六)小結: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還有很多的說法,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說法呢?(時間久遠)對呀,也許我們這些小小考古學家經過了今天的旅程,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回去再研究研究。
(七)鞏固字詞,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4個生字:“傳、染、嚴、寒”。
2、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指導。
3、學生練寫,展示佳作。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難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有關恐龍的音像資料、恐龍圖片。
一、談話導入,借圖激趣
1.屏幕展示文中插圖,引導學生識別不同種類的恐龍,激發學生興趣。
2.屏幕展示的恐龍。教師用數據進行簡單介紹: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發現的身材的恐龍是震龍,它身長39至52米,身高達18米,體重在130噸。據說它在原野上行走時,那碩大的巨腳每一次踩到地面都會使大地發生顫抖,就像地震一樣,所以叫震龍。
3.板書課題,讓學生跟隨老師書寫,強調“龍”的筆順,解釋“滅絕”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略讀課文,給自然段標上序號,并且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開火車”試讀課文,教師隨著讀書內容在屏幕里的蘋果樹上逐一掛上寫有生字及其音節的蘋果。
3.學習生字。
(1)以摘蘋果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開火車”朗讀帶音節的生字,特別要求學生咬準“類、哺、或”的讀音。
(2)隱去音節后讓學生認讀生字。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①教師在田字格中逐一示范“染、亡、傳、嚴、寒、類”6個字,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書寫筆順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著重強調易錯的地方,如“染”字中的“九”不能寫成“丸”,“傳”字共有6畫,第五畫是“ㄅ”。
②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
③用投影儀展示學生書寫的字,讓其他學生進行評議,指出優點及不足。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想:讀了這段我知道了什么?
(2)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3)屏幕展示句子“我們人類只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用畫出“三四百萬年”和“兩億年”,并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引導學生比較“4000000與20xx00000”的大小,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句意。
(4)輪讀:男生朗讀第一句,女生朗讀第二句,老師朗讀第三句。
2.學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屏幕展示思考題:用序號標出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2)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3)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并板書“寒冷、撞擊、偷吃、傳染、降溫”五個關鍵詞。
(4)指導學生再讀課文,要求他們邊讀邊琢磨:我還有哪些詞句沒有讀懂?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出來。
(5)小組討論,質疑、釋疑。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
(6)引導學生理解第四自然段中“……”的意思,讓學生舉例,假想恐龍滅絕的其他原因。
(7)引讀:教師朗讀每個自然段的開頭,如第二自然段“一種說法是……”學生齊讀這個自然段的后續部分。
(8)放映“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死亡”的精彩音像片段,讓學生產生遐想。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讓學生自由朗讀,并明示讀的要求:邊讀邊想,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
(2)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3)屏幕顯示最后一句話,學生齊讀,談感受。
四、精讀課文,積累語言
1.屏幕出示:積累下列詞語。
人類 歷史 地球 氣溫 寒冷 時間 道理 生活
植物 滅絕 龐大 冬眠 躲避 耐不住 塵埃 遮住
枯萎 哺乳動物 偷吃 傳染病 孵出 雄性 書籍
2.教師范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然后要求學生用“因為……所以……”句式,把自己最贊同的恐龍滅絕的那種原因說一說,并寫出來。
3.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小組交流。
五、課外拓展,鞏固練習
1.課后收集有關恐龍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2.寫一寫:長大后,我想怎樣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8
一、教材分析
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中生代時期,漫游在遍布恐龍的世界里。看,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理解:“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愿望。
三、教學過程
(一)、激活思維,開放空間
1.問題搶答,激活思維。
同學們,我聽說你們課外知識可掌握了不少,現在我就要考考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有)
請同學們快速搶答出這是什么動物的骨骼模型?(出示恐龍骨骼模型的圖片)(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搶答的方式,上課伊始,就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產生期盼新知的強烈欲望。)
2.激活原有體驗,開放學習空間。
既然同學們跟恐龍這么熟,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談談“恐龍”怎么樣?
關于恐龍,你都知道什么,都說出來吧。(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發現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閱讀。)
3.觀看錄像,強化感知。
(放錄像)的確,在大約兩億年前,恐龍有過一段十分輝煌的歷史。那時,還沒有人類,恐龍才是地球的主人,他們到處漫游,足跡遍及整個世界。
(二)、初步感知,認讀字詞
1.傾聽錄音,初步感知。
(播放課文錄音)你仔細聽聽,這是關于恐龍什么的話題?
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恐龍滅絕”的奧秘。(板書課題)(通過傾聽聲情并茂的課文錄音,使學生獲得一個對課文的鳥瞰全景圖,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龍滅絕的奧秘。)
2.邊讀邊畫,自主識字。
剛才聽到的文章就在我們的語文書上,快翻到31課讀讀吧,一邊讀一邊把含有生字的詞語畫下來,借助課后拼音提示把它們讀準確。(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要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生字教學學生是首當其沖的參與者,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是主動學習的實質性環節。)
3.師生交流,理解字詞。
(大屏幕出示字詞)教師檢查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躲避、亡、枯萎、哺乳動物、孵”的意思。(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之后,教師有必要驗收識字情況,及時糾錯排謬,傳授知識要點,隨機點撥字義。)
(三)、師生互動,理解全文
1.認識分號,理解思路。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標出文中列舉了幾種恐龍滅絕的說法。(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如果答案出現分歧)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找到的這幾種說法,看看到底是幾種,問題出在哪?
認識分號(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學生要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恰當的環節設計默讀,使學生的
默讀能力逐步提高。)
2、師生互動,讀中感悟
這一種說法中肯定有你最感興趣的,你把這部分多讀幾遍,然后把你感受最深的和有疑問的地方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匯報小組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解決疑難,理解課文。(在課堂教學這個復雜的動態系統中會不斷暴露教與學的矛盾,也正是在矛盾轉化、解決的激流中,學生發展了思維,實現了知識的突破。)
(四)、啟發想象,拓展延伸。
1、大膽假想
正是因為這些說法不能讓人完全信服,所以才留給我們更多遐想的空間,你能不能大膽想像一下恐龍滅絕的原因呢?也許你的設想會成為科學家們打開恐龍滅絕之謎的金鑰匙呢!
2、提供線索,開拓視野
你想了解更多關于恐龍的知識訊息嗎?老師給大家提供幾條線索:
大屏幕出示:
1、《恐龍問答101》
2、《藍貓淘氣三千問》——恐龍專題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于兩個的思想。”學生是個獨立的個體,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對同一文本的感受也會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為此在學生整體感知后讓他們說說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交流中,學生的理解更深刻了,體會更豐富了。)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9
一、教材簡說
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中生代時期,漫游在遍布恐龍的世界里。看,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本課共有15個生字需要認讀,也許,您會覺得既多又難。建議您“走出”課文,與孩子們一起搜集一些恐龍的資料,讓孩子們賦予每個生字以生動的語言環境,可能會見奇效。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指導。
本課生字較多,涉及的新詞語也較多。除了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認記外,主要要把生活識字與根據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結合起來。如,“遮住、偷吃、書籍、躲避、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級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詞語。要通過反復朗讀詞語,認識詞語中生字的讀音和意義。“枯萎、塵埃、耐不住、龐大、哺乳、或者”等帶有生字的詞語不容易感悟,則需要學生自己結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教師也可作一些簡單的解釋。
讀音方面,注意“類”( )不讀 ,“哺”( )不讀 ,“或”( )不讀 。
2.寫字指導。
(1)寫正確。
“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別寫成“丸”。謎:先寫言字旁,再寫“米”,最后寫走之。“寒”字下邊是兩點。
(2)寫美觀。
長橫要突出:亡、染、類。
短橫宜收斂:“謎”字右邊的短橫,“傳”字上邊的短橫,“類”字上邊的短橫,“嚴”字的上下兩橫,“寒”字中間的三橫。書寫“寒”字要特別注意,三個橫都不能太長,以不超出寶蓋為準。
撇捺應伸展:“染、類、寒”三字下面的撇、捺。
結合“類”字的書寫,再次強調“一般情況下,一個字中不要寫兩個捺;如果出現,就將其中的一個捺變成點”。
(二)朗讀感悟
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朗讀課文時,重點要求學生讀正確、讀通順;要在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同時能對書上的解釋提出一些疑問,或者自己能提出別的猜想。教學進可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1.教師可通過介紹恐龍(有條件的可放映一段有關恐龍的音像片),激發學生了解和研究恐龍的興趣。教師可提問導入:你想知道恐龍滅絕的原因嗎?看看課文里告訴了我們幾種說法。
2.朗讀全文,整體感知。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看誰最先知道課文中告訴我們的幾種說法。這樣處理是順應學生想了解恐龍的急切心理。
3.自由交流,引導學生感悟課文中的幾種說法。為了引導學生仔細研讀課文,可讓學生先正確、流利地讀一讀介紹某種說法的段落,教師隨機檢查學生生字的學習情況,相機感悟理解一些重點詞語。然后要求學生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恐龍滅絕的一種說法。
4.引導學生質疑。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
5.認識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啟發學生幫助科學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可在小組里開展討論。
(三)積累運用
1.除課本后面“讀讀抄抄”中列出的詞語外,建議再積累如下詞語:龐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塵埃、遮住、枯萎、哺乳動物、偷吃、傳染病、孵出、雄性、書籍。
2.在科學探究中,發現與揭示事物之間的聯系非常重要,閱讀教學中理解感悟一些科學小品文需要弄清楚有關事物之間的關系。學完本課后可讓學生用線條將下列事情之間的關系連起來。
地球上的條件變化 引起一些事物的變化 結果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 偷吃恐龍蛋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恐龍耐不住嚴寒 恐龍滅絕
地球上哺乳動物增多 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全球氣溫下降 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龍
(四)實踐活動
課后收集一些有關恐龍的資料、圖片,在教室的一角舉辦一個小型展覽。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以“活”和“動”為總特征。“活”表現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動”表現為學生真正動手和動腦。本課內容具有探索性,因此,可采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
(一)設置問題情境,引導質疑
1.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
2.播放課文插圖動畫。
3.學生質疑,擇主要問題探索。如:恐龍為什么會滅絕?
(二)讀文,收集事實
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幾種說法?其理由是什么?
(三)根據課文內容,解釋自己的觀點。
選擇自己贊同的一種說法,用自己的話來解釋。
1.一種說法是:寒冷使恐龍滅絕。
2.另一種說法:沒有太陽光,植物枯萎、動物死亡,恐龍也隨之滅絕。
3.其他種種說法:恐龍蛋被偷吃;傳染病流行;氣溫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四)用不同的觀點加以肯定或反駁
(五)闡述和論證自己的解釋
長大后,你想怎樣研究恐龍滅絕的原因?
五、資料袋
最大的恐龍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發現的身材最大的恐龍是震龍,它的身長有39至52米,身高達18米,體重達到130噸。而如此沉重的龐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話,它那碩大的巨腳每一次踩到地面都會使大地發生顫抖,就像地震一樣,這就是“震龍”一詞的含義。
現在,我們在陸地上再也見不到如此龐大的動物,能夠與它們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藍鯨了。雌性藍鯨可以長到30多米,體重可以達到200噸重。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10
課前透視
《恐龍的滅絕》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于“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本文圖文并茂,形象生動逼真,內容層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時期,遍布恐龍的神秘世界。
“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范例。課前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有關恐龍的音像資料、恐龍的玩具模型或圖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趣:(課件或掛圖出示恐龍)。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你都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知識?
(結合學生對恐龍的認知,啟發談話,尊重學生的體驗,豐富學生的認知。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2、觀察感知:教師準備恐龍的動物模型。同學們,現在我這里有許多動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能快速答出這是什么動物的模型?在學生搶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對恐龍的了解。(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插入音像資料,讓學生觀看,以豐富學生對恐龍的認知。)
(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搶答的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交流對恐龍的了解,觀看相關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發現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激活了原有體驗,激發求知的興趣,讓學生在開課時就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
初讀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自主識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把生字詞語讀準確。
2、師生交流,理解字詞。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的意思,重點交流識字方法。
3、互讀課文。重點交流朗讀中的重點(字音或長句子),師生共同練讀評議。
4、交流在讀書中了解到的信息。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在學生匯報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就簡單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恐龍歷史比人類歷史長遠得多”“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等。其他細致的問題,啟發學生繼續讀書研究,進行解決。
(通過初讀,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和識字的能力。鞏固生字的學習,打好語文基礎,在對課文的閱讀中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受。教師及時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了教學活動繼續開展的目的性。)
朗讀
1、指導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哪些內容?(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指導默讀方法: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邊默讀邊動筆圈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讀書。
3、讀書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及時評價學生讀書情況。
(讀書既是方法手段也是能力和目標。通過這樣的設計,把讀書方法的指導和讀書目的的達成融合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感悟讀書方法的同時,獲得了對課文全局了解從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恐龍滅絕的奧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突出了學生是真正的“讀者“的地位,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的滲透,為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奠定了基礎。)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亡、肉、耐、類”。
2、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在書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記憶方法。如“類”:一種大米等。)
3、學生認為難的字,教師示范書寫。(如“類”字書寫時,米的最后一筆。)
4、學生練習,互相點評,展示佳作。
(抓住重點,典型交流,把識字與寫字有機結合起來,師生共寫共評,提高寫字效率。)
第二課時
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組織學生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指讀、擴詞、聽寫相結合。
2、指讀課文,共同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收獲。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謎、傳染、嚴寒”。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交流書寫中的注意事項。如:“謎”字三個部分的分布要合理;“染”字右上方不要寫成“丸”字等。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由復習字詞,直接進入書寫環節,自然流暢。同時也為課文學習的完整性,提供了條件。)
研讀
1、自由讀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在寫恐龍滅絕的說法?
2、在課文2、3、4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自由結組學習。思考: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段落?如果讓你根據自己所學的內容,介紹恐龍滅絕的原因,你怎樣才能表達清楚?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對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地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先要認真讀書,有次序地交流各自的感受,結合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巡視指導,防止學習流于形式。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這個環節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教師富有實效地指導,收放結合,確保了學習的高效。課堂中師生的地位得到和諧地體現。)
3、匯報合作學習成果。教師應鼓勵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匯報讀書情況。如:有感情地朗讀、復述、轉換身份的介紹或演講、組內扮演采訪等方式。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同學的匯報,互動評價或質疑。
(課準指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能進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讓學生在多種生動的形式中交流自學感受,師生評議,適時點撥。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愿望,順應了學生的閱讀心理,豐富了學生的讀書體驗,培養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4、引導學生想像畫面,有感情地讀文。
(閱讀教學要始終堅持“以讀為本”。強調感悟的語言,重語文積累和情感的積淀。想象體味閱讀,是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促使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情境化,幫助學生感悟語言,培養良好的語感。)
拓展
1、恐龍滅絕的說法只有書上這五種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結合你收集的資料,想像一下還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啟發學生想像表達,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于提出問題。”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說法不一,引導學生對這些說法質疑,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你還想了解其他關于恐龍方面的知識嗎?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資料。課后辦一次“恐龍世界”的展覽。
(語文課程的學習,絕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課程本身和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能使學生從中吸收知識、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發展個性。)
3、學習了這一課,你有怎么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有效地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收獲。可以采用“我想說”的方式,如:我想對大自然說;我想對動物朋友們說;我想對自己說等。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同時也挖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滲透環境教育,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冬眠: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如:蛙、蛇、蝙蝠、刺猬等,冬季僵臥在洞里,血液循環和呼吸非常緩慢,神經活動幾乎完全停止。
塵埃:塵土。
龐大:很大(常含過大或大而無當的意思,指形體、組織或數量等。)
躲避:文中指離開對自己不利的事物。
枯萎:干枯萎縮。
哺乳動物:最高等的脊椎動物,基本特點是靠母體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體。除最低等的單孔類是
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動物全是胎生。
相關鏈接:
1、恐龍博物館,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網站的一個主題網頁。詳細介紹了恐龍的發現、形態、生活習性、滅絕等相關知識,并有大量資料圖片。
2、中國科普網展覽館之恐龍世界,詳細介紹了恐龍的傳說、種類、故事、滅絕和研究狀況等相關信息,擁有大量圖文資料。
3、中國科普博覽-恐龍博物館,重點介紹了不同種類恐龍的故事和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想。
3、四川自貢恐龍展覽館,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大規模恐龍化石埋藏遺址保存的、最具特色的專門遺址性博物館。
閱讀在線:
達爾文探索生物鏈
1843年暮春的一天,從離英國倫敦10多公里的一個名叫唐恩的小鎮里,走出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人,他就是生物學家達爾文。
這天天氣晴朗,一些美麗的蝴蝶和蜜蜂在開滿鮮花的田野里飛來飛去。達爾文徑直向一片開滿了粉紅色花朵的三葉草田里走去,他是來對田野里的谷種植物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的。
達爾文先觀察三葉草的花朵。他要看看這些花朵是怎樣繁殖后代的,它們的媒人究竟是誰?達爾文看到,有許多土蜂在三葉草上空飛舞,有的土蜂停在花朵上面,正把自己吸食花蜜的器官深深地插入花蕊的蜜腺之中吸食花蜜。他知道,這些土蜂就是幫助三葉草授粉和繁殖后代的媒人。達爾文一連觀察了幾天,見今年的土蜂非常多;而到夏天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特別多。三葉草豐收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達爾文又去觀察。他發現這一年在三葉草地里采蜜的土蜂很少;而到了夏天收獲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大大減少;三葉草歉收了。這顯然是土蜂少了,減少了給三葉草傳粉的機會的緣故。他又在思索:這一年的土蜂為什么少了呢?于是,達爾文又對土蜂進行追尋,終于,他在一些巖石洞和樹洞里,找到了一個個土蜂窩。同時,他又有新的發現——許多土蜂窩被老鼠吃光了蜜,并且被破壞了。這樣,達爾文又明白了,是老鼠的多少決定著土蜂繁殖的數量?老鼠多了,它破壞的土蜂窩多了,土蜂就少了。
后來,達爾文又經過觀察發現,老鼠的多少是由貓的多少決定的。三葉草、土蜂、老鼠和貓這幾種看來根本毫不相干的植物和動物之間,原來還存在著這樣有趣而又復雜的關系。達爾文就這樣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經過進一步深入的觀察和研究,終于寫出了《物種起源》等偉大著作,成為19世紀世界杰出的科學家和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11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小組合作,研讀感悟
1.各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幾種關于恐龍滅絕的說法(第2~4自然段),進行研究性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學習方法:
a.讀一讀,朗讀相應的段落。
b.想一想,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么?
c.畫一畫,畫出重點詞句。
d.議一議,組內討論不明白的問題,補充有關自然科學知識。
e.填一填,合作填寫表格。
說法起因變化結果
2.各組小匯報學習成果,隨機引導理解重點詞語,如躲避、耐不住、枯萎、哺乳動物、傳染。注意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概括的方法。
3.引導學生將自己研究的一種說法概括出一種名稱。(老師可做示范,如“寒冷說”,其余讓學生動腦)
4.將表格的內容打亂,讓學生連線后進行說話練習。題型如下:
寒冷說
行星撞擊地球
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龍
撞擊說
哺乳動物越來越多
恐龍染病
偷吃說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
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傳染說
全球氣溫下降
恐龍耐不住嚴寒
降溫說
突然流行傳染病
偷吃恐龍蛋鼓勵質疑,發散思維
1.對課文提到的這些說法,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嗎?
(鼓勵學生對課文的一些說法提出懷疑)
2.關于恐龍滅亡的原因,是不是只有這幾種說法,你是從課文什么地方知道的?(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
3.根據你掌握的科學知識,請幫科學家想想恐龍的滅絕還會有什么原因。(小組討論)
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圖標,說說怎樣才能寫好本課要寫的字,讓學生觀察要寫的生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好,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3.老師范寫“寒”字,提醒學生注意橫畫不宜長,撇捺要舒展,三個點都要寫在豎中線上。
4.老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
詞語積累
1.讀讀抄抄課后練習中的詞語。
2.說說你還喜歡課文中的哪些詞,把它們積累在詞語本上。(如龐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塵埃、遮住、枯萎、哺乳動物、偷吃、傳染病、孵出、書籍)拓展活動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1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主要是讓孩子們閱讀課文,在想像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
二、設計理念
從兒童的興趣入手,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效率。并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感受世界的奇妙。
三、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3、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四、教學準備
1、課前學生們收集恐龍的資料。
2、教師制作課件。
五、教學重、難點
弄清課文講了幾種恐龍滅絕的原因,有感情地讀出相關段落。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伊始,老師神秘地說: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玩具朋友,你們想不想看看?(以此激起學生的興趣)隨即老師拿出一個玩具恐龍,讓學生們指認。并問:有誰喜歡恐龍?你都知道恐龍的什么知識?(讓學生們說一說,老師相機出示一些恐龍的圖片)在大約兩億年前,恐龍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歷史。那時,還沒有人類,恐龍是當時地球的主人,它們到處漫游,足跡遍及整個世界。可是,龐大的恐龍后來為什么會滅絕了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吧。
板書:恐龍的滅絕。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感受激發學生對恐龍的喜愛和讀文興趣,通過一個提問引起學生探究動機。)
(二)自主讀文,主體感知
1、自由讀文,初步了解課文。
2、課件出示本課生詞,讓學生們讀一讀,并在課文中找出這些生詞,把它們畫下來。并讓學生們說說對這些詞語的理解程度,老師作出適當指導,解決詞語理解難題。
3、再讀課文,想:對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課文提出了幾種說法?
4、四人小組討論:課文中都提到了哪幾種說法?怎樣用幾個字歸納每一種說法。(教師先示范歸納第一種“寒冷說”,請學生模仿老師的歸納法,再想想還有什么說呢?)教師深入到小組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設計意圖:給小組學習提出的要求明確,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前,給了學生明確指導,體現了老師導的過程。老師深入到學生中,體現了師生互動、師生平等。)
5、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恐龍的滅絕
寒冷說
撞地說偷吃說
傳染說
雄性說
6、學習省略號
師:對于恐龍滅絕的原因,僅只有五種嗎?第四自然段最后的省略號說明了什么?(認識省略號的作用,并在第五種說法后板書“……”)
(三)深入課文,注釋重點
1、找出喜歡的段讀一坊
在文中提到的幾種說法中,你認為哪種說法更讓人信服呢?把相應的段落讀一讀,教師作相應的朗讀指導。
讀“寒冷說”一段時,教師引導學生想像,大雪紛飛、寒風呼嘯,冰雹肆虐,恐龍們身無遮擋,哆嗦著,吼叫著,蜷縮在一起……在想像中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讀出冷天的寒意,為恐龍的滅絕感到惋惜的情感。
可讓喜歡這一段的學生都讀一坊,讓其他同學評一評。
讀“撞地說”一段時,過想象畫面,行星撞上了地球,地球上一片黑暗,動植物漸漸地消失了……恐龍們餓得嗷嗷直叫,相互殘殺……這樣場景多可怕呀!指導學生用低沉的語氣讀出恐怖的情感。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讀一坊,比一比,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展示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同時教師及時的給予評價,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使課堂生成靈活不呆板,課堂氣氛活躍不枯燥。
2、默讀第四自然段,你有什么問題嗎?
教師先讓學生幫學生解決,解答不出時,教師再講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質疑,通過質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變接受性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解答學生的問題,意在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師小結:關于恐龍滅經的原因,都是人們販,恐龍滅絕的原因其實至今也沒有解開。所以,我們不能肯定這些(指板書)就是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讓我來齊讀最后一段。
(四)拓展升華
1、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除了課文中所講的這五種原因,誰還能提出讓人雋的說法呢?請你們共同交流交流,看看誰的說法最讓人信服。
(1)同學間交流。
(設計意圖:收集資料,意在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交流意在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口語和交際能力,使課堂氣氛民主、活躍)。
(2)指名自由發言
(3)同學互評這些說法的可信度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表達見解,培養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的能力。激發探索欲望,發展想像。)
2、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各種想法都非常有說服力,看來大家都已經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所以才能說出這么多值得探討的滅絕原因。相信只要大家對探索科學有興趣,朝著這條興趣之路繼續前進。你們的設想一定會成為科學家們,打開恐龍滅絕三謎的金鑰匙!希望喜歡恐龍的同學們長大后能成為真正研究恐龍滅絕的專家,并為保護地球,保護大自然作出貢獻。
3、齊讀課文
4、課件出示一道鞏固練習題,通過連線的方式再次鞏固所學知識,并使學生理解事情發展的前后因果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的“讀讀抄抄”。
2、畫一幅你想象中的大恐龍躲避寒冷和尋找食物的情景。
六、板書設計
恐 1、寒冷說?
龍 2、撞地說?
的 3、偷吃說?
滅 4、傳染說?
絕 5、雄性說?
……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13
一、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圖)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是誰?
生:恐龍。
師:和老師一起寫寫它的名字。(板書:“恐龍”)
師:你們了解恐龍嗎?誰來說說?
生:我知道恐龍中有一種龍叫翼龍,它會在天上飛。
生:我知道恐龍大約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
生:我知道……
師:你們了解得真多,那你們見過真正的恐龍嗎?
生:我見過。
師:你在哪見過?
生:我在電視里。
師:那誰見過恐龍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的?
生:我見過。
師:你在哪見過?
生:動物園里。
師:同學們你們為什么這個表情,你們信嗎?
生:齊說不信。
師:為什么?
生:因為恐龍已經滅絕了!
師:是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恐龍的滅絕。(板書:的滅絕)
師: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呢?讓我們到課文里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識字
師:首先請同學們輕輕地把書打開到31課。先聽老師讀。要聽準每一個字的字音呀!
(教師讀文。)師:現在,請你也來試著讀一讀課文。在讀的時候要做到……(出示課件:標 畫 讀 查)
生:標 畫 讀 查
師:標是要……
生:標出自然段。
師:畫呢?
生:畫出不認識的字。
師:還要想辦法認識它,那讀課文時要做到……
生:把句子讀通順。
師:還要把字音讀準確。說到這呀,老師要給你們看兩個詞,這兩個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讀不準。想知道是哪兩個詞嗎?
(出示:哺乳 孵出,標出注音)
師:你自己試著讀讀。
生:自由練讀。
師:誰來領著我們讀讀。
生:領讀。
師:哺乳,關注這兩個字的聲母。和老師拼讀一遍。
生:學生拼讀。
師:再來領讀下一個詞。
生:領讀——孵出。
師:這個詞在讀的時候第一個字讀一聲,你讀得很準。全班一齊再讀一遍。
生:全班讀。
師:最后的“查”,就是把你圈出來的字和認真條里的字讀給同桌聽一聽!
好,開始按照自讀提示,來自學吧!
生: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師:剛才在同學們的自學中老師發現大家的收獲都不一樣,現在老師要把詞語朋友請出來了,如果你都能叫出他們的名字,那你就是收獲最大的!
(出示詞:恐龍 人類 龐大 躲避 耐不住 枯萎 死亡 哺乳 偷吃 孵出 猜謎 或者
書籍 嚴寒 傳染病)
師:自己先在下面練習讀讀吧!
生:練讀。師:全班一起讀一遍。
生:全班齊讀。
師:誰來領著大家讀一讀。(指名讀)
(出示:人類 恐龍 龐大)
師:同學們對恐龍有那么多了解,那知道這種動物為什么叫“恐龍”嗎?
生:因為它的體形很龐大。
生:因為人們看到它會感到恐懼。
師:這個詞用得太好了!
(出示圖)
師:這是我們人類在沙漠里找到的“恐龍”化石,看到它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很害怕。
生:太恐怖了。
師:讀讀這兩個詞。
(出示:恐懼、恐怖。)
師:是呀,當我們人類第一次看到恐龍的時候,它帶給我們的就是這種……恐懼、恐怖的感覺。所以,
我們給這種動物取名為……
生:恐龍。
(出示:恐龍。)
師:和我們人類相比。
(現示:人類。)
師:恐龍的體型可就太……(龐大)
(出示:龐大。指龐大,讓學生接。)
師:的確是這樣。
(出示:三幅圖。)
師:瞧,這是體型……(龐大的龍)
生:學生一一介紹。
師: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霸主,它橫行地球大約2億年。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出示圖:恐龍漸漸消失。)
師:真是不可思議呀!誰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句子: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生:生讀句子。
師:是呀,多么奇怪的事兒啊?誰再來讀讀?
生:再讀此句。
師:真是讓人迷惑不解。我們一起來讀讀,讀出這樣的語氣!
生:學生齊讀句子。
師:讓我們繼續讀詞,共同尋找答案吧!
(出示:嚴寒 躲避 耐不住)
生:學生領讀詞語。
師:詞語都讀準了,那句子能讀好嗎?
(出示帶有這三個詞的兩句話。)
自由練讀,指名讀,男女生合作讀。
師: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有種種說法,你能用上這三個詞為我們說說嗎?
(出示:因為地球突然變得十分寒冷,恐龍無處 , ,所以就慢慢地消失了。)
學生練說,指名填說,一起說一說。
師: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什么說法呢?先來讀讀這組詞。
(出示:枯萎 死亡)
師:通過這兩個詞作者又向我們講述了另外一種說法。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
生: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另外一種說法?
(指名介紹。)
師:全班一齊說一說。(全班齊說。)
師:老師這里有一條生物鏈,讓我們看著它再來說說。
師:瞧,在溫暖的陽光下,植物生長得多么茂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它動物,還有食肉恐龍,它們盡情地享受著陽光和食物。可是,有一天,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塵埃把(太陽)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為沒有陽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么以植物為食的恐龍也(漸漸地死去)了,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其他動物也(漸漸地死去)了。隨著動物的減少,食肉恐龍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它也(漸漸地滅絕)了。恐龍就是這樣在地球上漸漸地(消失)了。
師:聽著您們的聲音漸漸地低落,老師感到你們一定很不愿讓恐龍消失。是嗎?
生:點頭。
師:關于這種說法很多人都認同,但有一些科學家又提出了另外一些說法,是什么呢?我們先再來讀一組詞。
(出示:哺乳 偷吃 傳染病 孵出)
師:在第四自然段里向我們講述了恐龍滅絕的其他說法。選擇屏幕中一個或幾個詞和同桌說說你感興趣的恐龍滅絕的說法吧。
生:學生同桌練說。
師: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先讀讀你選擇的詞語,再說說恐龍滅絕的原因。
(學生匯報。)
師:是不是關于恐龍的滅絕就只有這幾種說法呢?
生:不是。
師:你怎么發現的?
生:我看到書上有省略號。
師:是呀,還有很多很多作者不能一一寫出來,所以用了一個省略號。
(師引讀最后一段: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讓人完全信服。所以……)
師:誰來領著我們讀讀這最后一組詞。
生:指名領讀。
師:這些詞我們都讀準了,在讀詞中我們還了解了恐龍滅絕的種種原因,同學們的收獲可真大呀!像剛才這樣把生字放在詞語中讀還是很容易的,如果單獨出現這些字你還能讀準那你可就是最棒的了!自己在下面練習讀讀,關注自己不認識的字。一會我要開火開考一考。
師:開火車考字。
師:接下來讓我們拿出筆來寫寫字吧!
三、指導寫字。
師:看看這些字,誰和誰是一家人?
(根據學生的匯報課件出示——獨體字:亡、肉、嚴 左右結構:傳、謎、耐 上下結構:寒、染、類)
師:今天我們從三個結構的字中各選一個來寫。
(出示:亡 謎 寒)
師:齊讀這三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三個字嗎?
生:我用減一減的方法記住“亡”字。忘記的“忘”去掉“心”就是“亡”。
生:迷加上言字旁,就是謎。
師:這個字右半部分讀迷,整個字也讀謎。它是一個……
生:形聲字。
師: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幫助大家記住“寒”字。
(出示:指圖說)
師:這是古人造出來的寒字。外面的部分代表房屋,我們寫成(寶蓋)。房子里有一個人把自己緊緊地裹在草里,這四堆草連在一起就變成了兩橫兩豎。倦縮著的人寫成長橫和一撇一捺。雖然有草裹身,但因為房子下面有冰,還是感到很冷。這就是“寒”。
師:讓我們來寫寫這個字吧。第一筆點落在豎中線上,先寫兩橫,再寫兩豎。再寫一個長橫。注意:這一部分正好占上半格。撇捺向左右舒展,托住上面的部件。兩個點落在(豎中線上)。請同學們也來寫一個。
(學生練寫。)
師:寫“謎”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筆順。
師:讓我們看著屏幕一起書空吧。還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嗎?
生:一字無二捺。
師:好,我們再來寫這個字。言字旁起筆在左上格中間位置。橫折提起筆在橫中線上。然后寫……
生:米。
(師邊書寫“謎”邊指導。)
師:寫“米”的時候,注意“點”寫在言字旁點與橫筆之間。豎與言字旁的點同高。好請大家練寫一個。
生:學生練寫。
師:“亡”字自己練習寫一個。這個字的主筆是哪一筆。要寫得略長些?
生:第二筆。
師:好,自己寫一寫吧。
師:同學們下課的鈴聲打響了,我們要下課了。好,下課!
教學反思:
我所執教的是小學語文第31課《恐龍的滅絕》第一課時。
我們都知道漢語言文字有這樣一個特點,每一個字或詞都含有一定的意象。有時一個詞就是一幅畫,一個詞就是一首詩,甚至一個詞就是一個故事。在這一課的識字教學中我正是抓住了漢語言的字個特點將集中識字與隨文識文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分組讀詞的過程中,既認識了生字,又理解了詞語,同時還了解了恐龍滅絕的種種說法,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也把課文反反復復地讀了幾遍。由于這個識字環節層層相扣,設計巧妙而自然,所以教師教得生動而富有情趣,學生學得主動而不失活潑。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能夠捕捉到不同漢字的特點進行教學,如有的字是要強調音的,如“哺乳”,“孵出”。有的字是要強調意的,如“恐龍”的“恐龍”,“龐大”的“龐”。有的字是要記住形的,如“寒冷”的“寒”。由于在備課中做到了精細化備課,所以在課堂上識字教學就很扎實。
在指導朗讀方面,教師注重讓學生體會情感,而不是教技巧。如:“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這一疑問句的朗讀指導。我采用了談話式,啟發式的方式來引導。見下邊的實錄片斷。
師: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霸主,它橫行地球大約2億年。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出示圖:恐龍漸漸消失。)
師:真是不可思議呀!誰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句子: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
生:生讀句子。
師:是呀,多么奇怪的事兒啊?誰再來讀讀?
生:再讀此句。
師:真是讓人迷惑不解。我們一起來讀讀,讀出這樣的語氣!
生:學生齊讀句子。
通過這次上課,讓我在低年段識字寫字教學方面又有了許多新的研究與嘗試,感謝市區教研員及復華小學的領導及教師給予我的支持與幫助。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及自身素養。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14
一、教材分析:《恐龍的滅絕》這篇課文一篇科學類的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的介紹。
二、學生分析:
對于我們班級的孩子來說,尤其是男同學來說,對神秘的恐龍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在課外的時候,通過課外書、電視,對恐龍的名字、有特點的恐龍的樣子,有了基本的認識,可是對空龍滅絕的原因幾種說法和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的歷史的了解還是一片空白。通過課文,加深孩子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孩子對恐龍研究的興趣,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三、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標中要求: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我從兒童的興趣入手,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效率。并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感受世界的奇妙。
四、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16個生字即:恐、類、龐、避、耐、萎、亡、哺、乳、偷孵、謎、或、者、籍。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情感目標: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五、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詞語。
2、培養學生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
六、教學準備
1、課前學生們收集恐龍的資料。
2、教師制作課件。
七、教法和學法:
針對兒童特點及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學習本課時,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和直觀形象的圖片展示法。
八、教學過程
我把本課的教學過程分成四個環節:
(一)導入
1朱熹在〈〈孟子解說〉〉中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活潑、生動、有趣,才能吸引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導入這一環節中,上課一開始,我就用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對恐龍的喜愛和學習課文的興趣,并讓學生和老師的共同探究中,學習“恐龍”、“龐大”兩個詞語。在課前我會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的搜集,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使學生的求知欲更進一層。
[理論依據:[這里采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有一的信息處理收集、處理的能力。這里我采用“資料收集”的學法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讓學生從自己的了解中主動走入課文。]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設計過度語: “為什么這么龐大的動物在中生代一下子就滅絕了呢?”讓學會聲產生疑問,并帶著疑問去讀課文,看誰能找到課文中說的幾種說法。并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來。在歸納時,練習了“因為……所以……”句式。在學生充分地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省略號的用處。在整體感知后,進行了有一定規律的集中識字,為朗讀掃清障礙。
[這里我采用導讀和設疑的教學方法]。
(三)深入課文,詮釋重點
在重點學習“恐龍滅絕的原因”中的第一、二兩種說法時,采用了從扶到放的過程。第一種說法,從詞語到句子,讓學生體會恐龍滅絕的原因。第二種說法的教學采用了卡片式,讓孩子小組合作,自主的去探究總結恐龍滅絕的原因。
[〈〈新課標〉〉指出,讓學生充分地讀,全面提升語文素養,所以在重點內容的學習中我采用了閱讀學習法。探究性學習以“活”和“動”為總特征。“活”表現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動”表現為學生真正動手和動腦。本課內容具有探索性,因此,可采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同時,還采用組織討論法和重點詞語的剖析法,來突破重點,化解難點這一理論依據是《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多維互動中完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結協作能力。]
讓評價貫穿于整個課堂,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和生評想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化,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書寫練習
課堂最后,將兩種說法連在一起讓學生說一說。對整節課學習的課文進行了整體回顧,對兩種說法的內容進行鞏固。小練習的練筆,加深學生的印象。完成課堂作業本的內容。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案例《恐龍的滅絕》 篇15
【題目】
教材內容: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31課《恐龍的滅絕》
根據課文中第一段中的問題: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來自由讀讀課文的2、3、4自然段,完成以下練習。(連線題)
寒冷說 行星撞擊地球 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龍
撞擊說 哺乳動物越來越多 恐龍染病
偷吃說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 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傳染說 全球氣溫下降 恐龍耐不住嚴寒
降溫說 突然流行傳染病 偷吃恐龍蛋
【設計意圖】
本次練習是屬于課堂練習的范疇,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篇學生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帶有科學性質的課文,主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本設計用連線題的形式來代替課堂回答,旨在培養學生快速獲取信息、梳理信息的能力。完成練習的同時,也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實施策略】
練習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的時候要與課堂的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隨堂插入、點評、訂正。具體見一下教學片斷:
師:我們來想一想,這么多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多年,怎么一下子都滅絕了呢?不通科學家通過研究得出了很多不同的原因,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二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第一種說法的相關句子。
同桌交流,教師隨機指導,得出:寒冷,不能冬眠,沒有皮毛,耐不住嚴寒。
師:找的很準確,請你連一連。
師:我們看完第一種說法,我們再來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那有又會出現什么新的說法呢?請大家用一些重點的短語來概括一下。
生:宇宙行星撞地球、塵埃遮住太陽、植物死亡、恐龍找不到食物……
師:回答的非常好,對應的應該是練習中的哪一說?
生:撞擊說。
師:對請根據同學的回答和自己的理解把撞擊說的短語連起來。
師:出了以上兩種解釋,科學家還有什么獨到的解釋呢?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中,你又能找到哪幾種說法呢?請開動你的小腦筋好好找一找吧!
生:我找到一種,哺乳動物越來越多,經常偷吃恐龍蛋,使恐龍滅亡了。
師:根據你的回答,看看練習,你覺得應該是哪一類說法?
生:偷吃說。(請學生連線)
師:我看見還有幾只小手舉著,看來還有不同的說法,我們來看看。
生:突發的傳染病,使恐龍一下子都死了。
師:很好,請你再回答一下這屬于什么說?
生:傳染說。(連線)
師:連線練習中還剩下一種說,是什么說?
生:降溫說。
師:請你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課文中是怎么解釋降溫說的?
生:全球氣溫下降,使恐龍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龍。
師:回答的非常好,請動動你們的小手連一下線吧!還有很多恐龍滅絕的說法,現在還無法確定哪一種是完全正確的,所以要靠你們長大后去做更大的發現!
寒冷說 行星撞擊地球 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龍
撞擊說 哺乳動物越來越多 恐龍染病
偷吃說 地球變得十分寒冷 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
傳染說 全球氣溫下降 恐龍耐不住嚴寒
降溫說 突然流行傳染病 偷吃恐龍蛋
【教學評價】
練習能不能有效要看教師的評價導向。設計意圖、實施過程、評價導向都要保持高度一致,這樣才有相應的效果。在以上教學片斷中,請學生自己讀課文,并概括不同種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教師的重點在于要求學生準確、簡練。連線的形式主要節省上課的時間,二年級的學生筆頭還不夠快,要具體寫的話會比較吃力。這樣找一找、說一說、練一練能更好的使學生保持在一定程度的緊張感上。讓學生自己找重點短語,并概括、簡練,在練習中找相似的短語,并對相對應的短語進行連接,這樣讓學們即思考了,又得知原來還有比自己想法更簡明扼要的說法,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