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教學案例(通用2篇)
梅蘭芳學藝教學案例 篇1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三冊《梅蘭芳學藝》第二自然段中的“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注視水底游動的魚兒”一句。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緊盯”、“注視”、“勤學苦練”詞義。
2、使學生了解梅蘭芳學藝的過程。
3、教育學生要想取得好成績,一定要下苦功夫。
教學重、難點:梅蘭芳是怎樣刻苦練眼神的。
教具準備:紅外線玩具。
教學片段: (首先教師單獨出示這句話)
師:自己讀讀這句話。
(每位學生都大聲的讀起這句話來,讀時,不少同學第一遍很順利地讀過去,第二、三遍時有些同學就皺起眉頭,撅起嘴巴,看到這里,師立刻“趁熱打鐵”。)
師:這句話中有沒有不懂的詞語?
(立刻有學生舉手)
生:什么叫“緊盯”,什么叫“注視”?
生: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生:這兩個詞能對調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把早已準備好的教具——兒童愛玩的紅外線玩具從講桌抽屜里拿出來,頓時,同學們都饒有興趣地注視起這種玩具來,只見教師在教室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只紅蝴蝶,不少同學瞪著大眼睛,不時用手指著小聲叫道:“唉,蝴蝶,蝴蝶,真漂亮!”)
師:請小朋友看著這只蝴蝶,千萬不要分神,以免讓它跑了!
(這下所有的同學把眼睛瞪得更圓了,看得更起勁了。教師操作紅蝴蝶忽遠忽近,時而疾飛,時而盤旋……學生的目光跟著不停地移動,兩分鐘后,學生開始叫苦)
生:哎喲!眼睛累死了,它老是動,我都看不過來了。(然后把眼睛閉上,作出在也不想睜眼看它的疲倦姿勢。)
生:看得我脖子都酸了。(轉轉脖子,一下子扒在桌子上,再也不想抬脖子了。)
[此時,教學效果就完全達到了,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緊盯”、“注視”二詞雖然都是看,但太“厲害”了,自己是難以做到的,體會到了梅蘭芳練習過程的艱辛,梅蘭芳意志的頑強,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進而滲透思想教育: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生:我知道什么叫“緊盯”了,就是盯著它看,“注視”也是這個意思。(師微笑點點頭)
生:那么它們能調換。
(語氣干凈利落)
[這時,對于詞語的意思,他們已經很熟悉了。]
師:小朋友才盯了這么一會兒就累了,梅蘭芳累不累?
生:梅蘭芳肯定很累
生:梅蘭芳很累,“常常”說明他經常看,看的時間也很長。
(另一學生立刻搶答,突出梅蘭芳的舉動是常人無法做到的,他是了不起的人。)
[其實這是思想教育的第二次升華。梅蘭芳能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困難,所以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了。]
師:這就是“勤學苦練”中的“苦”字。小朋友猜一猜,梅蘭芳在什么時間練眼神?
(答案書上都有,學生不假思索,張口作答。)
生:他早晨起來就到花園的池塘邊,看水底的魚兒。
(語言表達得很完整。)
生:中午他不休息,到小山坡上看天空飛翔的鴿子……
(繼續按照時間的先后說梅蘭芳的勤奮。)
生:有鴿子的時候他就看鴿子,沒鴿子他就去看魚兒。
(補充上面的話語,對于“注視”、“緊盯”的進一步理解,這里可以反映大家已經把梅蘭芳學習的過程牢牢地掌握,并已深入腦海。)
師:是啊,他總是找機會練,這就是“勤學苦練”中的“勤”字。
[這是思想教育的第三次拓展,這么難做的事,他不時地練習,一有機會就練,多么勤奮呀,正因為他有這樣鍥而不舍的精神,所以成功就在眼前。]
【案例評析】
《梅蘭芳學藝》一文講述了梅蘭芳起初被師傅認為不是唱戲的料子,但他通過勤學苦練,最終成了聞名中外的戲劇大師的故事。“勤學苦練”是全文的中心詞,概括抽象,極不好理解,與學生現在生活離得較遠,但如何使二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該片段的教學簡潔明了,沒有過于繁瑣的講解,過于累贅的課件,采用模擬生活情境(紅外線蝴蝶象征書中不斷游動的魚兒和飛翔的鴿子,讓學生“緊盯”、“注視”。)和聯想生活情境(深切感受看的累、不舒服來對照書中主人公梅蘭芳,想象他當時練地辛苦)兩種方式,化抽象為具象(即具體而形象的事物),取得了極佳的教學效果。
教師利用兒童喜玩的紅外線玩具模擬演示文中鴿子飛翔的情境,讓孩子們置換角色,像梅蘭芳一樣去“緊盯”、“注視”,從而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再讓兒童想象、猜測梅蘭芳練功的時間,孩子們的頭腦中呈現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看鴿圖”、“觀魚圖”……至此,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形象便在其頭腦中鮮活、豐滿起來。孩子們在這一直觀形象、生動活化的過程中不僅領會了詞義,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時也積累了聯系生活來理解課文這一寶貴的閱讀經驗。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的過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梅蘭芳學藝教學案例 篇2
師:梅蘭芳的師傅是一個唱戲的行家,他告訴梅蘭芳要當好京劇演員,不光嗓子好、身體棒、眼睛還要有神,因為舞臺上的演員常常要通過眼神來告訴觀眾他是高興了、生氣了、還是難過。可是現在師傅卻說他的眼睛沒有神兒,認為他不是唱戲的料。聽師傅這么一說,梅蘭芳是不是就放棄了?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看看梅蘭芳是怎么學藝的。
學習第二自然段
生: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
師:是呀!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他下定決心要克服自身的缺點,好好學唱戲。
生再讀這句話,把“沒有動搖”讀得很重。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梅蘭芳學好京戲的決心讀出來了。真棒!
生齊讀這句話。
師:那么梅蘭芳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來看圖,梅蘭芳在干什么?
生:梅蘭芳在看鴿子。
師:他是怎么看的?
生:他眼睛一動不動地看。
生: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一眨不眨。
生:鴿子飛到哪兒,他的眼睛就轉到哪兒。
師: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在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生: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
師出示這句話,指名讀
師:在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最能表現梅蘭芳在認真看鴿子呢?
生:緊盯
生:注視
師: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師請小朋友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可以盯住其中一只,目光隨著它的飛翔而移動,但頭不好動。(師手中拿著鴿子圖片不停地動,學生眼睛緊盯著看一分鐘。)
師:老師注意到好多小朋友的眼珠都在不停地轉動,就要這樣。現在你有什么感覺呢?
生:我的頭有點暈。
生:我的眼睛很酸、很累。
生:我的眼睛快要流眼淚了。
生:我很想馬上把眼睛閉上。
師:這么累,這么不舒服,那梅蘭芳是不是今天練了,明天就不練了?
生:不是。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呀?
生:我是從常常這個詞知道的。
生:我是從日子一長這個詞知道的。
師:梅蘭芳早上練,中午練,一有空就練。就是這里面哪個字呀?(指板書“勤學苦練”)
生:“勤”(一起讀好“勤學苦練”這個詞)
師:你們只堅持了一會就感到眼睛特別酸、累,想掉眼淚。而梅蘭芳天天這樣練習,你們學到這兒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梅蘭芳先生,您這樣練眼神,可真了不起呀!
生:梅蘭芳先生,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師:讓我們帶著你們對梅蘭芳的敬佩之情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經過苦練,他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靈活的好象心里想說的或可以從眼睛里看出來。所以人們怎么說?
生: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
師:誰讀懂了這句話?(指導朗讀好這句話) 現在師請兩位學生上來分別用眼睛表示出對老師的生氣、喜歡。
師:好,謝謝你們,這就叫眼睛會說話。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梅蘭芳選擇空中之鴿,水底之魚來訓練自己的眼神,終于使自己的眼神會說話了,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決心呀!讓我們再一次帶著敬佩之情齊讀第二自然段。
教后反思:
這是《梅蘭芳學藝》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個片段,課文的文眼就在“勤學苦練”,重在讓學生體會梅蘭芳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并不是輕而易舉的,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天生的不足,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獲成功。 “勤學苦練”一詞概括而抽象,如何使二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在教學中,我著重讓學生通過朗讀自己感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感受梅蘭芳的“勤學苦練”。課上,我演示文中鴿子飛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置換,像梅蘭芳一樣去“緊盯”、“注視”,從而使學生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再讓學生了解梅蘭芳練習的時間,至此,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形象便在他們頭腦中鮮活、豐滿起來。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