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精選17篇)
活化石 篇1
教學目標 :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4、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設計理念:
緊扣教學目標 ,尊重孩子的已有經驗和已有的語文水平,通過“讀通、讀順、讀好、讀懂”的過程循序漸進,抓住重點詞句,既品悟了語言文字,提煉了相關信息,受到情感的熏陶,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發展語言。
教學環節設計: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老師講述: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所以我們說它是國寶。我們從它身上進行研究,可以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像這樣的古生物,我們稱它為活化石。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了解內容。
1、教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幾種活化石呢?同時,畫出讀不懂的詞語。
教師巡視,看看學生是否能把生字字音讀正確;看看哪些學生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隨時予以表揚。
2、指名學生讀課文,檢查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在指名讀的過程中,相機幫助學生糾正生字的讀音,理解一些詞語(這個環節要完成重點生字詞的教學)。
3、交流課文講了幾種活化石呢?(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
(學生回答時,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
三、熟瀆課文,探究語言文字。
師:我們已經知道活化石可以幫助現代的人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那么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收集到哪些有關的信息呢?
1、要求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讀書思考,對有關的語句做上記號。
交流:此環節須達到以下目標:
A對相關語段正確、流利地朗讀。
B能通過語言文字提煉信息:
銀杏樹——古生物、珍貴、生長慢(這里要學生理解公孫數名字的由來)葉子像小扇子。(觀察圖片)
大熊貓——古生物、愛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動物。
中華鱘——古生物、有一億多年的歷史、大、重、怪、少。
C通過觀察以上的文字,讓學生借助老師提供的關鍵詞依次說一句心理話。
(1珍貴2稀有3保護4缺乏)
學生依次可能出現的語言為:1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真是珍貴呀!
2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稀有的古生物。
3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珍貴、稀有的古生物,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4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珍貴、稀有的古生物,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如果缺乏保護,它們就會像恐龍一樣滅絕。(這里教師可以隨機拓展有關恐龍滅絕的文字。)
此環節意在讓孩子理解本文出現的重點生字詞的意思,并加以運用,同時提煉出本文所要傳達的信息——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增強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
D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1、學生閱讀教師事先搜集好的有關古生物的資料,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給大家聽。
2、課外布置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但對查閱的內容有明確的要求:將查閱的資料整理好,不一定長篇大論,但必須盡力能流暢地向大家介紹,可以在班級內開一個交流會,讓學生充分展示的材料。
五、寫字教學(略)
活化石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意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設計思路
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這篇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進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查閱有關古生物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識字、閱讀,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探究發現,引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
課前準備
1. 做課件和頭飾。
2. 制作各種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 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 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 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師簡述“化石”)
3. 板書: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 邊讀邊圈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讀,如借助拼音認讀,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等。
2. 指名讀課文。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 教師有重點地領讀重點句子,相機給予指導。
4. 輪讀,讓五位學生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5. 選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6. 組內分工讀,互聽互評。讀后說說: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三、 識記生字。
1. 課件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領讀。
b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lín
博物館 珍稀 公孫樹 滅絕 食肉 中華鱘 歷史 硬鱗
hé quēfá
核桃 缺乏
2. 出示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 游戲:識字擂臺賽。
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并交流記字方法。
出示11個生字,舉行識字擂臺賽,選出擂主。
四、 指導寫字。
1. 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 觀察規律,指導書寫。
(1)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代”“孫”“植”應該怎樣寫?
(2) 寫“滅”“克”應該注意什么?
(3) 指導書寫“歷”和“史”中的豎撇。
4. 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五、 布置作業。
把課外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準備在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抽讀生字卡片。
2. 游戲:識字采果。
出示一棵銀杏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寫了生字。認對一個字,采下一個果子。
二、質疑解疑。
1. 自由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
2. 集體反饋,師生共同討論。
三 、整體感知 1 播放課件,在優美、活潑的音樂聲中,一棵枝葉茂密的銀杏樹出現在屏幕上,隨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集體交流:介紹銀杏樹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
(3)如果這棵銀杏樹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它說什么?
2.學生任選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組自學(步驟同上)
3.每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交流。
(1)播放課件:在愉快的音樂聲中,一只大熊貓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著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課件邊介紹大熊貓。
(2)播放課件:在歡快的樂曲聲中,一尾中華鱘愜意地在江河里游動。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邊介紹中華鱘
四、情境說話
假如你是“活化石”銀杏樹或大熊貓、中華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先組內練習自我介紹,再戴頭飾到臺上作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師生共同評議)
五、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知道了這三種古生物的樣子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并知道了他們都是“活化石”。如今,這些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讓我們撅起手來保護它們吧!
六、課后練習
1 出示課后“讀讀寫寫”習題,全班練讀練寫。
2 擴展練習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雙雙—— 一位位——
七 作業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活化石 篇3
《活化石》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銀杏樹”、我國國寶“大熊貓”、水中元老“中華鱘”,這些古生物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生存到今天,被人們稱為“活化石”。這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課文洋溢著科普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貼近兒童的生活,語言平實、通俗易懂,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夠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學習本課,不僅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強他們關注科學、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一、緊扣題目,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對化石并不陌生,因為我班學生上學期去科技館參觀曾經見過。講課前,我板書“化石”二字并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化石圖片,談一談自己對化石的了解。結合學生了解的知識我強調化石的“古老”,補充板書課題,在“化石”前加“活”,問:“課題怎么多了一個字‘活’?你們有什么問題嗎?”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文章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戶”,是學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層內容的第一級臺階。這樣的設計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想揭開心中的疑問。興趣有了,于是順勢引導,讓學生帶著疑問,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學習,去思考。
二、先扶后放,培養自學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這篇文章的結構比較相似,適合自主學習,所以我在教學時先指導學習“銀杏樹”,滲透學法指導。在老師的引導下,抓住重點句子,學生很快發現銀杏樹的“奇異”之處表現為“古老、珍貴”、“葉子奇特”、“生長速度慢”等特點。教師總結:“原來銀杏樹是因為這些原因被稱為活化石的,那大熊貓和中華鱘又是為什么被稱為活化石的`,它們有什么特點呢?”讓學生找出課文介紹了幾種活化石,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進行自學。學生先自學,后在小組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匯報。因為有了前面的學法指導,學生的自學效果較好。
三、抓結尾句,升華情感教育。
課文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話“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科學家把它們叫做‘活化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圍繞為什么說“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這句話,請同學們把課前收集到的各種活化石的資料拿出來,分小組交流資料,并交流閱讀資料的體會。教師適當補充資料,根據交流,啟發學生編寫關于保護珍稀生物的兒歌或廣告詞。此環節使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本課的教學總的感覺效果還不錯,但也有一些遺憾,比如本來還設計了讓學生轉換角色,以“活化石”的身份介紹“活化石”的特點,由于時間關系,舍棄了;還感覺一些語言文字的訓練點抓的還不夠,訓練不太扎實。如果把本課設計三課時,這些遺憾應該就可以彌補了。
活化石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朗讀課文,知道講了哪幾種活化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3.培養愛自然、愛科學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1.生字詞的學習。
2.知道并了解保護活化石的意義。
課前準備:擴大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恐龍嗎?是怎么知道的?恐龍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種動物,我們現在只能通過化石來認識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憑借拼音,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多讀幾遍,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2.想辦法識記生字的形。
3.看看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然后用序號標明。
4.教師范讀。要求:聽準字音,說說課文講了哪幾種活化石?
5.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并將擴大數學掛圖與課文段落相配合。
二、指導學習生字。
1.認讀8個生字和8個生詞。
2.重點指導:歷、史、化
3.認識并記住字形。
(l)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2)重點指導:代不要寫成“伐”,植右邊有三橫。
4.指導寫字。
(l)看清楚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會寫”。
(2)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人。
1.認讀生字卡、生詞卡。
2.這篇課文講述了哪幾樣活化石?
二、引導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兒?(博物館)-
(2)化石可以用來干什么?
活化石 篇5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情趣”教學理念,將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道,通過“說”、“讀”、“介紹”的結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為小朋友的自主參與創造有利條件。
【設計特色】
以學習漢字及訓練語言文字能力為重點,將生活感受與閱讀感悟融為一體。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因此本課教學,課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重組教材,運用跳躍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課前準備】
1、課件,銀杏頭飾、生字卡片。
2、課前布置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并自己整理。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話導入,學習第三段,揭題
1、課件出示大熊貓圖片:小朋友們,瞧,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這是誰呀?(生答師板書:大熊貓)
2、說話訓練: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大熊貓呀?
3、對于大熊貓,你還了解哪些?
4、學習課文第三段(課件出示文字):老師這兒也有一段描寫大熊貓的資料,趕快讀讀吧。
⑴ 學生自由讀。
⑵ 學習生字:悉、絕、肉。
這段話中有三個生字寶寶,我們一起來和它們打聲招呼吧。(齊讀,將卡片貼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嗎?猜字謎:同字框,真狠心,張開大嘴吞兩人。
⑶ 生字寶寶跳到了這段話里,你還會讀嗎?(指名讀文)
⑷ 齊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⑸ 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5、師小結: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是我們的國寶。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陜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像大熊貓這樣的古生物,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存到了現在,所以科學家把大熊貓叫做“活化石”。(板書課題,齊讀)
6、揭題:大熊貓是活化石,那么還有哪些也是活化石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33課《活化石》,請小朋友們打開語文書,翻到155頁,自由地、大聲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讀準字音,開始吧。
二、初讀全文
1、自由讀文。
2、課文中有許多生字寶寶,老師把生字寶寶所在的`新詞都找出來了,你會讀嗎?
認讀新詞:博物館、珍貴、公孫樹、熟悉、滅絕、歷史、核桃、食肉動物、缺乏、稀有、(去掉拼音還會讀嗎?、打亂順序還會讀嗎?)
3、再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一共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并動筆圈一圈。
反饋,師板書:銀杏樹、中華鱘
4、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介紹的這三種活化石吧。(圖片出示這三種活化石)
5、師講述:大熊貓,現在我們只能在動物園才能見到它。中華鱘呢?就離我們更遠了,現在的江河里難覓見它的蹤影。只有銀杏樹還生活在我們身邊。《活化石》教學設計4 相關內容:北京亮起來了教學案例《動手做做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回聲》教學設計6.一株紫丁香·教案《贈劉景文》教學反思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反思《三個兒子》的實錄日記兩則(人教國標本小語教案)查看更多>>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三、學習第二段
接下來我們重點來學習銀杏樹。課文的哪一段寫了銀杏樹呢?
1、自由地讀讀第二自然段,看誰先讀完三遍(課件出示內容)
2、這段話中也有兩個生字寶寶,我們一起來和它們交個朋友吧。(學生字:珍、孫)
3、生字學會了,這段話你會讀了嗎?(檢查讀文:分男女讀)
4、讀了課文,你發現銀杏樹有哪些奇異的地方?(我發現銀杏樹──)
⑴ 古老、珍貴(指導讀好“幾億年前”)
⑵ 葉子奇特(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觀察觀察銀杏樹的葉子吧,出示銀杏葉子圖片:銀杏樹那一片片的葉子就好象一把把小扇子,長的那么與眾不同,難怪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
指導朗讀:你能通過朗讀讀出銀杏樹葉子的奇特嗎?
⑶ 生長速度慢(體驗:如果你小時侯種下一棵銀杏樹,那么要一直等到你(指一男生)成為──,等到你(指一女士)成為──,(多指),等大家都老了,才能吃到銀杏樹結的果子呢。銀杏樹長得真是──慢極了,怪不得他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公孫樹。
5、想象說話:小朋友們,當你白發蒼蒼的時候,看見自己小時候就種下的銀杏樹才剛剛開花結果,你會對這棵銀杏樹說些什么?
6、多么古老、珍貴、奇特的銀杏樹呀,可是還有許多人還不了解它,想不想把銀杏樹介紹給大家、,并讓大家都來保護它呢?、自由準備,指名介紹,同桌互說
7、以第一人稱介紹(戴上頭飾):誰想來當銀杏樹,把自己介紹給大家。
8、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我們對大熊貓和銀杏樹這兩種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2、3自然段。
四、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通過讀,自己讀懂了大熊貓和銀杏樹,課文當中還提到了中華鱘這種活化石,我們下節課來學習。在這里老師還要向大家介紹一些活化石,它們是──(展示圖片)生活在3.5億年前的腔棘魚;4.5億年前的鸚鵡螺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娃娃魚;桃花水母;寬咽魚;紅豆杉,已經1200歲了;稀有物種桫欏,它們都是國家級的保護動物,你們想了解它們的話,可以通過上網查詢,下節課我們一起進行交流。
五、寫字
又到了認真寫字的時候了,今天我們要寫的是“化”和“代”
1、仔細觀察,都是單人旁,注意撇不能太彎,豎要直。
2、師范寫。
3、學生練習。
【教后反思】
1、注重生活經驗和課堂的語言實踐,把識字和閱讀緊密結合,在本課時中重點隨文學習了5個生字,學得扎實。
2、圖文資料的適時引入及適度拓展,為學生學習科普文章提供了內容性的支撐。
3、重點學習2、3段,抓住特征的句子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探究了語言文字,又了解了大熊貓和銀杏樹的特征,使學生自然而然的產生對它們的熱愛和珍惜之情。
【不足之處】
1、最大的不足是語速過快,讓聽課老師有一種心急火燎的感覺,不適宜低段學生。
2、本節課容量大,如果將表演介紹放到第二課時去,將時間用在朗讀和指導書寫上,這樣效果會更好。
活化石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要點】
1、導入新課,學習“博”、“珍”、“孫”、“悉”、“絕”、“肉”6個生字,會寫 “化”、“植”、“孫”、“代”、“滅”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一、二、三自然段,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
一、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很多遠古時代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了,像三葉蟲、恐龍等。我們想了解它們的生存情況,只能通過對它們的化石進行科學的研究。
(1)媒體出示圖片:三葉蟲、恐龍
(2)師板書:化石
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學生交流)
2.師簡介化石。
(1)媒體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葬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厚厚的地層好比一本碩大無比的書,夾藏在不同地層里的化石就像一種特殊的文字,記錄著古生物生存活動的歷史和地層的年齡,它是人類開啟地球宮門的一把鑰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幫助人們確定地層的年代。
(2)師板書:活。
化石怎么是活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33課。
媒體出示課題:33活化石
說明:關于古生物的知識,相信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既有吸引力又有認知難度,教師搜集并提供相關知識,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積極性,增強趣味性,為引導學生養成查閱資料的習慣打基礎。
二、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整體感知:
(1)學生分節讀課文,教師隨機正音。
zhēn ròu shú xī
媒體出示: 珍 貴 食 肉 熟 悉
(2)你知道了什么?學生交流。
我知道了(博物館里有化石;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都是活化石;我們要保護活化石等等)
(3)看來大家對活化石充滿興趣,那就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說明:初讀課文,重在落實“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一些易混淆的字詞更應當在初讀感知時加以強調。其次,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深入讀課文,是語文閱讀習慣養成的關鍵。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
(1) 媒體出示:在博物館里,我們觀看一塊塊化石,就能看到億萬年前的動物、植物。那么,你看過活的化石嗎?
(2)學習生字:博
媒體變紅:博
(3)誰會寫“博”字? (指名用手指比劃書寫)
我要提醒大家“博”字的第五筆是橫折。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師:原來,通過化石能了解億萬年前的動物和植物。那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哪些活化石呢!趕快到第二、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
(1)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為我們介紹了哪些活化石呢?
(2)指名交流,隨機板書。(銀杏樹 熊貓)
2.那這些活化石都有什么特點呢?(出示相關圖片及文字)
媒體出示:銀杏樹,又叫白果樹,它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銀杏樹長得慢極了,如果你小時候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你當上爺爺,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又叫公孫樹。
大熊貓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非常可愛。和它在同一時期生活過的動物,許多早就滅絕了,大熊貓卻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子,你能想到嗎,它的祖先卻以食肉為生。
(1)學習生字:珍 孫 悉 絕 肉
媒體變紅:珍 孫 悉 絕 肉
讀音:珍 孫 (開火車讀)
字形:絕 悉(學生用手指比劃書寫)
字義:肉(找朋友)
(2)指名兩個學生分別讀第二、三自然段。
(3)學生交流活化石的特點,教師隨機板書。
銀杏樹:古生物、白果樹、幾億年前的樹種、葉子像小扇子、長得很慢(公孫樹)
大熊貓:古生物、愛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動物。
3.教師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師引讀:銀杏樹又叫什么?(生回答:白果樹),它是幾億年前的樹種,所以——十分珍貴。
媒體出示: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2)指名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原來銀杏樹的葉子像小扇子)
媒體出示:
誰會填:
一(片片)葉子 一( )扇子 一( )褲子
一( )糖 一( )樹 一( )書
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數量詞?(一串串、一只只、一件件)
(3)男、女生讀。
(4)為什么銀杏樹又叫公孫樹呢?(小組讀)
媒體出示:銀杏樹長得慢極了,如果你小時候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你當上爺爺,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又叫公孫樹。
(5)師生合作讀第二自然段。
4.同桌合作讀第三自然段。
(1)同桌合作交流。
(2)教師指導朗讀長句。
媒體出示:和它在同一時期生活過的動物,許多早就滅絕了,大熊貓卻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
(3)師范讀,指名讀。
(4)開火車分句讀。
5.現在你能根據搜集到的信息,為大家介紹一下活化石嗎?(師指著板書復習)
(1)學生準備。
(2)指名交流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銀杏樹、大熊貓都是活化石,它們可以幫助現代的人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下節課我們還將繼續學習其他的活化石。
說明:深入研讀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朗讀指導時,抓住關鍵詞、句,能起到輔助閱讀,掌握學習方法的作用,為借助信息介紹活化石打下基礎。
四、鞏固字詞,指導寫字
1.復習詞語
媒體出示:博物館 植物 化石 珍貴 公孫樹 一代一代 滅絕 食肉
2.學習書寫: 化 植 孫 代 滅
(1)媒體出示(帶田字格):化 代
(2)讓學生自己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都是單人旁的字,但是右邊部分不同,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尤其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如:“化”字右邊筆順——撇,豎彎鉤。
“代”字右邊筆順——橫,斜鉤,點。
(3) 重點指導:植
媒體出示:植
如:“植”的右邊“直”字有三橫。
(4)師范寫“植”字、邊寫邊強調重點,學生用手指比劃書寫。
3.學生學習寫字,當堂評議。
4.我能行:照樣子,寫一寫。
例:一片 一片片
一片片銀杏樹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朵
一棵
五、作業布置
1.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化 植 孫 代 滅
2.認真完成“我能行”的練習。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板書:
33 活化石
銀杏樹:古生物、白果樹、幾億年前的樹種、葉子像小扇子、長得很慢(公孫樹)
大熊貓:古生物、愛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動物。
第二課時
【課時要點】
1、學會“鱘”、“史、“鱗”、“核”、“缺”、“乏”、“稀”等生字,指導書寫“歷史”、“克”等字。鞏固復習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四、五自然段,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了解古生物知識,激發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指名、開火車)
媒體出示:博物館 植物 化石 珍貴 公孫樹 一代一代 滅絕 食肉
2.根據以上的詞語說說你了解的關于活化石的信息。
(1)學生交流。
(2)教師引導復習板書。
3.導入:上節課我們了解了銀杏樹、大熊貓都是活化石,那還有哪些是活化石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了解。
說明:在復習詞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巧妙地將課文第一、二、三節的內容進行了梳理,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從而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思考:你還了解了哪些活化石?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板書:中華鱘)
媒體出示:中華鱘也是一種古生物,它有一億多年的歷史。
(3)學習生字:鱘 史
媒體變紅: 鱘 史
“鱘”字是形聲字,左邊的“魚” 表意,右邊的“尋”表音。
“史”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指名用手指比劃書寫)(找朋友:歷史 史記)
(4)齊讀句子。(板書:有一億多年的歷史)
2.那中華鱘還有什么特點呢?請和同桌一起再到第四自然段里去找一找。
(1)同桌討論交流。(師隨機板書:大、重、怪、少)
(2)媒體出示:中華鱘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長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著大片的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張大嘴又尖又長,樣子怪怪的。由于以前缺乏保護,目前,中華鱘已成為稀有魚種了。
(3)學習生字:鱗 核 缺 乏 稀
媒體變紅: 鱗 核 缺 乏 稀
“鱗”字誰會寫?(學生開火車用手指比劃書寫)
請給“缺”、“核”找朋友。(缺少 缺乏 殘缺 核桃 果核 核彈)
媒體出示:
選詞填空。
稀有 稀少
由于缺乏保護,華南虎已成為( )動物了。
沙漠里,氣候條件很差,動植物非常( )。
(4)把這些生字寶寶放進句子,你還會讀嗎?(指名讀,齊讀)
3.現在你知道中華鱘這種古生物有哪些特點了嗎?(復習板書)
(1)指名交流。
(2)師生合作讀第四自然段。
4. 拓展閱讀。
過渡:老師這里還有一些關于古生物的資料,請同學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媒體出示:
中華鱘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就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長在海洋中,成熟期約為9——12年。壽命很長,可活一二百年。20xx年10月20日在長江捕獲了一頭已死亡的中華鱘,后經上海自然博物館制成標本,保存在中華鱘東方養殖研究基地。
大熊貓的體形非常適應森林環境。雖然大熊貓笨重的體態和“內八字”的腳步使它顯得笨手笨腳,但實際上它卻出奇的靈活。強壯的前腿和厚實有力的肩膀使它們爬起樹來身手矯健,遇到敵人時也能化險為夷。野生大熊貓的`壽命約為20年。
世界上適合大熊貓生存的棲息地很少,所以,僅在中國的四川、甘肅、陜西三省才能找到大熊貓。
(2)你從中了解到了什么新的信息?(同桌討論)
(3)學生交流。(中華鱘和大熊貓都是需要我們保護的珍稀動物)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1.誰愿意讀讀第五自然段?(指名)
2.你們發現了什么嗎? “活化石”為什么要加引號?(是因為科學家通過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能了解億萬年前的動植物,就像化石一樣,所以是被當做“活化石”的,因此要加引號。)
3.那面對這些活化石,你有什么心里話想說嗎?
(1)讓學生借助老師提供的關鍵詞依次說一句心理話。
(2)媒體出示:1珍貴 2稀有 3保護 4缺乏
(3)學生交流:
1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真是珍貴呀!
2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稀有的古生物。
3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珍貴、稀有的古生物,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4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珍貴、稀有的古生物,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如果缺乏保護,它們就會像恐龍一樣滅絕。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這三種古生物的樣子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并知道了他們都是“活化石”。就讓我們一起努力來好好保護它們吧!
說明:研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理解本文出現的重點生字詞的意思,并加以運用,同時提煉出本文所要傳達的信息——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增強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
三、總結全文,鞏固字詞
(一)總結全文
1.分節朗讀全文。
2.學了這一課,你知道了什么?(學生看著板書交流)
3.小結:小朋友們,雖然有很多遠古時代的生物已經滅絕了,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還有一些古老的生物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存到現在,例如課文里介紹的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已經成為人們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行動起來,保護這些珍惜生物。
(二)鞏固字詞
1.抽讀詞語。
媒體出示:中華鱘 歷史 魚鱗 核桃 缺乏 稀有 博物館 植物 化石 珍貴 公孫樹 一代一代 滅絕 食肉
2.指導寫字:歷 史 克
(1)媒體出示:歷 史 克
(2)重點指導:史
“史”的筆順規則是:豎,橫折,橫,撇,捺。要注意最后一筆“捺”要出頭。
3.師范寫“史”字、邊寫邊強調重點,學生用手指比劃書寫
4.學生學習寫字,當堂評議。
5.我能行:選一選,填一填
克 刻 千( ) 立( ) ( )服 時( )
直 植 ( )樹 筆( ) ( )線 ( )物
四、布置作業
1.在田字格中認真書寫:歷 史 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介紹自己喜歡的活化石。
3.完成“我能行”的練習。
4.拓展:課后搜集相關的古生物資料。
板書:
33 活化石
銀杏樹:古生物、白果樹、幾億年前的樹種、葉子像小扇子、長得很慢(公孫樹)
大熊貓:古生物、愛吃竹子、它的祖先是食肉動物
中華鱘——古生物、有一億多年的歷史、大、重、怪、少
活化石 篇7
活化石教案
學情分析
知識背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銀杏樹、國寶大熊貓、水中活化石中華鱘,這些古生物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們稱為“活化石”。這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課文洋溢著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貼近兒童的生活,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學生愛讀,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夠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學習需求: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銀杏樹和大熊貓特別熟悉。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識知出發,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門,查閱有關古生物的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閱讀、識字、交流,注意多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引發他們研究、探索的欲望。本課教學可以采用放手讓學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博、珍”等11個生字,會寫“歷、史”等8個字;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策略
教學法法:小組合作研討法,主動探究學習法;
情境形式:分組合作、小組討論;
課程資源:網絡資源、課本、圖片、學生;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介紹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的資料
2、生字卡片;
3、師生一起搜集古生物的有關資料。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大家知道我國的國寶是什么?(播放課件大熊貓 )
老師講述: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大家都知道它愛吃竹子,其實它還愛吃肉呢。像大熊貓這樣的古生物,我們從它身上進行研究,能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所以我們稱它為活化石。
2、板書:化石,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嗎?(化石: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和遺跡,叫化石。)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播放恐龍化石圖片)
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這節課學習“活化石”這課,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繪聲繪色的解說和生動的畫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課文是怎樣介紹“活化石”的呢?一邊讀一邊想,讀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相信學生,給他們充分的表現自己的機會,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2、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邊讀邊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或句子。
3、多種形式練讀:指名讀、領讀(領讀重點句子)正音;輪讀(每人讀一自然段);選讀,喜歡哪段就讀哪段;指讀,組內指定讀,互聽互評。(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發揮范讀的作用,在朗讀中要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4、識字---
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識字:請小老師介紹識字經驗;開火車讀,連詞讀,齊讀。(注意“珍、肉、史”翹舌音。)
游戲:猜猜猜。小組合作,一人擺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學快速找到他說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復現生字,增加學生和生字見面的機會,給學生識字的空間。)
三、寫字
1、出示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 代孫 植”,認讀,交流識記方法。
問:這四個左右結構的字應該怎么樣寫?學生先書空,再引導學生發現寫字規律:左窄右寬。
2、觀察“化、代”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教師范寫
(加強對單立人寫法的認識和運用,寫好單立人的關鍵是:撇不能太彎;豎一定要垂直。)
3、學生描紅,臨寫。
4、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四、作業:
將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激發學生關注科學、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并能對課文中的古生物進行一定的介紹。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同桌互讀檢查,小組給生字找朋友。
3、課件出示生詞,舉行擂臺賽,選出識字小擂主。
4、質疑:自由朗讀,想想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先小組內討論,再集體交流。
二、熟讀
1、象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這樣的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許多人還不了解他們,大家想不想把這些古生物介紹給別人聽,并讓大家都來保護他們?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看誰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
2、自由讀課文。
3、小組內互相檢查。
4、全班整體檢查。
5、假如你是“活化石”,請你任選一種生物,向大家介紹一下吧。先組內練習,再戴頭飾到臺上表演。(隨著學生的介紹出示銀杏樹圖片1 2 3 和介紹、大熊貓圖片1 2 3和介紹、中華鱘圖片1 2 3圖片和介紹)
(轉換角色,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關注科學、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三、寫字指導:
1、出示“歷 史 滅 克”四個字,認讀,組詞。
小組內交流:怎樣寫好這幾個字?
2、指導書寫:
引導學生認識上下結構的“滅、克”橫不能太長;“史”和“滅”豎撇要先堅后撇。
3、邊觀察邊練寫,師巡視。
4、選出自己寫得最滿意的字在組內展示。
四、練習
完成課后“讀讀寫寫”
五、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活化石》是一篇常識性課文。如何讓學生有興趣地熟讀課文并內化呢?課前,讓學生挑選一種活化石,以“活化石博物館講解員”的身份指著投影圖片介紹,引起學生濃烈的興趣。課后布置書面作業——把自己所說的寫下來。)
(內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六、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識。
2、有條件的地方可帶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
3、以小組為單位繼續搜集古生物資料,進行動植物手抄報比賽。
活化石 篇8
設計理念:
本課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改變教學模式,透過新奇的圖文并茂的課件,生動地解說,刺激孩子的聽覺、視覺,讓他們產生“好奇”,激發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促導下,主動探究文本,學會搜集相關資料,引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激發學習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4、培養學生閱讀的潛力和搜集信息的潛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展示有關化石的圖文資料,并解說。
2、學生展示觀看后的收獲。
3、師解釋“化石”和他的作用
4、揭題——活化石(生思考“活化石”什么意思?)
二、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導向:
1、邊讀課文,邊圈劃生字,借助下文音節和字典識記漢字。
2、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3、說說你從課文了解到了什么?
三、展示自學效果
1、識記的漢字和識記方法(指導書寫:博、悉、鱗)
2、談自己讀書的收獲和疑慮?(板書:銀杏樹、熊貓、中華鱘)
四、研讀課文感悟領會
1、以表格的形式引導學生自學
2、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學習,培養自學潛力活化石時間樣貌生活習性作用(疑慮)
五、生展示研讀效果和釋疑
六、拓展閱讀培養搜集資料的興趣
1、采用“擬人”手法自我介紹
2、發放有關“化石”的資料,生自己閱讀,后再用上面方法介紹,學生在看、聽中積累知識。
3、談談這天學習的收獲(重點引導學生學會查閱資料)
七、作業練習
指導書寫漢字
活化石 篇9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意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設計思路
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這篇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進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查閱有關古生物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識字、閱讀,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探究發現,引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
課前準備
1. 做課件和頭飾。
2. 制作各種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 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 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
1. 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師簡述“化石”)
3. 板書: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 邊讀邊圈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讀,如借助拼音認讀,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等。
2. 指名讀課文。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 教師有重點地領讀重點句子,相機給予指導。
4. 輪讀,讓五位學生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5. 選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6. 組內分工讀,互聽互評。讀后說說: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三、 識記生字。
1. 課件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領讀。
b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lín
博物館 珍稀 公孫樹 滅絕 食肉 中華鱘 歷史 硬鱗
hé quēfá
核桃 缺乏
2. 出示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 游戲:識字擂臺賽。
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并交流記字方法。
出示11個生字,舉行識字擂臺賽,選出擂主。
四、 指導寫字。
1. 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 觀察規律,指導書寫。
(1)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代”“孫”“植”應該怎樣寫?
(2) 寫“滅”“克”應該注意什么?
(3) 指導書寫“歷”和“史”中的豎撇。
4. 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五、 布置作業 。
把課外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準備在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抽讀生字卡片。
2. 游戲:識字采果。
出示一棵銀杏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寫了生字。認對一個字,采下一個果子。
二、質疑解疑。
1. 自由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
2. 集體反饋,師生共同討論。
三 、整體感知 1 播放課件,在優美、活潑的音樂聲中,一棵枝葉茂密的銀杏樹出現在屏幕上,隨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集體交流:介紹銀杏樹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
(3)如果這棵銀杏樹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它說什么?
2.學生任選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組自學(步驟同上)
3.每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交流。
(1)播放課件:在愉快的音樂聲中,一只大熊貓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著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課件邊介紹大熊貓。
(2)播放課件:在歡快的樂曲聲中,一尾中華鱘愜意地在江河里游動。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邊介紹中華鱘
四、情境說話
假如你是“活化石”銀杏樹或大熊貓、中華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先組內練習自我介紹,再戴頭飾到臺上作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師生共同評議)
五、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知道了這三種古生物的樣子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并知道了他們都是“活化石”。如今,這些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讓我們撅起手來保護它們吧!
六、課后練習
1 出示課后“讀讀寫寫”習題,全班練讀練寫。
2 擴展練習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雙雙—— 一位位——
七 作業 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 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活化石 篇10
這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課文洋溢著時代的氣息,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貼近兒童的生活,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學生愛讀,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夠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得不多,但是對于銀杏樹和大熊貓特別熟悉。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通過看課外書,上網查閱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他們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習慣。
課堂上,我先板書“化石”,讓學生運用自己查找到的資料談談自己對化石的理解。然后我再補充完整課題,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課題的意思了。接著,我嘗試讓學生質疑課題。有的學生提出:課文中介紹了幾種活化石。我肯定地表揚:“這是個有價值的問題。”我覺得這樣能慢慢培養學生懂得如何去質疑,或者說帶著問題學習課文,會更有目的性。
活化石 篇1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朗讀課文,知道講了哪幾種活化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3.培養愛自然、愛科學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1.生字詞的學習。
2.知道并了解保護活化石的意義。
課前準備:
擴大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恐龍嗎?是怎么知道的?恐龍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種動物,我們現在只能通過化石來認識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憑借拼音,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多讀幾遍,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2.想辦法識記生字的形。
3.看看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然后用序號標明。
4.教師范讀。要求:聽準字音,說說課文講了哪幾種活化石?
5.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并將擴大數學掛圖與課文段落相配合。
二、指導學習生字。
1.認讀8個生字和8個生詞。
2.重點指導:歷、史、化
3.認識并記住字形。
(l)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2)重點指導:代不要寫成“伐”,植右邊有三橫。
4.指導寫字。
(l)看清楚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會寫”。
(2)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人。
1.認讀生字卡、生詞卡。
2.這篇課文講述了哪幾樣活化石?
二、引導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兒?(博物館)-
(2)化石可以用來干什么?(通過化石,我們可以看到億萬年前的動植物)
2.學習第2自然段。
(l)指導朗讀。
(2)看掛圖,了解銀杏樹的樣子。
(3)讀了這段后,你知道了關于銀杏的哪些知識?
(銀杏樹已生活了幾億年,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長得很慢。)
3.自學第3自然段。
(l)自由讀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關熊貓的知識。
(熊貓生活在許多年前,它愛吃竹子,它的祖先卻以食肉為生。)
(3)指導朗讀。
4.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對照掛圖,了解中華鱘的樣子。
(3)你能說說中華鱘的有關特征嗎?
(中華鱘生活在一億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長,現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學習第5自然段。
(l)齊讀。
(2)明白這段的作用。
(總結全文,井點出主旨:好好保護它們。)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1.邊看掛圖,邊說說這三種活化石的有關特征。
2.讀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教學板書:
33 活化石
銀杏樹——(幾億年)
保護古生物 大熊貓——(有祖先)
中華鱘——(一億多年)
課后反思:
在這節課上,不足之處是,在一引些知識細節上未能及時糾正學生。如在做一些重疊詞的練習上,有一個同學寫個“一個個太陽”,我
只是一語帶過,“太多太陽了吧”!現今的語文課是要用人文性活化工具性,語文的訓練點要在老師的心中。課后再揣摩,對我的啟迪很大。
活化石 篇12
字:杏、樹、慢、鱘、怪
詞:動物、植物、化石、珍貴、可愛、滅絕、亮晶晶、保護、稀有
重點句子:
1、銀杏樹,又叫白果樹,它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扇子。銀杏樹長的慢極了,如果你小時候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你當上爺爺,才能吃到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又叫公孫樹。
2、大熊貓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非常可愛。和它在同一期生活過的動物,許多就滅絕了,大熊貓卻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你能想到嗎,它們的祖先卻以肉為生。
3、中華鱘也是一種古生物,它有一億多年的歷史。中華鱘生活在江河里,的可以長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著大片的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張大嘴又尖又長,樣子怪怪的。由于缺乏保護,目前,中華鱘已成為稀有的魚種了。
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介紹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這三種“活化石”克服重重困難,經歷歲月風雨,頑強地生存到現在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定要保護好稀有生物。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閱讀,知道三種活化石: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的特點。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惜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師生一起收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設計情境游戲,復習生字
游戲名:熊貓賣氣球
游戲內容:熊貓手中還有11個氣球還沒有賣出去,只要學生讀對氣球上的字,就幫熊貓賣掉一個氣球。(課件出示)
二、導入新課
師:熊貓感謝大家這么快就幫它把氣球都賣光了。現在老師要帶大家到三個地方去玩玩。首先我們要去的是植物園。植物園里有一種非常珍貴的銀杏樹,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并在同桌之間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展示畫面:一棵銀杏樹)
第2段的教學:先讓學生觀察課件展示的銀杏樹,說說自己眼中的銀杏樹,再回到課文當中,采用自由讀,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出銀杏樹的特點。學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點,指名讀,品讀這些體現銀杏樹特點的句子。再全班齊讀本段。
第3段教學(去動物園)
1、猜一猜
課件出示一道謎語: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戴著黑墨鏡,問她最愛啥?最愛鮮竹葉。[熊貓]
2、說一說
在哪里還見過熊貓呢?生暢談,老師也在幻燈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貓的圖片。
3、找一找
找出關于描寫熊貓特點的語句。
4、讀一讀
指名讀,評讀,男女生賽讀。
第4段教學(去海洋管競選講解員)
課件播放中華鱘的圖片,學生觀察。設計一個情境,海洋管要招一個講解員給游客介紹中華鱘。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試講,推選一名代表參加競選講解員。
3、各小組派代表上臺競選講解員,解說中華鱘。
4、學生評一評哪個同學講的,當選為講解員。
全班自由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活化石站起來讀。
三、拓展交流課外資料
1、學生交流自己課外找的一些關于動植物活化石的資料。
老師也課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圖片,供學生認識欣賞。
2、倡導學生保護這些稀有活化石,齊讀最后一段。
四、完成157頁讀讀寫寫
五、總結
《活化石》一課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三種幸存的珍稀生物,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學生們學得非常輕松。
教學一開始,我讓學生先理解化石,然后從字面意義上了解什么是活化石。在教學“銀杏樹”時,抓住比喻句進行教學。“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這個句子除了讓學生知道銀杏樹的葉子很像扇子這一特點外,我還抓住了兩個語文知識點。第一個,這是一個比喻句,我讓學生模仿句子,進行打比方句子的訓練。第二個知識點是,在這個句子中,有兩個重疊量詞,分別是“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這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這里時,我進行了這樣的處理。讓學生讀讀上面兩個詞語,讓學生發現有什么物點,學生很快就找出來了。“片”和“把”字重疊了。我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子,“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接著,讓學生自己學習“大熊貓和中華鱘”,明白大熊貓的祖先是以食肉為生。中華鱘的特點是:大、重、少和怪。最后,在大家都了解了活化石的含義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引出本課的情感目標,那就是我們要保護這些活化石。
活化石 篇13
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銀杏樹、國寶------大熊貓、水中活化石------中華鱘……這些古生物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們稱為“活化石”。這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課文洋溢著時代氣息,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貼近兒童的生活,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學生愛讀,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夠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銀杏樹和大熊貓特別熟悉。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識知出發,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門,查閱有關古生物的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閱讀、識字、交流,注意多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引發他們研究、探索的欲望。本課教學可以采用放手讓學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
信息資料
1、課件或有關錄音磁帶,頭飾。
2、制成各種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課前布置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并自己整理。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演示:(播放課件或錄音,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說說你看到(或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書課題)組內交流找到的資料(文字或圖片),推選出代表向全體同學介紹。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繪聲繪色的解說和生動的畫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展示圖片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收集處理信息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2、板書:化石,問: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嗎?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齊讀。)我們這節課要學習“活化石”這課,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從學生的認知出發,讓學生交流已有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同時發展了思維和表達能力。)
對話平臺
自讀
1、課文是怎樣介紹“活化石”的呢?請你一邊讀一邊想,讀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相信學生,給他們充分的表現自己的機會,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2、邊讀邊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邊讀邊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或句子。
(培養學生邊讀書邊動手、動腦的習慣。)
朗讀
1、指名讀。
2、領讀,教師有重點地領讀重點句子,正音。
3、輪讀,每人讀一自然段。
4、選讀,喜歡哪段就讀哪段。
5、指讀,組內指定讀,互聽互評。
(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發揮范讀的作用,在朗讀中要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識字
1、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識字。
2、請小老師介紹識字經驗。
3、開火車讀,連詞讀,齊讀。(注意“珍、肉、史”翹舌音。)
4、游戲:猜猜猜。(小組合作,一人擺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學快速找到他說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復現生字,增加學生和生字見面的機會,給學生識字的空間。)
寫字
1、出示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代孫植”,認讀,交流識記方法。問:這四個左右結構的字應該怎么樣寫?(先書空,再引導發現寫字規律:左窄右寬。)
2、觀察“化、代”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教師范寫。(加強對單立人寫法的認識和運用,寫好單立人的關鍵是:撇不能太彎;豎一定要垂直。)
3、學生描紅,臨寫。
4、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作業
將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同桌互讀檢查,小組給生字找朋友。
3、課件出示生詞,舉行擂臺賽,選出識字小擂主。
質疑
自由朗讀課文,想想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再集體交流。
熟讀
象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這樣的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許多人還不了解他們,大家想不想把這些古生物介紹給別人聽,并讓大家都來保護他們?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看誰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內互相檢查。
4、全班整體檢查。
表演
假如你是“活化石”,請你任選一種生物,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吧。(先組內練習,再戴頭飾到臺上表演。)
(轉換角色,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關注科學、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寫字
1、出示“歷史滅克”四個字,認讀,組詞。組內交流:這四個字的筆順及怎樣寫好這幾個字。
2、指導書寫:上下結構的字“滅、克”橫不能太長;“史”和“滅”書寫時豎撇要先堅后撇。
3、學生邊觀察邊練寫,教師巡視,發現不足之處隨時指出。
4、選出自己寫得最滿意的字在組內展示。
練習
完成課后“讀讀寫寫”
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識。
2、有條件的地方可帶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
3、以小組為單位繼續搜集古生物資料,進行動植物手抄報比賽。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化石: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和遺跡,叫化石。
銀杏樹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我國園藝學家們也常常把銀杏與牡丹、蘭花相提并論,譽為"園林三寶",并把它尊崇為國樹。銀杏樹為高大落葉喬木,軀干挺拔,樹形優美,抗病害力強、耐污染力高,壽齡綿長,幾達數千年。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撥、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藥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常可觀。銀杏樹的果實--白果,品味甘美,醫食俱佳。經過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澤鮮艷,氣味濃郁,香甜可口的各種風味飲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銀杏的根、葉、皮也含多種藥物成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中華鱘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于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后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長江中的瑰寶!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400-500公斤。平時,中華鱘棲息于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游,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大熊貓
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陜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在動物學上,大熊貓屬食肉目。熊貓從分類上講屬於哺乳綱食肉目動物,但食性卻高度特化,成為以竹子為生的素食者。大熊貓主食竹子,也嗜愛飲水,大多數大熊貓的家園都設在溪澗流水附近,就近便能暢飲清泉。大熊貓性情溫順,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或其它動物。大熊貓的視覺極不發達。
活化石 篇14
在教學《活化石》這一課時,我將側重點放在了“銀杏樹”這一活化石。而在教學“銀杏樹”這一活化石時,我主要抓住兩句重點句。一句是在讀中讓學生體會銀杏樹“長得慢”這一特點;另一句是“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這個句子除了讓學生在知道銀杏樹的葉子很像扇子這一特點外,還抓出了兩個語文知識點:一、這是一個比喻句,我讓學生模仿句子,進行打比方句子的訓練,并引導孩子們在日常的寫作中也多運用這樣的句式,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第二個知識點是在這個句子中,有兩個重疊量詞,分別是“一片片”、“一把把”。這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我讓學生讀讀上面兩個詞語,讓學生發現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快就找出來了——“片”和“把”字重疊了。我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弄清了意思后,我又讓學生做拓展訓練,說說還有哪些可以用“一片片”、“一把把”做量詞。在此基礎上,我并沒有停止訓練,而是讓學生在聯系中積累運用,比如“一條條”、“一座座”可以用在什么詞語前面做量詞。從實際教學過程來看,這一環節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發言都很踴躍,在聯系中學會了積累運用。
同時,這節課也有不少遺憾。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朗讀方面。學生的朗讀是我訓練的弱項,孩子們讀書聲顯得拖沓冗長,沒有節奏感,聽起來很不舒服。而且,我將教學的著重點定位錯誤,不是著重標點如何死板地停頓,而是長句如何停頓。
二、文章的落腳點還未找準。《活化石》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這就強調用詞的準確性,雖然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這不是最主要的,但是我應該在教學中運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有個大致的概念,而不是從未提及。
三、引入部分。在教學時,我在引入部分就讓孩子翻書找化石的作用,事實證明,這一環節的設置顯得十分突兀,孩子們在這一環節中不知所措,只有極個別的孩子找到了答案。我想,如果將這一環節放至文章總結時,會不會更好?
四、識字方面。對于低段的孩子來說,識字是重中之重。我在教學時為了趕進度,沒有讓孩子多讀詞語,也沒有隨文識字,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再復現詞語,加深印象。
五、知識運用方面。在教學運用連接詞將三種活化石連起來表達成完整的一句話時,我將這一環節設置得過于簡單——直接出示“和”、“有?有?還有?”讓孩子們填空,如果用上之前已經學過的“把”字句、“被”字句,教學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六、指導寫字方面。在教學生寫字時,我沒有讓學生形成一個抓整體結構的概念,教學時較為散亂無章。同時,在學生寫完之后,我并沒有進行實物投影,指正點評,如果增加了“展評”這一環節,我想學生的知識點能掌握得更好,說不定字也能寫得更端正。
總之,這一堂課的教學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在教學方面的缺陷,我將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彌補以上遺憾。
活化石 篇15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意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設計思路
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這篇教學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進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的同時,呼喚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物的意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走出教室,走出校園,查閱有關古生物資料,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識字、閱讀,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探究發現,引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欲望。
課前準備
1. 做課件和頭飾。
2. 制作各種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 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 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 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師簡述“化石”)
3. 板書: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 邊讀邊圈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讀,如借助拼音認讀,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等。
2. 指名讀課文。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 教師有重點地領讀重點句子,相機給予指導。
4. 輪讀,讓五位學生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5. 選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6. 組內分工讀,互聽互評。讀后說說: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三、 識記生字。
1. 課件出示生字詞,請小老師領讀。
bó zhēnxī sūn jué ròu xún shǐ lín
博物館 珍稀 公孫樹 滅絕 食肉 中華鱘 歷史 硬鱗
hé quēfá
核桃 缺乏
2. 出示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
3. 游戲:識字擂臺賽。
引導學生認讀生字,并交流記字方法。
出示11個生字,舉行識字擂臺賽,選出擂主。
四、 指導寫字。
1. 課件出示要寫的字,學生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2. 觀察規律,指導書寫。
(1)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化”“代”“孫”“植”應該怎樣寫?
(2) 寫“滅”“克”應該注意什么?
(3) 指導書寫“歷”和“史”中的豎撇。
4. 組內推選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五、 布置作業。
把課外找到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做成卡片,寫上說明,準備在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抽讀生字卡片。
2. 游戲:識字采果。
出示一棵銀杏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寫了生字。認對一個字,采下一個果子。
二、質疑解疑。
1. 自由朗讀課文,讀后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
2. 集體反饋,師生共同討論。
三 、整體感知 1 播放課件,在優美、活潑的音樂聲中,一棵枝葉茂密的銀杏樹出現在屏幕上,隨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集體交流:介紹銀杏樹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
(3)如果這棵銀杏樹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想對它說什么?
2.學生任選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組自學(步驟同上)
3.每一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交流。
(1)播放課件:在愉快的音樂聲中,一只大熊貓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著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課件邊介紹大熊貓。
(2)播放課件:在歡快的樂曲聲中,一尾中華鱘愜意地在江河里游動。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邊看邊介紹中華鱘
四、情境說話
假如你是“活化石”銀杏樹或大熊貓、中華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先組內練習自我介紹,再戴頭飾到臺上作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師生共同評議)
五、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知道了這三種古生物的樣子的奇特、可愛和生存年代的久遠,并知道了他們都是“活化石”。如今,這些古生物已經越來越少,讓我們撅起手來保護它們吧!
六、課后練習
1 出示課后“讀讀寫寫”習題,全班練讀練寫。
2 擴展練習
一本本—— 一座座—— 一朵朵—— 一雙雙—— 一位位——
七 作業展示
拿出上節課的作業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課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學生喜歡的其他動植物。)
活化石 篇16
《活化石》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八組第33課,本教材以愛科學為專題編排的。《活化石》一課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三種幸存的珍稀生物,兼有知識性與趣味性,可以說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閱讀材料。在研讀教材的時候發現,這篇文章的結構比較相似,比較適合開展合作學習,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主要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引導學生感悟文本。
一、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教學片斷]
(一)教師指導學習“銀杏樹”:
(1)銀杏樹,又叫白果樹,它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讀準“杏”的字音。板書:幾億年前的樹種
(2)特點:板書(樣子容易辨認、長得慢極了)
填空理解具體描寫“長得慢極了”——銀杏樹長得慢極了,如果你小時候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到你當上爺爺,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還叫公孫樹。)
(3)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學習“辨”,和“辮、辯”比較。
(4)師生合作讀課文,了解銀杏樹又叫白果樹,那是因為它的果子是白色的。
(二)原來銀杏樹是因為這些原因被稱為活化石的,那大熊貓和中華鱘又是為什么被稱為活化石的,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小組合作學習大熊貓、中華鱘,出示要求。
經過老師的指導,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然后小組合作學習結構相似的課文。效果很好。因為合作學習能促進學生間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往往可以把教師用語轉變成學生間特有的“學生語言”,那些在課堂上沒能掌握教師所教內容的學生往往與在其他問題上意見不一致的同學進行討論爭論時受益匪淺。其次,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們通過互相解釋來學習。每個教師都知道,我們靠教學來學習,而當學生們在給其他組員作解釋的時候,他們就必須想辦法組織自己的思想,還必須詳盡地闡述一些認知的細節。這樣一來。他們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其三,同學之間能夠增進了解,在學習上也能互相幫助。由于他們是一對一地相處,學生就比較容易及時準確地發現同學是否想要或需要額外的解釋。在傳統式的教室里,那些沒有聽懂的學生只能縮在座位上希望老師別叫到自己,而在合作學習小組里,他們就不必躲了,因為這種環境是毫無威脅的幫助式的,學生可以在此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向別人尋求幫助。一個學生如果在全班人面前回答一個問題而答錯了的話,很可能會被大家笑話,而在合作學習小組中就不同了,小組中的組員都抱有一種“我們都是一體的”態度。這就意味著,如果他們中有人不懂的話,組員得到的更可能是幫助而不是嘲笑。在合作學習中,由于強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問題就變得比較容易解決。而且大家在互相學習中能夠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反省自己的缺點,就有助于進一步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學習、工作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與工作效率。所以,對“大熊貓、中華鱘”兩種“活化石”的學習,教學設計為合作學習是很明智的。
二、小組合作,演讀課文。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課文學完以后的教學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一環:
1、師: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科學家把它們叫做“活化石”,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們,假如你是博物館的講解員,要給前來參觀的游人作解說有關“活化石”的內容,你該怎么說呢?想試一試嗎?
2、(師示范):我是銀杏樹,就是大家常說的白果樹,我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我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長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時侯種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當上了爺爺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孫樹”。
3、(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活化石”介紹給游客。
4、各組派代表上臺演說。
由于學生認真學習課文,和文本進行了很好地對話,所以,學生的智慧得到升華,語言表達能力得到訓練。比如郭俊含同學說:嗨,大家好!我中華鱘,也是一種古生物。我有一億多年的歷史。我生活在江河里,身上披著大片的硬鱗。我的眼睛有核桃那么大,而且亮晶晶的。我有一張又大又尖又長的嘴。你們說:我的樣子奇怪嗎?如果大家喜歡我,可要好好保護我喲!
因為要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使那些平常不愛說話的孩子也能與同學交流,既訓練他們的膽子,又訓練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三、抓住比喻句進行教學。
“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這個句子除了讓學生在讀在知道講述了銀杏樹的葉子很像扇子這一特點外,我還抓出了兩個語文知識點。第一個,這是一個比喻句,我讓學生模仿句子,進行打比方句子的訓練。第二個知識點是,在這個句子中,有兩個重疊量詞,分別是“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這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這里時,我進行了這樣的處理。讓學生讀讀上面兩個詞語,讓學生發現有什么物點,學生很快就找出來了。“片”和“把”字重疊了。我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四、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對“化石”的解釋要簡化、清晰、再口語化些,要和“活化石”的概念比較后講透徹。句式訓練可以用填空式的練習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起來,這樣課堂節奏更緊湊。
總之,我感覺這堂課的教學是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
活化石 篇17
【辨認】
〖理解〗
根據特點辨別,做出判斷,以便找出或認定某一對象。
〖搭配〗
辨認指紋,辨認相貌;仔細地辨認,清楚地辨認。
〖例句〗
公安人員讓他從眾多人中辨認出作案的壞人。
【熟悉】
〖理解〗
知道得很清楚。
〖搭配〗
熟悉環境,熟悉生活;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聲音。
〖例句〗
我對他不熟悉,所以說不清他的情況。
【歷史】
〖理解〗
⑴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一事物的發展過程或個人的經歷。⑵ 過去的事實。⑶ 過去事實的記載。
〖搭配〗
歷史悠久,歷史曲折;牢記歷史,學習歷史。
〖例句〗
日本右派勢力竭力掩蓋對中國人民大屠殺的歷史罪行。
【缺乏】
〖理解〗
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應有的事物沒有或不夠。
〖搭配〗
缺乏資金,缺乏人才;缺乏朝氣,缺乏勇氣;嚴重缺乏,暫時缺乏。
〖例句〗
日本政府對過去的侵略歷史缺乏認識。
【稀有】
〖理解〗
很少有的;極少見的。
〖搭配〗
稀有的動物,稀有的植物,稀有的物質,稀有的金屬。
〖例句〗
我們對稀有鳥類應多加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