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情趣”教學理念,將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軌道,通過“說”、“讀”、“介紹”的結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于閱讀解讀過程,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為小朋友的自主參與創造有利條件。
【設計特色】
以學習漢字及訓練語言文字能力為重點,將生活感受與閱讀感悟融為一體。學生對化石的知識了解不多,但是對大熊貓比較熟悉。因此本課教學,課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重組教材,運用跳躍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課前準備】
1、課件,銀杏頭飾、生字卡片。
2、課前布置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搜集有關古生物的資料,并自己整理。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話導入,學習第三段,揭題
1、課件出示大熊貓圖片:小朋友們,瞧,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這是誰呀?(生答師板書:大熊貓)
2、說話訓練: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大熊貓呀?
3、對于大熊貓,你還了解哪些?
4、學習課文第三段(課件出示文字):老師這兒也有一段描寫大熊貓的資料,趕快讀讀吧。
⑴ 學生自由讀。
⑵ 學習生字:悉、絕、肉。
這段話中有三個生字寶寶,我們一起來和它們打聲招呼吧。(齊讀,將卡片貼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嗎?猜字謎:同字框,真狠心,張開大嘴吞兩人。
⑶ 生字寶寶跳到了這段話里,你還會讀嗎?(指名讀文)
⑷ 齊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⑸ 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5、師小結: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是我們的國寶。迄今為止,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瀕臨絕跡的大熊貓,只有在我國的四川、陜西、甘肅部份地區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貓總數僅1000只以下,而且數量在不斷減少。像大熊貓這樣的古生物,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存到了現在,所以科學家把大熊貓叫做“活化石”。(板書課題,齊讀)
6、揭題:大熊貓是活化石,那么還有哪些也是活化石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33課《活化石》,請小朋友們打開語文書,翻到155頁,自由地、大聲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讀準字音,開始吧。
二、初讀全文
1、自由讀文。
2、課文中有許多生字寶寶,老師把生字寶寶所在的新詞都找出來了,你會讀嗎?
認讀新詞:博物館、珍貴、公孫樹、熟悉、滅絕、歷史、核桃、食肉動物、缺乏、稀有、(去掉拼音還會讀嗎?、打亂順序還會讀嗎?)
3、再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一共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并動筆圈一圈。
反饋,師板書:銀杏樹、中華鱘
4、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介紹的這三種活化石吧。(圖片出示這三種活化石)
5、師講述:大熊貓,現在我們只能在動物園才能見到它。中華鱘呢?就離我們更遠了,現在的江河里難覓見它的蹤影。只有銀杏樹還生活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