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教學實錄與反思(精選2篇)
“統計”教學實錄與反思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4-95頁例1,“做一做”。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重點: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教學難點:把收集的信息轉化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教學實錄:一、激趣引入、自主探索1.創設情境,體驗收集和整理數據。師:老師今天很高興,帶了點禮物想送給大家,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想。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禮物?(出示動物卡片)生:是一些小動物。師: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生:喜歡。師:那你們能告訴老師喜歡哪種動物嗎?生1:我最喜歡猴子。生2:我最喜歡熊貓。生3:我也最喜歡熊貓。生4:我最喜歡馬。生5:我最喜歡鴨子。……師:那你們能說說我們班上喜歡什么動物的人最多?生1:我認為是喜歡猴子的人數量最多。生2:我覺得是喜歡熊貓的人數最多。生3:我猜測應該是喜歡馬的人數最多。師:有的同學說喜歡猴子的人數最多,有的同學說喜歡熊貓的人數更多,怎樣才能知道喜歡哪能種動物的人數最多呢?生1:我建議喜歡熊貓的同學站一排,喜歡猴子的同學站一排,喜歡馬的同學站一排,喜歡鴨子的同學站一排。生2:我認為這種辦法很麻煩,我們可以在紙上寫出這四種動物,然后用畫正字的方法去統計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師:你們覺得這種辦法怎么樣?生:很好。師:這個同學聰明,提出這么好的一個辦法,那我們就以畫正字的方式去記錄本班同學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①小組長統計各喜歡動物的人數。②老師收集數據,老師報學生以畫正字的形式記錄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2.小組合作,自主搜索,完成統計圖。(1格表示工作單位)①學生報統計結果,學生說教師板書:喜歡的動物人數猴子12熊貓14馬8鴨子4師:從這個統計表中可以看出什么?生1:可以知道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喜歡猴子的有12人,喜歡熊貓的有14人,喜歡馬的有8人,喜歡鴨子的有4人。生2:我還知道喜歡熊貓的人數最多,喜歡鴨子的人數最少。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所收集的數據除了在統計表中表示出來,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來?生1:用統計圖表示。生2: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師:你們能教教老師怎樣涂嗎?(出示統計圖) 猴子 熊貓 馬 鴨子 生:一個格子表示1個人,喜歡猴子的有12人就要涂12格;喜歡熊貓的有14人,就涂14個格子;喜歡鴨子的有4人,就涂4個格子;喜歡馬的有8人,就涂8個格子。(教師在黑板上涂,涂到第7格。)師:現在格子不夠了怎么辦呢?小組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的辦法?(學生小組交流)②學生合作交流嘗試多種方法。組1:我們組認為在馬旁邊的格子再涂5個格子,合起來剛好是12個格子。組2:我們組認為現在格子不夠了,就在上面再畫5個格子合起來剛好是12個格子。組3:我們組認為在圖的下面畫5個格子,這樣合起來也是12個格子。組4:我們組覺得一個格子表示1個人不夠,就用1個格子表示2個人,涂6個格子就是12人,這樣更方便一些。師:你們覺得哪種辦法好?生1:我們認為組4的方法好,這樣不用涂那么多格子,可以節省時間。生2:我也喜歡組4的方法,這樣很方便。生:……師:既然你們都喜歡組4的辦法,那我們就以這種辦法去完成統計圖。③學生合作,動手操作完成統計圖,并選有代表性的上臺展示,學生評論。④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都涂得非常好,當我們在遇到數據比較大時為了方便,可以用1個格子表示2個單位或者是更大的數子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統計(板書課題)⑤學生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師:剛才我們把統計圖完成得非常好,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你能從統計圖中獲得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喜歡猴子的人數比喜歡熊貓的人數少2人。生2:我知道喜歡鴨子的人數最少。生3.我知道喜歡猴子的和喜歡熊貓的一共有26人。生4:我知道喜歡熊貓的人數最多。生5:我知道喜歡熊貓的比喜歡鴨子的人數少6人。三、聯系生活,鞏固新知1.師:同學們學習得可認真啦!你們喜歡參加些體育運動嗎?生(齊):喜歡。師:誰來告訴老師喜歡參加些什么體育運動?生1:我最喜歡跑步。生2:跳繩。生3:我喜歡打球。生4:我也喜歡參加跑步這項運動。……(學生說的同時教師板書體育運動名稱)師:老師把同學們喜歡的體育運動板書在黑板上,下面我們推舉一位統計員上臺以畫正字形式統計我們班上喜歡各種體育運動的人數。①學生自己報,統計員統計。②匯報統結果。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人數跑步12跳繩16打球10③小組合作完成統計圖。師:同學們畫得真好,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畫的?生1:我是用一個格子表示2個人,喜歡跑步的有12人,就涂6個格子;喜歡跳繩的有16人,就涂8個格子;喜歡打球的有10人,就涂5個格子。這樣又好涂又好看。生2:我也是按這樣的方法來涂的。師:你們能說說你從統計圖中能提出什么問題嗎?生1:我從圖中可以知道喜歡跑步的比喜歡跳繩的少4人。生2:我從圖中可以知道喜歡打球的比喜歡跳繩的少6人。生3:我從圖中可以看出喜歡跑步的和喜歡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生4:我知道喜歡跳繩的比喜歡打球的多6人。生5:我知道喜歡跳繩的和喜歡打球的一共有26人。生6:我從圖中可以看出喜歡這三種體育運動的一共有多少人?12+16+10=38人。師:同學們表現得真出色,統計是我們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一種重要的數學知識,統計表和統計圖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統計到的數據。通過看同時也可以依據統計出的數據制作統計表和統計圖。如果收集的數據過大,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2個單位或更大的數去制作統計圖。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課后請同學們調查每個同學家一星期丟棄塑料袋的情況,把數據填寫入統計表中,并把數據大小制作統計圖。丟棄塑料袋個數7891011其它戶 數 反思:統計在生活隨處可見,本節課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使生活素材貫串于整個教學的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信息來自生活,并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具體地說有以下幾個特點:1.以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作為切入口,激起學生統計的欲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的知識的程序就越高,課中教師就從最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導入新課,從“怎樣才能知道喜歡哪種動物的人數最多”來切入主題,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2.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從數據的收集、整理到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如在這節課中,怎樣才能知道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很自然地引入統計,然后學生又根據數據制作統計圖,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交流得出當數據比較大時為了方便,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統計的過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充分展現出來。3.放手讓學生交流合作,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因此,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為學生創設寬松的探索環境。如在教學由以前的一個格子表示一個人過渡到1個格子表示2個人時,充分讓學生討論“格子不夠了怎么辦?”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在數據比較大時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2個單位的辦法。使得教學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4.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因此,設計學生課后自己實踐,把收集的數據按不同的單位制作統計圖,使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可以拓寬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縱觀整節課,教師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
“統計”教學實錄與反思 篇2
把收集的信息轉化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教學實錄:
一、激趣引入、自主探索
1.創設情境,體驗收集和整理數據。
師:老師今天很高興,帶了點禮物想送給大家,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禮物?(出示動物卡片)
生:是一些小動物。
師: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那你們能告訴老師喜歡哪種動物嗎?
生1:我最喜歡猴子。
生2:我最喜歡熊貓。
生3:我也最喜歡熊貓。
生4:我最喜歡馬。
生5:我最喜歡鴨子。
……
師:那你們能說說我們班上喜歡什么動物的人最多?
生1:我認為是喜歡猴子的人數量最多。
生2:我覺得是喜歡熊貓的人數最多。
生3:我猜測應該是喜歡馬的人數最多。
師:有的同學說喜歡猴子的人數最多,有的同學說喜歡熊貓的人數更多,怎樣才能知道喜歡哪能種動物的人數最多呢?
生1:我建議喜歡熊貓的同學站一排,喜歡猴子的同學站一排,喜歡馬的同學站一排,喜歡鴨子的同學站一排。
生2:我認為這種辦法很麻煩,我們可以在紙上寫出這四種動物,然后用畫正字的方法去統計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
師:你們覺得這種辦法怎么樣?
生:很好。
師:這個同學聰明,提出這么好的一個辦法,那我們就以畫正字的方式去記錄本班同學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
①小組長統計各喜歡動物的人數。
②老師收集數據,老師報學生以畫正字的形式記錄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
2.小組合作,自主搜索,完成統計圖。(1格表示工作單位)
①學生報統計結果,學生說教師板書:
喜歡的動物
人數
猴子
12
熊貓
14
馬
8
鴨子
4
師:從這個統計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生1:可以知道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喜歡猴子的有12人,喜歡熊貓的有14人,喜歡馬的有8人,喜歡鴨子的有4人。
生2:我還知道喜歡熊貓的人數最多,喜歡鴨子的人數最少。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所收集的數據除了在統計表中表示出來,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來?
生1:用統計圖表示。
生2: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
師:你們能教教老師怎樣涂嗎?(出示統計圖)
生:一個格子表示1個人,喜歡猴子的有12人就要涂12格;喜歡熊貓的有14人,就涂14個格子;喜歡鴨子的有4人,就涂4個格子;喜歡馬的有8人,就涂8個格子。
(教師在黑板上涂,涂到第7格。)
師:現在格子不夠了怎么辦呢?小組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的辦法?
(學生小組交流)
②學生合作交流嘗試多種方法。
組1:我們組認為在馬旁邊的格子再涂5個格子,合起來剛好是12個格子。
組2:我們組認為現在格子不夠了,就在上面再畫5個格子合起來剛好是12個格子。
組3:我們組認為在圖的下面畫5個格子,這樣合起來也是12個格子。
組4:我們組覺得一個格子表示1個人不夠,就用1個格子表示2個人,涂6個格子就是12人,這樣更方便一些。
師:你們覺得哪種辦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