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第一單元的標題為“數一數與乘法”,怎樣進行乘法初步認識的教學?
第一單元的標題為“數一數與乘法”,其目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含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一對多”現象,如,一張桌子4條腿,一個人2只手,一輛汽車有4個輪子等。我們在數數的時候,經常2個2個地數,4個4個地數,5個5個地數,也就是說,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而學生只學過用加法進行計算,如果相同加數的個數多了,就很麻煩,加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從而體會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教材安排了“數一數”“兒童樂園”“有幾塊積木”“動物聚會”等情景,通過多種活動來體驗乘法的意義。“兒童樂園”這一節就是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在前面“數一數”的基礎上,學生已體會到用連加計算很麻煩,迫切要求尋找一種新的方法。教師利用“兒童樂園”這一生活情景,繼續組織“數一數”活動,在具體活動中,教師介紹一種新的方法,使學生體會乘法的含義。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獨立觀察畫面,再想一想能提出哪些問題。教師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連加問題引入乘法,介紹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以及各部分名稱。在介紹乘法算式時,要明確一個情景對應兩個乘法算式,如,4個2相加,可以寫成4×2或2×4,學生只要求寫出其中一個就可以了。然后再讓學生用乘法解答其他的問題。當學生提出“椅子上一共坐多少人?”這一問題時,學生列出加法算式:3+2+1,這個加法算式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如果有的學生提出:“兩排椅子一共坐多少人?”列出加法算式:3+3,這個加法算式就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也有的同學可能提出:如果把第一排的一個孩子移到第二排右邊女孩旁邊,求“椅子上一共坐多少人?”時,列出加法算式:2+2+2,就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了。這樣設計,就可以充分利用書上的情景,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含義。
“動物聚會”中的連一連,左圖表示6個3,右圖表示3個6,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理解6個3和3個6是不同的,但都可以寫成3×6或6×3。練一練中的第2題,3×2可以擺成:每堆2個,有3堆,表示3個2;也可以擺成每堆3個,有2堆,表示2個3。實踐活動:“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與同伴說一說”。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一對多”現象,都可以用乘法解決,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身邊的乘法問題,用文字或拼音記錄下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有的老師把全班的問題匯集起來,再交給大家來解決,孩子們對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興趣很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