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譯文(通用14篇)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1
寡人之于國也
選自《孟子》
文 本
譯 文
原 文
文 本
梁惠王說:“我治理梁國,真是費盡心力了。河內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同時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遭了饑荒,也這樣辦。我曾經考察過鄰國的政事,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盡心的。可是,鄰國的百姓并不因此減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這是什么緣故呢?”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冬冬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嗎?”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他們沒有跑到一百步罷了,但這也是逃跑呀。”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拿著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么百姓便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遺憾。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么,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那么,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季節,那么,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么,須發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背負或頂著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著、凍不著,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現在的梁國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說:‘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于年成不好。’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梁國來了。”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國也》
2001/03/30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2
一、教學要求:
1.學習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能以舊推新。
2.分析常見文言句式的特點。
3.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當時的時代意義。
二、教學重點:落實相關文言虛實詞,翻譯課文。
三、教學難點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時代意義。
四、課型:新授課
五、教學方法:文言文分析與解讀相結合的方法。
六、教學時數:2課時
七、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朗讀課文,疏通討論分析1-3段。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教學導入 :
同學們,前一課我們學習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國原則,了解了儒家的“仁愛”思想。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孟子的《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對儒家思想有哪些發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紹:
孟軻(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鄒人,名軻,字子輿,孔子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儒家大師。《孟子》是一部記錄孟軻思想及其言行的書。孟子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與孔子合稱“孔孟”。孔子被尊為“圣人”,孟子被尊為“亞圣”。
三.預習檢測:
1.正音練習。
數罟(gǔ)洿池(wū)魚鱉(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餓莩(piǎo)
2.朗讀課文,注意斷句。
① 上\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②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課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國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詞,無意義(另有一種解釋:“這樣”,亦通);“于”是對于的意思。
2.“盡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個語氣助詞連用,加強語氣。
3.理解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兇
A河內兇 莊稼收成不好
B兇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漢初匈奴兇黠兇惡,殘暴
D甫聞兇訊不幸,多指喪事
E緝拿元兇殺人的人
② 加
A鄰國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施加
C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樣治理國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結:本段寫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國之道與“鄰國之政”進行比較,說明自己的治國措施和“鄰國之政”并無本質區別。
五.分析解讀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們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學過這種用法?
答:“鼓”是名詞用作動詞,敲鼓。《曹劌論戰》中“一鼓作氣”用法與此相同。
2.解釋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或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時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滅或可睹或許
直
A直不百步耳只不過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與“曲”相對
C理直氣壯正確
D系向牛頭充炭直同“值”
E直上載公子上座徑直
3.孟子為什么要以打仗來說明治國之道?
答:因為梁惠王喜歡打仗——“好戰”。
小結:這兩段寫孟子以打仗為例引導梁惠王認識自己治國政策的錯誤。
六.學生自主翻譯前三段,教師加以指點。
七.布置作業 :
朗讀并背誦前三段。
第二課時
一.復述前三段內容,抽查翻譯情況。
二.分析解讀四五段:
1.理解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① 無
A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沒有
C地無四方,民無異聞不論,不分
② 勝
A谷不可勝食也盡,完
B此所謂戰勝于朝廷戰勝,取勝
C予觀乎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美
D數石之重,中人弗勝承擔,承受
E自古邪不勝正超過
③ 數
A數罟不入洿池密
B數口之家,再以無饑矣幾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屢次
D愿得補黑衣之數數目
E數不勝數計算
2.孟子認為實現“王道”首先應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豐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結: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實現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讀第六段。
1.“樹之以桑”中的“樹”是何用法?
答:“樹”是名詞用做動詞,種植。
2.解釋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義把,介詞
B斧斤以時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為
D王好戰,請以戰喻用
E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來,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興農事根據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經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詞作動詞,分別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義是否相同?“王”又當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這樣卻”,不同于現代漢語;“王”是名詞用作動詞,意思是稱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點?
答:是賓語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這一理想?
答:“仁政”;這是對儒家“仁愛”思想的再發展,是“仁愛”思想的政治化,其實施在當時是有一定的現實性的。
小結:本段寫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針路線,他認為只有實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
四.分析解讀第七段。
1.本段中的“檢”“涂”“發”各作什么解釋?
答:“檢”是約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發”是發放的意思。
2.“非我也,歲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斷句式,“也”表判斷。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用軍隊
C五萬兵難卒合兵士
D窮兵黷武兵力
4.“王無罪歲”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詞作動詞,歸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與“微斯人,吾誰與歸”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這里是“則”“那么”的意思;后者是“這”,代詞。
小結:孟子用類比的手法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現象。
五.朗讀課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譯這四段文言(教師進行指點,或預先點譯難句)。
六.討論: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當今有何值得借鑒之處?
提示: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公民的道德素質的建設。
七.布置作業 :
1.完成課后練習,并當堂討論訂正。
2.背誦全文。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學習巧用比喻釋疑的方法,提高論辯能力。
2.提高掌握古漢語常識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理解孟子主張行仁政,重視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積極思想。
2.對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進行探討。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難點:對孟子“仁政’內容的理解。
解決辦法:
1.對課文第三部分闡述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的正確理解。這部分實際上是孟子“仁政”內容的具體化。
2.對孟子及《孟子》一書的了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
(2)借助字典,正確譯文。
(3)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2.課內采用專題討論的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疏通課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結構。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關知識。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本文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著作,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編輯的,共七篇。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縣)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的向背。主張“制民之產”(使農民有規定數目的田可耕),但同時卻主張恢復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曾游說齊宣王、梁惠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但始終未被采納。《孟子》的文章很雄辯,感情強烈,辭鋒犀利。在宣傳主張、論辯事理時,常能分析對方的心理,因勢利導,步步深人,層層進逼,以使自己的論辯最后獲勝。《孟子》還善于運用譬喻來說明道理,常于從容談論之間引喻對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記孟子答梁惠王問所講的幾段話,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兇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歸順。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但主張減輕勞役、發展生產、興辦教育、利民保民,還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積極思想。
全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論證嚴密,說服力強,全文圍繞“保民而王”的觀點,首段先寫梁惠王質疑,為答問作準備。第二段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釋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無望民之多于鄰國”。第三、四段正面論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處。末段巧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批駁人死罪歲,自然得出“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結論。顯示了孟子的辯才。
全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節奏感。
3.本文學習的知識點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無”—“毋”,“頒”—“斑”;“涂”—“途”
②正確分辨古今異義詞,如“寡人”“河”“請”“走”“或”“嘶”。
③準確使用一詞多義的詞。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詞類活用的詞。“鼓”、“樹”、“衣”、“謹”、“王”。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預習課文
(1)借助字典,通讀,通譯課文。
(2)標出課文結構層次,歸納文意。
2.導入 新課
(1)學生復述課文。
(2)用課文原話回答以下問題,目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收”并無本質區別的?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②孟子認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紹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問答。
(1)本文中心內容是什么?
[參考答案]
本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會的不平等。
(2)試概括本文的結構是什么?
[參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據此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孟子用設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總結、擴展
綜至全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為每一部分的畫龍點睛之筆,既標明三個部分的聯系,又將每段議論的要點點明,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2.對孟子“仁政”內容的理解。
3.分類整理古漢語常識。
二、整體感知
孟子善于雄辯,并氣勢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觀點鮮明,明確,學習時要研究其具體的方法。
對于古漢語常識,要注意準確把握,探尋規律。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出題討論式
討論題:
(1)為什么說孟子善用比喻說理,他如何做到論辨的氣勢磅礴?
[參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說理的“善用”重要表現在用對方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歡打仗,就用戰爭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盡心于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的荒唐,說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
作品讀起來氣勢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闡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偶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些措施后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對孟子“仁政’內容應如何理解?
[參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這里闡述了孟子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
①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②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③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⑦謹庫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總之,孟子以為解決“民不加多”的狀況,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
2.以訓練式,完成分類歸納古漢語現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句意是:只是沒有跑百步罷了。)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鄰國的多。)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頒,通“斑’。句意是:頭發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東西頂著東西了。)
涂有餓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餓死的人。)
(2)古今異義詞
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于形影孤單的人。句意是:我對國家。)
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內遇到饑荒。)
請以戰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于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句意是,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憑借它吃到肉。)
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拋棄鎧甲,拖著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于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來。)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么。今常用于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3)一詞多義
于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比,介詞)
寡人之于國(對,介詞)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在,介詞)
王
然而不王者(為王,動詞,讀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詞,讀wáng)
以
請以戰喻(讓,介詞)
可以無饑矣(憑借,介詞)
以時入山林(按,介詞)
申之以孝悌之義(把,介詞)
食
狗彘食人(吃,動詞)食而不知檢(食物,名詞)
之
填然鼓之(沒有意義的襯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
五畝之宅(“的”,助詞。)
中之以孝悌之義(代詞,代百姓。)
(4)詞類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著戰鼓。)
樹之以桑(樹,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種植。句意是:<在住宅場地上>種上桑樹。)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帶賓語“帛”作動詞,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憑借它穿上絲織品的衣服。)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句意是: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作動詞,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5)古漢語句式
判斷句
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裝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賓語前置,應“未有之也”。句意是,沒有聽說過這種情況。)
省略句
可以無饑矣。(“以”后省略賓語“之”。句意是,可以憑借它沒有饑餓了。)
四、總結、擴展
文言文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準確地解釋文言實詞,是學好文章的關鍵。判斷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應做到以下幾點:
1.牢記實詞的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及課文中例句及文言詞法句法。
2.從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義。
3.利用文言句法特點判斷詞義。
4.利用詞的構成方式判斷詞義。
5.從具體語境出發,顧及上下文去判斷詞義。
理解孟子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的意思。(選自《孟子·盡心下》)
[參考答案]
得到百姓擁護的人才能成為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人可以成為諸侯,得到諸侯歡心的人可以成為大夫。可見“民為貴”的道理。孟子在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認為社會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樂業。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辨析下列多義詞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數
(1)愿令得補黑衣之數(數目)
(2)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幾,若干)
(3)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讀shuò,屢次)
(4)數罟不入洿池(讀cù,密)
發
(1)百發百中(發射)
(2)發閭左滴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3)涂有餓殍而不知發(打開)
(4)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花開)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僅)
(3)系向牛頭充炭直(價值)
兵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窮兵黷武(戰爭)
(3)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軍隊)
(4)草木皆兵(兵士)
勝
(1)驢不勝怒,蹄之(能承受)
(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盡)
(3)此所謂戰勝于朝廷(勝利)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超過)
(5)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美的)
3.給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譯成現代漢語。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還是逃跑啊。
是何異于……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狀況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附:板書設計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孟子答疑: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結論——保民而王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4
教學設計----陳曼凝
學習目標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了解《孟子》
3、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和氣勢充沛的特點
4、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掌握有關句式的特點
5、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串講法,朗讀法
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理解設喻方法的運用
(一)導入 新課
在閩南方言中有兩句俗話,叫“龜笑鱉沒尾”,“賣烏賊的笑補雨傘的”,意思是兩個半斤八兩的人,其中一個卻反過來笑話另一個。大家還能再舉出一個類似的詞語嗎?
明確:五十步笑百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寡人之于國也》,“五十步笑百步”也就是出自這里。
(二)孟子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他受業于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孟子生于戰國諸侯混戰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民貴君輕”、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反對掠奪性戰爭等主張。為此,他到各國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夠在諸侯中選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這些主張與當時激烈混戰的社會狀況不符,所以均未被統治者所采納。孟子退而與弟子著書,遂成《孟子》。
(三)《孟子》簡介
《孟子》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與《論語》同是語錄體散文,但與《論語》相比,它篇幅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致。《孟子》比喻準確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
(四)復習出自《孟子》的名句
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五)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棄甲曳兵
(2)涂有餓piǎo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5)無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頒bān通假字,同“斑”(8)悌
(六)串講分析課文
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如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么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來背誦,合書回答。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后“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帶讀本段,學生朗讀。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并無本質區別的?
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這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
(七)小結
文章的前四段主要寫孟子用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并無本質區別。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八)布置作業
預習最后一部分,思考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教師小結----陳曼凝
1、能在整個教學過程 中靈活掌握,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課堂效果良好。
2、由于突發事件的發生----多媒體課件無法使用,整個步驟被打破,雖繼續完成教學但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課文講解主要以串講為主,注重字詞義的落實,及新舊知識的貫通。同時在處理文章時注重對文章的朗讀,因為孟子的文章以氣勢見長,所以在教學過程 中注重對朗讀的指導,并且采用教師帶讀的方法,加強學生的領會和朗讀。
4、雖然有經過準備,但從上課中出現的問題仍可看出自己在備課過程中存在疏漏,且對文章的挖掘不夠深入。如“兵刃既接”中的“兵”,沒有細致的分析,誤將他歸為古今異義,但是兵的古義“兵器”在現代漢語中也存在,所以將他歸為一詞多義會更合適。因為是第一課時所以在對文章邏輯結構的分析方面沒有過多的闡述,而對“五十步笑百步”的分析也不夠透徹,這在第二課時時補充。另外對于開篇梁惠王的“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已”的語氣分析有失偏頗,應當在有充足論據的情況下再下定論。
5、由于該班學生較活躍,所以教學過程 中只注重了雙邊交流,而忽視了一些提問的設計,這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變通。
高一語文《寡人之于國也》公開課評議----養正中學課題組
評議者1:課文講解主要以串講為主,注重字詞義的落實,及新舊知識的貫通;對于朗讀的分析較細致。應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勝”通讀shèng,不需要強調古讀音。
評議者2:課堂還是以常規教學為主,注重雙邊交流,講解詳細,基礎扎實。應注意重點字詞的引申、板書;教學節奏較慢。
評議者3:聲音洪亮,基礎扎實。應注意的是“兵”屬于一詞多義,而不是古今異義。
評議者4:基本功到位,兩手抓(既有自我的闡釋,又扣緊高考)。應注意的是教無定法,另外對于開篇的梁惠王語氣的分析過于主觀,還可探討;同時對于“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還可詳細講解。
評議者5:課堂氣氛的控制較好,重點字詞都能涉及強調。
評議者6:注意了孟子文章的氣勢,將他文章的“理直氣壯”表達了出來。
評議者7:應該注意的是對于文言文的語氣、語調、標點的使用,要講究抑揚頓挫;關鍵語句的分析應留有時間給學生思考;對于文章的邏輯結構的分析可以再深入挖掘,同時要注意聯系實際;好的提問有利于學生素質的發展。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5
一、 選擇題(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數罟不入洿池/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b王好戰,請以戰喻/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養生喪死無憾,王之道也/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d非我也,歲也/王無罪歲
2、下列語句中,加黑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 b申之以孝悌之義/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c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d王好戰,請以戰喻/申之以孝悌之義
3、對下列句子中“于”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是( )
①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②移其民于河內 ③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④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4、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b涂有餓殍而不知發 c寡人之于國也 d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5、下列句子中,句式與其它幾句不同的一項是( )
a非我也,兵也 b養生喪死,王道之始也 c是亦走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 默寫(8分)
1、 填然鼓之, , 。
2、 或百步而后止, 。 , ?
3、 謹庠序之教, , 。
4、 ,涂有餓殍而不知發。
三、 翻譯句子(5分)
1、默寫題的第3句 2、默寫題的第4句
四、積累一詞多義(每空1分,共22分)
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1、數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 2、直 系向牛頭充炭直( )
數罟不入洿池( )
百發百中( ) 非我也,兵也( )
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 窮兵黷武( )
3、發 涂有餓殍而不知發( ) 4、兵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
野芳發而幽香( ) 草木皆兵( )
驢不勝怒,蹄之( )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 填然鼓之( )
5、勝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 6、之 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
日出江花紅勝火( ) 五畝之宅( )
予觀夫巴陵勝狀( ) 申之以孝悌之義( )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6
【教學過程】
一、解題無須說,重要的是導入
教讀本文而用舊課導入,既簡便可行,又有溫故知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當先讓學生復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問:
1、教師口述:“取勝之道有三:曰天時,曰地利,曰人和──人和為取勝之本。”問:這個意思孟子是怎樣表述的?(開頭兩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讀孟子文章要注意語言的氣勢。
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諸侯國君。
補充問:“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養的人──丈夫。
提示:學文言要注意詞的多義性,要據語境判斷詞的意義。
3、試用孟子話說明君子“戰必勝”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現。
提示:“道”,就是新課文里說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謂“得道”。
過渡問:根據預習印象,說說新課文里哪幾句是描寫孟子理想中的“王道樂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數口之家”“頒白者”四句。
哪句話跟“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學生試讀課文兩遍:先指定五位同學接讀;后齊讀
三、教師范讀全文并略作解說,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畫示意圖(標明秦、魏、齊的相鄰位置;指出河內、河東所在),并簡介談話背景:
魏在戰國初期曾是軍事大國,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從安邑遷都于梁;東敗于齊,“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所以特邀孟子來梁,問強國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記梁惠王問“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層示范誦讀并作解說:
第一層:
⑴兇──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為歉收。
⑵移──本義是禾長相扶倚之狀,后代為遷移之義而本義廢。由此至彼之謂。
⑶大意是,惠王問“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層:
⑴鼓──會意字,左中為鼓,上象鼓飾,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擊鼓動作。后引申為所擊之物。古時以擊鼓代進攻令。
⑵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層:
⑴數罟──古法,魚不滿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是使民──是,有“如此則”之義,這樣(就)使人民……
⑶大意是,論王道之始,即“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第四層:
⑴“無失其時”與“無奪其時”──“失”字輕,寓“提醒”義;“奪”字重,寓國君無以勞役苦民之義。
⑵大意是,論王道之成,先制民之產(五畝之宅、百畝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層:
⑴發──本義是將箭射出去,引申為由內向外的動作,故在本句中有開倉放糧之義。
⑵檢──今語“檢點”,亦有約束義。
⑶斯──虛詞有通用之法,這里通“則”。
⑷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歸順。
3、解說全文理路(見本文開頭),要求學生記住每層的結句,用它們作為記誦全文的支撐點。
4、學生齊讀全文一遍后,檢查背誦上述五句話,即各層的結句。
四、學生分層練習背誦全文
(下面只寫出指導誦讀的要點,過程及練習方式從略。)
第一層:
1、在示意圖上標出河東、河內的位置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梁惠王的救災辦法。
向災區調運糧食,從災區遷出部分人口。
2、“河東兇亦然”一句是省文,試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東兇,則移其民于河內,移其粟于河東。
3、“無如……者”意思是“沒有像……的人”,能否換一種表達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試品味首句,說說惠王有無抱怨意。
從“焉耳矣”的疊用可見有抱怨勞而無功之意:勞者,移民、移粟也;無功者,鄰國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說說“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問中兼嘆,多用于設問;“何故”,一般詢問語氣;只有用“何也”才能表達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層:
1、孟子此問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試作仿問便知:某次考試,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則何如?請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問照應上文哪一句?
“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據事理作答,卻不料墜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鄰國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試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戰殘民,與鄰國之君無異,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雖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較后,說說比喻作答的好處。
從容,含蓄,讓對方反躬自省。
第三層:
1、開頭用排比句法連述三事,都有關人民生活,試用兩個字概括這樣的生活水平。
溫飽。
2、為什么說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為本,溫飽可以使民“養生喪死無憾”,則得民心矣。
3、本層連用五個“也”字,擬刪去前四個,改用“……,則……”這種句式,如“不違農時,則谷不可勝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達出孟子堅信不疑的語氣和贊美之情,使行文如連珠,頗有聲勢。
第四層:
解釋:“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區劃分如“井”字形之謂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
1、問:王道體制下有哪兩件大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⑴農業生產,先說家庭副業,后說糧食生產;
⑵教化,先說設校,后說教學內容。
2、孟子在描寫“王道樂土”時全用“矣”字作結,表現了怎樣的意味?
贊嘆;將理想圖景說得如在眼前。
3、本層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觀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勢,說服力減弱。
第五層:
1、本層文字不多,但波瀾起伏不窮,說說你的體會。
一揭,語氣嚴厲;二批,措辭尖刻;三勸勉,語調溫和。
2、本層是怎樣照應開頭的?
“罪歲”照應“河內兇”“河東兇”;“斯天下之民至焉”照應“寡人之民不加多”。
3、結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歲”,則當行王道,因上文已詳論行王道的步驟和基本方法,此處不再提;完整的表述應是“王無罪歲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檢查背誦──連貫背誦全文
六、內容點撥
(見“基本設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同學互查);
2、預習新課。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
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
教學重點
1.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課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由《論語》導入 新課。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并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今天我們學習《寡人之于國也》,看看孟子是如何憑著他高超的論辯技巧,闡述仁政的具體內容的。
2.介紹《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點(結合擴展資料中的相關知識)
3.教師范讀課文(或播放朗誦錄音)
(1)要求學生認真聽,糾正自己的讀音及句讀錯誤。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教師投影,正音: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導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把握全文大意
討論交流后,點撥:《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了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
從具體段落來看,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為自己“盡心于國”,而“民不加多”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并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國時國君所有的“統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
二、課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學分節朗讀課文,檢查糾正讀音、斷句。
2.學生齊讀課文
誦讀指導: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末尾“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第2段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慢一些,語氣應平緩。
第三部分排比,對偶句較多,要讀出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的特點。要把反問句的反問語氣讀出來。
3.理清思路結構(在學生討論、明確段意的基礎上,教師板書)
4.學生對照板書,試背課文第1.2節
5.教師示范背誦第一節,指導背誦方法
點撥、誘導:找出重點句,劃分小層,理出思路,注意層與層之間的聯系,注意關鍵詞和句子的異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誦。
三、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二兩小節。
2.歸納文中的多義詞的含義。
第二課時
一、歸納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1.檢查背誦第一、二小節。
2.歸納文中重點字、詞、句的相關知識。
教師采用投影或印發相關提綱,列出所要歸納解決的相關字、詞、句,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提問,教師糾錯、明確,在課文注釋及“思考和練習”的基礎上補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
則 連詞①順接,就,那么。(則移其民于河東、則何如)②轉接,卻。(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以 介詞,①用、拿、把清以戰喻(用)樹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義(把)②介詞,憑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③介詞,按斧斤以時入山林④動詞,認為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⑤然而,相當于“而”,以衛王宮
(7)應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學生口譯,重點點撥句式及翻譯注意點。
①否定句賓語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詞結構后置
樹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義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③判斷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難語句的理解、翻譯(指導學生翻譯,小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點撥:要注意一詞多義“食”的翻譯,還要把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準確地翻譯出來。“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詞結構后置和判斷句。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要注意準確地表現孟子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表現了孟子對酷政的批評,情感應是激昂的。可譯為:(貴族家的)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這些人)卻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官府)卻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饑餓)而死,卻說:‘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跟拿刀把人殺死,然后說‘不是我(殺的),是兵器(殺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導學生重點討論以下問題: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說明了什么道理?
點撥:梁惠王自以為自己對于國家較他國國君盡心,自己的政策比鄰國好,鄰國之民會自動投奔他。可是,鄰國之民不見少,自己的國民不見增多。因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會來“送死”呢?孟子以臨陣脫逃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風趣地說明,魏國的政策和鄰國的相差無幾,本質上講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鄰國。本體和喻體的貼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滿了邏輯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國及其鄰國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
先讓學生找出概括性語句將第四節分為兩小層,再讓學生比較兩小層列出的項目有什么差異。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并適度歸納整理,適當補充說明,適時板書內容框架,然后再引導學生對照板書在課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引導學生背誦。
(3)梁惠王不顧人民死活,孟子在嚴厲批評他之后,為什么接著又說“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導學生認識孟子性善論的兩重性:一方面,他認為人應該從善,因此他反對統治者殘害人民,批評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認為人人都可以為善,因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覺擴充它,就能養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來,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難歸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會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結果就會使天下歸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時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說這句話不是隨便應付的。
(4)指導學生背誦第3-5節。
三、品味鑒賞
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本文所體現的孟子散文的特點。
點撥:本文從藝術上充分體現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運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于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③氣勢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在語言上是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如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音節鏗鏘,氣勢充沛。
(學生齊背第三節,體味文章的氣勢)
四、課堂總結
孟子作為儒家學派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他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并把它發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點也為“省刑罰,薄稅斂”,減輕人民負擔,表現出重視爭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爭取民心上,表現最充分的是民為國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看法,體現在《寡人之于國也》這一課中,他認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諸侯中稱王,必須實行仁政,而實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進而“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對百姓進行教養,使民心歸順。至此,百姓安居樂業,“黎民不饑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對梁惠王的循循善誘中,孟子抓住重視百姓和王道形成的關系,體現出民為國本的思想,雖然在這一篇里,他沒有提民為貴,但是在闡述中已明確地表現出來,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災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歸順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為重.使百姓能夠在這個國家里“無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養,才是治國的根本。他的思想有著積極、現實的意義,但在重武力,強調征伐的時代,又是遠離現實而又不切實際的,因而不被采用。
五、課后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隨堂練習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8
【教學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其歷史進步性。
2、了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實詞的多義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4、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論辯藝術。
3、通假字:頒—斑、無—毋、涂—途。
4、一詞多義:之、王、時、食、數。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學設想】
1、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2、插入文學常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3、比較孔、孟思想,可展開討論。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地盛產沙丁魚,但每次漁夫們出海回來,捕得的沙丁魚都會死去很多。這令漁夫們非常苦惱。然而,有一個聰明的漁夫,他的沙丁魚卻死得很少,為什么呢?原來,他從外地購了幾條喜歡吃沙丁魚的鲇魚放在船上,使沙丁魚們有了恐懼感,動了起來,增強了活力。
那么,同學們,這則故事反映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
對,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那么,這是誰說的?他是怎樣闡述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學生答:孟子。“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們今天就更進一步走近孟子,學習他的《寡人之于國也》。
二、關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前372~前289),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是孔子學說的嫡傳。后世常以“孔孟”并稱,元文宗封孟子為“亞圣”。
更為可貴的是,孟子并不是簡單地繼承孔子的學說。他采用的是拿來主義的方法,占有、挑選、創新。例如:他否定絕對平均主義思想,主張社會分工;主張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他還提出性善論,“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萬章等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七篇,各篇分上下,為儒家經典著作,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三、朗讀課文
1、重申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2、選擇方式:
⑴齊讀。(了解學生整體學習情緒和朗讀水平。)
⑵個別讀。(深入解決具體的字音和句讀問題。)
⑶范讀。(對學生朗讀出現的問題通過示范解決。)
⑷分角色讀。(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
四、課文分析
1、找出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⑴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⑵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2、3、4段)
⑶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概括各部分的內容。
2、誦讀第1段。
思考:梁惠王說他對國家已盡心盡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思考:梁惠王這么做,結果如何呢?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國盡心,而民不加多。
可見梁惠王還是想勵精圖治的,所以他“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史記·魏世家》),于是數位賢者,包括孟子就不遠千里來到大梁,為之出謀獻策。
重點詞語理解:之、焉、兇、加。
3、誦讀第2、3、4段。
問:孟子為什么要“以戰喻”?
答:以對方熟悉的“戰”設喻,更便于啟發對方。
問:孟子是怎樣“以戰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問:在孟子看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不盡心本質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重點詞語理解:鼓、既、曳、或、以、走、無。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二部分。
(第一課時完。)
五、檢查第一、二段的背誦
注意背誦技巧。
六、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誦讀第5段:
措施效果
,不可勝食也。養生
,不可勝食也。喪死──→王道之始
,不可勝用也。無憾
本段層次:①②③/④/⑤
重點詞語理解:違、勝、數罟、時、養生、喪死、始
詞類活用:“喪死”──為動用法。
2、誦讀第6段:
措施效果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著食肉
──→王道之成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黎民不饑不寒
重點詞語理解:樹、衣、畜、無、庠序、孝悌、頒、負戴、王
詞類活用:“衣”、“王”──名詞作動詞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賓語前置
3、誦讀到7段:
思考:梁惠王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諸侯貴族
對比
涂有餓莩下層百姓
社會極端不平等,國家治理得不好。
問:文中運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餓死歸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殺了人歸罪于兇器一樣,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王無罪歲,則天下之民至焉。”
重點詞語理解:檢、涂、莩、發、歲、斯。
七、總結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無憾”。
2、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統治者不要歸罪于年歲,而要不斷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真心歸附。
八、寫作特點
1、結構嚴謹。
2、善用比喻。
3、氣勢充沛。
九、完成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板書】
第一課時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課時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措施效果
,不可勝食也。養生
,不可勝食也。喪死──→王道之始
,不可勝用也。無憾
措施效果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著食肉
──→王道之成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黎民不饑不寒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9
教案
教學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于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人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并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于國也》也體現了孟子的這一主張,并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板書題目]
二、誦讀
1.教師范讀正音
王好(hào)戰棄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勝(shēng)食也數罟(cùgǔ)不入灣(wū)池
養生喪(sàng)死無憾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餓莩(piǎo)
2.學生齊讀(注意斷句,體會孟子的語言特色)。
3.學生分角色朗讀(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人)。
說明:梁惠王自謂“盡心于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著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誦讀第一段
梁惠王說:“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梁惠王施行這樣的政策,結果如何?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于國盡心結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后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請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為什么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喻”?
提示:孟子說“請以戰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于啟發對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么?
提示:棄甲兵走者,五十步與百步走。
說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從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治者有別。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輕或重的區別。
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么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誦讀二、三、四段。
指導朗讀: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說,先設喻。讀起來應從容不迫。“以戰喻”后可稍長停頓,“則如何”用征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于焉耳矣兇無如加好請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無于
五、作業
1.背誦前兩部分。
2.理解常用實詞、虛詞。
反思
文言文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從應試角度出發,似乎應注重文言字詞,而這樣的課會顯得較枯燥.而對學生而言,文言是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字、詞、句、段、篇無不有待積累,有積累而后有比較、有感悟,而把這一切統一起來的方法便是誦讀。
《寡人之于國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語法簡單,學生很容易讀懂。因此,我把誦讀指導作為主線,采用思想串字詞的模式,在串講中突出重點字、詞句,并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誦讀時間,從而達到基本成誦。最后通過作業的設計,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為第二課堂的內容做準備。在這堂課中,有一些閃光點:
1、課堂思路清晰,過渡銜接自然,重點突出,既讓學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了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及特殊句式的特點。
2、誦讀指導詳細,學生朗讀文章的氣氛較濃厚,并通過閱讀引導學生貼近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
3、作業設計巧妙,既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又讓學生對文言句式有較深的感悟。
當然,在這堂課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導語有其可取之處,但所用時間過長。
2、如果學生事先沒有充分地預習課文,那么這節課將難以進行。
3、內容安排較多,時間比較緊湊。
教學的方向:
一、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確目標讓學生有的放矢。學習《寡人之于國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歸納文言句式。其次是了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張和具體措施。再次是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說理的論辯方法。
二、本課教學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
1、本文詩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讀和背誦。同學們在課前就已經反復朗讀幾近成誦,課堂上仍應該加強學生的誦讀能力的培養。教師應指導學生把我語言的節奏和文言語言特點以及文言語氣詞的語氣。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學生很容易讀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這里的“然而”并非現代漢語中的一個轉折連詞,而是“這樣卻”的意思,它是兩個詞。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幾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則幾乎是“矣”字,此兩者語氣不同,表達的情感內容也不同。這就需要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認真體會。
2、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鑒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具體教學中讓學生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閱讀課文,理清作品線索,從整體上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查找、搜集、篩選,對于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么我聽什么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4、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讓學生自主閱讀,發現問題,互相討論、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主動參與意識。同時,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于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5、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論辯方法,通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6、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注意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例如,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要求學生通過自學來完成,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學習。如小組解析疑難語句,對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導學生走進課文,聯系歷史和現實,結論雖不一定準確、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思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這節課,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值得改進: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學生課外閱讀、搜集相關材料不夠,今后應多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課堂上還有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地參與進來。今后應著重思考如何才能調動所有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10
教學目標 :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課時安排: 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
一、導語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國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可結合注釋①及課文后關于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三、熟讀課文
1.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第二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讀。
2.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3.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4.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棄甲曳兵 (2)涂有餓piǎo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 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頒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一、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并作閱讀提示
提問:這次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加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么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么?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并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并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后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提問:這一段用什么方法進行說理?
狗彘食人食 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
明確: 對比 涂有餓莩 比喻 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
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后練習,進行閱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1)樹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無罪歲 (5)既來之,則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譯成現代漢語,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于……(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種說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賓語前置句)
三、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1.數
愿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后》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寡人之于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國也》 cù 密、細密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后序》 徑直、直接
3.發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征發、派遣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于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后》 軍隊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于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三、布置作業
1.預習下一課。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書設計
寡人之于國也
惠王疑問: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設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設圈套)
揭示原因:本質一樣——無望民之多于鄰國
孟子主張: 行王道——措施、態度、結果 (對比)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國也
教學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于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
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并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于國也》也體現了孟子的這一主張,并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二、誦讀
1.教師范讀正音
王好(hào)戰 棄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勝(shēng)食也 數罟(cùgǔ)不入灣(wū)池
養生喪(sàng)死無憾 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餓莩(piǎo)
2.學生齊讀(注意斷句,體會孟子的語言特色)。
3.學生分角色朗讀(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人)。
說明:梁惠王自謂“盡心于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著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誦讀第一段
梁惠王說:“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梁惠王施行這樣的政策,結果如何?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于國盡心 結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后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請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為什么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喻”?
提示:孟子說“請以戰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于啟發對方。 孟
4。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么?
提示:棄甲兵走者,五十步與百步走。
說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從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治者有別。
5.“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輕或重的區別。
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么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誦讀二、三、四段。
指導朗讀: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說,先設喻。讀起來應從容不迫。“以戰喻”后可稍長停頓,“則如何”用征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焉耳矣 兇 無如 加 好 請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無 于
五、作業
1.背誦前兩部分。
2.理解常用實詞、虛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導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來啟發梁惠王,指出他與鄰國的實質是一樣的,那怎樣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張。
三、分析
1.誦讀第五段
請學生依據書下注釋,疏通文意(教師訂正)。
理解內容、本段層次。
提示:第一層 第1、2、3小句
第二層 第4句
第三層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導朗讀:第一層三句,語勢逐層上升,最后一層全段中心,作為最突出的部分。“養生喪死無憾”一語出現兩次,前者可輕讀,后者應重讀。
請學生朗讀。
引導當堂背誦。
2.朗讀第六段
請學生依據書下注釋
與第五段比較異同處。
提示:同是發展生產,強調“不違農時”,“以時入山林”,“無失其時”,“勿奪其時”。這些都強調不要耽誤生產時機。側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驅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發展生產,制民之產外,第六段還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張。
指導朗讀: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項基本內容,四個“矣”陳述語言,氣勢充沛。最后總結“不……未……”雙重否定句式,讀得應堅定有力。
請學生朗讀。
引導當堂背誦。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違 時 勝 數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樹 衣 畜 無 謹 庠序 教 申 孝 悌 義 頒 負 戴 王
五、作業
1.熟練背誦第五、六段。
2.識記本課學習的文言實詞、虛詞。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導人
梁惠王對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為做得很好,實際上與其他國君都一樣。孟子從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兩方面詳細闡述了使民加多的辦法,但這還不夠,君王對此還應有什么態度呢?我們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誦讀第七段。
理清內容:
說明:一方面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對梁惠王自認為“于國盡心”的駁斥。
孟子最后還用了一個比喻,是怎樣比的?
提示: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一樣。
指導朗讀:“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諸侯貴族的荒淫,朗讀時,要表現出說話人的義憤。“涂有餓莩”句要讀出其悲憤的語氣。“人死”句是借用諸侯國君的自我辯護的口氣,應讀得有諷刺意味。用比喻來反駁,應用質問的口吻來讀。最后,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應用和緩、勸勉的語氣。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歸納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發展生產,制民之產,教化百姓,還有最后除虐政。總的來說有兩點:一是保民,使民無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書]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這樣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來歸順。
引導背誦。
2.提示應掌握文言實詞、虛詞:
檢 涂 餓莩 發 歲 于 無 罪 斯 至
3.完成課后練習。
[補充] (1)于
寡人之于國也 對于
移其民于河東 到
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比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跟、與
(2)通假文字
①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②無失其時 無通“毋”,不要。
③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同“斑”,花白。
④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師小結
本文主要闡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張,要想使民加多就要發展生產,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飽,穿得暖,還要使民懂禮儀,受教育,君王也須革除虐政,這樣百姓才能來歸服。
全文似乎散漫無章,實則結構嚴謹,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為主線貫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較整齊,這樣氣勢充沛,增強雄辯力。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識記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
【課時安排】2課時
【學生活動的設計】
1.借助字典,正確譯文。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2.課內采用專題討論的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孟子主張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的向背。提出“性善”論。曾游說齊宣王、梁惠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但始終未被采納。《孟子》的文章很雄辯,感情強烈,辭鋒犀利。在宣傳主張、論辯事理時,常能分析對方的心理,因勢利導,步步深人,層層進逼,以使自己的論辯最后獲勝。《孟子》還善于運用譬喻來說明道理。
二.本文學習的知識點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無”—“毋”,“頒”—“斑”;“涂”—“途”
②正確分辨古今異義詞,如“寡人”“河”“請”“走”“或”“嘶”。
③準確使用一詞多義的詞。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詞類活用的詞。“鼓”、“樹”、“衣”、“謹”、“王”。
三.用課文原話回答以下問題,目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收”并無本質區別的?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②孟子認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1)本文中心內容是什么?
【參考答案】本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會的不平等。
(2)試概括本文的結構
【參考答案】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據此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孟子用設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總結、擴展
綜至全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為每一部分的畫龍點睛之筆,既標明三個部分的聯系,又將每段議論的要點點明,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附:
1、古今異義詞
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于形影孤單的人。句意是:我對國家。)
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內遇到饑荒。)
請以戰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于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句意是,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憑借它吃到肉。)
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拋棄鎧甲,拖著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于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來。)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么。今常用于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2、詞類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著戰鼓。)
樹之以桑(樹,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種植。句意是:<在住宅場地上>種上桑樹。)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帶賓語“帛”作動詞,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憑借它穿上絲織品的衣服。)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句意是: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作動詞,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附:板書設計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闡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結論——保民而王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我們在初中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還分別成為成語沿用至今。之所以會這樣,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后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國也》,從中可以再進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可結合注釋①及課文后關于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教師適當補充: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主張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爭,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脫離實際的空論。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進步意義。
三、熟讀課文
1.二遍。
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第二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讀。
2.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3.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投影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棄甲曳兵
(2)涂有餓piǎo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 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頒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5.3、4名同學朗讀,以此檢查朗讀情況,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男女同學比賽朗讀。
7.全班同學齊讀。
8.結合注解朗讀,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組成學習小組,學生遇到問題,向小組其他組員提出,組內自行解決,如解決不了,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征求意見,確定答案。
9.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按學習小組分開,組與組進行比賽。如第一組開始讀課文的某一段或某幾句,讀完之后,可任意點其他小組來翻譯,翻譯對了,可由翻譯對了的小組再讀課文的某段或某幾句,讓其他小組翻譯,以此類推。教師或其他同學可隨時糾正。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并作閱讀提示
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如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么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來背誦,合書回答。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后“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并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并無本質區別的?
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因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理解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所以,應采取學生廣泛討論、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師稍作點撥分析)
(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選一名代表發言。各組同學可隨時發表不同意見)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這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學生看課文,思考)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三組排比句。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后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提問:這一段用什么方法進行說理?
學生思考、討論、發言。
狗彘食人食 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
明確: 對比 涂有餓莩 比喻 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
如果我們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態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說:“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師作朗讀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對偶句式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的特點讀出來。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
教師范讀、學生朗讀并背誦。(教師帶領學生以排偶句為重點,集體背誦。)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進一步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師按此結構逐一提問,學生逐一背誦)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
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后練習,進行閱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投影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1)樹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無罪歲 (5)既來之,則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譯成現代漢語,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動用法,其他使命詞活用為動詞。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種說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賓語前置句)
三、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數
例句 出處 釋義
愿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后》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寡人之于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國也》 cù 密、細密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例句 出處 釋義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后序》 徑直、直接
3.發
例句 出處 釋義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征發、派遣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于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例句 出處 釋義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后》 軍隊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例句 出處 釋義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于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三、閱讀訓練(附材料)
投影: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②死者壹③灑④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⑤耨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釋:①叟:對老頭得稱謂,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灑: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譯文]梁惠王對孟子說:“魏國在當時,天下沒有比它更強大得國家了,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這時候,東邊和齊國打仗,敗給了齊國,我的大兒子死了;西邊又敗給秦國,喪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邊又受到出國污辱。我感到這是奇恥大辱,希望能夠替我國所有犧牲的人報仇雪恨,您說怎么辦才行?”
孟子回答說:“土地見方百里的小國,行仁政可以使天下歸服。魏國這樣的大國,王如對人民施行仁政,減免刑罰,減輕賦稅,督促老百姓深耕細作,早除雜草,使年輕人在閑暇時間,學習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做事盡心盡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來侍奉父親兄長,出去用來對待上級。這樣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擊秦國楚國擁有堅固盔甲、鋒利刀槍的軍隊了。
“秦國楚國征兵派夫,耽誤老百姓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來養活父母。父母挨凍挨餓,兄弟妻子兒子東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們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王若發兵前往征討,誰能與您抗衡呢?所以說:‘行仁政的人,無敵于天下。’請王不要懷疑。”
教師注釋疑難詞句。
要求學生能看大致看懂材料,然后結合課文,談談孟子的仁政思想。
學生討論,暢所欲言,交流看法。
四、小結
課文所講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講的“仁者無敵”,強調的都是實行仁政是統一天下的根本保證。孟子認為,國君如能實行仁政,減稅寬刑,不濫殺無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歸心。這就是說真正能夠愛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不是嗎?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沒有沖垮我們,及其強大的金融風暴沒有壓倒我們,關鍵是我們有一個能夠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國共產黨,我們的黨是戰無不勝的黨。
五、布置作業
1.預習《勸學》一課。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書設計 ]
寡人之于國也
惠王 對話 孟子
疑問(移民移粟) 設喻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 何如(設圈套)
不可(走進圈套) 無望民之多于鄰國 (回答)
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 施仁政的措施 (目的)
[延伸閱讀]閱讀下文,完成文后要求。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要求:認真認識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實行仁政是統一天下的根本保證。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一。實現統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一天下。
注釋: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樣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樣子。⑤浡(bō)蓬勃的樣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養,這里引申為治理。⑦由:同“猶”
[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后,對人們說:“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天下歸于統一就會安定。’‘那么誰能統一天下呢?’他又問道。‘不隨便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誰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愿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么也擋不住啊!”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我們在初中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后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還分別成為成語沿用至今。之所以會這樣,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后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國也》,從中可以再進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可結合注釋①及課文后關于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教師適當補充: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主張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爭,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脫離實際的空論。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進步意義。
三、熟讀課文
1.二遍。
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第二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讀。
2.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3.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投影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棄甲曳兵
(2)涂有餓piǎo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 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頒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5.3、4名同學朗讀,以此檢查朗讀情況,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6.男女同學比賽朗讀。
7.全班同學齊讀。
8.結合注解朗讀,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組成學習小組,學生遇到問題,向小組其他組員提出,組內自行解決,如解決不了,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征求意見,確定答案。
9.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按學習小組分開,組與組進行比賽。如第一組開始讀課文的某一段或某幾句,讀完之后,可任意點其他小組來翻譯,翻譯對了,可由翻譯對了的小組再讀課文的某段或某幾句,讓其他小組翻譯,以此類推。教師或其他同學可隨時糾正。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并作閱讀提示
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如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么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來背誦,合書回答。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后“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并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并無本質區別的?
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因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理解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所以,應采取學生廣泛討論、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師稍作點撥分析)
(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選一名代表發言。各組同學可隨時發表不同意見)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這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
(學生看課文,思考)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三組排比句。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學生找出并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后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提問:這一段用什么方法進行說理?
學生思考、討論、發言。
狗彘食人食 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
明確: 對比 涂有餓莩 比喻 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
如果我們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態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說:“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師作朗讀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對偶句式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的特點讀出來。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
教師范讀、學生朗讀并背誦。(教師帶領學生以排偶句為重點,集體背誦。)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進一步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師按此結構逐一提問,學生逐一背誦)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
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后練習,進行閱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教學步驟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投影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1)樹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無罪歲 (5)既來之,則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譯成現代漢語,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動用法,其他使命詞活用為動詞。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種說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賓語前置句)
三、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數
例句 出處 釋義
愿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后》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寡人之于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國也》 cù 密、細密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例句 出處 釋義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后序》 徑直、直接
3.發
例句 出處 釋義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征發、派遣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于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例句 出處 釋義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后》 軍隊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例句 出處 釋義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于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三、閱讀訓練(附材料)
投影: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②死者壹③灑④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⑤耨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釋:①叟:對老頭得稱謂,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灑: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譯文]梁惠王對孟子說:“魏國在當時,天下沒有比它更強大得國家了,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這時候,東邊和齊國打仗,敗給了齊國,我的大兒子死了;西邊又敗給秦國,喪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邊又受到出國污辱。我感到這是奇恥大辱,希望能夠替我國所有犧牲的人報仇雪恨,您說怎么辦才行?”
孟子回答說:“土地見方百里的小國,行仁政可以使天下歸服。魏國這樣的大國,王如對人民施行仁政,減免刑罰,減輕賦稅,督促老百姓深耕細作,早除雜草,使年輕人在閑暇時間,學習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做事盡心盡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來侍奉父親兄長,出去用來對待上級。這樣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擊秦國楚國擁有堅固盔甲、鋒利刀槍的軍隊了。
“秦國楚國征兵派夫,耽誤老百姓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來養活父母。父母挨凍挨餓,兄弟妻子兒子東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們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王若發兵前往征討,誰能與您抗衡呢?所以說:‘行仁政的人,無敵于天下。’請王不要懷疑。”
教師注釋疑難詞句。
要求學生能看大致看懂材料,然后結合課文,談談孟子的仁政思想。
學生討論,暢所欲言,交流看法。
四、小結
課文所講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講的“仁者無敵”,強調的都是實行仁政是統一天下的根本保證。孟子認為,國君如能實行仁政,減稅寬刑,不濫殺無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歸心。這就是說真正能夠愛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不是嗎?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沒有沖垮我們,及其強大的金融風暴沒有壓倒我們,關鍵是我們有一個能夠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國共產黨,我們的黨是戰無不勝的黨。
五、布置作業
1.預習《勸學》一課。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書設計 ]
寡人之于國也
惠王 對話 孟子
疑問(移民移粟) 設喻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 何如(設圈套)
不可(走進圈套) 無望民之多于鄰國 (回答)
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 施仁政的措施 (目的)
[延伸閱讀]閱讀下文,完成文后要求。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要求:認真認識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實行仁政是統一天下的根本保證。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一。實現統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一天下。
注釋: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樣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樣子。⑤浡(bō)蓬勃的樣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養,這里引申為治理。⑦由:同“猶”
[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后,對人們說:“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天下歸于統一就會安定。’‘那么誰能統一天下呢?’他又問道。‘不隨便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誰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愿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么也擋不住啊!”
《寡人之于國也》譯文 篇14
【教學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歷史進步性。
2、了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數”“發”“直”“兵”“勝”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4、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并延展閱讀閱讀《仁者無敵》《出爾反爾》兩個選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文的論辯過程及藝術。
2、難點:
《孟子》的思想內容,也就是“仁政”的具體內容。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論語》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禮樂治國,實行仁政。這種政治思想,在戰國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而為仁政學說。當時諸侯連年戰爭,生靈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難,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人民是國家的基礎,民心向背是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統治者應該實行仁政,用仁愛之心對待人民,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這樣就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反之,統治者實行虐政,就會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變成*民賊,被人民*。《寡人之于國也》是孟子與梁惠王關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讓我們來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來議一議,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張在本課中是怎樣反映的。
二、字詞正音
1、曳(yè):拖著。
2、數(cù):密。
3、罟(gǔ):網。
4、洿(wū):洼地積水,池塘。
5、鱉(biē):團魚,俗稱王八。
6、彘(zhì):豬。
7、悌(tì):敬愛兄長。
8、莩(piǎo):餓死的人。
三、《孟子》簡介
參看課文。
四、解題
本文選自儒家經典名著,詞語看似淺易,內涵卻很艱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學說的核心,《孟子》一書中多次論及仁政的有關問題。
這篇課文記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盈野;爭城以戰,*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這個問題實質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國力。
五、課文串講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對于國家(總算是)了啦。河內遇到饑荒,
焉耳矣:三個語氣詞連用,表強調,重點在后一個。
2、河內兇,則移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
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遷移。
粟:小米,指谷類。
亦:也是。
其:代河東。
3、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無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這是什么原因呢無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盈野;爭城以戰,*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后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于“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河東兇亦然”。從兩方面描述救災的具體措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進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鋪墊。“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歸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這種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并想引導他實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好戰:喜歡打仗。
以……喻:用……來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則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著戰鼓。
填:擬聲詞。
鼓:名作動。
之:助詞,無義。
兵:武器。
刃:刀鋒,借代。
兵刃:同義復詞。
棄甲曳兵而走:拋棄鎧甲拖著兵器。
或:有的憑(自己)恥笑。
而:表修飾。
百步:數量詞活用作動詞,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過沒有(跑)。
直:只是,不過。
7、“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之民)也。
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
無:同毋,不要。
之;取獨。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王好戰,請以戰喻。”總提一句,然后舉出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兩種情況。根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的反問,進一步啟發,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這兩話忽然轉入正題,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遷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形式上數量上不同而已。這里暗示著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
8、“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違:違背。
谷:糧食。
數罟:細網。
入洿池:進入池塘。
勝:盡。
9、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
以:按。
時:時令。
10、是使民養生喪死而無撼也。
喪死:為死了的人辦喪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這就是……開端。
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
5─7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認為,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撼”是實行仁政的開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比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些措施后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接著又用“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來小結前面三組排比句,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王道之始也。”作者在這里把三層意思、三方面的內容緊緊聯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問題跟行王道緊密聯系起來。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樹:動詞,種植。
之:助詞,無義。
衣:穿。
帛:絲織品。
豚:小豬。
彘:豬。
13、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養。
無:通毋,不要。
失:錯過。
時:時機。
其:代雞、豚、狗、彘。
奪:耽誤。
14、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時:農時。
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謹:謹慎。
庠序:古代指學校。
教:教化。
申:反復講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愛兄長。
義: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頒同斑。
頒白:頭發花白。
負:背著東西。
戴:頂著東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動,稱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后置。
6自然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進一步提出教養百姓,使民心歸順的仁政主張,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這三組排比句又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采取這種措施后產生的效果。這三種措施與上文的三種措施相比,顯然前進了一步,具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孟子不僅主張養民,還主張教民:“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作者在這里連用四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兩句承上啟下,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與前文“王道之始”相呼應。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檢:約束
涂:同途,道路。
莩:餓死的人。
發: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18、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則:表轉折。
歲:年成。
19、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異:什么不同。
于:與。
20、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歸咎。
斯:那么。
至:到,這里指歸順。
7自然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前兩段已經把行王道的道理講得十分透徹,這一段照應文章的開頭。梁惠王口口聲聲說于國“盡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哪里談得上“盡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餓莩”形成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接著作者針對統治者歸罪于歲的推諉,運用比喻進行駁斥:“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于兵器一樣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最后兩句,“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簡意賅,不歸罪于年歲,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儀,才能使他們歸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開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闡述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斷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可跳過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據上下文,假設一種解釋,有時甚至可以猜測,這種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謹庠序”,就可利用這種方法。
2、利用對偶、排比、互文等方法進行推斷:
如本文的“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我們可以根據“斧斤”句推斷“數罟”句的句意。
3、根據上下思路和邏輯關系推斷: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據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來推斷。
七、作業
第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