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中秋月》教學設計(精選4篇)
品德與生活《中秋月》教學設計 篇1
一、活動目標:
在交流互動中學會了解、收集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在探究中嘗試解決問題。通過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常識,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社會生活常識,了解民風民俗,了解一些與月亮有關的科學知識,學習觀察等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激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時間、來歷、習俗。
教學難點:
通過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常識,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
二、活動設計的依據:
新課標里提到愛家鄉、愛祖國是學生品德與生活課學習的情感目標,而我們正是把情感目標做為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本課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金色的秋天”的第四課。設計“金色的秋天”這一單元,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秋天的季節特征,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金色的秋天》一課重點安排了秋天“中秋”這個傳統節日,對其來歷、風俗習慣、人文內涵等進行了探究。二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他們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接受新事物的可塑性很強。通過前幾課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同學們對秋天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已獲得一些初步的審美情趣和道德體驗,形成初步的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但學生對中秋的來歷了解甚少,而且對過中秋的意義不是很明確。探究月亮的相關信息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有很大困難。教師要通過錄像等手段幫助學生了解。
三、活動策略:
歌曲欣賞、小組交流、品嘗活動、講故事、多媒體等
四、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片、歌曲、錄像、月餅等。
2、學生調查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常識。
五、活動環節:
導入:營造氛圍知中秋
欣賞歌曲《問明月》
師問:小朋友,你知道這首歌唱的是哪個節日?(中秋節)
對,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它是秋天里重要的傳統節日。今天,老師就把中秋的圓月請到了課堂上,我們就在這兒再過個中秋節好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采用歌曲欣賞的活動形式,引用一首xx年央視中秋晚會的開場曲讓學生通過體驗再次感受中秋的喜慶氣氛,產生聽覺享受,激發情感體驗,產生學習興趣。】
活動一:你言我語話中秋
1、圓圓的月兒明又亮,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相機點課件──關于中秋的傳說:(嫦娥奔月動畫)
2、按三個問題小組匯報: 時間 傳說(神話 歷史) 習俗
3、賞明月,吃月餅
中秋節你都是和誰一起過的,怎么過的?讓我們把小組同學當成一家人邊吃月餅邊了解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4、月餅香,月餅甜,合家歡樂慶團圓。除了吃月餅以為,中秋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學生匯報,教師補充介紹中秋節的幾大習俗
【設計意圖:小組交流收集到關于中秋的資料的環節。交流之后又以你言我語話中秋,小組匯報,師生交流的座談形式進行互動,教師適時補充材料的形式完成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交流資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退居幕后,充當組織者,支持者的角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活動二:登月探秘
1、月亮是不是總是又圓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嗎?
(1)學生展開討論
(2)帶領學生乘坐嫦娥三號去真實的月球探秘。(播放課件)
學生談觀后感
師介紹有關人類探月的歷史及中國正在進行的探月活動。
(3)(3)師:月球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課后你可以通過網絡、書籍、觀測等方法展開科學探索,希望不遠的將來你能成為中國登月第一人,在月球上插上五星紅旗?(培養科學意識,滲透登月知識等。)
【設計意圖: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型的課程,在這一環節中就體現出了品德與科學常識的結合。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懂得月球相關的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意識,產生學習動力。】
活動三:分享快樂送祝福
1、頌古詩,贊月亮
你知道哪些關于明月的詩句呢?
【這個設計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由“月”生成的文化。】
2、送祝福,想親人
在我們歡聚一堂,共渡佳節時還有很多人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工作。你知道有哪些人呢?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呢?
3、思中國臺灣,盼回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盼團圓,國也盼團圓。中國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在這個團圓的日子里,有許多臺灣同胞在深切的思念著大陸的親人。讓我們一起衷心祝愿:家家都幸福,祖國大團圓。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提出: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兒童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關心,學會愛。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學會珍惜全家團圓的幸福生活。同時也要學會關心他人。激發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祖國的情感。】
品德與生活《中秋月》教學設計 篇2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的習俗也很多,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欲望。時值中秋節的來臨之際,為了提高孩子們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由此,我開展了此主題。
教案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教案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節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故事分享:
相傳,遠古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說后,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說嫦娥已經奔月之后,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品德與生活《中秋月》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并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了解中秋節的風俗習慣,知道要在中秋節的時候和家人一起賞月、分享月餅,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3、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亮的變化",知道每個月的不同日子月亮是會一點點變化的。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1.《中秋月明》PPT課件。
2、幼兒已有關于過中秋節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請幼兒講一講我們都慶祝過什么節日,以及將要來臨的'是什么節日。
2.觀看ppt課件《中秋月明--中秋節的來歷》。
請幼兒講一講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們為什么要慶祝中秋節?
提出問題,加深幼兒對故事"嫦娥奔月"的理解。
故事中都有誰?發生了什么事?是誰偷吃了不死藥?人們為什么在中秋節這一天慶祝和懷念?
3、觀看PPT課件《中秋月明--中秋節的習俗》。
了解中秋節的風俗習慣,知道要在中秋節的時候和家人一起賞月、分享月餅,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4、觀看PPT課件《中秋月明--月亮的變化》。
知道月亮每天都是在變化的,只有在農歷每個月的十五日時才會變成圓圓的。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之后和家人一起賞月、分享月餅,要記得先把月餅分給長輩,并說一聲"中秋快樂"哦!
教學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慶祝習俗,以及感受傳統節日的源遠流長。
品德與生活《中秋月》教學設計 篇4
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大班上學期的社會活動《中秋月兒圓》,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活動目標,說學情,說活動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教材
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個節日里,我們和家人圍坐在一起賞月、吃月餅。正如《綱要》中所說,“活動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二、說活動目標:
本次主題《中秋月兒圓》的發展目標為:
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的表現自己;
在主題目標的向導作用下,特制定本次活動目標如下: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過節的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團圓的意義,感受體驗傳統的節日文化。
2、能在活動中大膽自信地表現,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體驗集體慶祝節日的祥和和快樂。
大班幼兒已有中秋節活動的體驗,對中秋節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此次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地不同的過節習俗,并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歌曲、賀卡、電子賀卡、精美月餅等,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三、說學情
大班幼兒具有愿意學、愿意說、愿意做,懂得交往等多重的特點,進行一次“快樂的中秋節”集體活動,可以使幼兒的情操進一步得以升華,使教育的宗旨落到實處。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之中,特做如下活動準備:
(1)活動的前期準備:
物質準備:教師收集有關各地過中秋習俗的圖片,各種月餅及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或詩詞,了解一些過節的風俗。
(2)活動中的準備: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五、說教學法
活動中主要采用的教法有交流互動法、講述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我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有趣的氣氛和愉快的體驗中參與活動,采用的學法有講述法、交流討論法。此外,活動中還采用了體驗法,讓幼兒在集體過節的氣氛中去體驗節日氣氛。
六、說活動過程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讓現實生活成為兒童知識的來源”,據此結合教材設計以下四個環節:
環節一: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這是一首具有鮮明特色的民謠歌曲,歌曲簡樸明快,天真活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導入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環節二:欣賞教學掛圖《中秋夜景圖》和各地過中秋習俗圖片,并讓幼兒講述自己家是如何過中秋的,小結中秋節的民風民俗。環節三:教師與幼兒交流分享中秋節的來歷、有關神話故事、詩詞等。加深幼兒對中秋節來歷和意義的理解。
環節四:吃月餅
月餅作為中秋節的特色食品,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通過分享月餅讓幼兒感受濃厚的節日氣氛,共同分享集體過節的快樂。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回家同家人一起在制作中秋賀卡,相互贈送,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以上就是我此次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