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生活《生活中的你我他》教案
《生活中的你我他》教學案例一,主題闡述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促進兒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而兒童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源于他們對現實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而且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學生的需要,才能成為有效的教學.課程標準倡導的是通過學習者自身的生活經驗來學習,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學習道德.所以教師應該努力調動兒童已有的經驗,通過自身的觀察,再現等方式擴大他們的經驗,深化他們對自身經驗的體驗.在學習活動中應突出"體驗感悟",著重于道德情感體驗的培養.《小學德育綱要》指出"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因為這是做人的道理認識的催化劑,是從知到行的橋梁,促使學生將做人道理轉化做人準則的信條,進而轉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在此,應以教師的真情實感調動學生的情感,注意通過學習活動挖掘兒童對生活的感受,豐富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對人,對事的正確態度,在教學中應該選擇行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為線索,講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誘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種方法,借助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移情想象等體驗方式,達到強化感情之目的.
二,課例描述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生活中還有一個特殊群體——殘疾人,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2,增進對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樹立尊重并愿意盡力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殘疾人生活中的困難,增進對于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
教學難點
樹立尊重并愿意盡力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源于生活 有意思
1,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請來了一批優秀的小演員為大家表演舞蹈,大家掌聲歡迎他們.
2,觀看配音舞蹈表演.
師: 同學們覺得這個節目精彩嗎
(學生齊聲說真精彩)
師:不過,老師介紹一下,剛才給我們表演得五位小伙伴和大家有所不同,他們都來自本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他們聽不見聲音,說不出話來.
(全班學生情不自禁地發出"哇"的聲音,有的瞪大眼睛,有很多學生舉起小手要提問)
師:我知道大家有很多問題想問,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他們學校的張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張老師今天會架起我們和這些新伙伴之間溝通的橋梁.
(學生掌聲歡迎特殊學校老師)
設計思路: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師依托教材,創造生活化的感知情境--利用相關資源,把聾啞兒童請進課堂,引起學生對殘疾人的關注和興趣,為下面與殘疾兒童交流作好鋪墊.
二,高于生活 有辦法
活動一:面對面交流
師:老師知道你們現在腦海里一定有很多問題.現在就請這些新伙伴到你們每一組中間來,你們每組選出五個最想問的問題,用你們最好的方法與他們一起交流.
(特殊學校的學生到各組中來,學生和他們交流,有的拿出筆和紙,有的請特殊學校老師去翻譯.)
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和他們交流的,你們了解到哪些情況
(學生發言:用紙和筆和他們交流的,了解到和別人說話困難特別大;了解到他們很羨慕我們會說話,能聽到聲音;請他們的老師打手勢,做翻譯進行交流,了解到他們第一次進入特殊學校的感受,很不習慣,但又沒法表達,真痛苦!我們組是用紙和筆和他們進行交流的,我們了解到他們最大的愿望是--會喊"爸爸,媽媽",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居然成了他們最大的愿望……學生在回答時,眼里含有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