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通用14篇)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1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拓展與深化,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得到分數。難點是分數的意義的理解,根據本班實際,我設計了情境導入,動手實踐,收獲交流等教學環節,就本節課教學的得與失,有以下體會。
一、情境教學,喚起激情。
上課一開始,我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入,匯報學生上網收集“分數的產生” 的有關資料,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順利進入新課的學習。在學生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的時,我又讓學生根據本班的學生人數為素材,說分數,又激起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熱情,當老師問到前一排的5名學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時,一名學生說是5/55,而有一名學生十分肯定的說:“是1/11。”這個答案讓師生十分驚訝。這說明有些孩子的思維已能將具體形象的事物從抽象到“升華”。對于這樣的答案老師給予肯定,很多學生也表示認同,道理雖說不清,但直覺告訴我們答案準確無誤,為以后學習約分埋下渴望的種子。
二、動手實踐,感悟分數。
在學生已初步感知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親自創造分數,對學生提出要求,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折一折、畫一畫,得到不同的分數。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用手中的材料表示出不同的分數,他們再次感受到單位“1”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著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直觀的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比如:學生把24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6個小正方體,占這堆小正方體的1/4;還可以把24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4個小正方體,占這堆小正方體的/6;還可以把24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
三、不應忽視“話外之音”。
教學中學生出現問題,教師“導”的過急,應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
例如:學生在匯報分數“1/4、1/3”時,師問:占誰的1/4、1/3?學生看幻燈回答:“占盤子的1/4”,“占青蛙的1/3”。教師急于讓學生知道把誰平均分,告訴學生:“是占這堆正方體的1/4”,“占這堆青蛙的1/3。”再如,學生演示把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2份得到分數后,又想平均分成三份,發現其中的1份不夠,師馬上提示學生在這份中再添上1個小正方體,就達到把9個小正方體平均分的目的,從而得到分數。這些環節,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多聽聽學生的“話外之音”和“言外之意”,摒棄自己著力完善的語言細節,相信孩子們的潛能不可限量。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2
一、說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從而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能力目標:使學生經理有具體到抽象的認識,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感受分數形成,體會數的發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理解單位“1”。
教具準備:作業紙
三、教法、學法
1、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2、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通過然后觀察、討論,比較,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討論、觀察、比較后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并通過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喚醒已知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一個餅分給4個學生,怎么分大家才公平?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明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1、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為了突破這難點便于理解和認識,我先引導學生聯系每個分數觀察各是“把什么平均分”,關注平均分的對象,感受平均分的對象包括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其中特別注意對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的理解:接著以及這些平均分的對象,說明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通常看做單位1,依據各類具體事務抽象出單位1,使學生體驗與認識:忍受追問上面表示的分數中,是把什么看做單位1,用具體對象支撐對抽象的單位1的理解。有具體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賦予具體對象,幫助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用單位1平均分來分別解釋、說明每個分數的含義,從抽象的層面分析、體驗每個分數的含義,接著讓學生綜合這些分數“都是怎么得到的?”思考不同分數表示的含義的共同點,抽象分數本質的特征,然后依據交流出的本質特征,引導學生“說出怎樣的數是分數”,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本環節主要引導學生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3、認識分數單位
4、動手操作,領悟分數的意義
讓學生在作業紙上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單位1相同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深化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巧設練習,深化新知
練習的設計有淺入深,分為基礎性練習和實踐性練習,不僅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把學生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最后設計游戲,不但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3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分數的意義》,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下面我將從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學目標
1、了解分數的主產生,理解單位“1”,理解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
2、理解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應用意識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分數意義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的神奇魅力。
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依據:
一是基于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課程標準關于“數與代數”內容安排上,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會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是基于對教材的認識。《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在三年級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的知識,學習好了本節課知識為以后學習分數的運算、性質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與代數知識。教材編排上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方法,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幫助他們感受單位“1”,理解分數單位,所以學好本節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基于對學情的分析。五年級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學習,認識了一些簡單的分數,在教學時與相關的知識相結合。而本節課是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是一節概念性質的課程,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因此,在引入分數的意義概念教學時,創設生活情境,化抽象為具體、直觀,調動生活已有的經驗來理解分數的意義。
也據此,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分數的意義”,由于學生第一次學習分數的本質意義進行學習,因此,我將教學難點定為:“理解單位1,認識分數單位。”
二、說教法
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本節課我的教法以啟發探究和引導發現法為主,教會學生用語言表達分數的意義,并在生活中得以運用。
三、說學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能力。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由足夠多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計算、推理”的過程。因此,本節課,我的學法指導讓學生采用自主實踐、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進行實踐突破難點。這樣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新知。
1、通過橡皮泥的合成與平均分,讓學生用不同的數來表示。
2、交流分數的產生及生活中的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物,為學生創設智力陷井,激發求知欲望。同時,對分數的各個部分的名稱進行了一次再現的過程。再次為下面學習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做好鋪墊。學生從歷史、現實的生活中,初步了解分數的產生、應用的廣泛性,呈現了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數的意義。
1、分組合作,操作研究;
2、反饋交流,匯報自己的
(設計意圖):在三年級認識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表示,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為概括分數的意義做好準備,同時為理解單位“1”做好鋪墊。
3、歸納定義,認識單位“1”;
4、認識分數單位,深化單位“1”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的異同之處,使學生透過表象發現本質,再經歷觀察、比較、分析總結得出分數的意義,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單位。
(三)拓展延伸,強化認知
1、創造分數:9個橡皮泥,第一個同學取它的,第二個同學取剩下的,發現什么?
2、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圖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這個圖形的,聰明的孩子們你們還能知道這個圖形是什么樣的嗎?畫畫看。(一帆風順)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畫隱藏的圖形,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四)數形結合感情數學之美
老師這里有個圖形,你們能用分數表示出陰影部分的大小嗎?(八卦圖、橢圓)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審美觀念。
(五)總結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回顧新知,談收獲,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相互提醒,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通過直觀的圖形展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感悟數學的價值,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五、作業設計:
完成課本的“做一做”。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4
一、說教材
教材地位: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于分數的意義,學生在四年級時,已借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是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根據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理解
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教學準備:
每小組一張圓形紙片,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6個正方體,8個蘋果圖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后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并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匯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么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結合學生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5
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P60~62
教學目標:
1、明確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及單位“1”等概念。
2、知道分數是怎么產生的,分數是什么,分數有什么作用,體會認識事物的一般思維方式。
3、在學習中能運用觀察、分析、比較、辨析等方法,會合乎邏輯,較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和觀點。
教學重點: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及單位“1”等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了解起點: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在自學中,你又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
2、明確學習目標。
3、揭題:今天讓我們繼續來研究分數的產生與意義。
(板書課題:分數的產生與意義)
二、展開
(一)分數的產生
1、出示主題圖1,介紹:古時候,人們在結繩計數時,遇到了困難,請看:你覺得剩下的長度用什么數表示比較合適呢?
為什么?
2、出示主題圖2,說一說:每人分到個月餅,
包餅干。
3、: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4、介紹分數的演變過程:據記載分數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現了分數記號;在0多年前,我國用算籌表示分數;后好,印度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分數,在公元12世紀,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數的意義,建立單位“1”的概念
1、在每一幅圖上表示出1/4(了解了分數的產生過程,你會用分數來表示嗎?)
*學生涂一涂并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反饋:說說你的想法
*質疑:觀察:剛才在用1/4表示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組交流:說說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出一個物體、多個物體)
學生匯報、教師追問: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
份,可相對應的是1、2、3呢?(總數的不同)
2、感知概念:單位“1”、分數的意義
移動說明:一個圓,一條線段,我們把它叫做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還有哪些是一個物體?
移動它們為一個整體。
(板書:一個整體)
(注意引導辨析:一個計量單位例:1米長的線段的1米,就是計量單位,哪些是一個整體?)
3、揭示概念: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多個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單位“1”。
4、強化延伸。
這幾幅圖中,單位“1”可以指什么?
(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單位“1”指什么?
單位“1”指什么?
5、分數概念:
(1)除了我們剛才表示過的以外,
你知道用還可以表示什么?
(2):能用1/4表示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把單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都可以用1/4來表示。
你們都已經能正確地表示1/4了,那么別的分數你們能表示嗎?
(3)其它分數課件演示
①誰能用分數表示出陰影部分的大小?
你是怎樣想的?
這一部分呢?
這一部分呢?為什么都用表示?
(4)歸納意義:
通過上面的學習,像這些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這樣的1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板書概念)
6、鞏固練習:
(1)用分數表示空白部分,并說一說。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里面有個
觀察:有什么發現?知道叫什么?追問:為什么是分數單位?
:整數我們學過計數單位,6里面有幾個一,60里面有幾個十。個、十、百……是計數單位,分數也應有分數單位。
7、分數單位:看看書上是怎樣定義分數單位的。(讀一讀)
三、練習
1、5/6分數單位是,5/7……5/100,51/100,
2、在四幅中選一幅表示出5/6。
(1)學生活動。
(2)反饋。(逐一反饋,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①第4幅,還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分數大小(一樣),
什么不一樣?(意義、分數單位)
②第一幅,去掉,還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
想用表示,怎樣表示讓人一眼就可看出?
(每個○平均分成2份)還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
:可以用很多個分數表示,它們只是大小相等,意義、分數單位不一樣。
四、拓展:
出示兩朵笑臉,是××同學這學期所得笑臉總數的1/5,這學期他得了朵笑臉,是××同學這學期所得笑臉總數的
1/8,這學期她得了朵笑臉。
設疑:同樣是2朵笑臉,為什么一會兒是1/5,一會兒是1/8,你是怎么想的?
五、
收獲?這節課你的表現用一個分數表示?如果表現非常棒可得10分,那你能說說你根據自己的你能的幾分?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6
一、說教材
1、教學資料: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本事。
(3)經過創設互相協作,進取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所以,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經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夠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本事。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供給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一樣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能夠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能夠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到達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能夠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一樣,取的份數不一樣,產生的分數也不一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了解分數的產生
經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經過調查、把自我明白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經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能夠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能夠表示什么呢?為了便于同學們研究問題,教師為學生供給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團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后,教師出示課件,經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能夠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能夠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經過比較相同與不一樣,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一樣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一樣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一樣,取的份數不一樣,分數也就不一樣,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么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到達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頭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頭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教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教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貼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齊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7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章第一小節的資料。這部分資料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之后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結合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確定如下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在簡便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進取合作、經歷認識分數意義的過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本事以及抽象概括本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我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是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教學難點:理解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二、說學情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我需要對學生情景有清晰明了的把握,接下來我說下學情,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強,已具備必須的獨立思考本事,樂于動手操作、合作探索,本節課的教學資料較為抽象,對學生有必須的難度,尤其是對單位“1”的理解。所以教學中我會緊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規律,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幫忙學生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定義。
教法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所以,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經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夠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本事。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在教學中異常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我會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經過討論交流,小組合作,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地建構數學知識,體驗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上課伊始,我會在大屏幕出示建筑工地工人測量石塊長度的情境圖,提問學生:用米尺測量時出現了不足1米的情景該如何計量呢?學生回憶分數的知識,想到用分數表示;之后我會再次出示生活情境圖,提問學生:兩個蘋果分給兩個同學,每個人分到幾個?如果是1個,每人又能分到幾個呢?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出12,在日常測量、分物或者計算時,經常出現不是整數的情景,所以用分數來表示,從而引出課題:分數的意義。經過生活情境的展示,讓學生親身體驗分數產生的過程,感受和體驗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是隨著實際生產和生活需要而產生的。
2、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活動一:認識四分之一
利用對分數的認識,請學生自我用教具表示出14,然后向全班匯報,第一個小組把一塊蛋糕分成4份,取了一份表示出14,第二個小組用一張紙片對折的形式也得到了14,第三小組用紙條對折分的方式表示出了14,教師會再次提問學生除了一個物體之外能否利用一些物體來表示呢?大屏幕中出示一把香蕉和一盤面包的情境圖,組織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后向全班匯報,學生同樣得出14,由此教師比較兩種不一樣探究引導得出結論: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是一些物體都能夠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能夠用分數來表示。這個整體數學里用自然數1來表示,是一個量化的表示方法,板書中強調1加引號。
活動二:掌握分數單位
請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本中做一做,教師再帶領學生做逐一探究,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堆糖的幾分之幾,學生直接回答出12;如果平均分成3份,2份用分數表示為三分之二,平均分成4份,3份就是這堆糖的四分之三,最終一個問題全班同學直接回答平均分成6份,5份是這堆糖的六分之五。學生結合分數的認識以及單位“1”的理解,教師直接給出分數單位定義,提問學生“你能說出上頭幾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嗎?請學生代表回答。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經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3、實踐練習,鞏固新知
這一環節是趁著學生學習的熱情,拿出課本上的例子,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練習的過程中,為他們創設一個相互競爭的環境,比一比誰做的好做的快。隨后,我會和學生進行總結反思,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經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本事。
4、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提問學生,經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知識?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本課的主要資料:單位“1”的概念,分數的意義。經過讓學生回顧新知,談收獲,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相互提醒,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5、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課后作業我將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基礎題,第一題是讓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第二題是讓學生根據分數,給圖形涂色;這兩道題是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于分數意義的理解;其次是綜合題,這個題目是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在生活中應用單位“1”的知識;最終是提高題,到達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8
各位評委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數的意義》。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又學習了把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單位。為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例1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涂色部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感受被平均分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數的意義并認識分數的單位。“試一試”和“練一練”要求學生說明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該分數含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不斷鞏固對分數單位的認識。練習六的1—5題主要是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
根據上述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讓學生在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難點:認識分數單位以及對單位1的理解
接著我將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以及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在小組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為了掌握這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寫一寫,動腦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我將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部分我將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復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匯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后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里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著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么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于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于最后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后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并板書——分數的意義。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著讓學生試著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系。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分數單位,接著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里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么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并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系,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后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四、課堂總結,全面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9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五年級下冊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張白紙。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盡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后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后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于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學生自己尋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建立分數的概念。這節課我主要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二)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用4個簡單的拍手問題,作為新課教學的切入點,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同時回憶分數的讀寫法、以及分數的產生、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分數這么重要只學會分數的讀寫是不行的,引入新課分數的意義。
(二)設問導學,探究提示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1/4作例子,讓生小組合作,從身邊尋找素材,如書,本,筆等等動手操作。來表示1/4。參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舉單位“1”。
設計意圖:單位“1” 是教學中的難點。通過學生分一分,借助動作思維使學生先獲得鮮明感知,即直觀地感知到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一些物體。然后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使學生理解起來容易,突破了教學難點。動手分一分,還可以使學生再一次直觀地感知到分數要“平均分”。“平均分”和單位“1”是分數意義中的共同本質屬性。這樣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1)寫一寫用哪個分數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么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設計意圖:這樣通過觀察、寫一寫、說一說使學生再一次獲得感性認識,然后在頭腦中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這樣讓學生經歷了這些分數的形成過程同時,也理解了這些簡單分數的含義。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并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設計意圖:創造分數能直觀地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么多的分數,那什么叫分數?
(2)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這部分讓學生在建立“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能抽取出它們的共同本質屬性,然后把這些共同本質屬性進行推廣。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最后接著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設計意圖:分數單位理解起來不難,所以放手給學生自學。這樣既可以為學生指導讀書的機會,培養自學能力的同時,也能為學生培養質疑問難的習慣。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書p63T1—2。
2、書p64T8
3、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分數。
設計意圖:在練習中進一步體會:一個整體不管具體有多少,只要平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時也使學生感知到,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采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
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10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并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于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后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于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了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么呢?為了便于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后,教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并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么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1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第十冊第73—74頁分數的意義。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說明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一些直觀演示,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4.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創設情境、小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圖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著重研究的是分數的意義,主要設計思路是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去實踐,從而自己得出分數的意義。在備這節課時我就挖空心思地為學生考慮,應該準備哪些材料讓學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讓學生容易操作又能進行有效學習?最后決定用一張圓形紙片、一張長方形紙片、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紙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組織學生分小組學習,提高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盡量做到讓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體驗了愉快的學習過程之后才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使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從而使他們獲得發展。
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利用我為他們準備的材料展開別開生面的研究,在小組合作操作過程中,學生獲得許多不同的分數,然后從這些不同的分數產生中逐漸得出分數的意義。特別是學生在利用三角形紙片和火柴棒進行操作的時候,可以從中很好地體驗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突破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12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數的意義》。
首先我將對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又學習了把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的單位。為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例1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涂色部分,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感受被平均分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從而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數的意義并認識分數的單位。“試一試”和“練一練”要求學生說明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該分數含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同時,不斷鞏固對分數單位的認識。練習六的1—5題主要是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
根據上述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讓學生在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難點:認識分數單位以及對單位1的理解
接著我將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我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以及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意義,在小組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
為了掌握這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寫一寫,動腦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后我將說說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這部分我將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復習回顧,激活記憶
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把一個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過媒體呈現例1的幾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導學生小組間相互說一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且學生匯報所填寫的分數,預設學生在填寫最后一幅圖的分數時,出現“2/3、2/6、1/3”,這時肯定1/3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這一環節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單位“1”
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這幾個分數,小組間交流這些分數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預設學生能認識到這里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這時向學生明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表示,把它叫做“單位1”,接著要求學生根據對單位1的理解,同桌間相互說說這幾個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數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先讓學生說一說把什么看作單位1,再交流這幾個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對于第一個物體預設學生能說出把這個餅看作單位1,3/4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中間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學生能仿照第一個物體較容易的說出,對于最后一個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向學生明確是把這若干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然后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根據上述對4個分數的討論,引導學生小組交流,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再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適時總結分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揭示本節課的課題并板書——分數的意義。全班齊讀分數的意義。接著讓學生試著說一說練習六的第3題各分數表示的意義,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間說一說,第(3)小題,通過畫直觀的鐘面圖,讓學生認識到一節課的時間與1小時的關系。在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上,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分數單位,接著讓學生結合例1完成試一試中的問題,小組里相互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再說一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期間要幫助那些對分數單位不是很理解的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對單位1的理解以及認識分數的單位,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內化知識,解決問題
為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練習:
練一練是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且說出每個分數單位是什么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使學生在例1基礎上鞏固了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練習六的第1題要求學生先讀一讀各個分數,再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體會并知道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第2題讓學生根據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數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個數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特別是對單位1的理解。
練習六的4—5題作為課堂作業。第4題要告訴學生0到1這一段表示單位1,通過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把握分數與整數的關系,第5題讓學生在比較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分數。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僅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了分數的意義且進一步認識了分數的單位,也為后面學習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了準備。
四、課堂總結,全面升華
課結束前,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通過總結,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節課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13
一、教材分析
這部分資料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十冊第五單元的資料。這部分教材教學分數的意義,分子、分母的意義,分數的讀法,分數的組成及分數單位,這部分知識,是學好分數重要基礎,是本單元的重要資料之一。學生掌握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有關概念,如分數的單位、分數的組成等,對進一步學習分數、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和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白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及其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2、經過分數意義的學習,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本事。
3、學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單位“1”和概括分數的意義。
四、設計理念
1、讓學生經過充分的自主活動,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從很多的具體實例中整體感知分數的意義,構成分數概念。
2、重視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在解決新、舊知識的認知沖突中,完成對單位“1”的認識和擴展,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3、注重對學生在應用中鞏固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五、教學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為了進一步地幫忙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教師組織學生動手分一分學具,小組合作交流,并進行觀察、猜測、推理等數學活動得出分數的意義及認識單位“1”。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看看今日我們教室里有什么變化?教師還給你們帶來一位老朋友,你們想不想見見他
板書:14
師: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這是一個什么數?對于分數,你有那些認識?
2、感悟分數的產生.
二、操作探究
1、學習分數的意義
(1)、經過操作體會14的意義。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我獨立操作,盡量想出不一樣的方法,再用陰影部分表示出14。學生操作,小組交流。
展示匯報: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學生展示、匯報。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就是14。
(2)、出示練習紙:看圖填上適當的分數。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并說明分數的意義。
(3)、認識一個整體.
出示一個橙子,師:我如果要把一個橙子平均分給5個同學吃,每人吃這個橙子的多少?
出示5個橙子,問:此刻我這兒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個盤子里,能夠怎樣說?如果放在一個袋子里,又能夠怎樣說?放在一個盒子里呢?
小結:我們能夠把這5個橙子看作一個整體。
師:此刻我要把這盒橙子平均分給5個同學吃,每人吃幾個?吃了這盒橙子的幾分之幾?再出示一盒水彩筆,提問:此刻我手里拿了什么?我們能夠把它看作什么?此刻我把這盒水彩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盒水彩筆的幾分之幾?
舉例:我們還能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
(4)、操作認識把一個整體平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種,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虛線在圖中表示出來,然后完成下頭的填空題。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匯報交流。
(5)、認識單位“1”.
自學課本74頁第一小節。
指名匯報自學情景。
出示單位“1”的概念,齊讀。
(6)、小結分數的意義
小組討論、交流:什么樣的數叫分數呢?
小結分數的概念,學生齊讀。
2、練習應用.
(1)、說出下列分數的意義,并找出單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學生的47;
已經修了全長的38;
西紅柿是黃瓜的12。
(2)、完成課本“練一練”。
三、課堂小結.
今日這節課我們一齊研究了什么資料?你有什么收獲?
《分數的意義》教學的得與失 篇14
教學內容
:分數意義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用分數( ) 表示
2、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數( ) 表示。
3、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用分數( ) 表示。
4、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p.67第1題)
5、用下面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對不對?為什么?
二、教學新課
1、一個食物、一個圖形、一條線段都可以看作單位“1”。
2、舉幾個“1”。
3、其實一把鉛筆、一群小羊、一盤蘋果、一項工程等組成的整體,都可以看作單位“1”。
4、再舉幾個單位“1”。
5、把4支鉛筆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1支)是這個整體的1/4,3份是整個整體的1/3。那么兩份呢,4份呢。
6、把6只小羊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2)只是這個整體的1/3。2份是這個整體的2/3。
7、把12只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3只)是這個整體的1/4,2份是這個整個的1/4。
8、一個食物,一個圖形,組成一個整體一把鉛筆,一群小羊都可以看作單位“1”。
9、判斷題:單位“1”只能是一個物體、嗎?
10、教學分數的概念: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理解若干份的意思:1份、2份、3份、4份………..
11、1/2、1/3、1/4、2/5、3/6、5/8
以上這些分數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 ) 份,表示這樣的( ) 份。
11、教學分母、分子
在分數里,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數叫做分母。
表示這樣多少份的數,叫做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數單位。
三、教學例1用直線上的點表示1/5和3/5。
想:直線上從0到1表示單位“1”,把他平均分成5分,這樣的一份用1/5表示,這樣的3份,可以用3/5表示。
試一試:指出下面直線上A、B、C各點分別表示幾分之幾?
四、鞏固練習:
1、把15個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用分數( ) 來表示。
2、把12面小紅旗平均分成6分,其中的5分用分數( ) 來表示。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 :如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 ) 。
4、說出下面每一個數的分數單,位,并指出每個分數含有多少個分數單位。
1/75/83/104/159/20xx/100
5、4/5是( ) 個1/5。
五、反饋總結。
六、布置作業。
反思:對于單位“1”的教學不夠到位,應通過多種例子舉例說明。讓學生知道單位“1”不僅指一個物體,也可以指一個整體。這是教學的難點。應予以突破。對于分母、分子、分數單位概念的教學不夠細膩。應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