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教學案例與反思(精選2篇)
《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1
片段:
師說: 以前都是老師出題,你們做,今天換一下,你們出題,考考老師,任意說一個數,我準能判斷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學生頓時活躍起來,紛紛報數。
生1: 34。(師: 不能被3整除。)
生2: 912。(師: 能。)
生3:我家的電話號碼是6815163,就這個數吧。
師板書: 6815163。想了片刻得意地說: 能!
本以為如此迅速的回答,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達到預定目的(讓學生感到奇怪,繼而引導學生探索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
“這個我也會”,突然,一個學生私底下在說。雖然聲音不大,但還是能被大家聽見。教師一愣,但馬上反應過來:“這位同學,你能說說是怎樣想的嗎?”
“只要把它們(指這個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加起來,看看和能不能被3整除就行了。”學生自豪地說。
老師當即表揚了他,但又反問: 是不是所有的數都可以按這種辦法判斷呢?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驗證這個猜想……
反思:
“這個我也會”,說明了學生敢于挑戰教師。那教師該怎么辦呢?是置之不理,裝作沒有聽到,繼續教學,還是一句表揚“哦,你連這個都知道了”,然后言歸正傳,回到預設的軌道上來呢?都不是!這位老師沒有這樣做,他意識到這是啟迪學生思維的最好良機,先表揚了學生的“先見之明”,然后調整了原先準備好的教案,讓學生來唱主角,這樣做一方面尊重了學生,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另一方面也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學更具有生命的活力。試想: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忽視對學生認知基礎的了解,僅僅從知識的邏輯關系去尋找學生認知的起點(想當然,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沒有學過,學生不可能知道這個知識),那么難免會面臨課堂上突如其來的問題或尷尬的場面而不知所措,也極易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及師生關系的失和(在結論已知的情況下,探索是無意義的)。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不是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無視學生的經驗基礎,而是通過適當的引導與點撥(是不是所有數都有這個規律呢);不是通過簡單淺顯的提問,將學生的思維引入預先設置的圈內,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一步一步展開,變發現規律為驗證猜想。
事實上,我們面對的學生,他們不是一張白紙。在社會發展日漸信息化和學習化的今天,學生可接觸的知識范圍不斷擴大,他們在以往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獲取信息、獲取知識的途徑除了教師傳授,還有其他的途徑,諸如:課外書,上網,與同學的交談和家長的輔導。正是由于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各不相同,才導致了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對此教師是忽視、限制,還是尊重、利用這些差異呢?新課程給我們指出了明確的方向: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它作為一種資源來利用。
《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教學案例與反思 篇2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教學“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后進行的。由于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5整除,只要看這個數的個位即可;而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則要看這個數各個數位的數字之和能否被3整除,與前面的有所不同,要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它,還是有難度的。可以說是一個難點。本節課教學時,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激趣、育智
上課開始,將學號引入課堂,不僅營造了一個輕松、快樂、融洽的課堂氛圍,也增強了學生注意聽講、認真學習的動力。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習即為知識的同化和異化。通過引入學號、任意擺數,結合了學習和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夠按照他們喜歡的方式學習知識。本節課通過操作、觀察、演示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猜測,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有條理地進行思考。
二、猜想、合作探究
小學生受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的影響,猜想和推測更具有偶然性和隨意性。學生猜想“失敗”,需要教師從感情上予以關注,更重要的是師生互動走出誤區,幫助學生利用現實情境“做”數學。本課在學生猜想未果的情況下,教師利用兩組由相同數字所組成的不同的三位數,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終于找到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性與靈活性。要探索知識的未知領域,合作學習不失為一條有效的途徑。在本課中,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是學生共同合作探究的成果。同時,練習的開放設計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分析、概括、協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