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6、7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2篇)
奇思妙想--《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
有一次,我在上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6、7的認識”中,通過“數”主體圖內的事物、點子圖逐步抽像出“6”和“7”,然后要求學生用小棒來擺一擺,深化對6、7的認識。開始,我認為他們只會從學具盒中拿出6、7根小棒,放在桌上。
課中,當學生拿出小棒表示“6”和“7”時,他們大腦中鮮活的奇思妙想讓我一次次驚嘆!
你們看:
1.用6根小棒擺出的圖形。
休 田 舊 心 目
2.用7根小棒擺出的圖形。
這就是6歲兒童的杰作!
低年級學生身上仍留有幼兒期的心理發展特點──對探索外界事物充滿了強烈好奇心。在這種好奇心的驅動下,常常會有與眾不同的新發現,并以一種興奮的情緒和執著的追求,投入到探索數學奧秘的學習活動之中。這種在活動之中涌動著的積極情緒和追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就是創新。為此,我們在課堂上要加倍呵護小學生的這種情感和態度,而不要認為這與數學無關,就不發展。應該讓小學生長久保持這種積極探索的心向,促使其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因此,培養創造能力必須從小抓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其創造力。
在低年級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首先,要鼓勵學生說與眾不同的話,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誘發學生的奇思妙想,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其次,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做,促使學生在這一思維過程中打開思維的閘門,發揮其創新的潛能。第三,課上要多些允許,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營造創新的氛圍。第四,要延遲評價,多給學生留些思考的時間和探索的空間,已獲得更多的創造靈感。最后,要善于布置趣味作業,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維。
總之,對于低年級學生的認識和活動,只要相對于個人的過去是新穎獨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創新。教師要給予肯定,給予鼓勵。這是培養低年級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更為以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M·S·斯特娜夫人曾在《自然教育》一書中指出:“孩子豐富的想像力比擁有億萬家私都寶貴!”我深有同感!倘若我們不束縛兒童的思維,并對他們的創新意識給予正確的培養,不知明天以后的“明天”,他們會創造出什么?
奇思妙想--《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2
我在教學“6、7的認識”時,創設了很多情境,引導同學們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起6、7的數概念。同時,在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首先,我創設學習情境:拿出一面小鼓,請同學們聽鼓聲感知數數,用鼓掌來表示正確的個數。老師先敲5下,學生拍掌次數與它同樣多;再敲5下,讓學生拍掌次數比它多1下、2下。問:最后兩次 拍了幾下?這樣,全體學生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感受到了6、7這兩個數概念。
接下來,讓同桌合作,分別拿出6、7根小棒,在課桌上任意擺圖形,擺完后,用數字卡片標出用了幾根小棒。學生們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跟同桌一起擺出了各種漂亮的圖案,有:花,向日葵,六邊形,七邊形,路等等。這項活動不僅讓學生從圖抽象到了數,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思維,體會到了用數學的樂趣。
在區分基數和序數時,我首先請一組同學在講臺上站一排,從左右兩邊分別報數,請左起7位同學向前一步,第七位同學出列;再請從右起6名同學右手,第6名同學蹲下。再請每組的同學分別排一行,每位同學輪流象老師這樣指揮。這樣,在活動中,區分了幾和第幾的意義,突破了學習的難點。同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發散性。
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在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中,感受到了認識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