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第七課教案(精選5篇)
數學第七課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26-27頁第4—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練習,進一步熟練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
2.邊練習邊觀察,從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創新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一位數整除三位數的基本練習課,鞏固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 計算找聯系
1. 獨立計算課本第27第5題。
教師巡視看學生計算的方法。(有的同學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請做得快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好嗎?我們就用乘除之間的關系來計算。
2.估一估,算一算課本第27頁的第6題。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數
出示 2×4=104,你能在里填正確的數嗎?
請每組派代表說說你們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
三、 熟練筆算方法
1. 判斷課本第26頁第3題商的余數。
要指導自己判斷是否正確,可用什么方法驗證?
下面我們來計算一下,看看它們商為數與你判斷的是否一致。
再仔細觀察以下,商的為數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除數一位數
被除數首位夠除:
商的位數=被除數的位數
被除數首位不夠除:
商的位數=被除數的為數—
2. 27頁第7題
數學第七課教案 篇2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第一單元測量:第七課時生活中的數學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第一單元測量:第七課時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內容:
教材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學知識。
4、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聯系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復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長度。
2、復習質量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克、1千克、1噸有多重?
二、聯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數學
(一)自學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現了什么?
生:我們組發現一輛汽車限載重量8噸,……。
(二)學生匯報社會調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現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量知識。
生1:我爸開摩托車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時40千米,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2千米。
……
三、全課總結
數學第七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猜測-驗證的過程中,自主發現按比例放大后面積的變化規律
2、應用面積的變化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比例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探究平面圖形按比例放大或者縮小后面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過程:
一、 課堂提問
1.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4.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二、 情景導入,合作探究
1. 出示教科書第48頁上面的兩個長方形
說明:大長方形是小長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
(1) 請同學們分別量出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寫出對應的邊長之比
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的比是( ):( ),寬的比是( ):( )
(2) 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按比例放大后,它的面積發生變化嗎?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面積的變化 ,板書課題。
(3) 請同學們先估計一下,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的面積比是( ):( ),再通過計算,驗證自己估計的對不對?
(4) 全班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積的變化規律
2. 出示教科書48頁下面的一組圖形
說明:下面的圖形是上面相對應的圖形放大后得到的。
(1) 請同學們測量相關的數據進行計算,再填寫下表,再填寫教科書第49頁上面的表格
(2) 組織討論:通過上面的計算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3) 小組交流
(4) 總結:把一個平面圖形按N:1的比例放大后,放大后與放大前的面積比是2N:1
3.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果把一個平面圖形按指定的比例縮小,縮小前后圖形面積的變化規律又是什么?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三、分組練習
讓學生選擇第49頁圖中一幢建筑或一處設施,測量并計算它的實際占地面積
四、當堂檢測
1. 在比例尺是1:800的平面圖上,有一塊長方形的草地,長是3.5cm,寬是2cm,它的實際占地面積是多少?
2. 一塊長方形運動場,長150米,寬80米。在一幅比例尺是
1:250的平面圖上,這塊長方形運動場的面積是多大?
3.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xx的世界圖上,量得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厘米,它的實際面積是多大?
五、 總結回顧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和體會?
數學第七課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七頁的例五及“做一做”,練習二的第1-4題,數學教案-第七課時:積的近似值。
教學目的:使學生懂得求積的近似值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值,并能根據實際需要與題目要求正確地求積的近似值。
教具準備:小黑板準備以下的表格: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兩位小數
保留整數
1.283
5.904
2.876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84 0.322 0.812.5
7.80.01 3.20.2 0.080.08
9.30.01 8.42+5.8 4.8-0.48
選其中幾題講一講算式的意義。
2、出示小黑板。
說明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位小數的近似值。指名讓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值的。
二、新授,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第七課時:積的近似值》。
1、引入新課。
師:在實際生活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2、教授新課。
出示例5。指名讀題,說計算方法,列式。
問:這道題的數量關系是什么?(單價數量=總價)
指名學生板演:
0.9249.2=45.264(元)
問:1)人民幣的最小單位是什么?(分)
2)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表示`分`的是哪個數位?(百分位)
3)現在我們算出的積有幾位小數?(三位小數)
教師說明:“在收付現款時,通常只算到`分`。然后問: 4)要精確到分該怎么辦?(保留兩位小數)
5)那么最后的結果應該是多少?(45.26元)
教師板書:
0.9249.245.26(元)
答:應付菜款45.26元。
3、小結。
在實際生活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根據需要或題目要求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第二位小數是幾,要保留兩位小數,就看第三位小數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
例如: 3.9523.95(保留兩小數或精確到百分位)
3.9524.0(保留一位小數或精確到十分位)
3.9524(保留整數或精確到個位)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七頁“做一做”的第一題。
提示:求付款的題目沒有要求保留小數位數時,都要以元為單元保留兩位小數。
對于第2 題,由于這道題只有兩位小數,不必再求近似數。在以后做題時,一定要根據題目的要求或實際情況來判斷。
2.練習二的第1-4題。
第1、2題的第一小題。
數學教案-第七課時:積的近似值
數學第七課教案 篇5
教學內容:P79例4。
教學要求:掌握一位數乘法中連續進位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知識鋪墊:
1.復習乘法豎式計算。
2.計算517×3后訂正,并讓學生說說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新課教學。
1.P79例4的教學。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看圖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學生試算,通過集體評論訂正、進行學習。
(3)把例4與例3的豎式對照,找出異同點,使學生理解進位的道理。
2.:“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時應注意:用一位數乘第一個因數的某一位時,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積有沒有進位,如有進位,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數。”
三、練習設計:
1.P79“做一做”
訂正后,讓學生找出哪一道題最容易出錯,為什么?
2.填上適當的數:
四、課堂作業:P80第1題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