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通用12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1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識性課文,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全文按總分總的結構分別介紹了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根據教材內容和本單元訓練重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讀懂課文,從中了解大自然的神秘與美麗,受到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
2、基本技能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話。
3、認士標: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4、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我確定本文教學重點有:
1、了解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再現課文所描寫的情景。這一重點的目的是通過對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培養和激發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發展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關于大海的資料。
教具準備:卡片、多媒體課件、實物標本。
二、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這十六個字。針對以上教學思想,本文的教學我主要選用“自學研究”式的教學方法,主要依據是這樣能使學生主動參加到研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思想。再輔之議論法和情景感染法,真正把語文上成語文素質教育課。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會讀書,重視朗讀,組織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在多讀的'基礎上,通過學生想、劃、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四、說教學程序
本文教學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交流關于大海的資料,完成認士標和初讀課文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完成情感目標、基本技能目標。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分以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復習:
1、聽寫本生字、新詞。
2、回顧大屏幕出示問題:
(1)課文圍繞第幾自然段來寫的?
(2)哪些自然段寫景色奇異,哪些自然段寫物產豐富?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請同學欣賞《海底世界》錄相。看完后交流留下的印象。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2-3自然段。
指名朗讀2、3自然段,其它同學思考大屏幕上的問題: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海底景色奇異的?這個問題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理解這兩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學生比較容易找到是從黑暗中的發光魚和海底的各種聲音兩方面來介紹的。我根據學生的回答予以歸納板書,再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描述的景象予以想象,然后播放發光魚錄相,目的是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海底景色奇異。了解海底聲音時讓學生齊讀文中的原句,再聽聽海底各種聲音的錄音,最后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說一句話
2、自學4、5、6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4、5、6自然段,思考并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大屏幕上的問題。
①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三方面來介紹海底物產豐富的?
②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多少種?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動物?是怎樣描寫它們的活動方法的?(從文中劃出來,多讀讀)③介紹了哪些植物,文中是怎樣描述它們的?④介紹了哪些礦物?
這四個問題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動植物種類多、活動形式多來了解海底物產豐富。
(2)自學完后全班交流。
交流海里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三萬種時體會作者語言的準確性。用“已經知道”和“大約”來表明動物遠不止這么多種,激發學生熱愛大海,探索自然的興趣。交流到海底動物活動方法時讓學生完成大屏幕上的連線題。感情朗讀體會海底動物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學生回答完后屏幕出示每種動物的圖片,展示一部分實物標本。(畫面和實物展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理解課文的難度。)學生對海底植物描寫部分比較容易理解,屏幕出示畫面增強直觀感就可以了。在交流礦產時我會滲透環保知識,讓學生意識到應愛護海洋,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四)總結寫作方法
作者用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準確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作者先總的提出問題,激發同學們了解海底奇異景色和豐富物產的興趣,最后又用一句話概括了全文的內容,使文章的結構非常緊密。
(五)反饋練習
學生根據自學的內容及師的提示總結全文,完成板書。設計此練習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印象,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的掌握情況。
(六)作業:
寫一個片段,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某處景物進行描寫。
(七)板書
黑暗中光點閃爍
景色奇異
寧靜中竊竊私語
海底世界動物知道三萬多種
物產豐富植物多種多樣
礦物蘊藏豐富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趕海》,這篇課文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抒發了作者對大海、對生活的無限熱愛。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文章巧妙地以人們熟知的歌詞開頭,很自然的引出下文。"每當……便……"突出童年趕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第二到五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具體記述了"我"童年時代的一次趕海的經歷:"趕到海邊—抓蟹—捉蝦—快樂而歸"、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賦予浪花以人的神態心理,使浪花奔涌跳躍的形象躍然紙上。"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寫出"我"趕海的興奮與快樂。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總體寫出趕海的人們的活動,又通過細節描寫,寫了"我"和一個小伙伴的個體活動。其中抓蟹、捉蝦是記敘的重點,具體生動,富有童趣。第四自然段寫趕海的人們在夕陽中歸家,海灘也恢復了平靜。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給人留下想象與回味的余地。結尾再次引用同樣的歌詞,從內容上說,突出地抒寫了作者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從結構上說,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緊湊,渾然一體。
文章語言兒童化,清新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對童年生活的眷戀,是激發學生熱愛童年生活的好教材。課文插圖再現了課文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課文。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聽說能力。
(2)學會10個生字,綠線中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反復朗讀,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不是很多,雖然內容比較淺近,但"趕海"對大多數同學來講是非常遙遠的。因此,我把"感受作者童年趕海的樂趣"就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同時,由于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限,較難有真切的體驗,因此,我把"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的思想感情以及通過文章的語言描述,感受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屬于轉折點的學生,積累了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雖掌握的知識不多,但已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說教法
(一)以讀代講
"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加之本文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因此我決定采用以讀代講,用感情朗讀貫穿全文教學。以讀代講,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使學生能"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情境教學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才能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
四、說學法
(一)自主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有疑"、因此我決定把質疑、釋疑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啟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本篇課文教學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思"感受趕海的樂趣及文章的語言美。
(二)合作學習法
新時期需要合作性人才,我們必須從小培養學生善于與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我決定讓學生小組討論,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在知識方面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借鑒。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科夫說過:"藝術作品首先要激發兒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應當是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教學伊始,我決定利用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而產生共鳴這一點,借助背景圖畫和樂曲來營造氣氛,出示大海的背景圖,再播放《大海啊,故鄉》的樂曲,把學生帶入情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時空距離。然后引導學生說說大海是什么樣子?大海退潮后,人們常去干什么?待學生自由發言后后歸納"趕海"的意思,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質疑。
(二)以讀代講,品趣悟情
讀是"思"的憑借,是"悟"的前提,是"說"的準備,是"寫"的基礎。要內化語言,首先要加強讀的訓練。大綱提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通過閱讀,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1)自讀探究,整體感知
在讀課文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在初讀課文環節,我決定引導學生自讀探究,讓學生通過自讀、互讀、默讀等方法讀通課文,初步理清課文脈絡,知道課文講了"我"童年時趕海時的哪些趣事。
(2)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一位學生從教材中獲得的信息與體驗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特感受,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接觸文本,展示對文本不同的理解。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白課文寫了我童年趕海時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蝦這幾件趣事后,我決定放手讓學生圍繞"趣"字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最有趣?作者怎樣寫出有趣的?先自讀,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然后小組內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議議自讀的感受,互讀對方感到有趣的內容,并相互評議。(這一環節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能分享別的同學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交流中相互比較、相互評價,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收獲,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接著,再組織學生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滲透閱讀教學的方法,讀讀句子,想想畫面,細細品味,再讀出趣味。交流中,不斷啟發學生"你覺得什么地方有趣?你來讀讀。你有和他不一樣的理解嗎?你讀讀看,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和表達。同時,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嘿、哦、咦、哎喲"等語氣詞,通過比較、動作演示,體會趕海時我摸到海星時的驚喜、得意,小伙伴被螃蟹夾到手時的疼痛、好玩,讓學生在多次的嘗試朗讀過程中感受樂趣,體驗成功,獲得美的感受。
(三)升華感悟,延伸童趣
在學生朗讀體會意猶未盡的時候,我決定借助多媒體展示夕陽西下,海鷗低翔的場景,伴以《大海啊,故鄉》的樂曲,使學生對大海產生無限向往,感受"我"對大海深深的愛,了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全文教學結束,我決定這樣設計結束語:今天,我們跟著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海了,并且感受了濃濃的趕海樂趣,有機會我們也要親自去感受一下抓蟹、捉蝦的樂趣。我們的童年雖然沒有像作者小時候一樣去趕海,但我們也有自己不一樣的快樂。課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和同學說一說,再學著課文的寫法寫一寫,下節課,咱們再交流,體驗一下咱們身邊的童趣、快樂。(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憶童趣、說童趣、寫童趣,把自主的空間繼續留給學生,把學習活動中輕松愉快的交流延續下去,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的快樂,在生活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六、說板書
這一板書設計我主要板書趕海過程所做的,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直觀地理解趕海的趣事,并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3
一、說教材
《學弈》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1、知士標
(1)掌握生字,正確讀寫:弈秋教誨俱學弗若曰矣。(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能力目標通過討論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情感目標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范讀領讀、點撥教學
2、學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流程
1、警句引路、導入新課
2、范讀激趣、領讀通文
3、熟讀成誦、疏通文意
4、同桌互講、全班交流
5、合作探究、讀書明理
6、遷移訓練、練讀古文“授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新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方法的積累。在進行第一個教學環節時,我先出示以下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
請學生讀一讀,并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跟我們平時所用的書面語言比較一下,引導學生總結出這些警句的特點:有些字與現代的讀音、意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深遠。告訴學生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她逝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而現代的教育家也在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后,我先范讀課文兩遍,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誦讀興趣。然后領讀,指導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一要把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讓學生自由練讀,達到熟讀成誦。讓學生自讀自悟,并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貫通全文。弄懂每一話的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難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借助注釋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留待全班交流時提出與同學研討。在全班交流時,我采用點撥教學法,適時加以點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最后指名說全文大意,我相機指導學生疏通文意。
學史可以明智,而明智的關鍵就是能從古文中明白一個道理,達到以古鑒今的目的,因此,在教學第五個環節時,我先出示兩個問題:(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2)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然后分小組討論解決第一個問題,弄懂兩個人學習效果的不同是因為學習態度不同,得出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達到讀書明理的目的。處理第二個問題時,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努力實踐新課標“注意尊重學生特的情感體驗和有創性的理解”的要求,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認識專心致志對待學習、工作的重要性,學會用正確的思想指導自己的學習。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創新意識,我在講完課文后將以前學過的“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文言成語故事,印發給學生,練讀文言文。這些文言成語故事性強,內容淺顯易懂,又為學生熟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五、板書說明我的板書簡單明了,通過兩種不同的學習態度,得出兩個相反的學習結果,對比鮮明,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充分揭示了課文蘊涵的道理。
板書設計
學弈
專心致志——成功
三心二意——失敗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4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說課材料《趕海》
《趕海》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著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抒發了“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真摯情懷。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主要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領會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感。下面就針對第一教時的教學談談我的設計意圖。
一、激情入境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著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課題“趕海“,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以讀感知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復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閱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大綱》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自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淀,并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
三、重視字詞教學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識字、寫字還十分重要。這堂課,我充分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豐富識字教學,并留有時間讓學生當堂寫字,對于寫字姿勢正確的同學給予表揚,不正確的及時糾正,這樣做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整堂課我就是從以上幾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5
一、說教材:
《小蝦》通過對小蝦的細致描寫,寫出了小蝦的可愛,表現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課文比較淺顯易懂,以生為本、以讀為本、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為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體會小蝦的特點,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的認讀、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
三、說教學重點:
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四、說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
五、說學生: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并能聯系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六、說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同時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1、出示課件小蝦圖片,談話導入新課。(直觀導入,激發興趣)
2、板書課題《小蝦》。
3、質疑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關于小蝦的什么呢?
(二)自讀識字(6分鐘)(掃清閱讀障礙,對課文內容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先畫下來。
2、出示詞語,檢查生字掌握情況:(1)同桌二人開火車讀(2)全班開火車讀(3)指名部分同學讀詞語。
(三)學習課文(28分鐘)
1、梳理課文內容:3分鐘(提高閱讀能力和歸納能力)
(1)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們讀過課文后獲得了一些什么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內容: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小蝦的什么知識?
2、了解小蝦的外形:6分鐘
(1)快速默讀1、2自然段,畫出描寫小蝦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個同學讀句子
(3)用自己的話說說兩種小蝦的樣子。
(4)男女生分組讀句。
(5)出示課件,口頭填空檢查學習效果。
(6)出示兩種小蝦的圖片,分辨。
3、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蝦的有趣。19分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體現小蝦有趣的句子。
(2)指名讀體現蝦有趣的句子。
(3)畫出動作的詞、板書。
(4)四人小組學習,模仿體會小蝦吃東西時的小心和吃飽后的自在。
a、出示四人組活動要求。b、交流感受。
(5)齊讀這一自然段,體會小蝦的可愛。
(6)找出表示順序的詞,用表示順序的詞說一句話。(備用環節)
(7)出示課件,小結,點名中心句并進行課堂小練筆。
(四)小結:(1分鐘)
出示各種小蝦圖片,激發學生后續學習的興趣。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6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初步領會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設疑解題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課件相應顯示大海的動畫畫面。
師:這首歌聽過嗎?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學們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樣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書:海,用海口頭組詞。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與海有關的,題目叫趕海,板書:趕海
4、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你準備怎么學習呢?
2、出示要求:
(1)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新詞。
(3)標好自然段序號。
3、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師相機正音。
(2)你覺得哪幾個生字特別難寫,能想個辦法記住它嗎?
(3)哪些詞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的呢?
4、同學們已經讀準了生字,剛才你們提了許多問題,現在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自己解決。
5、交流。
6、把你最喜歡的段落練著讀一讀,待會兒老師幫你們配上音樂。一邊讀,一邊還要想想這一小節主要寫了什么。
7、配樂朗讀,再說說每小節的大意。
8、配樂齊讀。
三、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選了三篇文章,雖然描述的內容不同,但都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學習后學寫一篇自己覺得有趣的事。《趕海》為本單元的第一篇,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趣事,抒發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因此它是完成后面教學任務的橋梁和鋪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文章巧妙地以人們熟知的歌詞開頭,很自然的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三到五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具體記述了“我”童年時代的一次趕海的經歷:“趕到海邊—抓蟹—捉蝦—快樂而歸”。其中“抓蟹”,“捉蝦”是記敘的重點,具體生動,充滿趣味。結尾再次引用同樣的歌詞,從內容上說,突出的抒寫了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從結構上說,照應開頭,文章結構緊湊,渾然一體,頗具所謂圓合之美。
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是激發學生熱愛童年生活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
(a)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聽說能力。
(b)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一段話。
(c)能理解課文內容
(d)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不是很多,雖說橋頭人生活在海邊,但對大多數同學來講:趕海是有點遙遠的。因此,我把“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同時,由于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限,尤其是像趕海這樣的事較難有真切的體驗,因此,我把“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的思想感情以及通過文章的語言描述感受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屬于轉折點的學生,積累了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雖掌握的知識不多,但已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說教法
(一)以讀代講法
“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加之本文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為此我采用以讀代講法,感情朗讀貫穿全文教學。以讀代講,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使學生能“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有效的進行學習,才能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教學本課時我使用這樣的教學語言“誰來充當小作者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海的事?”“為什么螃蟹不甘束手就擒呢?”,“我”又是怎么捉拿“武將”?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情景。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非常感興趣的氛圍中自主的掌握知識。
四、說學法
(一)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抓住教學的疑點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啟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因此,本篇課文教學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思”感受趕海的樂趣及文章的語言美。
(二)合作學習法
我們培養的是新時期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于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以及善于與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讓學生小組討論,讓他們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在知識方面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借鑒。
五、說教程序
教學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幫助學生讀通順課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進一步加強技能目標的訓練和完成情感目標。也就完成本課的重點,難點。
下面 ,我著重講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一自然段
首先指名學生讀這一自然段,接著提問:“是什么勾起了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唱《大海我的故鄉》)教師提醒:在朗讀時,帶上對趕海趣事幸福甜蜜的回憶,朗讀時要充滿對大海故鄉的深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每當……便”說明了什么?然后用導語過度下一自然段:趕海對我來說是那么的有趣,那么我童年趕海時是個怎樣的情景呢?在趕海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怎樣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課文。
2、講讀第二自然段
讓學生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閱讀并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思考問題:
(1)、文中哪個詞表現了我趕海的迫切心情?
(2)、“我”初到海邊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這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樣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浪花回頭,追趕浪花
接著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入情入境,體悟作者趕海時的喜悅心情。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深入體悟趕海的樂趣,以及體味課文的語言美,同時發動學生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白本自然段運用恰當的擬人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海浪與趕海人相互依戀、嬉戲的情趣。
3、講讀第三自段
這一自然段類似第二自然段,我讓學生自學為主,輔以引導,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要求他們找出:
(1)、在海邊“我”看到人們在干什么?
(2)、這些動作用什么關聯詞語連接的?
(3)、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4)“我”又有什么活動?
(5)、你覺得哪個場景最有趣?
(帶著問題閱讀,這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樣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
學生合作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趣抓海星、捉、撈撿、捉蟹、蝦
最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講讀第四、五自然段
(1)、細讀第四段,展開想像,理解課文內容。
(2)、過渡: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不得不回家……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趕海的人們都帶些什么東西回家?(學生自由發言,這樣有助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我”提一大堆“來之不易的海鮮”,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夕陽的余暉,踩著軟綿綿的沙灘走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三)、總結
總結在升華,我這樣設計結束語:今天,我們跟著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海了,并且感受了濃濃的趕海樂趣,有機會我們也要親自去感受一下抓蟹、捉蝦的樂趣。
(四)說板書
這一板書設計我主要板書趕海過程所看到與所做的,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趕海的趣事,并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對課文的反復朗讀,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1.激趣
師:配樂敘述:“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童年時趕海的趣事。(板書:趣)
生:觀看大海潮漲潮落的錄像片。
師:(教師點擊出示趕海的圖片,邊敘述):同學們,趕海可有趣啦!你瞧,開始退潮了。海水嘩嘩往下退,金色的沙灘上留下了無數海洋里的寶貝。有海魚啦,海蟹啦,海蝦啦┄┄還等什么,就讓我們迎著腥咸的海風,背起小背簍,趕
2.找趣
師:請同學們輕輕把書打開,默讀課文2、3自然段,動筆劃出你認為課文中寫得有趣的地方。
生:邊默讀邊劃出有關句子。
3讀趣
師:同學們,你們剛剛學得可真認真呀!下面,就請大家放聲朗讀你剛剛劃出的有趣的地方,只要看你們的表情就知道你們是否讀出感情。
生:練習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師:什么地方有趣?
生:回答
師:趕海這么有趣,難怪要我鬧著舅舅帶我去趕海。
師:同學們平時要爸爸媽媽滿足自己的要求是怎么鬧的呀?誰來表演?現在老師來演舅舅,同學們來演我的小外甥或小外甥女。誰鬧得最厲害,我就帶誰去。
師生:合演“鬧”著趕海的情景。.
師:大家鬧得可真夠厲害的,我這個舅舅真拿他沒轍,只能帶他去趕海了。我們一起把第一句話讀一讀,特別注意這個“鬧”字。
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師:這一小節中,你還劃出了哪些覺得有趣的句子,誰來讀給大家聽?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
師:老師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來了,浪花舍不得離開,去了又回來,真可愛呀!你們還劃出其他句子了嗎?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生有聲有色地朗讀):“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
師:從他的朗讀中,你們聽出作者當時心情怎樣?
生:我聽出了:小作者飛跑著追趕浪花,十分興奮。
師:你說得真好!誰愿意也來讀一讀?
師小結:是呀!海水往下退,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板書:追浪花)是多么有趣呀!這時,你在這群孩子中的話,你覺得有趣嗎?(有趣)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
(生齊讀后面三句話)
師過渡:這時,沙灘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在干什么?
生:回答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在這一自然段中劃出了許多自己覺得有趣的地方,有的同學甚至把整段都劃下來了。下面,就請你美美地去讀讀你劃出來的句子。
生:練讀。
師:老師發現:剛才同學們讀得可專注啦!有的同學讀得搖頭晃腦,臉上還帶著豐富的表情呢!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的讀書成果?你覺得哪里有趣,就讀哪里。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你的“摸呀摸呀”讀得真不錯。(板書:摸海星)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摸呀摸呀,讀得很慢,很小心,你為什么這樣讀呀?
生:因為摸螃蟹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師:你體會得真好!你再讀一遍,讓大家跟你學一學。
生范讀: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師:這么小心地摸,有沒有摸到螃蟹呢?誰來讀讀下半句話。(指讀)
師: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應該很高興的呀!你怎么還不夠高興呀?老師教你一個辦法,笑著讀,你試試?
生:笑著朗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進步真大!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興奮勁全讀出來了。特別是“嘿”這個字,讀得又輕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興呀!有誰想和他比賽讀嗎?(生賽讀)
師:我們都把小手拿出來,一起來摸摸這只小海星。
生:齊讀。
師:除此以外,你還覺得哪里有趣,誰來讀一讀。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覺得寫得很有趣,我來把它讀一讀:“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的“哎喲”一聲讀得特別有味道!你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呀?
生:因為被螃蟹用大螯夾住了手,很疼。所以我這樣讀。
師:有沒有誰想和他較量一下?
生1:朗讀
生2:朗讀
師:較量真夠激烈的`。你們都是贏家,高興吧!
師:你還覺得哪里有趣,來讀給大家聽好嗎?
生:我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不知在尋找著什么。我走過去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向我努努嘴兒,不作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
師:好一只不甘束手就擒的小螃蟹!為什么小伙伴只向我努努嘴兒?
生:害怕螃蟹逃走。
師:誰來做做努努嘴兒的動作。
生:上臺做努努嘴兒的動作。
師:我們一起讀這句話,好嗎?(師生一起讀)(板書:捉螃蟹)
師:你還覺得哪里有趣,愿意來讀一讀嗎?
生: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
師:你讀得很認真,都讀對了。老師建議你讀“咦”和“哦”這兩個字時,可以臉上帶上表情讀,這樣就能讀得更好!老師也想來讀一讀,給機會嗎?(教師范讀)你們學著老師的樣,練一練,同桌可以互相提提意見。
生:練讀
師:哪里也是有趣的,請誰再來讀一讀?
生: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生:我有一個點子,他讀的時候,可以把手拿出來,邊讀邊做搖擺著兩條長須的動作,就一定能夠讀好。
師:你采納一下他的建議,讀讀看。(生讀)
師:哇!真夠威武的!好像你就是一員武將!這個點子真不錯,你真要好好謝謝他。進步這么大,就獎勵你繼續往下讀。
師你可真棒“只一捏”這三個字,讀得太好了。誰來做一個捏的動作?
生:上臺做捏的動作。
師:我捏大蝦可真有趣!下面,讓我們起立,一起來捏一捏這只大蝦。
師生:齊讀。(板書:捏大蝦)
師總結:是呀!趕海是多么有趣呀!摸螃蟹,捏大蝦,就算給螃蟹用大螯夾住了手,也覺得高興。難怪我要鬧著舅舅帶我去趕海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再來到海邊領略一下趕海的樂趣!
生:齊讀。
師: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提問:大海為什么是喧鬧的?為什么漸漸恢復了平靜?
師: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并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
四.延趣.
師總結: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共同享受了小作者趕海的樂趣,共同享受了學習語文的樂趣。我們每一位同學的童年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老師相信大家肯定有各自說不完的開心事。下面,誰愿意把你的開心事與大家分享?
生:交流各自的童年趣事。
師:是呀,我們的生活是五彩斑斕的,這些童年趣事將成為我們心底里最甜蜜的回憶。下課以后,大家模仿《趕海》這篇課文,把你的童年趣事寫下來,它一定會成為你童年最珍貴的一份收藏。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趕海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情境。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生讀題《趕海》),誰能告訴老師“趕海”是什么意思?(人們在大海退潮時到大海邊捉魚蝦和玩耍。)那么,大海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2、大海遼闊、美麗,更因為在她身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播放音樂《大海啊,故鄉》,每當我————(引讀第一節)
二、精讀課文。
那么趕海時究竟有哪些趣事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2、3節,用筆畫出你認為有趣的地方。
(一)品讀第二自然段
①體會“鬧”。引導學生品味第一句中的“鬧”字:“鬧”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會怎樣“鬧”?(師生共演)“我”為什么“鬧”?
②體會追浪。 “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有大海藍天的背景)
引導學生重點品味“不時”“回過頭來”“不忍離開”這些詞把浪花當作人來寫,寫出了浪花的有趣。
指名讀 。讀得真不錯,如果把---讀好就更好了,誰再來試試?
③漸漸遠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我”興奮的心情。
小結:這一自然段講舅舅帶“我”去趕海。“我”一到海邊看到的情景,浪花回頭,有趣;追趕浪花,更有趣。
(二)品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品讀有趣的句子。
把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引導學生讀出童趣。
自由練讀,齊讀
2、還有哪兒呢?生讀“那邊一個小伙伴……夾住了他的手”
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特別是要抓住“哎呦”這個詞來領會。
3、還有有趣的事嗎?生讀“咦,怎么我的'腳……神氣不起來了”
“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引導生抓住“咦、哦”兩個語氣詞體會先疑問后恍然大悟)誰能把這句話讀好?師板書:捉 撈 撿
(三)品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你們個個都親手捉住了一只大蝦了、開心的笑著。
2、找出能夠體現人們不忍離去的詞語,打上著重號。
3、試試看,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吧!(女生讀)
(四)細讀第五自然段
1、引讀:沐浴著美麗的晚霞,迎著咸咸的海風,我一邊——(往回走),一邊——(哼起了最愛唱的歌)(欣賞歌曲《大海啊,故鄉》)
2、作者在這里又引用《大海啊,故鄉》的歌詞,有什么好處?(呼應開頭,表達作者對大海深深的愛)
三、總結,拓展延伸。
同學們,今天我們趕了海,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呢?(興奮,激動)
希望大家能夠把你生活中有趣的事記下來,也讓大家都和你一起樂一樂!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10
《趕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敘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課文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年的無窮樂趣,處處洋溢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情懷。課文插圖再現了課文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課文。
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首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文章以歌詞開頭,巧妙地引出下文。“每當……便……”突出趕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趕到海邊——抓蟹、捉蝦——滿載而歸”的順序具體記敘了趕海的過程。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嘩嘩往下退,只要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賦予浪花以人的神態心理,使浪花奔涌跳躍的形象躍然紙上。“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寫出“我”趕海的興奮與快樂。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總體寫出趕海的人們的活動,又通過細節描寫,寫了“我”和一個小伙伴的個體活動。其中抓蟹、捉蝦是重點,描寫得生動具體,富有童趣。第四自然段寫趕海的人們在夕陽中歸家,海灘也恢復了平靜。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給人留下想象與回味的余地。文章的結尾再一次引用歌詞,照應開頭,使全文渾然一體。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似”。
(3)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俘虜”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住文本語言,或借助多媒體、朗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想象,感悟趕海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難點:
通過學習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教學設計
一、初讀感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的背景圖,在播放《大海啊,故鄉》的樂曲,把學生帶入情境。
2、引導學生說說大海是什么樣子?大海退潮后,人們常去干什么?
3、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大海退潮后,人們常去海邊捉魚蝦、撈海帶、撿貝殼,這就是——趕海。
4、板書課題,揭示課題,并引讀。
5、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于這一點,我借助背景圖畫和樂曲等手段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時空距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糾正錯音。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瀏覽課文,弄清作者寫了趕海時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蝦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4、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趣事再自由朗讀,教師指導學生用驚喜、好奇等恰當的語氣讀好練習4中的句子。
[設計意圖:課標強調,整體感悟是深入體會的基礎。而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是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的結果。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初次自讀、再次自讀的環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去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精讀感悟
本文的內容比較淺近,同時“趕海”對本地的大部分學生而言是非常接近生活的。教學中,我通過抓住文本語言,借助多媒體、朗讀,調動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等途徑,引導學生感悟趕海的樂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一段《大海啊,故鄉》的歌曲,借助優美的音樂創設情景,喚起學生對大海的向往和回憶。
2、齊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每當……便……”句式,體會趕海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媒體展現大海退潮時的畫面,讓海水涌動、浪花跳躍的情景和嘩嘩的海浪聲打動和感染學生。
2、指導學生讀課文,從“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飛跑著追趕”體會海浪與趕海人相互依戀、嬉戲的情趣。從“鬧著”、“興奮極了”體會“我”想去趕海的急切心情。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放手讓學生圍繞“趣”字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語句,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活動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
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議議自讀的感受,互讀對方感到有趣的內容,并相互評議。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能分享別的同學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交流中去相互比較、相互評價,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收獲,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組織集體交流,引導學生從“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想像螃蟹逃生時有趣的樣子;從“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體會小伙伴抓蟹時的專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夾住時疼得齜牙咧嘴的有趣樣子;從“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虜……”等詞句中體會大蝦看似威武,實則無力抗爭,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在把握這些句子的過程中,滲透著對“武將”、“俘虜”等詞語的理解。
同時在交流過程中,相機再次出示課后練習4中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并讀出小作者趕海時喜悅、歡快的心情。
3、經過前面充分的交流和朗讀,引導學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富有情趣的表演中,讓學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體驗。抓住第三自然段的省略號展開想象,說說人們趕海時還會做什么,怎樣的有趣,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體驗。
[設計意圖:情景表演是學生由:“理解文本——感知文本——表現文本”的一個認知升華的過程,對鞏固學生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展示夕陽西下、海鷗飛翔的情景,讓學生借助圖景朗讀課文,想象此時海灘的寧靜,感受人們三三兩兩滿載而歸的喜悅心情。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再次出現音樂與畫面,引導學生讀文,感受“我”對大海深深的愛,了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板書設計
趕海
浪花回頭 追趕浪花
趣
抓螃蟹 捉、撈、撿 捉大蝦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1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比較淺顯的文章,充滿了童真,童趣。這篇課文敘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一件事。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本課內容比較淺顯,我著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幫助學生領會思想感情,訓練學生的語感。
(二)、課時安排:
全文共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第二課時:導學第2—6自然段,體會趕海的樂趣。
(三)、目標:
根據本課內容和三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我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考慮,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充分利用插圖,激發學生想像,練習說寫。
(四)重、難點:
課文第三自然段寫出了趕海的人們的活動,又通過細節描寫,寫了“我”和一個小伙伴的個體活動,把抓螃蟹、捏大蝦描寫得生動具體,富有童趣,因此感受童年趕海的樂趣成為本課的重點。但“趕海”這一生活情景離部分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可能較難有真切的'體驗,因此,這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文本語言,借助圖片、朗讀等多種形式,啟發學生的想象,從而感悟趕海的樂趣。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1、朗讀教學法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只有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才能在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本文是語言生動有趣,適合朗讀。在教學中,我把朗讀訓練貫穿始終,采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2、情境教學法
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這樣往往比教師單一的講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學中,我以語言描繪、圖畫展現、表演體驗等不同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感受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進行深入的、多層次的對話,才能深刻領悟課文內容。因此,本節課我通過學生用讀讀、圈圈、議議的方法,以讀悟語,以讀促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表達的感情。學生在課堂上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本課第二課時,我主要分成三個板塊進行教學,分別是:借助歌曲,圖片激發樂趣;品讀感悟,體驗樂趣;拓展延伸,升華樂趣.
(一)、借助歌曲,圖片激發樂趣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大海的優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著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課題“趕海“,引導學生帶著迫切的心情去海邊趕海。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品讀感悟,體驗樂趣;
1、仔細讀第二自然段,通過描寫浪花的句子去品讀“追浪花“的場景,感受追浪花帶來的趣味。
2、默讀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哪個場景最有趣?從那些地方看出這個場景的有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自瀆感悟能力。
3、導讀重點場景,體驗樂趣:
(1)摸海星部分先讓學生試讀,通句子比較。從“摸呀摸呀,嘿...!”中體會到抓小蟹給我帶來的樂趣。
(2)抓住兩個“原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動感畫面。通過第一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的專注神情與“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的鮮明對照,通過第二個“原來”使學生體會到螃蟹作最后掙扎令人忍俊不禁的情形。
(3)導讀“捏大蝦”時,抓住寫大蝦樣子的句子,通過圖片感受大蝦和武將之間的相同點,體會大蝦的神氣、威武,引導學生品味比喻句的精當,通過朗讀想象大蝦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樣子,抓住“一捏”這個動詞,體會抓住這只大蝦的輕而易舉,在逐句指導后,再向學生提高一個層次的要求,帶上表情讀,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只一捏“便俘虜了‘武將’”的那種得勝時的喜悅心情。
4、指導讀好“嘿、哩、咦、哦”等語氣,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5、多媒體出示趕海畫面,學生想象趕海還有那些趣事,引出文中“有的......有的......“句式。
(三)、再品“趣”,整體回歸。
通過教師朗讀,配上夕陽西下,沙鷗點點的畫面,把學生帶入情境:“我”提著“戰利品”,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夕陽的余揮,踩著軟綿綿的沙灘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四)、圍繞趣,課外延伸。
文中用了“嘿、哩、咦、哦”等語氣, “束手就擒、東逃西竄”等成語。這些詞語的恰當運使用使文章生動形象。盡管全文場景描寫沒出現一個“趣“字。但我們讀后卻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讓我們學習這種寫法,寫一寫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一件事。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海》說課稿一等獎 篇12
教材分析:
本單元僅選擇了一個簡單的側面,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本課通過對一個小姑娘“趕海”的描寫,表現了趕海小姑娘歡快的心情和一顆純真的童心。歌詞形象生動,有撿海螺、抓對蝦的具體描寫,也有如松軟的海灘、金黃的沙、漁歌蓋上了一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寫,充滿了詩情畫意。
歌曲音樂形象鮮明,旋律流暢,結構工整,為單二部曲式。第一樂段,四個樂句,每個樂句四小節,節奏緊湊,雖然每個樂句的旋律、節奏都不相同,又富于變化,但一氣呵成,顯得非常流暢。第二樂段有三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較為舒展,節奏與第一樂段緊湊的節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樂句為第一樂句的模進,節奏基本相同。第三樂句是一個擴展的樂句,六個小節,變化再現了第一樂段第二樂句的材料,使歌曲前后呼應,融為一體。最后一模仿螺號的'長音結束。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其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有了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有所增強,所以在音樂學習中會更加的有所期望。而四年級同時也是童聲發展的黃金時期,要求教師在正確引導與科學訓練下,能唱出非常優美的聲音來。
課前預設
本課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多讓學生仔細聆聽歌曲,讓學生通過聽自己去感受音樂所傳達的內容和情感的表達。要注意結合圖片、音樂、視頻等方式,打開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多讓學生自己嘗試演唱和表演,大膽的找出自身的不足,從而得到解決,對表現能力、想象理解能力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從而促進學生課堂表現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演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并創造性地創編舞蹈動作,為同學們表演。
2、通過演唱及欣賞歌曲,感知音樂的要素,感受和體驗音樂的情緒,聯想音樂所表達的意境。
3、通過欣賞,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演唱歌曲體會“趕海”的情景,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用不同的情感來感受大海的內容。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創編舞蹈為大家演出。有創造性地運用歌曲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海螺、貝殼、鵝卵石、小竹筐等
教法和學法
1、情景導入法:播放兩幅畫面來進行對比,以此來導入這一主題。
2、旋律摸唱法:引出難點之后,先讓學生跟教師朗讀歌詞,再通過教師準確的范唱解決,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的音準和節奏。
3、自由創編,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指導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能夠根據歌曲的音準和節奏去演唱,解決較難樂句,分析試唱,化難為易,從而完整表現歌曲。
4、群體合作法:全體師生表演,參加音樂舞會/讓學生上來自由表演的情景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自由發揮想象。
教學過程
一、教學過程:
1、導入。
你們去過海濱,到過大海嗎?誰來說說對大海的印象?
提起大海,同學們的腦海里就出現了蔚藍的海水、洶涌澎湃的海浪、金色的沙灘、神奇的海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大海,好嗎?(播放課件,邊欣賞圖畫,邊聆聽《趕海的小姑娘》)
2、出示題目。
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歌,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提要求,認真聆聽。注意坐姿。
3、認真聽歌詞的內容,看看你都聽到了些什么?
有撿海螺、抓對蝦的具體描寫,也有松軟的海灘、金黃的沙、抹晚霞等景物的描寫。
4、教師范唱
5、學生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6、讓學生認歌譜
7、跟著鋼琴伴奏,隨老師一起輕聲唱歌曲
8、處理歌曲的重點、難點
9、解決完重難點后,完整的唱一遍歌曲
10、感情處理
歌曲通過對一個姑娘“趕海”的描寫,表現了趕海小姑娘歡快的
心情和一顆純真的童心。
11、齊唱歌曲
12、結束課堂教學。
四、總結全課,結束教學。
通過本節課時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歌曲的演唱能夠用生動活潑的情感來表達歌曲所表現的內容。通過創編表演,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歌曲的加深理解。但是,學生的想象力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和發掘,學生的聲音和行為的表現了有待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