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說課稿模板(精選14篇)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1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3課《散步》。本次說課設計三大板塊: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下面我將依據語文課標,從全程說課的備、講、練、批、輔、考、評、糾、補、研、悟、能十二個環節解讀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學思路。
第一板塊-——教學準備
一、備教材
1、教材分析:《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2、教學理念: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遁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還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并有助于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②揣摩詞句含義,品析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美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
4、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①感受文章濃濃親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②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難點(關鍵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的象征意義,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蘊。
二、備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潑好動,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更談不上審美了,親情觀念比較淡薄。那么本課學習正好發揮學生特長,引導學生重新去感悟和理解親情,學會尊老愛幼。
三、備教法學法
教法:這里我設計了主問題:以“字、詞、句、段對人物的表現作用”為話題,自選文句并聯系上下文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評點。它有著“一問能抵許多問”的牽引力,引領著學生從多個角度品析語言、欣賞語言,
同時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于是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設計了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通過這幾種教法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學法:《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用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子進行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板塊——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在實施教學流程板塊,我設計了“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再讀課文,感悟親情”、“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七個步驟落實全課程備、講、批、輔、考、評、糾、補、研、練、悟、能十二個環節。
(一)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悟 練 能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結合自己的家庭談感受。
設計意圖: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練 能 輔
學生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設計意圖:讀是學生對課文內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對話、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中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應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尊老。(板書人物和尊老)
(三)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練 悟 講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從不同的角度品析語言美點。
學法指導:(1)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提示: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2)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評點,教師適當指導。
事例點撥——詩意的背景美
示例: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綠” “嫩芽” “咕咕的冬水”---- 作用:美麗的景色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也是作者慶幸母親又熬過了一個酷冬的心情的寫照。作者從春景聯想到生命,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里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希望母親健康長壽。
事例點撥——寫人的細節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熬”字能去掉嗎?
“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體現我對母親的悉心照顧。
2、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事例點撥——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然后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朗讀并體會妙處。
共同點及作用:簡潔、整齊、勻稱,互相映襯,很有情趣。讀起來連貫流暢,富有形式美和音樂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四)再讀課文 感悟親情——練 悟 1、扮演角色,心靈對話。指名學生讀6、7段。
2、這個家中三代四口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走大路,妻子、兒子是怎樣想的,母親為什么改變主意走小路?所以設計了“扮演角色,心靈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文本,用話外音的形式將各人心中所想表現出來,不僅要注意文中表現出來的內涵,還要善于結合情景體悟人物心理和性格(比如:母親疼愛孫子,滿足他的要求;體諒兒子,理解他的難處。)以鍛煉學生的想像及創新思維能力。在談對人物印象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正因為這一家人尊老愛幼,相互關愛,這個家庭才會如此和諧溫暖。
3、“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學法指導: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埋下伏筆。“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4、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重點研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解決疑難。重點理解這個句子,不僅要理解它的表層含義,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義: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是承上啟下的角色,肩負重擔,責任重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五)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補 悟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個平凡的鏡頭——散步,寫出了一家人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贊歌。想一想,在你們的身邊,有這樣(尊老愛幼)的事例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親情之美,既符合本課的主題,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發現親情,感受親情,珍愛親情。
(六)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悟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最后,老師把下面這副對聯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橫批:相親相愛
(賞聽歌曲《讓愛住我家》,在溫馨動人的氛圍中結束本課。)
(七)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考
1、真行: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實感:將這一過程及真實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二、板書設計 體現主題——講
散 步
莫懷戚
尊老
母 親
整 個
我 愛 妻子
世 界
兒 子
愛幼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對一堂課的結構和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一個好的板書的設計是不可缺少的,好的板書設計既要簡潔、形象,又要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我為這堂課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
2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
一、預習
試朗讀課文。
二、導人
《散步》這篇散文,通過祖孫三代人散步的過程,表現出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請同學們朗讀時要用心領會。
三、正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散步》。
2.分六個層次指導朗讀。
四、小結
這篇散文表現祖孫三代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是歡愉、深沉的。朗讀時要細心體會。最后,再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1.課后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一)辨別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
A.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C.梯田里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
D.遠看,斗笠像個大蘑菇,是那么美。
1.比喻句:_2.非比喻句:_
(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表現了什么?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3
一、說教材
《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二、說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于社會上
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清新質樸的語言。
3、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四、說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和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要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朗讀品味積累語言。本課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揣摩、積累語言,以增強語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本課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七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這個定為難點。
五、說教法
運用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相結合。首先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將朗讀貫穿于整個課堂中,讓學生朗讀品味中去感受親情美。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幾種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六、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說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這一板塊是因為學習目標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
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
1、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品析。
學法指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1)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
提示:
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2)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賞析,教師適當指導。
2、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最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齊讀。
設計意圖:
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4
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等方面說一下我的講課思路。
一、說教材
《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二、說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清新質樸的語言。
3、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四、說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和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要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朗讀品味積累語言。本課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揣摩、積累語言,以增強語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本課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七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這個定為難點。
五、說教法
運用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相結合。首先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將朗讀貫穿于整個課堂中,讓學生在朗讀品味中去感受親情美。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幾種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六、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子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說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這一板塊是因為學習目標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
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讀課文
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品析。
學法指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5
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散步》。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說:
一、 新大綱、新課標對七-九年級現代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
它們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習良好的閱讀方法,理解主要內容,領悟深層意味,品評藝術特色,探討有價值的問題。
二、 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1、在七年級上冊教科書中,前四個單元分別以人生和自然為主題編排文章,第五單元緊跟其后,編者顯然意圖引導學生將目光轉向家庭與親情。其中,《風箏》與《羚羊木雕》表現的是家庭矛盾沖突的一面,而《散步》等表現的則是家庭和美溫馨的一面,這是在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長輩,體味人間親情,樹立責任意識。
2、新教材注意到了七年級上冊的特殊地位:一是與小學的銜接,二是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三是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具體說來,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劃。教學《散步》時應繼續鞏固練習本單元的基本要求。
三、 學生情況分析
十陵鎮雖地處農村,但近年來,由于二0四、三五四、天興等幾個大廠的遷入,新成洛路的建成通車,各個房地產、旅游開發項目的紛紛啟動,十陵鎮已經成了一片開發的熱土。人口巨增,各種社會、文化、娛樂活動也日益豐富起來。處于這樣一個變革的形勢當中,十陵的學生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他們不再孤陋寡聞,自卑落后,他們思維活躍,消息靈通,勤奮刻苦,積極進取,朝氣蓬勃,自信樂觀。而《散步》這篇文章相對淺顯,又是一篇自讀課文,因此,教師可放手的讓學生去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培養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繼續練習朗讀和圈點勾劃;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借鑒以小見大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品味關鍵語句,提高品評鑒賞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樸實深沉的愛和歡樂純真的情,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其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是教學重點;理解關鍵語句,品評鑒賞文章是教學難點。
五、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1、朗讀教學法。文章很美,感情也很動人,要通過朗讀去仔細品味,感受本文樸素自然而又醇香悠遠的意蘊。
2、討論與點撥法相結合。《散步》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文辭沖淡而又寓意深刻,其中一家之主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對于這些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真正領會的,因此,必要的講解點撥顯得尤為重要。
3、品讀法。課文是美的載體,學習的過程就是探尋美的過程。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去學習是新課改理念的最好體現。
六、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導入語的設計應能很好的激發學生情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為能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導語設計一: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后散步已經成為大多數現代人的一種自覺行為,反映了現代人對健康的理解與追求。然而,就是這平平常常的散步,卻被一位有心的作家捕捉到了。于是,小事寫出了大意境!那么,究竟是什么大意境呢?散步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去看看莫懷戚的《散步》(板書課題――散步)
(二)、朗讀訓練
1、伴隨著一段節奏舒緩的音樂,教師有感情的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將那些自己讀不準或不能理解的字詞句作上標記,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朗讀課文,體味文中蘊涵的濃濃親情,讀后簡要評價并作適當指導。(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對學生提出準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并作適當指導和進行鼓勵性評價。)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介紹文中人物(允許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文章描寫的人物是祖孫三代;是母親、我、妻子、兒子;是老年人、中年人、少年;是奶奶、兒子、媳婦、孫子;等等都可以。)
2、學生概括介紹課文內容。(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概括課文內容,如:文章通過散步一事,表現的是愛,是責任,是親情,是尊老愛幼,是幸福家庭等,教師都應予以認可。)
(四)、整體閱讀與圈點批注訓練
學生自由閱讀全文并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注(教師幻燈展示批注要點和批注范圍)。(有效參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保證,而自主學習的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獨立學習時間,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非常重要。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既體現了這一點,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七、作業布置(幻燈展示)
1、將生字詞的音形義在作業本上各抄寫三遍并用心識記。
2、課后收集有關尊老愛幼的名句,并抄寫在成長記錄手冊上。
3、以“親情”為話題,選擇好寫作角度,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6
一、教材分析
《散步》這篇文章是冀教版小學語文l O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個單元的文化主題為“親情友愛”,圍繞這情和愛本單元一共編選了5篇文章,其
中《散步》最具代表性。文章記敘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互敬互愛的真摯情感,頌揚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一曲溫馨雋永的親情之歌、倫理之歌、生命之歌。
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時,字里行間還洋溢著濃濃的詩意之美。“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些曉暢素雅的語言文字和溫馨美麗的生活場景給人以享受,極具審美價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敘事美文!
五年級學生正是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對他們感悟和傳承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培養真摯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教學這篇文章我準備用兩課時進行,重點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會寫“袖、粼”2個生字,理解“分歧、各得其所”等詞語,了解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的情景。
能力目標:在品味文中優美的畫面和動人的細節中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親情與責任感,培養尊老愛幼的生活態度,提高人文素養。
對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雖然現在學生生活在親情的氛圍里,被愛包圍著,
但他們對愛沒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所以引導學生通過品味細節描寫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人生的真情,發自內心的產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重難點。
二、設計理念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遵循“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原則,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充分體驗,真正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2、“教學千法讀為本”,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明理是設計本課教學的又一基本理念,讓學生真情投入地讀,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三代人之間真摯的情與愛。
三、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情景導入,激發情感
播放《讓愛住我家》歌曲,學生們邊聽歌邊欣賞自己帶來的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同時教師深情朗誦:我愛我的家,我愛爸爸和媽媽,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是我幸福的港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莫懷威的家,陪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濃濃的親情。
【這個環節的設計,基于以下思考:孩子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以此作為情感的聯結點,學生會倍感親切,同時加以最能撞擊心靈的音樂渲染,孩子們很容易就融入愛的氛圍,激起學習本文的熱情。】
第二個環節: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我一共設計了三個層面的朗讀。
一是捕捉直覺,想像畫面,讀出感受。同學們,在這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情境中,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把想像到的畫面用朗讀表現出來。
二是透過文字,深入思考,讀出理解。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地品味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句,看看你能透過文字,對這個中年人,對母親,對妻子,對兒子讀懂些什么?學習步驟是先把這個語句用“一”畫出來,再把自己的理解寫在旁邊,并將有關的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
三是角色表演,情感體驗,讀出意蘊。四人小組為單位,分好角色,讀出扮演人物的內心和情感。表演時盡可能多得用上文章中的語言,其他同學可以評價,也可以向劇中人物提問題。并評選出最能體現尊老愛幼這一主題的優秀小組。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要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抓住“責任…‘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等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并將自己內化的東西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教給他們讀書時進行圈點批注的方法,為他們一生愛讀書、會讀書奠定基礎。】
第三個環節:品味語言,學習借鑒
這篇敘事散文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一“美”,美在它的思想內涵、景物描寫、細節刻畫、對稱句式的運用……讓我們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散文的語言不同于一般文體的語言,語句優美,意境深邃。所以學習這篇散文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四個環節:回歸生活,升華主題
1、同學們,由這個尊老愛幼的和諧家庭你是否想到了和諧社會呢?以“在我生活經歷中,親身感受過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或以“和諧社會需要….”為話題進行交流。
2、真情行動,建設親情。親情不是聲情并茂的訴說,更應落實到行動。回家以后,同學們為要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情:洗洗腳、聊聊天……把你的真實感受和父母的反映記下來。
【該環節設計,開闊了視野,升華了主題,還體現學以致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要用愛m來營造家園,用責任來回報社會!】
四、教學反思:
縱觀整節課的教學,我努力做到了既傳承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精華,又積極滲透現代語文教學理念。但是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本課要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還必須注意兩點:一是不能拘泥于備課時設計的固定不變的程式,在實際操作中應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要珍視學生的不同見解,巧妙采取相應的對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二是在每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千萬不要脫離文本,一切觀點都要落實到對文本的朗讀與感悟中。尤其是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不僅要求數量更要追求質量,要努力營造情境,將學生的情感凝結到一個高度,真正感動身心。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7
一、說教材
《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二、說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清新質樸的語言。
3、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四、說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和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要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朗讀品味積累語言。本課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揣摩、積累語言,以增強語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本課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七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這個定為難點。
五、說教法
運用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相結合。首先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將朗讀貫穿于整個課堂中,讓學生朗讀品味中去感受親情美。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幾種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六、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說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這一板塊是因為學習目標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
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
1、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品析。
學法指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
提示:
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賞析,教師適當指導。
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最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齊讀。
設計意圖:
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五)再讀課文,感悟親情
1、指名讀
2、扮演角色,心靈對話。
學法指導:
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走大路,妻子、兒子是怎樣想的,母親為什么改變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話外音的形式將各人心中所想表現出來,不僅要注意文中表現出來的內涵,還要善于結合情景體悟人物心理和性格。
3、這個家中三代四口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設計了“扮演角色,心靈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文本,不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東西,還能發現文本中沒有寫出來的(無形)的東西,以鍛煉學生的想像及創新思維能力。在談對人物印象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正因為這一家人尊老愛幼,相互關愛,這個家庭才會如此和諧溫暖。
4、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學法指導:
注重這句話的象征意義。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解決疑難。重點理解這個句子,不僅要理解它的表層含義,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義:中年人的責任重大,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啟下的角色,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至此學生才準確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拓展延伸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個平凡的鏡頭——散步,寫出了一家人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贊歌。想一想,在你們的身邊,有這樣(尊老愛幼)的事例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親情之美,既符合本課的主題,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發現親情,感受親情,珍愛親情。最后,讓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之后,賞聽歌曲《讓愛住我家》,讓這節課在溫馨動人的氛圍中結束。
散步
莫懷戚
母親——愛幼
我、妻子——尊老
兒子——懂事
(七)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
要讓學生對一堂課的結構和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一個好的板書的設計是不可缺少的,好的板書設計既要簡潔、形象,又要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我為這堂課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8
《散步》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本說課內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巧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存在困難的地方。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a、教學重點: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b、教學難點: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義的文章最后一句話。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
教師還可借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利于擴大教學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于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學法
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
(一)、如何導入
結合日常生活,引入學習。
出示問題:你們一家人經常一起散步嗎?散步過程中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情?
——請兩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共享。
(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給新的學習構筑起合適的背景,奠定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以及教師與學生情感上有效溝通的基礎,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二)、出示目標
(據有關人士分析,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與目標不明確的學習,效果相差9倍,設計這一步的原因是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2、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檢查閱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盡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四)、研讀課文 探究主旨
1、你說說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討論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2、那么究竟聽誰的呢?
——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說,是“愛幼”;對子女來說,是“尊老”。
3、文章最后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夸張了呢?為什么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么鄭重其事?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體會文章的人性美。對于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五)、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們采用鑒賞法來仔細品味一下。
1、同學們讀課文,采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能有的句子: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著人性美、語言美的文章,這么優美的文章,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朗讀一下?
(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
1、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提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我”是個中年男子。
(2)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語氣:溫和,親切中含著莊重;語調:平穩,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朗讀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手段之一。好文章應不厭多讀。)
(七)、拓展升華,擁抱親情
1、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悅的旅行。那么,我們每個同學你在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也親身感受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請回憶一下,然后與同學進行交流。注意要求(1)圍繞“親情”這一主題(2)談出自己的親身感受。
(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八)、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 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 最后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音樂最能撞擊人們的心靈,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通過感受自己從家中得到的溫暖和愛,使學生對親情的理解得到升華。)
(九)、課后作業:
1、把圍繞“親情”的說話練習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課外閱讀中,你讀過類似課文這樣感人的文章嗎?請向大家推薦一篇讓我們同學來共同感受一下。
(該節課的作業設計,既要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自學能力。)
(十)、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原則是既要簡潔、形象、直觀,又要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突出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為:
散 步
莫懷戚
尊老
母 親
整 個
我 愛 妻子
世 界
兒 子
愛幼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9
初中語文說課稿《散步》說課稿模板。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本說課內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巧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存在困難的地方。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a、教學重點: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b、教學難點: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義的文章最后一句話。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
教師還可借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利于擴大教學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于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學法
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
(一)、如何導入
結合日常生活,引入學習。
出示問題:你們一家人經常一起散步嗎?散步過程中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情?
——請兩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共享。
(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給新的學習構筑起合適的背景,奠定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以及教師與學生情感上有效溝通的基礎,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二)、出示目標
(據有關人士分析,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與目標不明確的學習,效果相差9倍,設計這一步的原因是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2、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檢查閱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盡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四)、研讀課文 探究主旨
1、你說說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討論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2、那么究竟聽誰的呢?
——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說,是“愛幼”;對子女來說,是“尊老”。
3、文章最后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夸張了呢?為什么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么鄭重其事?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體會文章的人性美。對于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五)、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們采用鑒賞法來仔細品味一下。
1、同學們讀課文,采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能有的句子: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著人性美、語言美的文章,這么優美的文章,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朗讀一下?
(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
1、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提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我”是個中年男子。
(2)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語氣:溫和,親切中含著莊重;語調:平穩,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朗讀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手段之一。好文章應不厭多讀。)
(七)、拓展升華,擁抱親情
1、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悅的旅行。那么,我們每個同學你在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也親身感受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請回憶一下,然后與同學進行交流。注意要求(1)圍繞“親情”這一主題(2)談出自己的親身感受。
(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八)、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 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 最后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音樂最能撞擊人們的心靈,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通過感受自己從家中得到的溫暖和愛,使學生對親情的理解得到升華。)
(九)、課后作業:
1、把圍繞“親情”的說話練習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課外閱讀中,你讀過類似課文這樣感人的文章嗎?請向大家推薦一篇讓我們同學來共同感受一下。
(該節課的作業設計,既要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自學能力。)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10
一、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高審美情趣。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尊老愛幼,珍愛生命的情感。
3、體會文章用人物性格來表現文章主題的寫作思路。
二、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所揭示出來的一條家庭道德準則: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
2、理解文章是如何圍繞主題思想來寫的。
三、教學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課堂導入
二十年后,假如你和爸爸、媽媽、妻子、兒子(或女兒)同乘一條船過河,突然船翻了,大家都掉進水里,只有你會游泳,而你只有能力救一個人, 你救誰?
師:請考慮好,救誰呢?為什么?
設想:(生:離我最近的。生:救媽媽,媽媽最親。生:女兒,她以后的路還長。)
師:你感到選擇的困難了嗎?難以選擇,是因為復雜的親情!好,既然家人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自己的家,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盡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
2、整體感知
A、聽錄音,要求
l 采用圈點法標出讀錯的字詞。
l 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重音幾方面。
B、積累字詞
fēn qí(分歧) xìn fú(信服) 背bēi(背人) bèi(后背) chāi sàn(拆散)
霎時(shà) 水波粼粼(lín) 嫩芽(nèn) 熬過(áo)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不知所措:不知道 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
C、回答問題。
a、散步的人有: 母親、我、妻子、兒子
b、散步的地點是: 田野
c、散步的季節是: 初春
d、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 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3、細讀課文,分析理解,討論:你在這些人物中最欣賞哪一位,為什么?(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師注意:盡量引導學生說出理由,在適當時候,由老師或學生提出反駁,看其是否能站得住腳,能否堅持住觀點。
關于“我”: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關于我的母親: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愿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愿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游的興致)
關于兒子和妻子:
教師: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盡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那,請同學來說一說你對妻子、兒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后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教師: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從兒子身上有沒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從文中看,妻子很賢良,是位慈愛的媽媽和孝順的兒媳。對丈夫溫順有理,對婆婆尊敬有加,對兒子關懷倍至。在她身上也滲透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恒的情感: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間——夫妻情)
(母親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4、研討合作
(1)大討論
A、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會作什么選擇?
B、文中最后,分歧是怎么解決的?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說一說,想一想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著母親和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
為什么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 “世界”這個詞是大詞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 , 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大使命 。
5、質疑品味:
A、劃出自己最難理解的句子,提出問題,在課本的空白處寫出。
B、找出你感受最深,覺得最值得體味的句子,讀出來,并說說你的感受。
可能出現的句子:
“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明: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暗示“生命”的活力。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贊。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明:包含著老人對子女的依賴如同子女幼小時對父母的依賴這樣的人生哲理。
6、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小事情表現大主題——以小見大)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7、聯系生活:
不管你喜歡文章中的哪一個人物,總之,這個家庭,這三代人都是我們為之羨慕的,因為他們很和睦,很溫馨,因為他們在出現分歧的時候,彼此之間都有著一顆尊老愛幼的心,一顆相互理解的新。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假如這樣的分歧也同樣出現在你的家里,我們不妨來想一想:當你晚上吃完飯,全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爺爺奶奶要看戲劇,父親要看新聞,母親要看連續劇,而你要看動畫片,此時,如果遙控器掌握在你手中,全家人都聽你的,你該怎么辦?
提問最多不超過五位同學。
歸納:說明一個家庭的道德準則:上有老,下有小,當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因為他們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了,不容易。畢竟“孝順第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8、作業: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1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3課《散步》。本次說課設計三大板塊: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下面我將依據語文課標,從全程說課的備、講、練、批、輔、考、評、糾、補、研、悟、能十二個環節解讀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學思路。
第一板塊-——教學準備
一、備教材
1、教材分析:
《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2、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遁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還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并有助于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②揣摩詞句含義,品析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美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
4、教學重難點:
重點:①感受文章濃濃親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②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難點(關鍵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的象征意義,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蘊。
二、備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潑好動,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更談不上審美了,親情觀念比較淡薄。那么本課學習正好發揮學生特長,引導學生重新去感悟和理解親情,學會尊老愛幼。
三、備教法學法
教法:這里我設計了主問題:以“字、詞、句、段對人物的表現作用”為話題,自選文句并聯系上下文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評點。它有著“一問能抵許多問”的牽引力,引領著學生從多個角度品析語言、欣賞語言,
同時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于是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設計了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通過這幾種教法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學法:《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用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子進行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板塊——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在實施教學流程板塊,我設計了“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再讀課文,感悟親情”、“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七個步驟落實全課程備、講、批、輔、考、評、糾、補、研、練、悟、能十二個環節。
(一)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悟 練 能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結合自己的家庭談感受。
設計意圖: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練 能 輔
學生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設計意圖:讀是學生對課文內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對話、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中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應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尊老。(板書人物和尊老)
(三)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練 悟 講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從不同的角度品析語言美點。
學法指導:(1)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提示: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2)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評點,教師適當指導。
事例點撥——詩意的背景美
示例: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綠” “嫩芽” “咕咕的冬水”---- 作用:美麗的景色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也是作者慶幸母親又熬過了一個酷冬的心情的寫照。作者從春景聯想到生命,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里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希望母親健康長壽。
事例點撥——寫人的細節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熬”字能去掉嗎?
“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體現我對母親的悉心照顧。
2、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事例點撥——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然后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朗讀并體會妙處。
共同點及作用:簡潔、整齊、勻稱,互相映襯,很有情趣。讀起來連貫流暢,富有形式美和音樂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四)再讀課文 感悟親情——練 悟
1、扮演角色,心靈對話。指名學生讀6、7段。
2、這個家中三代四口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走大路,妻子、兒子是怎樣想的,母親為什么改變主意走小路?所以設計了“扮演角色,心靈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文本,用話外音的形式將各人心中所想表現出來,不僅要注意文中表現出來的內涵,還要善于結合情景體悟人物心理和性格(比如:母親疼愛孫子,滿足他的要求;體諒兒子,理解他的難處。)以鍛煉學生的想像及創新思維能力。在談對人物印象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正因為這一家人尊老愛幼,相互關愛,這個家庭才會如此和諧溫暖。
3、“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學法指導: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埋下伏筆。“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4、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重點研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解決疑難。重點理解這個句子,不僅要理解它的表層含義,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義: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是承上啟下的角色,肩負重擔,責任重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五)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補 悟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個平凡的鏡頭——散步,寫出了一家人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贊歌。想一想,在你們的身邊,有這樣(尊老愛幼)的事例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親情之美,既符合本課的主題,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發現親情,感受親情,珍愛親情。
(六)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悟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最后,老師把下面這副對聯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橫批:相親相愛
(賞聽歌曲《讓愛住我家》,在溫馨動人的氛圍中結束本課。)
(七)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考
1、真行: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實感:將這一過程及真實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12
說課,是教師以語言為主要工具,向同行闡述自己對某一教學內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設計以及施教效果的預測與反思等的一種教學研究方式。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散步》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散步》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的課題是《散步》。下面我從八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1、課標與文本關系;2、學情分析;3、教學目標;4、教學重點和難點;5、教法和學法;6、教學過程;7、板書設計;8、評價分析。下面我先來說第一個方面:
一、課標與文本關系:
莫懷戚先生所寫的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散步》是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它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時互敬互愛、融洽和睦的畫卷,更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相信隨著作者一家人散步過后,我們每一位朋友都會陶然沉醉于家的溫馨和美之中,也會浸潤在血濃于水的暖暖親情里,更會加倍珍惜我們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個落日和朝陽。
《新課標》強調審美體驗,注重引導學生設身處地、身臨其境、用情感和心靈去感受、欣賞、評價文學作品,進而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單元的主題是人生體驗。集人性美、情感美、景物美和語言美于一體的《散步》要想在"人生體驗"中達到體驗人生的目的,就需要學生真正走進文本,用心靈和情感去感受、體悟。
二、學情分析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需要教師進一步加強教育。
三、教學目標:
基于《新課標》三個維度的理念,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清新質樸的語言。
3、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教學目標的設置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
那么,如何將目標轉化成現實?這就要看重難點的準確定位了。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響,較難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意識。同時散文詩意的語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無窮。因此,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
重點: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難點:
理解具有象征意義的最后一句話。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將重點化解到教學中,又如何引領學生尋找解除難點這一雜癥的靈丹妙藥就成了當務之急。法寶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學法這一環節中。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以朗讀及朗讀指導為經,以引導學生感悟、品味、討論、探究為緯。經緯交織的方法。教師運用情景導入、借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利于擴大教學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知識的趣味性。
2、學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關鍵語句,深入思索,反復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教法和學法這把雙刃劍怎樣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課堂這塊陣地上發揮威力呢?重難點這兩種溶質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學過程這一溶劑中,變成營養豐富的溶液被學生吸收繼而實現教學目標呢?這就要看下面的環節--教學過程的實施了。
六、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設置了八步,分別是:(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二)目標展示,把握方向;(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四)品讀課文,賞析語言;(五)再讀課文,感悟親情;(六)凝神細想,獨抒性靈;(七)教師寄語,升華親情;(八)、課后作業,實踐檢驗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環節:
(一)情景導入 激發興趣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目標展示 把握方向
設計這一板塊是因為學習目標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
1、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品析。
學法指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1)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
提示: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2)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賞析,教師適當指導。
2、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最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齊讀。
設計意圖: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五)再讀課文 感悟親情
1、指名讀6、7段。
2、扮演角色,心靈對話。
學法指導: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走大路,妻子、兒子是怎樣想的,母親為什么改變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話外音的形式將各人心中所想表現出來,不僅要注意文中表現出來的內涵,還要善于結合情景體悟人物心理和性格。
3、這個家中三代四口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設計了"扮演角色,心靈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文本,不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東西,還能發現文本中沒有寫出來的(無形)的東西,以鍛煉學生的想像及創新思維能力。在談對人物印象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正因為這一家人尊老愛幼,相互關愛,這個家庭才會如此和諧溫暖。
4、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學法指導:注重這句話的象征意義。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解決疑難。重點理解這個句子,不僅要理解它的表層含義,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義:中年人的責任重大,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啟下的角色,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至此學生才準確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教師進一步補充培根的名言,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就更應該堅持和發揚,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
(六)凝神細想 獨抒性靈
1、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個平凡的鏡頭--散步,寫出了一家人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贊歌。想一想,在你們的身邊,有這樣(尊老愛幼)的事例嗎?
2、請以"愛"、"家"或"親情"為開頭寫一組對稱的比喻句。
設計意圖:第一個問題的設置旨在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親情之美,既符合本課的主題,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發現親情,感受親情,珍愛親情。為了學以致用,練習對稱句式的寫法,也為了借助文本激發學生與心靈對話,與生活對話,所以設計了第二道題,讓學生賞聽歌曲《讓愛住我家》,完成課堂練筆。
在音樂的激蕩下,學生塵封已久的記憶猶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緒也隨之蕩漾開來,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變成了愛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學的心田。于是下筆如有神助。
(七)教師寄語 升華親情
親愛的同學們:
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最后送給大家一副對聯: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橫批:相親相愛
把這副對聯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將本節課的教學推向高潮,師生達到情感的共鳴,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八)、課后作業 實踐檢驗
1、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2、將這一過程及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設計意圖:行勝于言,由言到行,行后有感,學生能將本節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并接受來自于生活的檢驗,用筆將感受表達出來完成了對寫作能力的培養。
七、板書設計: 散 步
莫懷戚
"我" → 母親
↑ ↖ ↓
妻子 兒子
尊老 愛幼
板書圖示是直觀教學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再創造,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習印象的一個重要手段。本課的板書,設計了一個圍著"愛"字的心形,四個人物的位置也做了相應的處理,這些都緊扣住了文章的主旨。同時,也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獲得無限的美的享受。"尊老愛幼"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由最初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
八、評價分析:
我這堂課的主要宗旨就是具有實用性,在于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放手自學點撥到位、拓展遷移觸類旁通,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引導,組織。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覺得老師要善于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漁場"。北師大肖川教授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而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則尤其應達到這樣的效果。
好了,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13
一、說教材
《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二、說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清新質樸的語言。
3、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四、說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和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要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朗讀品味積累語言。本課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揣摩、積累語言,以增強語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本課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七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這個定為難點。
五、說教法
運用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相結合。首先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將朗讀貫穿于整個課堂中,讓學生在朗讀品味中去感受親情美。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幾種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六、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子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說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這一板塊是因為學習目標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讀課文賞析語言
1、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品析。
學法指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1)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
提示: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2)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賞析,教師適當指導。
2、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最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齊讀。
設計意圖: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五)再讀課文,感悟親情
1、指名讀6、7段。
2、扮演角色,心靈對話。
學法指導: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走大路,妻子、兒子是怎樣想的,母親為什么改變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話外音的形式將各人心中所想表現出來,不僅要注意文中表現出來的.內涵,還要善于結合情景體悟人物心理和性格。
3、這個家中三代四口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設計了“扮演角色,心靈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文本,不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東西,還能發現文本中沒有寫出來的(無形)的東西,以鍛煉學生的想像及創新思維能力。在談對人物印象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正因為這一家人尊老愛幼,相互關愛,這個家庭才會如此和諧溫暖。
4、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學法指導:注重這句話的象征意義。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解決疑難。重點理解這個句子,不僅要理解它的表層含義,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義:中年人的責任重大,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啟下的角色,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至此學生才準確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拓展延伸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個平凡的鏡頭。
《散步》說課稿模板 篇14
尊敬的評委下午好,我說課的課題是莫懷戚的《散步》。
下面我從教材的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運用、學法指導、大致的教學流程等幾個方面匯報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一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注重人生體驗。《散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寓景美、人美、情美于一體,字里行間揚溢著濃濃而真摯的親情,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家人散步時互敬互愛、融洽和睦的畫卷,更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道德頌歌。雖然與本單元前兩篇課文《風箏》《羚羊木雕》一樣都以家庭生活為主,都有矛盾沖突,但前者給予的更多的是反思,而本文則主要從家庭倫理準則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并且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因此,我認為本文是讓學生走進文本,對話文本,在“人生體驗”中達到體驗人生目的好教材。
二、學情分析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語文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增強親情觀念,提高人文素養是本課的教學任務之一。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基本是都是90后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現象”普遍存在,不少孩子“唯我獨尊”,家庭親情觀念淡薄,缺乏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因此,本文教學時,對于七年級學生而言,理解事件本身并不難,但要引導學生發掘文本主旨、感悟親情及由此引發對于家庭倫理準則的思考會有一定的難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設定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如下: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本課教學目標為: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基本內容。
2、以文本為范例,指導學生揣摩詞語的含義,品味文章語言的方法。
3、學習文章以小見大、一事一理,從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寫法;
4、體味文中濃濃的親情,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家庭倫理傳統美德。
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以及教學目標,確定:
教學重點為:目標2、4。
教學難點為:目標3、如何理解文章具有象征意義的最后一句話為達成以上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擬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以文本為范例,組織學生自主品味語言,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相關方法。
2、以小組形式,通過合作探究本文主旨。
3、朗讀法、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品讀文章。
4、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初讀敘事類文章,整體感知內容的方法(初讀“三問”:誰?在哪里?什么事?)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精讀文本、品味語言。
3、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發現文章的美點(從內容到形式)
四、教學流程:
課前播放《常回家看看》作一個鋪墊。
1、猜字游戲導入
謎面:上有老下有小—學生猜———教師解字:老小不分開為孝,老在上子在下,兒子擔任著背負老人的責任這樣才為孝。
當堂調查:你們一家三口和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同吃的同學舉手(舉手的很少),如此看來大多數是老小分開的,孝出了問題。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能不能不分開呢?分開與不分開的主要責任以在誰呢?從今天學習的課文《散步》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歌曲作情感鋪墊,猜字游戲可以很快地激發七年級孩子的興趣,拋出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關,為突破教學難點設伏。)
2、聽讀、朗讀,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輕聲地朗讀課文。
(“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
(3)、檢查閱讀效果:
從記敘的要素、順序入手理清內容和文脈。并在概括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找出核心事件“分歧”,以及產生分歧原因和解決分歧的辦法。
(學習起步階段要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容的目的是強化“要素”意識,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3、品讀課文,感悟親情
我設計的主問題是:
①你說說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在散步的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老師在學生討論結束后,再總結全班同學的發言,加以歸納明確。一家人的權力無大小之分,只有平等的關系。一切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說,是“愛幼”;對子女來說,是“尊老”。
②學生總結歸納人物的特質(這一設計的目的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學會運用精煉的詞語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兒子:聰明乖巧,非常懂事。(著重引導學生將文中的兒子與現實中的“兒子”(自己)進行對比,突出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小皇帝,小公主形象。)
③關于教學難點,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討。
鋪墊:再問導入部分的兩個問題:如何解決“孝”這個問題?能不能不分開呢?分開與不分開的主要責任以在誰呢?歸納學生的回答水到渠成地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具有象征意義的話———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家庭是這樣,民族、國家也是如此。(邊歸納邊板書要點)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體會文章的人性美。(初步體會文中“以小見大”“一事一理”的寫作手法。)對于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4、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①、讓學生采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里?說說自己的發現。
預設:主要引導學生品味:
(1)寫景的句子,發現他們的意境美。
(2)對稱的句式(體會它們的對稱美,情趣美。)
(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②、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精彩片段。
(朗讀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通過朗讀加深印象,培養語感)
5、結束語: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子欲養而親不待。對長輩、父母我們要心懷感恩(播放《感恩的心》),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或最想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說些什么?用一段文字把它寫下來,課后和大家一同分享。
最后是作業布置:
6、布置作業:以家庭生活為素材,以親情為主題,運用“以小見大”“一事一理”的寫法,寫一個片段(300字左右)。
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剛開始學習“以下見大”“一事一理”的寫法,特作出分層要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這也符合個性化的要求,具體是:最低要求:仿寫文中的某個片段//一般要求:獨立構思,能表現出親情//較高要求:能提煉出一個簡單的道理。
7、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主要是為了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突出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