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精選5篇)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1
一、關于教材
(一)教學內容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看似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文章層次分明、思路清晰。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發感情,通篇語言藝術化,給人以美感。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能正確理解“五彩繽紛、你擠我碰、頻頻點頭”等詞語在課文中的含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家鄉的感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評品,讀懂課文內容。強調朗讀品味,讓學生在朗讀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有所思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體會秋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關于教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于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樂教師范讀第二自然段,學生想象畫面,再讓學生跟著音樂自由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結合課文特點,我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為目的,采用質疑問難、自主合作探究、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
三、關于學法:
結合本課的特點,我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自學質疑、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第二自然段,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與總結,讓學生領悟本課的學習方法“帶著問題初讀課文—交流學習收獲—感情朗讀課文”。然后再試著用這種方法自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整個過程由扶到放,循序漸進。
四、關于教學流程:
本課我安排了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談話導入, 引入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觀看課文動畫,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
2、交流匯報,并從課文里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3、學生質疑。
②學生質疑。
(三)、品讀課文, 升華情感
1、重點學習課文第二段。
①課件出示第一組問題。
②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③討論、交流學習收獲。
④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⑤品讀、感悟重點句。
⑥抽生配樂朗讀課文第二段,其余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述的美麗畫面。
⑦總結本課所用的學習方法。
2、用前面的學習方法,同桌嘗試合作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①學生合作學習。
②交流匯報。
③引讀第三段。
3、放手讓學生學習第四段。
師:聽,秋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秋雨把冬天快要來的消息告訴給誰呢?請小朋友帶著問題,對照課文插圖,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①學生帶著問題對照課文插圖自讀第四自然段。
②四人小組嘗試進行角色對話練習。
③匯報表演。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師總結全文。
2、齊讀課文第一、第五自然段。
3、談談:學了課文過后,你覺得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
4、欣賞有關寫給秋天的詩,說給秋天的話,更深層次地感悟秋天的美。
5、欣賞光霧山之歌《楓葉紅了》,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及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6、拓展延伸。
五、關于板書設計
顏色:五彩繽紛
秋天的雨 氣味:香香甜甜 豐收 歡樂
聲音:冬天的消息
板書是課本靜態的呈現,這樣的設計既美觀、大方,又增強了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一目了然。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語文組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秋天的雨》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選編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上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事物有觀察,但是此階段學生并不會仔細、耐心觀察事物,因此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并未有深入了解,本文的景物特色正好能將學生帶入場景之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語言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
3、激發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為: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課文描寫的景物特點。
【難點】激發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會以談話的方式詢問學生最喜歡哪個季節,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入課文《秋天的雨》。
此階段的學生善于表達自己,樂于表達自己,運用談話的方式能夠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步感知
緊接著我會請學生按照以下的引導,完成對生字詞的學習:
先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的生字詞;然后借助課下注釋及工具書,自主解惑后同桌交流;最后教師集中教學生字新詞,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做完這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后,學生掃清了閱讀障礙,再次朗讀一遍課文,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文章大意。
(三)深入研讀
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于是我將根據文章特點,將品讀教學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教學,每一部分都運用談話、多媒體輔助、想象等方法,讓學生理解課文,把握文章景物的優美。
首先是第一個部分:看看秋的顏色
我會請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你是怎樣理解"五彩繽紛"的?同時出示多媒體投影;在感受到五彩繽紛后,引導學生讀出五彩繽紛。考慮到學生并不能一下子就讀出感覺,因此必要情況下教師范讀指導,學生傾聽后再讀,讀出五彩繽紛的味道。
接著是第二部分:聞聞秋的味道
此部分引導學生讀讀課文,并配樂,嘗試讀出秋的味道,相信有了前面的朗讀指導做鋪墊,學生能夠很好地朗讀。
最后一部分:聽聽秋的聲音
先請學生找一找"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中小喇叭吹的是什么?然后再指導學生讀。
通過配樂和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文本。
(四)鞏固提高
本文語言優美,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語言積累,課上鼓勵學生即時記憶,嘗試背誦課文。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請學生說一說本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是對學生本課學習成果最好的檢測。
課后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并能夠實現情感的升華。
基于此,本課作業:
(1)寫一首詩(編寫歌詞)
(2)把秋天的景物畫下來。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秋天的雨
看看秋的顏色
聞聞秋的味道
聽聽秋的聲音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秋天的雨》。本組教材圍繞“心中的秋天”的主題整合課文。本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以秋雨為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的串起來,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8個生字,會讀“清涼、留意、扇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大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優美,所以,制定此教學目標,重在使學生在讀中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根據秋天的特點及課文的描寫來感受秋天,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于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四、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讀為主的學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作為第一課時,我這樣安排:說秋天——體會秋雨的清涼與溫柔——總體把握,統領全文(以詩的形式出現)——感受秋天的美景,理解五彩繽紛(讀中體會秋雨給大地帶來的美景,感受語言美。)
怎樣才能突破難點?怎樣讓學生讀好課文?怎樣讓學生去感受,去領會?
1、以境觸情
從時間性來講,已經過時了。要是正合時節的話,就可讓學生從生活中(如去找找秋天,去畫畫秋天,去寫寫秋天等一系列的活動。)去體驗,去感知。有了生活的閱歷,再來上這篇課文,可能更容易些。由于條件的限制,只有我自己盡可能的去給學生創造環境,營造氣氛,(整個教學過程設制一個背景音樂,以圖片去感染熏陶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情趣。)讓學生在富有詩意的情境中,去學習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的文字,去品悟文章的語言美,去感悟秋天的美好。
2、讀——積累——感悟
在新舊課標交替過程中,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提升語言實踐能力,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興趣與感情、意義與啟示,更應該注重的是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從讀中去感受。這來得很重要。
(1)注重“積累”
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說中積累,這些過程,在我的課中是這樣按排了一些內容:
如:“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這兩句在句式上是一樣的,學了一句,就等于學了兩句。按排一點點時間,讓學生選擇性的背一背,這其實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講到菊花時,讓學生來補白,說說菊花的其它顏色,再概括地用一個詞來說說這些顏色,學生肯定會用上學過的詞語來說。(像今天他們就說出了“五彩繽紛”“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同時還是對所學知識的形象再現。
最后讓學生把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抄下來,去讀讀,背背,以便今后寫作。這又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之前,我還想過放一個讓學生寫的過程,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兩句話。但課文寫得那么美,那么詩情畫意,說實在,我們老師去寫也未必能寫好,讓學生去寫就更難了。要去引導寫好,我沒有這個把握。
(2)以讀帶說,以說帶讀
以讀帶說,以說帶讀去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課文中多數詞語是以聯系語言環境來理解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成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讀完了這一段,眼前浮現出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菊花時,就自然而然地,五彩繽紛指的是什么意思了。課文的語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詩意,需要好好體會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先讀,再說,說了再讀。有了感受去讀課文,感覺就出來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理解這些句子一要聯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時的生活積累;二要反復朗讀品味。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覺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么美的文章,我在教學時,有一點感觸很深:學到用時方恨少。教學時,覺得自己的語言真的太平乏了,需要引導學生去讀時,去說時,我沒有更多的詞匯,更多的語句來表達。看來自己真的該多讀讀書了!
第二課時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上在寫秋天。有這樣一句話“萬美之中秋為最”。那如詩、如畫、如歌、如夢的秋天,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說流程(出示課件)
(一)設懸念,賞秋景,揭示課題。(出示課件)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對學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我設計一個小小的懸念,因此上課開始,(課件)我便出示一個心型,故作神秘地告訴學生這是秋雨姑娘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于是我抓住時機(課件)出示一組秋景圖,讓學生欣賞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就激起孩子們強烈的閱讀欲望,我適時板書課題,自然而然地就引領了孩子們走進了課文,讓他們進行自由朗讀,感受秋天的美。
(二)品小詩,重積累,趣中感悟。
在語文教學中,對寫作技能的積累,是要把從閱讀中明白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道理,日積月累遷移到自己的寫作上來。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我就對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將課文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提煉出來組成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嗎?這時孩子們躍躍欲試,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課件)通過讓學生自由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為作文教學的展開打下了伏筆。
(三)扣文眼,品思悟,落實朗讀。(課件)
1、聲畫并茂,以情助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采用了“聲畫并茂,以情助讀”的方式。我先出示一張無顏色的銀杏樹圖,讓學生想象秋姑娘會為銀杏樹穿上了什么顏色的衣裳?指名讀課文中的相關語句。在這里主要運用了伊瑟爾的“空白”理論,給學生留下不確定性的“空白”,讓他們在閱讀活動中用想象去填充,與文本進行對話。然后再出示一組(黃色的銀杏樹)圖片,直觀形象的畫面,直切入學生的頭腦中,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這樣一來他們與文本的距離又更近一步了。緊接著出示無顏色的楓樹圖,運用同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一遍又一遍有目的朗讀。(課件)讀完后,則出示這兩個句子,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達到讀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2、理解感悟,以悟促讀。
引導學生通過比賽的形式,讀出秋雨還給我們帶來的顏色。(課件)當學生讀到“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時,進行重點品讀。在學生讀后便提問:秋雨姑娘,還給菊花仙子穿上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如果學生所見的顏色很少,我就用(課件出示)各種顏色的菊花圖片,讓學生看到更多的菊花色彩。品讀各種色彩的美后,引導學生理解了(課件)關鍵詞“五彩繽紛”,并讓學生用動作表示“頻頻點頭”的意思。這樣在激活學生想象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了省略號的用法,同時也使學生在無意識中養成了積累的好習慣。為了讓學生積累到更豐富的語言,充實自己的語言庫。(課件)我再次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范讀,并通過師生比賽讀的方式,提高讀的效果。葉圣陶說過:“課文是例子”,因此,(課件)我要求學生進行仿寫“秋雨姑娘把色給了。這樣就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通道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都釋放出來了。
(四)設情境,說中品,提升能力。(出示課件)
新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在品讀第三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閉上眼,通過引述讓他們仿佛聞到秋雨藏著的氣味,并讀出來。再讓他們小組討論,秋雨里還藏著什么香味?(課件出示)請學生當當小導游,帶領我們參觀秋天的果園,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如何自由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想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就出示了這樣的例子(課件出示),為學生思維的表達作出了實例示范,這時的學生也許會說:“板栗樹上的板栗球露出了笑臉,板栗們趁此機會溜出來了。等一些句子”此時的我會充當學生忠實的聽眾,引領學生由閱讀遷移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從而發現生活之美,讓學生們明白:這樣美的語言我也可以說出來。
在品讀第四自然段時,順學而導,以學定教,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理解、品味本段的語言文字。首先告訴學生秋雨是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瞧!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會對好朋友關心的說些什么呢?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地將書面語言轉化為口頭語言。再讓孩子們當當森林中的廣播員,替秋雨姑娘廣播廣播!設想有哪些動植物聽到了?最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表演,不知不覺中實現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使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超越文本,享受著創造的快樂,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語言的創新能力。
引導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課件)并讓他們課后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踏秋,可以把秋天畫下來,也可以寫下來。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得以進一步拓展,從而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創作欲望。
(五)評教學,創和諧,民主課堂。(出示課件)
課堂最后讓學生說說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并評一評誰是“最佳朗讀者”、“最佳表現者”、“最佳傾聽者”、“最佳導游”、“最佳廣播員”。這樣實現了行為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的無痕,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是評價老師,最欣賞老師的是什么以及對老師提出的建議。這樣一來既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又使教育的平臺更趨向民主化。
六、說板書(出示課件)
這堂課我緊抓秋天的三個方面的特點進行板書設計,(課件)簡單扼要,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通過多種方法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自由、開放、弘揚個性的課堂氛圍,實現了“三個課堂”的有機結合,努力使學生在饒有趣味和充滿情感的情境中輕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語文能力,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文章層次分明、思路清晰。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發感情,通篇語言藝術化,給人以美感。
從課前的教學設計到課中的教學過程,我始終努力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賦予學生以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沉浸到由語言文字所建構的教材意境中,做語言的積累,能力的運用,真情的感悟和精神的審美。
教學實踐中,我抓住一個“讀”字,始終以讀為本,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根據秋天的特點及課文的描寫來感受秋天的美好,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創設情景、品讀感悟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于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秋天五彩繽紛的色彩”,語言文字生動優美、朗朗上口。結合課文特點,我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為目的,采用了多種教學策略,使“以讀為本”這一理念落到實處。具體做法如下:
1、適時指導學生邊讀邊看課件,當學生看到楓葉等課件時都不禁齊聲贊嘆,老師趁勢用巧妙的語言指導學生展開想象,如:紅紅的楓葉跳著輕快的舞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火紅的秋天!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繽紛的美景表象,以想帶讀,使學生的朗讀充滿童趣,更生動。
2、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美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扇哪扇哪”,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進而自然地讀出這種美的韻味。學生的朗讀聲把銀杏葉的輕柔美與動感美灑滿了整個教室。
3、恰當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復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領略到了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了秋天的美麗和欣賞美景的愉悅之情。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不知不覺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共鳴,繼而用美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4、在感悟美讀的基礎上努力實踐語言的積累,能力的運用。讓學生用比喻句式來進行說話練習。學生將感悟到的秋天的美好轉換成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樣的練習,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進行了口語訓練、語言積累。
四、說板書設計
本篇課文,通過重點詞語的板書,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感受秋天的韻味。
附板書設計: 顏色 豐收
11 秋天的雨 氣味
聲音 歡樂
五、教后的遺憾
整堂課下來,發現了許多問題,如,在說話練習時設計的問題太簡單,老師提示的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還有在配樂欣賞時,課件中的音樂沒有放出來,導致秋天美好的韻味渲染不夠。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寫景散文,名為寫秋雨,實為寫秋天。課文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先寫秋天的到來,再寫秋天繽紛的色彩和豐收的景象,然后描繪深秋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當作一個個美麗的珍珠,巧妙地串聯起來,構成一條亮麗的珍珠項鏈,映出了金秋時節美麗、豐收、歡樂的景象。全文按照描寫順序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寫了秋天的顏色;第二部分描寫了秋天的氣味;第三部分則寫了秋天里的各種聲音。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三組課文的設計專題是描繪孩子們心中的秋天。《秋天的雨》是本組的第三篇課文,是本組精讀重點課文。課文文質優美,將秋天的美好描寫得淋漓盡致,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
3、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扇、枚、郵”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體會課文中多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5)積累好詞佳句,仿寫一段話。
4、教學重、難點
《秋天的雨》一文語言生動優美,洋溢著浪漫的童真,童趣,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教學的重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秋天的雨》篇幅短小,描寫生動,文筆優美,很適合學生朗讀品味。因此,我主要以朗讀組織教學,通過分層次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披文—-入情—-入境”,領略秋天的美好,領悟語言文字之精妙,使之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此外,我還適時運用遷移規律、讀寫結合法,布置學生仿寫一段話,訓練學生寫作。
三、說學法
時下正值金秋時節,對于“秋”學生已有一定的認知,教學時我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感受,在此基礎上鼓勵質疑,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對象產生興趣,才能認真、自主地學習。交流探討是互學階段“善學者,借人之長以補己之短”的重要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各抒己見,達到解疑的目的。朗讀感悟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積累知識的有效途徑,我讓學生在反復的吟讀中,感受語言的韻律美,積累優美的詞句,體會學習的快樂。
四、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激趣導學
導入語①:秋風拂面,秋雨清涼,送來了美麗的秋天。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誰能說說你眼中的秋天呢?(學生自由發言。)
導入語②:我們海南地處亞熱帶,四季并不特別分明,北方四季落差較大,春天,萬物復蘇,鶯歌燕語;夏日,驕陽似火,大地如荼;冬天,北風呼嘯,千里冰封;秋天,秋風送爽,秋雨清涼。大家想不想去感受一下北方的秋天呢?
[課伊始,情即生。教師用導語激趣導入,引起學生已有的形象認知,激發學生了解北方秋天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氛圍。]
(二)播放錄音,初讀感知
1、 播放朗讀錄音。
2、播放音樂《秋日私語》。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時教師播放音樂,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每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自主學習。在自學階段,學生容易產生獨特的情感體驗,為感情朗讀打下基礎,為理解語句作好鋪墊。]
(三)品讀課文,感受神奇
1、品讀課文第1自然段。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感受秋雨的神奇,并交流神奇在哪里。
2、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多人次分層次反復誦讀,聯系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體驗秋天顏色多,秋天顏色美,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喜悅。
[營造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品讀課文,交流體驗,讓其在合作、探究的課堂實踐中,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使學生體驗自學的成就,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四)變讀為述,積累語言
1、開詩歌朗誦會。
要求:把對秋天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
2、出示秋景掛圖。
要求:用自己的話來描述秋天的美麗畫面。
[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發揮教學直觀性的特點,能提高學生對北方秋天的形象認識,感受秋天的美好,培養觀察能力。通過誦讀,變讀為述,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受課文語言的韻律美,還可以提高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更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
(五)小 結
這么多的色彩在同一個季節出現,真是五彩繽紛熱鬧非凡啊!所以說“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六)課外擴展
1、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和自己喜歡的語句。
2、聯系家鄉秋天的某一景物特點,仿寫一段話。
[ 教師運用遷移規律、讀寫結合法,指導學生把積累的詞語和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具體習作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