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說課稿(通用16篇)
《四季》說課稿 篇1
一、 教學設計概述:
(1)設計理念:
《四季大本營》是粵教版《品德與生活》第四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三課。這個單元關于不同季節的自然與社會變化的學習大匯總。課文整體設計充分把學生放在學習活動主人翁的地位,依次由同學們歡迎火星小朋友,制作編輯“動物的四季”“植物的四四季”“四季之歌”火星的自然與生活幻想畫冊送給火星小朋友等學習環節組成,把科學精神和情感的培養同自然與社會生活的學習掌握,以及生活性、趣味性、探究性等有機結合起來。
(2)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基于本課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三點: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對四季的初步了解,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認識大自然的四季
2、行為與習慣目標:培養學生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和態度。
3、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我們把自己的對四季的認識做成了一本小冊子。
(3)教法學法:
按照新課標的“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課堂需要,我努力使教學進入生活,貼近生活,創設開放互動的情境,營造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體會四季的變化。
(4)教學過程:
根據本教材特點和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征,(點擊)圍繞“四季的變化”這一主旨,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步:(點擊課件)
(一)說說四季的自然變化。
1、出示課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上都有些什么?
2、根據小朋友所說的話,說說自己的想法。
3、小組討論一下,派代表發言。
老師總結:通過這些活動,能使同學們對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以及生活的變化有著更大的認識。
(二)四季荷花塘
1、誰能給四個荷塘標上春、夏、秋、冬?
2、小組討論四個荷塘有什么不同?
3、如果是你,你打算送什么給火星朋友?
(三)贊美四季美麗的景色。
1、說說自己體驗到的春、夏、秋、凍,各季節的不同氣候特點及周圍的景物變化。
2、小組選舉代表發言,把最有代表性的組合起來,大家制成小冊子送給火星小朋友。
綜上所述,本課教學我以“通過觀察——認識——動手制作”為線索,以“動手制作”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教學重難點的具體解決步驟:
下面我就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具體說說教學過程的活動設計。(課件出示)下面我介紹的活動環節:
(1)說一說。
說一說四季的變化。
(2)贊一贊。
四季美麗的景色。
(3)寫一寫
自己體驗到的春、夏、秋、冬各季節的不同氣候特點或者周圍的景物變化。
《四季》說課稿 篇2
這是一首兒歌,作者采用擬人化手法描述了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現春、夏、秋、冬不同景色。本課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和觀察圖畫,體會詞句的意思,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根據課標精神,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立足點在于: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用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
在這種教學思想指導下,我把朗讀作為這堂課的重點。
“新課標”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提倡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讀的步聚的:
一、初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本課一開始,我安排學生聽讀(隨機演示)聲情并茂的范讀,屏幕上美麗如畫的四季景色,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自讀,感知內容
在學生自讀前,提出自讀要求,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
三、美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以境促讀,境中動情
本課朗讀的重點是有關“春天”的這一節詩,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 我播放了描繪春天美景的錄像,(隨機演示)屏幕上花兒爭先開放,小草鉆出地面,小鳥飛來了,它們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動聽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對文中的文字描寫有了直觀的形象認識,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孩子們邊看邊自發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贊嘆:“春天真美啊!”抓住這個契機,我讓學生把自己變成鉆出土的小草芽,問學生:“你高興嗎?你想怎么說?想怎么做?”孩子們笑著、跳著、拍著手,欣喜地說:“我是春天!”緊接著,我使用了激揚學生靈動的評價語“開心地說吧!跳起來說!“這么多小草芽都鉆出來了啊,一起歡呼吧!“這些話語,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他們的創造性被激發,心靈得以解放,此時,整個教室一片歡騰,洋溢著濃濃的“春意”。
在教學“夏天”這一節詩時呢,我讓孩子們進入情境,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去感受夏天的氣息。(配課件)“現在你們就是荷葉了,你舒舒服服的躺在水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噓!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由此可見,只有調動了孩子們的情感才能使他們產生一種“我要讀”的沖動,進入想說、想表現的狀態。在境中動情,以情促讀,以讀促情,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達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渾然一體的境界。
2、以演促讀,入情入境
在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后,我安排學生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表演讀課文,引導學生大膽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從詩歌中領悟到的內容與情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表達出來。這時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孩子們搖身一變紛紛成了小草芽、小荷葉、谷穗娃娃,雪娃娃,有的學生在搖頭晃腦地讀,有的學生手舞足蹈地讀,課堂上書聲瑯瑯。這刻,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巳經能夠無拘無束地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啦!
3、以說促讀,說中激情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于是,我在教學該課的最后,安排了創作新的四季小詩這一環節,為此,學生非常感興趣。他們的作品充滿了奇思妙想:如 “蜜蜂嗡嗡,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西瓜圓圓,他對冰淇淋說,我是夏天”;“紅葉飄飄,他對崔老師說,我是秋天”;“雪花飛舞,他對梅花說,我是冬天”。這充滿童真的想象,飽含多么獨特的情感體驗啊,讓我欣喜地感受到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的那顆聰慧而靈動的心。
最后我想用薩特的一句名言,作為這節說課的結尾:閱讀是生命的活動,是一種生活,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閱讀是自由的夢!
《四季》說課稿 篇3
一、充滿童真童趣的教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特別是最后一節“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即描繪繪出了冬天的特點,又反映了孩子們的心聲,把冬天里一幅打雪仗,堆雪人的場景再現在孩子們面前。為了讓這充滿童真童趣的教材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①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朗讀課文,在課文中識字。
因為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做了形象直觀的教具,在讓學生理解“鞠著躬”和“大肚子一挺”等語句時,加上動作和表演相結合,既有趣生動,又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便于學生理解課文。
二、走近孩童心靈的教法
《四季》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二篇課文。在設計學生學習方案時,我緊扣“走近孩童心靈”這一理念,抓住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這一條線,創設“到四季媽媽家做客”這一童語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讀中說,說中議;從讀中習得語感,發展語言。同時,又以生字教學為重點,通過整體識記,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從生活中識字的興趣。
1、走近童心的游戲——主動探究從入學開始
學習過程除了被動接受知識外,還存在大量的發現與探究等認識活動。新課程要求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是要轉變單一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倡導探究學習。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二課,我們就重視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讓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主動學習,鼓勵自己回家尋找四季的特點,如:春天,燕子飛回來了;冰雪融化了,青蛙冬眠后蹦了出來;荷花開了;農民伯伯豐收了;下雪了,大家又開始堆雪人了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有能力收集而且又樂于收集的。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我設計了“猜四季”這一游戲作為開課,并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四季的景色再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對“四季”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2、洋溢童趣的生字寶寶——識字體現多元化
新課標對低年級提出了多識少寫,整體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新的識字教學理念,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幾處體現以多種形式復現,加強識字的效果的設計。如:引入新課時——“四季”兩個生字,我讓學生和我一起識字,生字寶寶展現在學生面前之后,充分喚起學生已有舊知,并且鼓勵學生當小老師,讓學生通過角色互換增強識字體驗,針對低年級學生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了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生字花”的識字游戲:把生字做成一朵朵的“生字花”,會認的字就摘下這朵花作為送給學生的禮物,在整個游戲過程中,給學生充分選擇的時間和機會,讓生字和他們一次次見面,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識字,這樣就達到鞏固識字的目標了。
3、貼近童心的詩歌——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其中之一是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從讓學生理解課文詞語、句子到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應注意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尊重學生的個人愛好特長,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保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了閱讀的興趣。比如教學中過了生字寶寶這一關之后,我帶著學生一起四“四季媽媽”家做客,可是遇到了“春”、“夏”、“秋”、“冬”四扇門,該如何走進這四扇門,我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喜歡的季節走進去,這不僅符合學生的學習愿望,促進了學生原主動發展。
4、內化童心的展示——兒童詩歌創編
在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同時,我還安排了拓寬思維訓練,例如,當我隨著學生去冬天家里去做客的時候,有意的讓學生邊表演邊讀詩歌,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增長了知識,學生樂此不疲。詩歌學完之后,我和學生
不滿足于“草芽、荷葉、谷穗、雪人”,我鼓勵學生想像各個季節的景色,并給學生提供了幾幅各個季節的景色圖片,在我的啟發下,學生的小詩誕生了“花兒朵朵,她對蝴蝶說:‘我是春天……’”。當然,也許學生的詩還很稚嫩,但這是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火花的閃現。
三、我的思考
1、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朗讀?
2、如何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
《四季》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四季童趣》
一、說教材
《四季童趣》是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六課中的教學內容。歌曲4/4拍,五聲徽調式,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充滿童趣的歌曲。歌中描繪了一幅幅生動而饒有情趣的畫面,形象地表現了兒童們在四季中天真爛漫的歡樂情景,抒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的心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表現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通過歌唱、表演《四季童趣》,感受歌曲所描寫的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小朋友們熱愛生活親近大自然的純真情感。
(二)能力目標:通過“意境”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學生即興表演的能力,能夠積極與同學合作用優美的語言、舒展的歌聲及肢體動作編創一定的情境,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三)情感目標:通過《四季童趣》的學習,從歌聲中感受到“四季童趣”的意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三、說重點、難點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將確立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啟發學生用歡樂活潑、優美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培養孩子們熱愛生活的心情。這是本節課的重點。
(二)指導學生運用各種藝術形式表現表現歌曲意境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是本課的難點。
四、教具準備: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課的知識結構,我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
(一)事先根據歌詞編排好簡單的舞蹈,課堂上供學生參考。
(二)準備課件、杯、碗等器皿加水自制有音高的“樂器”等。課前音樂的鋪墊《春天在哪里》。
五、說教法和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使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來更好地理解音樂,表現音樂。
(二)旋律模唱法:教師分樂句彈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la”音模唱出與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如第一樂句,教師彈55 05 51 2| 2-—02| 3 1 2 65|,學生模唱“la……”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又能培養學生音樂記憶力。
(三)示范法、練習法: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示范讓學生有直觀的形象認識、化難為易。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
在學法上我注重了自主、合作等方式的引導:a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通過閉目聆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較難唱的樂句,分析視唱化難為易,最后親自嘗試,完整并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群體合作法。在表現的過程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揮其群體力量,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達到共同提高。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整節課通過聽、說、唱、跳、奏、表、幾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喜愛演唱并能表演這首歌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接受新知。
六、說教學過程
(一)聽組織教學這一環節我將用時大約3分鐘。
我請全班學生聽著歌曲《春天在哪里》陶醉地走進教室,師生共同律動,營造了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為整節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說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我會用5分鐘的時間來完成。
1、先請孩子說說現在的季節有些怎樣的特點?然后引出“四季”,組織學生說說你最喜歡的季節是什么?為什么?
2、學生回答后,我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再利用課件向學生,向孩子們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畫面(配背景音樂)。
師隨畫面朗誦:春天,小草吐綠、百花齊放,姹紫嫣紅、爭奇斗艷,是最富有生機的季節,我們可以在綠油油的草坪上放風箏、看蝴蝶、蜻蜓在花間飛舞;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們卻喜歡,因為他們可以游泳、打水仗,有時,還可以和哥哥們一起去小溪摸魚蝦。秋天,那可是豐收的季節,滿山的紅葉、沉甸甸的果實,透出的是豐收的喜悅;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皚皚、銀妝素裹,我們可以踩著雪撬板在雪地里飛快地[跑,別提有多美了。引出課題《四季童趣》板書課題
[這個環節中,通過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孩子們在聽覺、視覺上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和富有的趣味。另外通過回憶、想象、討論交流等學習方式,有效地培養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對音樂課要重視課程整合的這一理念也有了很好的體現。]
(三)唱學習新歌這一教學環節我將大約用時25分種左右。
在學習歌曲這一教學中,我注重突出唱、奏、編三個環節,在突出重點,解決難點的同時,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1、唱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先用多媒體播放歌曲,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基本情緒。然后請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并用手輕輕點拍,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之后我向同學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誰能說一說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和同學們說一說吧!這樣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輕松地掌握了歌曲情緒、節奏、旋律和旋律。
然后我請學生一起隨伴奏音樂輕聲高位置朗讀歌詞,并向學生提出要求:現在我們一起用朗誦的感覺來演唱這首歌吧!接著我給學生有感情地范唱一遍,然后我琴聲帶領學生用“La”音模唱旋律,熟悉以后再填詞分組反復練習。
學生熟悉理解了歌詞,才能將感情溶入到歌曲中把歌唱得更好。為此,在熟悉了歌詞和節奏旋律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大膽嘗試,用自然、優美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在此過程中,我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齊唱、分組唱、分男女生唱、師生對唱、個別演唱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經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對歌曲的掌握已是輕松自如了。
2、奏。這是本節課的第一個難點。
三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已經有了一定的節奏感。但是讓他們創編節奏還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先出示以下幾個節奏型,(板書)
ox x│x — — ox│
ox ox│x— — —│
x x x │x— — │
然后讓學生用打擊樂器按固定的節奏分別打一打,再選一種自己喜歡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這樣的設計既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學情,又能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
3、表現。這是本節課的第二個難點。
美的旋律、美的歌詞更需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意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提供給孩子四個方案,A喜歡繪畫的同學拿出彩筆、圖畫本,畫出心中最美的季節(四季各選一幅最好的貼在黑板上);B喜歡舞蹈的同學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創編舞蹈;C喜歡器樂的同學可利用短暫的時間練習演奏歌曲;D喜歡聲樂的同學可聚在一起探討怎樣表現歌曲。
同時,鼓勵孩子采用其它方式表現歌曲意境。
2、在充分地準備之后,各組成果展示。最后通過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發揮課堂的反饋作用,讓學生體驗到參與學習的樂趣
3、教師小結:小朋友通過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四季美好景色的.贊美,希望你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發現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擁抱美好的未來。
[新課標指出,音樂教學應重視音樂與相關文化的適當滲透。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請學生自主發揮,選擇多種藝術形式表現歌曲意境的方案,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可展現個性的舞臺,還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七、課堂小結,組織下課5分鐘
1、老師對本課內容做一小結:鼓勵孩子們會善于發現大自然中的美,也希望孩子們都能成為一個善于表現美的孩子。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
2、師生用音樂語言互道再見。然后在美妙的《四季童趣》的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音樂教學的功能決不僅僅體現在一堂課上,這個環節中,老師向孩子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離開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學生把課堂上所感悟到的,帶到教室外,帶進自己的生活,使音樂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八、說板書設計這就是我的板書。
四季童趣
ox x│x — — ox│
ox ox│x— — —│
x x x │x— — │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四季》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本單元研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運動關系。與前面的“我們的家園——地球”等單元共同構成了對太陽地球月球較為完整的認識。課文重點研究地球的公轉,讓學生意識到由于地球的公轉,使得同一個地方出現了冷暖變化而形成了四季。
教學目標:
1、能從“這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角度對四季循環的現象提出問題。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四季循環的變化現象作假設性解釋。
2、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知道四季循環是由于地球公轉形成的。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為一年。
3、喜歡大膽想象。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策略:
啟發學生回憶太陽高度與氣溫的關系。太陽高度大時氣溫高,太陽高度小時氣溫低。這是教學重難點教師可以用電簡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讓學生比較黑板上的光斑。直射時光斑面積小,斜射時光斑面積大。直射意味著太陽高度大,斜射意味著太陽高度小。電筒發出的光和熱是相同的,直射時分布在較小的面積上,斜射時分布在較大的面積上。從而使學生明白:太陽高度大時,陽光直射地面,同樣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熱量多,因此氣溫高;太陽高度小時,陽光斜射地面,同樣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熱量少,因此氣溫低。
在教學過程中,我重點引導學生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自主發現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通過討論質疑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養成積極動口、動手、動腦的習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地球儀、電燈。
1、分組實驗材料──蠟燭,用乒乓球、鐵絲制成的小地球儀(在北半球處粘一個小紙人)。
2、掛圖或投影片──地球的自轉(示地軸、自轉方向、陽光及晝夜),地球的公轉。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研究主題關于四季變化的教學,先請學生想一想:四季的主要區別是什么?學生可能作出許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氣溫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而晝夜長短變化也影響氣溫變化,因此,四季不同的原因可以從氣溫變化的因素中去找。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集中從氣溫這一點上來研究四季成因。
2、初步認知先啟發學生回憶太陽高度與氣溫的關系。太陽高度大時氣溫高,太陽高度小時氣溫低。教師可以用電簡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讓學生比較黑板上的光斑。直射時光斑面積小,斜射時光斑面積大。直射意味著太陽高度大,斜射意味著太陽高度小。電筒發出的光和熱是相同的,直射時分布在較小的面積上,斜射時分布在較大的面積上。從而使學生明白:太陽高度大時,陽光直射地面,同樣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熱量多,因此氣溫高;太陽高度小時,陽光斜射地面,同樣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熱量少,因此氣溫低。如果教師畫一幅太陽直射、斜射活動圖,就能形象地說明陽光直射、斜射時,地面受到的熱量不同,氣溫也隨著不同。
3、深入探究學生明白了氣溫高低的原因以后,教師可利用地球儀演示四季變化的成因。先請學生指出地球儀上的赤道、北半球和南半球。請一名同學手持一只手電筒站講臺中央代表太陽。演示時,另一名同學拿地球儀繞太陽轉動,轉動時,要注意地軸始終指著一個方向不變。當地球儀轉到的一定位置時,請學生觀察陽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受到的光熱多,氣候炎熱,晝長夜短,這時北半球是夏至。地球儀轉到另一位置時,太陽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陽光相等,表明南北半球得到的光、熱量相同,這時氣候溫和,晝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分。同樣轉動地球儀,太陽直射南半球,這時北半球得到的光、熱量少,氣候寒冷,晝短夜長,這時是冬至。繼續轉動地球儀,太陽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熱量相等,氣候溫和、這時候北半球是春分,晝夜一樣長。
4、總結拓展
四季更替與地球公轉有關。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經驗,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節氣,并編寫了節氣歌。它是怎樣反映農時季節的呢?讓我們去研究吧。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板書設計:
14、四季更替
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一天24小時
地球公轉一年,一年有365天
四季循環是由于地球公轉形成的。
《四季》說課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部分的第二課《四季》。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我說的是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1、課文內容:
《四季》是魯教版一年級上冊,課文部分的第二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以“春天草芽的尖、夏天的荷葉的圓、秋天谷穗的彎,和冬天雪人的頑皮”來表現四季的特征,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
2、教學目標:
我們在設計一堂課的時候,首先要確立教學目標,這是關鍵所在,我們在這堂課上要教給學生什么?要培養學生什么能力和情感?有了這個主導思想,再結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認知規律和以往的知識經驗,設計教學流程,就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課標》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應根據三個緯度設計。我根據低年級的學段目標和本課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1個二類生字;規范書寫一類字“四”,認識“橫折勾、豎彎”兩個筆畫名稱;理解詩歌中“小節”的概念;理解“谷穗”“頑皮”的詞義。
能力目標:
朗讀的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想象的能力——能看圖編故事進行說話訓練;
質疑的能力——能在課文的學習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
表演的能力——能通過表演,理解詞義;
寫作的能力——能根據詩歌創編小詩。
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以及朗讀教學;
難點:在詩歌的學習中培養質疑的習慣,訓練寫作的能力。
二、說學情
本文是學生在學完漢語拼音后剛接觸的第二篇課文,孩子們對課文的概念、對朗讀的方法幾乎一無所知,因此,朗讀起來有可能出現唱讀現象;課文的學習不得章法,一味地被動接受新知;初次嘗試仿寫,對于一部分孩子有一定難度……綜合這一系列的學生的學情,我精心設計了各部分教學環節,可以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
著名心理學家陳爾壽說:“教無定法,人各有法,引起興趣,就是好法。”因此,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上,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摘蘋果”快樂識字法——多種形式朗讀法——分小節訓練能力法——分層次指導寫作法。
四、說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
這堂課我積極倡導自主、快樂的學習方式,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學習課文的傳統,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季節去讀,把要我讀變成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
留出質疑的空間,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求索。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習的能力。
五、說教學設計
(一)、開門見山,導入課題: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開門見山式導入課題,直奔主題,簡潔、明快,巧妙,能在最短的時間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誘發探求新知識的興趣。因此,我在上課伊始,就面帶微笑問大家:“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隨著同學們的回答,板書“春 夏 秋 冬”四個字,“春夏秋冬合起來就是叫做——”板書課題:四季 接下來指導同學們在田字格里寫 “四” 字,這個“四”是一類字中唯一一個在課文中出現的字,在這個時候指導書寫,我認為正合時機,符合“低年級的一堂課要滲透寫字教學”這一理念。邊寫邊指導學習 “橫折勾 豎彎” 這兩個筆畫名稱,這也是在這篇課文中要求掌握的筆畫。然后說,“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四季的詩歌”,板書 2(齊讀課題——第2課 四季)
(二)、果園摘果,認讀生字:
一年級學生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因此,我首先安排了這樣一個識字環節,過了生字關,就能掃清閱讀障礙,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這個識字環節上,我采用的是“果園摘果”的趣味識字法,使枯燥的識字教學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生動有趣的游戲內容,激起學生的興趣,使整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效地掌握知識——在學生齊讀完課題后,我接著問:“現在是什么季節?正是秋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果園里果實都成熟了,孩子們,走,老師帶著你們到果園去摘蘋果吧!”接著出示課件,一棵高大的蘋果樹,樹上結了11 個紅蘋果,每個蘋果里藏著一個字,讓學生先齊讀每一個帶拼音的生字,檢驗孩子生字的預習情況,讀對了,蘋果就會從樹上掉下來,孩子們讀著、笑著,興趣昂然,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給一節課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接著,去掉拼音再開火車認讀生字,實現了從借助拼音到獨立識字的過渡,檢驗孩子生字的掌握情況,如果發現哪個字孩子們掌握得不好,就停下來單獨教。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很快就度過了生字關。我認為這樣安排識字環節,比按部就班地一個個認讀,效果要好得多。
(三)、動畫演示,激發興趣:
識字關過了后,要轉入課文的學習,我安排了“看課文動畫片”這一環節,在過渡上我進行了巧妙的設計——“你們的字認得真好,老師特別高興,就獎勵你們看這篇課文的動畫片,好不好?”既使學生對整個課文有一個整體初步的感知,又是對上一步識字成績的肯定和獎勵,還而且獎勵的是和教學密切相關的“課文動畫”,符合兒童愛看動畫片的心理,可謂一舉三得。
(四)、自由練讀,初步感知:
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觀看完動畫之后,一定對課文充滿了好奇,會產生想讀的欲望,這個時候我抓住孩子們的心理,問道:“動畫片這么好看,你們想不想讀一讀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且做到讀有要求:那就是讀的基礎——讀正確、讀通順
當孩子讀完后,為了檢測孩子讀的水平,隨機指名四人接力讀
(五)、范讀課文,認識詩歌:
四名同學讀過后,就能掌握班里孩子的朗讀水平,發現孩子在朗讀時存在的問題,這時,老師的示范朗讀尤為重要,于是,我用這樣一句話引出了配樂范讀的環節——“你們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讀了,下面聽老師朗讀課文,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有幾副圖?幾句話?”這樣安排,有三方面的意圖:其一,悠揚的樂曲,營造了一個溫馨的課堂氛圍,老師那充滿童趣、抑揚頓挫的朗讀,能讓孩子們從新的起點感受到朗讀的奧妙,激發朗讀的興趣;其二,低年級的孩子在每一個環節的安排上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否則,老師在讀的時候他無事可做,就會注意力分散,因此,讓孩子帶著任務去聽,我認為十分必要;其三,為詩歌中“小節”這一概念埋下了伏筆,同時理清了文章的層次。
讀后隨著學生的回答,講解小節的概念——
這篇課文有4副圖、4句話,每句話叫一小節。詩歌一般都由小節構成,這是一首詩歌,共有4小節。
(六)、細讀品悟,學習課文:
有了上面的鋪墊,該轉入課文內容的學習了。首先讓學生快速默讀,找出文章中每一小節主要寫的什么?讓孩子學會抓重點內容學習課文的方法。隨著學生的回答板畫:草芽 荷葉 谷穗 雪人——老師一邊畫一邊讓學生進行詞語搭配訓練:
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 荷葉圓圓——圓圓的荷葉
谷穗彎彎——彎彎的谷穗 雪人——頑皮的雪人
賈志敏老師曾說過,語文課要讓她姓語,字詞教學是根本。因此,我們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一定不能偏離這個軌道,一定不能忘本。
在課文學習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意愿,按照學生對四季的喜愛,隨機學習四個小節,每小節設計了一個訓練點:春天重朗讀的指導,讀出“尖尖”的感覺;夏天看圖編故事,重想象力的培養;秋天留出質疑的空間,讓孩子養成問題意識;冬天是表演的舞臺,讓孩子發揮想像,表演出雪人的頑皮可愛。
這樣安排課文內容的學習,使四小節既渾然一體,又各有側重。在學習夏天一小節時,我還巧妙地引入了和課文內容密切結合的《小青蛙找家》的課中操,既緩解了學生的疲勞,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下面的課堂學習,又為整堂課增色添彩,是整堂課的高潮,可謂畫龍點睛之筆。
關于難點突破:
在這四個環節中,秋天一小節“質疑”能力的培養是難點,我是怎樣突破難點的呢?主要設計了兩條主線——
(1)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解釋“谷穗”:我國北方的糧食作物,脫殼后是小米
解釋“彎腰”——莊稼成熟了,沉甸甸的,壓彎了腰
(2)你讀懂了什么? ——學習谷穗謙虛的品質,感恩教育:感謝誰?(秋天的到來;農民伯伯播種、土地給了他營養)
學生按照這兩條主線去學習,會奠定他主動學習的能力。如果以后每堂課都安排這樣一個質疑環節,那學生一定會養成良好的質疑品質。
關于朗讀指導:
朗讀指導中,不同的小節讀的方式不同,我采用了“范讀、指導個別讀、分組賽讀、表演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扎扎實實培養了孩子的朗讀興趣和朗讀能力;在課文學完之后,我安排了一個配樂背誦全文的環節,這是多種形式朗讀后的必然產物,因為——熟讀成誦。學生自己伴隨著優美的音樂,韻味十足地背誦課文,必將成為這堂課的又一個高潮。
(七)、總結全文,美景激趣:
1、看板書總結:這篇課文分別以“草芽、荷葉、谷穗、雪人”做“春夏秋冬”這四季的代表物,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大家想不想看看大自然更美的景色?
這樣安排,既對整堂課的學習有了一個歸納和總結,體現了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又是對下一環節的引出。接下來,播放課件“四季美景”,并提出要求:邊欣賞邊觀察每一個季節都有哪些美麗的景物?認識的喊出它們的名字。
多媒體課件,在適時的時候出現,擴大孩子視野的認知,讓它真正地發揮作用,起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功效。在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培養孩子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注意課內外結合,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渠道。
當學生看到四季美景圖的時候,都十分興奮,喊出每一幅圖中代表物的名字,也在為下一步詩歌創編積累寫作素材。
(八)、詩歌創編,能力拓展:
課文學習完之后,我又安排了分層次寫作能力的訓練:看“四季美景”課件,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以“桃花”為例教給創作方法——啟發每個季節都有哪些景物——學生模仿創編小詩——創編詩歌展示。創編兒歌時,我為孩子們設置了三個臺階:
1、圖片引導:桃花 ,他對 說: “我是春天。”
2、季節增多: ,他 說:“我是春天。”
,他 說:“我是夏天。”
,他 說:“我是秋天。”
,他 說:“我是冬天。”
這一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思想啟迪。隨著學生的即興說話,我即興打到課件上,最后連起來讀一讀,就是一首精彩的詩歌。孩子們會在朗讀過程中,享受到創編詩歌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九)、總結點評,布置作業
咱們一一班的小朋友不但是背詩小能手,還是做詩的小高手,來,孩子們,為你們今天出色的表現鼓鼓掌吧!
作業:精彩二選一
把創編的小詩發到自己的博客上;
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
這項作業讓孩子們把四季的美景永遠留在了眼中,留在了心里。這樣的作業可以使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發展。課下,我將瀏覽孩子們的博客,并在第二課時的時候,對這些作業進行展示或評價,讓學生在互相學習中,有更大的提高。
總之,整堂課的設計,我始終堅持“以讀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體會情感,發展語言。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不但沒有破壞主要的、根本的、本質的問題上的統一,反而會保證它的統一,讓學生始終處在積極的思維狀態下,各種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課堂永遠都有遺憾,但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愿在各位評委和老師的幫助下,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現生命價值的綠洲!謝謝大家!
《四季》說課稿 篇7
一、說課題名稱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科學活動《認識四季》。
接下來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二、說設計意圖
在孩子們的世界里,燕子、柳條、落葉、雪花。都是他們身邊常見的景色,但是對于幼兒來講他們是不能準確的將這些景色與四季明確對應。《綱要》指出,在幼兒生后經驗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讓幼兒從身邊入手,培養初步的認識和行為。為此,我設計本次活動具有一定的生活價值。旨在通過活動讓幼兒認知四季。
幼兒的科學活動是從觀察生活的點滴開始的,因為他們的思維都具有直觀形象性,作為老師就要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游戲中去挖掘大自然,并指導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觀察、比較、認知、創造,這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由此,也就生成了本次科學活動的設計理念。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基本動作的發展情況,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認知:從自然景色的變化,了解四季的特征
(2)技能:培養幼兒根據四季穿衣的能力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第一條目標是主導目標。目的是讓幼兒在游戲中認知四季,第二條目標是輔助目標,包括能力目標和感情目標。我想通過孩子們在游戲中的操作代替說教,讓孩子獲取知識,獲取愉快的體驗。
四、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接收知識的能力水平,我將活動中的重點難點設計如下
(1)重點:引導幼兒認知四季,對自然界的四季特征有直觀的初步認識
(2)難點:幼兒能自主地根據四季變化穿衣,并形成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五、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采用了演示法、提問法組織教學。由于這些方法有利于幼兒直觀的觀察事物,形象思維,提升了幼兒的辨識能力,促進師幼互動教學活動的開展 。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我打算幫助幼兒采用觀察法、討論法、游戲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活動準備
為了能讓幼兒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的,活動前做了如下物質準備:
(1)物質準備:圖片、木偶道具、視頻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的生活知識儲備
七、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圍繞目標來設計的,為了讓幼兒快樂學習,達成目標。在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如下流程:情景導入---圖片展示—分組討論—游戲操作。
八、說活動延伸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活動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融合性,為了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活動內容我將活動延伸到區域活動區,請小朋友去美工區畫出喜愛的季節。
《四季》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位置及設計意圖。《四季》這篇課文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兒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
2、說學情。《課標》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應根據三個緯度設計。根據低年級的學段目標和本課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拓展學生生活中識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教學與朗讀教學。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我們要上好一節生動的語文課,做好課前準備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多種載體,更好的為教學服務。例如:在課前我們需要做課件和頭飾,制作各種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四季的資料和描寫有關四季的詞語或句子。有準備的教學,是上好課的前提。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本節課,我通過創設一定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熟讀課文法:本著“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讀對課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學生就能進一步的感受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感受到語句的優美。
在對待學生的學習上,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放開手腳,積極參與,大膽求索。本課我指導學生用如下方法進行學習:
朗讀感悟法:《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節課,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學習方法:分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前,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錄音找朋友,上課時我接著問:孩子們聽出這是什么歌嗎?孩子們說找朋友,我緊接著說那么老師和大家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我出示音節讓學生拼讀后找他的好朋友生字寶寶。
(二)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引出課題。
我帶領學生再次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師說:大自然可神奇啦!她有四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可以讓花兒變紅,草兒變綠;可以讓太陽變成火球,曬得我們直淌汗;可以讓紅紅的果實爬上枝頭;還可以讓世界一夜之間變得一片雪白,請小朋友來猜猜這是哪四位小姑娘呀?(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今天我們就再次走進《四季》,我板書課題,
我這里有幾幅美麗的四季畫兒,誰來給它們找一找家呢?(帖畫)
(設計意圖:學習興趣具有強大的動力,它能推動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課文。以上環節通過有趣的游戲,美麗的圖畫,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語文與生活溝通。)
2、朗讀課文
首先聽錄音,注意把字音聽準確。其次我問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請小朋友簡單說說喜歡的理由)
(1)學習課文第一節:出示課件,指名讀,然后追問你們還從哪些地方知道春天來了,當學生不太會回答時我出示一幅春天的圖來引導學生觀察說話。
(2)小組合作學習2、3、4,說說每幅圖畫了什么?
(3)聯系實際生活理解課文,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圓圓的東西?平時你見了誰會鞠躬?
(4)多讀評價:請同學們也來做小草牙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男女分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讀。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美度家深,評價強化,并通過圖畫表象支撐,進行言語圖式拓展的訓練。這樣學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麗,更學到了句式,工具性與人文性比翼齊飛。)
(三)課中活動: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你還搜集到哪些關于四季的詞語或句子,還有通過戴頭飾激發學生編兒歌的興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體驗基礎上練習說話,為學習文本句式打好基礎,進而再通過品味言語與動作演示相結合)
(四)課外延伸
同學們四季很美麗!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
(回歸整體、美讀升華、表演強化。活話課文、轉換言語、遷移運用。使學生的言語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四、板書設計
草芽圖→春天 荷葉圖→夏天
谷穗圖→秋天 雪人圖→冬天
《四季》說課稿 篇9
各位領導,我今天要講的課文是小學一年級上冊中的《四季》
一、教材分析
1、《四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2課,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兒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優美的大自然,從而讓環保意識悄悄地在他們心里萌生,使他們養成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的習慣,激勵他們去積極參與環保實踐活動。
2、根據本課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
①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口、禾、雨、月”四個偏旁。學會“]、乙” 兩種筆畫。
②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教學與朗讀教學。
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學情
本班大部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較多,口語表達、情感表達較好,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并且已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課堂上能開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法、學法
1. 說教法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指導朗讀時,通過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2、說學法
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放開手腳,積極參與,大膽發言。本課學法指導:
朗讀感悟法:《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情感。
自主合作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創設一個扎實有效的課堂,使學生學有所獲,這一課我安排了兩課時,第一
課時, 識記生字,感悟課文;第二課時,復習鞏固,指導書寫。我重點說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我設計了六個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三)精讀課文,感悟文本;(四)思維拓展,強化訓練;(五)教師小結,課外延伸;(六)板書。
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順趣導入:同學們,大自然媽媽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她有四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可以讓花兒變紅,草兒變綠;可以讓太陽變成火球,曬得小青蛙蹲在荷葉上不停地叫“熱!熱!”;可以讓紅紅的果實爬上枝頭;還可以讓世界一夜之間變得一片雪白,想認識這四位可愛的小姑娘嗎?(同時引導欣賞四季圖片)
2.出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3.教師小結: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這四個季節合在一起,我們就稱它們為—四季。(板書課題)一位作者把它寫成了一首兒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2課《四季》。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讓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語文與生活溝通。這樣創設情境直奔主題,縮短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與學習愿望,引入新課。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教師范讀課文。
2.學習生字。
1.)生自讀,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
2.)指名讀小節,并指出小節中的生字。
3.)出示11個生字,齊讀、小老師領讀。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認識“口、禾、雨、月”四個偏旁)
5.)去掉拼音抽讀生字卡片。(生字寶寶的帽子摘掉了 ,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6.)識字游戲。(找朋友)
7.)開火車讀詞語。
3.課間操。(播放“拍拍手”師生一起做律動)
【設計意圖】:讀中識字,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讀,掌握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為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三)精讀課文,感悟文本
1.學習第一節。
1.)出示圖畫,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 )指導朗讀,把小草芽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3.)練習有感情地表演讀。
教師過渡:春天這么美,下面請小朋友自己走進夏天、秋天、冬天去看看,讀讀課文,還可以配上自己喜愛的動作讀。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三、四小節。
1.)說說2、3、4幅圖上各畫了些什么?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表演讀。(戴頭飾、配上動作讀)
3.回歸整體,再次感受四季的美。(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體驗基礎上練習說話,為學習文本句式打好基礎,進而再通過品味言語與動作演示相結合。
(四)思維拓展,強化訓練
模仿書中的句子,展開想象,練習說話編編兒歌。(課件出示圖片)
例如:“桃花紅紅,她笑著說:——”說什么呢?(誰來幫幫我呀?)
西瓜圓圓,他對小熊說:“——”,課后還可以說給小伙伴聽。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和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五教師小結,課外延伸
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尋找到了四季,也感受到了四季的美,春天,萬紫千紅;夏天,熱情奔放;秋天,碩果累累;冬天,銀裝素裹。這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要好好珍惜。下面請同學們用我們的畫筆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四季》說課稿 篇10
一、理解教材用好教材開發教材
《義務教育實驗教材》是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標準,致力欲建構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具有開發性,能真正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四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三組的第二課,這首兒歌,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明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語言親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圖畫,形象優美、色彩明麗,便于給學生留下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在教學時,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讀,積極主動地說,有個性創造地演,把課標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這一理念落到實處。
學習目標:
1、鞏固本課所學的生字,拓展學生生活中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圖文,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識字和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領會課標新理念
探索教學新方法
1、互動合作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對學生而言,互動意味著個性的張顯、主體性的凸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點撥者、引導者。教學設計在識字、朗讀、演說中都體現了互動、合作的教學方式。如:教學中的生生合作,鞏固識字,師生合作,拓展識字,自主合作,感悟朗讀,教師指導,合編兒歌等。
2、注重情趣
根據兒童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齡特點,低年級語文教學要注重情趣性。多用愉快教學,課已始,趣已生,課行中,趣正濃,課已畢,趣猶存。教學中游戲識字,動畫朗讀,自編兒歌,個性表演,都體現這一教學思想,能充分喚起學生的童趣,釋放童心,煥發童真,還學生快樂童年。
3、感悟學法
語文學習無定法,重在得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從學生初學語文,接觸語言文字開始,就要有意識地滲透學法,點滴積累,達到“我會學”之目的。如:朗讀感悟,積累語言,在生活中識字,運用生活情趣,自編兒歌,都意在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悟出一些語言的規律和法則。習得學法,激活思維,張揚個性。
4、開發課程資源,走向生活大課堂。
開放語文學習空間,樹立一種大語文觀,把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自己當小作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四季的喜愛之情,引領學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三、教學過程,主要步驟解析: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找朋友“歌曲,師生拍手。
2、生生合作,復習生字。
(二)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出示四季圖畫,聽配樂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
(三)拓展識字,訓練說話。
1、師生交流,收集與四季有關的生詞卡。如:燕子、知了、菊花、雪人、游泳、稻谷。
2、合作學習,當小作家,自編兒歌。
(四)感情升華,動手操作。
1、欣賞四季美麗的畫面。
2、小組活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四季的喜愛之情。
《四季》說課稿 篇11
四季這一課怎么教?怎么寫四季的說課稿?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四季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 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位置及設計意圖。《四季》這篇課文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兒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
2、說學情。《課標》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應根據三個緯度設計。根據低年級的學段目標和本課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會認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拓展學生生活中識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教學與朗讀教學。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我們要上好一節生動的語文課,做好課前準備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多種載體,更好的為教學服務。例如:在課前我們需要做課件和頭飾,制作各種生物形狀的生字卡片。師生一起搜集有關四季的資料和描寫有關四季的詞語或句子。有準備的教學,是上好課的前提。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本節課,我通過創設一定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熟讀課文法:本著“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讀對課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學生就能進一步的感受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感受到語句的優美。
在對待學生的學習上,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放開手腳,積極參與,大膽求索。本課我指導學生用如下方法進行學習:
朗讀感悟法:《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節課,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學習方法:分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 游戲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前,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錄音找朋友,上課時我接著問:孩子們聽出這是什么歌嗎?孩子們說找朋友,我緊接著說那么老師和大家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我出示音節讓學生拼讀后找他的好朋友生字寶寶。
(二)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引出課題。
我帶領學生再次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師說:大自然可神奇啦!她有四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可以讓花兒變紅,草兒變綠;可以讓太陽變成火球,曬得我們直淌汗;可以讓紅紅的果實爬上枝頭;還可以讓世界一夜之間變得一片雪白,請小朋友來猜猜這是哪四位小姑娘呀?(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今天我們就再次走進《四季》,我板書課題,
我這里有幾幅美麗的四季畫兒,誰來給它們找一找家呢?(帖畫)
(設計意圖:學習興趣具有強大的動力,它能推動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課文。以上環節通過有趣的游戲,美麗的圖畫,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語文與生活溝通。)
2、朗讀課文
首先聽錄音,注意把字音聽準確。其次我問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請小朋友簡單說說喜歡的理由)
(1)、學習課文第一節:出示課件,指名讀,然后追問你們還從哪些地方知道春天來了,當學生不太會回答時我出示一幅春天的圖來引導學生觀察說話。
(2)、小組合作學習2.3.4 ,說說每幅圖畫了什么?
(3)、聯系實際生活理解課文,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圓圓的東西?平時你見了誰會鞠躬?
(4)、多讀評價:請同學們也來做小草牙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男女分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讀。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美度家深,評價強化,并通過圖畫表象支撐,進行言語圖式拓展的訓練。這樣學生不但知道春天的美麗,更學到了句式,工具性與人文性比翼齊飛。)
(三)課中活動: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你還搜集到哪些關于四季的詞語或句子,還有通過戴頭飾激發學生編兒歌的興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體驗基礎上練習說話,為學習文本句式打好基礎,進而再通過品味言語與動作演示相結合)
(四)課外延伸
同學們四季很美麗!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
(回歸整體、美讀升華、表演強化。活話課文、轉換言語、遷移運用。使學生的言語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四、板書設計
草芽圖→春天 荷葉圖→夏天
谷穗圖→秋天 雪人圖→冬天
《四季》說課稿 篇12
教學設計特色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將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于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后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依據本課教學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現有知識和認知水平,在設計過程中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色:
一是在導入環節從生活現象導入。向學生出示一組圖片先了解一下一年四季,感受一年四季的美麗風景。進而學習新的內容“為什么一年有四季”。四季圖片的展示,契合了研究主題,從身邊現象引入,使學生打開思維,說出生活中對四季認知的積累,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知識基礎,繼而激發探究一年四季形成的興趣。
二是讓學生自主猜測四季的成因。給學生一個實實在在的探究問題,而后引導學生做出對四季成因的假設,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使學生明白研究某些事物現象往往是先有猜測,然后再進行驗證的。
三是對所做假設逐一進行驗證。排除錯誤假設,并通過設計對比實驗驗證在上一環節中提出的假設。在組織學生進行對比實驗的過程中,使學生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為此我分三步達成這一目標:首先排除錯誤假設。大多數學生的前概念認為四季的形成可能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有關,針對這一點,我出示一組數據,通過數據使學生認識到事實與他們的猜測不符,從而排除這一錯誤假設。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明白前概念有時是錯誤的,科學的學習就是需要有不斷修正自己想法和做法的科學態度。
在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來驗證的過程中,通過了解古人對一年四季的觀測發現,結合同學已有的知識,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再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對比實驗,使學生在贊嘆古人智慧的同時,根據古人的研究結果進行實驗推理,從而觀察到相同的現象。
在實驗后分析結果的過程中,通過對數據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從而得到一致的結論。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的結論是經得起重復驗證的。在這里學生有一個對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隨后教師出示地軸不傾斜的地球儀,讓學生思考還會出現剛才的現象嗎?從而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通過教師引導,認識到四季形成的原因與地軸傾斜有關。
四是總結擴展。通過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上面的教學活動,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在教師引導下,經歷了“提出問題→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程序,順利地完成本課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使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授課效果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地球的運動》單元第七課。在此之前學生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的結果。但對四季的成因認識比較模糊,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地球在公轉時,離太陽近就是夏天,離太陽遠就是冬天。引導學生探究四季的成因是本課重點,通過讓學生根據模擬實驗來觀察不同季節桿影變化的特點,從而推測地球所處的季節和四季的成因,讓學生明白四季的成因與陽光的直射或斜射有關,即與太陽高度有關,與地球離太陽遠近沒有直接關系。通過本課的教學,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一、通過做對比實驗讓學生觀察不同位置桿影變化的特點來推測地球所處的季節及四季的成因。在本課的探究中,學生明白了四季的成因與太陽直射或斜射有關,即太陽的高度有關,從而糾正了四季的形成與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遠近有關的錯誤認識。學生還從探究中發現,如果地軸不是傾斜的,地球儀上將無桿影長度的變化,無太陽高度的變化,從而明白了四季的形成不僅與地球的公轉有關,還與地軸的傾斜有關。
二、動手實驗前,首先讓學生清楚對比實驗怎樣才能公平,必須保證標桿長度相同、測量時間相同、立標桿位置相同、地軸始終傾斜指向北極星,只改變地球儀在地球公轉軌道上的位置。這一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控制變量法是探究科學知識的一種重要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在實驗后分析結果的過程中,通過對數據進行橫向、縱向比較,從而得到一致的結論。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的結論是經得起重復驗證的。在這里學生有一個對數據進行分析與整理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這一過程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對科學現象的解釋需要得到證據的支持和從已知出發進行推理,同時在活動中培養了小組合作精神。
四、自制教具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為得出正確的結論提供了準確的數據。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節非常有難度的課。難度主要表示在:1、材料準備難度大。2、實驗操作難。3、學生理解難。
在介紹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時,我引導學生了解古人觀測事物的科學性,讓學生明白古人方法中蘊涵著許多智慧結晶,他們已經有效控制了實驗中的變量,非常注意科學研究的方法。通過簡單分析,從古人的研究中可以得出:研究時間要統一,物體長度和位置要統一,觀察時間要長,至少一年。從圖示中,學生可以明顯看到不同季節太陽照射到物體上的角度和影子長度發生了變化。
在模擬實驗部分,為了便于學生觀察,我就自制教具:地球公轉軌道模板,固定好高度的手電筒,做好支點的刻度尺。最初,我是用蠟燭來模擬太陽的,但在課堂中我發現實驗時即使是呼吸也能使蠟燭的火焰發生變化,這樣會影響到桿影的觀察,于是改用手電筒,為了能夠保持同一高度,我把手電筒固定在自制的支架上。測量桿影時,為了得到比較準確的測量數據,減少誤差,我在畫好刻度的紙板下面做了一個支點,測量時刻度尺0刻度對準標桿底部,支點輕輕接觸地球儀表面,在測量時就能保證刻度尺與標桿的垂直測量。
實驗前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怎樣進行操作,并清楚地知道操作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然后讓學生用手電筒和地球儀進行模擬實驗。分別將地球儀放置在相對應的四個位置,手電筒放中間,觀察光線照射在地球儀上桿影的變化,并要求學生利用教師特制的測量尺測量,同時做好記錄。模擬實驗的結果,學生發現隨著地球公轉到不同的位置,桿影長度也發生了變化。學生們此時基本能說出地球公轉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地軸始終保持固定的傾斜角度還需要老師稍加引導,學生才能明白,最后讓學生對結論進行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更加明白,對于一些較有難度的課,教師課前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從實驗的器材,實驗方法的指導,到學生交流匯報時的引導,無一不需要教師的精心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季》說課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四季》。我的說課分以下幾部分:
一、說教材
(1)《四季》是一年級上冊第2組第2課。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
(2)《課標》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應根據三個緯度設計。我根據低年級的學段目標和本課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計劃兩課時完成。知識與能力:1、會認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四季不同的美。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和心理特點,確立本課教學重點為:識字寫字教學與朗讀教學。教學難點:通過讀書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二、說教法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本節課,我通過創設一定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熟讀課文法:本著“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讀對課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學生就能進一步的感受到課文中的思想內涵,感受到語句的優美。
三、說學法
在對待學生的學習上,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放開手腳,積極參與,大膽求索。本課我指導學生用如下方法進行學習:
朗讀感悟法:《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節課,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自主合作學習方法: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美的事物總能激起孩子們心中的熱情,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因此,開始上課時,我先帶領著學生一同走入美麗的四季。 (課件演示)這樣的情境創設,能使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到四季的美麗,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他們自己獨立去感知課文內容。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他們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這樣就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在這一環節中,我采用自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評價讀等不同形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其自主識字的能力。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練習朗讀,并重點指導第一小節:
通過指名讀、學生評價讀,老師范讀,并滲透讀書方法:邊讀邊看課文插圖,想象著春天美麗的景色的方法。讓學生再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只有讓學生讀懂了課文,才能與文本進行對話,才能領悟其中的感情,從而讀好課文。經過本環節這樣多的形式,多層面的指導,學生就讀得有聲有色了,唱讀得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學生練習朗讀第二小節,通過以評促讀的方式讓學生逐步總結讀書方法。
(4)剩下的兩個小節,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選擇小組喜歡的小節用不同的方式朗讀,可以齊讀、男女生分讀、表演朗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匯報形式。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把握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特點,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5)回歸整體,再次感受四季的美。
(四)、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仿照課文形式,自己做個小詩人。
( ),
他對( )說:
我是( )。
(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和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課中操:
因為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學習持續時間比較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我就讓學生通過做課中操,即讓學生得到了短暫的休息,也將一些課堂常規的訓練融入到兒歌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總之,整堂課的設計,我始終堅持“以讀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長久保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體會情感,發展語言,力求做到課堂是學生的舞臺,因學生而精彩。
《四季》說課稿 篇14
說教材
《四季》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全文用詩歌的形式,擬人的手法和生動活潑的語言再現了四季的特點。
針對教材的特點,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課件)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抓住四季的特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
德育目標:通過感受、欣賞、創作四季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說教法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課件)這節課,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課件)課堂上注重語言訓練,通過朗讀、背誦和說話,實現語感積淀,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生動形象。鋪設階梯,輔以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豐富多采的教學情境中自主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通過觀察自然,搜集信息,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總之,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建立親密、友誼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讓學生心靈之花在課堂盡情綻放。
說學法
那么,究竟如何有效指導孩子們學習課文呢?我認為(課件)語文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且尤為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學會求知、學會學習。變“我學會”為“我會學”。所以本節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引導學生用“讀—說—創—賞—畫”
(課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領悟課文主要內容,進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說教學過程
過渡:為了實現我以上的教學設想,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步驟。
(1)創設情境,(2)個性朗讀
1、讀有示范,激發興趣
過渡:在第一環節,我以“讀”貫穿始終。(課件2)《語文課程標準》中在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中提出: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四季》整首詩句式相似,反復出現,有著鮮明的語言特點,學生讀起來瑯瑯上口,這本身就是一種優美的韻律。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讀書興趣,我加強自身的范讀。課一開始,我就通過多媒體,展示冬天雪地里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小雪人。我指著小雪人,親切地說:“小朋友們,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它們各有各的特點。你們看,冬姑娘把小雪人帶來了。”此時小雪人那頑皮可愛的樣子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接著我笑著說:“老師可喜歡他了!讓我來讀讀他的話。”
(課件)于是我便聲情并茂地朗讀起來: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在我朗讀的過程中,我可能發現有的孩子會迫不及待地在底下開始津津有味地讀,調皮的還可能學著雪人神氣地挺起小肚子……于是我抓住學生這種強烈的讀書欲望放手讓他們自由練讀這一段。我走到學生中給予適當指導,努力保護他們的各種讀書表現,積極引導學生讀出雪人的頑皮、可愛。在學生們饒有興趣的讀完后,我又說:“剛才你們個個都把小雪人說的話讀了幾遍,有的還邊讀邊表演呢!現在讓大家來聽聽你是怎么讀的,好嗎?”緊接著通過個別朗讀,小組朗讀,全班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讓孩子們感悟雪人的可愛,充滿對小雪人的喜愛和向往。也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目的。
2、讀出變化,突出個性。
過渡:“讀”能讓孩子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語言的優美。但它更是一種學生的個性行為。(課件)因而我趁著學生這片興趣盎然的讀書氣氛,再次通過多媒體,把他們帶入充滿生機的其他三個季節的景色中。(課件)并且提示學生:“這三個季節的景色也很美,你們也想讀讀嗎?”有了前一段的讀書體驗,此時孩子們更是躍躍欲試。接著我向他們提出了朗讀要求:每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兩遍,然后在小組內讀給小伙伴聽,還可以下位找和自己讀相同段落的同學一起讀。在孩子們讀書過程中,我鼓勵他們相互讀,相互評,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合作學習。然后在集體交流中,我通過引導學生看圖,比較草芽、荷葉、稻穗所代表的三個季節景色的不同,應當選擇不同的語氣來朗讀。比如我在指導春天這一節中,我這樣引導學生:“小朋友,你們看,春天來了,小草長出尖尖的嫩芽。他多高興呀!正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鳥呢!誰來讀讀他的話?”通過指名朗讀、男女生比賽讀等方式,突出春天萬物蘇醒,生機盎然的特點。同樣,在反復的朗讀中,孩子們把荷葉、稻穗的語氣和表情學得惟妙惟肖。并且學生在津津樂道的讀書聲中,已經不知不覺把詩句背誦下來了。這樣的讀背訓練使使學生學會了語言感悟積累和擴展豐富的方法。而且課堂上真正做到“我心入書、書入我心。”
(二)巧設語境,創造說話
1、再現情景,自由練說
過渡:語文學習落實了“讀”,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為了激活學生的語言思維,我再利用多媒體演示大自然中四季的絢麗多彩的畫面。(課件)并且激發學生:“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四季美嗎?大自然可神奇了。細心的小朋友你能告訴我們,平常你還注意觀察過四季的哪些特點?此時在聲、樂、圖中,喚起了學生對四季的真實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用自己的話自由描述四季的其它特點。
2、積累句式,引導創編。
(課件)過渡:當孩子們娓娓道來時,我望著他們說:“你們說得可真好!但小作者更能干,他只用幾句話就把四個季節的景色寫得這么生動。/soft/我相信你們更能干,也能當個出色的小詩人。(課件)老師也想呢!讓我先來試試。”緊接著我給學生示范:(課件)桃花紅紅,他對小河說:“我是春天。”然后我鼓勵學生自己大膽的嘗試創編。并且提出了具體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相互說,而且要抓住四個季節的不同特點。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的想像插上了翅膀,一個個“小詩人”就誕生了。有的可能說:(課件)樹葉黃黃,他對大雁說:“我就是秋天。”有的說:柳條長長,他對大地說:“我是春天。”……雖然是模仿,但仿中會變,學生思維的閘門被打開了,想象能力,語言思維和創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正如“課標”之中所提出的: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
(三)欣賞畫面,豐富積累
過渡:“在以上一系列的語言實踐中,學生對語言文字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將課外搜集到的有關四季的詞句、兒歌、古詩、圖片等展示出來。于是,有的孩子把生活中常用的詞語一一講出來;有的把家長教他們讀的古詩背了出來;有的甚至將自己外出旅游時的照片拿出來向別人介紹。這時我也利用多媒體展示多彩的畫面讓學生欣賞,(課件)讓學生進一步鑒賞大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并且教學生認一些好詞佳句,(課件)讓他們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豐富語文知識的積累。
(四)想象繪畫、拓展延伸
過渡:“在多次的語言訓練中,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美。在課堂接近尾聲之際,我抓住孩子愛美、愛畫的心理,鼓勵學生拿筆當畫家:“小朋友們一個個真是了不起!都可以成為“小詩人”了!那么我們趕快把自己想象的這么美的畫面給留住,用手中的水彩筆畫出來吧!
學生個個動手選擇一個季節開始做畫。在孩子們的筆下,每個季節都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色彩,極富想象性和創意性。然后鼓勵孩子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他人介紹。再相互評價,以多元化的評價機制給每位學生以激勵。(課件)
五、說課總結
老師們,綜上所述,本課教學我以《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理念為指導,通過各種有效的教法和方法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和諧地環境中充分地讀,自由地說,大膽地創、盡情地畫,實現了尊重兒童,發掘童心,張揚個性的課程價值。
《四季》說課稿 篇15
一、教材分析
《四季》是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四課。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兒歌采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親切、生動,讀起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美麗的大自然。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孩子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力還比較差,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有效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節課我主要通過創設情境和多種朗讀以及直觀的圖片、形象的板書、肢體動作演一演,讓孩子們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興趣高漲的參與學習。
三、說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
為創設扎實有效的課堂,這一課我安排了兩課時,重點說第一課時。根據低年級的學段目標和本課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尖、說、春”等10個生字,會寫“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之美。
教學重點
1、認識“尖、說、春”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認識四季,感受四季之美。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本節課,我通過創設四季圖這個教學情境,讓學生認識一年有四個季節從而引出本節課,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幫助學生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朗讀感悟法:《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節課,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五、說教學流程
根據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分別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指導學生看圖,把話說完整。(認識: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組成了四季,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出示:四季)跟老師板書課題《四季》,指導寫“四”,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導入新課后,我先范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初步感知后,然后借助拼音通讀課文。并通過課件出示朗讀要求,讓學生帶著要求去讀課文,這樣可以提高讀書效率,在檢查自讀效果時我主要從識字、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檢查)
三、細讀課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之美。
1、通過讀課文讓學生找找課文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引導孩子說出:草芽尖尖、荷葉圓圓、谷穗彎彎,老師告訴學生尖尖、圓圓、彎彎這樣的詞語我們稱它們為疊詞,那你還能仿照課本中的例子,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2.本來草芽不會說話,課文中為什么寫他對小鳥說:“他是春天”?把草芽當成人來寫了,這樣的寫法叫擬人。
3、課文把草芽、荷葉、谷穗、雪人都寫活了,就像人一樣,請欣賞四季的動畫朗讀。
4、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并帶上動作演一演)
5、指名上臺表演。
6、抓住季節特點,學生仿寫。同學們春天除了草芽還有哪些小伙伴會說:“我是春天”?出示課件練習說說。
四、拓展延伸
1、看著板書誰能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
2、我們要想把這美麗的四季永遠保存下來,應該怎樣做呢?(保護環境,可以畫下來寫上贊美四季的語言,用相機拍下來。)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采用了卡片和文字結合的方式,既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創作,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內容,這樣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齡兒童的審美情趣。
《四季》說課稿 篇1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四季的色彩》是一節以了解色彩知識為主線,以認識國內外多樣的表現形式為基點,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 “欣賞·評述”課。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不同的季節的色彩變化有較深的認識,對不同的繪畫表現形式有初步了解,同時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對美的表達能力。
(2)教學重點認識四季的色彩,了解四位畫家的作品及風格。
(3)教學難點了解不同的繪畫表現形式,并能表達個人對作品的感受。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認識四季不同的色彩特點。(2)初步了解四位畫家的作品及風格。(3)了解欣賞的基本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欣賞、分析藝術作品、體會四季不同的色彩感受。(2)通過欣賞、比較、初淺的了解風景畫家的作品表現形式及特點。(3)通過討論、歸納知道欣賞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三、說學情
經過三年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美術欣賞知識,具備了一定的美術表達能力,在本課學習中,尤其要關注以前不敢大膽表達自己感受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使他們參與到交流活動中來。對那些勇于表達自己感受的學生,要積極引導他們學會合作,學會更深層次的交流。在欣賞交流中養成善于爭鳴,勇于表達的學習態度,使全班學生在本次活動中都有所收獲。
四、說教法
本課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以小組競賽的活動方式,采用“認識四季—欣賞名作—鑒賞名作—新年祝愿”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教學中特別重視學生的表達和內心真實的感受,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一)游戲導入。
我們剛剛過完元旦,馬上就要迎來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為了迎接新年,我們今天就來一個小小的競賽。首先我考考大家,一年有幾個季節?那我把大家分成春夏秋冬四組,現在我們就開始比賽。
(二)第一關:認識四季
1、請說一說你最喜歡一年中的哪個季節的景色,它的色彩有什么特點?(學生用語言描述出四季景色的特點,教師根據情況追問季節色彩特點)
2、老師這有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讓它喚起我們美好的回憶。(播放課件四季風景圖片學生試著用“這是___季,是___季節”來形容它。)
3、猜一猜教師出示四幅色調圖,學生猜出它所代表的季節
【本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利用圖片使學生初步感受四季的變化,引發學生對四季的回憶。】
(三)第二關:名作欣賞
1、分組欣賞四幅作品,教師提出問題:(1)畫面表現了哪些事物,運用了哪些色彩?
(2)畫面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這幅作品有什么特點?(3)你從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分組先欣賞、討論再分組交流作品。教師對四位畫家的情況作簡單的介紹)
2、教師小結:我們已經欣賞了這幾幅作品,你能說出欣賞的基本方法嗎?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交流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了解欣賞的基本方法】
(四)第三關:名作鑒賞
1、剛才我們已經分組欣賞了四幅作品,現在大家仔細看看這四幅作品有什么異同?
(教師出示教材中的四幅作品,學生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并搶答。)
2、小結:其實在畫外,他們還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他們都出生于平凡的家庭,他們一生都起伏不平,他們都擁有一顆追求藝術的心。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他們,還有哪些方法呢?(上網,查資料,看畫展……)
3、游戲:老師通過上網查資料,找到了他們的一些代表作品,你能猜出是誰的作品嗎?
(教師分組出示四名畫家的代表作,讓學生搶答出是誰的作品。)
【感受不同創作形式與作品的特點,提高學生欣賞,評述能力。】
(五)新年祝愿
1、誰來猜一猜他們為什么能畫出那么偉大的作品。(學生競猜)
2、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成為大師的秘密,那你們想成為大師么?(想)老師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心想事成,早日成為像大師一樣偉大的人。
【鼓勵學生進一步學好美術,增強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