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通用3篇)
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 篇1
一、活動產生的背景。
幼兒由于在小、中班經過系統的階段教育后,都對數字有了一定的認識,且承接大班以前對5以內分合的學習,在加上受幼兒自身能力特點的影響,因此幼兒以具備了學習6的分合的能力。同時在幼兒學習5以內的分合時,我發現幼兒雖對5以內分合式較為了解,但幼兒在以往的操作中對分合的排序較為凌亂,以致于出現幼兒學后忘記也較快。此外,現在對幼兒學習數學的要求也不在停留于單一的認識、了解,重要的是能從生活、游戲出發去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具備利用數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及自身能力特點出發,設計了本次的活動來進一步促進孩子發展,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操作中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
在這一目標中,我通過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獲得對6的分成的概念,這里我采用了“做中學”的學習方法,使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經驗,探索出6分合的5種方法,并以此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
2、通過對幼兒操作的觀察,幫助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對于這個目標,我是這樣考慮的,幼兒已有過對數的分合的認識再加上大班學過一定的排序方法,同時大班幼兒又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因此我就通過幼兒自身能力出發利用幼兒的觀察能力對數進行有序的排列,于是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就作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3、通過游戲開展活動,激發幼兒利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幼兒的天性是好動中,喜歡玩樂,因此,我借助游戲活動來幫助幼兒提高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玩中學,激發了幼兒運用數學、使用數學的能力。
因而,圍繞本次活動我作了如下準備:
(1)與家長商量事先為每個幼兒準備6塊一元的硬幣。
(2)人手一份小籃子、一份記錄紙,一支鉛筆。
(3)教室周圍布置為超市的情境。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情境“超市開業”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我首先就在教室周圍布置了一個的游戲情境,以超市開業:“今天小超市開業了,你們想去逛逛嗎?”導入到活動中,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接著我又以:“逛超市買東西需要什么呢?”引出幼兒用于學習6分合的實際操作物品“硬幣”,我之所以選擇硬幣,是考慮到它的正反面有不同的圖案,易于幼兒觀察、記錄,而硬幣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家中隨處可得,教師不必為準備材料浪費太多的精力,而可以把精力放在觀察孩子的發展上。然后再讓幼兒用手摸出6個硬幣,我這樣做是為了幫助幼兒復習6的數量,同時也是為下面的活動操作材料做好物質的鋪墊工作。
2、通過游戲“拋硬幣”來引導幼兒觀察、理解6的組成,探索、嘗試用數字記錄6的組成并進行排序。
(1)認識硬幣。
我先讓幼兒對硬幣進行觀察。通過提問:看看硬幣是什么樣的?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引導幼兒去思考觀察硬幣的圖案,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硬幣正、反面的不同圖案,接著再以一提問:正面是什么樣的?反面又是什么樣的?幫助幼兒對自己的觀察結果進行交流,總結出:有個數字1的標記的正面,而有一朵花的反面。這一步驟設計主要是為后面的拋硬幣進行記錄工作做鋪墊,同時也是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學習對6的分合進行準備工作。
(2)幼兒游戲“拋硬幣”,并記錄操作結果。
為了幫助幼兒認識6的分合,我利用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的特點,幫助幼兒通過自身實踐操作去獲得相關數的概念。在進行“拋硬幣”的游戲前,我先講清要求:請你把6個硬幣輕輕地拋在小盒子里,看看會出現幾個正面?幾個反面?然后再把拋的結果記錄在操作紙上,你玩了幾次就記錄幾次!在這里我利用幼兒好玩的天性,為避免幼兒在學習數學中感到枯燥,因而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記錄,抓住了孩子的年齡特征,幫助幼兒探索對6的分合的認識。同時,在這一步驟我利用幼兒的自我操作,給不同能力的幼兒機會,讓能力強的幼兒能多記錄一些6的分合式,而讓能力稍弱的幼兒也盡自己的能力盡可能的對自己的分合結果進行記錄,體現出我在設計中能面對全體幼兒并注意個體差異的特點。
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 篇2
一、目標確定
大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征的觀察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秘,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因此,針對本班幼兒科學教育特點,我確定以下目標:
1、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欲望。
2、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實踐操作活動,并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
3、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合作、判斷能力。
二、教材分析
玩影子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游戲,教師緊緊抓住幼兒這一特征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為導入,在循序漸進深入,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影子的舞蹈——進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奧秘——到戶外尋找影子,結束本次活動。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
活動中,提供大量的圖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層次逐步投入,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這些材料跳起舞來,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探索欲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
重點:如何讓影子動起來。
難點: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
三、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目標,我做了物質方面的準備和知識方面的準備。
知識方面準備:
1、知道鏡子會反光,了解平面鏡的特征。
2、知道產生影子所需要的條件。
物質方面準備:
1、白紙、手電筒、固體膠若干。
2、烏龜、小鳥、風車、風扇等。
3、教師范例一份,應集燈一個。
四、教法與學法
根據教學目標,我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并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五、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涉及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首先我設計玩影子的游戲,并教幾種手影,如孔雀、小鳥、狐貍、小狗更手影。
向幼兒提問:為什么會產生影子呢?
(二)了解影子是怎樣的
為由而提供手電筒和一些立體物體,請幼兒用手電筒往物體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關掉手電,觀察還有沒有影子,并提問影子是怎樣產生的。
通過實驗觀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產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結初,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產生了影子,讓幼兒發現光照方向與投影的關系。
(三)跳舞的影子
1、教師操作游戲材料表演,幼兒觀察小鳥飛起來跳舞,但不結實操作過程。
2、為幼兒提供材料:手電、紙、小鳥、固體膠,通過實驗操作,啟發幼兒想辦法上小鳥跳舞。
3、教師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4、幼兒討論:為什么小鳥會飛起來?
小結:要讓小鳥跳舞,翅膀之間必須有距離,同翅膀的角度折的正反合適有關。
(四)進一步探索影子跳舞的奧秘
1、提供各種形象,請幼兒人選一種材料,想一想這些物體哪些部分便于活動,然后設法讓他們動起來。
2、幼兒探索,根據情況指導,如當幼兒未能讓風車轉起來,可啟發幼兒思考,風車的角度折疊是否合適,手電移動的角度方向是否與風車的活動有關。
3、幼兒講述方法并交流,引導幼兒觀察和體驗,物體是怎樣活動的?
小結;當手電移動時,光線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這是影子也發生了變化,這樣他們就跳起來了。
(五)活動延伸
1、到戶外去尋找各種物體和自己的影
子,并玩踩影子的游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課題。這一環節調動幼兒身體各個部分,充分滿足幼兒好動的個性,是幼兒直接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認識和感受影子帶來的有趣現象。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現象。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自己動腦解決問題,并通過交流討論是幼兒感知,光線位置變化,影子也隨之變化的現象,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從中獲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多種多樣,像保護色、擬態、硬殼、硬刺、裝死等等。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孩子們很喜歡了解的內容,但它不容易通過直接的實驗或探究進行學習,老師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資料,所以這個活動需要通過收集資料的方式進行,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等手段獲取科學知識,是科學討論型的活動。
二、活動準備:
這種活動首先要調動家長、孩子一起收集各種有關動物自我保護的資料,如圖書、圖片、網上下載的資料。同時運用現代多媒體的手段,如準備好相關的課件和錄像資料更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討論、交流、學習。
三、目標設置:
科學討論型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孩子圍繞某一主題的表達交流,以達到分享知識經驗的目的。結合大班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而且隨著各個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深入,孩子們也積累了一些有關記錄的經驗,本次活動的目標:
1、了解常見的動物自我保護方法并嘗試用繪畫等方式進行歸類和記錄。這是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2、運用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同時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
四、活動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課件或錄像資料,使孩子了解常見的動物自我保護方法。
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這樣,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觀看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不會盲目,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時,生動的課件和錄像刺激孩子在頭腦中浮現自己搜集的資料中相關的方法,為孩子大膽發表觀點和討論活動做好了準備。
(二)伴隨錄像的回放,展開討論與交流。
1、觀看后鼓勵孩子說說自己的看法,同時注意傾聽別人的觀點并進行討論與交流。在孩子們輪流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可以通過錄像的回放,不斷地鼓勵孩子們進行小結。這樣,孩子們在仔細傾聽、主動思考、總結概括、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對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印象就更深了。在這個基礎上,就可以啟發孩子進行歸類。
2、討論交流在集體組織后,采取分小組的形式再次展開。因為小組活動有助于發展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增加更多的相互交流與協作的機會,還可以促進孩子們語言和思維的相互作用,同時也為小組的記錄活動做好鋪墊。
(三)分組記錄,集體討論、總結。
尊重事實是起碼的科學態度,孩子們首先要記錄下他們的發現,這是他們得出結論、進一步分享和交流的基礎。孩子因為年齡小還不能運用文字,一般以繪畫等方式表現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