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色的地球說課稿(通用3篇)
蔚藍色的地球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蔚藍色的地球》。我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的。下面我分別從這五個方面愛進行一下說課:
一、 教材分析:
《蔚藍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課。本課題旨在讓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和探索地球的。并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產生崇敬精神的同時,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和愿望。
關于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和探索,基本上分為兩個層面:
(1)首先,圍繞地球是什么,教材從地球的形狀、大小、我們人類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讓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地球的。
(2)關于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教材通過從古到今,從人們早期的想象和人們的直覺到人類曾經漂洋過海的親身實踐,再到人類在太空上的科學探索,讓學生感受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是漫長的。
二、 教學目標:
1、 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
2、 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激發學生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三、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大小等常識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學難點: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激發學生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四、教法和學法。
1、積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討論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
3、充分開展探究活動,精心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分了五個環節來進行教學:
(一) 猜謎語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好的開頭,是一節課成功的標志。在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猜謎語活動,先讓學生互猜謎語,然后我課件出示謎語,在學生猜出謎底是地球時,我相機導入新課。通過師生互猜謎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 學習第一部分“從太空看地球”
我從學生都照過像這一現象入手,讓學生進行設想:如果我們給地球照相,應該怎么照。在學生自由暢談給地球照相的方法后,我請學生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后我又課件出示了學生還沒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讓學生來領略地的美麗與神奇。再組織學生根據欣賞的照片進行討論交流:地球上的藍色、黃色和白色各是什么,讓學生對地球有更充分的認識。最后,讓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和觀看從太空看地球的視頻錄象,讓學生了解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及古希臘人對地球的測量,從而讓學生了解地球基本情況:即地球的形狀是圓的以及地球的大小。
(三) 學習第二部分:“人類對地球的探索”。
在導入后,我讓學生閱讀教材94頁的內容,自主學習后,小組交流討論,從古到今,人類是怎樣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在學生回答后,讓學生自由閱讀教材95頁了望臺的內容,并組織學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資料。交流結束后,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和課本內容不一樣的資料,再組織學生看航行路線圖和麥哲倫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讓學生了解人類在探索地球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時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產生崇敬的精神,以此來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和愿望。
(四)設計了活動 “知識搶答”,通過學生的搶答,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五) 結束課題。
最后,我向學生介紹了三本書籍,并課件出示了三本書籍的作者及內容簡介情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科學書籍,來進一步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和愿望。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蔚藍色的地球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蔚藍色的地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中的第一課,分為兩部分內容:從太空看地球和人類對地球的探索。第一課時教學的內容是從太空看地球(就是教材第92-93頁)。本課時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并引發學生從欣賞的角度,產生對人類所生活的這個藍色星球的喜愛與好奇心。
2、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須采用兒童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后人格的和諧發展和完善奠定基礎。根據課標的理念、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⑴情感目標
引發學生從欣賞的角度,產生對人類所生活的這個藍色星球的喜愛與好奇心。
⑵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⑶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
3、教學重難點
因為本課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樣的,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定為引導學生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并引發學生從欣賞的角度,產生對人類所生活的這個藍色星球的喜愛和好奇心。
小學五年級學生的科學知識還不夠豐富,對體會地球的體積巨大以及給地球照相的難度有一定困難,我便把這作為教學的難點。
二、說學情
從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不難看出小學階段的學生富有好奇心,對新事物、新問題的出現抱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尤其喜愛神秘的事物或故事。從太空看地球這部分內容正可滿足孩子們揭開地球的神秘面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點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
三、說教法和學法
要有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特別需要學生在課前搜集和整理出有關的信息。鑒于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我布置孩子們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搜集上課所需資料,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梁,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課堂上,我采用情境導入合作交流實驗論證等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共享性的學習活動中共同建構知識。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僅起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的作用,真正奏響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一旋律。
四、說教學過程
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的教學理念,結合文本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多媒體播放贊美地球的歌曲,導入課題,讓學生很快地進入教學情境中去。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是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二)以學生熟悉的照片為導線,利用師生課前搜集到的地球照片,再用多媒體展示,師生共同揭開地球的神秘面紗。在本環節中,我讓學生看了地球的照片后說出自己的發現,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地球的形狀與大小等常識,感受地球之美,激發他們對地球的喜愛與好奇心。
(三)在此情境中,我及時過渡到下一個內容:地球的確太美了,當宇航員親眼看到地球時,他們有什么反應?引導學生讀第93頁加加林的資料和師生課前搜集到的有關人類從太空看地球的歷程中有趣的故事,進一步認識地球和熱愛地球。
(四)在學生此時已被地球的神奇所震撼的情感基礎上,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地球的形狀,我激發學生思考:人們還用什么辦法證實地球是球體?引導學生讀教材第93頁你知道嗎里的內容。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理解這部分內容較難,針對這一點,我采取師生共同做實驗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埃拉托色尼證實地球是球體的數學原理,讓學生在既動腦又動手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地球的形狀,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發揮教師引導者、參與者、組織者的作用。
(五)設疑過渡,讓學生具體認識地球的大:大家都說地球是球體,是圓的,那我們站在這個地球上應該隨時會歪倒,我們的教室也可能向一方滑去,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可能亂了套(我邊說邊用球體做實驗給學生看)。但我們站在地上卻感覺到大地是平平坦坦、方方正正的,這是為什么呢?這部分教學我是利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感覺來設疑,激發學生探究地球大小的欲望,再根據埃拉托色尼的數學計算原理,師生共同動筆算一算地球的大概周長。接著根據教材第93頁最后一個方框里的內容,請幾位學生到講臺上來,手牽著手表演,理解4000萬名同學手牽著手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在前面交流資料時已初步感知地球之大的基礎上更深刻地體會地球的巨大。
(六)創作: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地球的認識和理解,用彩色筆等文具畫畫地球,并設計解說詞。我設計這一教學環節,旨在把剛才學生接受的有關地球的外在的知識,真真正正轉化為學生自己內在的東西。我估計這一步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必須靠教師有效的引導和啟發。而要做到有效,教師必須在課前設想學生可能設計的各種各樣的解說詞,想好相應的引導和啟發方法,做到心中有數。
(七)拓展延伸。我用多媒體出示要求:在你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中,在你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如果你發現了能證明地球是球體或能計算出地球大小的新方法,請及時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老師會根據你了不起的發現開展一次我的發現的活動,活動中也可以把你其他的了不起的發現說給同學們共享。這一個環節,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不斷探索的精神。設計這一環節時,我眼前竟出現了在高山上大叫、回聲陣陣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真希望我的教學也能達到這種效果。
(八)情感升華:師生一齊在優美的樂曲中充滿激情地朗誦《感謝地球》這一首詩,使學生的情感達到沸點。
感謝地球
感謝明月照亮了夜空
感謝朝霞捧出的黎明
感謝春光融化了冰雪
感謝大地哺育了生靈
感謝母親賜予我生命
感謝生活贈友誼愛情
感謝蒼穹藏理想幻夢
感謝時光長留永恒公正
感謝你我衷心謝謝你
我忠誠的愛人和朋友
感謝你我衷心謝謝你
這旋轉不息蔚藍色的星球
感謝生活感謝和平
感謝這一切一切真所有
感謝這美好的所有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板書要簡潔明了的要求,我把下面這張放大的地球照片中黑色的宇宙部分裁剪,只剩下蔚藍色的地球,再在它的左邊寫上圓,右邊寫上大,上方寫上美,下方寫上探索。這樣的板書有利于學生直觀地認識地球,感受地球的大和美,激發起對地球的喜愛和好奇心。
蔚藍色的地球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蔚藍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課。本課題旨在讓同學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和探索地球的。并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發生敬重精神的同時,激發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關于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和探索,基本上分為兩個層面:(1)首先,圍繞地球是什么,教材從地球的形狀、大小、我們人類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讓同學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地球的。(2)關于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教材通過從古到今,從人們早期的想象和人們的直覺到人類曾經漂洋過海的親身實踐,再到人類在太空上的科學探索,讓同學感受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是漫長的。
二、 說目標:
1、 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
2、 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激發同學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三、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大小等常識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學難點: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激發同學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愿望。
四、說教法
1、積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同學學習的興趣。
2、積極倡議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同學通過自主學習、討論等方法,培養同學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
3、充沛開展探究活動,精心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同學進行探究學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分了五個環節來進行教學:
(一) 猜謎語導入,激發同學學習的興趣。
好的開頭,是一節課勝利的標志。在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猜謎語活動,先讓同學互猜謎語,然后我課件出示謎語,在同學猜出謎底是地球時,我相機導入新課。通過師生互猜謎語,激發了同學學習的興趣。
(二) 學習第一局部“從太空看地球”
我從同學都照過像這一現象入手,讓同學進行設想:假如我們給地球照相,應該怎么照。在同學自由暢談給地球照相的方法后,我請同學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后我又課件出示了同學還沒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讓同學來領略地的美麗與神奇。再組織同學根據欣賞的照片進行討論交流:地球上的藍色、黃色和白色各是什么,讓同學對地球有更充沛的認識。最后,讓同學閱讀教材內容和觀看從太空看地球的視頻錄象,讓同學了解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和古希臘人對地球的丈量,從而讓同學了解地球基本情況:即地球的形狀是圓的以和地球的大小。
(三) 學習第二局部:“人類對地球的探索”。
在導入后,我讓同學閱讀教材94頁的內容,自主學習后,小組交流討論,從古到今,人類是怎樣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在同學回答后,讓同學自由閱讀教材95頁了望臺的內容,并組織同學互相交流自身收集的有關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資料。交流結束后,讓同學上臺展示自身和課本內容不一樣的資料,再組織同學看航行路線圖和麥哲倫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讓同學了解人類在探索地球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時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發生敬重的精神,以此來激發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四)設計了活動 “知識搶答”,通過同學的搶答,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五) 結束課題。
最后,我向同學介紹了三本書籍,并課件出示了三本書籍的作者和內容簡介情況,引導同學通過閱讀科學書籍,來進一步激發同學認識和探究地球奧妙的興趣和愿望。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