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調控情緒》教學反思
【教例】去年,我去初一(6)班上課,發現一個同學不在,同學們說去買吃的了,不一會兒,他回來了。我拍了拍他的口袋,果然裝滿了零食。我找來一本書說:“把零食都倒出來。”看的出,他越倒越生氣,臨完還故意用手把零食撥拉到地下很多。我當時很生氣,讓他把地上的零食掃了。他卻不聽,起身就走。我說:“我就不信你不掃。”過去拉他,他也不動。我想:如果一直這樣僵持下去,必然會使矛盾激化,不如先冷處理。我說:“現在咱先不處理這個問題,大家上課吧。”開始講期中考試題了,同學們認真地跟著老師的步驟聽講。我有意識地觀察,發現他在遠遠掃視他的卷,很顯然,他急于想知道他的分數,當我和他的目光正好相遇時,我使個眼色,讓他坐回座位。一向上課不認真的他,這會兒變得出奇的認真。講完課了,我走到他身邊,說了當時讓他倒在書上的原因,是想在下課后給他,以免上課分心。他慚愧地低下頭,跑過去就把地上的零食掃了。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
在講到《學會調控情緒》時,我把這個案例又重新搬到課堂,圍繞這個案例,讓同學們發表看法。同學們明白了:在生活中誰都免不了產生不良情緒,如果老師在出現不良情緒后,沒有及時控制,不僅會誤了給大家上課,而且會影響師生關系。從這個同學身上還發現,青少年的情緒具有多變的特點,更應該適時調控。同學們還補充了生活中在青少年身上發生的許多事件,進一步明白了不良情緒的危害。結合我在那件事上的處理辦法,談了調控情緒的辦法。同學們結合自身的實際講了排解不良情緒的辦法,我又補充了另外一個班中學生在有了情緒后給我寫信的事例,使教學過程更顯真實、生動。最后,我抓住時機送給了大家一套情緒保健操。整節課上得很成功。
【反思】
回顧這堂課的教學,我真正體會到了一句話: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新課程提倡教師要有選擇地運用教材,不但可以對教材進行篩選、調整和重組,而且可以有針對性地加以補充。教師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創造性地生成活動主題。本節課,我從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從學生關心的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提煉教育活動的主題。這種主題由于是學生耳聞目睹的,或自己體驗的、感悟的,學生感到親切,覺得有話可說。因此,課堂上學生討論起來顯得游刃有余,發表看法也是頭頭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見,課堂氣氛特別好。這節課同學們在輕松、自主交流中學習,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的同時,品德與行為的收獲也是可想而知的。道德存在于學生的生活當中。教師平時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一方面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多了解學生的興趣、行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并引入課堂,讓學生去判斷,去討論,懂得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現象值得發揚,哪些現象要批評,及時進行教育,形成正確的品德行為與習慣。只有開發生活中貼近學生的資源,思想品德課才能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