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后進生走出行為誤區(精選2篇)
幫助后進生走出行為誤區 篇1
——轉化后進生的個案例析
潘英福
一、個案研究背景
1、個案自然狀況
莫某,女,18歲,××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入學成績在年級中下水平,屬擇校生。她性格外向,上課愛講話,搞小動作,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自習節走動特多,學習自覺性較差,平時考試各科成績幾乎掛“紅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后進生,多動癥表現十分明顯。班上許多同學不愿與之交往,對老師批評教育有抵觸情緒,有自卑心理。
2、家庭生活背景
她的父母親均在一家效益較好的企業就職,家庭經濟條件好。由于她是獨生女,父母很溺愛她。而其雙親所在單位上班實行“三班倒”,和孩子一起相處時間相對少些,導致其我行我素。
二、心理問題分析
據筆者觀察發現,莫某好動,學習自覺性差,以及有抵觸情緒、自卑的心理。這種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父母原因
高中階段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階段,孩子需要父母愛護、關心,需要父母對她的各個方面進行指導。其父母只顧上班,沒有多花心思關心她。當知道她在校表現不好或成績不理想時,他們雖然很著急,但無從下手,而且也沒有時間來教育引導她。由于沒有時間管教,使莫某我行我素,養成多動習慣。
2、自身原因
由于莫某的家庭條件較好,她虛榮心較強,從初二開始就經常帶零食到班上吃。性格外向,講話多,自控能力差。平時不喜歡學習,沉迷于武打小說和科幻小說。作業 不認真完成,不主動去完成,有時邊做作業 邊玩,注意力不集中。喜歡玩游戲,有時玩整個通宵都不膩。認為自己是獨生女,家庭經濟條件好,不愁以后沒吃沒穿,讀不讀書無所謂。無用心學習,導致學習成績差。
3、同學排斥
莫某上課愛講話,搞小動作,東張西望,自習節走動多,影響其他同學學習。因此,班上同學不愛和她交往,使她感到十分孤獨。而且,因為成績差,非常自卑。老師開導她,她置之不理。她做錯了事,老師批評教育她,就有抵觸心理。
縱觀莫某的表現,只有給予她心理疏導和幫助,促使她改掉多動毛病,忘卻孤獨,不斷優化其心理素質,增強自信,成績才能得到提高。
三、個案輔導
1、加強與家長聯系,與家長進行思想溝通。
經常進行家訪,通過電話、書信、到校、到家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聯系,把她在校表現、學習情況、性格以及智力發展情況給家長作詳細分析,建議他們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多花點時間主動關心和幫助她,逐步約束她那些不良的好動行為。
2、通過談心,糾正她的不良習慣。
筆者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與莫某個別交談,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狀況和多動行為形成的原因。告訴她上課講話,開小差等,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中學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階段,如果在校讀書期間沒有學得一些知識,以后會有“書到用時方恨晚”的感覺,到時候想學也晚了。同時,與莫某一起制定計劃來改善自身的不良狀況。
3、集體關心,讓她感受到溫暖。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依靠集體的智慧,辦事才能成功。筆者注意發揮集體和伙伴的作用,通過同學的關心與愛護,幫助她糾正多動毛病,學會交往。由于班上同學不愛和她交往,安排座位時采取自由組合形式,一名班干部主動和她同桌。當她搞小動作或開小差時,就提醒、制止她,平時給予熱情幫助。她生日到來時,安排班長以全班同學和科任教師的名譽通過“校園之聲”廣播站為她點歌,給她祝福,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開展各種集體活動,以拉近她和同學之間的距離,使她接受同學的幫助。
4、找其閃光點,多給予鼓勵和表揚。
雖然莫某有不正常的心理,但她有一個優點:接受能力強。因此,在教學過程 中,堅持正面鼓勵,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暗示及時提醒她,并且為她提供表現機會,讓她思考,激活其思維,使她的注意力集中,逐步養成專心聽課的習慣。在批改作業 時,多寫一些激勵的評語,對她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表揚,并打電話告訴她的父母,激發其努力向上的勇氣。
5、 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第一位原因,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個人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自信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自己的奮斗目標。這樣,結合莫某的實際情況,先給確定短期能見效的目標,在她取得成功之后,會有一定的成就感,也能促進其自我激勵,培養自信,逐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四、輔導效果
通過一年的家校聯合輔導,莫某改掉了她不良的多動毛病,自控能力增強,學習自覺性得到提高。家長反映,即使父母不在家,莫某也能夠自覺學習、做作業 ,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老師反映,她前后判若兩人,上課注意力集中,積極回答問題,課后主動問老師問題;同學反映,她喜歡和同學交朋友,主動幫助別人,還用自己的轉變經歷教育其他后進的同學。目前,莫某的學習成績排在班里前列,脫掉了“擇校生”帽子。
幫助后進生走出行為誤區 篇2
——轉化后進生的個案例析
潘英福
一、個案研究背景
1、個案自然狀況
莫某,女,18歲,××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入學成績在年級中下水平,屬擇校生。她性格外向,上課愛講話,搞小動作,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自習節走動特多,學習自覺性較差,平時考試各科成績幾乎掛“紅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后進生,多動癥表現十分明顯。班上許多同學不愿與之交往,對老師批評教育有抵觸情緒,有自卑心理。
2、家庭生活背景
她的父母親均在一家效益較好的企業就職,家庭經濟條件好。由于她是獨生女,父母很溺愛她。而其雙親所在單位上班實行“三班倒”,和孩子一起相處時間相對少些,導致其我行我素。
二、心理問題分析
據筆者觀察發現,莫某好動,學習自覺性差,以及有抵觸情緒、自卑的心理。這種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父母原因
高中階段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階段,孩子需要父母愛護、關心,需要父母對她的各個方面進行指導。其父母只顧上班,沒有多花心思關心她。當知道她在校表現不好或成績不理想時,他們雖然很著急,但無從下手,而且也沒有時間來教育引導她。由于沒有時間管教,使莫某我行我素,養成多動習慣。
2、自身原因
由于莫某的家庭條件較好,她虛榮心較強,從初二開始就經常帶零食到班上吃。性格外向,講話多,自控能力差。平時不喜歡學習,沉迷于武打小說和科幻小說。作業 不認真完成,不主動去完成,有時邊做作業 邊玩,注意力不集中。喜歡玩游戲,有時玩整個通宵都不膩。認為自己是獨生女,家庭經濟條件好,不愁以后沒吃沒穿,讀不讀書無所謂。無用心學習,導致學習成績差。
3、同學排斥
莫某上課愛講話,搞小動作,東張西望,自習節走動多,影響其他同學學習。因此,班上同學不愛和她交往,使她感到十分孤獨。而且,因為成績差,非常自卑。老師開導她,她置之不理。她做錯了事,老師批評教育她,就有抵觸心理。
縱觀莫某的表現,只有給予她心理疏導和幫助,促使她改掉多動毛病,忘卻孤獨,不斷優化其心理素質,增強自信,成績才能得到提高。
三、個案輔導
1、加強與家長聯系,與家長進行思想溝通。
經常進行家訪,通過電話、書信、到校、到家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聯系,把她在校表現、學習情況、性格以及智力發展情況給家長作詳細分析,建議他們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多花點時間主動關心和幫助她,逐步約束她那些不良的好動行為。
2、通過談心,糾正她的不良習慣。
筆者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與莫某個別交談,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狀況和多動行為形成的原因。告訴她上課講話,開小差等,會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中學階段是長身體、長知識階段,如果在校讀書期間沒有學得一些知識,以后會有“書到用時方恨晚”的感覺,到時候想學也晚了。同時,與莫某一起制定計劃來改善自身的不良狀況。
3、集體關心,讓她感受到溫暖。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依靠集體的智慧,辦事才能成功。筆者注意發揮集體和伙伴的作用,通過同學的關心與愛護,幫助她糾正多動毛病,學會交往。由于班上同學不愛和她交往,安排座位時采取自由組合形式,一名班干部主動和她同桌。當她搞小動作或開小差時,就提醒、制止她,平時給予熱情幫助。她生日到來時,安排班長以全班同學和科任教師的名譽通過“校園之聲”廣播站為她點歌,給她祝福,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開展各種集體活動,以拉近她和同學之間的距離,使她接受同學的幫助。
4、找其閃光點,多給予鼓勵和表揚。
雖然莫某有不正常的心理,但她有一個優點:接受能力強。因此,在教學過程 中,堅持正面鼓勵,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暗示及時提醒她,并且為她提供表現機會,讓她思考,激活其思維,使她的注意力集中,逐步養成專心聽課的習慣。在批改作業 時,多寫一些激勵的評語,對她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表揚,并打電話告訴她的父母,激發其努力向上的勇氣。
5、 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第一位原因,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個人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自信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自己的奮斗目標。這樣,結合莫某的實際情況,先給確定短期能見效的目標,在她取得成功之后,會有一定的成就感,也能促進其自我激勵,培養自信,逐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四、輔導效果
通過一年的家校聯合輔導,莫某改掉了她不良的多動毛病,自控能力增強,學習自覺性得到提高。家長反映,即使父母不在家,莫某也能夠自覺學習、做作業 ,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老師反映,她前后判若兩人,上課注意力集中,積極回答問題,課后主動問老師問題;同學反映,她喜歡和同學交朋友,主動幫助別人,還用自己的轉變經歷教育其他后進的同學。目前,莫某的學習成績排在班里前列,脫掉了“擇校生”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