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精選15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1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新課標)。
2.學習記敘的順序和結構。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教學設想: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知識引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律,從整體到局部,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1.知識導入。
(1)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不同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由于社會生活的變遷,造成內容的差距、認識的困難;一點是由于語言的演變,造成文字的差異、理解的障礙。這兩點又以語言障礙為主。
(2)文言文的語言障礙主要在詞和句上,有很多詞和句在意義和用法上都和現代文不同,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不同的詞句。
(3)文言文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讀。開始時參看注解,會認會讀;然后就要朗讀,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學習課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認識和方法來安排教學活動。
2.關于課文。
這篇課文的有關知識要記住這樣幾點:
①出處。本文節選自《聊齋志異》。
②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
③《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這一部分主要由教師講授。
3.認讀課文。
(1)教師布置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參看注解,劃出生字生詞;試通文句,弄清內容大意;
小聲默讀一遍。
(2)學生發問。
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問,教師當堂解決。
4.朗讀課文。
第一遍:要求讀音準確。
第二遍:要求大體順暢。
第三遍:要求讀出語氣。
每一遍,教師均有講評。
5.默讀課文,準備復述。
教師給三五分鐘讓學生再默讀識記,要求能大體復述故事情節。
6.復述課文。
找三個學生復述,每一次復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師要作出講評。
第一次,找中間程度的學生,讓他看著課文復述,實際上是對著課文口頭翻譯,大體譯對即可。
第二次,找中間偏上學生,要求對著課文較為準確地翻譯。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學生,背著課文復述,要求不遺漏主要情節。
7.掌握生字詞。
在這三次復述過程中,其他學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義的字詞。教師隨訂正隨理出掌握的主要詞語。
擬挑出常用的、比較容易掌握的單音詞,隨講隨寫黑板,讓學生筆記,以便復習掌握。
常用字詞:
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止:有兩講——
上述的生字生詞要入文作出準確解釋,可讓學生當堂翻譯原句,不要只是單個記詞義。
另有兩個詞用的是引申義,書上有注釋,教師可略加提示,學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這兩個詞是:
綴:原意是連結,文中意是緊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可不單獨講解,以能理解文意為準。
布置作業:
1.按照記敘的順序,看看本文敘述的故事可分成幾個部分,用一個詞(或詞組)給每個部分作出概括。
2.用現代漢語翻譯最后一個自然段。
3.思考練習一。
4.做練習二、三,答案做在書上。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揣摩語言,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把握狼與屠戶的形象。
2.理清文章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
3.掌握課文中狼的陰險狡詐和屠戶的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及課文闡明的道理。
過程、方法
1.朗讀
2.品讀
3.討論點拔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狼貪婪、兇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對于狼一樣的害人蟲必須識破它的假象,堅決斗爭,去爭取勝利。
2.同社會中假、丑、惡等陰暗面作斗爭。
教學重點
1.學習文章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
2.認識狼貪婪、兇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對于狼一樣的害人蟲必須識破它的假象,堅決斗爭,去爭取勝利。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導入
1.多媒體播放一組狼的圖片。
2.請你說出與“狼”字有關的成語或諺語。
3.說說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4.介紹作家作品。
學生例舉與“狼”有關的成語。
同學們說出心目中狼的形象。
學生介紹蒲松齡及《聊齋志異》
激發興趣,
引入課題。
探索新知
一、說描敘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
2.學生借助注釋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老師或已掌握的學生幫助解決。
3.分組合作,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復述故事情節。
(l)開端:遇狼。
(2)發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結局:殺狼。
二、說評析文,把握形象:
(一)解讀作者筆下的“狼”。
1.狼是的主角,你覺得文中哪個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
2.你能從課文哪些文句中看出狼具有“黠”這一本性?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應引導學生抓住“似”“甚”“洞”“攻”這些詞,充分認識狼的狡猾本性。)
(估計學生在找體現狼“黠”的性情時,會出現一些偏差,如“綴行甚遠”“兩狼之并驅如故”“眈眈相向”等。教師應相機引導,為下一教學環節作過度。)
3.狼除了“黠”這一本性,還有哪些特點?請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依據。
a.綴行甚遠、仍從──→貪
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貪
c.兩狼之并驅如故──→貪
d.眈眈相向──→兇
1.多媒體小結狼之本性:
黠、貪、兇
(二)解讀作者筆下的屠夫。
1.面對既貪又兇又黠的兩狼,屠夫有過怎樣的心理?你覺得可用文中的哪幾個字來形容表達?
開始的害怕,繼而困窘,最后決心一搏。
懼─→窘─→持
2.換位思考。請同學們將自己假想為此境中的屠夫,用“與其……不如……”的句式,說說屠夫最后選擇一搏曾有的心理活動。
3.屠夫是如何與兩狼展開搏斗的呢?從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樣的品質?
A.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C.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D.方欲行,轉視積薪后。
E.乃悟前狼
ABC表現了屠夫的勇;
DE表現了屠夫的智。
三、論說結局,感悟主旨
1.貪婪而又狡猾的狼最終卻落得“頃刻兩斃”的命運。對這樣的結局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有什么話要對屠夫說。請同學們用“_____的屠夫,我想對你說,……”的句式,對屠夫說一句話。
2.請同學們朗讀并翻譯課文最后一段話,思考課文給我們的啟發。并以 “讀了此文后,我認識到……”這樣的句式說話,對課文內容進行品析。
學生發言,老師和其他學生點評。
課文的主題主要從如何學習屠戶面對惡勢力時做法去理解。
如: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協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又如: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又如: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3
教學目的
1.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朗誦文言課文。
3.積累文言詞匯。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學重點:
目標 3 5
教學難點 :
目標4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盡量背誦
2.看注釋,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創設情境
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據說,蒲松齡在創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他知道自己缺乏寫作素材,便變賣家產,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后,他把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三、朗讀課文
1.檢查學生預習朗讀情況:抽查三個朗讀,后學生評價
2.教師作較高水平的示范朗讀。
3.學生們自由高聲誦讀一次
4.抽查三個朗讀,與剛才對比。
四、疏通字詞句篇的意思
1.教師投影下列問題學生合作解決:
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敵 攻擊 恐前后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2.講解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于前。
3.講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解決
5.抽查四人分段譯課文。學生評價后教師糾正。
五、大意理解:
請學生談談初學課文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和屠戶的勝利說明了什么問題。
六、練習背誦
分段,抓住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由事情發展的先后結合關鍵詞的方法練習背誦,自己先背,教師再組織男女生分別背最后齊背。
七、教師小結:
1.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 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 助詞,位于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 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 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③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八、作業
A.課后練習二。
B.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本節的內容主要是疏通文意,進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理解刻劃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
目標1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導入
老師講述另一則狼的故事,(見課后)讓學生對比,創設情境。
教師過度:這則故事與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狼具有相似處,狼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本性,這一節課我們將進行詳細分析
三、分析課文
1.獨立思考: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故事情節,歸納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問后交流評價歸納:
(l)開端:遇狼。
(2)發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結局:殺狼。
2.獨立思考: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問后歸納:
(1)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狠止而前狼又
至;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討論: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并找出課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進行分析
交流后歸納:
(1)心理描寫
懼——投骨避狼。/ 大窘——骨盡狼仍從。/ 恐——前后受其敵。/ 悟——刀劈兩狼。
一開始,屠戶采用“投骨”之法,試圖擺脫狼的跟從,說明他對狼的貪婪兇惡的本性缺乏認識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協退讓,結果失敗。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兩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敵”。發現麥場積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擔持刀”,搶占有利地形保護自己。后來“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由被動轉為主動。他警惕性高,又轉視積薪后,殺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這才悟出狼的狡詐陰險。
(2)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投之”寫屠戶試圖投骨避狼,結果無效。 “顧”“奔”“倚”“弛”“持”五個動詞,寫屠戶迅速搶占有利的地形,保衛自己,準備反擊。 “暴起”“劈”“斃”寫屠戶趁一狼徑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取得勝利。 “轉視”“斷”“斃”等動詞寫屠戶高度警惕,果斷出擊,再獲全勝。
這些動詞寫出了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4.自由發言:文章結尾一段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歸納:文章結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對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也是對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5.片斷寫作練習:《狼》一文給我們什么啟示?(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點: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協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四、作業
1.課后練習第一、三題。
2.預習短文兩則
3.默寫課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4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積累文言詞匯。
2..朗誦文章,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3.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教學設想: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知識引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律,從整體到局部,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容,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并介紹作品、作者。
同學們一定聽說過狐、鬼的故事。真有這樣的事嗎?不是。讀狐說鬼是一種假托的方式,目的還在說人,說社會現象。例如有個故事叫《畫皮》,說的是一個惡鬼,在人皮上畫了一個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變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這簡直是荒誕之極。但想一想就會覺得它非常真實,許多壞人在干壞事之前,不是先要給自己裝扮成好人嗎?這個故事就出自《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字、號、籍貫、生卒年,在題注里有介紹,這里只作簡要的補充。他年輕時就有文名,但屢次考試都落第,到71歲才成為貢生。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當塾師,生活很清苦。柳齋》這本書是他用幾十年時間寫成的,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現實中的丑惡事物。他自稱這是一本“孤憤之書”——“孤憤”,有孤獨、悲憤之意。
二、學生試讀。
先齊讀一遍,然后指定個別學生(最好是程度較低者)朗讀,以便發現學生的疑難之處,使講解更有針對性。注意正音,糾正節奏停頓的錯誤。
三、疏通文義。
(一)以教師邊讀邊講的方式進行,讀到該講的地方就停下來講;但也不光是教師講,還要 讓學生講。哪些地方該講呢?
(l)不常用的字,雖有注釋,但可能學生印象不深;
(2)表述習慣跟現代不同的地方;
(3)可以用口語作生動表述的地方。
以下是講述要點:
1、“途中兩狼”,按現代口語應當說,半路上碰到兩只狼。
2、“綴”,這里要引申為緊跟
3、“投以骨”,把骨頭扔給它。
現在也說“報之以笑”(拿笑來回答別人)。
4、“骨已盡矣”,也可以說成“骨已盡”,跟下文接得上。為什么要加個“矣”字?(情急,無計可想。)
5、“并驅”,今語有“并駕齊驅”,“并”,亦齊(一起)也。
6、 “顧”,轉頭。屠戶回頭則見狼,當是轉頭看兩側。
7 、“苫蔽”,由兩個近義詞組成的雙音詞,遮蓋之意。
8 、“奔倚”,表現兩個動作:跑過去,把背靠著。
9 、“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處用引申義。
10、“犬坐”,犬,比喻坐的姿勢如犬。今語,開會時排入場叫“魚貫而入”,大口吞咽,叫“狼吞虎咽”,皆屬這種用法。
11、“隧入”,從隧道入。今語“空運”(由空中運輸),也是這種用法。
12、“意暇甚”“意將隧入”中的兩個“意”字,含義不同,可讓學生做比較。(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內心盤算。)
13、“蓋以誘敵”,原來是想麻痹對方。
(二)邊串講邊歸納內容,熟讀成誦。
1、教師再教給一種朗讀的方法——“表現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說,有扣人心弦的情節,要運用語音的急緩高低來再現小說的情景。
學生再進行讀法實踐。朗讀課文,表現課文情景。①讀出輕重。②讀出快慢。③讀出抑揚。也就是讀出情景,讀出語氣。
2、教師教給朗讀的方法——“分層背讀法”。所謂“分層背讀法”就是用語音停頓來表現段中句子所表達的一層層的意思,從而清晰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和脈絡,進而達到流暢地背誦。《狼》這一課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寫人必寫狼,寫狼必寫人,二者相互交織,構成段內層次。如開頭“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其遠”這一段,由兩層構成,飛層寫人,——層寫狼,朗讀時必須在“剩骨”后小停一下。
板書:
(先看第1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開端。我們不妨用兩個字來概括,大家想,哪兩個字合適?——可用屠夫“遇狼”來概括。
再看第2段,寫屠夫投骨拒狼,而狼仍不罷休,照樣追趕。說明狼很貪,而屠夫呢?如果仍用兩個字概括,可借用文中一個字來組詞,這個字是什么?——可用屠夫“懼狼”來概括。
再看第3段,寫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準備搏斗,這寫了屠夫對狼的什么行為?文中似無可用之字,只能另行考慮。——可用屠夫“御狼”來概括。
再看第4段,寫屠夫奮起劈狼,隨后又劈一狼。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殺狼”來概括。)
遇狼
懼狼 投以骨 復投之 骨已盡 并驅如故——大窘 恐
御狼 顧 奔 倚 弛 持——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殺狼 少時 久之(狼)
暴起 劈 斃
轉視(一狼) 斷 斃
議“狼”
四、朗讀背誦。
五、作業 布置:
同步翻譯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串講課文。
2.理清故事情節、掌握結構。
3.正確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一、導入 :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大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深入研究課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
二、正課:
1、朗誦課文。
2、理內容、明結構
(1)本文敘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敘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個過程,按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來看,可以怎樣概括?
(據此,我們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恰好是事物發生、發展和結局的全過程。
那么,這四個自然段,哪是開端,哪是發展,哪是高潮,哪是結局呢?
關鍵在于高潮和結局都集中在第4段,第3段不是高潮,第2、3段是故事的發展。這點學生是能理解的。可見怎樣劃分高潮的結局,應該以文章本身的情況為準。)
(2)本文前四段與第5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記敘,第5段是議論;前四段是講故事,第5段是評故事。
本文的整體結構應該怎樣認識?
本文整體上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敘事,又分四個層次;第二部分議論。
3、每個同學以“……表現了……”或“……寫出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如“一屠晚歸”寫出了人物、時間。又如“一屠晚歸”表現了特定的時間,表現了屠戶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同學們發言。如:
晚:說明當時已是路上無人,屠戶處于無援境地。 途中:寫出了特定的環境和地點。
一屠、兩狼:對比,屠戶只單獨一人,狼卻是兩只,寫出了屠戶身處險境。
投以骨:寫出了屠戶在想辦法擺脫險境。
投,復投:表現屠夫一再設法不讓狼繼續追擊。
仍從:寫狼的貪婪,狼的膽子越來越大,得寸進尺,步步緊迫。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寫狼緊跟不舍,屠戶面臨攻擊的巨大危險。
并驅如故:表現狼集體“作戰”,屠戶好像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
弛擔持刀:寫屠戶準備奮起搏擊。
眈眈相向:寫出了狼眼光的兇殘與貪婪,寫出了兩狼伺機進攻。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寫屠戶機警果敢,不失時機,迅速出擊。
轉視:把驚心動魄的情景展現在眼前,把情節推向高潮。
一狼洞其中:將危險性渲染到了極點,原來“一狼徑去”是為了前后夾擊。直到禽獸“頃刻兩斃”,文章中的懸念才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寫屠夫的醒悟,更寫狼的狡黠。教育人對狼一樣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4、問題探討:
(1)由此我們可知狼的本性是怎樣的?
貪婪兇惡:……
狡詐陰險:……
(2)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的?(描寫手法)
心理描寫
動作描寫
由此可見屠戶是一個怎樣的人?
——機智勇敢、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3)文章最后一段議論有什么作用?
(4)這篇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示?
三、小結:
本文寫的是兩只狼和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結果卻雙雙斃命與屠戶的刀下。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余下時間通過各種形式競讀、競背課文。
建議作業 :
練習:教師提出“請同學們對課文添枝加葉”的思考要求。同學們自找內容,就某一部分說描敘文。
5.教師點撥:為了展開鋪敘,可用如下方法對課文“添枝加葉”,展開想象。
①設置環境 ②添加動靜 ③加上聲色 ④安排遠近 ⑤配上襯景 ⑥表現心理。如對開頭一句話,可以加上對夜色的描寫,還可以加風聲的描寫。
6.同學們思考、準備,有表情地說“描述文”。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5
《狼》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在《聊齋志異》里有《狼三則》,都表現了狼的奸詐狡猾這一主題,本文是其中一篇,蒲松齡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敘述了一個機智的屠夫戰勝兩只狡猾奸詐的狼的故事,表明了面對以狼為代表的惡勢力時,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最終勝利的主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使用工具書和課文注釋能理解文章基本內容。
2.理解并掌握“苫蔽,顧,假寐,眈眈,洞,遂,黠,犬坐”等文言實詞的含義,并了解古今異義以及詞類活用的文言現象。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多角度的闡釋自己對文本寓意的理解與感受。
教學重點:2
教學難點:3
課時:一課時
三教法,學法
情景導入法,誦讀教學法(學生自讀,教師范讀,聽課文錄音),小組探究法(我主要用在探究并闡明文本寓意)
學法:小組合作法朗讀法提問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堂開始時在PPT上播放狼的圖片,邊看邊請學生回答對狼的印象如何?(奸詐,狡猾,團隊合作,聰明,若有學生回答出聰明等詞,教師可以引導說,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狼這篇文章,看看到底是狼聰明還是人聰明)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給下列漢字注音
綴,窘,苫蔽,眈眈,瞑,尻尾,假寐,黠
2,解釋下列文言詞的含義
綴,并驅如故,顧野有麥場,苫蔽,弛擔持刀,眈眈,犬坐,意暇甚,暴起,洞其中,隧入,尻,蓋,黠,禽獸之變詐幾何哉(重點在于解釋詞類活用的文言現象)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語音正確,節奏合理,有感情朗讀
學生自讀(每組派一個代表朗讀)教師課文評價并指導,然后老師范讀,最后聽錄音。
(四)文本研習
1.熟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
在前面多次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概括一下這個故事(要求語言簡練,概括全面)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提問不懂的字詞,讓其他學生進行解答,發揮大家的積極性,遇到學生回答不出來的,教師再進行講解。
2.深入思考,進行探究
問題一:默讀課文,并劃出文中寫狼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表現了這兩只狼的哪些特點。
貪婪:“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如故。”
狡猾: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
問題二:文中除了寫狼,還寫了屠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思考文章是通過什么來刻畫屠夫的?請在課本中圈出屠夫與狼搏斗的動作,并分析,你看到了一個的屠夫。
通過動作描寫,第3段的“顧”,“弛”,“持”和第4段的“暴”,“劈”“斃”“轉視”“斷”等動詞,“顧”,“弛”,“持”和第4段的“暴”“劈”“斃”表明屠夫的勇敢和善于抓住時機,轉視表明屠夫的謹慎、小心。
問題三:(1)兩只狡猾貪婪的狼被屠夫“斃之”,作者對這件事有什么議論?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只增笑耳。
(2)這句話表現出作者什么樣的態度?
盡管狼很狡猾兇殘,玩弄陰謀,但在與人的斗爭中,只會自食其果,因為人有著狼沒有的智慧和力量。
(3)作者在這里只是嘲諷的狼嗎?
作者嘲諷的不僅僅是狼,而是狼所代表的黑暗的惡勢力。面對這樣的惡勢力,我們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問題四:作為一個故事,文章在第四段就已經結束了,為什么還要增加第五段,是否畫蛇添足?以前學過的哪篇文章在文章結構上(先敘述后議論)和本文相似?
這可以說是一種體式,在《聊齋志異》里基本上每篇文章,在敘述后蒲松齡都會發表一下自己的評論了,上學期學過的《傷仲永》,和這這篇文章在結構上類似,都是先敘事后議論,不僅這些,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文章后面就有“太史公曰”,這可以說是一種傳統的格式,只不過蒲松齡做了一些調整。
3.課外拓展閱讀
(1)閱讀《聊齋志異》《狼三則》其中的其他兩則
(2)參看電影《狼圖騰》,深入思考從生態平衡的角度我們今天應該怎樣對待狼,并寫成一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3)展開想象力,把本文改編成白話文;同時將兩者進行對比,初步領會本文語言的簡潔凝練之美。
五板書設計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6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詞的不同含義和多種用法。
2、正確、流暢地朗讀,并能基本背誦課文。
3、揣摩語言,領悟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體會狼與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多角度分析問題;關注社會,探究人與動物的關系。
教學重點:
把握古文朗讀的方法,積累文言詞語,體會語言的精妙。
逐步培養學生客觀認識社會,對美好自然的關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老師搜集有關狼的文章及圖片:如畢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及一組狼的圖片;學生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了解文言詞語的多義現象,反復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圈點勾畫,有疑難之處畫上。搜集與狼有關、帶狼字的成語或歇后語,根據自己的了解畫出狼的形象或與情節有關的畫面。
教學內容:
《狼》出自清代小說家蒲松齡《聊齋志異·狼三則》之二,情節曲折緊張,語言描繪生動形象,既表現了狼的貪婪、兇狠、狡詐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戶的勇敢機智。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探討故事情節,并訓練求異思維,如:狼真的該殺嗎
教學步驟:
(一)導入:出示狼的圖片,讓學生對狼有一個先前的了解。
同學們,你們知道圖片上的是什么動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見過真正的狼或許我們更多的只是在公園里、電視、圖畫、文學作品中了解過狼的形象。然后師生共同交流有關狼的知識: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關狼字的成語“如狼似虎、引狼入室、豺狼當道、狼奔豕突、狼藉滿地”等。(可讓學生自由回答,激發學生的熱情),并得出結論: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總不夠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狼有關的作品《狼》。仔細看一看,這一作品是作者是誰
學生回顧有關蒲松齡的知識。教師出示材料。
如: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文學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蒲松齡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長期艱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對當時政治的黑暗、科舉制度的腐朽以及社會弊端的認識和了解,為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他畢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余萬字。《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多數故事通過描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舉弊端,或表達婚姻自由。它語言簡練,描寫細膩,人物形象鮮明,故事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欣賞歌曲:《說聊齋》。
(二)整體感知
1、朗讀并熟悉課文。
(1)教師范讀,創設情景:(同時結合flash朗讀)
聲情并茂,有急有緩,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閱讀節奏。使學生初步解決閱讀障礙。
2、引導學生再自讀課文,并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課文,解決暫時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詞。
(2)小組合作,質疑釋難。根據注釋梳理文句,完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好了,相信大家已經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現在,如果有同學還有對文章的內容及字詞不理解的話,請自由提問。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老師可略作歸納,然后討論解決。(教師完成指導)
綴行()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擔持刀()
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
3、檢查閱讀。
如果大家都對文章的內容沒什么疑問了,老師出示材料考察一下。
4、看來大家都還解決的不錯,請看下邊的圖片,你能用文中的語句復述課文嗎
(1)復述:進一步理解,熟悉課文
(2)進一步明確故事的情節。(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三)研讀與賞析
1、賞析:
(1)文中有兩個形象,讓學生自己選擇并扮演其中的一個形象,以該形象的語氣來說說當時的想法。這樣可以深入的了解課文,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2)讓學生根據同學的自述,分別概括出兩個形象的性格特征。提示:可提示學生分析這些詞語時從動作,神態或者心理方面表現狼的貪婪,兇狠、狡詐和屠戶的恐懼、機智等
(3)議狼:請學生多角度評價課文,并得出自己的啟示。。
(4)你能說說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嗎或學習本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對待狼一樣的惡人,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勝利。(答案不求一致,盡量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課文最后一段在寫法上與前面有何區別,它起什么作用(議論,點明主旨。同時明確這類文體的寫法:在記敘的基礎上發表議論,表明態度、觀點)課文寫的狼是否有別的含義從而了解《聊齋志異》的特點:揭示當時社會現實,有嘲諷的意味。然后抽讀,看怎樣才能讀出諷刺的意味
(6)在這個故事中,發生矛盾、進行斗爭的兩方,一方是屠戶,另一方是狼,這兩方在矛盾斗爭的過程中,誰處在主動地位,誰處在被動地位呢故事的結局給你怎么樣的啟示
(四)拓展
1、從課文中,我們感受到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它還是反面形象,是壞人的象征,殺狼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惡嗎拋開課文,聯系社會,我們對狼還有別的認識嗎可以查閱相關資料,老師也可以提示探究方向,推薦書目,蒲的另一篇文章。
2、我們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狼了,從生態平衡的角度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狼
3、展開想象,將本文改寫成一篇白話故事,提倡求異思維,可以改變故事的結果。
附:板書
狼
狼綴行——假寐誘敵——打洞——被殺:狡詐、兇殘
屠戶遇狼——懼狼——避狼——殺狼:機智、勇敢
(五)課堂練習:
、說出下列紅色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2、綴行甚遠3、一狼仍從擇其善者而從之
4、恐前后受其敵5、顧野有麥場6、弛擔持刀7、一狼徑去。
、用現代漢語解說下列語句
1、并驅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3、目似瞑,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
5、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背誦練習。
六、歌曲欣賞《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詞曲:齊秦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7
1.選出下列說法正確的項( )(多選!)a.“徑去”的意思是徑直走開。“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蹲坐在面前。b.第4段中前三個“其”字的意義分別指:屠戶、積薪、前狼。c.第4段中三個“以”字的含義都是“用”。d.“屠暴起”,寫屠戶的當機立斷。“暴”,突然的意思。e.“目似暝,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閉著似乎在睡覺,那神情善良得很。f.“一狼徑去”寫狼另有圖謀,“犬坐于前”寫狼牽制屠戶。g.第4段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h.第4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2.加粗詞詞性詞義相同的一組是(差別細微,要仔細分辨。)[ ]a.犬坐于前 前狼b.以攻其后 自后斷其股c.久之 斃之d.意將隧入 身已半入3.為下面的句子選出正確的譯文。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a.前面的狼假睡,后面的狼引誘敵人。b.屠戶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原來是用這個方法迷惑敵方。c.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用蓋子引誘敵人。d.前面的狼悟出假睡是為了誘惑敵人。4.如果用“屠戶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內容,后面三段的內容依次應為________、________和屠戶殺狼。5.從文中找出點明故事主題的句子,并用現代漢語說說它的意思。句子:________意思:________6.寫出兩個帶“狼”字的成語: ________、________。思路分析與詳解1.a、d、f、g、h這道題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有文言實詞和虛詞的解釋,如a、b、c三項;有文言句子的翻譯,如e項;又有對文言文內容和結構的理解,如d、f、g、h四項。b項,第1個“其”在“其一犬坐于前”句中,指的是狼,而不是屠戶。第3個“其”在“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句中,指的是屠戶,而不是狼。c項,第1個“以”在“以刀劈狼首”句中,是介詞,“用”的意思。第2、3個“以”在“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和“蓋以誘敵”句中,是連詞,表示目的,“用來”“以便”的意思。e項,關鍵詞語是“暇”。暇,空閑、悠閑的意思。不能作“善良”講。審題要注意:題目中沒說答案只有一項,那么就應該有多個答案。2.d這道題考的是多義詞的辨析能力。a項,“犬坐于前”中的“前”是“前面”的意思;“前狼”中的“前”是“在前面(的)”或“先(殺死的)”的意思。b項,“以攻其后”中的“后”是“(屠戶的)背后”的意思;“自后斷其股”中的“后”是“(狼的)后面”的意思。c項,“久之”中的“之”沒有實在意義,助詞;“斃之”中的“之”是“它”的意思,代詞。3.b正確理解句意的關鍵在于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c項,把“蓋以誘敵”中的“蓋”當作“蓋子”講是不對的,這里有“原來”的意思。另外,還要根據前后文正確理解省略句的意思,準確補進被省略的成分。a項,“蓋以誘敵”承前省略了主語“前狼”,而不是“后面的狼”。d項,“乃悟前狼假寐”也省略了主語應該補進的主語是“屠戶”,而不是“前面的狼”。4.屠戶懼狼 屠戶御狼5.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6.狼子野心 引狼入室 狼吞虎咽 狼狽為*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8
教師:同學們,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是我的同行,教書之余,他在路邊擺一個茶攤,無償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為他講一個故事。有一個故事,里頭有個人流汗,有個人流血,還有一個在笑。我這個故事講得好不好?學生齊答“不好”。
教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擺茶攤的人是誰?
生2:故事中的人是誰?
生3:為什么會流汗?為什么會流血?
生4:老師怎么會有時間擺茶攤?
師:這么多問題,一定想知道結果,對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擺茶攤的主人寫的一篇文章《狼》。
請同學們拿起書和筆,自己默默地讀,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快快快。
接下來,同學們互相討論疑難,老師分小組布置任務,每6人負責一個自然段。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解決疑難的句子,二是說出本小組解決疑難的絕招。
學生分小組討論。約五分種后,老師讓第一組的一名學生翻譯,另一名學生指出:“我們的絕招就是加一個字把古文變成現代文。
第二組:甲翻譯。乙:有兩個絕招,一是聯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參考注釋。
第三組:甲翻譯,教師插問:回答我幾個問題,哪是“放下”、“拿”、“互相看著”?學生一一回答。教師:我們試試“眈眈相向”。師生表演。
乙:絕招就是根據注釋和所在語境加以推斷。
第四組:甲翻譯,師問:什么叫“暴起”?你們的辦法是不是就在這里呀?
乙:我們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義的詞要注意辨別。
第五組:甲翻譯。師問:“斷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還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們的經驗就是把以前學過的古文用上。
第六組:一學生翻譯。師問:“罷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們根據“亦……而…… ”確定它是“雖然……但是……”的轉折關系。
教師:好,現在我們把大家的成果一起匯報出來,匯報的方式就是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
教師:現在你們說說這是什么故事?
生(許多人):一個屠戶和兩只狼的故事。
師:大家已經知道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創造理解了故事。
教師串講故事。
教師總結學生學習的辦法:查、加、改、聯。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誰?
師:你們看過朱軍的《藝術人生》沒有?看過王志主持的《面對面》沒有?他們倆就有本領把別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
我們現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請后兩閏的同學組成記者團,一起設計問題采訪屠戶和蒲松齡。前排的同學研究文本,猜猜他們會問什么問題,從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據。現在分頭準備。
教師:(三分鐘后)“面對面”言談開始。看看發問的能否問到對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問題準確地回答出來。
生1:屠戶,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問: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時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頭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夾擊,狼會吃掉我的。
生5問:當你發現麥場上的草堆時,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問:當你看到一只狼裝睡時,你為什么要殺他?
生8答:我想這是最好的機會,莫失良機,先下手為強。
生9問:你怎么會到草堆后面殺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當我來到草堆旁隨便轉轉時發現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附近,就四處找找,果然找到了。
師(問生9):你覺得兩個人的猜測誰更有道理?
生12:請問經歷了這些,你自認是個勇敢的人嗎?
生13答:應該是,基本上是。
師:基本上是,你們同意嗎?
生答:同意。
教師小結這部分的答記者問:屠戶基本上是勇敢的,也還算機智的,對不對?(大家造成贊同)
另一組針對“蒲松齡”的訪問開始了。
問:請問蒲先生,你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晚上?
生1答:因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氣氛。
問:你為什么要笑?
生2:因為狼想欺騙屠戶,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師補充問:寫的是狼的故事,為什么故事的結尾卻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說“狼之變詐”?
生3:由狼推廣到別的禽獸。
師(恍然大悟狀):我懂了,不僅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場一定是可悲的。
生問:蒲先生,你為什么要寫這個寓言?
生4答:這個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啟發。
師問:蒲先生,你覺得自己寫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師提醒他念出來)“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師示意他表演一下這幾句所寫,生微瞇眼睛,慢悠悠地搖頭晃腦。
師:大家覺得這個“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國古典作品中狼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生紛紛答:兇猛、貪婪。
師:我剛才聽到有同學喜歡看科普文章,動物大世界,說說那里面的狼是怎樣的?
生1:狼是群居動物,他們非常團結合作。
師:現在有環保主義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師結合演示文稿告訴學生三個有關拯救狼的事實。然后問:“你覺得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齡錯了嗎?還是環保主義都忘了要保護人類呢?
現在就讓大家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文學狼”與“自然狼”的問題研究。
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才是新時代同學的風貌,讓問題伴隨始終。 …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9
上完一節課就進行一次課后反思,對以后更順利地展開教學有一定的幫助,會讓我們成長得比較快,所以課后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對這節課的反思有以下幾點:
1、文言文的教學尤其要重視“因材施教”。這里的“材”,不是指教學對象,而是指教材,即文章本身,《狼》一文情節曲折動人,對這類敘事性特別強的文言文,我們不能一味地進行字、詞、句的教學,而應該充分發揮情節吸引人的優勢,賦以情節性、生動性、趣味性,正如新教材要求的“要讓學生動起來”。這節課,我正是抓住了這篇文章的故事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在故事中理解課文內涵和狼與人的形象,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有所收獲。
2、適當地運用了一些教學機智,如學生在扮演兩狼對白時,我就當堂評價好。要讓學生動起來,必須做到民主、寬松的氣氛。
3、老師們的互相交流讓我對教材有更深的認識,給了我很多新思想、新意見,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他們的鼓勵也使我期待下一次發揮得更好。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10
《狼》說課教材
關于教材:
1、教學課文: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狼》
3、教學目標:
1、 根據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準確、形象誦讀課文,把握其故事情節。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 積累成語。
4、教學重點:
1、 注重朗讀,緊扣情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5、教學內容:
1、 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復述并達到背誦全文。
2、 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 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
的不同表現。
4、 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 拓展:積累與狼有關的成語;進行課文寫作上的評價。
關于教法: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啟發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關于教具:投影資料:《狼》故事情節投影膠片。蒲松齡介紹投影。問題設置投影。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作家作品資料。
2、依據注釋熟讀課文 ,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4、 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學思路:新課改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屏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通很容易讓學生感其無味,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形象的朗讀,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大局地感知課文,這個作為重點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小局的字詞,學生在知道情節的基礎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后,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具體程序:
(一)、整體感知,了解情節
1、教師范讀,力求引入情景。
2、學生講故事,帶入情景。同時教師出示相關圖片增強形象感。并歸納故事情節。
3、集體朗讀,再次體會故事情節。
4、自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疑難,落實字句,共同探討。
5、個別朗讀,讀出情景。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設計四個問題,分別圍繞:故事發生的客觀條件;人狼搏斗的主觀行為;人狼各自機智的體現;以及了解課文的中心。
(三)、延伸拓展
1、拓展知識面,檢閱學生搜集有關“狼”的成語的情況,并造出相關的句子。
2、拓展能力,評價式閱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 “……寫得好,寫出了……表現了……” 的句式談談感想。
(四)、朗讀結束,加深印象
(五)、作業鞏固,深化新知
教學設計(略)
可視文字材料:
故事情節: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時間:傍晚 形勢緊急 “屠大窘”
地點:途中 麥場
客觀條件:
力量:懸殊
物資:“擔中肉盡”(伏筆) 天時地利
人 狼
投以骨,復投之,直至骨盡 并驅如故
主觀行為:
顧野有麥場,奔倚積薪下,弛擔持刀 前后夾擊,欲置人于死地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11
【教學實錄】
步驟一、設置情境 導入新課
“狼的出現,是動物版圖上最奇妙的一筆,是生命交響樂中最富華彩的樂章。它不像羊那樣溫順地吃草,它是以別的生命為生命依托的猛獸,兇殘是自然界賦予它的本性。”周老師一邊說著,一邊放了兩段錄像,一段是狼對天嚎叫;另一段:“這是美麗的阿拉斯加大草原,春天到了,可愛的小白兔出來覓食,狼發現了自己的獵物,開始追擊……”她接著說?熏“問題是狼的兇殘之中,又滲透著智慧的成份,這就給狼的故事包裹上了重重疊疊神秘的色彩,使它成為人們比對其他猛獸更感興趣的話題。古今中外,有關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們也要來欣賞一個關于狼的故事……”
步驟二、疏通字詞 讀順句讀
周老師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再參照注釋,或者運用已經掌握的一些文言文知識先盡力自行解決文字障礙問題。若難以解決,可以“合作攻關”,也可向老師提問。有學生提出,文中多次出現的“之”和“止”這兩個詞分別怎樣解釋。對“之”,周老師引導學生回顧舊知,并提示他們可以根據具體語境,對文中的“之”———作出辨別、解釋。對“止”,周老師依然堅持讓學生先說,多說,她只在難點或關鍵的地方稍作點撥。
學生就書上把“投以骨”解釋為“把骨頭丟給狼”提出自己的困惑。周老師要學生從比較原句和翻譯句詞義和順序之異同的角度入手,自行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即省略和“倒裝”。然后,她要學生特別注意“恐前后受其敵”、“狼不敢前”、“一狼洞其中”、“其一犬坐于前”、“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中的加點詞的特殊用法,通過翻譯,學生對此基本都能理解。
然后請一名學生朗讀全文,要求做到不讀錯字、不漏字、不多字,盡量不“破讀”。學生讀得很好,周老師尤其贊賞他讀準了“其一犬坐于前”、“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等句。最后師生齊聲誦讀全文。
步驟三、變換角度 讀評故事
“這篇課文用181個字寫了一段波瀾起伏的人與狼生死搏斗的故事,它的情節可以分為幾段?我們試著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各段內容———”
“(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斃狼”。周老師提示學生可據此齊讀(可背誦)。然后她請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從中任選一段,用第一人稱“我”來描述屠夫當時的心理。
經過醞釀,學生“表演”。以下是幾段比較精彩的“臺詞”:
[遇狼]天這么晚了,快半夜了吧!怎么這路上一個人也沒有,真有點陰森森的,聽說這兒常有狼出沒,可別讓我碰上了!還好,今天生意做得不錯,肉賣完了,只有點骨頭了。啊!前面有個黑影子,不會是狼吧?(語氣驚恐)啊!天哪,真的是狼,而且是兩只,我的媽呀!
[懼狼]怎么辦,怎么辦?!對了,扔塊骨頭給它們吧。求求你們放過我吧……我這兒還有幾塊骨頭,給……我給你,我給你,都給你,求求你放過我吧!怎么老是有一只狼跟著我?呀,天呀,我的骨頭沒了,天要絕我了,我要死了!
[御狼]老天啊,難道我今天真的要命絕于此嗎?它們跑得真快,跑過來了……我的腿抖得真厲害。看起來它們要對我前后夾攻,怎么辦?我不能坐以待斃啊!哎,那里有個麥場,我不如跑過去*在草垛下和它們拼了。呀———我的刀呢,嗯,在這兒(做出持刀狀),看你還敢不敢吃我?(語氣驚魂未定)
(對“御狼”一段“驚魂未定”心理的“表演”,另一學生認為:屠夫已經沒有前面兩段那么懼怕了,他要準備自衛反攻。書上說:“弛擔持刀”,此時他應該是沉著堅毅、從容不迫的。)
[斃狼]嗯,它們好像有點怕了。咦?那只狼怎么走了,這只狼好像困了,不會吧!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管他了,先殺了眼前的這只!嘎喳、嘎喳……總算好了,不對,聽別人說狼是很狡猾的動物,還有一只狼肯定有什么花樣,讓我找找看(作尋找狀)。啊,在這兒,想打洞鉆進去從后面來吃我?沒門兒,你的末日到了,我先砍斷你的后腿,看你還神氣!嘎喳……原來前面那只狼困了只是假象啊,它想讓我放松警惕,然后來個前后夾攻呢,好險啊,幸虧我沒有猶豫。
“……如果要大家來揣摩狼當時的心態,又該怎樣描述和表演呢?”一波才平,一波又起,周老師再次點燃學生表現的欲望,“仍然要扣住幾個主要情節,(板書)綴行甚遠———并驅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誘敵,挖掘出狼的性格。請大家兩人一組作準備。”
學生準備畢,周老師請其中一組學生進行全程表演,她則用客觀敘述的語氣旁白屠夫的行動。
兩“狼”的“對白”曲折起伏,生動逼真,簡括如下:餓了想找點吃的→見到人很高興,想吃人但又為他的高大壯實而懼怕→心生輪流吃骨頭、輪流盯梢屠夫,使屠夫疲于“奔命”最終力竭而懈怠的鬼胎→定下前后夾攻、咬死屠夫的歹念→想以“假寐”來迷惑屠夫……“太逼真了,讓人身臨其境,我仿佛看到狼緊追不舍、步步緊逼的貪婪;又好像看到狼輪流吃骨、假寐誘敵的狡詐。可是,狼再聰明也敵不過萬物之靈的人啊!接著,周老師引導學生讀、議、思作者最后幾句感慨性的話句。
步驟四、讀出情境 整體欣賞
“這篇精彩的故事,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理解,朗讀起來會有不同的味兒。讓我們在理解了的基礎上,用朗讀進行一次再創造———”周老師請一名學生用講故事的語氣朗讀全文,并配上一段背景音樂;要求其余學生跟著他默誦,盡可能隨著情節的推移,想象并進入故事所營造的情境之中。
步驟五、拓展遷移 思維創新
“……我們能不能改變一下審視問題的傳統視角,從狼的角度說一說,它們聽完故事后會有什么想法?作為狼,它從同類失敗的遭遇中,又能汲取哪些教訓呢?”周老師問。學生對此饒有興趣,有的說“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不應以身強力壯并手持快刀的屠夫為敵),有的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抓住時機(在屠夫“弛擔持刀”之前下手)最重要”,有的說“不要自作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貴有自知之明”,等等。
請學生看兩段片子,一是狼“一家四口”相親相愛,共進午餐的情景;一是狼為看望被敵人抓走的人類朋友,冒著槍林彈雨,久久不忍離去的情景。緊接著,周老師還要學生以狼的身份向人類訴說一下自己的苦衷。學生有的說:“人是生命,動物也是生命,都有生存的需要,也都有生存的權利。”有的說:“人類不能濫捕濫殺各種動物,某些動物種類的滅絕也會給自然和人類帶來危害,惡待動物朋友,也就是惡待自己。”
周老師最后總結:“同學們談得真好,老師也從中受到不少啟發。記得一篇童話中,一只小鳥對人說:‘我知道這世界是你們的,可是沒有我,你的生活也沒有這么美。’是的,如果人和動物之間能夠多增進溝通,我們就會發現,所有的生命之間都可以架起一座橋梁,所有的生命都可以成為朋友,而我們的生活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周曄執教,南通第一中學;馮衛東整理,南通市教科所)
【評點】
俞祖平(通州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這堂課沖破了陳舊的文言文教學模式,滲透了新課標精神:①導入新課新穎生動。教師對狼既殘酷、又靈慧的神秘性進行了虛實結合的描述,激發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擴大了學生的想象空間。②疏通字詞、讀順句讀實實在在。一般情況下,是由教師或請學生在黑板上給生字詞注音、解釋,然后請學生讀、記。周老師不是這樣,她先讓學生以“個人解決”和“合作攻關”相結合的方法自行解決文字障礙,然后提出疑問。例如對虛詞“之”,周老師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之”,再根據具體語境,作出辨別和理解。這就是“授之以漁”。同樣對“止”、“投以骨”等問題,都是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問題,集體解決。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③讀、評故事,整體感知,更是精心設計,匠心獨運。教者決不帶任何表演成分,而是充當導演;讓學生積極表演,努力參與。尤其是讓學生以第一人稱“我”來描述屠夫當時的心理,更有不少出彩之處。學生個個進入了角色,對“遇狼”、“懼狼”、“御狼”、“斃狼”四段情節想象豐富,描述準確生動,表達和表現都十分傳神,可謂精采紛呈、高潮迭現。“拓展遷移,思維創新”中,周老師還是讓學生正反思考,分別從屠夫和狼的不同角度來總結經驗教訓,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導學生加深對動物的認識,對自然的認識。保護動物也即保護自然,保護人類自己,所有的生命都可以成為朋友 ———這就是這堂課的人文性所在。
當然,對某些文言語句適當讓學生翻譯一下,或者用較少時間讓學生復述一下故事情節,也未嘗不可,這樣或許會使本堂課的教學更加充實一點。
整堂課著力貫徹了“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的教學思想,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既掌握了文章的生字詞和主要內容,又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袁 菊(南通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這堂課一反文言文教學“師授生受”的傳統模式,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改關于課堂教學的新理念:①自主研讀,夯實基礎。對字、詞、句的疏通全無教師串講之弊,放手讓學生解決:自由研讀,參照腳注;回顧舊知,新舊比照;結合語境,自我揣摩;辨析閱讀,探尋規律;讀順句讀,讀中悟義。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口誦心惟、觸類旁通,以自行研讀為主,輔以伙伴學習,合作攻關,很快就疏通了全文,效率比較高。新課改要求教師以科學方法讓學生自主牢固掌握基礎知識,這一點,本堂課較為到位。②情境學習,趣味變式。教師充分注意課文情節曲折的特點,注意初中生心理特點,設置諸多學習情境,讓學生披情入文,含趣細品,收效顯著:開頭語言描述、錄像呈現,使學生頓生“憤悱”之情,興趣陡漲;然后對屠夫心理活動進行變式敘述,生動形象,自然熨貼;再后來,讓一小組全程表演兩狼對話,惟妙惟肖,逼真逗人;最后播放背景音樂,改用講故事的方式串讀全文。課堂全程都溶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本課將極易滯重刻板的古文學習轉換成飄逸靈動的情景短劇,學生學在其中,也樂在其中。③個性閱讀,獨特體驗。作品的內涵、主旨應由讀者在閱讀鑒賞中自行發現,自主建構。周老師從故事表層宕開一筆,拋開傳統的也是唯一的主題,啟發學生從狼的角度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諸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抓住時機方能取勝”,“小利勿貪”等等。讓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交流自己的個性化理解。這是本課的又一大亮點。
張永林(海門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這是一節真正讓學生動起來的課,體現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的新課程理念,反映了教師對自我在課堂教學中應有角色的準確定位。
要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真正走進彼此的世界,達到共生共進的目的,沒有民主、寬松的氛圍是做不到的。周老師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學生對屠夫和狼的心理揣摩與演繹等富有張力的主動參與和課堂表現,就是周老師教學民主、人格平等的反映。
關于多媒體輔助手段的運用,我以為,語文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由文字所引起的理解、聯想、想象往往超出語言本身。而很多教師用多媒體演繹文本的語言形象,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其實窄化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使學生喪失了許多再造語言形象的機會,干擾了學生的閱讀體驗,長此下去,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將會日漸萎縮。而周老師運用得可謂恰到好處,她沒有用多媒體來代替學生的語言感悟、體驗和理解,凡涉及語言揣摩、品味的環節,都由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嚴格地說,課件在整堂課上只用了兩次:上課伊始,放了兩段“狼”嚎叫和“狼”追擊獵物的錄像,這一設計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狼”的聲音和形象,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還有一處是課的最后放了兩段“狼”作為地球生命個體存在的另一種生活畫面,把學生引向對自然生命的關注,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狼”有了重新認識。這兩處既發揮了多媒體課件具象化、情境化的作用,又使之成為師生溝通交流的橋梁。
我覺得“第五個步驟”值得商榷。周老師想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由對屠夫和狼的文本認識轉向對人類生存環境的關注,引導學生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但是這樣一來,沖淡了學生對文本主旨的深刻把握,游離了文本作者、教材編者的意圖,不無舍本逐末的意味。新課改反對“教教材”,強調“用教材教”,但并不是說可以放棄教材,或者對教材作蜻蜓點水式的學習。對于教材,首先要進入其中,去理解它,感悟它,然后才是走出其中,拓展它,生成它。對文本的拓展延伸不是沒有邊際的,必須立足于文本,依從文本作自然生發。這堂課最后的延伸拓展似乎顯得牽強了些,與文本的勾連少了點。試想,教一篇如《斑羚飛渡》之類的文章,是否也可以作這樣的延伸拓展呢?在我看來,周老師完全可以把這段時間放到讀通、讀順、讀懂的訓練和質疑評讀上來。
馮衛東(南通市教科所):我想補充兩點意見:第一,文言文教學尤其要重視“因材施教”。我這里所說的“材”,不是指教學對象(學生),而是指教材,即文章本身。《狼》一文情節曲折動人,對這一類敘事性特強的文言文本,我們不能因為“夯實基礎”的需要,而一味地進行字、詞、句的教學;應該充分發揮情節引人的優勢,賦予教學過程以情節性、生動性、趣味性,也就是張永林老師所說的,要“讓學生動起來”,要讓課堂動起來。失此,所謂的“扎扎實實”就會“演變”成僵化、呆板,就是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式的片面和偏頗。也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如果不是《狼》這篇、這類(情節生動的)文言文本,而是其他的或者以情感感人、或者以事理曉人等等一類的文本,我們也讓學生像這堂課一樣頻繁地、熱鬧地動起來,就很有可能背本趨末,很有可能“外強中干”,很有可能陷入形式主義的誤區。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堂課的成功也應歸因于教師對文本文體特征的充分體認,對文本文體特征淋漓盡致的演繹和發揮。第二,我有幸到現場聽了這堂課。這是一堂完美得幾乎沒有什么缺陷的課,也正因此,聽課之中、之后,我反而生出一絲缺憾感。如,學生提出的問題(如“之”、“止”的意義和用法,“投以骨”的譯法,等等),都是本文的重點或難點所在,一俟學生提出,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來,而且有著重號、下劃曲線等標記;后來,學生的表演差不多“天衣無縫”……可以看出,教師對此是有備而來的,或者說,師生課前都“有備而來”———曾經“預演”過。從“常理”上說,對于一個如此規模的公開教學活動,對于一位執教才幾年的青年教師,情有可原;但如果從新課改的理念,從自然真誠的教風要求來衡量,這又是應該努力加以摒棄的。
胡明道執教初一語文
教師:同學們,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是我的同行,教書之余,他在路邊擺一個茶攤,無償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為他講一個故事。有一個故事,里頭有個人流汗,有個人流血,還有一個在笑。我這個故事講得好不好?學生齊答“不好”。
教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擺茶攤的人是誰?
生2:故事中的人是誰?
生3:為什么會流汗?為什么會流血?
生4:老師怎么會有時間擺茶攤?
師:這么多問題,一定想知道結果,對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擺茶攤的主人寫的一篇文章《狼》。
請同學們拿起書和筆,自己默默地讀,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快快快。
接下來,同學們互相討論疑難,老師分小組布置任務,每6人負責一個自然段。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解決疑難的句子,二是說出本小組解決疑難的絕招。
學生分小組討論。約五分種后,老師讓第一組的一名學生翻譯,另一名學生指出:“我們的絕招就是加一個字把古文變成現代文。
第二組:甲翻譯。乙:有兩個絕招,一是聯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參考注釋。
第三組:甲翻譯,教師插問:回答我幾個問題,哪是“放下”、“拿”、“互相看著”?學生一一回答。教師:我們試試“眈眈相向”。師生表演。
乙:絕招就是根據注釋和所在語境加以推斷。
第四組:甲翻譯,師問:什么叫“暴起”?你們的辦法是不是就在這里呀?
乙:我們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義的詞要注意辨別。
第五組:甲翻譯。師問:“斷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還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們的經驗就是把以前學過的古文用上。
第六組:一學生翻譯。師問:“罷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們根據“亦……而…… ”確定它是“雖然……但是……”的轉折關系。
教師:好,現在我們把大家的成果一起匯報出來,匯報的方式就是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
教師:現在你們說說這是什么故事?
生(許多人):一個屠戶和兩只狼的故事。
師:大家已經知道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創造理解了故事。
教師串講故事。
教師總結學生學習的辦法:查、加、改、聯。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誰?
師:你們看過朱軍的《藝術人生》沒有?看過王志主持的《面對面》沒有?他們倆就有本領把別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
我們現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請后兩閏的同學組成記者團,一起設計問題采訪屠戶和蒲松齡。前排的同學研究文本,猜猜他們會問什么問題,從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據。現在分頭準備。
教師:(三分鐘后)“面對面”言談開始。看看發問的能否問到對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問題準確地回答出來。
生1:屠戶,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問: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時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頭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夾擊,狼會吃掉我的。
生5問:當你發現麥場上的草堆時,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問:當你看到一只狼裝睡時,你為什么要殺他?
生8答:我想這是最好的機會,莫失良機,先下手為強。
生9問:你怎么會到草堆后面殺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當我來到草堆旁隨便轉轉時發現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附近,就四處找找,果然找到了。
師(問生9):你覺得兩個人的猜測誰更有道理?
生12:請問經歷了這些,你自認是個勇敢的人嗎?
生13答:應該是,基本上是。
師:基本上是,你們同意嗎?
生答:同意。
教師小結這部分的答記者問:屠戶基本上是勇敢的,也還算機智的,對不對?(大家造成贊同)
另一組針對“蒲松齡”的訪問開始了。
問:請問蒲先生,你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晚上?
生1答:因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氣氛。
問:你為什么要笑?
生2:因為狼想欺騙屠戶,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師補充問:寫的是狼的故事,為什么故事的結尾卻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說“狼之變詐”?
生3:由狼推廣到別的禽獸。
師(恍然大悟狀):我懂了,不僅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場一定是可悲的。
生問:蒲先生,你為什么要寫這個寓言?
生4答:這個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啟發。
師問:蒲先生,你覺得自己寫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師提醒他念出來)“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師示意他表演一下這幾句所寫,生微瞇眼睛,慢悠悠地搖頭晃腦。
師:大家覺得這個“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國古典作品中狼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生紛紛答:兇猛、貪婪。
師:我剛才聽到有同學喜歡看科普文章,動物大世界,說說那里面的狼是怎樣的?
生1:狼是群居動物,他們非常團結合作。
師:現在有環保主義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師結合演示文稿告訴學生三個有關拯救狼的事實。然后問:“你覺得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齡錯了嗎?還是環保主義都忘了要保護人類呢?
現在就讓大家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文學狼”與“自然狼”的問題研究。
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才是新時代同學的風貌,讓問題伴隨始終。
授課人:劉磊(新華中學)
地點:初一.一班
時間:2004年3月17日星期三上午第二節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
師:同學們知道哪些和狼有關的成語呢?
生1:引狼入室
生2:狼子野心
生3:狼煙四起
生4:狼吞虎咽
生5:狼子野心
生6:狼狽為*
生7:狼狽不堪
師:看來大家積累的成語不少,那么從這些成語來看,他們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
生1:狡猾
生2:殘忍
生3:兇暴
師:對,我國清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在《狼》這篇文章中把狼的狡猾刻畫得淋漓盡致,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篇課文,看一看我們人,也就是屠夫在如此狡猾的狼的面前有時如何做的呢?大家把書翻到210頁,看看蒲松齡時何許人也?
生: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本篇文章節選自《聊齋志異》,它是我國著名的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了當時的社會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藝術成就很高。
師:好,同學們用筆把這段文學常識畫出來。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夠學好它嗎?(學生思考)我們先從古人那里看看有什么啟示,古人說過“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又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看來學好文言文的要訣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讀”。所謂“三分鑒賞,七分閱讀”也就是這個道理。既然要讀,就要讀的“響亮”下面我們來進行第一步:認讀。(教師板書)要求是:“字正腔圓”,(教師板書)吐字清楚,速度放慢,做到準確無誤,聲音飽滿響亮。為了能夠到我們的要求,首先大家把課文默讀一遍,結合課下注釋,并拿起筆圈畫出你認為容易讀錯或者其他同學容易讀錯的字。
生:(開始默讀,拿起筆來圈畫……)
師:可以了嗎?
生:可以了!
師: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那些字是我們應該注意把握的?
生1:我認為有:綴、窘、薪、苫、這幾個字。
生2:還應該有:眈 、瞑、暇、 隧。
生3:還應該有:寐、黠、*。
師:(打出投影)大家看看,這是老師把剛才同學們總結的加上增添的一些字詞。大家一起讀一遍。
生:(讀字詞……)
師:好,完全正確,看來大家預習的不錯!下面我們來氣讀一遍文章。
生:(齊讀文章……)
師:同學們聲音洪亮,能夠大家我們第一步的要求了。“字正腔圓”是讀好一篇文章的初步要求,要讀的再好一些呢?就要求我們必須對文義有一個了解,下面我們進行:譯讀。通(其)解(其)惑(教師板書),首先請大家默讀課文,借助課后的注釋來翻譯文章,同時用筆勾畫出不懂得生字詞或者句子。
生:(開始默讀翻譯文章……)
師:可以了嗎?
生:可以了!
師:下面我們分四人一組,討論剛才大家在自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生:(開始大聲地討論,教師巡回察看并隨時回答學生的提問)
師:好,現在大家在討論后仍舊有疑問的字詞句可以提出來,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解決。古人說“學則須疑,疑源于思,思然后能學”,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生1:“屠自后斷起股”的“股”字是屁股的意思嗎?(學生笑)
師:先前有一個字是屁股的意思,是什么?
生:*
師:對,那么這個“股”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2:老師,我知道,是大腿的意思!
師:哦,你是怎么知道的?課文里面沒有注釋的呀?
生:我查的字典,字典里面說“股”是大腿的意思!
師:好,這位同學對知識是求甚解的。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同學們以后在讀古文的時候,不僅可以借助于文中的注釋,并且要注意象這位同敘一樣能夠借助基本的工具書解決。
生3:“前狼止而后狼又止”如何翻譯?
生4:就是前邊的狼停止了,而后邊的狼又跟上了的意思。
師:文言文的翻譯有“信,達,雅”三個原則。“信”就是翻譯的準確,合乎原文,“達”翻譯的要通暢,“雅”就是翻譯的要美,要有文采,剛才那名同學是按照“信”和“達”的標準翻譯的,而翻譯的方法有不外乎:“對”、“換”、“留”、“刪”、“補”、“調”、“變”七個字。誰再試一下?
生5: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而先前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了。
師:對!還有問題嗎?
生6:“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怎么翻譯?
生7:就是想要從隧道中鉆過去從身后攻擊屠戶。
師:正確!
生8:“意暇甚”的意思應該是說明狼的神情很悠閑,為什么“甚”字要放在最后呢?
師:那我想問一下,“甚”是什么意思?
生8:是“很”的意思。
師:那你想一想現代漢語中有沒有這種情況呢?
生8:有的,比如說:我高興得很。
師:對,那么這個“很”字在這里為什么要放到最后呢?
生9:是起到一個強調的作用。
師:是的,古文有些語法現象在我們現代漢語中仍舊遺留了下來,所以我們有時可以用現代漢語的知識來解決古文里的理解問題。我們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就叫作“互動法”吧!
師:好,還有問題嗎?……下面我們來看看本文中出現的一些文言文的特殊現象:詞類活用現象。從名稱上看大家知道“詞類活用”是什么意思嗎?
生1:是不是詞可以靈活的用?
生2:應該是詞性可以靈活的用。
師:對,(教師打出投影指導學生學習文中的重點詞和認識詞類活用的現象)
師:大家看看文章一共有幾段話?
生:5段。
師:我們能不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每段的段意呢?
生:我看可以分別概括成: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和評狼。
師:非常好。(教師順勢板書)準備工作我們已經結束,下面進入讀書的最高境界:美讀,入韻入境(板書)這就要求我們讀出感情,像講一個故事一樣娓娓道來。把自己融入到文章之中去,用你的心跳感受作者的心跳,用你的感情體會主人公的感情。舉例來說,同樣的一句話,我們用不同的語調,不同的停頓會有不同的意思。文中的“屠大窘”應該如何讀?
生:屠大窘(大字重讀)
師:你為什么要把“大”字重讀呢?
生:因為這個時候情況非常危急,屠夫一個人是斗不過兩只狼的,把“大”字重讀時強調情況的危急。
師:看來這名同學對文章的悟性很高呀,同學們再看看第一段如何讀?
(生讀了幾遍,不理想)
師:大家想象一下:日已西沉,山路蜿蜒崎嶇,西周寂寥無人,寒意徹骨,忽有兩狼影緊隨,屠心中懼意猶升,形勢突變,我們用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生再讀,讀出了味道)
師:文章不僅要會讀,而且很重要的一點還要會品。(教師板書:品讀,解意體蘊)我們分組討論一下,看看文中那些地方反映了狼的性格特點,那些地方反映了屠戶的性格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察看)
師:好,我們來說說看。
生1:我找的反映狼狡猾的。在課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與前,目似瞑,意暇甚”狼是不會說話的,但是他們在柴草堆前表現的兩人吃驚的默契。同時這只狼是是在迷惑屠戶,使他失去警覺,而另外一只狼則“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生2:我找的是“途中兩狼,綴行甚遠”我覺得這個也說明了狼的狡猾,因為他們沒有貿然的上前把屠夫吃掉,而是跟著他做了很遠,等待時機。
生3:我找的是“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我覺得這里也能反映狼的狡猾。當他們看到屠夫有武器之后,也是不敢貿然上前,而是在想辦法,這才出現了后面的他們狡猾的行動。
生4:我找的是反映狼貪婪的。對屠夫扔下的骨頭,他們一方面不客氣:吃;一方面“一狼得骨止而一狼仍從”
生5:我找得是反映屠夫勇敢、果斷的。如“屠暴起,以刀辟狼首”如果這時屠夫是猶豫不決,那我想狼一定會把它吃掉的
生6∶我覺得文章之中首先反映的是屠夫的恐懼、擔心。從文章中的“屠懼,投以骨”,但是后來,他發現狼的貪欲是無法滿足的,所以才被迫御敵。同時這也更加符合正常的情況。人在一開始遇到狼是會害怕的。
師∶噢,這位同學分析的有道理,也就是說蒲松齡這樣寫更加讓人覺得真實。
生7∶還有這句也是反映屠夫的機智的∶方欲行,轉視積薪后。因為要使讓我的話,我想我早就跑了,不會再看看柴草堆后面,或者想到另外一只狼。[眾生笑]
師∶同學們看書很仔細,那么作者主要是寫狼還是屠夫呢?
(學生思考……)
生1:我覺得主要是寫的狼,因為文章題目是《狼》,同時文章中也把狼的狡猾刻畫得淋漓盡致。
生2:我也認為是寫狼的,我補充一點的是,因為老師以前也講過,文章的題目是題眼,而作者也花了很多的篇幅來寫狼。
生3: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文章是用很多的篇幅寫了狼,但是從文章的結尾來看,雖然狼很狡猾,但是最終還是被屠夫打敗了,所以我覺得主要是來寫屠夫的。寫出了他的勇敢,果斷。
師:這位同學說的有道理,我們看,文章越寫狼的狡猾,也就越能表現出屠夫的勇敢,也就是我們人的勇敢。那么狼又代表了什么呢?
生1:狼代表了壞人
生2:狼代表了惡勢力
生3:狼代表了困難。
師:好,那位同學能夠來總結一下?
生: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正義就能戰勝邪惡。這也是歷世發展的規律。
師:噢,這位同學已經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的卻,特別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同學遇到壞人,惡勢力和困難的時候,我們不要退縮,因該像文章的屠夫一樣,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想你一定的戰勝阻礙你前進的一切,最終取得勝利!
好,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生:老師休息!
師:同學們休息!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12
《狼》
胡明道執教初一語文
教師:同學們,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是我的同行,教書之余,他在路邊擺一個茶攤,無償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為他講一個故事。有一個故事,里頭有個人流汗,有個人流血,還有一個在笑。我這個故事講得好不好?學生齊答“不好”。
教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擺茶攤的人是誰?
生2:故事中的人是誰?
生3:為什么會流汗?為什么會流血?
生4:老師怎么會有時間擺茶攤?
師:這么多問題,一定想知道結果,對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擺茶攤的主人寫的一篇文章《狼》。
請同學們拿起書和筆,自己默默地讀,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快快快。
接下來,同學們互相討論疑難,老師分小組布置任務,每6人負責一個自然段。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解決疑難的句子,二是說出本小組解決疑難的絕招。
學生分小組討論。約五分種后,老師讓第一組的一名學生翻譯,另一名學生指出:“我們的絕招就是加一個字把古文變成現代文。
第二組:甲翻譯。乙:有兩個絕招,一是聯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參考注釋。
第三組:甲翻譯,教師插問:回答我幾個問題,哪是“放下”、“拿”、“互相看著”?學生一一回答。教師:我們試試“眈眈相向”。師生表演。
乙:絕招就是根據注釋和所在語境加以推斷。
第四組:甲翻譯,師問:什么叫“暴起”?你們的辦法是不是就在這里呀?
乙:我們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義的詞要注意辨別。
第五組:甲翻譯。師問:“斷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還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們的經驗就是把以前學過的古文用上。
第六組:一學生翻譯。師問:“罷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們根據“亦……而…… ”確定它是“雖然……但是……”的轉折關系。
教師:好,現在我們把大家的成果一起匯報出來,匯報的方式就是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
教師:現在你們說說這是什么故事?
生(許多人):一個屠戶和兩只狼的故事。
師:大家已經知道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創造理解了故事。
教師串講故事。
教師總結學生學習的辦法:查、加、改、聯。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誰?
師:你們看過朱軍的《藝術人生》沒有?看過王志主持的《面對面》沒有?他們倆就有本領把別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
我們現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請后兩閏的同學組成記者團,一起設計問題采訪屠戶和蒲松齡。前排的同學研究文本,猜猜他們會問什么問題,從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據。現在分頭準備。
教師:(三分鐘后)“面對面”言談開始。看看發問的能否問到對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問題準確地回答出來。
生1:屠戶,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問: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時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頭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夾擊,狼會吃掉我的。
生5問:當你發現麥場上的草堆時,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問:當你看到一只狼裝睡時,你為什么要殺他?
生8答:我想這是最好的機會,莫失良機,先下手為強。
生9問:你怎么會到草堆后面殺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當我來到草堆旁隨便轉轉時發現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附近,就四處找找,果然找到了。
師(問生9):你覺得兩個人的猜測誰更有道理?
生12:請問經歷了這些,你自認是個勇敢的人嗎?
生13答:應該是,基本上是。
師:基本上是,你們同意嗎?
生答:同意。
教師小結這部分的答記者問:屠戶基本上是勇敢的,也還算機智的,對不對?(大家造成贊同)
另一組針對“蒲松齡”的訪問開始了。
問:請問蒲先生,你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晚上?
生1答:因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氣氛。
問:你為什么要笑?
生2:因為狼想欺騙屠戶,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師補充問:寫的是狼的故事,為什么故事的結尾卻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說“狼之變詐”?
生3:由狼推廣到別的禽獸。
師(恍然大悟狀):我懂了,不僅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場一定是可悲的。
生問:蒲先生,你為什么要寫這個寓言?
生4答:這個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啟發。
師問:蒲先生,你覺得自己寫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師提醒他念出來)“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師示意他表演一下這幾句所寫,生微瞇眼睛,慢悠悠地搖頭晃腦。
師:大家覺得這個“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國古典作品中狼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生紛紛答:兇猛、貪婪。
師:我剛才聽到有同學喜歡看科普文章,動物大世界,說說那里面的狼是怎樣的?
生1:狼是群居動物,他們非常團結合作。
師:現在有環保主義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師結合演示文稿告訴學生三個有關拯救狼的事實。然后問:“你覺得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齡錯了嗎?還是環保主義都忘了要保護人類呢?
現在就讓大家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文學狼”與“自然狼”的問題研究。
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才是新時代同學的風貌,讓問題伴隨始終。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13
關于教材:
1、教學課文: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狼》
3、教學目標 :
1、 根據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準確、形象誦讀課文,把握其故事情節。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 積累成語。
4、教學重點:
1、 注重朗讀,緊扣情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5、教學內容:
1、 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復述并達到背誦全文。
2、 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 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
的不同表現。
4、 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 拓展:積累與狼有關的成語;進行課文寫作上的評價。
關于教法: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突出重、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啟發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關于教具:投影資料:《狼》故事情節投影膠片。蒲松齡介紹投影。問題設置投影。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作家作品資料。
2、依據注釋熟讀課文 ,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4、 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學思路:新課改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屏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通很容易讓學生感其無味,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形象的朗讀,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大局地感知課文,這個作為重點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小局的字詞,學生在知道情節的基礎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后,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具體程序:
(一)、整體感知,了解情節
1、教師范讀,力求引入情景。
2、學生講故事,帶入情景。同時教師出示相關圖片增強形象感。并歸納故事情節。
3、集體朗讀,再次體會故事情節。
4、自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疑難,落實字句,共同探討。
5、個別朗讀,讀出情景。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設計四個問題,分別圍繞:故事發生的客觀條件;人狼搏斗的主觀行為;人狼各自機智的體現;以及了解課文的中心。
(三)、延伸拓展
1、拓展知識面,檢閱學生搜集有關“狼”的成語的情況,并造出相關的句子。
2、拓展能力,評價式閱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 “……寫得好,寫出了……表現了……” 的句式談談感想。
(四)、朗讀結束,加深印象
(五)、作業 鞏固,深化新知
教學設計(略)
可視文字材料:
故事情節: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時間:傍晚 形勢緊急 “屠大窘”
地點:途中 麥場
客觀條件:
力量:懸殊
物資:“擔中肉盡”(伏筆) 天時地利
人 狼
投以骨,復投之,直至骨盡 并驅如故
主觀行為:
顧野有麥場,奔倚積薪下,弛擔持刀 前后夾擊,欲置人于死地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14
《狼》說課教材
關于教材:
1、教學課文: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文《狼》
3、教學目標:
1、 根據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準確、形象誦讀課文,把握其故事情節。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 積累成語。
4、教學重點:
1、 注重朗讀,緊扣情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3、 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5、教學內容:
1、 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復述并達到背誦全文。
2、 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 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
的不同表現。
4、 探究:人狼搏斗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 拓展:積累與狼有關的成語;進行課文寫作上的評價。
關于教法: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啟發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關于教具:投影資料:《狼》故事情節投影膠片。蒲松齡介紹投影。問題設置投影。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作家作品資料。
2、依據注釋熟讀課文 ,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4、 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學思路:新課改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屏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于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通很容易讓學生感其無味,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首先,設想通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形象的朗讀,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大局地感知課文,這個作為重點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小局的字詞,學生在知道情節的基礎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后,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具體程序:
(一)、整體感知,了解情節
1、教師范讀,力求引入情景。
2、學生講故事,帶入情景。同時教師出示相關圖片增強形象感。并歸納故事情節。
3、集體朗讀,再次體會故事情節。
4、自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疑難,落實字句,共同探討。
5、個別朗讀,讀出情景。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設計四個問題,分別圍繞:故事發生的客觀條件;人狼搏斗的主觀行為;人狼各自機智的體現;以及了解課文的中心。
(三)、延伸拓展
1、拓展知識面,檢閱學生搜集有關“狼”的成語的情況,并造出相關的句子。
2、拓展能力,評價式閱讀。讓學生各抒己見,用 “……寫得好,寫出了……表現了……” 的句式談談感想。
(四)、朗讀結束,加深印象
(五)、作業鞏固,深化新知
教學設計(略)
可視文字材料:
故事情節: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時間:傍晚 形勢緊急 “屠大窘”
地點:途中 麥場
客觀條件:
力量:懸殊
物資:“擔中肉盡”(伏筆) 天時地利
人 狼
投以骨,復投之,直至骨盡 并驅如故
主觀行為:
顧野有麥場,奔倚積薪下,弛擔持刀 前后夾擊,欲置人于死地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狼》 篇15
一、給下列漢字注音,按拼音寫漢字。
屠 眈 瞑 薪 隧 (shàn) 蔽(chí) 擔假(mèi) (kāo) 尾變(zhà)
二、給下列加黑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其字母填入括號中。
1.一狼徑去 ( )
a.直徑 b.徑直 c.小路
2.屠暴起 ( )
a.急躁 b.突然 c.兇狠、殘酷
3.顧野有麥場。( )
a.照管 b.看 c.顧客
4.場主積薪其中( )
a.柴 b.薪水
5.綴行甚遠 ( )
a.連接 b.緊跟 c.裝飾
6.苫蔽成丘。 ( )
a.苫布 b.蓋上
三、古漢語中,一詞多義較多,請正確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
四、“其”字在古漢語中常作代詞,指代的內容是根據每句話的意思所決定的 本文中指代a.兩狼 b.麥場 c.柴堆 d.屠戶 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將指代的字母寫在括號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 )
2.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 )
3.屠自后斷其骨,亦斃之。 ( )
4.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 )( )
五、調整下列句子的順序,按正確順序將下列各句的序號排列起來。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3.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5.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6.身已半入,止露*尾。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正確順序:
六、選擇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
1.屠懼,以骨投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富僧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如蜀鄙之僧哉?
3.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4.妾聞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
七、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加黑詞的用法。
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八、在背誦默寫的基礎上,按要求在空白處填寫原句。
1.寫兩狼在路上發現屠戶緊追不放的句子:途中
2.寫兩狼狡猾詭詐故作姿態的句子:少時,
3.寫狼陰險、毒辣的句子:方欲行,
4.寫作者針對這個故事發表評論的句子: 。
九、填空,回答問題。
屠戶從“與狼相遇”到“斃”兩狼,思想前后有一個變化過程。開始,屠戶, , ,由于狼的狡詐,步步緊逼,使他丟掉幻想,于是他 ,并抓住 。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選擇正確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一)課文結尾的議論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1.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諷了玩弄陰謀詭計,自取滅亡的惡狼,贊揚了機智勇敢的屠戶。
2.贊揚了屠戶敢于與惡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3.指出惡狼狡詐的手段還不高明。
4.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的道理。
(二)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1.說明對于狼那樣的壞人,可以作必要的讓步,如果他們得寸進尺,貪得無厭,那就必須把它們消滅掉。
2.說明狼是一種貪得無厭、狡猾殘忍的動物,我們必須堅決消滅它,否則它將危害人類。
3.說明對于狼那樣的攔路打劫的壞蛋,不能給他們財物,只能把他們消滅掉。
4.說明對于像狼那樣的敵人,不應該有絲毫畏懼,而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從而戰勝他們。
十一、把下面一短文譯成現代漢語。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忽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屠wei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刀,少卻(退);及走,又從之。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蚤(通“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凌晨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吊死)死狀,大駭。逡巡(有所顧慮而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同“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之,亦可笑已!>>
狼
一、tú dān míng xīn suì 苫 弛 寐 * 詐
二、1.b 2.b 3.b 4.a 5.b 6.b
三、1.只 停止 2.攻擊 敵人 3.神情、態度 打算4.前面 向前
四、1.a 2.b c 3.e 4.c d
五、2 1 7 5 6 3 4
六、3
七、1.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坐在(屠戶)面前。2.另一只狼在往(柴堆)里打洞打算穿洞而過,從背后攻擊屠戶。3.屠戶感到十分急迫、為難,害怕受到它們的前后夾攻。
八、(略)
九、恐懼、退讓 由退讓轉為斗爭 有利時機 出其不意殺死惡狼 面對像狼那樣的惡勢力,以退讓求生存是無濟于事的,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十、(一)1 (二)4
十一、有個屠戶賣肉回家,天已到傍晚。忽然來了一只狼,望著(屠戶)擔子里的肉,饞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著屠戶走了好幾里。屠戶害怕了,把刀拿出來給它看,狼稍稍后退一點,等到屠戶要跑時,(狼)又跟著他。屠戶想,狼想吃的是肉,不如先把肉掛在樹上,明天早上再來拿。于是用鐵鉤鉤著肉,翹起腳把肉掛在樹林間,然后把空擔給狼看,狼這才停下來了。屠戶回到家,第二天清早去取肉,遠遠望見樹上掛著一個大東西,好像人吊死的樣子,心里非常害怕。他顧慮重重地試探著走近一看,卻是一只死狼,(屠戶)抬頭仔細一看,看見那狼口里含著肉,鐵鉤刺進上腭,像魚吞著釣餌那樣。當時狼皮的價錢很貴,(這只狼皮)能值十多金,屠戶的生活略微寬裕了。就像緣木求魚一樣,狼本想吃肉,結果遇到了災難,不是也很可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