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綜合能力測試題(精選14篇)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1
一、給加粗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撫( )摸 胳膊( ) 撐( )傘 發酵( )稀shū( ) jiàn( )壯 jìn( )骨二、為下列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水漲起來了( )a. zhǎng b. zhāng c. zhàng2.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a. hé b.hè c. huó3.……混著青草味兒( )a. hún b. hūn c. hùn4.散在草叢里( )a. sǎn b.sàn c. sǎ三、形似字注音并組詞。四、為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1.呼朋引伴( ) a.指引 b.牽引 c.引申 d.招引2.欣欣然張開了眼( ) a.然而 b.的樣子 c.這樣 d.對3.一年之計在于春( ) a.計算 b.主意,計謀 c.打算d.策略4.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a.聲音相呼應 b.依照別人的樣子做c.和諧 d.和悅五、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語。1.都開滿了花趕趟兒。趕趟兒:2.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黃暈:烘托:3.山朗潤起來了……朗潤:六、指出下列語句的修辭方法。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2.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3.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七、閱讀。(一)a.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b.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d.“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1.為上面文字按原文順序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2.注音:巢( ) 清脆( )3.解詞:賣弄— 宛轉—4.這段文字從感覺方面把春風描寫得有聲有色,有形有味,極其生動,按下面要求,從文中摘抄相應的詞語填在橫線處(每空至少寫兩個詞語)。①觸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②嗅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③聽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④視覺方面:________________。5.春風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不得超過10個字)。 (二)春雨①春雨,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贊美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杜甫描述你偷偷來到人間的佳句。春雨,你可知道農民是怎樣地盼望你呀!②春雷一聲,你可來臨了,無聲無息地下著,雨絲如煙似粉。竹林里新拔節的翠竹,田野里的綠苗,池塘邊的垂柳,剛剛綻開的粉色桃花,在水霧碎雨中,綠瑩瑩,細潤潤。③暖融融的雨絲好像一串串的珍珠,又好像春姑娘的鞭子,抽打著冬的陰影,驅趕著料峭的寒意。你是那樣的纖細,卻又是如此不可抗拒。你粉碎了堅冰的頑抗,瓦解了積雪的防御;你把冰冷的硬殼化作了裊裊飄飛的水霧,化作了潺潺流淌的小溪,化作了滔滔滾動的潮水。④柔情的春雨,你多么像一位天使,從山那邊跑來。你拖著乳白的寬大的裙子,罩著整個村莊,干涸的大地等待著你的擁抱,你滿頭插著潔白的花,在云霧中吻著土地。你看:所有的種子都翻個身,打著滾兒,揉揉惺忪的眼睛,伸個懶腰,打個哈欠,一切都復蘇了。⑤一場溫暖的春雨,亮晶的雨絲,綿綿的雨絲,好像春姑娘撥動的琴弦,春風是輕柔的手指,彈出了一首首動人的歌曲。你又好像春姑娘手中繡花的針線,一針針,一線線,繡出了一片清新和翠綠,也有點點耀眼的金黃;你繡啊!繡啊!繡出了嫩生生、水靈靈的新葩新蕾!還有翩翩起舞的蜜蜂……⑥春雨,我希望你永駐人間!1.試用簡潔文字概括以下各段的意思。②段:③段:④段:⑤段2.“無聲無息地下著”寫雨絲的________,“雨絲如煙似粉”寫雨絲的________________3.試說說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參考答案 一、fú bo chēng jiào 疏 健 筋 二1. a 2. b 3. c 4. a三、嫩:nèn,鮮嫩;懶:lǎn,懶漢;眨:zhǎ,眨眼;泛:fàn,廣泛;嘹:liáo,嘹亮;繚:liáo,繚繞;烘:hōng,烘托;哄:hǒng,亂哄哄;蓑:suō,蓑衣;衰:shuāi,衰弱;薄:báo薄弱;簿:bù,練習簿。四、1.d 2.b 3.c 4.a五、1.趕趟兒:這里是指各種果樹爭先恐后地開花。 2.黃暈:昏黃不明亮。烘托:這里是襯托的意思。 3.朗潤:明朗潤澤。六、1.擬人、反復 2.擬人、排比 3.比喻、排比七、(一)1.排序:d b a c 2.巢(cháo)脆(cuì) 3.賣弄:有意顯示、炫耀。 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4.①吹面、撫摸;②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③清脆的喉嚨、宛轉的曲子、應和、嘹亮地響著;④鳥兒、牧童、短笛、牛。 5.泥土氣息、青草味兒、花香 6.春風鳴春 (二)1.春雨來臨 春雨暖融融 春雨的柔情 春雨帶來了生機和希望 2.輕盈 細微 3.使用第二人稱直接對春雨呼告;綜合運用比喻、擬人、引用、排比、反復、呼告等修辭格;大量使用疊詞;準確運用動詞;運用優美的句式。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2
點擊瀏覽該文件
十四、春(第一課時)
★目標預設:
1、理清文章思路,尤其能理解作者在觀察中的思維活動。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字里行間表達的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3、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反復朗讀中,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
2、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借助資料,了解朱自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3、準備水彩筆及紙。
4、多媒體教學課件。
★預習導學(多媒體顯示):
1、根據拼音寫漢字
(1)yùn niàng( ) (2)wǎn( )轉
(3)披suō( )戴lì( ) (4)liáo亮( )
2、填空:
(1)《春》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力作有《 》、《 》。
(2)“吹面不寒楊柳風”出自南宋__________的《 》,意思是____________。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充滿希望,春天詩情畫意。因此古往今來,許多文人視春天為筆下寵兒,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又綠江南岸”……那么,想問一下同學們,如果讓你寫春天,你會抓住春天的哪些特征來寫呢?(生答)那么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是如何來寫春天的。
二、課堂活動,強化訓練
1、教師配樂范讀(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
2、學生自由讀課文,并小組討論:
(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2)作者抓住了春天哪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描寫,構成一幅幅春天的畫面?
(3)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相應的例句加以說明。
3、師生共同交流。(多媒體相機出示)
4、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次自由朗讀課文,自己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要求:讀出感情,正確把握語調、語氣。
5、指名讀,把自己喜歡或者感覺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多媒體配樂、配畫面)
其他同學點評。
6、師生共同深情朗誦。
三、延伸拓展,鞏固內化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但更像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首春的贊歌,這離不開他的觀察,你是否也能想象一下你眼中的春天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先用你的水彩筆畫在紙上,然后,根據你畫面的內容,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練筆,看誰又快又好!
四、布置作業
1、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章,整理在筆記本上。
2、背誦《春》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3
【設計思想】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洋思教學經驗的核心。在講授《春》一課時,應以這一思想為指導,從學生的自學討論和口頭訓練入手,分層設置思考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抒發的感情,學習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活躍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各個學習環節中,應該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讓學生主動的想、主動的說、主動的學、主動的練,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精講點撥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在不斷嘗試與練習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應該把重點放在了整體感知課文、語感的培養和讀寫結合上,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訓練,突出重點,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并把它們靈活的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寫作中去,做到學為所用。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導入新課,出示學習目標
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都熱愛春天,向往春天。這里我用投影給大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美麗畫卷,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春天描繪出來嗎?(教師多媒體展示)
生:(口頭描繪)。
(學生的口頭描述有助于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同時自然的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春》,體會一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繪春天的?
板書課題和作者,并用投影出示教學目標:
1、學習細致觀察、抓特征寫景的方法。
2、理解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
3、體會在景物描寫中抒發的感情。
二、學生自學,嘗試感知與分析
1、教師范讀課文,同時要求學生體會本文的思路。
(范讀課文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有助于整體的感知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出示第一組嘗試題,學生初讀課文后回答問題,理清思路:
⑴ 全文由幾個部分組成?
⑵ 文中哪些詞語最能突出盼?
⑶ 作者在文中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⑷ 在景物描寫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種感情集中表現在哪里?
⑸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樣的?
(這一組嘗試題,能引導學生自學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并鍛煉他們的概括能力。)
3、出示第二組嘗試題,學生深讀課文后分組討論,重點分析春風圖。
⑴ 作者抓住了春風的什么特征?體現在哪里?
⑵ 作者調動了人們的哪些感官,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
⑶ 你認為文中哪些詞句運用的最好?好在哪里?
⑷ 在對春風的描繪中抒發出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先朗讀,再討論,后背誦。教師加以精講點撥,并指導本段的朗讀。
(學生的朗讀、討論與教師的精講點撥相結合,有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為讀寫結合打下基礎。)
三、反饋練習
學生分四組討論其余四幅圖畫,教師適當點撥,并用投影出示要求:
1、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
2、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4、弄清描寫的順序、角度?
5、重點分析寫得精彩的一兩個句子。
(這是一次集中的反饋,鍛煉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也便于教師查漏補缺,使學生全面、牢固的掌握知識。)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的絢麗畫卷,描繪了春回大地、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贊美了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全文充滿著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給人以美的熏陶。同學們,你們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能不能總結出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及時啟發后,出示投影。
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
傾注感情,選取景物
細致觀察,找準特點
調動感官,展開聯想
順序合理,語言優美
(師生共同對所學知識做出歸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鍛煉他們的思維加工能力,同時對本課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個很好的檢驗。)
四、限時作文練習
題目:秋
要求:
1、描繪有代表性的一種景物即可。
2、運用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
3、字數在150字左右。
用投影出示幾幅秋天的圖畫,供學生參考。
(片斷寫作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做到學為所用,把課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寫作中去,鍛煉他們快速立意、構思、成稿的能力。)
【板書設計】
春
朱自清
總寫 一切 山、水、太陽的臉 (遠)
草:鉆、嫩、綠、滿、軟綿綿
花:開滿,紅、粉.白、甜味兒(樹上、花間、地上)
繪春 分寫 風:撫摸、醞釀
雨:細、密
人:趕趟兒
頌春 生意盎然(新)千姿百態(美)青春活力(力)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掌握字詞,了解作者。
⑵了解散文的特點,體會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為寫作對象抒發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細致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寫法。
2、能力目標
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清晰的脈絡結構。
⑵學習通過運用感官細致描寫景物的寫法。
⑶體會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繪景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
領會作者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來抒發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學習作者熱愛自由、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用優美語言和寫景物技巧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讀出春天的特點,表達美好的感受,體會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美。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讀順口,讀流暢,讀出感情。為了使學生朗讀的有興趣、有效果,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先展示“春天”的畫面,再伴隨音樂進行范讀,為學生創造設教學情境,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在“自主”朗讀的基礎上,師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內容,掌握本文的寫景方法和優美的語言,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為鞏固并理解課堂內容又設置了練筆這一環節,還留下了積累美句和推薦美文的課后作業。
2、學法
本文著眼于感受、欣賞、品味朱自清優美的語言和出色的寫作技巧,用聽讀、美讀、賽讀,畫面再現文字、圈點勾畫、旁批等多種形式,體味本文的語言美,學習本文描寫技巧,運用“朗讀——質疑——探究——解疑——練筆”這五個環節,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以讀為主,通過讀來理解內容結構,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一)導語設計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古人對春天的吟詠和稱贊的詩句很多,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是剪刀”。你還能說出描寫春天的古詩句嗎?(多媒體展示詩句)
古人對春天的描繪可謂是細致入微、形象生動,那么我們來欣賞“春天”的幾幅畫面,在暢游春景之后,我們來欣賞一下的文學家朱自清寫的散文《春》
(二)檢查字詞、作者簡介的預習情況。(多媒體展示字詞、作者簡介)
(三)朗讀訓練
1、聽讀:跟隨多媒體播放的音樂《春江花月夜》,聽老師范讀來感受春天之美。
2、美讀:伴隨音樂的響起,學生用情品讀,感受文章的內容美和語言美。
3、賽讀:分四組,每組選出一人進行朗讀比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四)聽著大家優美的朗讀,老師眼前出現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畫面,那么本文分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兩個字概括出來。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畫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多媒體展示板書)
說明:以讀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對理解文章內容掌握結構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是學習本文的寫景技法和語言特點。
(五)學生自讀逐圖分析,用圈點勾畫、旁批注釋形式理解本分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和感官技巧寫景的方法。(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春草圖
⑴本文寫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鉆”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圖運用了哪種感官技巧寫景?
2、春花圖
⑴作者從幾個方面描繪出一幅五彩繽紛的春花圖?
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花爭春的特點?
3、春風圖
⑴“‘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此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⑵找出運用感官描寫春風的句子,并說明寫出了春風的哪些特點?
4、春雨圖
⑴作者從靜景寫到動景,從物寫到人,由近及遠,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春雨哪些特點?
⑵“斜織”“薄霧”這兩個詞好在哪里?
5、迎春圖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頌揚了一種什么精神?
教師歸納總結:詞語的準確生動和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為本文增添了語言色彩。如:“偷偷”、“鉆”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時,又寫出了小草頑強生命力。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的語言富有詩意和美感,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繪畫美”“音樂美”“含蓄美”。用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五種感官技巧,寫出了春風的溫柔、沉醉、和諧、動聽,把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寫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六)教師歸納總結:學習了寫景散文《春》,同學們學到了很多知識,首先了解到寫景要善于觀察,然后將零散的景物集中于一個特定的范圍內,以一定事物為描寫對象,抓住景物的特征,運用優美的語言、準確的詞語和恰當的描寫技巧來抒發感情,達到托物言志目的。
(七)用多媒體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綠》和《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找兩個朗讀比較好的學生伴隨著音樂朗讀,在優美的意境中結束本課節的教學任務。
說明:此項設計為了陶冶情操,激發學生寫作欲望,為下節課練筆創設情境。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學習春的寫景技巧和語言特點進行仿寫練筆。
(八)課內練筆
從下列問題中任選一項,仿寫《春》寫作手法寫一篇寫景散文。(多媒體展示“春、秋、冬”風景畫)
1、模仿《春》寫“夏”。
2、模仿《春》寫“秋”。
3、模仿《春》寫“冬”。
(九)布置作業
1、積累摘抄優美句子。
2、推薦美文,在下一課節前朗讀,感受美的意蘊。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學習知人論世的方法,體會朱自清散文作品中的真情以及在五四白話文運動中的地位。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2.運用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真情為文的寫作觀。
2.引導學生感念朱自清先生對于祖國語言發展的貢獻。
教學重點:
1.了解朱自清在新文化運動后為創作白話文學的典范作出的歷史貢獻。
2.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源于對生活的細微體悟和語言的出色表達。
教學難點:
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
2.通過品味語言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
二、教學策略
1.力求從朱自清寫作的初衷──為中學生學習白話文提供范本入手,研究在白話文學興起初期,這篇文章在文章結構、語言修辭、感悟生活、付諸真情上的探索和提供的范式。在學習過程中強調一畫面一所得,從不同畫面中體會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點,并體會他為創作典范的白話文學的匠心。
2.強調學生自我的閱讀體驗,以期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指出的“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的目的。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我們對朱自清先生的了解大概更多的是作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今天我們來了解你不知道的國文教師──朱自清。
朱自清對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貢獻,主要是他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的基礎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他的散文對中國散文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他為《中學生》雜志和開明出版社的教材提供的大量語文學習的文本,比如《春》《背影》等,主張真摯的情感、美好的語言,從語文教學的角度提供了現代白話文學的優美典范!對我們今天的母語發展有著卓越的貢獻。
【設計意圖】
此導入以新視角切入,增強學術性,以國文教師的身份激發學生的興趣,便于體會作品的用意絕不是堆砌華麗的辭藻。引導學生體會今天所讀到的白話文學,典范美麗的語言,有朱自清先生的心血。
(二)感知學習
關于寫景:
1.播放《春》朗誦視頻,對課文內容進行想象。
2.自讀課文,用筆畫出“春”的美表現在幾個方面?
3.找出文中直接表現出作者對春天“喜愛”與“贊美”之情的地方,并進行簡要的概括。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盼春──喜愛)
【設計意圖】
1.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
2.培養學生對文字的領悟力。
(三)內容探究
北大教授錢理群說:“他的每篇散文都有實驗的目的,怎么抒情、怎么敘事、怎么創作,核心是創造一個現代的中國的語言,現代漢語的文學語言。”
下面我們就從結構方式、語言修辭、寫作手法等方面細細揣摩,合作探究。
1.朗讀課文,理清行文結構。
【設計意圖】
學習情景交融的遞進式結構。
2.體會并學習精美的語言表達。
(1)精讀課文,在文中描寫的幾幅春之圖中,你最喜歡哪幅畫面?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學生交流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以春花圖、春風圖為例引導學生。)
討論后以“春花圖”的選材引導學生,細致入微的觀察景物,“注重一毫一厘,于一言一動之微,一沙一時之細,都不輕輕放過,于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是你于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朱自清
(2)“春花圖”各寫出春花的什么特點?
明確: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艷麗。
通感,寫春花氣味的香甜。
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3)討論:在“春花圖”中,作者與眾不同地觀察體現在哪些景物、哪些詞語中?
景物:流連花下的蜜蜂與歡樂。
詞語:“鬧”。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鬧”不僅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渲染出來了,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而且運用側面描寫,寫出了花的繁多、香甜。
景物:野花映襯的陽光與春風。
詞語:“眨”。
寫野花:這里運用比喻寫出了野花遍地都是,在春天的陽光下晶瑩發亮、輕輕擺動,格外招人喜愛。野花是雜樣的`,又“散在草叢中”,星星點點的,在陽光的照耀下,在和煦的微風中不斷地閃爍。正因為野花有這些特點,才和星星的閃爍、眼睛的眨動有了極為相似之處。
“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野花的動態之美。“眨呀眨的”顯然是因有了徐徐微風,野花才會搖曳著曼妙的身姿,此處也為下一段春風的描寫作鋪墊。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關注朱自清散文的特點,有如下要點:
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觀察其細微的不同,于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
抓住景物特點繪形、繪聲、繪色、繪神,使景物能夠逼真地再現于讀者面前。
(4)春花和春草,都是具體的、形象的、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春風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你會如何寫呢?作者又是如何去寫呢?
精讀春風圖,討論后以春風圖的修辭手法引導學生,要充分調動人的一切感覺,從多種角度描寫景物。
朱自清先生教給我們恰切運用修辭,調動觸覺、嗅覺、聽覺,寫出了春風和暖、輕柔和清新的特點。
“母親的手、鳥兒、繁花嫩葉、清風流水、牧童短笛”一系列清新婉約的意象,明媚了作者的心情,“高興、賣弄”歌喉的豈止是小小的鳥兒,還有可愛的人兒,還有整個絢爛的春光,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如此有聲有色有氣息有溫度,讓人感受春風的神韻,畫面美妙動人,秀雅溫婉,意境清新明媚。朱自清不愧是語言大師,這樣的描寫叫人怎能不愛春風,陷入濃濃的春色中,又怎能不愛上如此細膩婉麗的我們的語言文字,我們的母語。
【設計意圖】
學習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強烈的情感,并運用通感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學會借助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優美生動。激發學生對母語的欣賞、熱愛甚至陶醉。
(四)作品風格
如此典范的作品,不僅需要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也需要一顆溫柔的心靈。同時需要優美典雅的語言積累,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和他人獲得美的感悟。
1.“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朱自清先生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強烈的情感,情景交融。
2.準確地運用詞語寫出景物的特征。如文中的“鉆”“逼”,形象地寫出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和春雨沐浴后的“青”直送眼前的特點。
3.有層次的描寫景物,運用動靜交錯、虛實結合、高低結合、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等方法寫景。
一幅春花圖從樹上寫到地上、從實景寫到想象等。
4.大量借助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優美生動。
(五)拓展閱讀
賞析朱自清先生的另一部散文作品《白馬湖》,進一步揣摩體會朱自清散文作品優美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及駕馭文字的高超能力。
【設計意圖】
品味語言,培養閱讀分析能力。
(六)布置作業
1.從推薦閱讀篇目《冬天》《白馬湖》《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任選一段你最喜歡的優美語言抄寫下來,并從用詞、修辭、詩畫意境、真情實感等方面自選一個角度,說說你認為美在哪里?(200字)
2.觀看紀錄片《大師──朱自清》。
【設計意圖】
以課堂教學激發閱讀興趣,把語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
參考書目:李廣田《朱自清先生與現代散文》
楊振聲《朱自清研究資料》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老作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6
課程標準教學設計
設計:樂平第五中學 王斌
一、設計理念
《春》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準確生動的語言,還是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都值得教師仔細鉆研,并在教學中加以落實。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程標準《語文》七年級上冊按語文與生活的關系編排課文,其中第三單元是自然生活,開篇就是《春》。它的教學,起著為第三單元開好頭的作用。據此,我將本文教學設計的目標定位為:披文入情,訓練朗讀,學習品味欣賞語言;通過學習陶冶學生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貫徹學生主體思想,嘗試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寫景散文的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新課程標準不僅影響課文的教學目標 ,而且還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
深遠影響。如果按傳統的“篇—段—句—詞”教學方法,面面俱到講解課文,瑣碎分析課文語言,就課文而講課文,教師講學生聽,無疑會分散課文教學的目標,使課堂變“死”,再優美的課文學生也得不到任何益處。教師要大膽創新,靈活運用各種形式來進行閱讀教學。為了走出傳統教學的束縛,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我借鑒了活動課的形式,設計了“奪寶奇兵——尋找《春》的語言寶石”系列活動,以“品味語言、尋找美點、合作探究”為重點,力圖達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實現課程標準目標的目的。這種活動形式的設計理念如下所述:
1、“興趣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學生有了學習課文的興趣,才能有效地了解課文并愿意跟教師的節奏去學習。這種活動形式一改傳統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權威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師生實現平等,有利于學生自由交流、自由表達,學生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而且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極大的幫助;
2、語言品味欣賞對初一的學生而言,有著極大的難度,因為初一學生的語言積累較少,語感不強,分析和把握語言的能力不高。但并非因此就采用教師講解代替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還是要讓學生自己體驗語言分析的心理過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語言。活動課的形式可以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和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通過這種形式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對散文生動優美的語言感知品味,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這是學生自己真正的語言積累和語言感知;
3、這種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學習熱情。我
在活動中采用了學生組隊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隊,自己為小組命名,小組內自由發表意見,并上交一份“小組奪寶成果”作為作業 上交。組與組之間競爭誰的“寶石”多,這種形式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品質,并潛移默化地促進他們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升華。
二、教學方法
如上所述,采用活動課的形式,設計一系列的活動來完成教學目標 ,
并力爭達到課程標準的目標。在教學方法上,基本采用啟發式,具體在下面的教學過程 中敘述。
三、教學過程
鑒于教學目標 和教學形式的要求,本次活動我安排兩課時完成。具體
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介紹作者和課文,講“推敲”和王安石改“綠”的典故激
發學生品味語言的興趣,宣布“奪寶奇兵”活動規則與安排。
1、導入 本課。教師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引出本文。“在中國現代文學
史上,有這么一位偉大的人:思想上,他是一位民主主義戰士,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有著錚錚鐵骨;學識上,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一位桃李滿天下的教授,一生著作等身;文學上,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尤其是散文創作的巨擘,‘美文’的創作奠定了他 ‘一代散文大師’的地位。戰士、學者、作家,既多才又多情,這一切都融合在他的散文創作上。今天,我們來學這一篇《春》。讓我們走進朱自清的語言世界,欣賞作家用文筆為我們描繪的春的畫卷,共同領略春的無限風光。”(大約用時5分鐘)。
2、聽朗讀,講有關語言文字“煉字”典故。接著上一步驟,教師
朗讀課文,學生聽。教師可配上合適的音樂(我用的是古箏曲《高山流水》),朗讀盡量為學生創設一種情景交融、文中有畫的意境。
讀完后,趁學生沉浸在文章意境中,拋出問題“作家是用什么來優美
地傳達春天的美的?”教師在學生思考一會兒后,不給出結論,先講兩個故事:賈島“推敲”和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改“綠”的故事。學生則會得出結論:朱自清靠語言來傳達春天的美。再問學生:你知道作家朱自清是怎樣運用語言來傳達春天的美的嗎?(大約用時15分鐘)。
3、教師示范分析例句,為學生提供語言品味的范例。教師出示一
個句子: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問學生:你喜歡這個句子嗎?你為什么喜歡呢?學生回答:寫出了春天小草的可愛與生機(大意如此)。再問:哪些詞語給了你這些感覺?學生一般都會找到“偷偷地”、“鉆”、“嫩嫩的”、“綠綠的”這幾個詞語。問:“偷偷地”這個詞語可以形容小草嗎?為什么用“鉆”而不用“長”“生”之類的詞語?“嫩嫩的”、“綠綠的”可否改為“嫩的”、“綠的”?可否調到此句的前面?通過師生共同的品味分析,這幾個詞語的表達效果就會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要求學生朗讀出小草可愛的情態。(大約用時15分鐘)。
4、安排“奪寶奇兵”活動。在上一步分析之后,教師再啟發“其
實這樣的語言在本文中實在太多了。如果這一句是一顆語言‘寶石’的話,那《春》就是一座語言的寶庫。今天我們就到這座寶庫中去探尋‘語言寶石’,看誰找的寶石最多、最耀眼。我們這次活動就是‘奪寶奇兵——尋找《春》的語言寶石’活動。下面宣布此次活動的規則:(1)自由組隊:三人至五人為一隊,并為小隊命名,組內人人平等,可自由發言,推舉一人為陳述人;(2)充分借助各種資料,或利用各種途徑來尋寶,但拒絕抄襲;(3)時間限制:自本課結束后開始,時間一天,明天語文課截止;(4)成果形式:可通過文章、圖表、課文批注形式來展示寶石,形式不拘,歡迎創新的形式;(5)如果找的不是寶石,而是寶石上的瑕疵,即語言不當的地方,也歡迎提出。” (大約用時5分鐘)。
5、學生分別組隊,已經組好隊的則在商討下一步行動計劃。本節課在學生組隊與協商的氣氛中結束。(大約用時5分鐘)。
第二課時:交流“奪寶”成果,“寶石”展覽,評選“寶石之最”,提出運用語言的新要求和新標準。
1、教師簡單介紹學生“尋寶”情況,著重表揚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此刻學生都熱情高漲、躍躍欲試。(大約用時5分鐘)。
2、各組指定一人陳述“尋寶”情況,并在展板上(一塊黑板,也可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展覽本組的“尋寶”成果,接受同學的檢閱。每組限定2—3分鐘,不得超時。每組其他成員可在限定的時間內補充陳述。(大約用時30分鐘)。
3、評選“寶石之最”。在每組陳述完畢之后,教師可簡明地總評一下,側重于表揚學生表述能力和組織能力。每人發一顆紅五角星,在展板的“尋寶成果”上投票。根據投票情況,評出最耀眼的“寶石”和“最佳團隊”。(大約用時5分鐘)。
4、披文入情,在學生品味語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文。(大約用時3分鐘)。
5、提出語言運用的新要求和新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本課的基礎上,了解語言要美的要求,提出作業 :用優美的語言來描寫大自然的美,做一個美的欣賞者、傳播者、創造者。(大約用時2分鐘)。
最后本節課在學生高漲的創作熱情中結束。
四、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設計經過兩節課的實踐,證明是一次比較成功的教學設計,體現在這幾點上(也許還不只這幾點,有些是現在難以預料的):1、通過新穎的活動形式,學生增加了對散文的學習興趣。通過本次活動,學生不僅對《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喜愛之情(第二天學生大部分就能背誦全文),還對本單元其它課文產生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2、明白了散文語言的品味和欣賞方法,提高了語言感知能力。以前學生光知道文章寫得好,卻不明白好在何處,現在學生都能對語言的表達效果進行分析和品味。語言的大門已經被學生打開,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燦爛無比的語言世界,他們可以盡情地去欣賞和品味;3、學生組隊合作的形式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品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一種方法——利用集體的力量。在活動中,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品質,探究的學習態度得到了初步鍛煉,大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場面感人,以至于這幾天學生碰面打招呼都說“你找了幾顆寶石”。我也為他們的熱情所感動。4、針對本文,學生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真知灼見,有些語言的表達效果分析的極為到位。下面試舉幾例:
(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課文第一節)
——學生分析:“盼望”連用,對春天的渴望之情呼之欲出。春天未來,先寫春風與腳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奪人心魄。“腳步”擬人,仿佛春天踏著輕快的腳步來到人間,形象生動。
(2)“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課文第六節)
——學生分析:“可別惱”,仿佛作者在與我們談心,交流對春雨的認識。我感到非常親切,一下子我也改變了對春雨的看法。煩人的春雨這時候也變得很可愛了。
……
看到這些流淌著學生創作熱情的語言,誰不會為之高興甚至歡呼呢?
還有一些對課文的批評,也摘錄幾則:
“……(野花)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學生意見:比喻太一般化,老套,俗。不如去掉,直接寫成‘風一吹,一閃一閃的。’
“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學生意見:“卻”用得不恰當,因為這句與上文不存在轉折關系,屬于錯誤使用。應刪掉。
……
面對這些不乏天真卻很誠懇的語言,誰不為他們大膽質疑的精神喝彩?
課上完了,可我的思考還在繼續。本次活動是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一次大膽嘗試。通過這次活動的成功,我更加堅定了這樣一種想法:新課程標準確實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這種思路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喚醒,有利于教師角色的正確定位,更加符合社會和時代潮流的趨勢。而且意識到:語文教學只有學生全體參與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語文教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參與熱情,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意識,把“學生有所得”作為語文教學設計的前提和評價語文課的標準。我堅信:語文教育教學之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將越走越寬。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細致觀察,體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品味文章生動活潑的語言,體會文本的語言風格適應情感抒發的特點。
3、感受作者對春的盼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熱愛新生命之情,對希望的憧憬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生動活潑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文本的語言風格適應情感抒發的特點。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挑選幾篇同學改寫的《春之古韻》散文。同學們,在你們將古詩改成散文的`過程中,都加上了自己觀察春天的特征,也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情感。今天讓我們隨著朱自清先生的足跡,看看他筆下的《春》具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特點。
二、初步感受,進入文本
1、播放視頻朗讀。
2、學生跟跟隨視頻朗讀,體會其中的感情。
3、朗讀完文章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你覺得用什么樣的語氣讀能讀出文章的味道?(歡快、欣喜)
三、提升感受,概括特點
1、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來描寫春天呢?從字里行間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春天充滿了怎樣的情感呢?
2、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這美好的春景呢?答: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的人。
3、每個小組挑選一幅圖畫,說說這幅春景圖美在哪里?
(1)春草圖
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下面詩句中哪一句描寫的畫面與它最接近?(C) A、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C、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D、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②從哪些角度描寫春天的小草?
質地(嫩嫩的、軟綿綿的)、顏色(綠綠的)、范圍(園子里、原野里、滿是的)
③這樣的小草給人怎樣的感受?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春草充滿生機與活力,給人以歡樂。
④“鉆”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8
教學目標
①反復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③聯系實際,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感知內容,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課前準備
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課前布置
學生去搜集關于春的詩文,以開闊視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識積累。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設計
整體感悟
①導入 新課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畫面,打亂次序。)
屏幕上這一幅幅的畫面,讓我們在美麗的春光中陶醉,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為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動。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麗的,當我們帶著對美好景物的熱愛、贊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動出充滿對生命熱愛的美妙無比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迤邐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飄蕩。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繪的景物就充盈著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樣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的。
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②感知內容
a.認知性朗讀,讀準字音,疏通字詞,朗讀中教師正音,學生圈點。
b.感知性朗讀,朗讀時記住課文內容,并將大屏幕上的畫面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重新排列,從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輪廓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盼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頌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研讀與賞析
朱自清先生將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筆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無不充盈著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以至于也撩撥起我們的喜愛之情。
①潛心精讀:
[問題組]
a.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
b.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賞析好詞好句)
c、讀一讀,讀出情。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體味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每組推舉一人全班討論發言。全班討論回答,明確上述問題。
“說說你為什么喜歡”一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感悟,可以是一個詞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話寫得形象、生動。
[明確]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字用得好,“鉆”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而出的擠勁。“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鉆”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的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調,突出了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個字重讀,后兩字要輕。將“嫩嫩的,綠綠的”放回原來應在的位置,作比較朗讀,體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撫摸是一種溫暖、親切、慈愛、幸春天是
福,含有深情的感覺。
◆課文最后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盼望著,盼望著”——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春風是無形的,是難以描繪的。作者嫻熟地從觸覺、聽覺、嗅覺的角度,把無形、無味、五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
學生還可以找出多處去理解、品味、鑒賞、朗讀。
[教師小結]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學們針對自己喜愛的圖畫,抓住重點的字詞句,仔細品味、賞析,真正體味到了《春》一文準確生動、樸實鮮活、異常精美的語言。文章開頭寫盼春,以“腳步近了”始,以“領著我們上前去”終,起于擬人,終于擬人,體現了結構的美妙和嚴謹。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表現出作者向往春天、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的真情實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讓我們追隨著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脈搏,調集起我們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去朗讀全文。
②聲情并茂地朗讀,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贊美,可以小組展開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互評。看畫面朗讀,背誦。
體驗與反思
①質疑交流
閱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對著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么?
你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學生討論后,可以向老師質疑,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明確]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致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致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說:“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同學們可將自己搜集的關于春的詩文互相交流。
[作業 ]
《我看秋天》,仿照《春》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
整理所收集的關于春的詩文。
(注:此教案的課時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一課時或兩課時。)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9
這是一篇經典美文,在上的時候總是會帶著膽怯的心理,生怕自己沒上好,污樂樂名家的筆墨;但是也十分地欣喜,畢竟可以再次感受這樣的熏陶。
上課之前,我把這篇文章讀了很多很多遍,加上以前的學習和對別人教案的參考,這才發現,所有能夠被解讀的被發掘的上法都已經出來了,自己再無多得解讀。而前段時候改作文,發現學生在描述場景的時候,對于動詞的運用特別生疏,思考再三,我將自己的教案整合為:讓一切美動起來。
一、帶領學生們不斷的誦讀課文,在一遍又一遍的閱讀中去感受美文的美。
二、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盼春——繪春——贊春,并找到和概括文章的景物。
三、語言品析:找出文中的動詞,分別說說好在哪里?寫出了一種怎樣的美?
這是本文的核心,因為作者并沒有靜止地描繪任何一樣景物,而是不斷的運用動詞來增加美感,尤其是“瞧去”、“閉了眼”、“不錯的”“可別惱”這幾個人物的動作語言穿插,讓整篇文章不止停留在作者的觀察視角,更在于美景與讀者的互動,當讀者將自己等同于觀察者的時候,身臨其境之美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在引導學生尋找動詞的同時也要去品析本文的形容詞,在這兩種詞性的分析之中去感知作者繪春的獨具匠心。
四、總結本文的寫作手法。
這篇文章是我的新嘗試,通過詞性去解讀文本,但愿可以試用。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10
11、 春
教學目標 :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為理想而奮斗的品質。
教學重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教學方法:導讀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
計劃課時:2
備課時間:10月6日
上課時間: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研讀春草圖,品味語言。
教學重點: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研讀春草圖,歸納分析其他春景圖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歸納分析其他春景圖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整體感悟
1、導人新課:春天是絢麗的,她讓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于是,古往今來,
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描繪春天、歌頌春天。今天,我們也來學
習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體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2、簡介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記錄著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學讀書后期,開始創作新詩;1920年他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學教師,后任清華大學教授,這期間從事散文創作,做學問;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遭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使他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3、范讀課文。
(1)聽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2)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①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②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③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來?哪些詞語表現出?
④具體抒發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4、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1)四人小組討論上述四個問題。
(2)全班交流。
①《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著力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勃發的動人景象,贊美了春天的活力帶給人們希望和力量。
②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的人們。
③盼春 盼望 來 近。
④贊美 像剛落地的娃娃 像小姑娘 像健壯的青年。
5、檢查預習:(注音) 捉迷藏 散在草叢 醞釀 應和 黃暈 披蓑戴笠
抖擻精神 繁花嫩葉 朗潤
二、研讀與賞析
1、小組學習l、2、3,小節。
小黑板出示:
(1)第1節寫什么? 此時春天來了沒有?哪個詞可以看出?
(2)第2小節寫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點?你認為用得好的詞有幾個?
(3)第3小節寫出了小草的什么特點?你認為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
(4)除了小草以外,作者還寫了誰的活動?你從哪些詞中看出的?這些
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全班交流:
(1) 寫盼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盼望”連用,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
沒有 近
(2)“朗潤” 寫積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綠,山色由暗變亮,顯得格外清爽和滋潤。
“漲”寫冰雪融化、水位升高的特點。
“紅”形象的寫出了春日融融、給人溫暖的特點?
(3)“偷偷”寫出了小草在人們不經意間悄然而出的情態。
“鉆”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
“嫩嫩”寫出小草的質地。
“綠綠”寫出小草的顏色。
“滿是”寫出小草范圍很廣。
(4)人的活動。坐、躺、打滾、踢球、賽跑、捉迷藏。這些動詞寫出了春
回大地給人們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孩子們嬉戲的情景令人陶醉,讓人難忘。3、背誦這三段。
三、聯想運用: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在厚厚的土壤覆蓋下等待了一個冬天的小草,在春天到來之時,你會有怎樣的心理與活動?寫下來,不超過50字。全班交流,并作出評價。
第二課
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研讀另外四幅圖,品味語言。
教學重點:
1、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測
1、字詞。
2、背誦課文。
二、研讀與賞析
(一) 春花圖
1、 默讀課文,完成:(1)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說說理由。
(2)本段文字描寫非常細致,表明作者對春花作過細
致的觀察,說說作者觀察了春花的哪些情況。
2、討論、交流:
(1)明確: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
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爭春的熱鬧場面。更顯得生機盎然。用比喻的句子,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語言優美,極富表現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的“鬧”,野花“眨呀眨”的“眨”,能夠繪聲繪色,刻畫出勃勃生機的景象。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像眼睛”“像星星”是花的形態;“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是花的色彩;“花里帶著甜味兒”是花的氣味;“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鬧著”是花里傳出的聲音。
(2)作者觀察了春花的形、色、味、聲,因此作者對春花的描寫才會有態有聲、有色有味。
(二)按照上述的學習方法,分組學習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1、各小組討論、交流,老師點撥
(1)春風圖: 風是無形的,難以描繪,可作者卻把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是怎樣做到的?
(風是無形的,可作者調動了人的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等多種感覺器官,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由此可見,觀察大自然不僅僅用眼睛,還要發揮多種感官的作用,這樣的觀察才會細致,才會有細致的描寫。)
(2)春雨圖:
①春雨有什么特點,哪些語句表現了這些特點?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寫出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誰能說說杜甫是怎樣寫春雨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②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何特點?
(由靜景到動景,從人物到景物,有近寫到遠。)
③本段文字抒發了作者對春雨的什么感情?你是怎樣看出的?
(3)迎春圖:人們通過哪些活動喜迎春天?用書上的語句表現。
2、再讀課文,仔細揣摩,試著背誦。
3、這五幅圖,你最喜歡哪幅,說說理由。
4、學生自己談看法,全班交流。
三、比較五幅圖
1、比較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之間的異同。(從特征、寫法、角度、修辭方面比較)
名稱
特征
角度
寫法
修辭
春草圖
嫩、綠、
多、軟
由物到人
正面側
面結合
擬人
春花圖
多、艷、
香、甜
從高到底
虛實
結合
排比、擬人、
比喻
春風圖
溫暖、
輕柔
觸覺、嗅覺、
視覺、聽覺
多感官
描寫
比喻、擬人
春雨圖
細密、
輕盈
從物到人、
由近及遠
動靜
結合
排比、比喻
相同點: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運用相關的修辭方法,語言生動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
2、迎春圖與其它四幅圖之間有何關系?
(其它四幅圖層層鋪墊,很好襯托了迎春圖。)
四、最后三節的學習:最后三節是贊美春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運用比喻句,贊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告訴人們,春天在發展、在成長。)
五、綜觀全文,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1、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偷偷的”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鉆”表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這樣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
2、“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竟相開放的情景。
3、“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熱烈開放時絢麗的色彩。生動感人,富有生氣。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
一個“鬧”字,不僅有聲音,而且有熱烈的氣氛,繪聲繪態,突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熱鬧的氣氛。
5、(野花)散在草叢里。
“散”有分散的意思,寫出了野花之多。
六、體驗與反思
1、《春》是我們所學過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結構勻稱,語言清新、生動、形象,使人充滿向往之情。同學們是否想過,作者把文章寫得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2、小組討論、交流:觀察細致,留心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特征。多種修辭手
法的綜合運用,語言生動形象。調動人的感覺器官,使難寫的事物形
象突出。我們在平日學習中,要勤觀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練筆,
多讀書,活運用。
七、拓展與延伸:交流有關春的詩句。
八、作業 :根據這節課學到的觀察景物的方法,認真觀察我校的景致的布局、
特點,抓住特征,以“秋到校園”為題,寫一篇文章,4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
11、春
名稱
特征
角度
寫法
修辭
春草圖
嫩、綠、
多、軟
由物到人
正面側
面結合
擬人
春花圖
多、艷、
香、甜
從高到底
虛實
結合
排比、擬人、
比喻
春風圖
溫暖、
輕柔
觸覺、嗅覺、
視覺、聽覺
多感官
描寫
比喻、擬人
春雨圖
細密、
輕盈
從物到人、
由近及遠
動靜
結合
排比、比喻
課后記錄: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11
學習目標:
1、學會細致地觀察并生動地描寫自然景物;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領會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2、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重點切入法
學法指導:
精讀、摘錄
教學工具:
多媒體、錄音機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創景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著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一、師生共賞:
1、師生同讀
(配樂配畫)師:深情朗誦。生:深情朗誦。師生齊誦。讀后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致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的人們
2、師生同賞
⑴小聲讀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寫出喜歡的理由。(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為例)
喜歡的詞語⑴嫩嫩的、綠綠的、⑵偷偷地、鉆⑶理由:⑴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⑵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喜歡的句子“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⑵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老師參與在一個小組內)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師交流并總結。
3、師生同寫
師生讀最后一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4、師生同繪
出示畫板,共同描繪美好的春景圖。(重點讀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然后描畫)
三、精彩展臺
同唱一首贊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口頭作文)
四、作業布置:
⑴課外在網上查閱朱自清簡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⑵在網上查閱并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章,并在讀書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第二課時
鏈接交流;:朱自清簡介、朱自清作品誦讀、贊美春的文章朗讀比賽
作者簡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讀后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托著他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寫作訓練:
以“家鄉的春”為話題寫一篇寫景散文
詞匯參考:
朗潤、醞釀、賣弄、宛轉、嘹亮、黃暈、烘托(見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盡量用上這些詞語)
交流創作:
選出佳作,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賞析。
《春》重點難點指導
1、精講導讀要點:抓住特征描寫景物,委婉細致,層次清楚。(總分順序)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
2、精講導讀方法:讀中導,讀中講、讀中練,讀后比較綜合,讀后發揮想象。
(一)讀中導
1、聽朗讀錄音或教師示范朗讀,了解內容,進入意境,初步感受。
2、通讀全文,熟悉內容,理清層次,思考問題:
(1)全文圍繞一個“春”字,文章可分幾個部分?標題、開頭、結尾之間有何聯系?
(2)第二部分是重點部分,作者采取怎樣的順序描述的??
(3)作者是怎樣經過細致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生動而逼真地描繪了這萬姿千態的“春”的?他寫這篇文章主要抒發哪些感情呢?
以上導讀安排僅是讓學生了解閱讀這一類文章如何著手及必須抓的幾個主要問題。
(二)讀中講
1、精讀重點部分(第二部分)。教師講析三個問題:
(1)結合課后“思考和練習三”分析幾個畫面、層次的安排,講清描述景物采用“總分順序”的方法和作用。(其他幾種記敘順序也宜點明)
(2)讀“春草圖”的四句話,從“作者從哪些方面寫春草的?哪些詞用得特別好?春草有何特點”等方面分析。
(3)再讀“春風圖”有關內容,講清作者怎樣借助其它事物寫出無形無色的溫暖、芬香、和悅等特點的。
2、細讀關鍵部分。(第三部分)講析兩個問題:
(1)作者在這部分運用排比句式,連設三個比喻,這“三喻”中的聯系和區別,春天的三個特點及為何按這樣的順序排列。
(2)這部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以上精講內容安排的依據是:一從本單元“共性”和本文“個性”出發,二從“舉一反三”的需要出發,三從初一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
(三)讀中練
1、練朗讀。朗讀是本篇的重點訓練項目,要反復吟誦,在吟誦中理解作者的感情。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
2、練字、詞、句。
(1)正音:漲藏散釀巢暈蓑
(2)辨詞:朗潤趕趟兒醞釀呼朋引伴賣弄宛轉應和黃暈舒適花枝招展
(3)散文十分講究詞語錘煉,本文有不少特別凝練、形象的“字”,找出來指出其妙處。如“小草從土里鉆出來”的“鉆”字,“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的“逼”字等等。
(4)散文常用一些疊字,本文疊字很多,指出其結構上的特點及在表達上的作用。
(5)結合課后“思考和練習四”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并指出其作用。
3、練分析思維
(1)對照教師“春草圖”、“春風圖”的分析,學生自行分析“春花”“春雨”“春人”等畫面。
(2)文章的中心究竟是什么呢?這一篇描寫“春”的散文和其他一些寫“春”的文章有哪些不同呢?
練的形式多種多樣,什么時候練什么內容教師可隨機應變,但萬變不能離其宗,基礎知識不能忽視,基本技能不能放棄,聽、說、讀、寫全面兼顧,同時還要根據這類課文的特點及本課的“個性”,這就是以上只提供訓練內容、不提供形式的原因。
(四)讀后比較綜合
1、把本文和《海濱仲夏夜》、《香山紅葉》、《濟南的冬天》結合起來。
比較其異同。綜合其“共性”,求得其規律。可口頭比較也可列表式比較。
2、把本文和課外類似散文相比較,進一步求其規律。
以上步驟頗為重要,學生是否能找到這一類文章的“共性”和“個性”,求出其規律,是能否“舉一反三”的關鍵。
(五)讀后發揮想象
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
1、讓學生熟悉自己周圍的景色,展開豐富的想象,口述自己所思。
2、安排時間,帶學生走出校門,幫助他們對自己身邊的景物進行仔細觀察,抓住特征,進行描述。此類作文可教師命題也可自由命題。
這一步的目的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同類型文章也完全可以這樣做。
重點提示:
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不但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時也使作品語言有高度準確的概括力。
描繪的細:“春草”圖中,春草旺盛的生命力──“鉆”,寫它的色彩──“綠”,寫它的質感──“嫩”、“軟綿綿”,寫它的覆蓋面──“一大片”、“滿是的”,寫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樂,寫風的助興。細筆細繪,具體形象,使人有親眼目睹親身所歷之感。
描繪的立體:“春花圖”中,先寫樹上的繁花似錦,次寫樹中昆蟲是喧鬧,再寫樹下遍地的野花;寫眼前的花兒爭春,又寫想象中樹上結的果實;寫花的色彩,又寫花的甜味;明寫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寫風與太陽。這樣,動靜結合、色味結合、虛實結合、高低結合、明暗結合,繪出一幅色彩鮮艷、春意盎然的立體感極強的圖景。
描繪的方法多樣:擬人“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寓花樹、萬物以人的表情、動作、感情,生機更為盎然。用比喻的手法,“像火”、“像眼睛”……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描寫的語言優美,極富表現力。選詞準確精當。“朗潤”,準確描繪出春天山景的明朗、潤澤的樣子。“蜜蜂嗡嗡的鬧著”,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蜜蜂爭先恐后,又呈現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大量的使用疊音詞,既沒讓讀者感到詞藻的華麗和人工的雕飾,又恰到好處的突出了春天的特征。“春草圖”中的“偷偷”表現了小草在人們不易察覺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生長的動態;“嫩嫩”寫出了初生小草的鮮嫩可人;“綠綠”則為小草著上了一層鮮亮悅目的色彩。
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寫出了春天未來到時的盼春心切,繼而又對春回大地之后呈現的盎然生機的欣賞和贊美,巧妙地向讀者傳達出春天帶給人們的不光是新的氣象,更是催人奮進的勇氣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這一深刻含義。
難點提示:
文章結尾的三個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哪些特點?
第一句“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象征著勃發的生機,突出了一個“新”字;
第二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著、走著”,象征著春天的婀娜多姿,突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句“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象征青春的活力,給人以“力”的美感。
《春》教學反思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本文在盼——繪——頌的抒情中描繪了心中的春,與朱先生的其他散文相比風格上有較大的變化。在教學設想中,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內涵: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背影》、紀實散文,本文是一篇由妙詞、佳句、錦段構成的《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本文在盼——繪——頌的抒情中描繪了心中的春,與朱先生的其他散文相比風格上有較大的變化。
在教學設想中,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內涵: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背影》、紀實散文,本文是一篇由妙詞、佳句、錦段構成的美文。從字方面來說文中多音字多。如:漲、散、藏、和、暈等。從詞的角度講,文中語言使用準確而妥貼。有大量的雅詞。很值得學生去體會和積累。從句方面講,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如:比喻共用了八處之多。從段落布局講,各段落之間安排整齊有序。如:最后三段用三個比喻句來歌功春,表現出春的新、美、力。單獨成段構思巧妙。對于這類文學性文章的學習,個人認為應上文學欣賞課:讓學生學會欣賞至關重要。用品、背寫來體會、感悟其美及美有何處、為何美。調動聽、說、讀、寫各種能力來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鍛煉、提高能力。
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兩課時:一是品讀課;一是背讀課、意在使學生學有所得、得到一種能力,得到一種欣賞文學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在起初的教學設計中的一些問題:一、品讀活動中,把整文交給學生去品詞、品句、品段的處理過于急功近利,過于粗糙。如能做以下的調整、細化則更好,學生所得則更多、更深,分四人小組,每組自由選寫草、花、風、雨、人的圖景來進行品讀活動效果更好。二、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有幾句話表述不夠嚴密,使學生的思路發生了偏斜。不易于課堂練習的進行。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細心。三、品讀活動中的理解活動,兩個問題的設計偏難。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兩個問題:
一、對時間分配不夠合理,教學流程有點澀。不夠順暢。
二、教態不美,缺少活力,及對學生情緒的激活和調動。壓制了學生的積極的情感。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A、掌握課文寫景方法:①抓住江南春天特點來描寫景物;②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
B、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C、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并運用于寫作中。
情感目標
深刻理解作者通過細致生動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教學難點: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掃清字詞障礙。
2、理清課文寫景的層次。
二、導入
(放幾張春天景物圖片,讓學生回答這是哪個季節的景物,)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讓我們來學習今天的課文《春》,領略大好春光。
三、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 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有: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2、掃清字詞障礙。
水漲zhǎng起來 散sàn在草叢 鳥巢cháo 撐chēng傘 應yìng和ha醞yùn釀niàng 披著蓑suō戴著笠lì薄báo煙 黃暈yùn 抖擻sǒu嘹liáo亮趕趟tàng兒 宛wǎn轉
3、聽錄音朗讀,體會感情。
4、學生放聲自由朗讀課文,用喜愛、歡欣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
5、給文章分段并歸納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一部分(1-1): 盼春
第二部分(2-7): 繪春
第三部分(8-10):贊春
四、研究課文:
1、第一部分——盼春
齊讀課文第一部分。
①作者為什么要連用兩個“盼望著”,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確:這種疊用,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
②為什么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寫它的腳步,把春天擬人化, 讓人倍感親切。
五、練習鞏固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醞釀( ) 胳膊( ) 抖擻( ) 應和( ) 支撐( )
搖曳( ) 宛轉( ) 傍晚( )撫摸( ) 嘹亮( )
2、根據拼音寫漢字。
⑴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xīn xīn rán ( )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⑵ 鳥兒將cháo ( )安在fán huā nan ya當中,高興起來了,hū p?ng yǐn bàn( )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
⑶ 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suō( )著,戴著lì( )。他們的房屋,xī xī shū shū ( )的,在雨里jìng m( )著。
3、填空。
⑴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展開,著力地描繪了、( )、( )、五幅圖畫,把一個花卉爭榮、生機勃勃、渾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六、課堂拓展:搜集有關春天的俗語、成語、歌曲、詩詞等。
七、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德育滲透:欣賞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課前預習:1、背誦課文;2、就課文不理解之處之意
二、新課學習
1、檢查朗讀、背誦情況。
2、第二部分:繪春
(1)齊讀第2段,思考:
①春天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了一句話對春回大地做了概括,學生讀“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②總寫春回大地后,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
點撥:“山”、“水”、“太陽”,運用擬人,總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也表現了作者急切而喜悅的心情。
③盼望在文中一連出現兩次,可否刪掉一個?
不能,用反復的修辭手法,體現了人們盼春的心情急切。(盼春之切)
④第一段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
總領全文,引出下文。
3、朗讀“春草圖”,思考:
(1)質疑:作者抓住了春草的哪些特點?
點撥:嫩、綠、多、軟
(2)質疑:“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一句中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里?
點撥:“鉆”“偷偷地”用得好,運用擬人生動地表現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偷偷”體現了人們在不經意間才發現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賦予小草感情的意識,使小草富有情趣,惹人喜愛。
“鉆”字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表現小草生命力的頑強。
(3)質疑:“嫩嫩的,綠綠的”是修飾小草的,按正常的語序應該放在“小草”前,作者卻將其放在句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點撥:起強調、突出的作用,強調春草嫩綠的特點。(突出了是春天的作用使小草充滿了生機,顯得極為可愛)
(4)質疑:寫春草為什么又寫人的活動?
點撥:既寫春的到來給人們帶來歡樂,又從側面烘托春草的嫩綠可愛。
小結:作者眼中的春草似有似無,若隱若現,我們可以用一句詩句來形容: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要看近卻無。”
4、朗讀“春花圖”,思考:
(1)質疑:作者從哪些方面描繪春花的?
歸納:
①“你不讓我,??趕趟兒。”寫花朵多;(花態)
②“紅的像火,??像雪。”寫花色艷;
③“花里帶著甜味兒”寫花味甜;
④“閉了眼,??梨兒”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實;
⑤“花下??飛來飛去”寫蜂鬧蝶舞,從側面烘托春花的繁密,香味濃郁;
⑥“野花遍地是”寫野花多;“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不僅寫野花多,而且色彩亮麗;
(2)質疑: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歸納:①“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運用擬人,生動寫出春花競相開放的情景;
②“紅的像火,??學”運用比喻、擬人,寫出春花色艷(不僅使色彩更鮮明,也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
③“散在??眨的”運用比喻、擬人,寫出野花多,色彩亮麗(不僅寫出野花的繁多,而且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野花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的明麗色彩和春風吹拂下輕
輕擺動的可愛情態。)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如果把“鬧”換成“飛”好不好?
明確:不好。“鬧”,不僅寫出了聲音,而且寫出了情態、動作,渲染了喧鬧的熱鬧景象,從側面體現春花的繁茂、鮮艷、甜香)如果用“飛”字,則無聲無息,只能表現飛時的形態,而不能表現聲響和景象。
所以,作者用“鬧、飛”襯托花的香甜艷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4) 作者寫“春花圖”按什么順序描寫的?
樹上繁花—樹中昆蟲—樹下野花按從上到下,從高到低的順序來寫
小結:春花圖猶如朱熹筆下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三、【反饋練習】
閱讀課文第1—4段,回答完成下列問題:
1、第①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2、第④段寫的是“春花圖”,而劃線的句子卻寫蜂蝶的多,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3、“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改成“長”行嗎?為什么?(2分)
4、“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寫這些人的動作、行為的目的是( )(2分)
A、草地有人在活動,所以要寫。 B、說明人們在春天到來時心情很愉快
C、是間接寫草地,突出草的嫩綠可愛D、寫了草,又寫人,構成一個畫面
5、選文的第③段寫的是“春草圖”,其中寫春草“質地”的詞語是 寫春草“色澤”的詞語是寫春草旺盛長勢的句子是 (3分)
6、“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四:課堂拓展:課后研討與練習一
五、課堂小結;
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而且結構清晰:按盼春—繪春—頌春來組建全文。構思巧妙
六、作業:參照“春花圖”,選取某個季節里的一個景物進行生動描繪。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13
[學習目標]
1、積累生字詞,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通過品味佳詞妙句體會寫作方法。
4、培養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文章語言。
[教學難點]
通過妙詞、佳句的品析,學習寫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考考你”——謎語1:等得三日人方歸,二人有緣終相會。謎語2:一日來三人,只有一個大。——(打一二字名詞)
這兩個詞語的謎底都是春天。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無數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贊美春天的詩句。今天,就讓我們跟著朱自清先生,走進他的散文《春》。在享受詩情畫意的同時,探訪他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筆為我們描繪這江南春景。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民主戰士。他“一身重病,寧肯餓死也不吃美國救濟糧”。毛主席曾點名稱贊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朱自清的創作,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散文主要以描寫個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為主。寫得最出色的有《背影》、《綠》、《春》、《匆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以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三、“識記《春》之詞語”
指名讀——齊讀——學生書寫詞語。
四、感受春之氣息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那就請同學們帶著你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大聲朗讀課文。
課文朗讀完了,請你用一個詞語說出你對朱自清筆下春天的感受。
五、點評《春》之景物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景物。你最喜歡朱自清筆下的哪一種景物?用一句話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我們都喜歡帶給我們無限快樂的春草;
這個同學喜歡春天的百花爭艷;這個同學喜歡春天的和風拂面:這個同學喜歡春天貴如油的春雨;這個同學喜歡春天……)
六、品味《春》之語言
我們喜歡朱自清筆下的花草風雨,也喜歡朱自清的語言。朱自清的語言樸素清麗,意境優美,用詞準確,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也善于運用疊詞,富有音韻美。下面請同學們再次速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一句話或一個詞語,讀一讀,拼一拼,說說它好在哪里。
七、剛才我們在品味語言的同時,找到了朱自清教給我們的“寫作金鑰匙”。下面請同學們運用本節課學到的寫作方法寫一下秋天的果實——秋果(同學們可以自由書寫,也可以仿照“春花”一段來寫。可以寫一段文字,也可以寫三言兩語)。
結束語:春天是一個播種希望的季節。同學們正好處在人生的春季。“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希望同學們勤奮學習,把握好自己的黃金時期。
《春》綜合能力測試題 篇1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九課。本單元是繼前兩個單元的`敘事、寫人的記敘文之后的一個寫景散文單元。
本課是本單元的開篇,正如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于春”。有了《春》的優美開篇,才有接下來《濟南的冬天》的溫情敘述,竹鄉的美麗富饒、樹林和草原獨特的夏日風光。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此課設計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認知性朗讀,目的是讀準字音,疏通字詞。還有感知性朗讀,目的是了解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下面是我對第二課時的設計詳細說明。
2.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目標就是要善于從美的事物中發現美,并用美的語言表現美。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A.掌握課文寫景方法:①抓住江南春天特點來描寫景物;②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
B.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C.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并運用于寫作中。
○3情感目標
深刻理解作者通過細致生動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為建設人類美好的春天而發奮努力的崇高理想。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并重的教學理念。
3.重點、難點:
根據初一學生的學情分析,他們雖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散文的寫法要求。所以知識目標1、2設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來探究文章的語言特色是文章教學中的難點。要解決好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
二、說教法與學法
1.自主學習享受美的愉悅,提高審美能力,應多讀少講,以讀代講為主。
過去,不知多少人讀過《春》,讀了多少年,但讀過后有些人只能隱隱約約的記住幾個詞句,而有些人讀過,那一片春色再也無法從記憶中抹去。兩種不同的閱讀結果,主要取決于讀的方法。《春》這樣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那么學生永遠無法領略到《春》的意蘊悠長的美。所以,我本著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運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思維方法,帶領學生進入藝術境界,自己閱讀,讓課堂成為感知美,欣賞美,品味美,探討美的自由空間,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初步學會表達美和創造美。
2學法指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采用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課文,從中發現問題。問:指出問題;想:思考并回答教師精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教師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三、說教學程序
總的用一句概括:由表及里,循序漸進。探究合作,構建新課堂。
(一)導語設計,激發美。(1分鐘)
先播放一組春光圖,在優美旋律的中,教師激情導入: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春景,會讓你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本堂課我們繼續走入朱自清的春,細細賞讀作者的生花妙筆奇在何處。
[說明]此設計幫助學生回憶春天美好的感受,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導語通過音樂、圖畫、詩般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春天的佳境,引入激發對文質優美,簡潔明快的散文學習興趣。將學生由課前分散的注意力轉換到集中的,急于求新知的心境上來,主動配合教師學。同時也交代了學習要點。
(二)跳讀課文、理清思路、歸納課文提綱。(2分鐘)
[說明]葉圣陶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此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把握關鍵語句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在教學處理上要簡明扼要。這2個環節是3分鐘。
(三)學生自讀,體會景物特點,體會春色美。(10分鐘)
在初一階段,學生往往只能直覺意會“美”而不能言傳“美”,所以我準備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其特點,理解"春"究竟是怎樣美的,作者是如何構思的,講究層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