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精選13篇)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從《成功的花》中體會成功背后的辛苦。2、從《嫩綠的芽兒》中探討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積極美好。3、體會《紙船》中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4、學習這些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教學重點1.品位這四首詩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思、凝練的語言。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三首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通過生動的形象表達深刻的哲理及“冰心體”詩歌的特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作者簡介冰心(1900一 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的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詩以抒寫純真的重心和圣潔的母愛為主,影響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二、學習《母親》(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 ,爭取背誦。 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二)體會“我只躲到你的懷里。”中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詩人巧妙地借助前一個躲引出第二個躲字:如同鳥兒躲到鳥巢里避風雨一樣,兒女的心靈(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擊,總會在母愛中得到慰藉。表現了詩人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同時也謳歌了母愛的溫暖、無私、偉大。三、學習《紙船》(一)、熟悉全詩指導朗讀。1.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2.教師范讀。要讀得低沉而富有深情。節奏和重音劃分如下:紙船-寄母親冰心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泊在/船頭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二)、分析、解讀全詩。1.請根據詩中給出的信息,想象這是詩人在何種情形下寫的這首詩?海浪濤濤,天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回到親人的懷抱?詩人因為強烈地思念故國、思念親人,愈發感到孤獨、惆悵。2.第一節中哪些詩句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且由來已久?“從不肯”“總是”表明詩人并非這一次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依戀思念之情由來已久,一直就很濃烈,“一只一只”點出所疊紙船的數量多,表明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極深。3.第二節詩人寫出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后瞬間發生的種種令人心碎的結果,并寫出自己明知沒有結果還是不灰心地疊,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實際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實現,這對詩人來說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惟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出詩人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4.第三節是詩人展開的想象。這一想象有何特點?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紙船雖然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入母親的夢中,這一想象新奇、大膽、瑰麗,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點明題旨。5.疊紙船原是兒童的一種游戲,詩中的這一行為意味著什么?詩中的紙船又象征著什么呢?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詩人疊紙船這一行為表明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三)問題解惑1、詩人為什么要疊紙船并把它拋進海里? 詩人在船上無法與母親通音信,只幻想紙船拋進海里能載著她對母親的一顆愛心飄到母親的懷抱中。 2、詩人疊好的紙船有的被風卷進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濕了,沾在船頭上,可她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因為詩人心中保存著永遠的希望。 3、全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4、疊紙船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悲哀?因為與母親遠隔萬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親,思念不著最是難受,所以“含淚”“悲哀”。 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抒發熱愛母親、思念母親的情感;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 6、本詩用“紙船”做題有什么好處?詩人以紙船展開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又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四、學習《成功的花》(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爭取背誦。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二)賞析這首詩這首詩只是一個意思,一個組織句子的單位:漂亮的花,人們都只是驚嘆、羨慕她開花時的美麗,并沒有意識到它還在芽兒的時候,經歷了多少艱苦的奮斗和巨大的犧牲。“明艷”就是指色彩鮮明、艷麗。“明艷”一詞,形象生動地說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驚羨”一詞用在這里比“羨慕”多了一層驚嘆的意思,從而又更襯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艷。不管是艷麗的鮮花還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時,確實是令人羨慕的、欣賞的,但她背后的艱辛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驚嘆號抒發了她對人們僅僅懂得驚嘆、羨慕別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勞動的感慨。 “然而”一詞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轉折,開啟了后面的思維:追溯成功的歷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她還在小芽兒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努力奮斗了,到成為今天的明艷的花兒,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無盡淚水,撒遍了鮮紅的血淚,甚至付出了犧牲的代價。一句話,“成功的花”是血與淚滋潤的結晶,是奮斗與犧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經歷這樣的一種洗禮,才會有花“現時”的明艷,花的成功。作者將“現時”與“當初”對比,將“奮斗”、“犧牲”與“成功”關聯,“淚泉”、“血淚”與“明艷”關聯,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這首詩,表達了這樣的一個意旨:不要只驚羨別人的成功,更應該知道別人的成功是多少艱苦奮斗乃至犧牲的結果,并從中吸取成功的經驗。而且給我們以啟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業的成功,人的成長與發展,不也都是如此嗎?從而使人領悟到奮斗者與犧牲者的偉大。(三)問題解惑1、“人 們 只 驚 羨 她 現 時 的 明 艷 !”一句中“驚 羨”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羨慕”,為什么? “驚羨”,有驚嘆羨慕的意思, “驚羨”比 “羨慕”多一層驚嘆的意味,也更能襯托成功之花的明艷。 2、這是一首哲理小詩,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說教,而是大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說理,給人鮮明的印象,請問“花”“芽兒”“淚泉”“血雨”分別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業的成功;“芽兒”比作成就事業的起步階段;“淚泉”比作為培養花付出的辛勞;“血雨”比作為滋潤花而作出的犧牲。 3、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這首詩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并驚羨于別人成功所得到的榮譽,而要了解在這成功的后面所蘊含著的艱苦努力,要學習花的奮斗和犧牲,從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長的經驗,這才是更重要的。 4、讀了本詩,你受到了什么啟示?談談你自己的感想。只要能聯系自己,圍繞本首詩的道理來談即可。五、學習《嫩綠的芽兒》(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爭取背誦。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② 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③(二)賞析這首詩 ① 嫩綠的芽兒對青年說:“發展你自己!這是一個獨立的意思,如果拆開便不知所云了。“嫩綠”顯示了芽兒的健壯、活力與朝氣,在這里詩人運用了擬人手法,嫩綠的芽兒有著兒童般的天真無邪,對青年說,發展你自己。芽兒需要成長發展,正如青年人一樣也需要學習與提高,來發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發展由芽兒長成花兒,那么,人呢?② 淡白的花兒對青年說,“貢獻你自己!”同樣是一個獨立的意思。“淡白”說明了花的樸素無華,純潔,不追求華麗的外表。植物用花兒來裝點這個世界,不孤芳自賞。人呢?在發展了自己的基礎上,應當來為社會做貢獻。這里作者的意思又進了一層。③ 深紅的果兒對青年說“犧牲你自己!”用“深紅”來修飾“果兒”,象征著“果兒”的成熟、豐碩和甜蜜。經歷了芽兒、花兒的積累、成長,成了深紅的果實,這時就要奉獻給人類了。如果沒有奉獻,這些果實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應該懂得奉獻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犧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顯得更完美,更充實。這首詩中的每一節都可以獨立成為一首詩,意思也相當完整,但從思想境界、藝術造詣上講,它們又意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使意脈得以貫通。“芽兒”“花兒”“果兒”的排列順序,暗指果樹從抽芽發展、開花讓人們欣賞到將結果奉獻于人類的過程,這一過程正好對應了青年的人生過程。“芽兒”需要成長發展,正如青年需要學習提高。當芽變成花時,不要孤芳自賞,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為社會作貢獻。最后結成“果兒”,又如青年要以犧牲精神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使人生更輝煌。全詩正是這樣,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從而告誡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發奮圖強,不斷充實、提高和發展自己,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詩中運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展示了一個純潔的心靈和現實的世界。同時,也謳歌了美好的青春,積極的人生。“嫩綠的芽兒”的時候、“淡白的花兒”的時候、“深紅的果兒”的時候,組合起來正是整個純潔的人生。這樣的一種純潔的人生,賦予了作者筆下的語言以詩意,使其散文詩化,而從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詩來解讀。也正因為這樣,作者才能將這些本來就難以組織起來的話語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可以說,是她的純潔的心靈給世界、給語言帶來了一種獨特的體系,一種一般人及粗俗的語言所不可能具有的體系。(三)問題解惑1、正當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在投入社會生活的大海時,該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詩中的原話作答。“發 展 你 自 己 !” “ 貢 獻 你 自 己 ! ”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根據這篇文章的特點,在教學時,應將學會觀察大自然,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作為教學重點;將理解不同時期有不同感受作為難點。
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學時,可以采用比較閱讀的教學方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一定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樣觀察的?有什么感受?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常常會有許多遐思幽想,我們女學生常常把心里話告訴星星,讓星星分享我們的快樂、憂愁……五四運動之后,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仰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下面我們來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了解背景
指名學生介紹巴金和寫作背景。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余同學:
①用波浪線勾畫出寫巴金三次觀察繁星的時間、地點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詞句;
②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用橫線畫出相關的詞句;
③理清文章結構。
2.學生分小組討論課文。要求學生先回憶自己觀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與之比較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參考答案)
①略
②按時間順序。標志有“從前”“三年前”“如今”。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寫“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四、合作探究,研讀課文。
(師生互動)
1.研究比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與感受有什么不同。討論為什么不同。
“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教師點撥:這個不相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們說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一種什幺樣的感情?
教師點撥:把繁星比作朋友,是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時親密投機的伙伴之感,覺得它們正友好地對“我”眨眼,同“我”小聲地說話,突出了舒心、安詳、陶醉之感,表達了作者對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減。
3.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精妙之處,并說說其表達效果。
教師點撥:十分生動形象的寫出自己與大自然的融合,使讀者受到強烈感染。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查找搜集有關星星最新信息的資料,結合文學分小組出一份手抄報。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3
《繁星》教案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王玉華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大自然,培養其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
三、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課文描寫繁星的精彩語言。
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啟發、點撥等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實踐。
第 一 課 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探究課文三次描寫看繁星的變化特征。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播放星空影片或圖片,也可調動學生記憶)
師問:同學們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
學生暢所欲言后,教師導入 :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遙望星空后是怎樣的感受?板書課題:繁星
1.作者簡介。
2.背景介紹。
二、教師范讀課文(或聽朗讀錄音)
注意讀音及字形
搖搖欲墜(zhuì)半明半昧(meì)模糊(mó)霎眼(shà)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討論:課文幾次描寫繁星美景,內在的順序是什么?
討論明確:作者三次描寫繁星美景圖:第一次是“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
三次描寫繁星美景的內在順序是時間順序。
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討論:
1.作者三次寫看繁星的情況和感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
討論后全班交流。
明確:“從前”在家鄉,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個靜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藍天”并且“認識了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甚至“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感受不同:“從前”的感受是“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三年前”“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如今”“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
產生情況和感受不同的原因:作者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感知也漸進細微深切。
2.我們能比較一下感受變化的特點嗎?
明確:作者第一次感受是仿佛回到母親的懷里,第二次感受是仿佛和朋友對話,第三次感受是仿佛睡在母親的懷里。感受越來越深,越來越細致,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越來越強烈,甚至還融入了對祖國的眷念之情。
3.作者是在赴法留學的郵船上創作的此文,看星的情況可以從第三段寫起,那么前兩個片段有什么作用?
討論后明確:前兩次為“我”表達“愛星天”情感打下了鋪墊,起烘托作用。
五、拓展訓練
作者隨著自己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有了對星空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我們每位同學的人生閱歷都存在個性差異,那么當你在某個夜晚面對星空時,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請用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師再次放映星星閃爍的夜空,設置情境,然后要求學生寫200字左右的短文,待第二課時交流。
附板書: 繁星 巴金
情景 感受
第一次 密密麻麻 回到母親的懷里
(烘托)
第二次 群星密布 朋友
第三次 半明半昧 睡在母親的懷里
第 二 課 時
教學要點
學習運用聯想、想像寫景狀物,學習運用修辭手法進行語言表達。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展示上堂課“望星空”語文活動成果
全班范圍內,教師指名朗讀自己的小練筆(視情況可讓3~5名同學交流)。
學生評價后教師提出:將自己的描寫與巴金的描寫進行比較。
二、學生自主學習,讀作者描寫看星空的三個片段,并與自己的描寫比較,從中發現問題。
三、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發現
四、師生共同探究
明確:①作者在描寫對象時既寫眼前景,又由眼前景想到其他,這就是運用聯想、想像寫景狀物。有的同學自己的描寫也有此特點。
②作者在描寫事物時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情趣,增強了感染力。
以上特點結合具體描寫來分析。
五、重點結合第三段品賞文章語言美
1.讀第三段,說說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理由。
教師引導:從思想情感、語言表達、譴詞造句等方面去說理由。
比如:“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這句話以一個“懸”字形象地寫出了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
“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作者以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寫,不僅情趣盎然,而且飽含著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之情。
2.嘗試背誦第三段。
六、語文實踐
1.同學們看星空能產生諸多的聯想和想像,那么看自然界其他事物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請寫出來。要求學習巴金描寫事物的方法。
2.全班交流。
指名3~5位同學交流,并圍繞目標作評價。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內容,體會作者的豐富感情。
2、懂得寫作文要有感而發,主動觀察并感受生活的變化。
3、學習欣賞名家優美詩文,提高閱讀興趣。
4、了解有關巴金的文學常識。
教學重點:
懂得寫作文要有感而發,主動觀察并感受生活的變化。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晴朗的夜空,面對滿天的星斗,如此美景,你有何種感受?試著把你心中的感受寫出來,來記錄下你心靈的感悟吧。
二、作者簡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現代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原名李芾甘,“巴金”是他的筆名。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衛和平的人們》《友誼集》。
三、課文解析:
1、先有師范讀課文,再指名由學生朗讀課文。
2、學生齊讀課文。然后討論課文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述的是什么內容?
結構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回憶“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3、朗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思考:下面兩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
(2)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3)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第一句寫作者小時候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溫馨,側重于表達對星天的依戀之情。
第二句寫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親密、投機,側重于表現與星星的伙伴之情。
第三句寫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愜意、信賴,側重于表現星星的知心之情。
總之,這幾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熱愛這情,這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減。
四、學生再次齊讀課文,領悟文中所蘊含的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上節課的復習情況。
1、提學生默寫生字詞。
2、提學生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二、課文解析:
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星光是“微小”的,為什么它又“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
2、作者為什么會覺得“它們就是我的朋友”?
3、第三段中的“它們就是我的朋友”?
4、能把“船在動,星與在動”調換成“星在動,船也在動”嗎?為什么?
5、“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里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在母親的懷里了。”照應了前文的哪一句話?
6、文中有幾處寫星星在跑(走),請找出來。
7、文章末段寫的“巨人”是什么星座?請夜空中找出。你是什么星座?請觀察后把它描述出來。
8、你觀察過天上的星星嗎?什么季節天上的星星最多?觀察后你有什么感想?請簡要寫下來。
以上問題主要有學生先分組討論,再有各個小組派代表回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三、寫法簡析
1、由實到虛,虛實結合。
2、課文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方法。
四、總結:
這篇課文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狀寫了“我”有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五、布置作業:
1、繁星是常見的,卻引起了古今中外無數人的遐想,巴金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也一定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較一下,你的感受與巴金的感受有沒有什么不同。
2、熟練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等3個生字,理解積累“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等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滿天繁星的美好。
3、仿照課文句式,寫下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滿天繁星的美好。仿照課文句式,寫下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教學課時]1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星空圖片)看到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發言)巴金先生也曾多次看見這滿天繁星,于是寫下了經典散文——“繁星”。(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詞正音
1、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小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自讀課文,師巡視。)
(2)(指名讀課文,相機正音)請三位同學分別讀一讀三個自然段。
2、讀詞正音:
(1)(課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指名認讀詞語。
①(將“昧”字標紅)看這個字,讀mèi,是由一個“日”加一個“未”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嗎?(出示:金文=“未,沒有”+“日,光亮”)
②在字典里,“昧”有四種意思:①糊涂、不明白;②隱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在這個成語里,你覺得選擇哪個意思最合適?你怎么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明確“半明半昧”詞義:形容有時明亮,有時昏暗。)
(2)師:我們一起再讀詞語。(學生齊讀)我們發現這些詞都是描寫繁星的。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星星的詞語呢?(出示成語,齊讀積累:月明星稀、群星璀璨、星光燦爛、星羅棋布、星星點點、滿天星斗、繁星滿天。)
三、品讀課文、想象繁星
(一)齊讀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對繁星的“愛”
1、(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全班齊讀)讀到這些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畫面?
2、(標紅“我愛……我也愛……我最愛”)你能用這個句式介紹一個你喜歡的地方嗎?先說給同桌聽一聽。(同桌互說,全班分享。)
3、指導朗讀,讀出文中“我”對繁星的愛。(全班再次齊讀第1自然段)
(二)小組共學第3自然段,深入感受對繁星的“愛”
1、第1自然段是巴金寫在家鄉庭院里看到的繁星。課文中還寫到他在哪里看到的繁星呢?(家鄉庭院——南京住所后門——海上。)
過渡:這幾個地方的'繁星,寫得最詳細的是哪一處呢?那我們就乘上船,跟隨巴金一起去欣賞海上的繁星吧!
2、小組合作,共學第3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一讀共學提示。
(出示共學提示:①找:找到描寫“繁星”的句子。②想:讀到這句話,想到了怎樣的畫面?③讀:帶著感受再讀句子。)
(小組合作,選擇代表上臺交流分享。教師相機點撥。)
3、通過理解關鍵詞“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想象繁星的畫面。
(出示:“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真是搖搖欲墜呢!”)
師:讀到這句話,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分享)是啊,繁星明暗交疊,搖搖欲墜。誰能把你想象到的畫面讀出來?(指名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4、品味比喻,體會修辭手法的妙用。
(出示:“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師:讀到這句話,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作者把星星比喻成什么?(學生分享)想象一下,這一顆一顆星星在你周圍飛舞,就像螢火蟲一般。誰能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再讀一讀?(生讀比喻句)
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來,我們一起躺在船艙里,去看看這“半明半昧”“搖搖欲墜”的繁星。(配樂,全班朗讀。)
(三)鏈接童詩,豐富想象,表達對繁星的愛
1、(出示兩首兒童詩:顧城《星月的由來》、林煥彰《夜晚的天空》)這兩首詩中星星是什么呢?(樹枝戳的微小窟窿、貓咪的眼睛。)
2、讓學生用詩化的語言寫出自己看到的繁星和想象到的畫面,隨課練筆。發揮你的想象,你覺得天上的星星是什么?你也寫幾句話或幾句詩。(學生匯報分享)
(四)了解背景,升華對“繁星的愛”
1、這繁星,讓我們浮想聯翩,巴金繼續寫到——(引讀:“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2、(出示背景,補充介紹:此文寫于1927年,巴金23歲時獨自一人赴法留學途中。在寫給弟弟的信中,他這樣說道:“我雖然知道我們的心不會被那無邊的海洋所隔斷,但是現在我的心確實是寂寞得很!冷得很!”)師:現在你再讀他在海上對繁星的感受,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呢?(出示第1自然段,引導朗讀。)
四、延學拓展,鞏固提升
這節課我們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去感受自然之美、繁星之美。巴金還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出示《海上日出》全文),也適合用這樣的方法去閱讀。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自己讀一讀《海上日出》。
[教學板書]
4*繁星
時間地點景象
從前—家鄉—密密麻麻
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
熱愛自由追求光明
[教學反思]
本次授課結束后,我總結了一下本課中如何逐漸體現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首先,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畫面,分享自己看到的星空及星空下的遐想,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喚起學生已有經驗,激發閱讀興趣,為理解文本內容、促進情感共鳴奠定基礎。其次,在品讀課文環節引導學生用“我愛……我也愛……我最愛”介紹喜歡的地方,為習作中的“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提前鋪墊。最后,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抓住關鍵句進行閱讀實踐,提升學生的表達力和審美力。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也能觀察自然、熱愛自然。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有表情朗讀課文;理解并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知識目標:掌握部分新詞及理解其意;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方法
一、在朗讀中逐漸進入情境,初步體會美好的感情。
二、在研讀中聯系學生實際、體驗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課前準備查找有關巴金的資料;查找有關“星”的傳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字典把握文中的生字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曾讀過郭沫若的一首詩《天上的街市》,讀給大家聽一聽: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此項可布置在課前完成)。
1、課文分析時補釋: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2、交流作者情況:學生交流預習時查閱的巴金的有關資料、介紹有關作品(如《家》、《春》、《秋》)的情況等。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指導朗讀。
朗讀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感情基調,對每句話來說,又要初步明確是用上揚調、平直調、曲折調、下抑調中的哪一種來表情達意:在一句話中,還要確定變音及重音的讀法。
以第一段為例,師范讀,表達朗誦全文。
2、學生朗誦
每生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后談自己這樣處理的理由。讓學生盡情朗讀,以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當中。對朗讀有特點的每一處地方都給予肯定,以激勵學生。
3、整體感知
說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大致了解,四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四、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
五、作業
在課后寫一寫你觀察天上的繁星的情景,并寫出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交流寫景的作業。
2、朗誦比賽。
二、研究性閱讀
1、品讀全文:找出你認為成功的句子或詞語,談談理由。在文章旁用文字把它描述出來。
2、找出文中你認為不理解或迷惑的地方,小組探討一下,如果還不能能解決,提出來讓全班同學幫幫你。
2、精讀第三段,進一步體會采用修辭來表達感情,試找出來,并加以品味,在文旁寫一寫,然后全班交流。
①比喻(見課本劃單橫線句)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②擬人(見課本劃波浪線句)賦予星星眼睛、嘴巴、思想,使作者與自然融為一體,命筆含情,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萌其情,產生無窮的遐想
③排比(見課本劃雙橫線句)從觸覺、聽覺、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它們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一氣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
3、讓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深加品味
三、質疑反思
文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的或認為不恰當的地方說出來,大家商討。
四、延伸拓展
模仿課文,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當堂練筆,寫出你仔細觀察的某個景物,然后交流評價
五、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向巴金爺爺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的好習慣,積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作業
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篇小散文,課后交流。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7
《繁星》教案
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是“親近文學”專題,目的是引導初一學生感受到文學的魅力,萌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步入文學的殿堂。《繁星》這一課既是文學大家巴金所作,又具有語言生動傳情,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與特點,是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文學的短小精悍的佳作。文章圍繞看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段,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書寫了“我”由此產生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好享受。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也能觀察自然、熱愛自然。
二能力目標:理解并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三知識目標: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策略
一在朗讀中逐漸進入情境,初步體會美好的感情/
二在研讀中聯系學生實際、體驗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課時安排 二 課時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巴金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老師曾讀過郭沫若的一首詩《天上的街市》,背給大家聽一聽“遠處的街燈明了,/好象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象是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夜晚閃爍的群星帶給了詩人無窮無盡的想象,給詩人以靈感,你有沒有類似的感受呢?(生交流)。今天,我們來共同看看巴金對繁星有怎樣的觀察和感受。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標識出生字、詞
2查字典學習, 補充:
螢:螢火蟲 熒:熒光屏 瑩:晶瑩
模:mo模型、楷模mu模樣、模具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3交流作者情況
學生交流預習時查閱的巴金的有關資料、介紹有關作品(如《家》、《春》、《秋》)的情況等。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指導朗讀。
朗讀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感情基調,對每句話來說,又要初步明確是用上揚調、平直調、曲折調、下抑調中的哪一種來表情達意:在一句話中,還要確定變音及重音的讀法。
以第一段為例,師范讀,表達朗誦全文。
2配樂朗誦
配舒緩的《小夜曲》,每生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后談自己這樣處理的理由。讓學生盡情朗讀,以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當中。對朗讀有特點的每一處地方都給予肯定,以激勵學生。
3整體感知
說出作者四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大致了解,四次看繁星的情次和感受。或者填下表。
時間 地點 情景和感受
四、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
五、作業 在日記中寫一寫你觀察天上的繁星的情景,并寫出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新課
交流日記{師:從同學們的日記當中,可以看出大家觀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同學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有的同學在天文望遠鏡前駐足,今天,我們來共同領略一下巴金眼中、心中,筆下的繁星是怎樣的。}
二、 研究性閱讀
1、作者三次看星的情況和感受有什么不同?請同學拿手起筆在書上畫出來,并思考:為什么三次看星情況和感受會不同。(盡量讓學生獨立思考,實在有難度,可以小組內合作,交流)
明確;之所以不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第一次“望著星天……母親的懷里似的。”母親的懷抱總給人以溫馨的,表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和我談話一樣。”表達了與星之親密,投機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著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的知心之情。
注意:由于學生的性格和感悟不同,答案肯定不禁相同,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尊重學生的見解。3文章之所以讓我們愿意一讀再讀,是因為用了一些生動的修辭,你能找出來并分析一下妙在何處嗎?全班交流。4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段,再讀第三段,回味、感悟。
三、質疑反思
文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的或認為不恰當的地方說出來,大家商討。
可能有學生會問:“第2段中,為什么星光“微小”。作者還是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呢?
四、延伸拓展
多媒體放映夜空的星座圖多幅,師旁白:巴金讀過不少天文學方面的書,認得一些星,那是20世紀20年代初的事了。在2003年的今天,人們對宇宙星空有了更深的探索。請同學們利用你眼前的微機,上網查
詢有關資料,可以是文字、圖片、錄音片等,與大家共享。
全班交流,欣賞。
五、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
六、作業 以下三個作業 任選一項,下節課交流。
1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篇小散文。
2自制一個與本文內容有關的幻燈片。
3畫一幅畫,并提上適當的文字。
板書:
二 繁 星
巴金
從前 家鄉 熱愛自然
三年前 南京 看繁星
如今 海上 向往美好生活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8
劉 忠
【學習目標】
1.了解內容提要的特點,學習并運用本文分點評述作品思想內容的方法。
2.把握本文“總——分——總”的主體結構樣式
3.理解冰心“愛的哲學”的內容和她對愛心、崇高、純真等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
【正音正字】寫出下列漢字的拼音,記住每個字的書寫要點:
謳ōu 矜jīn 剔tì 冶yě 瑕疵xiá cī【積累詞語】找出文章中的成語和好詞語,并認真抄寫: 謳歌母愛 追懷童真 禮贊自然 本質特征 根本動力 不遺余力 至高無上 救世良方 理想王國 天真爛漫 晶瑩剔透 天之驕子【朗讀課文】【課文分析】 本文是作者劉忠為《繁星》、《春水》寫的內容提要。 文章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簡述作品的出版日期和影響。第二部分詳細評述了作品的思想內容。這部分是文章的主體。 第2段,先從冰心詩歌風格所受的影響談起,說明《繁星》、《春水》是“零碎的思想”的匯集,內容非常寬泛。然后,用“謳歌母愛、追懷童真、禮贊自然”來概括這兩本詩集的主要思想和內容,每一類思想內容的評述又大都涉及了如下的問題:為什么要“謳歌母愛”、“追懷童真”、“禮贊自然”。母愛是一切愛心的原點,是宇宙的本質特征,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對母愛的謳歌自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作者把“謳歌母愛”放在前面來寫;從原點出發到“追懷童真”,這第二點表現了冰心對真善美的強烈追求與渴望。以上兩個方面都是從人的角度來談,第三點則由人推及自然,以期通過對自然的禮贊,借著自然的美麗神奇,塑造人們高尚的人格。 第7段,是總結引申,一方面再次總結冰心“愛的哲學”的三類內容,同時又引申,說明這一大主題的價值和意義——“反映了冰心對苦難人生的關注,對污濁生活的憤恨,對專制現實的不滿,以及對愛心、崇高、純真等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 因為是內容提要,所以本文綱舉目張,結構明晰,而重點突出,讓讀者迅速、清楚地把握作品的主要內容和特色,從而對作品有個大致了解。這也是內容提要的基本寫作要求。【朗讀課文】【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1. 請簡單介紹課文涉及的文學家冰心、茅盾、泰戈爾。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詩人、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 茅盾:原名沈雁冰,現代小說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 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19xx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散文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 )2. 本文作者認為《繁星》、《春水》的重要思想內容是什么?(冰心“愛的哲學”的內核)重要思想內容是以謳歌母愛、追懷童真、禮贊自然為內核的“愛的哲學”。3. 冰心不遺余力地謳歌母愛的原因是什么?冰心不遺余力地謳歌母愛的原因是:母愛是一劑救世良方。母愛是宇宙中一切愛心的原點,它創造并維系著世界。母愛就是宇宙的本質特征,又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4. 如何理解“母愛就是宇宙的本質特征,又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宇宙中一切愛心的原點,它創造并維系著世界。5. 冰心為什么要“追懷童真”?①冰心在對童年的回憶中建造起一個理想王國。 ②冰心認為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③追懷童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冰心對真善美的強烈追求與渴望。④冰心認為孩子是可愛的天使,肩負著挽救人類的使命。6. 冰心為什么要“禮贊自然”?①冰心崇尚自然,熱愛自然,認為自然是天之驕子。 ②借愛與美的自然,借無瑕疵的自然,創造高尚獨立的人格。7. 在冰心的心目中,自然是什么樣子的?在冰心的心目中,“無瑕疵的自然,造成了我們高尚獨立的人格。”8. 《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題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題是:母愛、童真、自然。 它們不僅構筑了冰心思想的內核——愛的哲學,而且反映了冰心對苦難人生的關注,對污濁社會的憤恨,對專制現實的不滿,以及對愛心、崇高、純真等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9. 作者寫《繁星》、《春水》的內容提要,為什么要引用《寄小讀者》?作者直接引用冰心作品《寄小讀者》中的話,能最充分最有力地證明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說明謳歌母愛不僅是《繁星》、《春水》的主要內容,也是冰心作品的重要思想內容之一。10. 寫一段你對母愛的感受。11. 從《繁星》或《春水》中摘錄一首小詩,并寫一段介紹或點評文字。12. 根據有關短文,簡要說明什么是“序”?什么是“跋”?【學習小結】 《〈安徒生童話〉前記》除介紹編選者以及編選緣由外,還有對安徒生的生平及其童話藝術特點等的說明。 《〈昆蟲記〉譯本前言》重點介紹了作者法布爾的生平白器評價其成就與影響。 《〈真話集〉后記》主要闡發了關于“講真話”的觀點。 《繁星》、《春水》內容提要》重在對作品的內容、主題進行概括性的評述。【課外作業】 1. 完成“學習建議”。 2. 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 預習《十六字令三首》,掃除文字障礙,大概理解新課文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豐富細膩的感受。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在不同環境下對星空的不同感受。
[布置預習]
1、結合工具書,能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在預習本上抄寫生字詞,每個兩遍。
2、了解文學常識: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在預習本上整理一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散文《繁星》。
二、檢查預習
1、文學常識:要求學生在不看書的情況下說出課本24頁注釋1的內容。
2、朗讀課文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聽讀,把讀錯的字詞做上記號。
(2)學生糾錯,說說還有哪些容易讀錯容易寫錯。如有不足教師補充。
(3)齊讀課文。
3、教師小結。
三、示標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在不同環境下對星空的不同感受。
(達成目標的方法:反復朗讀)
(目標展示方式:小黑板或電教媒體)
四、朗讀理解課文
(一)學前指導
1、布置自學任務
思考下面問題: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找出文中的相關詞語。據此文章怎樣劃分段落?(提示:注意每一節開頭的詞句)
(2)作者在家鄉、在南京、在上海分別看到怎樣的星空景象?產生哪些不同的感受,分別對夜晚的觀感、對星天的認知是怎樣的?
(3)細讀第三小節,找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思考這節文字是按怎樣的思路展開的。小節最后“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這句話中“沉睡”和“覺得”是否矛盾?
(4)以第三節為例,分別找出寫眼前實景和寫聯想想象的景物的句子,從中可以感悟出作者的什么感受。
2、方法指導
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思考題隨文圈點,然后同學間討論,解答思考題。如還有困難,舉手問老師。
3、明確自學要求
自學時間10分鐘,通過自學能明確課文結構,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生自讀適時要求多朗讀體會。
(三)討論點撥
1、第一題點撥:注意每一節的開頭,時間、地點發生了變化,課文先后寫了什么,怎樣分段。學生答對既可。
2、第二題:學生找出相關句子后,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作者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感受。、
3、第三題:抓住“我”的一些動詞,能找對“仰望—眼睛模糊—沉睡”這一順序就可以了。關于“沉睡”和“覺得”應從因果關系的角度考慮,搞清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原因,因此并不矛盾。
(四)歸納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寫了在不同時間地點,作者觀看星空的情景及感受,從中我們也體會到了作者遙望星空時的親密、溫馨的感覺。
五、測標
1、朗讀比賽:先自由朗讀第三小節,讀出親密、溫馨的語氣,然后每組選一名代表比賽。
2、在課堂作業本上認真抄寫第三小節,用浪線劃出你最欣賞的語句。看誰抄得又快又好。
六、作業
1、當堂完成《自主學習》9到10頁的練習
2、課后:預習《石榴》。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通暢地朗讀課文, 并能說出文章描寫了幾個場面;
2.能從關鍵語句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揣摩。虛實相間寫法的表達效果。
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結合頁下注釋,讀準課文,了解課文大意;上網或查閱書籍了解作者。課前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文章描寫的幾個場面以及作者的真實的感受,結合作者的情感談出自己的體會,并能仿照課文進行片段寫作。
導入新課
教師開場白: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曾經有人講過,每個人都有一顆守護自己的星星,當我快樂時、悲傷時,我都會在夜晚的星空中尋找那顆守護我的星星?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下面,老師播放一段音樂,你們可以伴著音樂盡情暢談當你遙望星空時的遐想和感受。(播放《秋日的喁語》的音樂。)
(1)學生發言,暢談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2)師生評價,著重評價學生發言是否有豐富的遐想,語言表達是否流暢。
(3)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想象非常豐富,表達也很有感情,說明你們都是感情很細膩的人,對外界事物有著敏感和好奇,這都是很可貴的品質,希望你們永遠保持這份純真和美好。
充滿激情誦“繁星”
(1)學生分組朗讀、評議、推薦代表。(朗讀前可以適當介紹一些朗讀的有關知識,比如重音、節奏、停頓等。)
(2)大組朗讀展示,學生評委打分評點并推選出最佳朗誦者。(學生朗讀時可以配上音樂,評委對每一位朗讀者從感情、聲音、朗讀技巧等方面進行點評。)
(3)教師總結:剛才,聽了同學們的聲情并茂的朗讀,我們都被文章的美好的意境陶醉了,大家似乎沉浸在那美好的夜色中,享受著美好的星空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看來好的文學作品確實要多多誦讀,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走進文學的美好世界。
(4)教師頒獎。(根據班級實際,可分別設一、二、三等獎或設最佳音色獎、最佳表現獎、最佳朗讀處理獎、最佳情感獎等,適當給一點小獎品。)
仔細研讀析“繁星”
(1)學生讀書,思考,填表。(教師可以巡回指導)
(2)師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內容。(可以用投影展示學生所填的表格,然后讓學生進行評點,老師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基礎上,完善表格內容,所填內容大意對即可,但是如果學生填的詞語準確精彩的話,老師要及時肯定,并且說明這樣用詞的效果。)
(3)教師進一步啟發討論:三次看星星,每次的側重點是有什么不同?集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先讓學生思考若干時間,再討論發言。)
明確:第一次側重表達對星天的依戀之情;第二次側重表達與星星的伙伴關系;第三次側重表達與星星的知心之情,總之都表達了作者對繁星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答案允許有不同,只要能看出作者寫作角度有不同就行。
點點“繁星”駐我心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后進行賞析,并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匯報自己所寫的文字。(用投影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自己朗讀并且說說寫作的體會。)
(4)教師學生共同評價,主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看學生寫的文字是否符合要求,看虛實相間的寫法運用得是否自然合適。教師盡量以鼓勵和肯定為主。
課堂小結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巴金的作品《星空》,領略了大海、夜色和星空的美好,感受了作家那種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情懷,我想,大家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一定也有了一個熱切的期待,那就是要像巴金那樣,做一個向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只要努力,你們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
課后學習
1、描述一段你曾經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寫出你的感受。
2、查閱有關星空知識的書籍,了解有關星空的科學常識或神話傳說,寫一個有關星空的小論文。
【教學總結】
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整體感知,運用對比,理清結構
上課伊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著,借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在了解了本課的一些背景知識后,我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思考:課文有幾小節,寫了作者幾次看繁星?而后通過對比,使學生了解到:作者在寫這三處的星天時,三小節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都寫了四方面的內容,利用表格理清課文結構,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品味語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讀
本文語言優美,因而在教學中,我從朗讀著手:1. 找出文中你覺得寫的最美的句子,讀出感情。2. 揣摩語言并交流:這句話美在何處?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3.通過對語句的揣摩,進行比較閱讀,明確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作用,找出文中運用這些修辭的語句,加以品味。讓學生深刻理會這些擬人句、比喻句體現了作者的感情。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而并不是簡單的理解分析。
三、積累運用,進行仿寫。
小練筆:模仿課文虛實結合的寫法,按照“漸漸地……我仿佛看見………我仿佛聽見……我覺得……”這樣的句式寫一段面對碧海藍天,你產生的聯想和想像,字數在50字左右。
回過頭來看整堂課教學,自己感覺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整堂課的教學出現了前緊后松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自己是新教師生怕教學時間不夠,所以在前面的課文分析時,留給學生讀中品味的時間不足,以至于對文本的把握欠缺。
在兩個班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通常都是后上課的班級的教學效果比較好,這可能是新教師對教材以及教學過程不夠熟悉的原因。另外,在設計教學時,我總是生怕遺漏知識點,所以每次上課都會把許多的內容放到一節課中講。這就導致了我的課像是在走馬觀花一樣,只是填鴨式的講授。這樣短短45分鐘,學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懂學透的。因此,我覺得每節課可以挑選一到兩個知識點作為重點講解,要舍得留充分的時間給學生自主思考學習。
也許缺憾本身就是美的,這里的缺憾是為了彌補下次的完美。這次的語文組內研究課,讓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作為一名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師,需要有扎實厚重的文學功底,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就的;要認真地鉆研教材,剖析文本,廣泛閱讀;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學會并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來寫景狀物,抒發情感。
3、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星空《天上的街市》
二、檢查預習,了解作者
1、字音字形模
2、作者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
巴金寫了幾次觀察星空?按照什么順序安排的?
明確:從前————————三年前————————如今時間順序
2、再讀課文了解三次看星空的地點和感受
四、分析課文
1、比較三次看星空的感受為何會不同?
明確:年齡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與感知逐步深入。
2、研究三次寫觀察星空感受的句子及情感。
感受及情感見上面表格。
3、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星星、星空仿佛有生命似的?
明確:作者熱愛星空,熱愛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親,是朋友,繁星象征著光明,在星空下,他感覺溫馨,甜蜜,愜意,所以星星、星空仿佛有生命似的。
4、明確作者的情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開頭第一句,直抒胸臆)
五、體會語言
1、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的句子,體會其妙處和作用。
比喻:螢火蟲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擬人:說話與自然融為一體,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排比:柔和的靜寂的夢幻的
從不同的角度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美感,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美妙。
2、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像
聯想:實———————實
想像:實——————虛聯系點
學生畫出文中運用了聯想或想像的語句并分析其間的聯系點
觀看星空,展開想像或聯想,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3、理解精妙的語句
微小無處不在
因為當時作者很年輕,充滿幻想,充滿朝氣,所以他會覺得微小的星光中光明
無處不在
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跑:既寫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狀,有暗示船在前行,也表現了作者的激情。
看:呼喚讀者,感情上與讀者直接交流,更加引人注目。
六、總結課堂,布置作業
運用至少一種修辭手法,并用聯想想像的手法寫景。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12
【教材簡析】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的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 能識記本課生字詞及文學常識。
②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③能梳理本文思路進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2.過程與方法:
借助資料,自讀分析,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觀察大自然,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教學重點】
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教學難點】
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方法來寫景狀物。
【教學準備】
教師:巴金資料、星空圖片、兒歌《小星星》、課文朗讀錄音等制作成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設想】
教學本篇文章可按照“初讀——-精讀——-研讀——-賞讀”的思路,引導學生通過感悟討論,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仰望星空,依然望見那顆星,依然感受到那顆星在照亮文壇,他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中國現當代文壇的巨匠巴金先生,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精美散文《繁星》,進而走近他的文學世界,感受其文學的魅力。
1.走近作者:(幻燈片展示)
本文作者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fèi)甘,四川成都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杰出的語言大師,是20世紀中國杰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現當代文壇的巨匠,是新文學的開拓者,被譽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20xx年被授予“人民作家”的榮譽稱號。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魯迅稱他為“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2.背景介紹:(幻燈片展示)
1927年1月15日,巴金爺爺乘法國郵船“昂熱”號離開上海前往法國,為的是學習經濟學,“向西方尋求真理”。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爺爺撰寫了38則《海行雜記》。《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記,寫于1927年1月。
3.文體知識:(可在預習課文時展示認知)
本文的體裁是游記,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
取材范圍: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畫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并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內容上可以寫人記事,也可以寫景狀物。所寫內容一般是作者自我感悟最深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寫法特點:文筆輕松,描寫生動,記述翔實,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覺。
二、測評反思: [方法:師生問答,交流反饋。]
1.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艙 cāng 面 搖搖欲墜zhuì
霎 shà眼 半明半昧mèi
2.詞語解釋:
納涼:乘涼。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霎眼:眨眼。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3.本文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觀看繁星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時間順序:從前 三年前 如今)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三、整體感知: [方法: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聽課文配樂朗讀,理清課文脈絡?(媒體、幻燈片展示)
一(1):寫作者從前在家鄉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二(2):寫作者三年前在南京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三 (3、4) :寫作者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2.從課文中勾畫出作者三次觀看繁星的時間、地點和感受
[下一環節進行] 第一次 從 前 在家鄉 甜蜜 溫馨(…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 對星天的依戀之情。 第二次 三年前 在南京
親密 投機(…我的朋友,…在和我談話一樣。) 與星星的伙伴之情。 第三次 如 今 在海上 愜意 信賴(對我霎眼,…它們在小聲說話。) 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四、重點探究: [方法:精讀課文,討論交流。]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段首句“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開篇點題,表露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為下文寫“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作鋪墊。)
2.看課文插圖,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如何理解星光“雖然微小”,卻“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
(因為當時作者很年輕,充滿幻想,充滿朝氣,所以他在“微小”的星光中,覺得“光明無處不在”。)
3.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
本段末句“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那個巨人”指的是什么?“跑”字在句中有何作用?
(“那個巨人”指的是“巨人星座”。“跑”既寫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狀,又暗示了船在前行,本句話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方法來寫景狀物,表達了作者心中涌動的喜悅之情。)
六五、難點突破: [方法: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1.結合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分析其各自表達了作者的一種什么樣的感情?為什么會有所不同?
((依戀——-伙伴——-知心; (情感表達方面有所不同是因為作者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思考:哪些內容寫的是實景?哪些內容是作者的想像和聯想?請找出相關句子加以回答。
(實景: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
想像和聯想:船在動,星也在動; 我好像看見…;
我仿佛看見…我仿佛聽見…;
他用手指著:…; 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小結:這兩個自然段由實到虛,采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六、美點賞析: [方法:賞讀課文,體驗感悟。]
本文善用修辭,語言優美。請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加以賞析:
例句:“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賞析:本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搖搖欲墜的無數星星”比作“無數螢火蟲”,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修辭+好處]
1.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賞析: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依次從觸覺、聽覺和幻覺的角度描寫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 [修辭+感官+內容]
2.擬人句:“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賞析:本句話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修辭+效果]
七、總結提升: [方法:師生總結、歸納。]
(1)內容小結:《繁星》是一篇優美的描寫星空的抒情散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寫法借鑒:
(善用修辭來表情達意。
(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方法來寫景狀物(由實到虛,虛實結合);
(3)學法歸納:學習散文(游記),建議同學們先初讀,整體感知;后精讀,研究重點;再研讀,探究難點和疑點;最后賞讀,體驗感悟。
八、精練達標: [方法:當堂測試。]
1.本文作者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結合課文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時 間 地 點 感 受 情感表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十、作業布置:
積累本篇文章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
背誦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冰心詩四首《繁星》《母親》《成功的花》《嫩綠的芽兒》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繁星》一課是文學大家巴金所作,具有語言生動傳情、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之特點,是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文學的短小精悍的佳作。文章圍繞看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三個片段,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書寫了“我”由此產生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好享受。
整篇文章意境高遠,如詩如畫,極富感染力,有豐富的情感因素可以挖掘,為情景教學提供了契機。它段落結構大體相同,脈絡清晰,文筆清新,語言流暢,寫作方法獨特,很值得學習和借鑒,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
二、學情分析
通過四年多時間的學習,學生已基本具備了識字能力,教師只需對極少數易錯字稍作強調即可;在詞語的理解上,學生已學習了不少方法,可在課前通過相關的預習自學自主識字,在課堂中可分別就字詞的音形的難點和部分詞義可通過預習反饋加以檢測,當然一些重點詞語還需結合課文加以理解。
在閱讀方面,學生已掌握一些閱讀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課文的能力。課前,教師可適當布置預習作業,促使學生借助原有知識儲備,有針對性開展預習工作。通過理清課文的脈絡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訓練重點,通過填寫表格理清文章結構,再根據表格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的一個方法指導較為有效。
在理解重點句上,學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各種語言訓練,針對該年段學生思維深度、言語概述能力不強的特點,強化練習。最終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僅僅是從內容到內容,而落到思維的訓練,語言的內化,情感的認同。
三、說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2.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1.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體會作者的情感。
2.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3.細心觀察大自然,學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達自己觀察后的感受。
五、說教學過程
研究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后,我對教學進行了如上設計,體現以下三點:
(一)補充媒體資料,有效激發情感。
語文課中“文”的理解往往與“情”交織在一起,所謂“披文入情”,抑或“披情入文”皆言于此。媒體、作者和背景資料的補充,能幫助學生較好理解文本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上課伊始,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 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著,借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為學習提供情感上的鋪墊,進而為深入理解文本的奠定基礎。
(二)面向全體,以學生為主體。
把學習主動權應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讀書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一進入課的內容,就讓學生自讀課文獨立完成表格。這一環節,教師創設了一個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的理念。
(三)積累運用,進行仿寫,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結合課文在本文的教學中我還設計了多樣的讀寫練習:
1.拓展情景說話練習:本文中作者望著繁星,浮想聯翩,我們也展開合理想象說一段話。如“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和我談話”――星會對作者說些什么?
2.加強學生的讀寫實踐,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如果夏天的夜晚面對滿天的繁星,你會產生哪些聯想和想象?模仿課文中的寫法,描述一段你曾經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寫出感受。在交流評議后,教師總結出蘊藏在其中的獨到的寫作方法,以此借鑒、運用。